免费论文网 首页

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的受众心理与烂尾现象

时间:2019-02-09 11:39:27 来源:免费论文网

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的受众心理与烂尾现象 本文关键词:受众,孤儿,格斗,现象,心理

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的受众心理与烂尾现象 本文简介:摘要:网络热点事件在引发舆论热潮后,常常会被其他新鲜事件所掩盖,进而造成“烂尾”新闻的出现。本文以“大凉山的格斗孤儿”为例,来分析热点新闻中受众心理需求的转变,并为如何走出烂尾困境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心理需求;热点新闻;烂尾现象;  一、大凉山

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的受众心理与烂尾现象 本文内容:

  摘要:网络热点事件在引发舆论热潮后, 常常会被其他新鲜事件所掩盖, 进而造成“烂尾”新闻的出现。本文以“大凉山的格斗孤儿”为例, 来分析热点新闻中受众心理需求的转变, 并为如何走出烂尾困境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心理需求; 热点新闻; 烂尾现象;

  一、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始末

  2017年7月, 网上一则有关格斗孤儿的纪录片引起了广泛争议, 纪录片中, 一群来自四川凉山贫困山区的孤儿, 他们在家乡无依无靠、贫穷、辍学, 却被成都的恩波格斗俱乐部所收留并派去参加格斗比赛。

  在背景信息不明的情况下, 网友和媒体大多以“心酸”、“残忍”等词来表达情绪。随后四川成都警方介入, 调查俱乐部对孤儿们收养的合法性和是否有未成年人参与商业比赛。之后凉山的教育部门要求孤儿们回到老家, 接受法定的义务教育。央视新闻、新浪微博、腾讯网等知名网络媒体开始对这一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最终经过多方调查和取证, 孤儿们参加的格斗训练是正规、安全的MMA, 加入俱乐部的孤儿, 是在地方政府提供贫困、失学相关证明。然而, 在真相显露之前, 媒体为了将热点放大, 早已经将这家俱乐部塑造成一个残忍、冷血的地方。他们声称该俱乐部逼迫孩子们进入格斗场进行格斗, 以此来牟利。殊不知, 是因为这些俱乐部, 可怜的孩子们才有了生活下去的希望。但因为媒体舆论的影响, 外界却对该俱乐部声讨笔伐, 实属悲哀。

  (一) 舆论博弈, 众说纷纭

  此事一出现在公众平台之后, 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波动。一时之间大凉山的格斗孤儿盘踞了各大网站的热点榜首。一群不知真相的群众开始对这件事大肆讨论。这些舆论压力无论是理性且富有建设性的谏言, 还是片面且煽情的段子式的批评, 都只能沦为一堆冰冷的舆论数据。如此观之, 今日芸芸众生的忧患意识, 显然不能只是通过做大舆论来实现。若没有可供操作的舆论问责机制, 若机制不能真正成为推动问责的发动机, 当事人简单地“把事情搞大”, 乃至颇为沉重的“身体维权”, 都只能吸引一时的舆论目光。

  (二) 核实调查, 新闻“烂尾”

  在媒体转载和引发舆论热潮的同时, 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反思。比如当地政府是否尽到监督管理的责任?拳击场是否建有防护设施?究竟是谁把孩子送到这些拳击场?对于这些重要问题的核实调查, 在对拳击场的运营方面进行全面调查后后, 便以“警方正在协调各方部门进行调查, 将会尽快给出答复”作为此事件最终的回应。

  然而, 随着新闻热度的不断降低, 很少人再去关注这件事, 再加之新的热点事件的出现, 媒体和公众的注意力已被其他新鲜事件所吸引, 这一当初的舆论热点事件最终成为被压在“箱底”的“烂尾新闻”, 得不到妥善地关注与解决。

  二、受众关注格斗孤儿事件的心理分析

  (一) 共鸣心理需求

  对媒体报道的事件, 当受众感知与自己经历相似时, 便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感。格斗孤儿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女性人士的共鸣, 她们认为孩子是社会的希望。尤其是对于以为母亲来说, 他们知道怀孕的过程实属不易, 更不愿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拳击场, 因此他们在同情的同时也在呼吁全社会应尊重孩子们的尊严和感受。这不仅让无数的女性网友产生心理上的感知与共鸣, 更引发万千网友的同情心理。

  (二) 猎奇心理需求

  信息发布的无门槛化、即时性使得新闻专业主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各类为了博眼球、赚流量的新闻信息充斥在网络世界中, 而新奇、怪异、匪夷所思的事件成为争相报道的重要内容。为了满足受众的好奇心理, 很多媒体人不在严格的遵循新闻专业主义的标准, 将未经证实的、能引起受众广泛关注的信息发布到网上。甚至还出现夸大、扭曲、捏造新闻事件以博得受众关注、满足其好奇心的现象。

  格斗孤儿的责任认定并未得到完全证实, 但在事件持续发酵的这段时间, 不同议题一个接一个的被抛在大众面前, 一些网友发布的针对性、偏袒性言论被一传十、十传百的传播开来, 促使事件状态的进一步扩大, 甚至偏误。之所以未经证实的信息会大规模的传播, 这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 愈发激烈的热点事件足够让这些人高潮, 足够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 他们对孩子被送进拳击场的原因及责任认定产生好奇心理。网络媒体所具有的开放性, 使得受众难以对信息的真假进行分辨, 往往会被一些偏颇的言论所左右, 而受众又渴望知道事件的背后真相, 他们为了满足各自的好奇心理而对信息进行选择、传播。

  (三) 社交心理需求

  人们对网络上热点事件进行关注, 并站在多数人的一方对事件进行评论, 这是一种基于归属感的需求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人们通过使用媒介, 来获得群体的归属感。格斗孤儿事件从发生之始便成为社会焦点事件, 不少主流媒体、明星、网民等纷纷以“拳击孤儿”为关键词进行发帖评论, 我们相信有一部分大众是站在正义的角度, 出于对孩子的同情与关怀, 积极主动的去关注事件的进展结果, 为事件还原真相群策群力。但也有一部分大众为了迎合社会群体的需要, 为了使自己看上去“随波逐流”而故作热心、消极被动的去关注事件, 他们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加入到讨论的热潮, 满足自己的社交心理需求, 这并不能给事件的传播解决注入积极的能量, 反而在事件沉寂后, 他们的关注度会骤减, 事件最终只能回归“无声”。

  三、烂尾现象的受众心理变化

  (一) 需求得以满足的心理

  人们接触媒介通常是为了满足某种需求, 一旦此需求得不到满足便不再对这一事件进行过度的关注与评论, 转身投入到另一热点事件的谈论中去, 加之媒体报道的减弱, 热点新闻烂尾现象便成了常态。人们也许并不是真的关注于事件本身, 情感得到共鸣, 好奇心得以满足后, 人们便继续讨论着最新的热点新闻来达到新的社交目的, 之前那件被网友高度关注与讨论的事件便随着关注度与报道量的下降而淡出人们的视线, 成为历史上的又一烂尾新闻。

  (二) “求新、求趣、求同、求异”的心理

  在新媒体环境下, 受众已实现从被动的、盲目的接受信息向主动的、有选择的、有特定需求的接受信息的转变。一个又一个社会热点新闻事件的涌现满足了受众“求新、求趣、求同、求异”的心理, 正是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 受众不断地投身于新的热点事件中, 紧跟社会大潮。

  因此某个热点事件出现后, 人们在“求新、求趣、求同、求异”心理的推动下, 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对事件的细节、进展都会投以巨大的关注度, 并且积极的在网络中发表个人的看法, 追求共鸣。

  (三) 受众认知的不协调和心理的不适感

  人们对所感知的事物总是避免残缺、凌乱、混杂、破损, 力求整齐、规范、统一、完好。烂尾新闻通常在一开始声势浩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 便不了了之, 往往会给受众造成一种不完整的残缺心理, 这不仅会引发受众认知的不协调与心理上的不适, 还会影响受众对媒体的主观印象。在下一次使用媒介获取信息的时候, 上一次的使用体验, 便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今后对媒体的认知。一次次烂尾的体验, 造成心理的不适, 使得受众不再过度的去关注事件的结果。

  四、热点新闻烂尾的治理策略

  (一) 正确引导价值取向

  在这个新时代, 受众一改以往被动接受信息的态势, 变得更具有主动性, 今天的传播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受众为中心的新时代, 他们基于自己的主观需求去选择有价值、有吸引力的信息。但是, 尽管如此, 也不可为了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而发布不实、虚假的新闻信息。作为媒介, 积极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 在尽可能满足受众好奇心的前提下, 提供量多质好的信息内容。

  美国学者伯纳德·科恩说过:“在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什么时, 却是惊人地成功。”因此, 媒介应正确引导受众的价值取向, 提供正面的、积极的内容, 不能一味的为了博眼球、赚流量、迎合受众而发布虚假、恶俗、低趣味的内容。

  (二) 深度挖掘事实

  《重庆商报》总编辑张宪民说过:“整个报道不能给读者留下困惑和疑虑, 力求把新闻做完整、做透彻、做深刻, 做出积极的社会效应。”媒体的核心能力是挖掘事实, 逼近真相, 对自己报道的内容负责。而受众“求真”的心理需求恰好折射出当今社会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焦虑状态。

  我们正处在一个事事皆疑的时代。每天都处在高度警惕的状态, 对接触到的信息都时刻保持高度紧张的怀疑态度。因此, 媒体应秉承新闻真实的客观原则, 通过挖掘报道新闻的真实内涵, 向受众还原事情的本相, 通过真实、有效、有力的报道促使事态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 让新闻彻底摆脱“烂尾”的现象与结局。

  (三) 监督持续发力

  一些媒体只对能产生轰动效应的新闻事件感兴趣, 一味的博受众眼球, 并不关心问题是否真正解决, 使得新闻报道不能真正的带来社会反思, 解决人们切身利益。

  媒体作为人们的发言人, 应始终与人民群众站在一起, 为人民发声, 对媒体而言, 报道速度不应是其追求目标, 报道质量与持续度才是其价值所在。

  媒体的职责不仅是对新鲜事件进行报道, 更为关键的是要将脱离受众视线的“旧闻”重新拉回, 通过持续不断的深入报道, 重新引燃受众对“旧闻”的关注。通过推动舆论监督持续发力, 力求呈现全部事实和真相, 让媒介真正成为社会公器, 避免半途而废的“烂尾新闻”出现, 促进问题得以真正解决, 还当事人以公道。

  参考文献
  [1]陆高峰.烂尾新闻与蛇尾新闻[J].青年记者, 2010 (15) :10.
  [2][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着:《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3]李双全.顺应读者诉求办引领型大报[N].重庆商报, 2009-1-14.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大凉山的格斗孤儿报道的受众心理与烂尾现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99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