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中美关系新格局的挑战,心得体会

时间:2016-10-14 08:11:2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新形势下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新形势下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叶海林 央视特约评论员、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研究员

2014年11月11日晚,中南海瀛台,****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就两国关系及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近几年在战略互信、经贸互补优、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两国关系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也已被世界逐渐认可。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加系统深入地了解新形势下中美两国的双边关系,宣讲家网站特别邀请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叶海林研究员,为大家深入解读当前中美关系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不仅仅是因为中美两国是最主要的贸易伙伴,也不仅仅是因为中美两国作为联合国的两个常任理事国,对全球事务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它是当今国际体系的一个主要的维护者,和当前国际体系下,崛起速度最快的一个后发者之间。

基本上中美关系会塑造,或者影响未来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而且会影响非常长的一个时间,我们可以说如果中美关系稳定,那么当前国际关系的基本体系的状态就能够维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如果中美关系不稳定,那么恐怕眼下整个国际体系就会出现重大的变化,这是我们说中美关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的原因。我们为什么这样说是因为如果从体量来说,那么显然中国的经济体量是比欧盟要小的,那么在全球经济事务方面,欧盟和美国加一起来的比重要更大,也就是说如果是美欧关系,那么它对全球经济纬度会是更主要的,那么美俄维度我们知道到目前为止不管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怎么样,它仍然是世界上军事实力仅次于美国的国家,也就是美俄的军事关系会基本上决定全球的一个安全状态,那么中国在经济总量上比不上欧盟,在军事上我们达不到俄罗斯的水平,但为什么我们还会说,中美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就是因为无论是美俄关系,还是美欧关系,它都不能够起到塑造和影响未来世界格局的作用,那么这是一个后发者和一个既有的体系维护者之间特有的这样一个状态。 有了这样一个认知之后,再去看待中美关系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具有全球视角,而不仅仅是从中美的双边事务去看待问题,实际最近几年来我们也已经注意到,在中美的若干议题当中实际上双边事务是中美两国比较好处理的,那么在大部分的双边问题上,不论是知识产权还是能源合作,中美达成共识的可能性,或者说他所需要的成本都是在管控范围之内的,可能性比较大,成本也不是太高,中美真正会爆发摩擦,产生争吵的问题往往是一些地区或者国际性问题,涉及到中美两国以外的第三方的问题,比如近两年我们都知道在南海问题上,中美的对峙是比较明显,分歧也非常大,在东海问题上,在中国面对美日同盟的时候,显然美国尽管说它不选边站,事实上他是选边站的就这些问题,这些不直接涉及到中美两国,而是涉及到中美两国要共同处理的一个第三方事务上面,反而中美比较难以达成共识。那么在南海问题上,尽管奥巴马总统的访华和在其他的一系列国际场合,中美的交流,但是我们看到中美两国在南海问题差距并没有缩小。在东海问题上中美两国依然是持立场相距甚远的这种观点。

这里面其实就提醒我们注意到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中美关系的维度在越来越广的时候,它的主导型的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就中美两国之间有七十几个双边的对话轨道,那么都是部级以上的,那么在这些对话轨道范围内,中美的双边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管控和处理,但是涉及到国际和地区事务,也就是说涉及到国际秩序的这些问题,恰恰是中美两国现在激烈博弈的地方,那么这些问题是很难处理的,因为它的利益方很多,它并不只有中美两国,那么还有其他的很多国家,也并不是说仅仅中美两国愿意做出妥协,达成谅解就能够解决的。那么第三方的因素随时作为一个变量,在影响着中美在这些问题上的互动,我们看在南海问题上,

那么美国不但要考虑中国的利益诉求,那么也要考虑到他东南亚盟国的诉求,那么在东海问题上,那么日本对中国和美国同时都能够发挥重要影响力,恰恰是这些问题,看到中美的博弈还是说比较激烈的,那么这里面我们有一个转换视角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看待中美两国管控双边关系问题,能够有效管控,而地区分歧方面会更加困难,其实这恰恰说明了中美关系的重要性,也就是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否,他是影响到整个世界的,如果只有中美双边议题,像我们上世纪90年代80年代以前,美国出招,中国应对,这个时候中美关系的状态很难影响到整个的国际形式,那么也就是说整个国际的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并不是由中美关系来决定的,而现在至少在亚太地区我们可以说,中美关系的状态如何,亚太地区的基本格局就如何,那么如果中美关系能够有效的管控这些分歧,亚太地区和平的状态基本上就可以维持,如果中美关系不能,那么中美两国在地区安全问题上,爆发更大规模的冲突或者是博弈,那么整个亚太地区就会发生重大的动荡,这就是一个所谓的中美关系的效力外延的问题,也就是由这样一对双边关系它影响到周围很多人,那么它的效力已经达到了中美关系的范围之外,他实际上是影响整个地区,至少是亚太地区甚至是全世界。

了解了这一点,那么再往下看,我们可以说那么现在应该说中美关系已经是在塑造亚太地区的基本格局了,所以我们对一句话,是有,至少说有一定的疑问,就是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样一个表述,我们知道美国人对新型大国关系,他的接受过程是有一个时间的延续,那么中国实际上也是经历了一个酝酿的过程。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的时候,我们共同的提出了,中美两国元首共同提出了要建设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那么再往前实际上我们回到金融危机时期,是美国首先把中美关系突出或者是分别于它与其他的国家关系,那个时候在美国G2是非常流行的,就是所谓中美两国,那么后来等到金融危机以后,在安纳伯格庄园会晤的时候,我们提出来新型大国关系,美国经历一段时间的以后,应该说现在也成了美国的一个表述,那这也就说明双方都已经认知到中美关系对全球和地区事务的重要性,但是显然中美两国对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还是有差别的,就是可以说大家都同意这是一种新型的大国关系,但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那么中美两国并没有完成一致的解读方式,中国有中国的解读方式,美国有美国的解读方式,我们可以说能够在新型大国关系达成一个概念上的共同这是一个进步,但是达到一个真正的精神上的共同,或者说双方都同意中美关系应该是这样一个状况,恐怕这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里面我们要谈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中美双方各自对新型大国现在理解是什么。

从中国的立场来说,就是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那么这样,这是中美发展新型大国的前提,所谓新型是在于中美要共同努力避免出现传统的大国竞争和大国博弈,人类历史至少是这个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以来的国际关系当中两强并立,通常都是有非常激烈的冲突,那么不论当年的美苏,再往前就是欧洲的法德等等,我们都可以看得出来,我们的国际关系使得这个发展从过去到现在的几百年时间里面,似乎人们没有找到一个特别好的办法,去解决两强格局下的世界秩序问题,那么无论是当年的冷战格局还是以前的欧洲的两大集团的格局,实际上最后都是以悲剧性的冲突收场,要么是一方完全失败,另一方是两败俱伤大家打个头破血流。那么中国当然希望避免和美国发生这样的冲突,所以我们可以说中国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理解,首先是不要重蹈以前的强者争霸的这样一个逻辑,但是要实现它的前提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就是要相互尊重对方的核心力量,那么能够做到平等相待。

在中国人看来平等相待是一个很自然的事情,但实际上我们知道在国际关系当中,平等相待却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也就是从美国的立场来讲,恰恰应该说我们看到美国在是不是中美能够平等相待方面是有问题的,就是我们知道奥巴马在今年的,奥巴马总统从今年5月份开始到9月份,四个月的时间已经先后三次公开谈到,美国要坚持在全世界领导地位,那么我们可以去做一个推理,如果美国是全世界的领导者,那么美国会不会接受一个跟他平等的中国,显然从语言表述上来说都不会是这样的,美国不会接受中国和美国是平起平坐的平等国

家,那么自然也就谈不上所谓对中国的平等相待,那么在美国理解看来,A许国对新型大国关系有一点跟中国是一样的,美国并不希望和中国全面对抗。那么这件事情中美两国是有共识的。那么B美国认为中美的新型大国关系应该说是美国承认中国的一定的利益,但是中国要接受美国的全球领导作用。那么这个显然不是一个完全基于平等关系的表述,双方的认知在这方面是有差异的,那么这种差异实际上也反映出来了各自国家对国际秩序的理解,就是中国在国际秩序基本主张上我们还是要主张建立公正合理国际政治的新秩序,要实现多元化,那么尽管我们不一定说是要实现多极化,但是起码中国认为一个一级世界是不够合理,而在美国看来,一级世界就是这个状态,并且这个状态应该被继续延长,或者说继续的维持下去,所以中美两国对于当前国际秩序的基本状态以及它是否被,应该被延续,实际上这个问题上是有分歧的,那么这个分歧也就是中美需要管控的核心内容,我们谈到了管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汇,那么实际上我们一直在讲中美要建设新型大国关系。那么所谓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它的隐含的台词是说中美目前的双边关系没有达到新型大国关系的期许,他需要经过努力,如果新型大国关系是以不完全对抗,不重蹈强者必霸,那么就两霸权相争这样一个旧模式为特征的话,那么现在的中美关系显然在中美两国看来都还是有这样的危险,所以要进行管控,要加以管理。也就是说中美关系除了建设以外很大的程度是要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有效的管控和管理,避免争议和分歧进一步的扩大,而核心的争端实际上在今天我们可以很坦率的说,那就是关于地区和国际秩序的理念,中美双方是有很大的差距。

美国认为美国无论如何应该拥有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领导地位,而在中国看来美国的领导地位在一定的条件下,或许可以接受,而在另外的一些条件下,这个问题是有疑问的。比如说那么作为全球最主要的一个提供所谓海洋安全公共产品的国家,那么中国希望美国能够发挥主导作用。避免在这个世界上很多地方这种海上争端成为新的冲突的起点,但同时中国不会接受美国在南中国海的所谓领导作用,那么特别是不会接受美国和自己的盟国试图去单方面主宰南中国海海上秩序的努力,更不要说东海的这个中日争端。所以我们看得出来,在原则上或者说在本着现实主义的精神,中国并非不承认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但是美国是不是因此应该成为世界上唯一的一个领导者,那么中美两国在这方面是有差别的,这些基本的分歧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核心的分歧,也是双方要管控的一个主要的内容,那么在其他的领域,比如说像能源、像知识产权、像新技术合作,包括人权问题,包括领土争端等等,都要服从于中美关系的基本状态,就是在美国看来,未来可能对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美国能不能有效的把中国吸纳进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并且对美国不构成威胁。而在中国看来,在是中国能部分有效的避免和美国的全面冲突的同时,去不断的扩展以维护自己的利用,那么毕竟从美国的角度来说,美国对当前国际秩序是感到焦虑,但它并非不满意。就是对国际秩序的基本状态,美国是接受的,因为这个国际秩序就是冷战以后美国一家独大这样一个秩序,而中国对于当前的国际秩序应该说正面的评价和负面的评价都有的。

那么正面上来说,中国并不想做一个颠覆者,从中国的立场来讲,是希望能够在现有的国际秩序下,去不断的发展自己,去稳定自己,并且去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同时中国也认识到现有的国际秩序对中国并不公平,那么特别是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秩序,那么对中国实际上是要遏制和限制的,所以中国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中国自然要表达自己的立场,去提出异议,那么在一定程度上也要修订现有秩序对中国不合理的限制,所以中国对于现行的国际关系的体系的基本理解,尽管不是颠覆性的,但至少也是修正性,我们需要让这个

体系更加合理,而美国对于现行的国际体系主要是维护性的,他希望这个秩序能够继续的维持下去,美国要解决现在世界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美国不要从根本上触动目前的国际体系。中国要尊重目前的国际体系,但是必须要对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进行修改。所以这两种要求之下,我们就看到中美两国在远离亚太地区的问题上,相对来说比较容易达成共识,比如说在非洲抗击埃博拉,比如说在对待所谓伊斯兰国极端武装的问题,那么中美的共同利

益都很大,那么这是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的需要,那么这也是符合目前国际社会的一个总体需求,但是中美两国在临近中国的地区,产生的问题往往是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上,那么在南海问题上,在东海问题上都是如此,其实这也反映出了,中国对美国的政策是由两方面来决定。

一方面就是我们在整体上不希望被指控为一个颠覆者或者说我们不愿意站到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对立面。因为这样对中国来说安全成本极高,风险也极大,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可能像美国的盟国一样,去心甘情愿的接受美国的领导,那么这个复杂的心态,或者说这样的一个希望在两种逆境当中走出一条顺境的这个心态,实际上是中国对中美关系的考量。

美国则是也同样存在着两种复杂的心态,就是美国并不认为今天的中国就是当时的苏联,美国也没有这个决心,同时他也不觉得有这个必要,说要重新的在中美关系去树立一墙冷战,因为这件事情对美国来说成本极高。我们知道冷战之所以能够发生,是因为美苏两大集团各自率领着自己的阵营中的其他的盟友,就美苏两强各自率领着自己阵营中的其他的盟友,进行这种面对面的博弈,那么他们之间相互是没有多少来往,也就是隔绝式冷战的一个重要的前提,如果美苏两国之间存在着特别密切的人员往来和经济往来那么这个冷战实际上是无从谈起,中美关系恰恰就是这样,中美关系和当年的美苏关系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中美之间的联系几乎超过了任何两个大国之间,那么这就使得冷战很难成为一个在中美之间的现实选择,因为双方都不能够做到所谓壮士断腕,那么切断和对方的联系,这种切断可能会给本国的社会与经济造成特别重大,甚至是致命的打击,这是中美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

在任何一方面就是中美双方也不会认为对方是自己亲密的合作盟友对对方的信任,始终会非常有限,这是因为对这个国际体系根本的发展方向,中美双方是不一样,中国认为国际体系要发展,要修正。而美国认为这个体系要维护,所以双方更多的来说在现在是希望管控住这些结构性的分歧,那么在管控分歧的基础上,双方再能够去开展一些适度的合作,所以我觉得这是对中美关系的一个总的判断,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可以去讨论中美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维度下,到底是什么一个状态,我们中国人经常喜欢的一种描述方式是给事物的一个总的状态的概括,说它是什么样的?比如说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我们有很多这样的表述,但是不管这个表述这个遣词造句什么样,最终你还是要回到这个双边关系的一个基本样态上,这个基本样态实际上除了我们这种战略性的描述以外,他是要被分解到各个话题当中去的,也就是说中美关系不管我们怎么称呼它,它最后都要回到在各个维度当中的一些现实的问题,看看怎么处理,一方面这些问题,可能有一些问题下,体现出的中美关系是对抗性的,与中美整体的对外战略,或者对美战略,或者美国对华战略不太一样。

另一方面就是我们也看到在某些领域中,中美关系的合作的水准远远高于其他,就是这里面我们很难划一条基准线,说哪些合作在这个基准线以上,哪些对抗在基准线以下,围绕这样一个曲线进行波动,但是这条线在现实当中不存在,但是在理论上我们确实能够感受,这就是中美关系的一个轴线,这个轴线有不同的修正,那么就是有合作更多一些的,也有对抗更多一些的,这是我们对中美关系的一个描述,我们不能要求说所谓中美关系是用一个概念来表述,那么要求在所有的领域中都应该这样,这是不现实的,我们实际上要看到只要不出现一个大的数据偏差,那么中美关系总还是在这个轴线内波动的,所谓数据偏差就是如果说在某个领域中,中美的冲突非常激烈,以至于他远远偏离了中美新型大国的主轴,那么这个问题必须要加以管控,防止由于它的偏差,导致整个中美关系失衡,那么有一些领域中的特别合作特别紧密的合作也并不带来整个这条轴线的指向的本质性的调整,我们也不要认为说中美在某个领域中的合作,因为合作的基础特别好,这个效果也特别的令人满意,就会整个中美关系产生这种方向修正性的作用,这个是做不到,那么中美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结构性的关

系,那么它这里面产生了,存在着大量的维度,这些维度相互作用下,才会有这样的一个所谓竞争合作与对抗并存的这样一个轴线,这个轴线不会导致中美出现,至少以目前的世界格局来看,不会导致这个世界,中美大规模的直接对抗,但是它也不会让中美重新回到80年代蜜月期,因为那个蜜月期,有它非常明显的特殊性。

现在就要来看,在这条中美关系的轴线中,哪些因素是在互相波动,我们可以讲,那么在中美的安全问题上,那么一直是中美关系的一个短版,就是中美两军互信程度显然是最低的,那么对于这个状况,有不同的解读方式,那么有一种就认为它了中美关系的后腿,那么使得中美关系很难取得实际上的冲突,那么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因为的确在中美的所有双边关系维度当中,军事关系的所占的,所能产生的积极作用,其实是最有限的,因为中美两国在军事安全领域中主要还是对抗性的关系,至少是分歧非常明显的,比如说那么在敌情侦察问题上,就是美国的军舰,侦察机在中国的南海,抵近中国的军事设施,进行侦察这种行为,那就是完全的一个零和的对抗

,中国不可能接受,但是美国要推行,所以双方在这个领域的冲突会比较激烈。但是也有一些比如说在人道主义救援或者是海外非战争的救灾行动方面,中美的确在安全领域中也有合作,包括反恐,中美也有一些共同点,但这些共同点相较于中美关系在经济、在文化领域中的交流显然它的比重是比较小的。

一方面可以把中美的军事安全关系作为说是两国关系的一个短版来看,的确是事实,但是我们同时也要看到,由于中美关系之间它在基本的格局样态方面是有不同的立场的,也就是说中美无论怎么样友好,总有一些领域它是有分歧的,它是要有冲突的,而且中美两国并不打算去掩饰这些冲突的情况下,在军事安全领域中的一些对峙和对抗,可能恰恰是双方能想到成本最低的领域。因为我们可以一下在军事领域中双方也都很清楚,这个对抗的程度是有限的,但是可以表达对对方不同意的这种观点和立场,假如不能在这个领域中表达,那么换到另外一个领域,可能这种对抗的结果代价反而更高。比如说我们说如果中美在军事领域中因为太脆弱,而不能够去触及这个问题,一点冲突都不能发生。那么中美在经济领域中的问题,就没有另外一个缓冲地带,换句话说在经济领域中冲突可能就是直接对抗性的,因为中美两国总是需要在很多情况下,去对对方的态度表示不同意,那么不管是现实的问题还是从原则问题上都会这样,那么在这个情况下,要求中美两国说在经济,在安全领域以外,那么进行这种博弈,他会产生巨大的运输成本,而在安全领域中又与她能够进行更加周密的管控,反而使得它损害被限制到了最小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军事安全领域中我们对这样的一个维度,对整个中美关系的影响,要有一个客观理性的认知,它的确不是最积极的一面,但是它也不是最具破坏性的一面,实际上它往往是中美关系的一个晴雨表,他本身并不决定中美关系,是中美关系在其他很多领域中的状态,影响到了中美的安全合作,或者影响到中美的军事对话和交流,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方面,我们要看到在军事安全领域当中,那么即使在这个领域,解读的维度也是不一样,到底是因为中美关系很脆弱,所以导致中美的军事关系也很脆弱,还是因为中美的军事关系非常脆弱,才影响了中美关系的发展,这要看站在哪一个角度去说话。

那么在经济领域当中情况就有所不同,实际上在经济领域当中中美的确有非常多的合作但这种合作双方都认为不尽合理,双方也都有各自的方案,要去提升和发展这种合作,那么恰恰我们看到中美两国没有任何一方会主张中美在经济领域中应该不合作,那么这种说法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都是根本站不住脚的。但是中美应该如何发展,或者说中美的经济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一点双方是有不同的看法,实际上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所谓中国对美出口,和美国的所谓美元债务问题,这是中美经济关系的核心问题。在中国看来那么中国希望保持和美国密切的贸易合作,尤其是我们,美国是中国非常主要的一个出口目的地,那么另一方面中国也希望能够进入到美国的市场取从事对美的直接投资,那么去,在美国就地,在美国

篇二:2011中美关系心得总结

2011中美关系心得总结 形势与政策 第1 页 当前中美关系有什么新特点?如何构筑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 中美关系和此前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和发展,更上层楼的中美关系呈现出五大特点:全 面、丰富、深入、互恵、复杂。 全面:从这份《中美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到中美关系比以前更加的全面。现在的中美 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教育、国际交流等各个方面继续发展之外,在过去军 事交流方面也有很大进展。声明中专门对中美两军前段时间的交流予以肯定,并提出:深化 两国反恐、继续推动两军关系取得更大的进展。此外还包括了民间交往、气候问题等各个领 域,可以说非常全面。 丰富:更上层楼的中美关系比过去更加丰富。以这次两国国家元首政治会谈的议题看就 可以看楚这一点。本次访华议题有中美战略互恵关系及具体领域,如:加强反恐磋商合作及 执法合作、上海世博会、中美科技会作、航天科学合作、民用航空合作、农业合作、卫生合 作、加强教育合作、在促进全球复苏、朝核六方会谈、气候变化能源与环境等。与过去的中 美首脑会谈相比,讨论的议题及内容从来没有这么丰富。 深入:对这次中美首脑外交的过程分析可认识到,当前的中美关系比过去更加深入了。 在过去己开拓的合作领域里,又进一步深入下去。以中美教育合作为例,《中美联合声明》 中表示:目前在美国的中国留学人员已接近10 万人,美方将接受更多中国留学人员赴美学 习并为中国留学人员赴美提供签证便利。美国在华留学人员约有两万名。美方将启动一个鼓 励更多美国人来华留学的新倡议,今后四年向中国派遣十万名留学人员。中方欢迎美方上述 决定。这么具体明确的声明在过去中美交往中是很少见的。又如关于卫生合作,具体规定了 将在甲型H1N1 流感的预防、监控、报告和控制以及禽流感、艾滋病毒及艾滋病、肺结核、 疟疾。双方还将加强在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方面的合作。 互恵:中美关系现在正向构筑战略互恵关系方向发展。18 日中国总理温家宝和奥巴马 总统举行会谈时,温家宝总理说:中美建交三十年来,双边贸易额大幅度增长,这符合两国 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中美合作可以发挥独特作用,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 进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中美和则两利,斗则俱损;互信则进,猜忌则退。合作比遏制好, 对话比对抗好,伙伴比对手好。 复杂:中美关系还具有相对的复杂性。中美两国从建交到现在的三十年时间,双边关系 发展十分迅速。但其间也经历了多次曲折反复,有时甚至还很严重。美国国内有少数人总是 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发展不满意并多方干扰,企图干涉中国内政。中美之间也有些矛盾和问 题。如温家宝总理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时说:希望美国改变对华出口管制政策,提高高技 术产品出口比重。同时两国应加强在能源、环保、高科技等领域的相互投资与合作,促进双 边贸易趋于平衡。对当前中美之间存在美国贸易保护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也不会很 快解决。 在美国霸权体系的状态下,中国已经比较成功地和平发展了三十年。这已经是人类历史 上,不同文明形态、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两个大国长期和平共处的一个奇迹。问 题是:从现在开始,中国还能不能在这个体系下继续生存和发展? 第一、 形势发生了变化。 一个变化就是中国的快速发展,对世界的冲击力很大。尤其是对当前唯一超级大国—— 美国的冲击力更大。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最乐观估计中国GDP 成为世界第二是在2015 年, 我们整整提前了五年实现了这一预期,比很多中国人的预期也更快。这跟金融危机爆发有一 定关系。但不管是什么原因,中国力量的上升跟美国遭遇到的困境形成反差,这种反差导致 形势与政策 第2 页 彼此心态发生变化。 如果中国比以前更加自信,那么美国显得比以前更加急躁。这种心态的变化使得两国关 系同以前相比出现了变化。过去两国关系发展的原则、框架、准则是否适用现在和未来的关 系,中国成功地跟美国共处了三十年,从今往后还能不能做到这一点,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 题。能否做到,我觉得取决于两国的互动,取决于中国能否有效制定和规划新时期的对美外 交。未来中美两国能不能避免历史上大国之间由摩擦到对抗的“宿命”,取决于两国的努力。 第二,全球化时代,威胁多元化、信息化、多极化,国与国彼此之间相互依存度增加。 美经贸3800 亿美元的规模,中国的巨额美国债权,使得两国经贸关系唇齿相依。这就 引出一个问题:政治上,两国在这个多元化时代里,正如奥巴马所说,都在寻求“多伙伴的 世界”,彼此虽

然不一定成为朋友,但也没有必要成为对手,大家完全可以成为伙伴——伙 伴是可分可合的,但为了共同的利益,大家至少可以暂时在一起朝好的方向努力。 威胁多元化意味着美国还难以把中国定位成主要的战略对手。因为,美国目前至少面临 着四重挑战:首先,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巴基斯坦反恐局势、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安 全关切,都需要中国的合作、配合、支持和协调。其次,美国需要重建国内经济基础,以此 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重振经济不仅关系到奥巴马个人的前途,也关系到美国霸权的未来。 美国无法承担中美全面交恶的代价,需要中美携手共同实现双边经贸以及全球经贸的再平 衡。再次,美国面临气候变化、G20 等一系列全球性议题,肩负领导责任,如果缺乏中国的 支持就很难有所作为。如果实现不了对这些具体问题的领导权,何谈对全世界的领导?最后, 美国面临着新兴大国的群体性崛起。在这方面,中国似乎是一个标志,但中国绝不是唯一的 新兴大国,至少有“金砖四国”。面对群体性崛起大国的共同挑战,美国无法集中所有的资 源、精力对付中国。这些都决定着它必须找到新的出路和办法跟中国打交道。这是中美可以 寻求继续和平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背景。 第三,在新时期,两国领导人也应该具有新的战略思维、视野和胸襟,也应该用新的 视野来看待两国关系。 最后,中美关系既是双边关系也是全球关系。 全球有很多事情等着中美共同去努力应对和解决。如果因双边矛盾而置全局责任于不 顾,中美都负不起这个责任。两国的这层顾虑也有利于控制危机。 我们有理由相信,两国可以找到新的合作基础和稳定的方向,使两国关系继续向前推进。 如何构筑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 第一,保持现有沟通渠道的畅通,对于存在的分歧,要坦率交流,交换意见,这样反而有助 于增进战略互信。 第二,不断扩大彼此合作的领域,合作中增进战略互信。如果合作是互利双赢的,自然会增 进战略互信。 第三,中美关系已经不止是中美双边关系,还关系到全球以及各地区。因此,在各地区一体 化进程中,采取开放、包容性立场,也有利于增进战略互信。比如,在东亚,中国已向美国 表明,中国无意挑战美国,也无意将美国赶出东亚地区。 第四,要扩大民间交往,在留学生、孔子学院、中国各省与美国各州、中美友好城市等各 个层面上增加和扩大交流,因为双方的战略互信的根基,应该扎根于双方民众中。[转载] 分析2011 年的中美关系走向 分析2011 年的中美关系走向:不会全面对抗 形势与政策 第3 页 回顾2010 年的中美关系,虽然双方关系有所紧张,但目前还构不成对抗的局面.总体来 说,2010 年中美双方相还处于一个相互的战略摸底阶段,也是双方的战略布局阶段.进入 2011 年,中美是继续相互摸底或继续战略布局?还是进行战略对抗?目前还不好说,这恐怕要 看中美双方最后的战略决心和胆量,也要看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重要的是什么,这恐怕只有 等到胡奥会谈之后才能明确. 一.目前对中美两国来说各自面临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1.对中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稳定和发展.发展需要稳定的局面,因此稳定是必备 的条件.首先就是要稳定国内形势,而稳定国内形势的最重要的前提则又是发展,只有可持续 发展了国内才能稳定.所以对中国来说稳定和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主题的两个方面.其次就是 要稳定周边,周边的稳定是中国国家安全利益的保证.因此中国一定要稳定周边局势. 2.对于美国来说,目前最重要的是摆脱经济危机,实际上也是一个发展问题.虽然美国 也强调要面对一些非传统的安全问题,但这个问题实际上对美国来说不构成重大威胁,这实 际上是美国为了介入全球事务而自造的一个借口. 从以上来看,实际上中美两国目前各自最主要的任务都是发展.只是美国的国内稳定和 国家安全问题要弱一些.中国周边的稳定与安全问题是美国对中国的优势,也是美国遏制中 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这就是中美两国之间关系的最重要的一点. 二.中美两国之间的战略矛盾重点是什么? 中美两国的战略矛盾或冲突主要也取决于目前两国各自的首要任务,也就是说中美两国 的战略冲突与矛盾主要的还是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矛盾.虽然说中国的崛起对美国的霸权不 利,但总体上来说目前还基本上构不成重大的挑战,美国目前还是把中国定位为潜在的对手. 中国目前还无力全面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也无心挑战争美国的霸权. 所以霸权之争不是中美矛盾的焦点,经济上的冲突才是目前最大的矛盾.目前中美之间 的一切对抗或称之为不合作都是围绕着经济这一主题.也就是中美贸易问题和人民币升值问 题是目前中美关系的焦点. 三.中美两国目前各自的优势或长处是

什么? 中美两国相较,当然美国是占有明显的优势的.由于美国目前经济危机困难的重重,其最 能发挥的优势就是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占有压倒性优势的. 对于中国来说总体的实力不如美国,但由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相较于目前的世界 经济发展而言),目前中国经济的影响力已经不在美国之下,甚至于有超过美国之势.经济总 量是中国3-4 倍的美国不能很好的发挥经济实力优势.一方面是因为经济危机是美国的引发 的,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极端的利已主义.美国向来是在经济危 机来临之际以牺牲他国利益来保本国利益,也就是只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会去尽 力挽救世界经济,自然对世界的影响力就缩水了. 形势与政策 第4 页 已往美国的优势是有强大的同盟,而中国始终是受孤立的一方.但由于欧洲连自保都困 难,加上中国强大购买力的诱惑,使得欧盟不能给美国提供全面的支持与帮助,最多只是站脚 助威而已. 而中国目前虽然还孤立,但新兴经济体金砖五国本身利益的共同性,决定了这些国家不 会完全站在美国一边来孤立中国.中国手里的余钱是各国所希望得到的,虽然不能救世但却 可以救市,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巨大的帮助,这也决定了一些国家不会完全站在美国一 边. 因此,美国在总体实力和军事实力上占优,中国在经济影响力上占优. 四.胡奥会谈的意义是什么?会谈的焦点是什么? 这一次胡奥会谈的意义基本上将决定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实际上就是博弈双方要在这 次会谈中亮自己的底线,亮出自己的底牌,双方好根据对方的战略底线来重新作战略调整. 因此,会谈的焦点首先是军事上的交流,避免误判而冲突.另一方面就是中美贸易问题与人民 币升值问题.这是关系到美国能够从中国身上捞取多少利益的问题,也是中国能否帮助美国 摆脱经济危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寻找中美双方的战略平衡. 至于东亚问题则只是中美博弈的一种表现形势,是美国向中国施压的一种手段,根本就 不是中美博弈的焦点.但是胡奥会谈如果双方都不让步,中美将走向对抗,如此一来,东亚局 势将会进一步的紧张,中美双方恐怕将会通过东亚的博弈胜负来逼对方妥协让步. 中国的底线肯定是经济发展不能受阻,核心利益不能受到严重侵犯. 美国的底线恐怕是中国不能严重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必须对美国作出适当的让步. 目前东亚战争危机已经如箭在弦,胡奥会谈双方没有亮出各自的底线,双方不能达成战 略上的平衡,那么东亚危机就会演变成东亚战争,中美对抗的局面就很容易出现. 五.未来的中美关系是走向对抗还是合作? 总体上来说,合作还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竞争还将继续.中国不只是经济影响力巨大, 中国的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与中国全面对抗,美国是肯定要付出巨大,承受不起.中美经济 关系密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正在加速,这也决定了中美对抗是一个双输的结果.因此,中 美关系的主题恐怕还是合作. 中国虽然不结盟,但中俄关系非常密切,中俄有着相似的处境和相同的战略利益.俄罗斯 是中美对抗中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定因素,这是美国所忌惮的. 目前美国的战略是胁迫中国合作,也就是美国领导下的中美合作,是想把中国也变成美 国的一棵棋子.美国知道,遏制中国发展是不大可能的事,但必须要胁迫中国发展.否则中国 一旦崛起,自然就对美国霸权形成挑战. 形势与政策 第5 页 中国目前的战略并不是挑战美国的霸权,中国目前只不过是要拓展发展的空间,稳定安 全的发展环境,维护和争取自己在世界上应得的利益. 发展是中国的主要任务,维护主权是 必须要做的事情.因此中国即不会主动挑战美国,也不会想要出现中美全面对抗的局面.但中 国必须有一个所能承受的底线.中国不会要求与美国平起平坐来分享霸权,那意味着要承担 更多的国际责任与义务,同时也要面对众多的国际麻烦.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不肯承认G2 论的原因之一.另外,美国的过速衰败也不符合中国的利益,美国过速的衰败会引起世界局势 的动荡,同时在许多问题上美国也可以说一个挡箭牌.但中国也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压力所胁 迫,那意味着将失去更多的主权利益. 只要美国对中国的要求不太过分,中国有可能做出一定的让步,以避免出现中美全面对 抗的局面.而美国同样也必须对中国的一些安全主权要求做出一定的让步,以作为中国对美 国让步的的交换条件.也就是说中国不会无条件的对美国强硬做出让步. 而如果美国也同样不想与中国全面对抗的话,那么美国同样也不会给中国太多的压力, 当中国的主权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害的时候,中国也只能是与美国全面对抗了. 目前的一个最大的不确实因素是,奥巴马面临选举问题,每临选举,美国都会拿中国说事, 如果奥巴马不对中国强硬,就很难得到高分.而如果对中国太过强硬,中国肯定奉陪,中美

关 系就会停滞或倒退.中美关系取决于美国对中国的强硬程度.美国越强硬,中国也将会越强硬. 六.中美军事关系走向以及对东亚局势的影响 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是中美关系的缩影,可以从中美军事关系的走向来判断中美关系. 军事施压一向是美国的重要手段,制造了东亚紧张空气的目的最主要的就是对中国进行军事 施压.在**访美之前,美国在西太平洋集结了三个航母战斗群,恐怕是为胡奥会谈制造气 氛.然而中国方面不会被美国的强大军事压力所动.最近网上突然公开的四代机图片,如果是 真的,其目的也肯定是对美国的军事回应.再加上最近有意无意的曝光一些有关东风21 导弹 的信息和航母的信息,这似乎是在告诉美国,对中国进行军事施压无用.也说明中国不会对美 国做出重大的让步. 在**与奥巴马会谈之前,中美开始了军事接触,互摸军事底线,一定是为胡奥会谈定 一个基调,各自提前亮出筹码.军事交流的信息及成果,对中美关系取决定性作用.美国如果 不想与中国对抗,中美军事关系就一定能回暖.中美的军事关系目前恐怕是要通过东亚特别 是朝鲜半岛局势紧张度来体现.如果中美选择了对抗,那么东亚恐怕就一定要有战争. 总之,中美全面对抗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合作应当是中美关系的主题,但对抗的可能 性依然是存在的.胡奥会谈将决定今后一个时期内中美关系的走向,也就是说2011 年是中美 关系的一个转折点,要么对抗,要么加强合作.如果中美选择对抗,也很难出现面对面对抗的 局面,恐怕是通过第三方来实现. 形势与政策 第6 页 浅谈2011 年中美外交走向 2011-1-4 伴随着2010 年最后一声钟响,人们送走了2010 年,迎来了2011 年的到来。跌宕起伏的2010 年终究不能让人释怀。 中美两国的关系,也经历了从奥巴马总统上台以来的微风扑面的蜜月期,到现如今的暴风骤 雨的冰冻期。自从美国高调的向世界宣布:美国要重返亚洲的那一刻起。中美两国的关系就 变得十分的敏感和复杂,并在一定时期里变得更加的脆弱,仿佛整个世界都处在了一触即发 的军事对抗当中。 为了能为中国领导人访问华盛顿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中、美两国在这一敏感时期,可以的 制造出了一种祥和友好的两国关系,以为****的美国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 是在这时期美国的挑衅动作并没有停止。在美防长盖茨访华前夕,美国的另一艘核动力航母 “罗纳德·里根”也奉命前来搅局。虽然美国一再声称:里根航母的到来只是为了震慑朝鲜 而采取的“临时之举”。但是,美国的这种辩解并没有打消中国的顾虑。 美国究竟为什么要重返亚洲?由美国重新洗牌的亚洲的格局会是什么样的?中国如何在美 国制定的“遏制中国”“围堵中国”的战略决策当中,如何发挥自己的软硬两种势力来抗衡 美国。而美国又是如何制定反遏制反围堵的决策,将是中美两国所有外交关系当中的重点之 重 在二次大战结束之后,美国的战略重心一直是以欧洲为主。尽管爆发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欧洲的重要性并没有因此有丝毫的减弱。相反的还加强了与欧洲盟友的政治、经济和军事领 域里的全面合作和发展。可是,随着苏联的垮台,华约的崩溃离析,特别是欧洲最后一个共 产党政权国家南斯拉夫政权的被颠覆,欧洲已经纳入了美国的政治版图内。虽然,欧洲还有 俄罗斯。可是现在的俄国已经无法靠自己的实力来独自抗衡美国的挤压。同时欧洲的油水已 经没有了,欧洲对美国的吸引力并不想当初那样的迷人了。 因此,美国开始重新制定它的全球战略决策,将他的重心逐步转移到了欧洲以外的地区。从 近二十年的世界局部战争上来看,亚洲成了当今世界最不安定和最不稳定的地区。第一次海 形势与政策 第7 页 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朗核危机,朝鲜半岛的持续紧张态势,都为美国 在亚洲的军事部署和干预打下了良好的借口。 美国人历来都是以世界老大的身份来自居的。为了能改自己找到一个军事扩张和军事存在的 理由,美国利用一切甚至以一种见不得人手段来制造矛盾和事件为自己赚取利益。在制造矛 盾的同时他也在寻找他下一个敌人。哪怕这个敌人根本不存,在他也要制造出来一个敌人。 这就是美国。 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具举足轻重的国家中国很“不幸”的纳入了美国视线范围内。作为世界新 兴的经济国家中国无疑是美国最大的敌人。美国在处理对华关系上,从来就没有将中国当成 “可信赖、可依靠”的伙伴。美国在战略层面上,是将中国当成美国最危险的最可怕的敌人, 在战术层面上将中国列为,可以利用和可支配的不可缺少的“临时”盟友。这就是美国对中 国所奉行的胡萝卜加大棒的一贯手法。 而中国由于自己在对美关系上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在一些国际事务上或是对美交往当中, 采取

了忍让步步后退的方略。这种忍让让美国尝到了甜头,只要美国不爽,中国政府的大笔 订单,就会出现美国市场上,中国这种思想的并没有为改善两国关系起到积极作用。反而恰 恰相反,美国更是变本加厉的对中国横加指责。中国在与美国的交锋当中,不但失去了领导 权、支配权。甚至连话语权都丧失了。中国不像美国那样的将美国列为自己的敌人。在战略 决策上,中国将美国列为了不可信赖的不确定的敌人,而不是最危险和最主要的敌人。在战 术层面上,中国将美国当成了可以学习借鉴的敌手。这两种战略战术上的不同导致了中美两 国的关系的复杂化。 中美两国的关系在一定时期是斗而不破,长期斗争,长期合作的一种非典型的国与国的外交 模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双方谁也离不开谁。 美国是金融帝国,钱财是美国的一切。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的经济命脉,都攥在中 国的手里,人民币就是美国的催命符,要命鬼。打贸易牌中国奉陪,打资源牌,中国可以利 用自己的稀土优势,将美国科技神话打碎。利用自己的军事,撕破美国打造的“c”型包围 圈,利用自己的经济优势,加紧与美国为敌的国家的联系,在委内瑞拉、古巴、朝鲜、伊朗、 缅甸、叙利亚,这些美国看不顺眼的国家的合作。将美国的后院闹得鸡犬不宁。让美国食不 甘味,夜不能寐,让美国寝食难安。看他还有没有功夫倒蹬中国的事务。 形势与政策 第8 页 展望2011:中美话语权之争将更尖锐 2010 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已经以其在金融危机中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前 所未有的国际话语权,但与此同时,也面临来自既有利益体系强大“反洗牌”压力。2011 年,是世界主要国家走出金融危机影响的关键之年,既有的国际体系也必将面临更深刻的变 革,在这一过程中,中国能谋得多少话语权?2011 年将在法国戛纳举行的新一届二十国集 团(G20)峰会,或能窥见端倪。 在国际体系中,话语权是现有世界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随着中国的崛起,谋求更多 国际话语权,也成为这一过程应有的“题中之义”。 中国开始不做“追随者” 改革开放31 年以来,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就现有的世界秩 序来说,中国很长时间里一直是“参与者”,还不是重要的“决策者”。而随着中国崛起和 对世界事务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中国开始影响、甚至部分参与重组不同议题上的国际话语体 系。 例如在气候问题上,1992 年联合国地球公约签署以来有关减排问题的国际谈判和对话 进程,中国长期来看一直是一个被动的应对者。1997 年的《京都议定书》签署时中国并非 主要的影响国。2005 年巴厘路线图谈判时,中国的作用不断上升。2009 年全球气候问题的 哥本哈根会议期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减排和气候谈判中举足轻重的角色。 在国际金融问题上,美国面对国内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困境,将拥有大量出口盈余的中国 列为替罪羊,提出人民币汇率的人为低价是导致美中贸易失衡的原因。为此,美国不仅在 2010 年8 月通过了所谓要求报复中国出口产品的“人民币法案”,20 国集团首尔会议之前, 美国还提出了要给经常性项目盈余大国设定“盈余不能超过国民生产总值4%”的上限。在 中国的全力回击之下,20 国集团首尔峰会就货币问题采取了较为平衡的提法,即既反对不 负责任的货币政策,也反对“竞争性贬值”,这被视为美国的“失败”。 目前,全球经济失衡确实是世界经济发展里程中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究竟什么 国家、什么问题需要对世界经济失衡负责?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合作而言,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术和政策争论,更是涉及国际社会未来究竟如何合作、以及今后全球金 融和经济发展方向性的问题。 形势与政策 第9 页 美国将中国大量出口列为世界经济失衡的原因,既不符合事实、更不客观公正。中国的 大量出口,是上世纪90 年代后美欧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大量“外包”以及人为 刺激金融服务业在GDP 中所占比重上升的结果,不能将今天世界经济的“美国病”归咎于中 国。而2010 年11 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扩大中国的投票权,也恰当地反映了今天的中国在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实力和地位。 中美话语权之争将更尖锐 展望2011 年,中国在人民币汇率、促进全球自由贸易、带动全球经济发展,以及20 国集团在加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监管等议题上的斗争中,将继续发挥重要的国际影响 力。2008 年9 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中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自由贸易 进程受到了冷战结束以来的最大威胁。中国已经成为世界高举自由贸易旗帜的最重要力量之 一。 另一方面,由于中美在人民币汇率、双边产品进出口、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外资

篇三:对中美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对中美关系的分析与思考

——形势与政策课论文

摘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多方面与不同的发达国家存

在联系。而其中,中美关系可以说是最重要,最特殊的一对双边关系,是两个对世界格局都

有很大掌控权的大国间的复杂问题。历史发展以来,中美关系有一个一直变化的长远进程,

时至今日依然存在双面的动向,合作与竞争共存。经贸方面,中美两国存在许多共同的利益

点,在国际事务中,中美两国也有许多共性,但同时,中美两国不可避免的存在许多分歧和

矛盾,合作的基础与不和谐的因素分别从两方面影响着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中美关系,合作,利益,竞争

一、中美关系历史回眸

1.古代清朝时期中美之间就有往来

1804年,美国“爱丽华号”商船来华,这是中美开始正式交往的源头。

2. 近现代史上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

①(1840 ——1899)清末英法联军侵华,而美国尾随英法,充当帮凶。

原因主要在于当时美国致力于解决国内问题,包括南北战争、西部开发等,这也是美国

国家体制、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美国作为侵略者参与了一些事件,包括1844

年逼迫中国政府签订《望厦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伙同沙俄充当英法的帮凶,

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7年美国单独侵略台湾失败,转而支持日本侵略台湾。

②(1899—1945)独立侵华时期到反日助华

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工业产值世界第一,美国

实力上升,转变为主要侵略者侵华,1899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标志美国不再尾随西

方列强,有了独立的侵华权利。1900年,参与

八国联军侵华。20世纪30年代,日本大举侵华,

为推动日本进攻苏联,美国等国对日本侵华采

取绥靖政策。1942年—1945年,中美两国联合

反对法西斯,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

中国国民党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

③(1945----1949)扶蒋反共,独占中国

美国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为了遏止共产党在中国的发展壮大,二战

结束后,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还签订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形成独占中国的局

面。

3、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由冷战对抗到关系正常化

①(1949----1972)敌视和对抗

中美利益和意识形态上存在根本不同,美国所

追求的人权、民主及社会形态和作为社会主义

国家的中国产生了冲突,影响了它的某些利益

获取,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对中国外交

上孤立,经济上封锁,援助国民党而反对共产

党,还发动朝鲜战争,形成对社会主义的包围;

朝鲜战争期间,派遣第七舰队到达台湾海峡,

干预中国内政;1964年美国入侵越南,中美关

系更加紧张;

1954年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签订

②1972--至今,走向正常,合作与不利因素并存60年代中期后,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陷于越南战争中无法自拔;70年代后经济陷入滞胀阶段,而同时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使中美在综合地位上产生对等,两者都互相需要与对方的合作。

1970年,中美恢复大使级会谈。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政府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美国政府在联合公报中接受中国提出的建交三原则:同台湾断交、撤出军队和设施、废除美蒋条约。两国从1979年1月1日起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是两国关系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转折,中美关系从此进入了一个

新阶段。1989

年,中国政治危机使中美关系又进

入瓶颈阶段,中美关系在动荡中发展,直到2000

年,美国通过了与中国永久性正常贸易的立法,

对中美关系有了大的促进。21世纪以来,美国防

长哈格尔上任后对中国的首次访问推进了中美关

系正常进展,而最近的“夫人外交”,即奥巴马

夫人携女儿来华与彭丽媛相见,也是一种机智的

外交手法。

2014年夫人外交

总结分析:中美两国的国力、在世界的话语权影响着两者的关系,不平衡时利益表现为一方对另一方的抢夺即侵略,而当二者成为举足轻重的大国后,在各方面的利益关联就会很大,需要合作才能共赢。而获取利益最大化就要牵扯到对双方间冲突等不和谐因素的利用。

二、中美关系的稳定因素

中美是不可能完全对立的,两者有基于利益、发展的合作基础,合作共赢是目前时代发展下双方最好的选择。

1、在全球化时代,美国与中国相互依存,相互需要,

两国合作空间不断扩展。

在当今时代,大国之间既有竞争的一面,更有合作

的一面。是竞争对手,同时也是合作伙伴。共赢是

大国间外交最好的选择。右图为2008年6月17日,

王岐山和保尔森作为两国元首的特别代表共同主

持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对话期间,两国签署

了《中美能源环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

2、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中美相互之间不断相互适应、正视对方的实力和利益,有助于

中美关系的持久稳定和发展。中国的既定方针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不会挑战美国的霸权,更不会威胁美国的安全;中国也不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更不会搞对外扩张。

3、中美日益紧密的经贸合作,已成为支撑中美关系的一

个强有力的新点,2001至今,两国贸易额年均增长

27.4%, 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总额达3337.4亿美元 。

中美两国已经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到2010年2月底,

美国对华投资项目累计达到58362个,美方实际投入

达到了628.2亿美元。美国是中国外资最大的来源地

之一。中国在美国兴办的贸易型和非贸易型公司也呈

现增长的趋势。到2010年1月底中国企业在美国的各

类投资超过45亿美元,投资范围广泛。经济利益间的

联系是较为坚固的。

4、中美之间已经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的对话机制。21

世纪以来中美元首级、部长级互访顺利进行。从邓小

平到江泽民到**,中美建交一直平稳发展,国际

报道也极多,这些都促进了中美合作共赢局面。

三、中美关系中的不和谐因素

1、台湾问题

台湾问题主要表现为对台军售,军事问题一直较为敏感,在军事关系方面中美发展也有一段历史,1980年美国防部长布朗访华被称为是中美军事关系的“破冰之旅”。此后中美军事关系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跌宕期”,一度因为1999年北约轰炸大使馆、2001年中国海南领空的“中美撞机”事件使中美关系受到了严重的影响。“9.11”事件后军事交流开始回暖。

2008年美国对台军售问题而中断了中美军事交流和高层互访。

2009年10月24—11月3日xxXX**徐才厚上将访问美国。台湾问题和对台军售,是徐才厚访美的重要议题。徐才厚要求美方解决阻碍两国关系发展四大障碍。但在2010年又起波澜:2010年1月29日,美国公布价值64亿美元的对台军售计划。中国作出强烈反应:暂停中美两军计划内的相关互访交流安排;对参与售台武器的美国公司实施相关制裁; 台湾可以说是美国打出的一张牌,主要目的就在于制约中国发展,并且挑拨中国与其他亚洲国家关系,可以促进更多力量加入美国阵营,而这个问题的历史性导致其不会短时间内解决,因此对美国来说这种手法是制约中国发展的低沉本方式。

2、中美船只对峙与美韩联合军演

2009年3月发生了南海“无瑕号”事件、5月黄海

“胜利号”事件,6月中国海军一艘潜艇与美国一艘军

舰携带的拖曳声呐相撞。杨洁篪在越南河内会见美国国

务卿希拉里坚决反对军演。(右图)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中美关系新格局的挑战,心得体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06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