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1000字循环经济问题研究论文

时间:2016-11-08 09:54:5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循环经济发展研究论文

【摘要】文章通过探讨国内外有关循环经济的研究系统总结了有关循环经济的一些概念、特征、发展模式等问题,并通过介绍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优秀案例,结合本国国情给出国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合理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生态园区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

二、循环经济的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将自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

三、各国循环经济发展趋势

(一)日本

(二)德国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德国始终走在世界前列。早在1972年德国就制定和颁布了《废弃物处理法》,1996年又颁布《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确立产生废弃物最小法、污染者承担治理义务以及政府与公民合作三原则。家庭废弃物利用率从1996年的35%上升到2003年的60%。2003年在冶金行业,95%的矿渣、75%以上的粉尘和矿泥,以及至少有2000万顿废旧钢材被重新利用。目前,废弃物处理成为德国经济支柱产业,年均营业额约410亿欧元,并创造20多万个就业机会。

(三)美国

美国1976年就制定和颁布《固体废弃物处置法》。2003年,美国城镇产生的废弃物为5.5亿t,回收利用率达到40%。在各种废弃物回收利用率中,纸张为42%,软饮料塑料瓶为40%,铁制包装为57%。

(四)欧盟

欧盟实施的家用电器回收办法,规定商业界必须回收90%的废弃电冰箱及洗衣机,并将此类大型电器用品的60%用于再生产利用。在个人电脑方面其回收比例则按产品重量由原定的60%提高到70%,再生率也由50%提高至60%。此外法国政府要求应有85%的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奥地利法规要求80%回收包装材料必须进行再循环处理或再利用;丹麦政府规定所有废弃物要有50%进行再循环处理。

四、目前循环经济的几种发展模式

(一)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

(二)工业园区模式——又称为卡伦堡工业园区模式

德国的包装物双元回收体系(dsd)是专门组织回收包装废弃物的非营利性社会中介组织,最初由95家产品生产厂家、商业企业以及垃圾回收部门联合组成,目前已有1.6万家企业加入。在需要回收的包装物上做标记然后由dsd委托回收企业进行清理、分拣再进行循环利用。

(四)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

五、国外循环经济优秀案例及经验借鉴

下面以日本北九州生态工业园为例介绍。

(一)园区简介

(二)循环经济实施措施

六、国内发展循环经济建议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结合我国国情发展生态园区循

环经济可从以下几点试做努力:

1.创新机构,保证循环经济深入发展。成立循环经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域实际状况,从引导和促进的角度出发全面推进区域循环经济工作。

6.注重生态教育,建设绿色学校。生态文化建设从孩子抓起,各级学校开展环境教育,在相应课程中增加环境保护知识内容,把生态教育纳入学生的素质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篇二: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是以资源的大量投入、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为代价的。发展循环经济,加速粗放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的转变是十分迫切而现实的。

关键词:循环经济;内涵与特征;问题;对策

1 循环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机械论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体现科学的发展观,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再置身于这一大系统之外,而是将自己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

(2)新的经济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而不是仅仅沿用机械工程学规律来指导经济活动。不仅要考虑工程承载能力,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经济活动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循环是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发展,经济持续发展。

(3)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再像传统工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取料场”和“垃圾场”,也不仅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的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征服能力,而且更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资源,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上;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知识投入来替代物质投入,以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的和谐统一,使人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2 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遇到的一些问题

2.1 没有深入认识循环经济

从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深入理解到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以及特征。最主要是广大群众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在当前发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企业在一味的追求利益,急功近利的思想非常明显,没有顾及到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还是以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为主要发展途径,没有认识到循环经济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2.2 法律制度缺位以及政府部门不作为

我国颁布了《循环经济促进法》,各个地方也逐渐制定了并在不断完善与本地区相符合的循环经济发展法规,但是从宏观的角度来看,相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部分企业为了追求利益对环境造成破坏,这是浪费资源的经济活动,并且法律中还存在很多漏洞,对于企业来讲影响他们实践循环经济理念的实践性。最近几年,不断探索循环经济的实践策略,通过对示范点循环经济发展进行分析获得了一些经验教训,但是却没有对这些经验进行总结与更深层次研究,最终这些可以成为改善策略的信息没有上升到政治层面。

2.3 缺乏支撑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开发出大幅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污染排放的技术;同时也缺乏了解、掌握相关技术信息的渠道。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做基础,包括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但是我国当前循环经济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同其在经济实践中的推行乃至效应的发挥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时滞。

3 改善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3.1 提升循环经济理念的宣传力度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科学发展观应该作为主要指导思想,对人类、环境以及资源三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将循环经济基础知识对民众进行普及,最大限度将《循环经济促进法》深入人心,加强广大群众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与理解,争取在社会中成功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循环经济要从教育入手,例如:从高校经济学科方面开展培训、教育、科普活动、大师讲座等等,这是循环经济教育宣传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学习氛围的构建。从企业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循环经济若要深入到各个环节中,首先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若要培养员工这方面相关的意识,就要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管理力度,最大限度让每一名企业人员都能具有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重点推行清洁生产、废物循环利用技术,提高绿色产品生产效率与生产量。

3.2 循环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在我国目前已经具备了与循环经济发展相关的支持性政策,但是还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以及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发展循环经济,同时把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循环经济需要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依据,对相关配套法律制度进行完善,将最近几年循环经济发展的做法、经验、观点进行总结,进而逐渐成为今后的管理手段与规范性制度,让循环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都有法可依。另外,关于循环经济的发展,政府应该积极配合好相关企业,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做好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引导,尤其是相关利益之间的冲突,一定要做好协调工作,让循环经济有一个良好发展的环境。

3.3 加大对相关技术研究开发的支持力度,形成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加大创新力度,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技术支撑。将循环经济的技术开发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计划。确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原则及工具、方法,包括产品生态设计原则与方法、物质流分析方法和供应链管理的原理和技术,提高生态效率的经济、技术效益分析原理与方法等;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技术;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以及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化设计技术,建立企业共生网络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的技术,链接工业、农业和社区的物流和能流;确保获得最合适的资源、能源利用率的技术等。积极推进新的清洁生产,并且把着眼点从单个企业扩大到生态工业园,通过试点示范,建立一批生态工业园区,形成新的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需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来解决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问题,但是由于我国循环经济的起步较晚,我国人民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盲区,目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只要我们能够克服困难,正确的克服盲区,循环经济一定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篇三:循环经济论文

一.文献检索

1.【文章题目】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作者】舒小林;明庆忠;毛剑梅;麻新华;

【文献出处】昆明大学学报2007,18( 2):55-59

2. 【文章题目】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

【作者】明庆忠

【文献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9月第38卷第5期

3. 【文章题目】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

【作者】李庆雷;李秋艳;明庆忠;

【文献出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1月第40卷第1期

4. 【文章题目】论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

【作者】明庆忠;吴映梅;李庆雷;

【文献出处】旅游论坛第1卷第1期2008年8月

5. 【文章题目】旅游循环经济视角下景区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作者】李庆雷;黄梅;高大帅;

【文献出处】环境科学与管理第33卷第4期2008年4月

6. 【文章题目】浅论旅游循环经济的人文精神

【作者】黄维琴;周彬;

【文献出处】商场现代化2008年10月

7. 【文章题目】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作者】陆晓清;罗仕伟;黄红星;

【文献出处】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8. 【文章题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作者】薛冰

【文献出处】兰州大学2011年11期

9. 【文章题目】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

【作者】杨志;张洪国;

【文献出处】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10. 【文章题目】基于循环经济的区域产业结构优化

【作者】吉小燕

【文献出处】河海大学2007年03期

二.文献阅读笔记

1.《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

【摘要】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三个最新理念, 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各自明确的理论、实践和运行方式。生态旅游是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工具, 旅游循环经济涵盖了生态旅游而且内容更广泛, 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和旅游循环经济的最终目标。旅游发展由生态旅游向旅游循环经济推进, 最终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文章从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和旅游可持续发展概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态旅游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以及、发展趋势: 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生态旅游;旅游循环经济;旅游可持续发展

2. 《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与运行的系统模式》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与环境友好、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已在工业生态园、生态农业区、生态城市建设等方面得到了应用, 在旅游业发展中鲜有引入应用者。在旅游业中, 实施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战略, 是旅游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发展旅游循环经济要树立新系统观、新经济观、新伦理观、新生产观、新消费观等理念, 提高认识, 转变观念, 构建由政府主导、企业主动、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的动力系统;构建由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旅游行业协会、环保组织、相关产业支持的多层面共同运作系统; 构建由政策法规、科技支撑、教育培训、监督评估等组织的支撑保障系统。从而实现资源最优化、环境损伤最小化、生态环境最优化、利益主体协调化、三大效益统一化、旅游发展可持续化的目标系统, 共同组成旅游循环经济运行的系统模式, 实现旅游循环经济的更大发展。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新理念;运行系统模式

3. 《中国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

【摘要】通过对4 年来中国各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旅游循环经济68 篇文献进行分析讨论, 从旅游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与相关概念、旅游循环经济研究的意义和作用、发展战略及对策措施、运行体系及运行模式构建、在区域旅游发展中的应用、在旅游企业中的应用、科技支撑体系和其他方面对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研究, 认为中国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进展迅速, 数量不断增加, 成果颇丰;研究方法以描述性为主, 建构模式等方法使用较少;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随时间变化而各有侧重;未来有关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分支将更加细化, 研究方法将更加准确、多样。最后分析了旅游循环经济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研究动态;分析;中国

4. 《论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

【摘要】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研究有利于推进旅游循环经济、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 将会促进旅游循环经济学的真正确立。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提出了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内涵、系统结构、基本空间形态,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调控策略。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实质是基于产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旅游产业生态系统, 它包括内生系统、外生系统、共生系统3 个子系统, 表现为国家、区域、企业等基本空间形态。为了促进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育与运行, 需要采取产业导向、环境管理、伦理与社会责任、利益协调、应用科学技术等策略, 进行优化调控。

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概念起源与内 涵、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结构以及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的优化调控策略。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生态系统;产业生态学;系统发育;优化调控

5. 《旅游循环经济视角下景区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摘要】作为旅游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物之一, 景区垃圾主要来源于旅游者、旅游服务企业、生物新陈代谢、建设项目、办公等方面。景区垃圾是一把双刃剑, 处理不当会影响游客体验、损害旅游形象、危害人身健康、威胁旅游安全、影响旅游可持续发展, 但若处理得当会变成宝贵的财富。旅游循环经济对景区垃圾处理提出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生态综合处理模式是在综合焚烧法、填埋法、堆肥法等传统处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的适合旅游循环经济要求的景区垃圾处理的新模式, 不仅解决景区垃圾的出路问题, 而且再造的景观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 还可以培育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景区垃圾是游客游览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废物之一, 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理时会对生态环境、景区形象、游客体验、旅游安全等造成严重影响。同时, 景区垃圾又被视为放错地方的资源, 处置得当的时候会形成经济、 社会、生态三赢的局面。本文从循环经济的视角审视景区垃圾处置问题, 以推进和谐旅游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景区垃圾;生态综合处理模式

6. 《浅论旅游循环经济的人文精神》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提高旅游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大程度减少废弃物排放,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费纳入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中,实现旅游经济和环境的共赢,促 进旅游业的科学发展。通过对旅游循环经济的人文精神研究认为: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旅游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根本目的;“人”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

依托力量;是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是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核心任务。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求人们正确认识和科学处理“人地关系”。首先,人和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二者自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即存在密切的相互联系和作用,并且这种联系和作用将永远持续下去。其次,人类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是一种动态变化关系,长期以来,以自然环境对人类的限制和影响为主,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正变得越来越强烈。再次,人是“人地关系”的主体,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人具有能动功能和机制,人是地的主人,自然环境可以被人类利用、认识、保护的对象。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否和谐取决于人,而并非自然环境。所以,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只有在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基础上,遵循自然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 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人文精神

7. 《旅游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

【摘要】对旅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运行机制以及旅游循环经济的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根据循环经济的主要思想及指导原则, 构建了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旨在为旅游业的发展探索一条能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运行机制

8. 《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研究》

【摘要】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其人文响应的重要表征就是在区域层面的发展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其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政府、企业等也都积极采取有关措施,以期望加快实践步伐,推动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具体深入。但由于指导理论的单薄,使得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构建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是目前区域循环经济研究面临的重要基本命题之一。

本文在对循环经济脉络梳理和现有成果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以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体系架构为目标导向,以广义物质流管理为基本分析手段,基于全过程分析的角度,对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逻辑推演和理论研究。本研究的具体内容摘要如下:1)关于循环经济的脉络梳理与内涵特征。本文对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进行了分析和修正,进而从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角度,挖掘了西方思想体系与循环经济理论的内在逻辑关联,对其思想根源、产生背景进行了分

类梳理和整合,进而分析阐述了中国循环经济研究的特色元素。2)关于区域循环经济的基本问题研究。本文研究并强调了区域循环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性”和“系统性”特点,认为区域循环经济框架组成具有多重性和复合性。基于全过程的视角,在理论上明确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过程的机制组成,即:驱动机制,规划机制,运行机制,反馈机制和调控机制。3)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具体研究。驱动机制:基于广义物质流管理分析方法,建立了驱动机制的概念分析模型,识别和阐明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驱动来源及其相互作用机理。最后,在结合问卷调查和结构分解分析等方法的基础上,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驱动机制进行了局部的定量和比较分析。规划机制:在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逻辑推演的基础上,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本原理、编制理念、框架结构,以及规划过程进行了辩驳和阐释,进而构建了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划体系,以试图解决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科学规划问题。最后,以陕西汉中为研究案例,对区域循环经济规划机制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解释和佐证。运行机制:研究界定了区域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载体,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阐释,建立了有关函数概念方程,特别指出系统运行的核心目标是“同步解耦”。基于情景分析方法,对甘肃的“能源消耗-经济发展-环境影响”之间的耦度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了有启示性的结论。反馈机制:分析了反馈机制在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与重要意义,对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反馈机制进行了理论设计,将政府、企业、公众界定为反馈对象,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信息交流的概念平台;基于元数据统计和最低限度原则,对信息内容进行了分层次预设计。调控机制:阐释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调控作用机理、形态,以及模块组成;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调控的一般应用检验模型,并从调控目标的科学性检验、调控指令的社会成本预检验等方面提出并解释了应用检验过程。总而言之,本研究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机制的基本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拓展了物质流管理的科学内涵,提出了“矢量流”、“传输者”、“权限检验”等新概念,为指导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参考指南,在实现循环经济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向上做出了积极的创新尝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基本原理;物质流管理;区域;

9. 《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之辨析》

【摘要】气候变化成为世界最热门话题有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从地球成因、活物质与死物质互动视角看,空气是创造和维持生命的第一个要素,因此,气候变化是关乎人类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但人类活动作为"活物质"既是生物圈的重要构成要素也是反作用于水圈、大气圈的重要因素。因此,环境问题本身就是人类发展问题。气候变暖作为环境问题,与其说是工业化问题,不如说是发达国家经济活动


1000字循环经济问题研究论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912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