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产业典型材料

时间:2017-03-18 07:15:2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产业带头人事迹材料

产业带动大发展温室铺筑致富路 ---金塔县西坝乡日光温室产业带头人李学江先进事迹

我叫李学江,现年48岁,中专学历,中共党员,西坝乡西移村人,现任西移村村委会主任。作为一名党员,近年来,我积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响应县乡号召,带头搭建日光温室、科学示范种植,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日光温室成为我村发展节水特色农业的一个重要产业。

2008年,为认真贯彻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乡党委、政府决定在我村先行搭建日光温室。作为一个农民、一村之长,我的心情非常矛盾。不用讲大道理,县乡两级的意图我也清楚,但农村工作不是靠嘴上说出来的,得靠实实在在地干。这个头难开!经过反复思考,我决定先易后难,在村上一片闲置的荒地上,筹划搭建日光温室,并带头扛起了搭建4座百米长棚的任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我的带动下,先后有三组6个农户筹资参与,该点10座日光温室顺利开工建设。墙体工程结束后,上后屋面,整棚堆肥等后续工作迫在眉睫,而群众都忙着秋收,再不抓紧就要错过定植的最佳时机,今年的一切努力就会“泡汤”,日光温室产业就会夭折。我毅然决然放下手中的农活,带着老婆孩子,开着四轮机拉上麦草到棚上拉土、犁地、上后屋面〃〃〃〃在我的影响下,村民们一户、二户、三户,陆续地跟着行动起来,

10座温室全部定植了易于管理、技术要求较低的辣椒、葫芦等蔬菜,确保了当年搭建、当年种植。经过一个冬天的管护,棚均获得了5000元左右的经济收入,我们从日光温室发展中看到了致富的曙光。2009年,一组群众看到我种棚的经济效益,也开始搭建日光温室,在我的指导和帮助下,10座日光温室顺利建成,分别种上了辣椒、茄子、葫芦,经过精细务作,效益有了明显提高,棚均收入达到了9000元,收入最高的超过了2万元。因为品质好、价格适中,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使日光温室产业在我乡牢牢扎下了根。

我不仅在搭建日光温室上为全村带了好头,而且在学习接受农业科技知识方面也为村民树立了典范。由于我学历基础好,接受新知识、新信息快,种植日光温室以来,我始终坚持自学农业科技知识,并请县上和乡上技术人员上门指导,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大棚种植技术,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整棚、用肥、浇水和病虫害防治工作,种植管理技术不断提高。几年下来,我已经成了全村日光温室种植管理的“土专家”。村上的日光温室种植户,谁的棚内有了作物异常和病虫害,都要请我去看一看,帮助参谋参谋。同时,我还注意加强交流,定期组织种植农户互相走访、观摩,看谁的棚作物长势好,有啥窍门;看谁的棚作物长势弱,存在什么问题。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增进了种植农户的相互沟通,相互促进,相互协作。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

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发展日光温室产业,促进农业科技增效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得到了乡、村和广大群众的充分肯定。

篇二:某某镇产业发展情况材料(

某某市某某镇

产业发展情况介绍

某某镇位于东经至,北纬至之间,是某某

市最南端的边远乡镇,西与 地区市接壤,南与地区 县接壤,是一个典型的区域面积大、森林覆盖率高、人均耕地少、以林区产业为主的特色乡镇。

一、经济社会发展

某某镇幅员面积1642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1525平

方公里,耕地面积2245公顷,耕地面积占总面积的1.3%。全镇下辖9个行政村15个自然屯,某某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2个国营林场分布在镇边区域内。全镇总人口10701人,其中农业人口8148人,非农业人口为2553人,镇区所在地由三个行政村组成,现有人口4135人。

二、区位优势

我镇距长春市450公里,距长白山天池110公里,距某

某市区68公里。镇内交通发达,是长春市经某某市去旅游圣地长白山的必经之路,是“三区”(延边、白山、吉林地区),四市县(某某、桦甸、安图、抚松)交界处,201国道和102省道长青线(长春-东青岭)横贯全镇。

即将建设的鹤大(鹤岗至大连)高速公路和延大(延吉

至某某)高速公路从我镇穿境而过,高速公路建成后我镇距

离大连仅700公里路程。届时我镇也将成为某某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黑龙江省部分地区去往大连的必经之路。

三、资源优势

1.气候

属大陆性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四季交替明显,年平均气温2.5℃,年积温2200-2300℃,无霜期110至115天。

2.地形

整个区域处于山川、峻岭和林海之中,多有高山,最低海拔420米,一般山高500米至700米以上。高峰颇多,在张广才岭上的鸡爪顶子高1182米以上,为境内最高峰。

3.地貌

山脉均系长白山支脉,特征为西高东低,属松花江水系,富尔河流域。富尔河贯穿全镇流程80余公里,大小支流32条。珍珠门水电站座落于富尔河中下游,距某某镇政府东10公里处。

4.资源

境内物产资源丰富,素以“百宝之乡”而著称。其中:林业资源有红松、白松、水曲柳、椴树等珍贵树种40余种;野生动物有林蛙、野猪、狍子、素鸡、灰狗、黑熊、马鹿、野兔、野鸡等数十种;野生植物有山核桃、园枣子、薇菜、蕨菜、大叶芹、刺嫩芽、元蘑、黑木耳数十种;矿产资源有金、锑、锰、汞、大理石、水晶岩、石灰岩等数十种。

四、特色产业

多年来,某某镇党委、政府始终围绕“特产立镇,产业富民”的总体发展思路,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特色乡镇发展之路,目前全镇现已形成了以林蛙、松子、黑木耳、长白山药材、山野菜为主的五大特色产业。

(一)林蛙产业

我镇区域内人工养殖林蛙户204户,养殖户占林地放养面积8.4万公顷,每年放养林蛙约1.6亿只。每年秋季回捕林蛙成蛙母蛙在12万斤左右,年产干林蛙油0.9万斤。因我镇冬季寒冷漫长,所产出的大蒲柴林蛙具有体格大、出油率高的优点,深受市场的欢迎。

要在科技含量、规模和效益上取得新突破,鼓励农民探索高密度养殖,形成具有区域地理特色的“大蒲柴林蛙”品牌形象。力争到2016年实现年放养林蛙2亿只,每年秋季回捕林蛙成蛙母蛙15万斤,年产干林蛙油1万斤。

(二)松子产业

我镇共有800户左右的农户承包红松果林,承包范围包括本镇辖区、吉林省、黑龙江省和辽宁省部分地区,其中本镇辖区内的承包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所承包的红松果林在小收年份可产松子1000吨,大收年份可产松子5000吨。因我镇松子产量较大,目前省内梅河口等地的松子企业均来我镇进行收购。

继续鼓励农户走出去承包回来经营,扩大红松果林承包范围和松子产量,鼓励承包红松果林的农户到园区自行建厂。力争到2016年后,每逢红松果林大收年份我镇可产松子1万吨,并能由本镇长白山林产特色产业园区内的加工企业自行消化一部分,同时开发旅游产品,带动旅游业发展。

(三)黑木耳产业

我镇的黑木耳产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迅猛,目前栽培规模达到了3000万袋(椴),其中:春耳发展到2500万袋(椴) ,秋耳发展到500万袋(椴) ,年可产干黑木耳240万斤左右。由于我镇地处高寒山区,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所产出的黑木耳因颜色深、片大、肉厚而深受客户的喜爱。

要提升规模,扩大产品特色优势,塑造品牌,积极鼓励黑木耳种植户回收利用菌袋资源,多添加秸秆等农作物废弃物,降低枝桠材锯末的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以腰岔村黑木耳生产合作社为基础,不断开发旅游产品,实现黑木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力争到2016年,全镇黑木耳栽培规模达到6000万袋(椴),其中:春耳发展到4000万袋(椴) ,秋耳发展到2000万袋(椴) ,年产干黑木耳500万斤。

(四)长白山药材产业

我镇的长白山药材产业面积发展达到1000公顷,主要是林下参、人参、五味子、贝母等品种,其中:林下参发展

到580公顷,人参80公顷,五味子160公顷,贝母70公顷。年可产干人参15万斤,干五味子14万斤,干贝母17.5万斤。

鼓励引进和研发长白山药材种植技术,扩大我镇可种植品种范围,积极联络相关医药企业来我镇建厂或建立中药材生产基地。力争到2016年,全镇的长白山药材产业面积达到2000公顷,品种涉及林下参、人参、五味子、贝母等,其中:林下参发展到1000公顷,人参200公顷,五味子150公顷,贝母150公顷。

(五)山野菜产业

我镇的山野菜品种主要是薇菜、蕨菜、刺五加、刺老芽、山芹菜等几十个品种,每年全镇可加工鲜山野菜3000吨,晒干山野菜100吨。

目前,全镇现有长白山特产品生产企业3家,长白山特产品销售商铺10余家,公路沿线旅游销售点1处。

不断探索山野菜保鲜技术,建立冷库保存山野菜,反季节上市提高农户经济效益。同时,加大干山野菜产业发展,扶持加工企业提高干山野菜生产产量,促进出口创汇。力争到2016年,我镇年加工鲜山野菜达到5000吨,晒干山野菜达到500吨。

篇三:强化产销对接 做强主导产业(三珍公司典型材料)

强化产销对接 做强主导产业

——涉县三珍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涉县三珍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农产品购销、加工、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进出口公司,注册资金320万元,在册职工76人,企业总资产5328万元,年销售收入1100万元,利税60万元。公司连续多年被邯郸市政府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河北省林业局评定为“河北省林果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全国质量诚信AAAAA级品牌企业”和“河北省第八届消费者信得过单位”。近年来,公司始终坚持以服务“三农”为宗旨,通过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展农产品标准化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为推进全县农产品行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发挥龙头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三珍公司是全县供销社系统农产品经营龙头企业,与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合作实施了全国总社太行山花椒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完善了花椒种植管理、采摘储存等系列地方标准,起草、发布了花椒油企业标准,制定了示范区技术培训推广、生产监督管理、基地环境保护、产品收获储运等制度,按制度约束基地农户科学种植。在全县建成宇庄、畔峪、鹿头等5个核桃示范基地和王金庄、索堡、神头3个花椒示范基地,示范区面积达32万亩,在全县形成“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通过签订产品种植、收购合同,实行利润二

次返还,与农民结成了经济利益共同体。2013年签订产品回收合同5310户,实现助农增收300多万元。

二、实施“品牌兴企”战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为提高我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公司与南京野生植物研究院、天津食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部门进行合作,开发出了核桃油、核桃仁罐头、原味桃仁、花椒油、花椒酱、花椒芽菜等十多种深加工产品。公司先后通过了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和ISO2200:2005(HACCP)食品安全新标准和有机产品及基地认证。注册培育了“三珍”和“阁外香”两个商标,注册产品涉及坚果(核桃)、黑枣、柿子、(调味品)花椒、花椒粉、核桃仁、食用油、蛋、豆腐和小杂粮等产品。其中,“三珍”牌核桃、花椒和“阁外香”牌核桃油连续多年被评为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著名商标,并获准使用国家地理保护产品专用标志。公司年产68万公斤核桃油生产线改扩建项目被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列为重点扶持项目,争取到国家财政资金145万元,于2012年建成投产,为公司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强化宣传推介,构建营销网络

积极参加长春、北京、南宁、郑州、山东、浙江、廊坊农交会等各种展销会,展示产品,强化宣传,扩大市场宣传推介力度,增加涉县“三珍”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强营销队伍建设,扩大了大、中城市总经销或总代理业务,在邯郸和周边县市设有三珍特产直营店,在上海、北京、郑州、太原、浙江、石家庄、保定等

大中城市设有加盟店总代理商,并出口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荷兰等国。积极加强网络宣传推介,注册了企业网站,并依托河北省供销总社“农交汇”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开展网上交易,年发布购销信息2850条,已订购销订单608份,完成购销额500多万元。通过实施“农超对接”,使涉县“三珍”系列产品直接走上城市居民的餐桌,成为城里人的生活必需品。在做好核桃、花椒等产业的同时,把中药材这一农村新兴主导产业作为公司一项重点业务来推进,与乐农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合作,在唐王郊沟建设中药材基地3000多亩,并投资200万元建设了索堡中药材交易中心,现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计划6月底建成投用。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20个,年产值可达3600万元。

四、增强社会责任、构建和谐企业

在推进和谐企业建设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更加注重集体利益和职工利益协调推进,更加注重企业文化建。建立健全了人才成长、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实施中层管理干部公开竞聘,为6名年轻有为的业务骨干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3名企业管理和市场营销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按时交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等保险,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积极开展职工互助,对公司困难职工开展重点帮扶,增强他们走出困境的决心和信心,让他们充分感受到企业大家庭过的温暖。

2014年2月20日


产业典型材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02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