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孔孟两章

时间:2016-08-28 09:44:5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孔孟两章知识点

《季氏将伐颛臾》文言知识梳理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颛臾 (zhuān xū)虎兕(sì)出于柙(xi) 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B 颛臾 (chuǎn yū)虎兕(shì)出于柙(x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C 颛臾 (zhuān yú)虎兕(sì)出于柙(xiá)社稷(jì)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àng)矣 ......D 颛臾 (zhuān yú)虎兕(shì)出于柙(jiá) 社稷(sù)之臣 则将焉用彼相(xiāng)矣 ......二、重点虚词 为:① 何以伐为. ②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 ③ 后世必为子孙忧 .

④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于:

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 .②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③虎兕出于柙 .④龟玉毁于椟 .

⑤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⑥而谋动干戈于邦内 .三、重点实词 1.是

①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______________②是社稷之臣,何以伐为 《季氏将伐颛臾》 ______________ 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木兰诗》 ______________2.疾

①君有疾在腠理,不治恐将深 《扁鹊见蔡桓公》______________②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③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触龙说赵太后》______________ ④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西门豹治邺》______________

⑤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劝学》______________⑥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史记?孙膑传》 ______________ 3.止

①陈力就列,不能止者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②河曲智叟笑止之曰 《愚公移山》 ______________ ③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______________ 4.见

①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______________ ②曹刿请见 《曹刿论战》______________ ③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④秦诚恐不可得,徒见欺 《廉颇蔺相如列传》______________⑤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______________ ⑥谡大笑曰:“汝真女子之见!” 《失街亭》______________ 5.过

①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______________ ②过犹不及 《论语?先进》______________③以其境为清,不可久居 《小石潭记》______________④是谁之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⑤无乃尔是过与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 ⑥且尔言过矣 《季氏将伐颛臾》______________⑦故尝与过宋将军 《大铁椎传》______________ 四、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家: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

五、特殊句式

六、翻译下列句子 1.无乃尔是过与? 2.既来之,则安之。 七、文章第三段的三个成语

既来之,则安之 【释义】:原意是已经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分崩离析【释义】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或一些集体分裂瓦解

祸起萧墙【释义】: 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萧墙: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摆在室内的家具——屏风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3.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二、古今异义: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 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3.是亦走也 .

4、是使养生丧死无憾也 ..5、王无罪岁 .

6、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三、虚词

以:①斧斤以时入山林 ②申之以孝悌之义③树之以桑④以五十步笑百步

而:①弃甲曳兵而走 ②或百步而后止 ③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④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于:①寡人之于国也 ②则移其民于河东 ③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四、一词多义:

数:①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②数罟不入 池 死:①养生丧死无憾 ②人死,则曰?? 五、词类活用:

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23、填然鼓.之 45、王无罪.岁 6六、特殊句式:

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申之以孝悌之义4、非我也,岁也 5、非我也,兵也七、重点词语:

1、河内凶. 2 3、弃甲曳兵而走. 4 5、谷不可胜.食 6 7、申.之以孝悌.之义89、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1011、王无罪.岁 12八、重点翻译:

1、谨庠序之教2、申之以孝悌之义

一 1.C

、然而不王.

者、养生.丧死.、谨.庠序之教、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 、谨.庠序之教、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非我也,岁.也 、斯.天下之民至焉 参考答案

《季氏将伐颛臾》

二、重点虚词 为

①语气词,呢②动词,担任③动词,成为 ④介词,替于

① 引进动作对象,不译 ② 对,对于,介词 ③ 从,介 ④ 在,介 ⑤ 到,介⑥在,介

三、重点实词

①正确,与“非”相对/这 /是

②病/ 厌恶、痛恨/ 快、急速/ 妒忌 /强/ 疾苦、痛苦 ③停止 / 阻止/只是、仅仅

④看见 / 召见/ 拜见、偈见 / 表被动,相当于“被” /,出现 /见解、见识

⑤ 走过、经过 / 超过 /过分、过于/错误、过失(名)/责备 / 错(形)/拜访、访问 四、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以为: 古义——以+为=让??担任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有事: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 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

家: 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 4、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今义—— ①不安定,不安宁

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五、略

六、翻译下列句子

1、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

2、先王曾经任命他主持东蒙山的祭祀,而且它处在我们鲁国的疆域之中,这是国家的臣属,为什么要去攻打它呢? 3、贤人周任有句话说:‘能够施展自己的才能则就其任职;如果不行,就不就其职。 4、比如瞎子走路不稳,辅助者不去扶持;摔倒了,不去搀扶,那又何必用辅助者呢? 5、有品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愿意去做却编个诳言来搪塞的态度

篇二:《孔孟两章》知识点整理

文言文教材梳理:《孔孟两章》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 “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涂”通“途”,道路。

2、重点词语: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军事行动 无乃尔是过与:责备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⑴陈:摆出,施展。⑵力:才能。⑶就:居,充任。⑷列:职位。⑸止:不去 固而近于费: 坚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痛恨 托辞,借口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担心

3.词类活用

既来之,则安之 使动用法,使??来、使??安定 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 使动用法,使??来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名词作动词,托辞,找借口 填然之鼓 “鼓”名词作动词:打鼓 七十者衣帛食肉“衣”名词作动词:穿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王”名词作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 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王无罪岁“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归咎 请以战喻 “战”动词作名词:战争 谨庠序之教“谨”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

4、多义词辨析

相:

则将焉用彼相矣 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

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动词,辅佐

过:无乃尔是过与动词,责备

且尔言过矣 形容词,错误

是谁之过与名词,过错

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超过

安:不患贫而患不安 形容词,安定

既来之,则安之使动用法,使?? 安定

疾: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憎恨

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 小病,轻病

止:

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停,动词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制止,动词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只,副词

王:然而不王者:读 wàng,名作,动称王;

梁惠王曰:读 wáng,名词,君王;

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

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

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

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

5、古今异义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古义:让??担任 今义:认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古义:指有军事行动 今义:有事情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国:古义:诸侯的封地 今义:国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 今义:家庭和住所

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义:社会不安定 今义:①不安定,不安宁②客套话,表歉意和感谢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 或百步而后止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选择连词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今义:兵器 古义:战士,士兵;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之之 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今义:胜利 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6、相关成语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指内部发生祸乱。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列瓦解。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的进行战争,后比喻大张声势的行事。

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二、文言虚词

为:

何以伐为 语气词,呢

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动词,担任

后世必为子孙忧 动词,成为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介词,替

以:

请以战喻:介词,用

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

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

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

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

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

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

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

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

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

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

三、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与” 恐怕??吧?(表反问)

2、何以伐为? “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

3、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表陈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或??或??:有的??有的??(表并列)

4、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 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表比较)

四、文言句式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非我也,岁也(否定判断肯定判断)

3、何以伐为(以何伐为,宾语前置)

4、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宾语前置)

五、重点翻译:

1、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

2、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

译:认真地兴办教育,把尊重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着东西或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

篇三:孔孟两章知识点教师版本

《季氏将伐颛臾》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1.无乃尔是过与:“与”通“欤”,表揣测的句末语气词

二、古今异义:

1.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古义——把他作为

今义——认为

2.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古义——指有军事行动;今义——有事情

3.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国:古义——诸侯的封地;今义——国家

家:古义——卿大夫的封地;今义——家庭和住所

三、一词多义:

1、为:①语气词,呢。例:何以伐为

②动词,担任。例:昔着先王以为东蒙主

③动词,成为。例:后世必为子孙忧

④介词,替。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2、相:①名词,辅助盲人走路的人。例:则将焉用彼相矣

②动词,辅佐。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3、过:①动词,责备。例:无乃尔是过与

②形容词,错误。例:且尔言过矣

③名词,过错。例:是谁之过与

④走过,经过。例: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晏子使楚》)

⑤超过。例:过犹不及(《论语?先进》)

⑥过于。例: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⑦拜访,看望。例: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4、安:①形容词,安定。例:不患贫而患不安

②使动用法,使??安定。例:既来之,则安之

5、疾:①大。例: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②憎恨。例: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③快。例: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妒忌。例: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⑤小病,轻病。例:君有疾,在奏理,汤熨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

6、止:①停,动词。例: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②制止,动词。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③只,副词。例: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狼》)

7、而:①连词,表转折。例: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②连词,表并列。例: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③连词,表转折。例: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四、词类活用:

1、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

2、既来之,则安之:来、安:使动用法,使??来,使??安

3、则修文德以来之:来:使动用法,使??来。

五、特殊句式: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状语后置】季氏将于颛臾有事

2、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状语后置】虎兕于柙出,龟玉于椟中毁

3、而谋动干戈于邦内:【状语后置】而于邦内谋动干戈

4、是社稷之臣也:【判断句】

6、无乃尔是过与:【宾语前置】无乃尔过与

7、何以伐为:【宾语前置】以何伐为

8、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省略句】昔者先王以(之)为东蒙主

六、固定句式:

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与=恐怕??吧?

2、何以伐为?:何(以)??为=为什么??呢?(表反问)

七、重点词语:

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3、陈力就列,不能者止:⑴陈:摆出,施展。⑵力:才能。⑶就:居,充任。

⑷列:职位。⑸止:不去

4、固而近于费:固:坚固

5、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疾:痛恨 辞:托辞,借口

6、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患:担心

八、重点翻译:

1、无乃尔是过与:恐怕要责备你吧

2、何以伐为:为什么要攻打它呢

3、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译:猛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占卜用的)龟甲、(祭祀用的)宝玉毁坏在匣

子里

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译:有道德的人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

5、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译:(财物)平均分配就无所谓贫穷,(人与人)和睦相处就不会人少,上下相安

无事(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

九、相关成语

1.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指内部发生祸乱。

2.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

3.开柙出虎:原址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4.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

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心来。

5.大动干戈:原指大规模的进行战争,后比喻大张声势的行事。

6.虎兕出柙:比喻坏人逃脱或做事不尽责,主管者应负责任。

7.扶颠持危:指挽救危亡颠覆的局面。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梳理

一、注音 (1)王好战:hào(2)弃甲曳兵:ya (3)数罟:cùgǔ 不入洿池:wū(4)衣帛: bó (5)鸡豚:tún狗彘:zhì(6)庠序:xiáng

(7)饿莩:piǎo (6)申之以孝悌之义:tì

二、一词多义

1.凶:

(1)不吉祥,不幸。例: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 (顺应自然的

变化,采取正确的措施就吉利;顺应自然的变化采取错误的措施就凶险)

(2)庄稼收成不好。例:河东凶亦然(《寡人之于国也》)

(3)凶残、残暴。例:攘除奸凶(《出师表》)

(4)恐惧而喧嚷骚动。例:敌入而凶(《国语》)(由于敌人入侵因恐惧而喧嚷骚动)

2.察:

(1)观察、仔细看。例:徐而察之(《石钟山记》)

(2)考察。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察邻国之政(《寡人

之于国也》)

(3)考察后推荐。例:察臣孝廉(《陈情表》)

(4)明智、精明。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3.兵

(1)兵器、武器。例:兵刃既接 (《寡人之于国也》)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

秦论》)

(2)军事、战争。例:兵者,国之大事 (《孙子兵法》)

(3)军队。例: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士兵。例: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4.直

(1)与“弯”相对。例:木受绳则直(《劝学》)

(2)正确的、正直的。例:与贵酋处二十日,争曲直(《〈指南录〉后序》)

(3)面对、遇到。例:与单于相直(《汉书》) (与单于相面对)

(4)价值,后写作“值”。例: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

(5)副词,仅,只是。例: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6)副词,径直、一直。例: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信陵君窃符救赵》)

(7)副词,竟然。例: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论积贮疏》)

5.数

(1)(Shù)数目、数量。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

(2)几,几个。例: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狼》)

(3)命运。例: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六国论》)

(4)(Cù)密,与“疏”相对。例: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

(5)(Shǔ)计算。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

(6)(Shuò)屡次。例: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

三、通假字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

四、词类活用

①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打鼓

(2)树之以桑:种植,栽种

(3)七十者衣帛食肉:穿

(4)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5)王无罪岁:归罪

②动词作名词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

③形容词作动词

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2)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非我也,岁也

2.省略句

(1)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兵曳甲而走: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兵曳甲而走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道,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道,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状语后置句

(1)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也

(2) 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白者不于道路负戴矣

4.宾语前置句

(1) 未之有也:未有之也

六、古今异义

(1)河内凶:古义:黄河。今义:今泛指河流。

(2)请以战喻: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常用于对方“请坐”,让对方坐下;“请指导”让对方做指导。

(3)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是“可以”,“以”是凭借。今义:常连用,表示同意,认可。

(4)弃甲曳兵而走:古义:跑,这里指逃跑。今义:常指一般的行走。

七、虚词

1.之

(1)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于凑足音节,舒缓语气。

(2)察邻国之政:结构助词,的。

(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结构助词,的。

(5)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6)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的。

(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前者结构助词,的。后者代词,代“五亩之宅”

(8)鸡豚狗彘之畜:结构助词,的。

(9)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结构助词,的。

(10)申之以孝梯之义:结构助词,的。

(11)未之有也:代词,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1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指人

(13)斯天下之民至焉:结构助词,的。

2.而

(1) 弃兵曳甲而走:连词,表修饰

(2) 或百步而后止:连词,表承接

(3) 然而不王者: 连词,表转折

(4)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者:连词,表转折

(5) 涂有饿殍而不知发:连词,表转折

(6)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连词,表承接

3.其

(1) 则以其民于河东:代词,代河内,相当于“那”“那里”

(2) 移其粟于河内:代词,代河东

(3) 无失其时:代词,它们的

4.焉

(1) 则尽心焉耳:句末语气词,可不翻译

(2) 斯天下之民至焉:句末语气词,“了”

5.然

(1) 河东凶亦然:代词,这样

(2) 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3) 然而不王者:代词,这样

6.于

(1) 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于

(2)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表比较,比

(3)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介词,在

七、相关成语

(1)五十步笑百步:后泛用以比喻缺点或错误的性质相同,只是情节或轻或重的区别

(2)弃甲曳兵:形容打败仗逃跑时的狼狈相


孔孟两章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067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