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孔孟

时间:2017-01-16 07:34:5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孔孟家谱

孔孟家谱 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孟、曾、颜四大望族(即:孔丘、孟何、曾参、颜回四家)。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 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6代衍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

孟子是孔子孙子子思的学生,孔子是孟子曾曾(孟子前4代)祖父孟武伯(鲁国国相)的得意门生且为孙女婿。孔子祖父伯夏与孟武伯为是为益友,亦为两姨兄弟。孔子娶正妻未能生育,且早亡。妾(孟武伯之孙女、孟子之姑奶奶)生子孔鲤,鲤生伋(子思),伋乃孟子师。孔孟家谱前30代(后辈均有时任皇帝排定)均为孔子排定(子思,孟子修承)。孔孟均从孟子按第一代排定算起。侍孔子祖父—伯夏、 孟子曾曾祖—孟武伯为先祖。所以孔子不认识成名的后孟子,只熟悉儿时的孟子。颜徵—颜回之姑奶奶,孔子之母。曾子—孔子之妹之子,孔子为曾子(曾参)之舅舅。这就是孟孔曾颜的关系。 还有一说:孟武伯为相时以尚武著称却为人傲慢无礼,止有孔子祖父伯夏一个好友,亦为两姨兄弟。伯夏在鲁国失去领地后一直跟随孟武伯,孟武伯救活于伯夏与齐人械斗战争中。伯夏死托孤叔梁纥于孟武伯。孤叔梁在孔子三岁时死,孔子母子不为施氏(叔梁纥的正妻)所容,孔母颜徵在只好携孔子与孟皮移居曲阜阙里,生活艰难,孟武伯接济救危于贫,至孔子成年。

孔子17岁时,孔母颜徵在卒,孟氏趋衬其后世,兹以衣食,至丧毕。 还有一说:孟(伯)、仲、叔、季,兄弟排行中。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孔子之父叔梁纥娶妻施氏,生9女,无子。又娶妾,生一子,取名伯尼,又称孟皮。孟皮脚有毛病,依照当时的礼仪不宜继嗣,于是又于年轻女子颜徵在生孔子。孟皮生子,子生孙孟轲,

又有一说:孔子生子孔鲤无后,娶孟氏女为妾,生子伋。孔子感恩于得意门生曾子、颜子合称孟孔曾颜 又有一说:孔子生子孔鲤无后,孟氏过继伋为孔后。伋亦无后,孟氏又过继白为孔后。白为轲之胞弟。 种种迹象表明至少孔子三代以后其子孙均为孟氏后代,这也是孔孟渊源的最大关系,且孔子亦为宋国人(今河南夏邑人),非为我山东人。孟子世代均为鲁国人。因孔子当时为宰相,前辈考查较为详尽。在前卌四世祖 帝喾高辛氏 ,前 卌三世祖 契就与孟氏先祖为一人,故此永世安好,不得互伤,亦不得通婚(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

为何说孔孟是一家?

因为孔孟都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大学者(公元前551~前479年),他首开私学,创立儒家学派。孟

子是战国时期的大学者(生卒年不详,一说前385~前304年,一说前372~前289年),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对儒家学派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孔子生于今日山东曲阜,孟子生在距曲阜仅数十里的邹县,他们都曾沐浴着以泰山为中心的齐鲁文化。

公元前2世纪中叶,汉武帝认识到孔子学说有利于****集权大一统的社会格局,因而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中国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时期,一直尊奉孔子为圣人,尊称孟子为亚圣;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以及孔子后裔和孟子后裔,都自觉或不自觉地相信或认为孟子的学术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或完全一致,简言之即所谓的孔孟一家。

而且孔家和孟家的排辈字都相同,不差分毫。

孔繁森是孔孟第74代人.孔令辉是76代人..(昭,宪,庆,繁,祥,令.......)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 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3],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 [1]

在华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中,有且只有四姓是所谓“通天谱”的,意思是普天之下,全世界只有一种家谱的。这四姓就是孔、孟、曾、颜。这四家的祖先都分别追溯到孔丘、孟轲、曾参、颜回四大圣贤,而这四家的家谱,所排的字辈——就是辈分命名所用的字——也完全是一样的。这件事看起来好像与国家民族无关,实际上充分表现了我们这个民族崇高文化,重视血统的精神。

在山东曲阜,孔府诗礼堂,贴着一张乾隆九年二月十七日的告示,是乾隆皇帝赐给孔府的30个字作为行辈,凡孔氏家族都要遵照30个字行辈取名。如果不依字序,随意取名的,不准入家谱。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孔子第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上报民国zhen fu批准继30个字后,又续了20个字。

孔、孟、曾、颜后裔行辈五十字

希言公彦承

宏闻贞尚衍

兴敏传继广

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建道敦安定

懋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

永锡世绪昌

按资排辈起名字最讲究的家族,要属儒家孔、孟、曾、颜四大望族(即:孔丘、孟何、曾参、颜回四家)。

根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于高祖十二年十二月“自淮南还,过鲁,以太牢(猪、牛、羊三牲各一)祭祀孔子”,以后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唐高宗李治、玄宗李隆基、北周太祖郭威、宋真宗赵恒、清朝康熙皇帝、乾隆皇帝为了表示尊重儒学,都到曲阜祭祀过孔子。尤其是乾隆皇帝曾经先后八次朝孔,并于乾隆九年赐给孔府三十个字:

希言公彦承,弘闻桢尚衍。

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1920年,孔子第76代衍孙孔令贻又续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橘修肇益常。

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自从乾隆皇帝赐字以后,不但孔府族人按此起名,而且孟府、曾府、颜府也都相随而来,均按此五十个字起名(曾氏从六十三代开始,用与孔、颜、孟统一的字辈)。自春秋以后,这四家子孙繁衍很多,遍布国内国外,他们在他乡异地相逢,只要一提名道姓,便知是哪一辈,叙罢辈分,定了称呼,便有酒宴招待,问明情况,如果经济困难,还要互相资助。孔孟后人现在取名,正式订出行辈是在明朝:明初朱元璋赐孔氏八个辈字:公、彦、承、弘、闻、贞、尚、胤,供起名用。后因洪武元年五十六代孔希学及洪武十七年五十七代孔讷先后袭封衍圣公。这样就把“希”和“言”旁加上去为十个字,即: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后清代为避帝讳,将弘改为宏,胤改为衍)。:明天启年间,这十个字已不够用,由六十五代衍圣公孔胤植(孔荫植)奏准。后续二十个字即:“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民国八年由七十六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立二十个字咨请当时的北洋政府核准公布。亦即第八十六代至一百零五代。即“建道敦安定,懋修肈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到现在为止已知最小辈是“钦”字辈。因此,不少孔孟后人从名字上就能看出来辈分大小。这并非是孔孟传人一直使用的,而是在清乾隆九年(1744年),由礼部调查整理,报皇帝钦定作为孔孟后裔行辈的顺序的。在此之前,孔子家谱非常繁芜,这个取字方法比先前大大简化,又经皇帝提倡,使得中国其他大家族谱系的也开始效仿这种方法。[2]

官。2008年,伴随着孔德成先生的去世,“衍圣公”也就划上了句号。

对孔子之后的册封始于西汉,西汉平帝封孔子后裔为褒侯,曹魏改号宗圣侯,晋、南朝宋改号奉圣侯,北魏称崇圣侯,北齐改恭圣侯。北周时,晋封邹国公。隋朝,文帝封邹国公,

衍圣公,一直到现在。

必须说明,衍圣公不是守坟的!

自汉以后,学术界几乎异口同声地把孟轲(孟子)列入儒家,并将其抬到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地位,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更有“孔孟之道”一说。

其实从其学说的基本内容看,孟子与孔子绝非一家,把他划为区别于儒家的孟轲学派似乎会更符合实际情况。

与孔子“克己复礼”、在政治上基本主张维护周制不同,孟轲提出了一套属于封建制度的经济政治主张。

在经济思想上,孔子主张恪守旧制。孟轲则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应该是与周制截然不同,人人都有“恒产”的小农经济。他主张五亩之宅、百亩之田的“恒产”,已经完全不同于奴隶制下的封建小农经济了。

在政治思想上,孟轲与孔子“卿大夫以序守之······贵贱不愆,所谓度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的主张有着很大的区别,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的思想。对于君权高于一切的时代来说,孟子的主张,具有大胆的启蒙、革新意义。

孟子认为,做国王的如治理不好百姓,使境内不治,则应将其废弃。他曾当面问齐宣王:“如果一个国家没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使齐宣王环顾左右而言他,不敢正面回答。

所有这些,都是与奴隶制的世卿世禄制度对立的;也是与对民众采取“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态度,对国君采取“色勃如也,足躞如也,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态度的孔子所不同的。

所以,从学术上来分,孟子不应划归儒家学派,而应成为独立的孟轲学派。[3]

篇二:孔孟对比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他说:“诚者,天之道也。”孟子把诚这个道德概念规定为天的本质属性,认为天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观念的本原。孟子的思想体系,包括他的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都是以天这个范畴为基石的。

内容提要:孔子孟子同为圣人,但精神人格却不尽相同,孔子温文尔雅,孟子血性刚烈。孔子的风格适用于官场职场,孟子的精神适用于内在修养。结论:继承孟子遗产应当坚持“内孟外孔”。

(1)只有扬弃孟子精神人格,才能将其发扬光大。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气质性格,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既以后天习得为主,也受遗传基因的先天影响。孟子后裔有两点与始祖密不可分。其一,血管里流动着孟子的热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物质无限可分,基因代代相传,无论经过多少次重组与整合,孟子的基因在其后裔的身体里永远像一江春水那样剪切不断;其二,举凡孟子后裔,无论是否识字,都会真心向往孟子的精神人格,自愿接受孟子思想文化的熏陶。前者归为基因影响,后者化入后天习得,久而久之,孟子的的精气神,渐次充盈在每个孟子后裔身心之中,成为无形的孟家族徽。

然而,自然地接受孟子的基因遗传和后天影响,不如自觉地扬弃孟子的精神人格,更能把始祖的宝贵遗产发扬光大。如何扬弃和发扬光大,值得广大宗亲深入思考和研究,现将我对孔孟思想比较研究的断想写在下面,就教于大方之家,并以期引起讨论。

(2)孟子是儒学的传人和“终结”者。

据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春秋以降,儒者宗师仲尼。战国时期,儒学一分为八,其中主要有两派,一是孟子出子思一系传道,二是荀子出子夏一系传经,而后学多以孟子的传道派为正宗。孟子之少也,其舍近墓,后孟母迁其舍至市旁,再迁至学宫之侧。孟子嬉戏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及长乃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唐代鸿儒韩愈断言:儒学之道始于孔子,传于孟子,其后不得传。窃以为此言不虚。

孟子是世人公认的孔子之后最大的儒家学者。他说“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那么孟子所“私淑”的“诸人”是何许人呢?《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说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汉书.艺文志》本注则说孟子是“子思弟子”。有人以为《汉书.艺文志》是对的,《史记》错在“门”字之后衍一“人”字。而据考证和推论,即使子思活到八十岁,距孟子出生还有三十多年,孟子不可能直接受业于子思。孔子去世后,儒学歧路亡羊,邹鲁学者大多只对孔子学说中的“礼容末节”感兴趣,而“不见其大”者;只有子思“上探本与天道,下及经纶天下之大经”,继承弘大了孔子学说。孟子受其影响而进一步发扬光大,使儒学面目一新。可见子思是孟子所私淑的诸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除子思外,他还研究借鉴了许多其他学者的言论和学说,所以才说“私淑诸人”。

(3)孟子为弘扬和发展孔子学说做出了重大贡献。

孟子做为亚圣和儒家学派的第二把手,其思想和学说主要渊源于孔子,并为弘扬和发展孔子学说做出了两个最大贡献:其一,在儒家思想传统中,辟斥“异端”,弘扬儒道,历来被视作儒者的天职,不如此则不足以成为圣人的门徒。而能够立于儒家道统之本位,视当时充斥天下的杨朱墨翟之言为“违戾正道”之“异端”力加辟斥者,始於孟子。其二,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孔子认为仁是人的最高德性。但孔子论仁,往往就事论事,随问而答,缺乏集中而详尽的论述。综观孔子对仁的界定,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二者各有应用的范围,前者是以仁待人,后者是以仁律己,二者合起来涵盖了人类道德生活的全部范围。然而,仁从何来?人为什么必须以仁待人和律己?这些问题,孔子并没有作出回答,更深层面的理论论证,基本是由孟子完成的。孟子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并从心、性、仁三者的关系上对仁进行了论证,视仁为人心的本质属性和人性的基本内容,从而解决了仁的来源和根据问题,把孔子的仁学推进到心性论的深度和本体论的高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儒学大师朱熹评价说:“孟子发明四端,乃孔子所未发。人只道孟子有辟杨墨之功,殊不知他就仁心上发明大功如此。”(见《朱子语类》卷五十三)

(4)孟子精神人格英气逼人,气贯长虹。

宋儒评价孟子“有英气”。孟子那种以个体人格为中心的倨傲风范,那种“说大人,则藐之”的狂狷人格,那种“圣人与我同类,万物皆备于我”的主体意识,那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那种“民贵君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万古流芳的豪言,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确实英气逼人,气贯长虹!若将古语“儒侠同源”比之孟子,亦可谓信矣哉!

孟子英气逼人,英气迷人,确是难能可贵的大好事,但好事在一定条件下也会转化成坏事。优点与缺点常常是一体两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真理再向前走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优点和长处用得不是地方就会变成缺点和短处,遭遇麻烦。孟子的“三不主义”,他的“冻死迎风站,饿死挺肚皮”精神,以之砺志则可,用来指导处世就要作分析。换言之,做人要做这样的人,做事(包括说话)如果也要这样做,那就难免到处碰壁。

以孟子本人为例试析之。

孟子出道之时,正是“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皆以图存获利为目的的时代;能言善辩的游说之士,仅凭口舌之辩,即可一夜富贵。当其时也,策士如云,无不投人所好,比较著名的就有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甘茂、淳于髡、鲁仲连、范雎、郭隗、公孙龙、虞卿、蔡泽、姚贾等一大批人。他们各持一说,到处游说,而且大都投机取巧,随机应变,苏秦、张仪者流更是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先后博得六国相印。先是,商鞅曾以帝道、王道游说秦孝公不成,然后即以霸道——“强国之术说君,君大悦之耳”,于是商鞅受到秦国重用。 商鞅入秦时孟子约十一二 岁,商鞅被杀时,孟子三十四五岁。春秋无义战,战国战无义。孟子目睹连年战乱,痛心疾首,在痛苦的探索中形成了以王政而不以战争安邦治国、统一天下的学说

和主张,年逾五十开始游说梁惠王,指望惠王推行其道。然而惠王不能用,三年后孟子离梁返邹入齐,五十四五岁做了齐国的客卿(客卿是给外籍官员的封号),后以母丧归葬于鲁,鲁不能用,复入齐。齐攻占燕国,孟子建议齐王见好就收,为燕国立一傀儡君主而后撤出,齐王以为此议不妥,未予采纳。不到两年齐军就遭到燕人的反抗;各诸侯国也怕齐国因此而更加强大,纷纷反对齐国吞并燕国,齐军在各国压力和燕人反抗之下败退撤回。为此,齐宣王自觉既没面子,又愧对孟子,孟子也觉得再呆下去很没趣,在花甲之年辞官离齐,返邹,过宋,为滕制井田。然滕国地域偏狭,终不能有大作为,遂告老还乡,与弟子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胸怀大志,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不受赏识,在哪个国家都没呆上三年。何耶?除“陈义既高,不为时主所悦,又以道自重,不肯下人”外,也与其言行充满狂狷之气关系极大,是“故难进易退,所至之国,未尝有所终三年焉”!孟子的狂狷人格之不受欢迎,可以从他与孔子的对照中得到说明。

(5)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二圣学说同中有异。

孟子学说源出孔子,又与孔子学说存在很多不同之处。正如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进入同一河流,两个人就更不可能;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他认为志士仁人应当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成全仁德,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而孟子则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义”的学说,所谓孔曰杀身成仁,孟曰舍生取义是也。仁和义有同也有异:“仁,人心也;义,人路也”;仁者爱人,义者助人;仁者博爱(泛爱众),义者广利;仁是尚慈,行仁需要“奉献爱心”;义是豪举,守义需要“见义勇为”,拿来出勇敢精神。孟子的“义”,凝聚着广利天下的高尚情操和政治理想,他把“义”看得比生命还要珍贵,他坚持正义的信念“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因此,虽然“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认为,有“义”在胸,即可成为奉行“三不主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

(6)孔子温良恭让,孟子血性刚烈,二圣气质区别明显。

孔子对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环境,应该拿出什么表情、什么动作、什么语言,都是一丝不苟,准确而稳妥。据《论语》一书记载:孔子在本乡之地,显得温和恭敬,就像不会说话一样。但他在宗庙里、朝廷上,却很善于言辞,只是说得比较谨慎而已。他同下大夫说话,温和而快乐;同上大夫说话,正直而公正;在国君面前,他又表现出恭敬不安的样子,并且仪态适中。 国君召他去接待宾客,他的脸色会立即庄重起来,脚步也快起来,向和他站在一起的人作揖,手向左或向右作揖,衣服前后摆动,整齐不乱。他快步走的时候,像鸟儿展开双翅一样。宾客走后,他还要向君主回报说:“客人已经不再回头看了。” 孔子走进朝廷的大门时,总是显出一副谨慎而恭敬的样子,好像那里没有他的容身之地。站,他不站在门的中间;走,他也不踩门坎。经过国君的座位时,他的脸色会立刻庄重起来,脚步也随之加快,说话时好像中气不足一样。当他提起衣服下摆向堂上走的时候,就表现出恭敬谨慎的样子,屏住气息,好像

不喘气似的。退出来时,走下了台阶,脸色才舒展开来,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走完了台阶,又快快地向前走几步,姿态仍像鸟儿展翅一样。回到自己的位置,还表现出恭敬不安的样子。 孔子出使别的诸侯国时,手持圭片,恭敬谨慎,像是举不起来的样子。向上举时好像在作揖,放在下面时好像是给人递东西。脸色庄重得像战栗的样子,步子很小,好像沿着一条直线往前走。在举行赠送礼物的仪式时,他显得和颜悦色。和国君举行私下会见的时候,心情更是轻松愉快。

孟子的言谈举止则是谦柔不足,刚强有余,他是一位“抗上”之人。第一,孟子主张君臣关系应以道义为基础,如果君主无道,臣民不仅可以抛弃之,甚至可以推翻之诛灭之。他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加犬马,则臣视君如同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是向君主要平等,简直无疑于与虎谋皮;第二,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公然把老百姓置于帝王之上。这样的观点,即使在今天的世界上,也未必能有通约性,何况那个时代!第三,孟子与君主谈话,常常话题尖锐,口气咄咄逼人,他向齐宣王问话时,直问得对方无言以对,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转头去看其他大臣们,扯些别的话题。这样的下级,会受青睐吗?第四,君主召见孔子时,孔子不等马车驾好就动身出发了。而孟子却反其道而行之,有一次他正要去见齐王,不料齐王派人对他说:“我本该来看望你的,但是我有怕冷的毛病,不能吹风。明天早晨,我将临朝听政,不知你是否肯来让我见一见?”孟子却回答说:“我不幸生了病,不能到朝廷上去。” 其实那天他并没有病。套用一句俏皮嗑:上级说有病就有病,没病也有病;你没病说有病,有病也没病。啊,君主说自己有病你不高兴,让你去见他一面,你却说自己也有病,这不是成心吗!第五,他给别人出主意,别人照他的话去做却丢了官,这样的事也是有的。孟子对一个叫蚔蛙的齐国大臣说:你请求担任法官,已经几个月了,还不可以进谏吗? 蚔蛙向齐王进谏而不被采纳,便辞官而去。齐国有人议论说:“孟子替蚔蛙出的主意倒是很好了,他怎么为自己考虑,就不知道了。”第六,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孟子却说:“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跟大人物谈话要藐视他,别把他高高在上的样子放在眼里!呵呵,你不把他放在眼里,他怎么能把乌纱放在你头上啊!

(7)孔子讲究实际,孟子过于清高。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三个月没有君主任命孔子做官,孔子就会遑遑不可终日,每次出境都要随时带上送给其他国君的见面礼。孔子甚至说过:“富而可求之,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果富贵是可求的,那么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而孟子却不同,他说“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他还拿古人说事儿,说君子“所就三,所去三。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其次,虽未行其言也,迎之致敬以有礼,则就之;礼貌衰,则去之。其下,朝不食,夕不食,饥饿不能出门户。君闻之曰:‘吾大者不能行其道,又不能从其言也,使饥饿于我土地,吾耻之。’周之,亦可受也,免死而已矣。” 他提出,君子即使出仕,也不可以“钻穴”,不可以“穿”,不可以“诡遇”,不可以“枉尺直寻”,不可以“逆取顺守”。直到无官可做回乡养老时,弟

子问他擅长什么,他还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令人在钦佩之余,不免想起一句名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8)孔子中庸,孟子狂狷。

尽管孔子也说过对待父母之仇要“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这样具有阳刚之气的话,但总体来说,“仲尼不为已甚者”,强调“过犹不及”,中庸之道把握得很好。他说:“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孔子深知“事君数斯辱矣”的道理,所以对君主吃人肉也不置一词。晋文公继位以前曾被迫害,到处流亡,没有吃的,介子推就割自己的肉给他吃。孔子曾赞扬晋文公的政绩,可从没有谴责过晋文公吃人肉。孔子重视修身齐家,不过,他也坚持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很是精明,有时他还把伦理放在法制之上,主张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孔子在人际交往上也很善于动脑筋,特别注意方式方法,他与阳货的交往就很能说明问题。阳货是鲁国一个奸臣,也是孔子的宿敌,他总想和孔子见面套近乎,但孔子始终不愿见他。有一天他去见孔子没有见到,就留下一只火腿送给孔子,给孔了出了一道难题。因为按当时的礼节,孔子收到有这样身份之人的礼物,必须回拜才行。孔子把这件事处理得非常巧妙,他先让学生去搞情报,打听到阳货不在家这一天去回拜。后来出了差子,他没有料到会在路上遇到阳货。阳货是个大政客,他连续提出两个问题让孔子回答,然后又对孔子耍花腔,说,日月每天不停地运转,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人也一天天走向衰老,等年龄大了,想救世救国,精力就不够了,岁月不可能永远停在年轻阶段的。逼得孔子终于说出真话:是啊,我马上就要出来做官了! 鲁昭公娶同姓女子为夫人,违反了礼的规定,而孔子却说他懂礼。此事说明孔子是故意为鲁昭公袒护,即“为尊者讳”。孔子一贯以维护当时的宗法等级制度为最高原则,所以难免自相矛盾。事后,他还自嘲一样地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这说明他自己也明白偏袒鲁昭公是个过错。

还有一件事,更有意味,那就是孟子曾津津乐道的孔子离鲁之事。孟子说:“孔子为鲁司寇,不用,从而祭,燔肉不至,不税冕而行。不知者以为为肉也,其知者以为以无礼也。乃孔子则欲以微罪行,不欲为苟去。”孔子在鲁国当司寇不被信任,跟随鲁君去祭祀,连祭过的烤肉也没按规矩送来。于是孔子离开鲁国。不了解孔子的人以为他是为了几块烤肉而闹情绪,了解他的人以为他是由于鲁国君相无礼才出走;只有孔子自己清楚,他是为了不暴露君相的过错,宁可让自己带上一点小罪名离开鲁国。瞧,孔子为上级想得多么周到!

与孔子相比,孟子就大不相同了。梁启超在论及孟子时谈到:孟子以为人所以能宏道者,由其有良知良能,故言性善。此善性当务自得而有诸己,故言存养。此善性当博极其量,故言扩充。其教人在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故与曾子一派专务致谨于容貌辞色之间者有异,与子夏一派专讲进退应对之节传章句之文者亦有异,其示人入道之途有二:曰狂,曰狷。狂者进取,故勇于自任,以圣人为必可学,以天下事为必可为;狷者有所不为,故尚名节峻崖岸,不屑不洁,终未尝枉道以循乎人也。狂狷各得中道之一体,合之即成中道。不狂不狷而欲自托于中道,则为言善行恶、媚世贼德之乡愿而已。凡《孟子》书中

篇三:孔孟道德修养的区别

(一)孔子认为,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圣人”,其次是“君子”。

1、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

2、君子道者三……仁者不忧,知(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①欲仁得仁: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②善学知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学、思统一)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述而》)(多闻、多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见贤思齐)

③克己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④内省思仁:

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反省称为“自讼”)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⑤力行近仁: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

⑥磨炼成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住也。(《论语?子罕》)

(二)孟子认为,圣人之境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个凡夫俗子都具有成为圣人的资质,关键在于愿不愿意去追求,去实践。

1、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孟子?公孙丑上》)

2、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下》)

①存心保善: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孟子?公孙丑上》)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孟子?离娄下》)

②寡欲养心: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

③反求诸己:

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孟子?尽心上》) ④尽心知性:

尽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也,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

⑤动心忍性: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⑥以义求仁: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孔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95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