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

时间:2019-09-10 11:37:36 来源:免费论文网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 本文关键词:阐述,安全教育,角度,内容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 本文简介: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一、引言自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把安全逃生纳入课堂教学以来,安全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逐渐得到落实。为了推动本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2006年9月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 本文内容: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一、引言自2004年北京林业大学把安全逃生纳入课堂教学以来,安全教育课程在全国高校逐渐得到落实。为了推动本地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2006年9月北京市教委召开“北京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大学生安全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落实学分”;2008年上海市教委颁布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大纲》规定各高校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安全教育师资队伍,自当年9月起在上海市高校新生中试点实施,到2010年实现全体在校大学生普及安全教育。越来越多的高校已经意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更加重视安全教育课程的开设。日常生活中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国内大部分高校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着力于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教育内容主要集中在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公共安全、人身财产安全等方面。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安全教育的内容也在悄然改变,许多新的教育内容次第产生。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的高速发展所承受的国际压力、国内正处于社会的转型期、伴随经济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社会矛盾也越来越突出,由此产生的国家安全、政治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环境安全问题。以微观视野来看,高校管理方式的改变、大学生源结构的变化,网络对个体生活方式的影响,迫使我们对大学生心理、社交、生命等安全要加以关注。这些新变化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拓展安全教育的新内容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需要。二、宏观视野下的安全教育新内容(一)政治安全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新的冷战思维有所抬头,霸权主义,民族、宗教矛盾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中国的崛起备受世人瞩目,也使得国际上有些国家焦虑不安,“中国威胁论”的噪音不时响起,有些西方国家动辄利用人权、宗教、民族等问题给中国制造麻烦,试图破坏中国稳定的政治局面,遏制中国的发展。随着国内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各种矛盾叠加,一定程度上也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腐败问题、收入分配悬殊,引发社会矛盾的尖锐化,对安全稳定的政治局面带来一定的影响;少数疆独、藏独分子、境内外“三股势力”不甘心失败,投靠国际恐怖分子,加紧制造恐怖破坏活动,不断挑起事端,试图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政治的安全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政权能否稳定,关系到国家机器能否正常运转,关系到人心能否安定团结。政治安全稳定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高校要强化大学生政治安全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政治安全,警惕政治安全;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在行动上自觉地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二)国家安全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増强,国际地位不断攀升,大国的国际形象逐渐树立。近年来,国内社会秩序基本稳定,国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国家安全在无意识中被忽视。特别是在繁荣盛世中成长的大学生,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国家安全意识淡漠,对于国家安全的认识还停留在军事、战争、国防、领土安全等传统的国家安全认识上。某些国际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崛起耿耿于怀,亡我之心不死,一刻也没放松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干扰和破坏,从既有的国土、主权、经济、国防等传统阵地,逐渐侵入到文化、科技、金融、信息等的新领域。随着高校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外合作办学的不断发展,境内外师生交流机会的増多,高校也是少数敌对分子渗透和破坏的重要目标,他们试图在高校培养和扶持“内部势力”。由于身处和平年代,部分师生国家安全意识不强,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忽视了国家安全的相关内容;境外人员来高校参观访问、学术报告、科技合作等情况日益増多,还有一些所谓“基金会”、“慈善机构”、“学术协会”等非政府组织以“贫困助学”、“学术交流”等名义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等,都是高校的国家安全教育面临新的问题。3]当前的国家安全教育中特别要关注经济安全和信息安全。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要有效防范和应对来自国际经济领域的各种风险,确保国家的经济安全。国家经济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多,尤其要注意维护包括金融在内的产业安全,因为它们事关国家的经济命脉,在经济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是国家和社会全面、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众所周知,当前人们生活在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中,敏感信息正经过脆弱的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之间传送,信息在存储、处理和交换过程都存在泄密或被截收、窃听、窜改和伪造的可能性,国外敌对势力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各种途径窃取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秘密信息。由此可见,信息安全是当前每个人都应当关注的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国家安全战略。(三)环境安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増长,人口与土地的矛盾加剧,人类活动给环境的压力不断増大,尽管世界各国在生态环境建设上己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扭转环境逆向演化的态势。由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及其所引发的环境灾害和生态灾难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导致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的迅速扩大及生物多样性的锐减等全球性的关系到人类本身安全的生态问题,一次次向人类敲响警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日益严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有毒化学品污染、农药化肥污染、核辐射污染、室内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安全等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我们取得丰硕经济成果的同时也恶化了环境,环境污染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影响,不仅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还会影响国际政治、经济、贸易和文化合作与交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少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给生态造成的危害也是不争的事实。环境保护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同时又事关发展稳定大局,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増长,必须寻找在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的条件下实现经济増长的路径。因此,在国家层面上,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建立一种环境道德和文化体系,也就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推进经济増长,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高校必须直面生态环境的挑战,关注大学生的环境安全教育,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四)资源安全资源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自然物质,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在国家安全中占有基础地位,资源安全还是非传统安全的重要方面,并与环境安全、生态安全、食物安全及经济安全有着密切联系。资源安全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国际和国内燃油价格的变化、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和质量不断下降,都可以归结为资源安全方面的问题,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军事因素都会影响资源安全。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非常有限,资源安全问题理应引起高度关注。一方面能源日益紧张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资源浪费过于严重,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率极低,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建立节约型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建设模式,使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在国家层面,通过强化资源节约意识,改变消费模式。要在高校中进行资源安全教育,倡导大学生低碳的生活方式,树立节约型发展理念,维护资源安全。三、微观视野下的安全教育新内容(一)心理安全近几年来,高校发生的人身意外伤害和非正常死亡案例逐渐増多,从事故的原因分析来看,有相当一部分是心理障碍造成的恶果。由于大学生面对环境变化、生活方式适应障碍、学业压力、情感迷茫、经济桔据、就业困难等诸多因素的困扰,一些大学生因此而出现心理问题。据统计目前在校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増多的趋势。大学生处于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的人生阶段,遇到矛盾、冲突,遭遇压力时很难掌控自己的情绪,从而难以做出理性的选择。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以提高其心理素质和承受挫折的能力,从而预防由心理问题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杜绝心理性安全事故发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给大学生的安全提供了强大保障。高校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消除挫折感与自卑感,増强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更好地适应环境,全面客观地悦纳自我,妥善地处理在学业、情感、择业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増进身心健康,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人格的完善,杜绝或避免因心理原因而引发的违法违纪行为和安全事故。(二)社交安全高校后勤社会化以后,社会公共服务体系进入了校园。高校为了办学的需要,主动与社会频繁接触,校园与社会相互渗透,高校己不再是“象牙塔”。学生需要与其学业相关管理部门交往,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和各个服务部门沟通;还有些学生乐此不疲地参加社团活动,校园内异性交往也比过去増多,校内交流领域也在不断拓宽。随着大学生社会交往的増多,社会交往安全问题也随之而来。当代大学生更乐于走出校门拓展生活空间,参加诸如勤工俭学、社会调查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以増加自己的社会阅历,大学生与社会的接触面越来越广。大学生不仅在现实世界中的人际交往増多,更多的时候还通过虚拟的网络世界进行人际交往。大学生社交活动频度、广度和内容的不断増加,社会交往活动中不安全因素也随之上升。从中学校门直接迈进大学校门,大学生社会阅历较浅、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应对各种安全问题的经验不足。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中,在校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很少有系统地接受过安全教育,对安全认识不足,对社会复杂程度缺乏了解,所以对大学生进行社交安全的指导十分必要。(三)生命安全教育据2010年3月上海市教委通报显示,在2009年上海高校安全事故共造成死亡的24人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因突发疾病猝死的大学生7人,有2名学生在校外饮酒过量猝死,1名学生在外地实习期间因废气中毒受伤,1名学生在捡拾复习材料时不慎从阳台坠楼受伤。在己明确原因的16起自杀事件中,有3起为学业、成绩方面原因导致自杀,有2起为感情问题导致自杀,还有11起为学生心理障碍、精神偏差等导致自杀。我们在反思探寻这些意外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余,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轻视生命的价值,忽视生命的意义,才是这些大学生最终选择放弃生命的根本原因;大学生在灾难降临的危急时刻,缺少必要求生技能的现象应当唤起我们的警醒。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冲突经常化、各种思潮复杂化、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下降;地震、洪水、山体滑坡、暴风雪、沙尘暴重大自然灾害频发,也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加强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己刻不容缓。长期以来,我们缺乏生命教育这个环节,导致少数大学生生命观缺失,没有生命神圣感、生命安全感、生命价值感和生命成就感。高校开展普及生命意识教育,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对于促进大学生素质提升和人格完善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应该积极关注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探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四)网络安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了解社会、接受知识、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是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由于网络的隐蔽性,内容混杂泥沙俱下,虚拟世界里充满血腥、暴力、虚伪,年轻单纯的大学生经不住三俗的网络游戏、黄色网站、网上交友诸如此类的诱惑,有些人正是利用了网络的隐蔽性实施犯罪行为,网络的超时空性也成为国内外一些反动势力渗透大学生思想领域的重要工具。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网络俨然成了独立王国,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増多,生活的网络化趋势给高校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严峻的挑战。高校要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明教育,大力提倡绿色上网,自觉抵制网上有害信息的侵蚀,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在思想上形成一道网络安全的“防火墙”。(五)就业安全由各种因素导致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由此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増加,这种压力不但表现在高年级求职就业环节,而且传递到大学就读期间,就业焦虑难以避免,并且随着年级的増加也越来越大。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家庭和学校安全教育的缺失,社会监管不到位,大学生求职心情过于迫切加上缺乏社会经验,导致大学生求职受骗现象屡有发生,受骗上当的事例屡见报端,让人感到震惊。大学生在就业中遭遇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个别学生受到伤害的问题,还会牵动学生家长,波及其他学生的情绪,影响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关系到学校事业的发展,危害到高校的安全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大学生就业安全是事关毕业生顺利就业、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大事,应当引起社会、高校、家庭的重视,认真分析就业安全隐患的原因,学校和家庭做好安全教育,家庭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辨别能力,提高安全防范意识。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系统地传授大学生安全常识,经常性开展安全实践教育活动,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最终才能从根本上杜绝大学生就业安全的隐患。作者:陆锦冲(常州大学党委、校长办公室,江苏常州213164)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基于不同角度安全教育内容的阐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2582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