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时间:2019-02-07 11:59: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辩证法,自然,思想,建筑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简介:1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理念现代科学革命带动了现代技术革命,进而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一方面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另一方面也大大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使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在现代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本文内容:

1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理念现代科学革命带动了现代技术革命,进而又引起了新一轮的产业革命,最终导致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思维方式的极其深刻的变化。这一方面为自然辩证法的基本理论提供了更充分的证据; 另一方面也大大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基础和研究内容,使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在现代大多数学科与研究领域获得了强大的生命力。例如工程活动,常常被解释并理解为以建造为核心的人类活动,这种活动使完全为人类服务的人工自然物成为现实。
  自从 1987 年联合国世界环境委员会明确提出了“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世界各国的各行各业都开始重视起来,建筑业亦不例外。尤其是 1999 年国际建筑协会( UIA) 在北京举行的大会上《北京宪章》的发表,表明“21 世纪的建筑学”将全面体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在新世纪表现人类文明的建筑必将遵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可持续发展重视自然界,并着力研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等问题。这显然承认了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本质首先是唯物的; 其次,可持续发展将研究的客体———人口、资源、环境、经济、自然和社会等要素视为一个互相影响和作用的系统,以系统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全面地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可见,可持续发展是架构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之上的,自然辩证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的逻辑起点和哲学基础。
  结合辩证法思想,不难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要素: “需求”和对需要的“限制”。发展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建筑是人类适应与改变周围环境的一种开发行为,建筑行为中包含了以不同形式大量消耗、改变和转化自然资源的过程,显然这些行为在各方面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必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接踵而至的是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全球变暖、能源锐减、水质恶化等严重的环境危机,这些问题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同时也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环境保护热潮。对于建筑行业而言,更加关注绿色建筑与人类社会发展的联系,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对象的哲学思考,最终确立起和谐的自然发展观,也就是可持续的发展思想在行业内的最好体现。在进行建筑设计时,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要求,基于高效使用资源和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进行建筑设计,而不仅仅是满足功能和美观的要求以建设绿色、环保、节约型社会为目标,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环境质量。
  绿色建筑的理念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绿色环保的理念,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集成绿化配置、自然通风、自然采光、低能耗围护结构、太阳能利用、地热利用、绿色建材和智能控制等高新技术,充分展现出了人文与建筑、环境与科技的和谐统一。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不仅有其合理性,更有其必要性,若我们仍维持现在的发展模式,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作用将使得建筑业的发展难以为继,因此绿色建筑的实施将是建筑工程中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的任务。
  2 自然辩证法在绿色建筑中的具体应用根据自然辩证法理论可知,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物质在结构上以体系方式相互联系着,在层次上则是无限的。自然界又是运动的,运动在质和量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处于不断产生和消灭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对于自然界存在与演化规律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哲学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传统工程发展模式正由过去的高消耗、高污染型向高效生态型模式转变,绿色建筑走的正是实施这一转变的必由之路,它所蕴涵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正逐渐被设计师、建筑师特别是业主所接受。
  就其设计形式与施工位置而言,与以往的传统建筑相比,更注重于事先考虑建筑对环境的尊重与适应,并结合周围自然环境营造出更舒适的居住和工作空间。与此同时,事物之间又具有普遍的内在联系。相对于建筑学科而言,虽然具体的建筑专业知识是广泛且有差异的,但建筑从古至今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反应了社会整体的发展方向,它与其它事物是密切相关的。建筑是人类居住要求的一个整体形式的体现,人们从各个方面对建筑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使建筑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从而进入了人类居住环境科学研究的领域。一个建筑的外在形式和轮廓是建筑最直观的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要求,从事建筑结构设计的人们开始越来越注重建筑的内部结构,日益关注于建筑材料的节能性、环保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2. 1 充分利用自然条件绿色建筑以人为本,以自然与人的和谐为基础,以环境与发展为目标,推动建筑向节能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我国颁布的五年计划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要落实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同时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建设。因此,要善于因地制宜、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因素,并且高效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结合实际建筑施工经验,可以考虑使用以下方法: 为了节省有限的土地,必须建立高效的空间体系,如在地面上建立亲和大自然、充满人情味的低层高密度建筑; 采用新型结构体系与高强轻质结构材料,提高建筑空间的使用率; 利用生态技术建立起地面空间高效益的城市; 充分开展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利用研究等,使城市地面、地下、空中连结为有机5 2浙 江 建 筑 2011 年 第 28 卷协调的生态主体网络。尤其是在建筑的设计阶段,绿色建筑的选址往往更注重优先选择已开发且具城市改造潜力的用地; 场地环境应安全可靠,远离污染源,并对自然灾害有充分的抵御能力;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利用原有场地上的自然生态条件,注重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 避免建筑行为造成水土流失或其他灾害; 绿地配置合理,达到局部环境内保持水土、调节气候、降低污染和隔绝噪音的目的。此外,还应当充分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考虑建筑朝向和楼距,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使用空调和人工照明; 提高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采用由高效保温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有效的遮阳措施等等。
  2. 2 节约使用能源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而言就意味着生命,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而且更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环视四周,现代建筑普遍都是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绿色建筑就是要调整或改变现行的设计理念和施工方式,使建筑由高能耗方式向低能耗方向转化。依靠节能技术,提高能源使用效率以及开发新能源,使建筑逐步摆脱对传统能源的过分依赖,实现一定程度上能源使用的自给自足。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模式,是绿色建筑的追求,而生态环境保护是创造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基本前提。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中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虑,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的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保温材料与构造,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其次,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以提高节能效率。再次,研制再生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 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太阳能是一种最丰富、便捷、无污染的绿色能源。
  2. 3 采用绿色建材绿色材料是指在材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或者再循环以及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为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亦称之为环境调和材料。绿色建材又称生态建材、环保建材和健康建材等,是指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大量使用工业或城市固态废弃物生产的无毒害、无污染、无放射性,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建筑材料。具体在建筑施工中体现为: 选用蕴能低、高性能、高耐久性的建材和本地建材,减少建材在全寿命周期中的能源消耗; 选用可降解、对环境污染少的建材; 使用原料消耗量少和采用废弃物生产的建材; 使用可节能的功能性建材等。
  除了上述这些具体应用,我们还可以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立物质循环系统,化废为宝。如在已建好的住宅小区内设置废水处理设施和净化循环系统可使住宅的生活污水被二次利用; 建立固体物质回收站,使固体垃圾经收集、运输、分拣后进行再利用,如有些发达国家早就将生活垃圾进行有机物、无机物、玻璃、金属、塑料等回收、处理,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绿色建筑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用绿色发展观来省视建筑设计和建筑材料,不仅是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同时也是建筑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的需求。所以要努力提高对绿色建筑的思想认识,以自然辩证的观点来思考,避免绿色决定论的不科学思想,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科学研究水平。同时要建立起一个当前与未来相结合的、可实施的、科学发展的绿色建筑发展目标,走不断改善和提高的道路。只有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人们才能不断改善自己的生活,未来是离不开绿色建筑这一主题的。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自然辩证法思想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9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