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数学节节徽设计

时间:2017-02-23 06:20: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数学文化节

数学文化节:师生生命中的美丽遇见

“数学是人类智慧皇冠上最灿烂的明珠。”数学,它不仅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更有着人文的魅力。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喜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探求真知、追求真理的品质,同时也为打造数学学科特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学校举办了数学文化节。

一群孩子被专家魔术般的表演和丝丝入扣的讲解深深地吸引住了,会场上掌声、笑声、抢答声交织在一起,气氛十分热烈。远处展板上的数学文化节节徽,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孩子们自己设计的,他们用画笔和鼠标诠释自己对数学文化的理解和对节日的期盼。

浓郁的节日氛围,师生的参与热情如火

学校主楼悬挂着“感受数学之美享受数学之乐”等宣传条幅,孩子们设计制作的节徽、钟面、书签等作品,在校园内主干道两侧展出。校园宣传栏的橱窗内,一块块数学文化展板用生动、有趣的数学故事介绍“数学之史”和“数学之用”,吸引师生驻足观看。

本届文化节以“走进数学、探真数学、享乐数学”为主题。学校专门成立了数学文化节组委会,为吸引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广泛参与,组委会广泛征求师生的意见,将知识性、趣味性、普及性、群众性作为本届数学文化节的定位。通过多次讨论活动内容和组织形式,组委会制订了详细的活动方案,并利用集体晨会、红领巾广播站及校园网、家校e信息平台等渠道,广泛宣传,为活动造势。另外,活动期间,组委会还邀请了部分家长代表观看数学小故事比赛等现场活动,并请媒体对数学文化节开幕式作相关报道,无形中,数学文化节的影响延伸到了家庭和社会。

丰富的活动内容,师生的心动瞬间如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本届数学文化节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开展趣味盎然的活动。“每周趣味题征答”富有挑战性,每个年级都设有一个专门的栏目,每周更换不同的题目。每当有题目张贴,孩子们便争相围看、积极动脑、踊跃解答。趣

味题引起了孩子们浓厚的兴趣,经常能看到在校园的一角,孩子们或凝神思考,或热烈讨论,或欢呼雀跃??每周率先答题的选手除张榜公布名单外,还将他们的照片贴在栏目内,极大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数学、挑战数学的勇气和热情。掀起活动高潮的还属数学文化节的“趣味数学专场竞赛”。因为竞赛题目源于教材和生活,集数学与趣味于一体,孩子们喜闻乐见,竞赛现场气氛热烈,活动扣人心弦,数学爱好者们跃跃欲试,很快便有学生脱颖而出。如果说趣味数学竞赛是“数学精英”们一展风采的舞台,那么,低中高年级分别开展的口算、听算和简算大赛,以及小制作、小故事、小游戏等项目就是全员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品味数学文化、感受数学魅力。

低年级的 “数学小制作比赛”创意无限。孩子们有的用画纸、有的用包装材料、有的用木料做成了各式各样的钟面,用已学的 “认识钟面”和“认识时分秒”等知识,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美丽而有创意的钟表面。中年级的同学则选用了不同的材料制作了数学文化节书签,他们有的在书签上写上了自己喜爱的数学家的名言,有的写上经典的趣味数学题,有的则用几何图形组合成精美的图案。最为精彩的当数高年级的数学海报设计了,孩子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一张张画纸在他们的笔下成就出一幅幅令人惊叹的作品,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广泛参与文化节的热情。

一二年级的 “数学小故事比赛”声情并茂。一个数学故事,就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就是一个多彩的人生。是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与神奇、丰富与内涵、文化和底蕴。三四年级的 “巧算24点游戏”激动人心,它以数学游戏为载体,培养孩子快速的心算能力和灵敏的反应能力。在活动中,孩子的数感和符号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驾驭能力渐渐提高了。五六年级的“数学文化知识竞答”别开生面。内容不仅包含教材中的知识,还选用了大量中外数学家的故事及古今中外著名的数学问题等,使得活动本身充满了紧张、刺激。它让孩子们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从而有效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展现“数学之用”的文化魅力。

深远的活动影响,师生的幸福回味如歌

本届数学文化节虽已圆满落下帷幕。但回首一个多月以来的活动场景,感受着一些可喜的变化时,他们发现:活动的意义,已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想。

教师们笑谈,此次活动让他们对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数学教育的认识都有了显著的改变。五(6)班教师唐海林感慨地说:“我们不应只是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或者进一步讲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更有义务激起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三(8)班教师顾小薇也坦言:“孩子的数学学习不应只是发生在教室里、课堂上,活动所得将大大宽泛孩子的知识背景。”这应该是缘于活动的潜移默化与数学文化本身的力量。

南通市开发区实验小学举办此次数学文化节就是想唤醒孩子对数学的热爱,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遨游时,能领略到“风景这边独好”。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有增无减。六(9)班学生毛翌这样写道:“你认为数学无趣,是因为你站在数学花园的外面。”

更让开发区实小感动的是,学生家长对数学文化节也极为关注。他们为数学文化节出谋划策、加油鼓劲,无论是参与的人数,还是参与的程度,都出乎组织者的意料。这个节日不仅属于孩子、属于教师,也属于他们。

篇二:如何设计一节有深度的数学课

《如何设计一节有深度的数学课》讲座

炒铁小学:张玉仙

一节成功的数学公开课应该具备“新”“趣””活”“实““美”的特点,即:

新:理念新、思路新、手段新

趣:引发兴趣、保持兴趣、提高兴趣

活:教法灵活、教材用活、学生学活

实:内容充实、训练扎实、目标落实

美:风格美、氛围美、感受美

一、新

新——就是不步人后尘,不因循守旧,不照搬别人的教案,努力把课讲出新意来,在某些方面有所突破。具体来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新——即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

一是关于学生的观念。

(1)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学习数学。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存在差异,但每一个智力正常的儿童,都可以学习大纲规定的数学内容,都有条件按教学要求学好数学。

(2)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水平的数学。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应当承认学生的差异,并向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别的学习要求,而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按同一个水平发展,学习完全一样的数学知识和达到同样程度的数学水平。

(3)允许学生以不同的速度学习数学。教学需要按一定的进度完成,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按同样的速度完成所学的内容。可以允许一部分学生用较快的速度学习,也允许一些学生用较长一点的时间达到相应的要求。

(4)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认识和理解数学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适当的方法理解数学问题,同时,教师也应当允许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和解决问题。有的方法从成人的角度看是好的,而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感受。可以引导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加以比较,但不应把某一种方法强加给学生作为必须使用的方法。 二是关于教学的观念。

为了使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中,应当提倡以下一些关于教学的观念。

(l)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一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知有利于获得感性经验,从而实现其认识的内化,促成理解力和判断力的发展,学生正是通过摆弄学具获得关 1

于客体的表象,进而上升为理性认识。教师要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提供丰富的材料,使学生可以亲自进行实验,体验成功和失败。

(2)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社交能力,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想要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讨论和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是最恰当的选择。如果教师希望帮助学生形成更独立的更有责任心的学习方式,小组讨论的策略也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选择之一。在设计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给学生提供合作与交流的机会,使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别人的方法和想法,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数学;养成与别人合作与交流的习惯。教师要在交流和研讨中营造一种民主的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地听讲变为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并学会倾听、尊重他人的意见。

(3)让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由于数学对象的抽象性、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决定了小学生不可能一次性地直接把握数学活动的本质,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思考、深入研究和自我调整才可能洞察数学活动的本质特征。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而言,反思的内容主要有: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反思,对解题思路、分析过程、运算过程、语言的表述进行反思,对所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反思等。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出现错误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反思探索过程;当数学活动结束后,要引导学生反思整个探索过程和所获得结论的合理性,以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是关于教师作用的观念。

教师要用自己对课程与教学的专业理解。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成为课程与教学的决策者。教师应成为课堂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应当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而并非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情境以刺激学生的动机,教师也可以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考。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应成为”居高临下”的指导者,而应成为一个“平等的”参与者;教师也不应成为正确与错误的“最高裁定者”,而应成为一个鼓励者和有益的启发者。

2.思路新——即构思新颖,实用高效的教学思路

同样的教材,同样的学生,同样的40分钟,同样的教师,由于教学设计思路不同,课堂教学效果却大不相同。

3.手段新——即重视现代化手段的运用

投影作为一种较为普及的电教手段,具有简单易行、生动形象、图像清晰、色彩艳丽、可静可动、信息量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这一手段,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是很有好处的。

二、趣

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以学质量的至关重要的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根本措施。

1.导入新课时引发学习兴趣。

2

导人新课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的导入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为此,我经常从教材的特点出发,通过组织有趣的小游戏,讲述生动的小故事,或提出一个激起思维的数学问题等方法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时保持学习兴趣。

学习本身就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学生的自身中。(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通过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组织学生相互交流,通过让学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3.巩固练习时提高学习兴趣。

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心理实验表明:学生经过近30分钟的紧张学习之后,注意力已经渡过了最佳时期。此时,学生易疲劳,学习兴趣降低,学困生的表现尤为明显。为了保持较好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除了注意练习的目的性、典型性、层次性和针对性以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练习形式的设计。低年级经常采用的游戏活动有:小小运动会、数学扑克、争当优秀邮递员、猎捉老鼠、夺红旗、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数学医院、摘苹果、开火车、接力赛等。为了使游戏更有趣味性,教师可制作一些小动物头饰,做游戏时,让学生戴在头上,会使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高年级主要是提出一些富有思考性的问题或创设一种情境。

三、活

活——即教学方法灵活、把教材用活、把学生教活。

1.教学方法灵活。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从这些方面综合考虑。a、从教学任务来看,感知新教材时,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理解新教材时,以谈话法、讲解法为主;形成技能技巧时,以练习法为主。B、从教学内容来看,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以演示法、实验法为主;应用题教学,一般以谈话法辅之以讲解法。C、对不同的新教材,教学方法亦不同,新旧知识联系紧密的可用谈话注、引导发现法等;教学崭新的起始概念,一般用实验法、探究研讨法。D、从教学对象来看,低年级多用演示法、实验法;中年级多用启发谈话或引导发现法、探究研讨法;高年级可适当用讲解法、自学辅导法。一般来讲,年级越高,教学方法也应该越开放。E、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强,可以加强独立作业;有的抽象概括能力较为突出,那就可以减少直观手段;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F、从教学设备来看,有电化教学设备的学校,就应充分利用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手段。G、此外,教师的教学风格不同,所选用的教学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2.把教材用活。

修订版大纲提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

3

3.把学生教活。

(1)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往往能成为促使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学生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意义、更具价值。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是敢于和善于揭示自己认知上的矛盾与冲突,积极探求未知的心理需求的具体表现,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学习品质。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学习数学。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认为好的方法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这就是创新。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各种思路中,有时确实存在某种方法比较简单,我们在教学中,常采取先发散后集中的策略,所谓集中就是比较各种方法,并说出哪种方法简单,但不能强加于人,要让学生自己比较、选择。

(3)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要重视教学思考方法的有机渗透,注意发展学生的潜能,精心安排好课堂练习,做到练有重点、练有层次,题型多样,针对性强。在教学中,特别要注意对中、差生的帮助,要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回答一些问题,学生答错了,不应错过机会,要帮助他们学懂,把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答对了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就是说,对学生要有一个正确的评价。缺少评价的教学,是不容易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的,更谈不上把学生教聪明。

(4)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①尊重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对学生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师要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话语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尤其是后进学生,对他们更要少批评多鼓励,从而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产生与教师合作的欲望。

②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

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各种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让他们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这样也可以使学生敢于暴露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一些疑难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③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学习。

引导学生撑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让他们从小学会学习,这既是未来社会对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学习方法的教学,让学生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实际操作、直观感知、抽象概括、演绎推理、迁移类推、系统整理知识等方法。通过这些方法的掌握。促进他们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四、实

实——就是教学中要讲求实效,不走过场,不摆花架子,用足球场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教学要“到位”,即努力做到教学内容充实,课堂训练扎实,教学目标落实。

1.教学内容充实主要指以下几个方面:

(l)合理地确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谓教学内容的广度。是指知识的范围或知识的量,从信息论的角度说就是一节课传输给学生的信息量。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大,知识点过 4

多,学生难以接受,而一节课的信息量过小,知识点过少,则浪费时间,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明确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当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几个知识点时,往往需要明确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以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或者面面俱到平均使用力量,影响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掌握,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一般地说,数学的基本概念、法则、公式、性质都是教学的重点。所谓难点,就是多数学生不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类问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些内容就是教材的关键。作为教材的关键,它在攻克难点、突出重点过程中往往具有突破口的功能。一旦处理好教材的关键,与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就可以迎刃而解。 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合理安排教学的顺序。教师就要考虑哪种顺序更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哪种顺序更可以节省教学时间,哪种顺序教学效果更好。

(4)要把数学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处,改变过去“掐头去尾只烧中段”的做法。让学生感到生活周围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亲切感、真实感,要靠知识本身的魅力来吸引学生。

(5)教学过程中做到三个“延伸”。

一是由传授知识向传导方法“延伸,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一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第一个素质教育观——学习观。“延伸”是指在传输知识的过程中,重视对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会学习。它的实质在于变重教为重学,变获得为获取,变被动为主动。

二是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延伸”。

由传授知识向渗透情感的延伸,这是教学过程的第二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第二个素质教育观——人文观。实施素质教育,究其本质,是对完整的、健全的人格的追求和培养,即强调教育的人文精神,凸现教育主体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原则,亦即第二个延伸的内涵所在。

三是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延伸”。

由传授知识向发展智能的延伸,是教学过程的第三个延伸,也是课堂教学中应确立的第三个素质教育观——发展观。发展观是指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现代教学论认为,课堂教学既包含着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转化,同时也包含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向能力结构的转化。而且这种质的转化需要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与学生的主动作用的双向活动中来完成。

2.课堂训练扎实。即体现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做到练有目的,练有重点,练有层次,形式多样,针对性强,并注意反馈及时、准确、高效。

3.教学目标落实。就是一节课下来,看一看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下评定:

(1)在老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注意力集中,学习兴趣浓厚,能克服外界的干扰,聚精会神地听讲。

5

篇三: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如何评价一节数学课

就评课而言,主要是评教学思想(教学观念)、评教材处理、评教法选择、评学法指导、评能力培养和评师生关系,但归结起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课堂的教学设计,课堂上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最终我们关心的是教学效果。本文就自己多年的高中数学教学实践和亲身感悟,针对教学设计、师生关系和教学语言几个方面谈谈如何来评价一节课,怎样的数学课才算做好课。

一、看课堂教学设计

(一)看课的开头、过渡和小结

一节课就象一篇文章,引出课题的情境要创设好,一个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开头以后要不失时机地点出课题,不能举的例子太多,而失去点题的最好时机,一节课的带头语最好不要超过五分钟,不可以过多地夺去重点研究内容的时间。引出一节课的方法有很多:①可以先谈和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生产生活实际例子,这种方法一般用于一章或一大节内容的开始课,较多地应用于新课的教学。②先复习学生学过的、和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关系极为密切的知识和方法,主要目的是为新的研究内容的进行铺平道路,这种方法一般也是较多地用于新课的教学。③通过解决一道题引出本节课内容,这一道题一般有很大的变式空间,能联系许多知识和思想方法,这种引课的方法一般用于习题课的教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以轻视各问题或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各部分内容之间、各问题之间要有本质的联系,各部分的教学之间要有恰当的过渡语言,达到巧妙地由一个问题的研究过渡的另一个问题的研究。让整堂课的内容浑然一体,让学生和听课的老师感到课堂内容丰富,但又没有一个多余的研究内容,由一个问题过渡到另一个问题的研究是人们很自然的想法。

一节课的结尾小节也非常重要,好的结尾小节可以让学生抓住本节课要掌握的重点内容,可以让本节课的重点在学生头脑中历历在目,好的结尾可以让学生意犹未尽,可以让学生对下一节课的研究充满了期待。当然一节课的结尾小节最好让学生更多地完成,也可以师生共同进行,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二)看课堂中教学内容的设计

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是否由特殊到一般,是否从具体到抽象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看一节课是否具有现实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恰当地创设于学生实际生活及社会实践内有密切联系的应用型数学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就在自己身 边。

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问题意识,一节课最好形成一条问题系列,不仅如此,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要创设条件开放、方法开放、结论开放的开放性问题,带领学生挖掘出题目和问题中的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将题目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体现出来。

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引导学生变换问题的观察角度,多方位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多引导学生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存在这个结论,条件和结论有什么联系,怎样得到这个结论。

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否具有冲突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利用知识的新旧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不同特点之间的差异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注重“矛盾式”的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 参与问题的愿望,是学生的探索发现艺术在“冲突—— 平衡——再冲突——再平衡”中,不断得到强化。

看该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否恰当地渗透,该体现数学美学的地方是否体现出数学的美。 看一节课可以挖掘出思想教育内容之处是否得到了体现,是否能够寓思想教育于数学教学活动之中。

(三)看一节课中各内容、各问题间的联系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不仅由开头到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再到结尾要有密切的联系,要有自然的过渡。就是本节课的主要研究内容、各问题之间也应有密切的联系。可以是条件由具体到抽象一点,得到另一个问题,也可以是结论变条件、条件变结论得到新问题,还可以是条件和结论联系其它单元知识和方法推出更加深入的问题。一节课的系列问题若是由一个简单问题不断地变化而来的,那是再好不过的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课堂内的练习应该是巩固例题中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最好也是例题从不同角度的变式,而不是例题的简单翻版。而作业是要巩固课堂中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可以有一点对课堂上问题进一步升华。

让学生努力提出和解决系列问题,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学会运用学过的数学思想方法,这也是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的最好途径。在数学教学设计中,课前提问的内容要与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密切相关,课堂上每一个例题、练习题和课后作业题都要围绕着课堂上研究的知识和方法预设,这些都是在向学生渗透“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各类数学问题是联系着的,学会了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才能正确而快速解决数学问题”,都是在向学生渗透学习方法。

二、看课堂教学方法和课堂上的师生关系

看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看课堂上师生互动情况,看教师是否恰当地提出问题,看学生是否主动提出问题,看学生是否有理有据地提出对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从创设生动具体的问题情境入手,组织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点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微笑带进课堂。少一些训斥,多一些关爱;少一些否定,多一些鼓励。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不断提升课堂艺术,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达到愿学、爱学、乐学的境界。

目前,数学教师上课可以概括为三类方式,反映出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

第一类,教师给学生讲解,展示数学思维过程,但不许学生随意插话,不能发表自己的见解,有想法在课后和老师交流。这种课的优势是教学进程可能快一些,在目前高中数学内容过多的情况下,很多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考虑到教学进度问题,经常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式的严重不足之处在于: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压制了主体,戳伤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实践证明这样的实际的教学效率并不高,学生对知识和方法的的掌握并不深刻,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方法也只是教师的翻版,这样加工出的学生没有什么创新意识。

第二类:教师设计好教学方案,将教学讲义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学先做。在课堂上结合学生的实际,结合随时发生的教学事件灵活地运用预设的教学方案。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

引导下,学生研究数学问题,总结思维方法,再用得到的方法解决各类问题,包括相关的变式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随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真理面前师生平等。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既恰到好处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有了自己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有了愉悦,有了成功,有了自己良好的体验,能深刻地理解和记忆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已不再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怎样思考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研究的过程。教师关心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体验和学生的收获,所以这样的教学是实事求是的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是一种既有纪律又有民主和自由的教学。

第三类: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的座位在一起,学生不是面向黑板坐,而是各小组围着桌子周围坐。在课堂上,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大家一起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尽量少说话。这样的课堂可能是很多专家最为提倡和欣赏的。这种课表面看来课堂上很热闹,符合当前的形式。但是,其的缺点也很多:首先是教师的主导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一节课下来课堂上的方法和基本观点也不十分明确。其次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反应稍微慢一点的学生在课堂上可能没有收获,堂堂收获颇丰的往往始终是那一部分学生,课堂上的关键之处没有教师的参与是不能很好完成的,其结果所谓的面向全体学生、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就是说这种课形式化过重,缺少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样的数学课能否比以教师为中心的第一类课高效,我想值得数学教师和数学工作者思考。

三、看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语言

看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否准确,是否简捷明了,是否得当。特别是对于数学问题的描述要准确无误,不能让人看出漏洞,不能产生歧义。

看课堂上教师语言是否抑扬顿挫,是否生动形象,是否具有趣味性,是否具有幽默感,是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完成数学的学习。

在课堂教学中,多为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式、数学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识,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刻板观念,从而能够引起学生对该知识的重视。

看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能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其它学科的相关内容,是否有机地渗透思想教育的内容,是否能够结合数学式、结合几何图形描述出数学的美。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多一些生产和生活经验,了解其它学科的一些常识,就要有较宽的知识面。

四、看课堂教学效果

从学生的表情看出学生的心理,看出学生是否愉悦,看出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方法掌握的大致情况。

从本节课师生的研究内容看这节课的价值,一节有价值的数学课会让学生收益颇丰。只是学生愉悦,内容空洞无味,学生收益不大,这种课又好在哪里呢?

从课堂练习和学生回答问题和主动发言的情况看学生对本节知识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学生主动发言,学生会答问题准确无误,绝大多数同学较顺利地进行课堂练习,说明课堂效果很好。

没有一位数学教师不希望自己的数学课精彩,没有一名学生不想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氛围中学习,没有一名学生不想在充满愉悦的心情下学习数学,我教过的一些同学跟我讲:“听了您的数学课,我感到数学不再可怕了,相反,我感到:堂堂有大收获,天天有成功”。要让你教的学生喜欢

你,让他们终生无法忘记你,经常回味您上数学课的情景,你就要吃苦耐劳,花大气力搞好教学设计;就要充分地发扬教学民主,营造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课堂;就要努力锤炼你的教学语言,努力了解一些和数学教学内容相关的趣闻趣事。一位立志教好数学的朋友,只要不辞辛苦地在这三大方面下功夫,就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学生和学生家长爱戴的数学教师。

次文只是提供老师参照,希望有助于老师们

华海学校教导处


数学节节徽设计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750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