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研究孙子兵法胜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时间:2019-02-07 11:56:3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研究孙子兵法胜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本文关键词:孙子兵法,负效应,效应,胜利,研究

研究孙子兵法胜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本文简介:摘要:《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制胜艺术的兵书。从胜利取得方式来看,孙子把胜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百战百胜,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胜利取得效应来看,孙子则把胜利的效应分为胜利的正效应和胜利的负效应。以史为证,胜利的负效应具体表现为四种情形:一是胜利后“骄傲自大”;二是胜利后&l

研究孙子兵法胜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本文内容:

摘要:《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制胜艺术的兵书。从胜利取得方式来看, 孙子把胜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百战百胜, 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从胜利取得效应来看, 孙子则把胜利的效应分为胜利的正效应和胜利的负效应。以史为证, 胜利的负效应具体表现为四种情形:一是胜利后“骄傲自大”;二是胜利后“国力疲弱”;三是胜利后“争权夺利”;四是胜利后“内忧外患”.《孙子兵法》主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规避胜利的负效应:一是孙子通过强调“非战”“非攻”和“非久”的作战理念来努力规避胜利的负效应;二是孙子通过“优待俘虏”“夺取战利品”和“巩固战果”三大举措来积极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关键词:《孙子兵法》; 孙武; 胜利; 负效应; 正效应; 制胜;
  
  Warning on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in The Art of War
  
  Abstract:The Art of Waris a book of studying winning art specially.From the way of winning the victory, the victory is divided into two types by Sun Tzu.One is coming out victorious in every battle, and the other is defeating the enemy without combat.From the effect of the victory, the victory is divided into positive effect and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by Sun Tzu.Regarding history as the evidenc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is in four cases.The first is arrogant after the victory.The second is with weak national strength after the victory.The third is fighting for more power and profit after the victory.The fourth is with domestic trouble and foreign invasion after the victory.The Art of War urges to avoid the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through theory and practice.One is that Sun Tzu struggles for avoid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by the concept on without war, no attack and no persistence.The other is that Sun Tzu is positive for avoiding the negative effect of victory by three important measures including offering good treatment to the captives, striving for captured equipment and consolidating victories gained in the war.
  
  Keyword:The Art of War; Sun Tzu; victory; negative effect; positive effect; achieve the victory;

  
  《孙子兵法》是一部专门研究制胜艺术的兵书。据杨少俊统计, “胜”字共出现85次。[1]306《用间篇》特意指出制胜的艰难:“相守数年, 以争一日之胜。”[2]236《用间篇》还赞扬明君贤将能够做到“动而胜人。”《计篇》推崇“庙算胜者”, 还告诫用兵者, 制胜先机不可预先泄漏:“兵家之胜, 不可先传也”.《作战篇》力倡“兵贵胜”之道。《谋攻篇》强调“知胜之道”.君主与将帅的职责区分不清晰, 就会酿成“乱军引胜”之祸。《虚实篇》倡导“战胜不复”“因敌而制胜”[3].《孙子兵法》对制胜有着精辟的论述, 而在胜利的负效应问题上解说比较隐晦。本文旨在对《孙子兵法》这一议而未明的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解读。
  
  一、《孙子兵法》对胜利的划分方法
  
  古往今来, 关于战争的分类, 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民国年间杨杰《孙武子》一书, 认为《孙子兵法》是把战争分为四个等级:第一至四等级分别是“伐谋”“伐交”“伐兵”“攻城”, 这“是从经济的观点出发的”[4]41.美国军事学者赫尔曼·康恩在把战争等级由低度到高度, 从战争危机到核大战, 依次划分为44个梯级。[5]55-202赫尔曼·康恩对战争的梯级划分, 是现代战争环境下关于战争烈度的一种精确认知, 这种划分更有利于对战争等级予以准确判定, 以便对不同等级的战争做出适度反应。
  
  战争固然划分等级, 胜利也是划分等级。《管子》融汇霸王之术, 根据胜利取得手段的不同, 把胜利分为五个等级。《管子·霸言》:“德义胜之, 智谋胜之, 兵战胜之, 地形胜之, 动作胜之。”[6]472《尉缭子》一书则是从多种角度观察胜利, 就胜利而言, 其书有三类划分方法:一是从战胜者主体进行划分。把胜利分为“主胜”与“将胜”.《尉缭子·兵谈》言:“兵胜于朝廷, 不暴甲而胜者, 主胜也;陈而胜者, 将胜也。”[7]3尉缭子把“主胜”置于“将胜”之前, 实质包含了“将胜”不如“主胜”的看法。二是根据取胜的手段进行划分, 把胜利分为“道胜”“威胜”“力胜” (《尉缭子·战威》) .何谓“道胜”?讲武料敌, 使敌人士气丧失, 军队溃散, 虽刑罚在上, 但不为之用。何谓“威胜”?审明法制, 严明赏罚, 便捷器用, 使人民有必战之心。何谓“力胜”?破军杀将, 乘势发机, 溃敌夺地, 成功而返。三是根据取胜场地不同进行划分, 把胜利分为“胜于朝廷”“胜于原野”“胜于市井” (《尉缭子·攻权》) .显而易见, 尉缭子关于胜利的分法, 其视角各不相同, 分别是以胜利主体、取胜手段、胜利场地划分。
  
  《孙子兵法》对胜利有不同的划分方式, 有的划分方式比较鲜明。从胜利取得方式来看, 孙子把胜利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百战百胜, 二是不战而屈人之兵。《谋攻篇》言:“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3]45具有道家色彩的《鹖冠子》一书, 与孙子的胜利分法趋向一致, 但在说法上比《孙子兵法》更为精炼。《鹖冠子·武灵》言:“百战百胜, 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胜, 善之善者也”.[8]54两者共同认为, 不战而胜要胜于百战百胜。
  
  根据胜利取得的结果划分, 胜利还可分为四个等级, 从好到差可划分为四个等级:“全胜”“大胜”“小胜”“惨胜”.顾名思义, “全胜”是指取得完全、完整意义上的胜利。“全胜”在《孙子兵法》中有明确的阐述, 如孙子所说的“全国为上”“全军为上”“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 均属于“全胜”的范畴。值得注意的是, 孙子通过排比的修辞手法, 强调“全胜”的效应有时很大, 有时很小。大到可使敌方整个国家降服, 小到只有敌人五人降服。因而, 孙子所说的“全胜”, 还可以重新划分, 若是根据胜利程度, 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总体性的“全胜”, 如“全国为上”“全军为上”.二是局部性的“全胜”, 如“全旅为上”“全卒为上”“全伍为上”.“全胜”的取得, 实属来之不易。《地形篇》阐明了“全胜”应具备的条件:“知彼知己, 胜乃不殆;知天知地, 胜乃可全。”只有具备了“知彼”“知己”“知天”“知地”四个主客观条件, 方能实现孙子所说的“全胜”.“全胜”在古代虽然并不常见, 但显然也是存在的。《黄石公三略·上略》言:“兵有全胜, 敌有全因。”[9]2如何才能实现“全胜”?兵家论述, 各有不同。《形篇》指出, “全胜”须要做到善守和善攻:“善守者, 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 动于九天之上, 故能自保而全胜。”《黄石公三略》还援引上古兵书《军谶》指明“全胜”的关键所在:一则是在于军政工作做得好:“战之所以全胜者, 军政也。”二则是在于整个军队团结一致:“能使三军如一心, 则其胜可全。”《淮南子·兵略训》指明, 遵循五行相生相克之理, 方能获取全胜:“善用兵者, 持五杀以应, 故能全其胜。”[10]516对于如何才能赢得“全胜”, 古人好像普遍认同“不战”, 这种“不战”是指不通过武力而取胜, 而是应用智谋取胜于对方。《逸周书·大武解》曰:“善政不攻, 善攻不侵, 善侵不伐, 善伐不搏, 善搏不战。”[11]113《孙子兵法》则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人类历史上, 即使是非常有名的军事家也很难达到每战皆“全胜”.以吴起为例, “与诸侯大战七十六, 全胜六十四。”[12]1
  
  “大胜”是指取得重大的或者是决定性的胜利, 这种胜利往往带有影响战争全局性的色彩。孙子所说的“破国”“破军”“覆军杀将”之类的胜利, 都应属于“大胜”的范畴。例如, 晋楚城濮之战, 晋国可谓取得“大胜”.正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述此战役的交战过程:胥臣给战马蒙上虎皮, 先进攻陈、蔡两国联军, 陈、蔡联军奔逃, “楚右师溃”.狐毛竖起两面指挥大旗, 伪装撤退。栾枝使舆人曳柴假装逃跑, 楚军出师追击。原轸、郤溱率领晋中军拦腰截击。狐毛、狐偃率晋军上军夹攻子西, “楚左师溃。楚师败绩。”[13]375晋国城濮之战取得“大胜”的标志是楚三军有“右师”与“左师”两军溃败。晋国此役击碎了楚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给中原大地政治形势带来前所未有的转机。
  
  “小胜”是指取得微小或微弱的胜利, 胜利成果相当有限, 影响力较小。孙子所说的“破旅”“破卒”“破伍”, 显然属于“小胜”的范畴。易中天博客《也说“不战而屈人之兵”》一文, 在结尾之处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疑问:洛克先生问得也很好, 那就是孙子在说完“全国”之后, 孙子为什么还要一路不惮繁缛地从军说到旅, 从旅说到卒, 从卒说到伍?怎么着, 也用不着婆婆妈妈“碎嘴”到这种地步吧?这个问题, 我也没有想通, 诚望大方之家赐教焉!笔者认为, 孙子是把胜利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在“全胜”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退而求其次, 追求“大胜”.在“大胜”也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退而求其次, 追求“小胜”.对于“小胜”, 孙子认为“小胜”也不可忽视。许多人看不起“小胜”, 然而, 积“小胜”可成“大胜”, 为获取更大的胜利奠定基础。
  
  “惨胜”是指付出巨大的代价后而取得的胜利, 这种胜利往往是得不偿失。《孙子兵法》一书显然未曾提及, 也未曾对“惨胜”的情形给予具体的书写, 但“惨胜”这种战争结果却又是真实存在的。《淮南子·兵略训》曾记述吴王夫差“惨胜”的结果是由于他发动了一系列战争所导致的:吴国以“地方二千里, 带甲七十万, 南与越战, 栖之会稽, 北与齐战, 破之艾陵, 西遇晋公, 擒之黄池”.吴王夫差与越国、齐国和晋国接连交战, 虽在这一系列的战争中取得了最终胜利, 但却最终酿成了“惨胜”的悲剧。《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对夫差北上争霸“惨胜”的情形给予精准点评:“吴士民罢弊, 轻锐尽死于齐、晋。”[14]1745有学者对夫差“惨胜”的这一历史现象给出评价:吴王夫差黄池争霸和越军乘虚袭击吴都姑苏, 是吴越长期争战历史上的转折点。表面上看, 黄池之会是夫差霸业的顶峰, 然而这“顶峰”却处于阴霾密布的失败气氛之中。[15]327
  
  二、《孙子兵法》隐含胜利负效应的认知
  
  胜利四个等级的划分, 即“全胜”“大胜”“小胜”“惨胜”, 充分说明胜利的效果有好有坏。姑且把胜利带来的良好效果, 称之为“胜利的正效应”, 反之, 把胜利带来不良的效果称之为“胜利的负效应”.《孙子兵法》显而易见对胜利的正效应作出了明确的回应。《作战篇》讲:“车战, 得车十乘已上, 赏其先得者, 而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 卒善而养之, 是谓胜敌而益强。”[3]38-39孙子这一论断中的经典之笔是---“胜敌而益强”, 这实际是孙子对胜利的正效应的精准概括。对于孙子“胜敌而益强”的解读, 后世注家的解释也是异彩纷呈。曹操注解颇为精炼:“益己之强。”唐人李荃的解释是以光武帝刘秀为例:“后汉光武破铜马贼于南阳, 虏众数万, 各配部曲, 然人心未安。光武令各归本营, 乃轻行其间以劳之。相谓曰:‘萧王推赤心置人腹中, 安得不投死乎!’于是汉益振, 则其义也。”唐人杜牧解释“胜敌而益强”, 从俘获敌人和夺取物资两方面作出总结:“得敌卒也, 因敌之资, 益己之强”.宋人梅尧臣的注解强调优待俘虏:“获卒, 则任其所长, 养之以恩, 必为我用也。”宋人王晳的注解与梅尧臣略有分歧, 强调俘虏应与部下一视同仁:“得敌卒则养之, 与吾卒同。善者, 谓勿侵辱之也。若厚抚初附, 或失人心”.宋人何氏的注释强调因敌:“因敌以胜敌, 何往不强?”宋人张预的解读吸纳了曹操和李荃的精华之处:“胜其敌, 而获其车与卒, 既为我用, 则是增己之强。光武推赤心, 人人投死之类也。”[3]39这些注解, 各有千秋。后世注家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如何才能更强大。其中, 杜牧的解释最为见长。
  
  在现代人的注解中, 《孙子校释》的注解, 简约而不烦, 深得其精髓:“战胜敌人而使自己更加强大。”[2]31这种解释强调不仅要战胜敌人, 而且要变得更加强大。这种说法的背后显然还隐藏着另外一种情形:虽然说是战胜了敌人, 但却严重地削弱了自己。这实际上就是所谓的“胜利负效应”, 只是孙子没有明确界定, 而是隐含在其中。胜利的负效应是客观存在的, 古代着名的兵书《吴子》对此深有洞察。如《吴子·图国》一针见血地指出:“天下战国, 五胜者祸, 四胜者弊, 三胜者霸, 二胜者王, 一胜者帝。”如果说“霸”“王”“帝”体现的是胜利的正效应, 那么“祸”“弊”则反映出的是胜利的负效应。屡战屡胜取得天下者却是少见, 因多次胜利而导致亡国者却是很多, “数胜得天下者稀, 以亡者众。”由此可见, 胜利不是越多越好, 更多的胜利反而会有害。如此说来, 追求胜利也应当有度, 超越了这个度, 就会带来负效应。《尉缭子》明确指出, 有些胜利的取得却是得不偿失。《尉缭子·制谈》讲得最为鲜明独到:“虽战胜而国益弱, 得地而国益贫。”《吴子》与《尉缭子》的这些论断, 无不凸显了胜利的负效应。
  
  《孙子兵法》对胜利的负效应解说比较隐晦, 但可从孙子提及的胜利的正效应这一说法推导出来, 那就是取得与孙子所言“胜敌而益强”相反的效应。如何来概括胜利的负效应?这里不妨模拟孙子原有的句式演绎一下, 那就是“胜敌而益弱”, 虽然最终战胜了敌人, 但却变得更加弱小。《孙子兵法》虽未对“胜利负效应”加以明确概括, 但对胜利的负效应的表现却给出了生动具体的描述。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有“……用战, 胜久则顿 (钝) .”[16]33清人孙星衍的校本为:“其用战也, 胜久, 则钝兵挫锐。”汉简本无“也”字, “钝”作“顿”.“钝”“顿”二字为通假字。《孙子校释》的注解是:用这样的军队作战, 宜速胜。战事拖久了, 军队疲惫, 士气挫伤。这种解释似乎未为贴切, “胜久”是指胜利靠长久取得, “钝兵”是指兵器变得不锋利, “挫锐”是指锐气受到挫伤。若从胜利的负效应的角度解读, 似乎更合乎情理:长期用兵作战, 长久取得胜利, 军队战斗力就会严重下降。
  
  战争持续长久而取得胜利的结果很容易陷入胜利负效应的怪圈, 这是因为“胜利总是以埋藏下更大的危机为代价的。”[17]62以史为证, 胜利的负效应具体表现为四种情形。
  
  一是胜利后“骄傲自大”.这种情形的胜利往往是连续性的、巨大的, 作为取得胜利的领导者, 不知不觉地滋长了骄傲自大的心理, 这又往往为后来的失败埋下了祸根。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项羽的叔父项梁早年作为楚军统帅, 从东阿起兵, 屡战屡捷。接连不断的胜利, 冲昏了项梁头脑, 骄傲自满, 轻视秦军。结果, 定陶一战, 楚军主帅战死, 元气大伤。[18]
  
  二是胜利后“国力疲弱”.这种情形的胜利是由于长时期竭尽全力取得的, 胜利的代价是造成国力严重衰退, 民生凋敝, 难以应付新的挑战, 前景十分凶险。汉武帝长期对外用兵, 虽取得重大胜利, 但造成国力严重衰退, “师旅之后, 海内虚耗, 户口减半”[19]233.好在汉武帝头脑清醒, 下“轮台罪己”诏, 休养民力, 总算渡过这一危机。
  
  三是胜利后“争权夺利”.这种情形的胜利是往往是由于多种势力共同努力的结果, 胜利之后却往往加剧了国家或者集团内部的分裂。安史之乱最后虽以唐廷胜利而告终, 但这种胜利不彻底。唐王室为了早日结束战事, 大肆招降安史集团的将帅, 如对李怀仙、田承嗣等人的招降行动来看, 允许其保留兵力, 占据原有的地盘。唐廷胜利之后, 却导致藩镇数量剧增, “藩侯废置, 不自朝廷, 王业于是荡然”[20]720.
  
  四是胜利后“内忧外患”.这种情形的胜利往往使国家精锐在战争中伤亡殆尽, 使国家控制内部的能力大为减弱。这种胜利既为国内政局陷入混乱提供了丰厚的土壤, 也给外部力量的渗透提供了有利时机。前者如吴王夫差对外争战的结果, 后者如西晋“八王之乱”.“八王之乱”是一场皇族内部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战争, 从元康元年 (291) 到光熙元年 (306) , 持续了16年之久。东海王司马越最终获得绝对性的胜利, 但这种胜利却是以削弱中央统治力量为巨大代价的。内忧外患, 随之而来, 中央已无力控制地方, 尾大不掉, 一些势力割据称王。外部则有西北少数民族匈奴、鲜卑、羯、氐、羌趁内乱纷争之际, 先后入侵中原大地, 西晋政权由此而崩溃。
  
  三、《孙子兵法》规避胜利负效应的理论与实践
  
  胜利来之不易。《形篇》讲:“能为不可胜, 不能使敌必可胜。”能做到不被敌人战胜, 却并不能一定做到战胜敌人。这是因为取得胜利是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支撑的。吴起认为, 取得胜利是相对容易的, 但保持胜利的成果却是十分艰难:“战胜易, 守胜难”.因此, 胜利的负效应不可视而不见, 胜利的负效应怎样才能有效规避?这是值得战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历史上, 贤明有道之主能够认识到胜利背后存在的巨大危险, 从而及时地规避胜利的负效应。在这一点上, 赵襄子就是杰出的代表。《列子·说符》记载, 赵襄子派遣穆子进攻鲜虞, 取得了重大胜利, 攻取了左人、中人两座城池。穆子派遣驿使前来报捷, 赵襄子正在进食, 却面忧虑之色。左右之人问赵襄子说, 一天之内取敌两城, 这是人人都高兴的事情, 而今君王却面带忧色, 这是为何?赵襄子回答:“夫江河之大也, 不过三日, 飘风暴雨不终朝, 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 无所施于积。一朝而两城下, 亡其及我哉!”[21]102孔子听说之后, 认为赵氏一定会昌盛, 因为这符合忧虑所以昌盛、高兴所以灭亡的道理。他还对赵襄子一事作了精彩点评:“胜非其难者也, 持之其难者也。贤主以此持胜, 故其福及后世”, 并以此战例为证, 说明只有讲求道义的君主才能保有胜利的成果:“齐楚吴越皆尝胜矣, 然卒取灭亡焉, 不达乎持胜也, 唯有道之主为能持胜”.
  
  《史记·晋世家》记载,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胜利面前, 心存忧患意识。晋军焚毁楚军积聚, 大火数日不灭, 晋文公对此长叹。左右之人问, 战胜楚军而君王依然担忧, 这是为何?晋文公回答:“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 是以惧。”[14]1668由此可知, 避免胜利的负效应, 关键在于领导者政治修明, 具有忧患意识。
  
  《孙子兵法》主张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一是孙子通过强调“非战”“非攻”和“非久”的作战理念来努力规避胜利的负效应。《谋攻篇》告诫用兵者要学习古代的善战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 拔人之城而非攻也, 毁人之国而非久也。”[3]50-51其中, “非战”不是“不战”, 而是不通过武力交战, 这种理念可消除国君和统帅由于取胜而骄傲自大的心理, 从而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成员因胜利而元气大伤, 或者防止胜利之后争权夺利。“非攻”理念可避免国家精锐和精英丧失殆尽, “非久”理念意味着战争要速战速决, 显着降低战争开支, 避免国力严重透支, 不为内忧外患提供得天独厚的外部条件。《孙子兵法》尽管从理论上提出了若干规避胜利负效应的理念, 但在现实中, “非战”“非攻”和“非久”这些方略, 却因种种原因, 往往无实际的用武之地。许多时候却是不得不诉诸武力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值此胜利之际, 又该如何规避胜利的负效应?《尉缭子》一书给出了比较理想的答案。《尉缭子·兵谈》说:“战胜于外, 备主于内, 胜备相用, 犹合符节。”大意是说, 虽然在外获得胜利, 但内部要有相应的防备举措和忧患意识。只有这样的防患意识, 胜利最终才真正属于自己, 方是所谓取得了胜利的正效应。
  
  二是孙子通过“优待俘虏”“夺取战利品”和“巩固战果”三大举措来积极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首先, 孙子通过“卒善而养之”来规避胜利的负效应。“卒善而养之”中的“卒”, 是指投降或俘虏过来的敌人, 象征的是敌人的人力资源。孙子暗含的意味是把敌人的作战成员转变成自己的作战成员, 从而弥补战争中兵力的损耗。值得注意的是, 孙子特别强调在转化敌人作战成员时要做到“善”与“养”.张预对孙子“卒善而养之”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所获之卒, 必以恩信抚养之, 俾为我用。”[3]39这种解释要求胜利者要尊重优待归附自己的敌人。
  
  其次, 孙子通过“车杂而乘之”来规避胜利的负效应。“车杂而乘之”中的“车”, 是指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战车, 象征的是敌人的物质资源。孙子暗含的意味是把敌人物质资源转变为自己的物质资源, 从而弥补自己作战资源的损失。值得注意的是, 孙子在利用缴获敌人的物质资源时, 主张“更其旌旗, 车杂而乘之。”换上自己军队的标识, 加以混合编组, 防止在利用敌人资源时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和后果。
  
  再次, 孙子通过“修功”来规避胜利的负效应。《火攻篇》讲:“夫战胜攻取, 而不修其功者, 凶, 命曰费留。”对于“费留”之义, 曹操的注解是:“若水之流, 不复还也。”[3]282曹操这一注解, 借水之喻, 来形容代价巨大。孙子特意指明, 打了胜仗, 攻取城邑, 而不修明政治, 不及时论功行赏激励士气, 巩固胜利成果, 将有祸患。由此可见, 从孙子规避胜利的负效应的理论和实践观察, 规避胜利负效应的关键在于战胜者心存忧患意识。
  
  争取胜利的正效应, 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体现的是一种高超的领导艺术。蒙哥马利说:“坏的领导, 可能暂时取胜, 总是包含着自取灭亡的种子。”[22]75《荀子·议兵篇》指出取胜于人的三种方式:“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 有以力兼人者, 有以富兼人者。”[23]289荀子专门对比了这三种取胜方式, 比较了三者胜利的不同效果, 有的体现了胜利的正效应, 有的却体现了胜利的负效应:“以德兼人者王, 以力兼人者弱, 以富兼人者贫”.荀子认为, 兼并他人的力量, 不仅要采用得当的方式, 而且最重要的是展示胜者的仁德, 做到以德服人。如果一味以力胜人, 或以财富胜人, 终将会带来胜利的负效应, 要么是衰弱, 要么是贫穷。
  
  综上所述, 胜利由于效果不同, 始终存在等级差异, 从而有了“全胜”“大胜”“小胜”和“惨胜”之说。首先, 当战争不可避免时, 兵家主张, 在极力争取胜利的同时, 应树立正确的胜利观, 最好是实现“全胜”;其次, 努力追求“大胜”;再次, 不可忽视“小胜”;最后, 一定要避免“惨胜”.不能一味贪图胜利, 应注意胜而有度。为了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孙子兵法》提出积极争取胜利的正效应, 以“胜敌而益强”作为衡量胜利正效应的唯一标准。《孙子兵法》主张通过种种努力提升胜利的等级, 尽最大可能去获取胜利的正效应。《孙子兵法》内含了规避胜利负效应的理论和实践:一是孙子通过强调“非战”“非攻”和“非久”的作战理念来努力规避胜利的负效应。二是孙子通过“优待俘虏”“夺取战利品”和“巩固战果”三大举措来积极规避胜利的负效应。《孙子兵法》警示统治者要注意规避胜利的负效应, 规避胜利负效应的关键在于胜利者要心存忧患意识。
  
  参考文献
  [1]杨少俊。孙子兵法的电脑研究[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1992.
  [2]吴九龙。孙子校释[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1.
  [3]杨丙安。十一家注孙子校理[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4]杨杰。孙武子[M].上海:上海书店, 1992.
  [5]赫尔曼·康恩。论逐步升级:比喻和假想情景[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65.
  [6]黎翔凤。管子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4.
  [7]尉缭。尉缭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8]王心湛。鹖冠子集解[M].上海:广益书局, 1936.
  [9]黄石公。黄石公三略[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0]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9.
   [11]黄怀信, 张懋镕, 田旭东。逸周书汇校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12]吴起。吴子[M].北京:中华书局, 1985.
  [13]杜预。春秋左传集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7.
  [1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15]罗琨。春秋军事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1998.
  [16]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M].北京:文物出版社, 1976.
  [17]陈学凯。制胜韬略:孙子战争知行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2.
  [18]阎盛国。从孙子兵法审视项羽巨鹿之战的致胜因素[J].史学月刊, 2012 (7) :125-127.
  [19]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
  [20]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75.
  [21]列御寇。列子[M].张湛, 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5.
  [22]伯纳德·劳·蒙哥马利。蒙哥马利元帅回忆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2.
  [23]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 1988.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研究孙子兵法胜利的正效应和负效应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8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