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时间:2017-05-07 07:1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知行合一王阳明》读后感

在工作之余读到了段党委推荐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此书不是长篇大论,而是以王阳明传记的形式将他一生的辉煌经历和心路历程呈现给我们,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了“知行合一”强大的力量,找到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任何一个优秀人士的成长都不会一帆风顺,王阳明也是如此。王阳明的一生可以说是很曲折的。他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后的狂喜、得道后的平静。他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给他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促使他悟道。王阳明的心学之所以能够万世流传,让人拜读后回味无穷,是因为他遇到任何挫折和困苦都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他在艰难困苦的生活中锻炼内心平静面对,而后深思熟虑总结经验。

王阳明在被放逐到龙场驿时,那里荒僻虫蛇众多、瘴气流行,接近于山顶洞人居住时代。他在艰苦流放时期沉静苦思,悟出了“人要做自己主人”的道理。人是没有能力改变外部环境的,只能适应环境。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生哲理:不经风雨,就不能见彩虹,在逆境中使人成长,让人成熟。我们的工作何尝不是如此呢?或许我们有离家远、上夜班、不公平、杂事多、工作辛苦等的种种抱怨,但是这些是我们短期内能改变的吗?我们能做的就转变心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当我们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我们的工作时,就会发现之前的那些抱怨不过是“子虚乌有”啦。这就是王阳明心学的一部分,教会我们感谢逆境,

顺应逆境,在逆境中成长悟道。

王阳明能够剿匪成功不仅靠的是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更是他非凡的攻心术。他的悟道教会我们,每天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反思。今天的工作干得怎么样?待人接物上有没有不妥?谈吐言语有没有不到?等等这些问题都要一一拷问自己,所谓“吾日三省吾身”。在工作中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处处留心,那我们必然会不断进步,必然会取得成功。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提出:良知在人,永远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盗贼,你喊他贼,他也不爱听,这就是良知永远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没有良知了。在在这儿我联想到我们工作中管理的问题。我们的每个职工对工作都是有“良知”的,即使工作上不上进的职工,我相信在他内心深处还是想把工作干好,想干出点成绩来向领导和同事证明自己的价值。作为管理者,如何唤醒职工的“良知”,如何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就需要利用心学的理论来引导职工了。

王阳明的心学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新事物新思潮层出不穷的当代社会,我们要用心学来武装自己,要淡定处理身边的每件事。比如供电段,点多线长,职工众多,职工思想千变万化,车间班组中的各种“疑难杂症”怎么处理?则就要求管理干部不但要有深厚的技术底蕴,还要有优秀的管理才能,而“知行合一”无疑是解决这些疑难杂症的良方。首先是知,干部要学好业务知识,在技术层面上要能够服众。有了“知”做理论基础,做起事情来才有理有据,

安排起工作来才会目的明确,思路清晰。其次是“行”,干部要多下现场,多巡视设备,多了解工区现状,多掌握职工思想动态。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作为管理干部只有在充分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后才能避免盲人摸象、盲目指挥情况的出现。最后是“合”,专业干部要善于思考、勤于琢磨,要把认知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升华理论。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前面已经讲了知行合一具体到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本书的作者度阴山在书的后记中也写道:“王阳明的心学不是理论,而是生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这句话让我豁然开朗,有多少人认为王阳明的心学是高大上的理论,是“故弄玄虚”的学术,与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关系不大。但是我们看了这本书后,才发现心学就是我们生存于世的工具。在我们做人做事中,心学的应用太广泛了。学以致用,就是我们阅读此书的终极目标。

篇二:王阳明 知行合一

王阳明 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1

简介

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致良知

“致良知”作为阳明文化的核心思想有三层重要意义:

第一层意义: [conscience]∶天赋的道德理念 。良知直指良心,叫做天理。是人与生俱来的、天赋的道德意识,人人俱有,是道的本体。道德修养只要求之于心,于心上下功夫即可。月牙山人说:“五脏的平和健康是良知的内在生理环境,善与恶只不过是五脏健康与否的体现。” 第二层意义:良知直指良识,叫做精一,是儒家教育的核心文化,出自先王遗训“惟精惟一”。道德是素质中的内在修养,专业技术是素质中的质量,惟精惟一是技术学习和做事的质量要求,是人生的成功哲学。月牙山人说:“人贵精专,成于勤乐,功于经世致用。” 第三层意义:“致良知”也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实现善与精一,知行合一。月牙山人说:“为而不知精一,何以行?学而无用,无以为功。 引自月牙山人《无知录》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包括以下两层意思。

1、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从道德教育上看,王守仁极力反对道德教育上的知行脱节及“知而不行”,突出地把一切道德归之于个体的自觉行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二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知必然要表现为行,不行不能算真知。道德认识和道德意识必然表现为道德行为,如果不去行动,不能算是真知。王守仁认为:良知,无不行,而自觉的行,也就是知。这无疑是有其深刻之处的。

2、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意思是说,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

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 “良知”的完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学说既针对朱熹,也不同于陆九渊。朱陆都主张知先行后。王守仁反对将知行分作两截,主张求理于吾心。他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知行是一个功夫的两面,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不能分离,也没有先后。与行相分离的知,不是真知,而是妄想;与知相分离的行,不是笃行,而是冥行。他提出知行合一,一方面强调道德意识的自觉性,要求人在内在精神上下功夫;另一方面也重视道德的实践性,指出人要在事上磨练,要言行一致,表里一致。但他强调意识作用的结果,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混淆了意识活动同实践活动的界限。他提倡知行合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克服“一念不善”,这是他的“立言宗旨”。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是一种讲内心“省察克治”的唯心主义道德修养学说。他所谓不曾被私意隔断的知行本体,就是指“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的良知,认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就是行。他的“致良知”即知行合一,就是“去恶为善”、“去人欲,存天理”的工夫。他声明:“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

2

提出背景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主要针对朱学而发,与朱熹的思想对立。反对程朱理学“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的知先行后说以及由此而造成的重知轻行、“徒悬空口耳讲说”的学风。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将知行分为两截,认为必先了解知然后才能实践行。王守仁提倡知行合一正是为了救朱学之偏。

3

理论分析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篇三: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启示—《传习录》、《有无之境》读书笔记

1、文化以及文化心理学的概念

文化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想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一件几乎无法做到的事。古往今来,有多少哲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社会学家都对其有个人的阐述,但多少年来也无法形成一个统一的解释。1999年版《辞海》解释,“文化”一词有三种含义,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采用第一种,即: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式: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意识形态、有时又专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知识和设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文化的发展有历史的继承性;在阶级社会中,同时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又形成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同时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以巨大的影响。

文化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众多分支中的一支,许多学者对其都有各自的观点。国外学者有希维德尔、坎特、科尔、博伊斯奇,他们的观点尽管各不相同,但在一些基本方面是一致的。首先,他们都强调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是意义,而意义是相对于某一文化语境中的人来说的,它制约着人对刺激的反映或人得行为。其次,他们都强调文化是内在于人的,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的。国内学者李炳全在其著作《文化心理学》中这样定义到:文化心理学是研究人得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学科。所谓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的对一定的文化刺激所作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映,即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方法。所谓文化刺激,是指某一种群在其进化和发展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一定目的而赋予一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即对该种群的人具有特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对种群和文化中的个人来说,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形成过程即刺激的价值或意义的取得过程是心理与文化的相互构建过程。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学者都认为,文化和心理都是互相建构的。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研究学习借鉴价值。

2、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含义

2.1 “真知”与“知行合一”

知与行事儒家道德实践理论的一对重要范畴。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所讨论的是道德知识和道德履践的关系。知识一个标志主观性的范畴,行则是客观的标志人的外在行为的范畴。朱子的知行观代表了宋儒对知行的基本看法。阳明哲学中的知与行与宋儒是有差别的。阳明哲学中,知的意义仅指意识或主管形态的知,是一个纯粹主观性的范畴,在这点上其范围比宋儒来的狭小。相反,行,一方面可以指人的一切行为,另一方面还可以包括人的心理行为。

在理解阳明的知行思想,要先明确一个概念。“真知”在宋儒的知行理论中是一个较为常见的概念。就道德知识而言,真知表示人已获得了高度的道德自觉。真知者必然会把他所了解的道德知识付诸实际。反过来说,知而不行,恰恰反映了行动者还没有达到“真知”。“真知”包含了必行的意思。这事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基本提前。根据这个思想,阳明认为,知与行,就其本来意义,是合一的。这个合一并不是说知行二者指同一对象,两者是完全一致的,而是强调两者是不能割裂的,知行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答

顾东桥书》,《传习录》)这里的“真知即所以为行”指真知必能行。

“不行不足谓之知”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道德意识的自觉程度而言。阳明说过“就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弟,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弟,方可称他知孝知弟,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弟的话,便可称为孝弟?”(《传习录》)当在道德评价中,我们不能因某人说应该孝顺就说他“知孝”,只有当他从事过“孝”的实践,我们才能说他是“知孝”。

第二则指一般知识活动而言。阳明说:“知痛必已自痛了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传习录》)只有经历了痛苦才指导痛苦的感觉,只有经历了寒冷才知道自己寒冷,这些是与我们亲身经验有关的“知”。

2.2 阳明在与徐爱论知行时指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传习录》)他还说:“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传习录》)“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是从动态的过程来了解知行相互联系、相互包含的意义。意识属于知的范畴,但从意识活动是外部行为的开始这一点说,意识或思想是行为过程的第一阶段,在这个意义上它是行为过程的一部分。同理,阳明认为,行为实践本属于行的范畴,但从行为是思想的实现,或实践是观念的完成这一点来说,行也看做整个知识过程的终结。按照阳明的立场,知并不是可以说是行,行也不是可以说是知,知与行就其本来真正的意义就是互相包含的。无论就范畴还是指称的对象说,知中就有行的因素,行中也有知的因素。所以知行时合一的,这两个范畴的规定是互相包含的。

2.3 《传习录》中:“爱曰:古人说知行做两个,亦是要人见得分晓,一行做知的功夫,一行做行的功夫。先生曰:此却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主意与功夫是阳明学中常用的一对方法论范畴,一般地,“主意”表示目的、统帅,“功夫”表示途径和手段。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独立的、先于行或与行割裂的知,要达到知,必须通过行。同时行也不是一匹瞎马狂奔,它要有知作为指导。所以,阳明的这个命题并不是要强调先有主意,再做功夫,而是强调知行间不可分割的关系。行不能无主意,故行不离知;知不能无手段,故知不离行。这与朱子“知行常相伴,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有异曲同工之妙。

2.4知行合一的宗旨

阳明指出:“如今苦苦定要说知行做两个是什么意?某要说做一个是什么意?若不知立言宗旨,只管说一个两个,亦有甚用!”可见,了解知行合一说提出的目的对于理解知行合一的意义、作用等都有重要意义。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提出是针对明中期社会风气败坏、道德水平下降为总体背景的。阳明指出:“逮其后世,功利之说日浸以盛,不复知有明德亲民之实,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如是而欲挽而复之三代,呜呼其难哉!吾为此惧,揭知行合一之说,订致知格物之,思有以正人心息邪说,以求明先圣之学。”由此看来,知行合一是指向当时日益颓丧的士风。为“吃紧救弊而发”,为了扭转士风,使圣贤之学大明于天下。阳明认为,从思想上来说,这些现象的发生根源于“将知行截然分做两件”,他指出,知行合一虽是针对时弊而发,但并不意味着这只是一种权益

的说法,事实上,其本身是具有真理性的。在知行分裂方面有两种形式,从而阳明知行合一的宗旨也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阳明答人文知行合一时说:“此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底彻根,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胸中,此时我立言宗旨。”

但我们知道,在理学的伦理学中把道德修养分为“为善”和“去恶”两个方面,从这个角度来看,提出一念发动即是行,对于“去恶”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这个一念发动不是恶念,而是善念,能否说“一念发动是善,即使行善”了呢?它只适用于“去恶”,但不适用于“为善”。

第二,阳明更强调知行合一对于朱学知先行后说的批判意义,他说:“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一位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其来已非一日矣。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又不是某凿空杜撰。知行本体原是如此,今若知得宗旨,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若不知宗旨,便说一个亦济得甚事!”由此可知,阳明所关注的问题,还不只是那种“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的问题,而且是“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的问题。

3.“知行合一”思想对我的一些启示

3.1“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行”的启示

按照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只有如果你对某一事物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必然按照这种认识去行动;如果你的行为与你的认识不一致,那么就认为你就没有“真知”。例如在学习过程中,虽然很多同学认为自己应当学习,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没有按照自己认为“应当的”去实践。这是一种知行不一的现象。在不一定说明这个人言行不一,道德品质有问题,本人认为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无意识的自我欺骗。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我们的行为与自己所说的不相符,那我们就应该警惕,就应该思考自己为什么“言行不一”。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状况,这是对自己的诚实,也是改进自己的前提。

3.2“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工夫”的启示

知行合一是说知与行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知”是来指导行为的,而行为就是“知”外显的程度的展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知行脱节的情况。例如,有些人想提高自身的修养。于是去看很多指导修身养性的书籍,看的时候拍案叫绝,觉得很有道理,但是合上书以后该做什么又去做什么,又回到了老路上。通过看书来提高自身的修养是一种很好的途径,但是如果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并将书上得来的道理应用到生活中来,那只能说明我们只是在字面意思上明白了这些道理,并不算是“知”。

3.3“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启示

这句话是侧重于从知行的动态过程中来讲两者的关系,而且这种动态的过程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不断的循环往复,互相印证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知行合一”的思想,要明白“知行”是无法分离的,不仅要在一件事完成之后再总结分析,以新得到的经验来指导实践。在实践过程中也要注意思考,并且及时将经验应用于行动中去。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3283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