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出师表

时间:2017-03-09 07:04:1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出师表》知识点归纳

一、生字词

崩殂(cu)恢弘(hong) 妄自菲(fei)薄(bo) 陟(zhi)罚臧(zang)否(pi) 昭(zhao)平明之理以遗(wei)陛下 裨(bi补阙(que)漏行(hang)阵攘(rang)除 猥(wei)自枉(wang)屈 庶(shu)竭驽(nu)钝(dun) 性行淑(shu)均咨诹(zou)善道以彰(zhang)其慢责攸之、依、允等之咎(jiu)斟(zhen)酌(zhuo)损益 涕(ti)零

二、词语解释

1.先帝(指刘备)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途去世。崩殂:古代称指帝王之死。);今天下三分,益州(指蜀汉地区)疲弊(民力贫弱困乏),此 诚(实在、果真)危急存亡之 秋(时)也。然侍卫之臣不懈(懈怠,放松)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边疆)者。盖(副词,推断原因)追先帝之殊遇(特殊待遇),欲报之于陛下(对皇帝的敬称,指刘禅。)也。诚宜开张(扩大)圣听(圣明的听闻),以(用来)光(发扬光大)先帝遗德,恢弘(扩大、发扬)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轻视,看不起),引喻(称引、譬喻)失义(恰当),以(以致)塞忠谏之路也。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提升)罚(惩罚)臧否(善恶,褒贬,这里指评论人物的好坏),不宜异同(偏义复词,指不同)。若有作奸(奸邪的事情)犯科(科条法律),及为(做)忠善者,宜付(交付、交给)有司,论(判定)其刑(处罚)赏,以昭(显示、表明)陛下平明之理(治理)。不宜偏(偏袒)私(有私心),使内外异法(法令不同)也。 3.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善良诚实的人),志(志向)虑(思虑)忠纯,是以(因此)先帝 简拔(“简”同“拣”,挑选:简拔:挑选提拔)以(把)遗陛下。愚(谦词,我)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全、都)以咨(询问,征求意见)之,然后施行,必得 裨补(弥补)阙(“阙”同“缺”,缺点)漏(疏漏),有所广益(有启发和帮助)。 4.将军向宠,性(性格)行(品行)淑均(善良公正),晓畅(通晓,熟悉)军事,试用之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 举(推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 行阵(军队的行列,指军队)和睦,优劣(才能高和才能低的人)得所(得到合理的安排)也。

5.亲(亲近)贤臣,远(远离)小人(品质恶劣的人),此先汉 所以(??的原因)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 倾颓(倾覆衰败)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痛心遗憾)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忠贞优秀)死节(以死报国)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那么)汉室之 隆(兴盛),可计日(数着日子)而待也。 (以上1—5段是第一部分:向后主提出广开言路、赏罚分明、亲贤远佞三

6.臣本 布衣(指平民),躬耕(亲自耕种)于南阳,苟全(苟且保全)性命于乱世,不求 闻达(做官扬名。闻,扬名,达,显贵。)于诸侯。先帝不 以(因为)臣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浅陋,出身低下),猥(说话人表示谦卑的词。枉屈:屈身俯就。)自枉屈,

三 顾(拜访,探访)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由于这样)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即感动和激奋),遂许(许诺,答应)先帝以 驱驰(奔走效劳)。后 值(遇到)倾覆(指兵败),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接受命令)于危难之间。尔来(从那以来)二十有(同“又”)一年矣。

7.先帝知臣 谨慎(小心慎重),故临崩 寄(托付)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早晨)夜忧虑,恐付托不效(成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金沙江),深入不毛(不长草木,意思是荒凉的地方)。今南方已 定(平定),兵甲(兵器、盔甲,指武器装备。)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含有“希望”之意)竭(用尽) 驽钝(驽:劣马。钝:刀刃不锋利。驽钝:比喻低下的才能),攘除(排除,铲除)奸凶(奸邪凶恶之人),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 所以(用来……的事)报先帝而忠陛下之 职分(职责,职分。范围内应做的事)也。至于 斟酌损益(考虑事情是否可行,采取适当的措施。损,减少;益,增加),进尽忠言(毫无保留地提出忠诚的劝谏),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8.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任务),不效(成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咎(过失、过错),以彰(表明、显扬)其慢(怠慢,疏忽)。陛下亦宜自谋,以 咨

诹(询问) 善道(好的治国道理),察纳(认识 采纳)雅(正确)言,深追先帝遗诏(遗命)。臣不胜受恩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 9.今当远离,临(面对)表涕(眼泪)零(零落,掉落),不知所言。 (以上8.9段是第三部分:结束全文。)

三、识记

1.选自《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作者 诸葛亮,字 孔明,三国 时 政治家、军事家。 2.表,是古代 奏议 的一种,是大臣用于向君主陈说自己的 请求 和 愿望 。从表达方式上看,《出师表》这篇表文以 议论 为主,兼用 记叙 和 抒情。

3.有关故事: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退敌、白帝城托孤、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病死五丈原、六出祁山 、摆设八阵图、 舌战群儒、草船借箭

4.摘录诸葛亮的名言:

①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宁静无以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 ③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涉及《出师表》有关古诗文句: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出世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文天祥) 6.有关成语:

A.开张圣听:扩大圣明的听闻。//B.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C.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D.作奸犯科: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E.优劣得所: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都得到合理的安排。//F.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邀请别人//G.计日而待:指计算日子等待,意思为期不远

还有感激涕零、斟酌损益、不知所云、等。 7.古今异义词: 古:扩大。今:表示商店开始营业。 古:身份低微,出身低下。今:言行恶劣不道德。 由是感激 古:感动、激奋。 今:感谢。 :痛心遗憾。 今:极为憎恨。 古:小心谨慎。 今:认真和慎重。

古:精通、熟练 今:(语言)流畅、明白 古:眼泪。 今:鼻涕。

8. 通假字:阙:通“缺”,缺点 简 :通“拣”,挑选 有:通“又”

9.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① 以:

以光先帝遗德(用来)// 以塞忠谏之路 以伤陛下平明之理(以致)// 悉以咨之(拿)//先帝不以臣卑鄙(因为) //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因为) //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来) 临崩寄臣以大事(把)//遂许先帝以驱驰 (助词,无实义,可不译)// 以告先帝之灵(用来)// 以彰其咎(用来)。

② 于: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在) // 欲报之于陛下也(向,对)//躬耕于南阳(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对) // 受任于败军之际(在)// 还于旧都 (在)

10. 一字多义: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恐托付不效。(成效)

深追先帝遗(yí)诏 (遗留)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任务)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用来??的事) 性行淑均(行为)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的原因)行阵和睦(队伍)

俱为一体(是) 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做,行) 众议举宠为督 (做,担任)

四、翻译:

1.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译:现在天下分成三国,蜀汉民力贫弱困乏,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关系存亡的时候啊。

2.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译:不应该随便看轻自己,说一些不恰当的话,以致堵塞人们忠言劝谏的道路啊!

3.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译:(陛下)实在应该广泛地听取意见,用来发扬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译:皇宫中和丞相府中的官员,都是国家的官员,升降官员,评论人物好坏,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府中而标准不同。

5.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 译:如果有作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或做了好事对国家有贡献的,(都)应该一律交给主管部门判定他们受罚或者受赏,用来显示陛下公正严明的治理。

6.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译:亲近小人,远离贤臣,这是后汉后汉倾覆衰败的原因。

7.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 译: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希望陛下能亲近并且信任他们

8.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译:只希望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显达。

9.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译:先帝没有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嫌弃我),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当代时局的大事。我因为这样而感动而激奋,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10.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中。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译:在军事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有二十一年了

1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译: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忠于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1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译: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来告慰先帝在天之灵。

13.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译:陛下也应该自行谋划,用来征询治国的良策,认识和采纳正确的言论,深切追念先帝的遗命。

五、用课文内容填空(背诵默写):

1.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不利条件的句子: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②今天下三分③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分析蜀国当前形势有利条件的句子: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

2. 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4.《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一致的两句“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5.表明诸葛亮淡泊名利的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点明他原来的出身的词语是“布衣”

6.写出先汉兴隆和后汉倾颓的原因的句子(从正反两方面概括两汉的历史经验教训的句子(揭示汉代兴衰的原因的句子)是: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7.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8.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 “开张圣听 ” ;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建议中最重要的是:亲贤臣,远小人。

9.武侯祠前悬挂着一幅对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一番晤对古今情”,你能在《出》一文中找出与之相应的内容吗?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10.诸葛亮在《出》中说明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他认为只要对“贞良死节之臣”“亲之信之”就将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在文中表明这个重要结果的句子是:“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1. 先帝对先汉兴隆,后汉倾颓所持的态度: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12.表明诸葛亮身份的句子: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表明诸葛亮不求功名的句子: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明诸葛亮性情的句子:先帝知臣谨慎。诸葛亮出师的历史根源: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13.出师的目标/政治愿望(或先帝托付的“大事”指的是?、):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诸葛亮出师的物质准备(出师的前提):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篇二:24《出师表》教案(优秀)

24《出师表》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

2、结合文下注释,读懂文章内容领会诸葛亮提出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3、正确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拳拳忠心,增强责任感、使命感

4、了解本文议论中融以叙事、抒情的写法

【学习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

2、加强诵读,体会作者的拳拳忠心,领会三项建议的进步性和借鉴意义

【学习难点】了解本文把真挚感情融于议论、叙事之中的表现手法

【学法指导】

本文情词恳切,感人肺腑,宜先按文后示例,读准节奏、停顿;结合文下注释,粗知文句大意;然后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内容及作者“报先帝、忠陛下”的拳拳忠心,耿耿情意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文学常识:《出师表》作者 是(时代)的政治家,字 ,号 ,谥号 ,后世称其为 “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2、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⑴中道崩殂( ) ⑵益州疲弊( ) ⑶恢弘( )志士之气

⑷妄自菲薄( )( ) ⑸忠谏之路 ) ⑹陟罚臧否( )( )

⑺以遗( )陛下 ⑻性行淑均( )⑼行阵和睦( )

⑽ 猥自枉屈( ) ⑾庶竭驽钝( )( ) ⑿咨诹善道( )

3、仿照文后示例,运用所掌握的文言句读法,读准句子停顿(用“/”划出停顿处)

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③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4、查有关资料,运用积累的文言词汇解释加点词义

1)中道崩殂 ( )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3)盖追先帝之殊遇( ) 4)诚宜开张圣听( )

5)以光先帝遗德( ) 6)恢弘志士之气( )

7)引喻失义( ) 8) 陟罚臧否:( )

9)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 10)作奸犯科( )

11) 此皆良实( )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13)悉以咨之( ) 14)性行淑均( )

15)优劣得所( ) 16)躬耕于南阳( ) 17)先帝不以臣卑鄙( ) 18)猥自枉屈( )

19)遂许先帝以驱驰( ) 20)尔来( )

21)夙夜忧叹( ) 22)深入不毛( )

23)庶竭驽钝( )( ) 24)攘除奸凶( )

25)斟酌损益( ) 26)以彰其咎( )

27)咨诹善道( ) 28)察纳雅言( )

5、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率师北上伐魏时写给后主(姓名)的一篇表文这篇“表”中写到的 “先帝”指 ,“陛下”指 “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 三国《出师表》中作者向后主着重提出了三条修明政治的主张,即①,② ,③

6、质疑:你在自学过程中还有哪些疑惑?或者你估计同学们最多的疑惑是什么?请把它写在下面

资料链接: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二、课堂·研讨

1、导入:

2、朗读课文(可采取多种朗读方法)

3、检查预习,疏通文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4、小组讨论:

(1)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些建议?最关键的是哪一条?这些建议表达了他怎样的政治愿望?

(2)这篇表文仅仅是提出一些建议吗?还写了哪些内容?都贯穿着一种什么情感?

(3)《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小结:关于“寓情于议”的特点: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关于“寓情于叙”的特点:诸葛亮事事都以先帝之意为依据,句句都借先帝之口说出,既不失人臣之礼,更无教训人主之嫌,使刘禅听了,忠言而不逆耳,十分得体;同时也表明他本人处处念及先帝之遗德、遗训,时时不忘先帝之殊遇重托,既能表明自己的心迹,又容易以情打动刘禅 “受恩感激,(报先帝,忠陛下)”的思想感情,贯穿全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刘备父子的无限忠诚

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句句忠言; 启发后主奋发图强,声声顺耳

三、巩固&8226;检测

(一)通假字

1、必能裨补阙漏( )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

(二)古今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 2、由是感激( )3、诚宜开张圣听( )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5、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三)一词多义

1、遗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深追先帝遗诏 ( )

2、效 恐托付不效(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3、以 以塞忠谏之路( ) ,以光先帝遗德( )

咨臣以当世之事( )先帝不以臣卑鄙( )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遂许先帝以驱驰 ( ) 2、躬耕于南阳 ( ) 3、后值( )倾覆( ) 4、引喻失义 ( ) 5、陟( )罚臧( )否( ) 6、夙夜忧叹 ( )

7、庶竭驽钝( ) 8、以彰其咎 ( ) 9、以咨诹善道( ) 10、察纳雅言( )

11、猥自枉屈 ( ) 12、先帝不以臣卑鄙( )

(五)重点语句翻译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3、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3、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这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 , 和 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

2、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

4、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8、5、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6、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7、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8、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篇三:《出师表》复习资料

《出师表》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1、作者:诸葛亮是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号卧龙、谥号忠武、后世称其为武侯。

2、表:古代奏议的一种。用于向君主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

二、语音

妄自菲( )薄 崩殂() 陟( )罚臧否( ) ....

性行( )淑均长( )史猥( ) 咨诹( )善道 ....

三、通假字

1、必得裨补阙漏 阙通缺,缺点、疏漏

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通检,选拔

3、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通又,整数后的零头

四、古今异义词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身份低微,出身鄙野。今指品质低劣、下流。

2、由是感激 感激: 感动振奋。今意指激动感谢。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痛恨:痛心遗憾。今指十分憎恨。

4、诚宜开张圣听开张:扩大。今指商店开始营业。

5、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时,时期,时刻 今指四季中一个季节

五、一词多义

1、遗:(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给予)

(2)深追先帝遗(yí)诏(指死去的人留下的)

2、效:(1)恐托付不效。(成效)。 (2)不效(效果)则治臣之罪

六、重点词语解释

1、遂许先帝以驱驰 (奔走效劳) 2、当奖帅三军(激励)

3、臣本布衣:平民 。4、躬耕于南阳 躬:亲自。

5、后值倾覆 值:遇,遇到。(恰逢,适逢,碰到) 倾覆:兵败。

6、以光先帝遗德 光:发扬光大。 7、恢弘志士之气 恢弘:发扬扩大。

8、引喻失义 义:适当,恰当。9、宫中府中 宫中:皇宫中。 府中:朝廷中。

10、陟(奖)罚(惩罚) 臧(善)否(恶)。 11、论其刑赏 刑:罚。

12、、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死开张圣听 圣明的听闻 13、夙夜忧叹 夙夜:早晚。 14、庶竭驽钝 驽钝:比喻才能平庸。

15、攘除奸凶 攘除:排除、铲除。 16、以彰其咎 彰:表明。

17、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 慢:怠慢、疏忽。18、以咨诹善道 咨诹:询问

19、察纳雅言 雅言:正言20、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理:治。 21作奸犯科 做奸邪事情,犯科条法令 22、猥自枉屈 降低身份 .....

七 、理解性默写

1、写出文中与“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一词相呼应的语句。 答: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2、作者认为可以出师北伐的条件是什么?答:南方已定,兵甲已足。

3、作者在《出师表》中写到了自己所受到的“先帝之殊遇”,把相关的文字默写出来 答: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临崩寄臣怪大事”。

4、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5、诸葛亮希望后主不要随便看轻自己的句子是:不宜妄自菲薄;

6、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严明赏罚建议的语句是: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7、《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一致。

8、《出师表》中叙述诸葛亮追随先帝驱驰原因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9、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0、指出出师战略目标的句子是: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11、作者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①开张圣听;②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③亲贤臣,远小人。(或:广开言路,严明赏罚, 亲贤远佞。)

12、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或:亲贤远佞)。

13、在中国男子足球队冲击世界杯屡遭失败的情况下,米卢出任了国家队主教练,这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4、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15、作者是怎样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的?遂许先帝以驱驰

16、作者受命以后,为什么“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17、“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本段中具体指什么?用原文中的4个四字短语回答。 北定中原 攘除奸凶 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

18、诸葛亮认为“陛下亲之信之”的具体做法应当是:①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② 营中之事,悉以咨之。

八、重点语句翻译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并忠心于陛下的职责本分。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这真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3、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先帝开创大业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如今天下分成三国,我们益州人力疲惫、民生凋敝,这真是处在形势万分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

4、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宫里的近臣和丞相府统领的官吏,本都是一个整体,奖惩功过、好坏,不应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

5、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前汉能够兴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

6、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这些都是坚贞可靠,能够以死报国的忠臣。

7、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动,遂许先帝以驱驰。 我本是个平民,在南阳郡务农亲耕,在乱世间只求保全性命,不希求诸侯知道我而获得显贵。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出身鄙野,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动,从而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力

8、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战事失败的时候我接受了任命,在危机患难期间我受到委任。

9、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知道我谨慎小心,所以在先帝临死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10、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兴复汉室的任务托付给我,如果没有成效就给我判罪,以告先帝在天之灵

1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不应该随意看轻自己,说话不恰当,以致堵塞忠言进谏的道路啊!

12、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大概是(因为)追念先帝的特别厚待,想报答给陛下啊。

九、课文内容理解

1、“使内外异法”中,“内”指宫内,“外”指相府。

2、你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怎样的贤臣?

诸葛亮是一位知恩图报、忠诚坚贞、尽心尽职的贤臣。

3、这两段文字回顾了对作者人生有重大影响的三件往事,它们分别可以概括为三顾茅庐,临危委重任和临崩寄大事。作者回顾这些往事的目的是表达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忠于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并以先辈创业的艰难激励刘禅。(意思对即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

5、结合《出师表》全文,说说诸葛亮为什么要在出师之前竭力规劝刘禅任用贤能。

答案要点:①为了解除后顾之忧 ②为了汉室之隆

十、开放性试题

1、《出师表》情词恳切,有不少脍指标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欣赏的一句。结合文章内容,说出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

写出文中任一名句如;“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亲贤臣,远小人”。对人物的把握能从文中章中找到依据,可得2分。如:忠君报国,深谋远虑。

2、成语及名句:妄自菲薄。 三顾茅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下面是杜甫的一首七律《蜀相》,诗中哪些句子的意思与文章意思是一致的?请把它摘录到横线上。(2分)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4、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

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1)六出:六出祁山(2)七擒:七擒孟获(3)东和:东和孙吴(4)北拒:北拒曹魏

(5)收二川:收取东川、西川(6)排八阵:摆设八阵图

5、回忆全文内容,从诸葛亮对刘禅“宜开张圣听”、“不宜偏私”、“宜自谋”、“不宜妄自菲薄”、“亲贤臣,远小人”的谆谆教导中,你悟出哪些做人的道理?

虚心听取别人意见,不自私,要自信、自立、自强,要审慎交友。(除此四点外,有新的感悟也可。)

6、本文虽为“出师表”,但很少谈出师,而是用大量篇幅规劝后主修明政治,可谓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请以“报答”、“启发”为首词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表达出诸葛亮情辞恳切,肝胆照人的思想感情。

报答先帝知遇之恩,句句忠言;启发后主奋发图强,声声顺耳。

7、结合本文及《三国演义》的理解,你认为诸葛亮千百年来一直备受人们称颂的原因是什么?

围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回答即可。

8、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条,结合《出师表》和自己的生活谈谈你的体会?

广开言路;严明法纪,赏罚分明,内外一致 亲贤远佞。 选择从能广泛听取意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有则改之,无侧加冕角度;选择从各党派,团体到个人应有一个统一平等的标准,不应有特权角度;选择从人际交往中,选择君子,远离小人角度。


出师表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918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