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知行合一

时间:2017-06-20 05:56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知行合一议论文

知行合一作文 知行合一作文(一)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核心。我们常常会说知行合一、行胜于言。但这些还仅仅

停留在话语上,没有化为我们切实的行动,没有化为我们学习、生活、工作的指南。但老实

讲,这一条是中国文化的重点,也是中国教育文化的重点。《中庸》里有一句话:“君子遵道

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简单的意思是说:有一些人道理听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却

因为气力的原因,结果就半途而废了,而我(孔子)却不会停下来。讲作文的时候,一些

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就好难啊!这是一个问题。在生活中、工作中也会遇到这

样的问题:道理都明白,但就是不去做。即使做了,也是半途而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

思想上、意识上首先要明白要搞懂。思想上意识上搞懂了,还仅仅是开始,如果没有行动,

思想上意识上的懂,那也只是半懂,或是懂。正所谓:知而不行,尤如不知。在《论语》中,孔子曾经承认过,自己在识人方面有过失误。他说自己起初在察人的时

候,是听其言,信其行。后来纠正了这个观点,对一个人的认识,要听其言,观其行。我们

通常都会犯这样的错误:一是喜欢聪明的人,而不太喜欢相对较笨的人。二是喜欢通过一个

人的语言,来判定这个人是聪明还是愚笨。这样识别人、断定人,往往会造成很大的误判。

看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思想上的认识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还要看行动上是不是得力,

是不是能佐证其思想、意识。不能简单地凭一个人语言的表达,来断定一个人的好坏智愚。有一些妈妈讲,道理都明白了,但做起来好难啊!这话跟没说一样。道理都明白了——

似乎是想否认自己很笨,但做起来好难啊——似乎又在否认自己很聪明。反过来讲,道理都

明白了——就是在说自己很聪明;但做起来好难啊——其实在进一步证明自己很愚笨。道理

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有成就的人,绝不是仅仅从思想上明白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往往

是实施行动的人。正所谓:心动不如行动,也是这个道理。而我们往往犯的一个低级的错误

就是: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但就是不在行动上加以实施。我们在生活中知人识事,也会犯一

个简单而低级的错误,对别人、对外物,我们常常是听其言,信其行;对自己呢,则常常是

讲其言,不去行。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就有了三个欺:自欺、欺人、被人欺。我们通常用英

语讲:justdoit,而不是说justthinkit,也是充分地说明了行动的重要性。想得有多深、

想得有多妙,但不能转换在行动上,那是一点意义也没有的。正如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无论

他写出多么高深的游泳理论、教材,这样的理论与教材,也是没有用的。 “愚公移山”这个>故事,从知与行的观点来看,愚公的愚——愚在没有搬家,而是

搬山。智叟的智——智在他确实有理由,认为这样的搬山行为是愚蠢的。但是反过来讲,最

后的结论证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那是因为愚公聪明就聪明在行动,而智叟的愚,就表

现在光是脑袋灵光、嘴皮滑溜,却没有行动。所以讲,不要光是停留在思想上、意识上的智,

也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嘴头上的知,要把思想上、意识上、嘴头上的智与知转化成行动上的智。

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知行合一是中国教育的重点。过去,在古人的学习中是要把这个思想贯穿始终的。比如

《三字经》的第一章中有:人不学,不知义。亲师友,习礼仪。在这一章中,一上来并没有

讲如何知某数,识某文。“人不学,不知义”讲的是学习的目的——要知义。怎么知义呢?要

“亲师友,习礼仪。”“亲师友,习礼仪”不是知识的范畴,而是行动 的范畴。

我们这一代,我们总是在讲知。我们的下一代,对于行的重要性,就知之更少了。而对

于行的理念的熏习,就更加的少。我们的下一代,他们做数学、做习题都在讲知,但是,他

们当中又有几个能好好地做一下化学试验?能认真地对待物理实验呢?他们把上北下南、左

西右东,背得滚瓜烂熟,可是把他往闹市里一丢,十有八九找不着姥姥的家门。做题能力很

强,动手能力却很差。选择答案做得很好,创新能力却几近丧失。“四书”也好,“五经”

也好,在经典文化中,知行合一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理念。前面我们讲到了《论语》中

的“听其言,观其行”等等都是。再比如,《冬夜读书示子聿》里有一句诗: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再比如,我们读《战国》,那个纸上谈兵的赵括。了解了这些典故,对于理

解这个理念,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现在的教育,害人不浅了。在如今的教育理念中,行

的理念早就被扔到了一边,这个危害实在太大。就好像是一棵树的成长,既要有“知”,又要

有“行”,二者缺一不可。而现在我们都只在强调“知”,而对于“行”却几乎忽略不计,这

样长出来的树必定是畸形的。《三字经》中,为什么一开始就要讲亲师友,习礼义?在“亲师

友,习礼仪”的基础上,才会去知某数,识某文,讲的就是知行合一。只有知,没有行的教

育,那是一个畸形的教育。光是把知识在头脑里打转,在眉毛间展示——眉头一皱,计上心

来,那是要吃亏的。说严重一些,那是要倒霉的。所以在《中庸》中,孔子讲——君子遵道

而行,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这样的人我是不去做的。别说是光知不行,就是全知而半行,

我也是不会做的。一个人的成功,绝对是做出来的。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是因为我们对传统

文化熏陶的缺失,天天讲、月月喊,叫破了嘴皮、喊坏了嗓子,几人能识,几人能知呢?知

行合一,这个理念的种子,千万千万要从小就种在孩子们的心中。从小不种下这个种子,到

大了,那就有问题了。

现在网络里流行一些公知。说两个例子:一个是前不久的毒胶囊事件,居然有专家出来

讲,一天吃六个这样的胶囊对人体无害。这样的知识分子可以说丧失了做知识分子的良知,

从理论上讲,兴许是不要紧的,但是,从“行”上来讲,那是在挑战公众的生活常识。第二

个例子,湖南有一个地方,因为洪水桥塌了,死了五六个人,而这座塌掉的桥,从内部结构

看几乎看不到什么钢筋。但居然,会有专家出来讲,塌桥很正常,公众不必大惊小怪。 他们玩弄的是学识,玩弄的是数字,玩弄的是概念,玩弄的是科学,是属于听其言的“言”。

而对于行而言,对于民众的心理承受,对于民众的心理关注——“行”而言,他们简直就是

白痴。这些人从根子上讲,受到的都是“知”的教育,对于“行”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就

如三国时期的马谡一样,说起来头头是道、彬彬有“理”,实则来讲,他们没有一点社会常识,

没有一点道德常识,没有一点伦理常识。这些光知道数据,知道科学,知道概念的人,就是

危害社会的人。

所以,我们要从根子上,真正地让孩子们从小就有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的意识。这个意

识的树立,要从我们在座的家长做起。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我知道了,但我就是不做。学作

文的道理也是,不能简单地说:听了课,老师讲的道理、方法、技巧、我都知道了,但就是

不亲身实践一下。知识与知道是有区别的。知识只存留在大脑的记忆里,而知“道”是经过

实践转化的一种能力。只知不行,是谓知识;知而行之,是谓知“道”。知而不行,天下道理

千千万,都明白了,也不管用,知而行之才能出真知!这是作文的学习方式,也是工作、生

活的得“道”方式。工作中要讲执行力,而学习作文如果没有执行力,没有行动力,也是万

万不可的。

知行合一作文(二)

顾名思义,即知道该怎样做的事应该与行动相结合,才会变得完美。俗话说:"临 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有了好想法就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当在行动之前固然会遇到许多问题,虽然我们不知道

能否在行动之前消除障碍,但是我可以在行动之中克服困难。告诉自己,我做不到。那一定

是不可能完成的,除非有奇迹发生。如果你真这样想的?那就大错特错!相信世界上会有奇

迹,因为你自己本身就是奇迹,你就是自己的上帝,倘若,不付诸行动,奇迹也无法帮助你

成功。

我总是在等,等一个好的时机,等一个可以百分之百确定成功所需的条件,反而陷入了

永远的等待之中,甚至连一件小事,也总要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满足之后才开始行动。我们究

竟在等待什么?真的能等到么?等到了又能怎样?说不定一等就耗费了我们一生的精力,而

到那时候你还有机会反驳么?不,我不信,因为“成功永远留?那些有准备的人",而不是

留给那些永远只知道等待的人。如果只知道等待好时机,恐怕我们的一生都会错过最佳时机。

正因为如此,很多人一辈子都干不不了一件事。只有想到就去做的人,才能改变现状。 有这么一个小男孩,资质平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他小时候想当班长,结果他连任三

年班长;大学时,他喜欢上校花,终于在许多男孩嫉妒的眼光中做了她的老公;大学毕业后,

他想开一家公司,三年后这家公司上了电视台;在他30多岁时,忽然想学画画,结果他在

40几岁时成功的举办了画展。当别人羡慕他时,他却说:"我很平凡,没有什么聪明的才智,也没有什么远大的抱负,

只是想到就去做。不管结果如何,我却认为自己没有输"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画家余丹青先生。天底下最悲哀的一句话就是:我当时真该那样去做,却没有去做。我也曾经只是想想罢了,而没有付出实际行动。是她,王雨寒璐,一个娟秀的女孩,人

如其名,虽算不上漂亮,但是??是她让我有了动力,知道自己绝对不可以再放纵自己,整天

悠哉游哉,我必须去做,想到就行动,不可以再等明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试问,

我还有多少个明日呢?几千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悄然逝去了。 我为自己感到高兴,因为我做到知行合一了。一开始,确实不容易,但是有这么个让我

倍感压力的对手,我不怕了,真诚的对你说声谢谢~!希望有一天我们可以成为无话不谈的

朋友。

知行合一作文(三)

知行这个词早在明武宗正德三年就提出来了,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

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的知就是自己脑子中的知识,行是实践。而知行合一就是把知识

和实践结合起来。

知行在当代社会几乎是无处不在,上到大企业的老板,下到普通电工都在运用着自己脑

子中的知识去实践,去摸索。而只靠动动嘴,动动手就财运滚滚的人也只是凤毛麟角。就算

是骗子也要去创新骗人的手段。公元前208年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在中国早已是家喻户晓。它讲述的是赵国赵奢的儿子

赵括带兵打仗却只按兵书办事不去变通从而兵败的故事。这故事很直接的告诉了我们知行结

合在一起是有多么的重要,只有嘴上的空谈是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的。就像人们在当时改

良蒸汽机一样,如果只是去谈论他的改良方法而不去解决它在实际生产当中的问题,也就没

有后来的瓦特和改变世界面貌的工业革命。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废寝忘食发明永动机,花了

十年时间,最终没有成功。因为“永动机”根本不可能存在,这种假设本身就违背了物理学

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单独从发明永动机的目的而言,这是无意义的。 糊涂,违背了大自然的规律最后无功而返。小孩子必定是烫了手才知道火是热的,冰了

手才知道雪是冷的,吃过糖才知道糖是甜的,碰过石头才知道石头是硬的等等。这一切都是

在“行”的驱使下获得的感受,只有“知”让他们知道,火不能去碰,冰不能常握,糖不能

多吃,石头不能硬碰。知行结合为一体,你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其实知行合一,其实是一种

处事的态度,不要还没做就开始在自己头脑中虚构,而要一边做,一边总结,最终让自己一

步步强大起来。篇二: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 金灿(11岁,重庆市渝北区)南方玫瑰城实验小学校六年级一班 指导老师:游伟知行,顾名思义,读书,旅行,这使我困惑,什么为旅行,读书又为何物,“读万卷书不

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读万卷书”其中之理是异常明了的,读书,旅行,是择前者还是

后者,倘若将两者联系起来,其中之理便显而易见了。温习书目后再旅行,旅行中的阅读,

未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我记得初次访绍兴时,探访了鲁迅先生的故居,鲁迅是一个文学大家,小学时我就对他

有着无限向往,不仅是对他的文笔,他坚毅刚强的性格也省人深思,“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

甘为孺子牛”还有他幼时学府,三味书屋里他用刀刻在书桌上的“早”字,其理由是异常明

了的:一次鲁迅迟到,被老师责罚,他就用小刀在课桌上刻了个“早”字,此后再没迟到,

面对读书,写字始终是在与青灯做伴,在坚持不懈中锻炼,学习。 房子是十分古老,陈旧的,结构,做工十分细腻。我穿过一条阴暗的走廊,步过一间间

屋子,看到了鲁迅的儿时天堂——百草园,我见到了鲁迅“朝花夕拾”一书里描写的光滑的

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这里的一砖一瓦都留着一位伟人的谈笑风生,虽他的书里曾写过他

的故乡,但看过之后却更省人深思。若这时再抽出一席书,静享这书的美和这百草园的美,当我坐在这儿时,或鲁迅先生也

坐在这时,他是否和我有一样的心境呢,我描画着自己的种种遐想,将我的幻想,栓在了这

绍兴古迹上,永不消逝。篇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作文 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我在这个寒假中观看了经典诵读这个节目,体会到了我们不仅要学,还要学以致用;不

但要知,而且要知行合一。这个节目就是扣住了这个主题,把学以致用与知行合一结合在一

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经典诵读包含了三个栏目“古诗问答”、“名家对对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 第一个栏目是“古诗问答”,小选手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后,便开始了激烈的比赛。我想,

要不我也跟他们比一比。结果,我一首古诗都没答上来,小选手们却冷静沉着、机智应答,

古诗像珠子一样一首一首的蹦了出来, 最后只好宣布我是倒数第一,要强的我当然不服了,

但我还是屡战屡败,我心里感到非常敬佩,可见小选手们付出了多大努力,真是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啊!所以,我以后也要像小选手们一样发奋读书,因为只有付出努力,才会有收

获!

第二个栏目是“名家对对碰”,三位小诗人出的题我都会,我可能比较擅长这个项目吧!

但是有些小选手答不上来,我便有些骄傲了,小选手们真笨,居然这么简单的题目都答不上

来,看我多聪明啊。妈妈对我说:“每个人都各有所短,各有所长!千万不要骄傲啊。”我感

觉脸上火辣辣的,不再骄傲了。第三个栏目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也是让我深受启发的栏目。为了考验选手,导

演故意在盘子里只放了五只大虾而一共有六位选手,他们谦让了很久谁都不肯吃,最后第一

位选手给他旁边的两位选手和自己各夹了一只虾,另一位选手给其余的两位选手夹了仅有的

两只大虾,后来,导演为了奖励小选手,又给了小选手们一只大虾,小选手们互相谦让的举

动让我很敬佩,我立志以后也要做个这样的人。我明白了要谦让,要懂得饭桌上的礼仪,我

还明白了要对他人懂礼貌,要把中国传统美德传承下去!我国自古就流传关于传统美德的故

事,如:《孔融让梨》和《黄香温席》,这些故事我们一定都听过,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

无几,我们只要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做到的!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少年,更应该传承美

德、诵读经典,让中华传统美德继续延续下去,让下一代人仍然能感受到古诗带给他们的美

好的意境,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谦让与包容。篇四:知行合一 学以致用 知行合一 , 学以致用――观《国学小名士》有感 寒假期间,老师布置我们每天准时收看山东电视台少儿频道

播出的《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电视大赛,看后,让我受益匪浅。 我原本以为经典诵读就是拿着本书站在台上有感情地朗读,没想到却可以通过这么多方

式来向我们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个节目共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叫“我爱记诗词”,选手

们要依次作答包含关键词的诗词名句,他们的答题过程中我也随着他们一起想,可总是比人

家慢半拍,当选手们说出诗句时,我才发现他们说过的我也学过、背过,可就是没有第一时

间想起来,即使背过了也没有变成自己脑海的一部分,看来我的学习还是不用心啊,这个毛

病以后学习中一定要加以改正。第二个环节叫“名家对对碰”,由小朋友扮成古代名士给选手

们出国学方面的知识题,其中有几道我印象深刻:一个是“七月流火”的意思是什么?我原

来以为七月流火就是七月天气很热,就像天上大火流下来一样,可听了选手的解答以后我才

知道,原来七月流火是指大火星西行,天气转凉,和我的回答正好相反;还有一题是问公石

狮子脚下踩着绣球,母石狮子底下压着什么?这个题我完全不知道,回想以前见过的石狮子

也完全没印象,听选手们回答我才知道母石狮子脚下的是小狮子,看来平常我的观察一点也

不仔细呀。第三个环节是“美德大考验”,是考验选手们对国学美德的实际应用,是否真正做

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考验中才发现存在的问题真不少:吃东西只想着自己,公共场合大

声接听电话,对倒地的垃圾桶、散落的橘子、随地的纸团等等置若罔闻,这些小事情虽然只

是一瞬间的决定, 其结果也不会是怎样的轰轰烈烈,惊天动地,但如果这次听而不闻,下次

视而不见,长此下去,只会养成自私自利,“以小善而不为”的坏毛病。 通过观看《国学小名士》电视大赛,使我悟到了对传统国学不但要学,而且还要用,我

总结就是要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就是要通过学习,将书本中国学的抽象道理变

成自己掌握的知识,“由内而外”就是把从国学中学到的道理、方法融入进生活中,使自己的

人格得到升华。学习国学,最重要的便是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使我们国家的传统

文化传承下去。篇五:“知行合一”作文讲评与指导 “知行合一”作文讲评与指导“知行合一”作文讲评与指导滕欣俭

【原题再现】

小区里,几个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一边晒太阳,一边比赛背诵《弟子规》,:“父母呼,

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孩子们鼓起小脸认真背诵

经典的样子很动人。

当孩子们的父母来招呼孩子们回家吃饭时,不愿回家的孩子使出了各种办法与伎俩,有

的与父母拉扯,有的大声呵斥父母,有的甚至在地上抗议打滚??

【思维过程】

材料作文需全面把握材料,提取关键词,揣摩命题意图,精准立意。分析思考任何问题

都无非三个层次: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但具体分析时要有所侧重。 由多则材料构成的作文题要弄明白材料间的关系,以便准确立意。常见的有两种:一是

复合型,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或现象进行阐述,这就需要找到论述的交集,即论述的共同话

题;二是对立型,材料在内容性质或观点表达上都是矛盾、对立的,需要分析其矛盾对立的

原因,往往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必须明确的是,所有的分析都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和含义。

本次材料作文属于对立型,一方面是孩子熟练地背诵《弟子规》,内容是孝敬父母;另一方面

则是孩子任性刁蛮,毫无礼数。“是什么”角度:材料的内涵是什么呢?前者是言,后者是行;前者是表,后者是里;

前者是学,后者是用;前者是理论,后者是实践;前者是国学繁荣,后者是素质的低下;前

者是知,后者是行。总之,这是一个隐含的关系型作文,不可单一分析。 “为什么”角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反差呢?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学不能致用,理

论脱离实践,盲目跟风,忽视内在修行,知行分离。 “怎么做”的角度:这种现象给我们什么启发呢?行胜于言,表里如一,学以致用,架

起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一言以蔽之,知行合一。 如此三问三思之后,是否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呢?

篇二:知行合一

知 行 合 一

引 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行合一,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知行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知行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在中国古代,知行关系问题主要涉及道德认识与道德践履,但也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关于知行关系的讨论涉及认识的来源,求知的途径、方法,验证知识的标准等问题。

孔子提倡身体力行,要求知行统一,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依靠道德实践来检验、证实道德认识的真假与深浅。而言行关系问题归根结底就是知行关系问题,孔子要求言行一致,也就是在寻求知行统一。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在孔子看来,如果背诵诗经三百篇,给他官做进行统治,行不通;派他出使到外国,不能独自应酬;书读的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所以孔子主张学以致用,知行统一。

道德实践活动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形成道德认识,对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和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才可能产生坚定的道德信念,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故孔子首先强调“知德”,即培养学生的道德认识,认为必须要有丰富的道德知识,才能分辨善恶、是非、荣辱,决定取舍而不迷惑,才能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为自己内心精神上的需要而感到快乐。他经常教育学生:“君子学以致其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等等,强调“知德”的重要性。道德实践是道德认识的外部标志,只有道德行为才使道德品质具有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因此,孔子认为道德理论知识还必须与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要以行为本。在实施道德教育过程中,他反对空洞的说教,当弟子向他请教怎样成为仁人、君子时,孔子从不作概念推理式的解释,而是指导弟子在社会实践中去体会“仁人”和“君子”的蕴涵。因此,孔子在强调“知德”的同时,也强调“行”的重要意义。他认为“行”比“言”更为重要,“行”是德的归结,德不能离开“行”,孔子把“行”纳入我国古代道德教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他说:“始吾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他教导人们务必慎重,不要说大话,真正的君子从来都是“耻其言之过其行”(《论语·宪问》),因此他主张“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论语·子路》)。同时他还把言行一致看作是一种对“君子”的德性要求,把能否做到言行一致视为道德上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个重要标准,即衡量一个人的道德境界如何不能只凭他说得怎样,首先应看他做得怎么样。

孔子提出了道德教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即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的问题,亦即如何把道德观念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问题,他把知、行作为道德教育过程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因素。他强调道德认知的同时强调道德实践,把握了道德教育的关键,教导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将所学转变为所行,即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道德品质,在行动中落实道德规范的要求。这对当代学校德育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此,在当代中学中,我们应该把“知行合一”的思想带入道德教育的实践工作中,以提高中学生的道德修养。

1828年的一天,在伦敦郊外的一片树林里,一位大学生围着一棵老树转悠。突然,他发现在将要脱落的树皮下,有虫子在里边蠕动,便急忙剥开树皮,发现两只奇特的甲虫,正急速地向前爬去。这位大学生马上左右开弓抓在手里,兴奋地观看起来。正在这时,树皮里又跳出一只甲虫,大学生措手不及,迅即把手里的甲虫藏到嘴里,伸手又把第三只甲虫抓到。看着这些奇怪的甲虫,大学生真有点爱不释手,只顾得意地欣赏手中的甲虫,早把嘴里的哪只给忘记了。嘴里的那只甲虫憋得受不了啦,便放出一股辛辣的毒汁,把这大学生的舌头蜇得又麻又痛。他这才想起口中的甲虫,张口把它吐到手里。然后,不顾口中的疼痛,得意洋洋地向市内的剑桥大学走去。这个大学生就是查理·达尔文。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首先发现的这种甲虫,就把它命为“达尔文”。

毛陈冰:“80后”女孩千里走单骑,救人不留名

在一次献血时,毛陈冰得知自己是ABRH阴性血型,在人群中的比例只有万分之三,因稀有被称作“熊猫血”。从此,她格外注意这方面的信息,还加入了名为“一家人A群”的稀有血型QQ群。2007年9月14日,毛陈冰从QQ群中看到一则求救信息:贵州省黎平县29岁的农村孕妇杨昌花,因宫外孕大出血,生命垂危。而她的ABRH阴性血型非常稀有,整个贵州省的血库里都没有,急需帮助。为了远方那个危在旦夕的生命,毛陈冰决定立刻去献血救人。

此前,毛陈冰从未出过远门,但这一次,她在最短时间内计划好杭州到贵州黎平的行程。一到医院,看着病人家属焦急的神情,体重只有44公斤的毛陈冰表示立即要献400毫升血。医生看她身体单薄,又是长途劳顿,只同意抽200毫升。拗不过毛陈冰的一次次请求,也考虑到情况紧急,医生又一次把针头扎入她的手臂。在抽到240毫升鲜血时,毛陈冰出现了虚脱反应,院方考虑到她的安全,才停止了抽血。

其实,在这次献血前一个月,毛陈冰在杭州刚刚参加过献血。按照常规,两次献血至少要间隔6个月。有人曾问毛陈冰:献血时发生虚脱、晕厥,有生命危险,你怕不怕?“当时没想那么多。”毛陈冰说,“如果我有危险,他们也会救我的。”

如今的毛陈冰,已从学校毕业,走上了工作岗位。现在只要一有时间,毛陈冰依然会到省血液中心担任志愿者,希望能帮助更多的人。

篇三:浅谈工作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王小剑)

浅谈工作中如何做到“知行合一”

六组王小剑

想必大家都知道,“知行合一”的提出者是王守仁,他本人是一个不拆不扣的文人儒士,手无缚鸡之力。但在战场中却能战无不胜,行十家牌法,三镇农民起义,平宸濠之乱,官拜兵部尚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做到了“知行合一”。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之所以改名,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了知行合一的重要性,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从事教育过程中,一力推崇“知”、“行”结合,并发表了《行知行》一文。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家马云,也是一个很好的“知行合一”的执行者,马云的一名大学同事说起过一件事:马云曾经向他融资7000元钱并许以股份,这名教师见他说得天花乱坠,认为绝无可能,未借,如果当初入股,现在光每年的分红估计就有二百万以上,相比之下,马云坚持初衷、坚持“知行合一”才造就了现在的商业巨擘地位。

个人认为,“知”是指知识、信息,“行”就是指人的实践, “知行合一”指万事万物中客体顺应主体,认清事物规律并在现实工作、生活中运用此规律,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又进一步认清事物规律。我想将此道理应用于要工作执行力上,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而要做到“知行合一”,我认为要把握好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体系的完善和增强。处于专业转型的我们,都是经过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院校学习和部队锻炼过程,通过学习和生活,涉猎到各种各样、各各方面的知识,慢慢形成了个人的知识体系。以此

建立起的知识体系支撑着我们走入工作,以此处理工作中的各项问题,直接决定着每个人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因此,就要不断的加强学习,陶治操守修养、提高文化知识,建立起积极健康的道德规范及价值取向。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年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潜心学习高科技知识及各项创新理论,勇于钻研和体会,进而开拓视野,拓宽思路,丰富知识面,做一个“又红又专”的复合型干部。 二是具体到某项系统工作中,对指导思想、方式意义的认知,领会。对执行工作具体环境,详细情况的掌握。机关干部,承接着工作的具体实施。无“知”就是无头苍蝇,何谈执行力。一“知”就是深入领会上级指示精神,对下达的任务实质有清晰的认识理解,做到“要干什么,怎么干,重点哪些,关键在哪”,形成有效的执行目的。二“知”是仔细掌握工作实际情况。毛主席曾说过“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我们对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必须有具体深入的掌握,才能结合实际,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和方法,进而事半功开展工作。“行”就是要将“知”的方面在实践中灵活、全面的执行。一是将执行与具体情况有效结合。实践中,针对掌握的具体情况,以适而合用、分而细化的方法,有步骤、有计划地开展工作。特别是我们在省直机关工作,不少单位还有下属机构,针对下级单位的承受能力及群众的认识水平,开展工作,才能更有效地达到工作的实际意义。二是经验教训与提高执行力有效结合;“知行合一”讲究的是知行的紧密结合,在实践中,要对每天的工作进行及时有效地总结,积累经验,汲取教训,以此改进个人的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在工作中成熟,提高工作执行力。


知行合一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577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