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林业产业典型材料

时间:2017-03-23 06:06: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乡林业管理工作站先进典型材料

***林业管理工作站先进典型材料

***县***林管站在***县林业局、***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林管站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两大历史使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地县乡扩大会议精神,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以提高职工素质,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为根本,推动全乡林业工作健康蓬勃发展,围绕提高政治、强化业务素质,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开展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县城南30公里处,与 个乡镇接壤,辖 个行政村, 个村民小组,全乡 户 万人,总面积 2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万亩。该乡主要以粮棉、林果、畜牧为主导产业,2011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农业生产总效益 亿元,实现人均纯收入达 元,同比2010年增加 元。果树总面积达 万亩,挂果面积达6.2万亩。红枣总面积 万亩,以红枣为支柱的林果业顺利实现生产总值 万元,人均效益达到 元。

***林管站全站有职工22人,中专以上文化程度17人,中共党员8人,承担着资源林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治、特色经济林种植、森林防火等基层林业工作,多年来为***的经济建设、林业建设和生态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统一认识,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创新

乡林管站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作为全面提升林业工作管理的重要载体,涵盖全面工作,全体职工参与,全面行动,注重和强化文明单位建设,提高创建文明单位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创建工作认识。从政治思想上入手,提高全站职工的思想认识,让全体职工明白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能够促进林业事业发展,是林业事业发展的选择,是新时期林业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机制上保障人民民主权力得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得以维护的一项有效载体。为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该站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创建工作组织,成立了以站长为组长,职工为成员的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并由组长制定岗位责任、细化、量化创建工作,制定创建工作长期及延期计划,确保创建工作每个细节,把任务落实到具体的每一项工作及每一位职工上,做到事有人做,责有人担,形成领导具体抓,职工积极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在创建活动中,该站要求每项工作务求实效。该站创建文明单位工作领导小组经常研究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具体措施和方法,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促进,两提高”。

三、以人为本,提高职工思想政治文化素质

(一)认真开展职工思想道德教育

该站始终把提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推动各项

工作的重要环节常抓不解。一是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引导全站职工树立正确理想信念,认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党和国家重大会议精神,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教育活动,始终坚持每周一次进行业务和政治学习,将学习活动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之中。二是开展专题知识竞赛,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深入开展公民道德知识竞赛,采取观看电教片,听专题报告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思想教育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引导加强职工文化业务教育

为引导加强职工文化业务学习,该站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单位,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结合林业工作、特色林果业技术、森林防火等方方面面的本职业务,在学习活动中,要求职工做到“二个熟知、二个会、二个贴近”,即熟知***情和林业发展目标,熟知林业工作国家法律、法规等基本常识;会协调工作,有较强的宣传组织能力,会特色林果业种植技术,能够指导和帮助农民发展特色林果业产业发展能力;力求贴近基层群众,贴近乡域经济。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培养了全站全体职工积极向上的良好局面。

四、优化载体,突出特点,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

按照县委、政府发展特色林果业发展目标,从事了多项造林绿化、苗木生产和林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响应上级党委、政府号召,在站长吐逊〃亚生同志的负责指导下,2002年全

乡种植杏树1.5万多亩;2007年在***12村负责种植的160亩红枣种植试验取得了成功;2008-2012年间,在***推广红枣密植建园9.78万亩,同时指导完成红枣嫁接改良8.56万亩;2010年,在***7村建立全县首个红枣资源圃,引进和嫁接红枣品种100多个。

坚定不移地走“红枣核桃富民”之路,积极配合乡党委严格落实红枣面积,将所有棉花地按每8米套播两行红枣的模式,帮助农民直播红枣2万余亩,平均出苗率达88%;嫁接2008年直播红枣2万亩,成活率均达88.5%以上;嫁接黄桃176亩,3.4余万株,成活率均达90%以上;嫁接核桃270亩,5400株,成活率达92%以上。使林果总面积已达到7万余亩,人均占有林果面积达4亩。在***2村2组、5村4组、12村1组建立红枣精品园三处达300余亩,共计9.99万株;建立各类苗圃126.6亩,种植防护林89公里,成活率达88%以上。同时协助乡党委在全乡实施“干部责任园”和“示范田”工程,目前,每名乡领导干部、村干部都有自己的连片100亩以上的林果示范园,目前,乡机关干部每人都有自己的红枣责任田,通过党员干部带动群众切实抓好红枣管理工作。抓好各项常规性工作:

1、红枣修剪、移栽。每年3月初开始,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组织全乡各级干部,对红枣修剪、移栽技术进行培训,在全乡普及红枣种植管理技术,监督指导各村按要求对红枣进行了修剪,共修剪红枣9.6万亩,移栽2.02万

亩。

2、做好嫁接工作。组织各方技术力量抓好红枣嫁接35000亩的任务,年初做好接穗的收集和嫁接准备工作,与山东赴我县75名嫁接员在做好民族团结的基础上已完成嫁接面积28000亩,补接面积556亩,2012年度红枣直播面积达到7111亩。

3、加大病虫害防治力度。为了做好扶桑绵粉蚧等病虫害的监测与预防,我们及时组织人员对全乡杏树、核桃、红枣按照相关标准,喷洒农药8.5万亩。根据县上安排,对全乡各级领导干部红枣、核桃责任园及红蜘蛛重发地块的红枣、核桃,严格按标准配比喷施石硫合剂,完成全乡果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合计面积达到10万亩,反复进行枣头摘心,红枣主干基部30公分以下去除萌芽,抹去野芽,全面去除沟内杂草,落实每10至15天沟灌一次。

4、修整林带。2012年,全乡经完成平整修理林带120公里,其中村级92公里,乡级28公里,完成共三次浇水栽树面积92公里,林带内均种植了苜蓿,苗圃面积180亩,其中杨树60亩,沙枣90亩,核桃30 亩,发芽出苗率均在80%以上。乡政府出资10万多元购买了446棵法国梧桐,对乡巴扎进行绿化,美化街道两旁林带,加快乡村道路建设步伐。完成17个村约6800平方米的村级阵地绿化工作。

五、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促进林业健康持续发展 在全乡林业发展的过程中,该站努力将精神文明、物质

篇二:乡镇发展林业提升综合效益经验材料

经营林业绿色XX以林业大发展促社会经济生态综合效益的提升XX镇共有48个行政村,

8.2万人,辖区总面积8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6.2万亩,有林地4.6万亩,山川河流2.8万亩,村庄道路2.6万亩,林木覆盖率已达到26以上。境内有大中型煤矿五处,塌陷地3.2万亩。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林业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历届党委政府打下的良好基础上,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林业增效”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林业大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新体制,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壮财源的好路子,赢得了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的大提升。20xx年,全镇经济总收入28931万元,其中林业收入占到了20.9;农民人均纯收入3735元,其中来自林业的收入占到了13.1。一、强化一种“大林业、强产业、长效益”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推动林业生产前几年,因为我们XX地处矿区,发展经济的路子多、条件宽,大部分群众都靠矿生存、以煤发家,对农业经济尤其是林业生产没有深层次、高角度的认识。又因为前几年是探索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期,林业生产也无成功经验可循,发展体制处于摸索阶段。所以,我们XX曾出现过“前面造林、后边毁树,年年植树不见树”的现象,有的群众也编成了顺口溜:“春天一根苗、夏天一根杆、秋天一个眼”。近几年,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煤矿向非煤产业转移,自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加大了对农业政策的倾斜,使农村各种利益结构关系随之调整,许多群众把目光重新投向了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发展路子。在这种背景下,林业作为一项“绿色产业”,快速崛起,发展迅猛,显示出了极强的生机和活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参与。我们XX的干部群众也深深地意识到了这一机遇,坚定“大林业、强产业、长效益”的发展理念,把林业生产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头戏来抓,大胆实践、改革探索,经历了集体统栽统管、个人承包、树随地走等几个阶段的发展,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成功的经验。20xx年,我镇在全市率先采取招标拍卖和股份经营的方式,在复垦的董庄铺旧村址上发展速生丰产林6000多亩,栽植速生杨33万多棵,实现效益300万元;20xx年,在北部山区探索经济林高效种植模式,发展设施杏大棚90多个,现已增加到了146个,年可创造效益180多万元。去年以来,我们牢固树立“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信念,坚持思想再统一、认识再提高,立足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把林业生产作为强村富民的重要举措来抓,不断巩固扩大林业生产成果,使林业生产逐步成为我镇的一项支柱产业。今年年初,我们就坚定“早半拍、快一步”的责任感的紧迫感,把林业生产摆到了第一位,作为全年的开局仗来打,提出了“大干三年,经营林业,绿色XX,强村富民”的奋斗目标,并制定方案,研究措施,分解任务,明确责任,促进了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前,全镇有林地46660亩,占总面积的36.5,林木总量突破了350万棵,形成了阶梯式的发展格局。二、制定一个“前瞻性、合实际、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坚定不移地落实各项任务目标XX的地形地貌是北高南低,北部是资源丰富的山区丘陵,南部是高产高效的平原地带,中部是五个煤矿的集中地带,塌陷地已达到了26000多亩。总体衡量,我们XX有着较大的开发前景,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农、林、水、路综合治理开发,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巩固扩大开发建设成果,我们在20xx年以前,就聘请上级专家,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实地调查和多方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南部平原林网化、中部矿区塌陷地片林化、丘陵地带干果化、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化”的总体发展规划。几年的实施,已在南部平原八纵二十二横的道路上建立起了绿色通道,里程达105公里,植树110万株,6万亩的平原也已全部实现高标准农田林网化,植树33万多株;在中部矿区19个搬迁村,复垦开发2.5万亩塌陷地,发展丰产林1.5万亩,栽植107、108等树木82万株,预计到轮伐期时产值可达1.6亿元,人均增收3280元;在丘陵地带发展经济林1.4万亩,栽植核桃、冬枣、石榴等77万株,年产量可达210万公斤,产值400多万元;在北部1.2万亩山区,全部实施了封山育林工程,绿化面积达到85以上,并且围绕陶山商圣范蠡古迹作文章,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年,我们在落实好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下达给我镇的林业生产任务,

立足镇村实际,抽调农委、林果站、水利站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测量规划,又细化量化了年度发展目标,制定了“突出三个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的年度发展计划。“突出三个重点”,即荒山造林、绿色通道、村镇及四旁植树。

篇三: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合林发[2008]89号

二00八年林业产业工作总结

市林业局:

今年我县林业产业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林业局的精心指导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圆满完成了市上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 林业产业工作完成情况

(一)、经济林果产业建设情况

1、果树栽植:截止目前,完成苹果栽植4.407万亩,其中春季栽植0.48万亩,秋季3.927万亩;补植3.08万亩,其中春季1.3万亩,秋季1.78万亩。

2、技术培训:采取举办技术培训班、果园实地培训指导等形式,共举办培训班33期,培训果农4100人(次)。

3、果园管理。对2007年底现有的18.2万亩果园管理落实了施肥、浇水、喷药、修剪、清园和常规管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等无公害生产技术。

4、果实套袋:完成果实套袋1.2亿枚。

5、苹果“千百十”工程和千亩栽植示范点建设:按照 “千百十”工程实施具体要求,重点抓了新建园、幼龄园、盛果园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和管理工作;建成了7个千亩栽植示范点,其中市级3个。

6、果窖建设:新建果窖61处。

(二)、种苗花卉产业完成情况

1、国营苗圃育苗完成情况

今年我县六处国营苗圃完成育苗320亩,其中:刺槐210亩,山杏110亩。

2、基地育苗完成情况

今年,我县在经过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已探索建立“以国营苗圃高标准育苗为主,以基地优质合同育苗为辅,以农户分散育苗为补充”的种苗生产模式,按照“山地退耕还林、台地种草

养畜、川地种菜育苗”的布局,突出乡土树种育苗,完成育苗2000亩.在固城新村建立以苹果、曹杏、核桃、枣为主的经济林基地和以王昌寺行政村山杏、国槐、107杨树、速生柳为主的生态用材林基地,局里抽调2名技术人员长期驻育苗点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老城镇的牧家沟村建立以沙棘、山桃、山杏、刺槐为主的用材林基地。

3、高科技示范园区花卉绿化苗木完成情况

为了提高国有苗圃在苗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促进我县生态工程用苗的合理搭配,满足城乡绿化的需要,对师家庄科技示范园区引进的雪松、白皮松、塔柏、火炬、玉兰、日本樱花、黄山栾、白蜡等珍贵园林绿化树种及花卉苗木已驯化成功。繁育了子午岭绿化树种紫斑牡丹、丁香、文冠果、丝棉、黄刺梅等树种5万株。引进试验示范耐旱、耐寒保护水土流失的生态植物四翅滨藜和俄罗斯大果沙棘已获成功。同时指定专人管护和技术指导。

(三)、林下经济和特种养殖产业建设情况。今年,全县造林继续推行退耕还林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经间作,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全县推行林草间作0.6万亩,林药间作0.85万亩,林带内栽植黄花1.2万亩,结合封山禁牧工作,继续推行舍饲圈养,养殖小尾寒羊4.2万只,波尔山羊1.2万只,养猪3.149万只,养黄牛5.56万头,奶牛0.33万头,养兔1.6万只,养鸡2.8万只。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确保林业产业工作取得实效。为了保质保量完成林业产业建设工作任务,各乡镇高度重视,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确定分管领导专抓此项工作。同时,县上分管领导及督查室、林业局、果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深入各乡镇进行巡回督查,确保林业产业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今年我县经济林建设主要以栽植优质苹果为主,目前全县共栽植各类果树4.407万亩,其中:苹果树3.505万亩(春季新栽苹果树0.48万亩,秋季栽植3.927万亩)、杏0.61万亩、其它0.292万亩;果品总产量7.51万吨,其中:苹果7.1万亩、杏0.206万吨、其它0.204万吨;完成果实套袋2.84亿枚;酸枣接大枣22万株;苹果改造7.1万亩;毛杏嫁接25.2万株;低产杏树改造0.43万亩;举办各类培训班35期;培训农民技术员4100人(次),提高培训班10期,培训技术骨干1460人(次),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227户。完成何家畔、吉岘两乡7个村1万亩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申请材料上报工作。

(二)强化措施,使全县经济林建设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一是抓宣传,增强广大群众参与果品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了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和各级组织能够把工作重点放在果业生产上来,我们大力宣传果业生产在全县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意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作用,通过举办苹果展销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动员,营造声势,推介合水苹果,扩大知名度;并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管理水平。聘请果树专家来我县举办科技培训班和专题

讲座,了解市场行情,果业发展动态,掌握果品贮藏、加工、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指导全县果业生产工作;利用果园大户典型事迹引导,进行宣传动员。我们全县范围内筛选了一批依果致富的先进典型事例,编印成册,发放给群众,进行典型示范,辐射带动。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对无公害果品生产有了新的认识. 二是抓资金,加快发展步伐。为了加快发展步伐,县上制定了苗木补助等激励政策,春季县上提出了“对乡镇领导重视,栽植积极性高,规划落实面积到位的乡镇”由县上统一调苗、秋季提出“各乡镇面积落实在500以上的点全部由县上统一调苗”的激励政策,调动了群众的栽植积极性,迅速掀起了栽植高潮。春季在苗木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完成苹果栽植0.48万亩,成活率在98%以上;秋季目前已完成3.82万亩。三是抓管理,提高栽植质量。为了提高栽植质量,联乡技术人员深入各乡镇进行技术指导,技术人员严把“四关”,即苗木质量关、品种搭配关、建园规划关和栽植技术关,并严格按照“五统一”(统一调苗、统一挖坑、统一栽植、统一浇水、统一定干)和“七个一”(一棵壮苗、一米大坑、一担有机肥、一筐秸杆、一斤磷肥、一两尿素、一百斤水)技术要求进行规范栽植,春季栽植要定干、留盘、覆膜,秋季栽植要埋土越冬防寒。今秋果树栽植做到了,麦地先拓带后栽植,从而保证了栽植质量。同时,在果园管理工作中,我们在全面落实常规管理措施的基础上,突出抓好无公害苹果生产技术的运用,提高果品商品率,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明显增强。首先是修剪。我们以冬、夏剪相结合,以春、秋修剪为补充,全面推行


林业产业典型材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45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