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语文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三单元检测题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蕴蓄(xù)铿锵(jiāng)榛树(zhēn) 朦胧(méng) ....B苍穹(qióng)发髻( jì)晕车(yūn)山麓(lù ....C贮存(zhù) 酝酿(yùn) 婉转(zhuǎn) 镶嵌(xiāng ) ....D朗润(láng) 隧道(suì) 嘹亮(liáo)澄清(chéng) ....D.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树林和草原》中生动地描绘了俄国侧面烘托: 草原独特的夏日风光,表明了猎人的幸福不是打猎,猎人的幸11、品味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福是沉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1)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3分) 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恰当的一项是答: ( )(3分) (2)文中”闹”换成”吵””忙”等词可以吗?请说说你的①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 看法。(3分) ②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③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扁担 着落宽敞 密密匝匝 B烘托 蓑衣伫蓄 促不及防 C濡湿 竹箬抖索 花枝招展 D山岚 竹箬屏风 头晕目眩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有意显示、炫耀) B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枝叶繁茂) C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舒展活动)
D“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指春风)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要多读多写,多听多说,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B.通过观看张正祥历尽艰辛“保卫滇池”的事迹,使我深深地感动。
C.春天的杭州是一个姹紫嫣红的季节。
D.为了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蒙田在《竹林深处人家》中先竹乡人家的生活,接着写从竹林深处所见竹林的广阔茂密,最后写进入竹林深处,到达竹乡。
B.朱自清在《春》这篇回忆性散文中,生动地描绘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百花争荣的景象。
C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抓住济南冬天“响晴”的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独有的美,字里行间洋溢着赞美之情。
④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⑤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在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7、综合性学习(10分) 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在《现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一些情况。根据你了解的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列举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例子4个。(4分)(2)结合列举的现代科技广泛应用的某个例子,谈谈现代科技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和烦恼。(3分)
(3)你认为中学生应该怎样看待这些科技用品?(3分) 二、阅读(一)课内阅读
春——节选(13分)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
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8、本段写出了春花怎样的特征?(3分)
答: 9、本段是怎样安排写景顺序的?(2分)
答: 10、为描绘春花,本段写景采用了以下技法,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2分) 以虚写实:
(二)阅读下列现代文,回答问题。(29) 享受春雨(13分)厉彦林 ①也许是刚经历了冬天太多的郁闷和压抑,也许是寒风、
残雪在记忆的底片上留下太多的沧桑与悲凉,万物掐灭生命的色彩与声音,孤独地萧条着沉默着。一夜微风,唤醒早春三月
的晨曦,也吹来了北方第一场春雨。山川、河流、乡村、房屋、
树林、花草、庄稼、庄稼人,都在翘首春的惠风拂面,享受春
雨的滋润,感觉春天那年轻的心跳……
②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悄悄落下来,一滴一滴,淅淅沥沥,飘飘洒洒,缠缠绵绵。恰似烟雾迷蒙、若有若无、
若即若离的水墨画,朦胧且迷人。春雨婀娜多姿,巧笑倩兮,步履轻盈,委婉含蓄,率性天然,没有夏雨的暴烈,没有秋雨的忧愁,没有冬雨的冷酷,像位清纯、含蓄待嫁的新娘,充满对生命、对世间万物的爱恋……为了履行前世约定,悄无声息
地把睡梦中的大地山川抚摩一遍,湿润着每一个角落、每一棵小草。令人悄然想起“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美妙佳句。一会儿工夫,雨点越来越大,越来越急,嘻嘻哈哈,打打闹闹,在干燥的土地上留下密密匝匝的雨窝。春雨从不埋停了。雨虽然不大,却滋润着乡间万物,悄然改变了山乡的颜色,编织出一幅绚丽多姿的图画,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草儿绿了,花儿开了,土地松软了,生命以最简单、最自然的方式在繁衍、传承、轮回。前两天还光秃秃的山冈,哪一句?请说出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16、选文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感受,请运用排比写一段话,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表达你对“夏雨”或“秋雨”的感受,50字左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怨和选择土地肥沃或贫瘠,总是执着地投入,迅速渗进地下,形不成水流,只让土地守候和感动,让世人留恋和感叹。
③走在乡间小路上,任细细的雨丝自由地落在脸上,痒酥酥的,滑到嘴里,甜丝丝的。此时可以真正感受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我记得在老家院中赏雨的情景。雨点劈里啪啦掉下来了,洒在头上,落在脸上,说不清道不明的舒爽。我忘情地站在雨里,虽然衣服被打湿,可心里高兴,脸上绽放着笑容,享受着那份难得的清凉和惬意。院里的梧桐树耸立雨中,紫红的小芽芽摇曳着甜美的心事。枝杈上被雨淋过的喜鹊窝颜色更加凝重,淘气的小喜鹊躲在老喜鹊的翅膀下,时而从窝里探出小脑袋,新奇地瞥一眼外面的风景,又唧唧喳喳地把头缩回去。树下有一群相互依偎的鸭子,时而用嘴巴梳理着羽毛,呱呱地交流着什么。那鸟鸣声、鸭叫声,伴随风声雨声,滋润,清雅,恬淡,宁静……
④春雨贵如油,老天爷也十分小气。雨刚下了一会儿,就
奇迹般地罩上了新绿。真可谓浓妆淡抹总相宜。大地是藏梦、长梦的地方!萌生绿色的地方就舒展生命,就有开花的渴望,就有歌声在酝酿!每人都种植一份鲜嫩的心境,收获一缕成长的愿望。
⑤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春雨会跟随着气候幻化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或嫣然,或惆怅,或温柔,或冷寂,或清丽,或婉约……可谓千种心情,万种雨境。
12.教材《谈谈散文》中指出 “散文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
一条线索组织材料”,那么,选文是以___________ 的线索来组织材料的。(2分)
13.请根据示例分析春雨的其他特点。(2分)
第②语段让我们感受到 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请结合选文内容或个人生活体验,说说你对第⑤语段“春雨是会说会笑的精灵,是律动生命的音乐”这个句子的理解。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15.选文中的“春雨如烟,如雾,如丝,如梦”和朱自清的《春》
一文中的“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两个句子,你更喜欢
慈善的不是钱,是心(16分)
一哲
①2007年2月16日,刚刚卸任的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庄园里举行了一场慈善晚宴,旨在为非洲贫困儿童募捐,应邀参加的都是富商和社会名流。在晚宴将要开始的时候,一位老妇人领着一个女孩来到了庄园的入口处,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
②守在庄园入口处的保安安东尼拦住了着一老一小。“欢迎
你们,请出示请柬,谢谢。”安东尼说。
③“请柬,对不起,我们没有接到邀请,是她要来,我陪她
来的。”老妇人抚摸着小女孩的头对安东尼说。
④“很抱歉,除了工作人员,没有请柬的人不能进去。”安东
尼说。”
⑤“为什么?这里不是举行慈善晚宴吗?我们是老表示我
们的心意的,难道不可以吗?”老妇人的表情很严肃,“可爱的小
露西,从电视上知道了这里要为非洲的孩子们举行慈善活动,她很想为那些可怜的孩子做带事,决定把自己储钱罐里所有的钱都拿出来,我可以不进去,真的不能让她进去吗?”
突然有人说:“不用了,孩子,你说得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你可以进去,所有有爱心的人都可以进去。”说话的是一位老头,他面带微笑,站在小露西身旁。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然答: 18、第一段“小女孩手里捧着一个看上去很精致的瓷罐”一句中,“捧”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⑥“是的,这里将要举行一场慈善晚宴,应邀参加的都是很重要的人士,他们将为非洲的孩子慷慨解囊,很高兴你们带着爱心来到这里,但是,我想着场合不适合你们进去。”安东尼解释说。
⑦“叔叔,慈善的不是钱,是心,对吗?”一直没有说话的小女孩露西问安东尼。她的话让安东尼楞住了。
⑧“我知道受到邀请的人有很多钱,他们会拿出很多钱,我没有那么多,但着是我所有的钱啊,如果我真的不能进去,请帮我把这个带进去吧!”小女孩露西说完,将手中的储钱罐递给安东尼。
⑨安东尼不知道是接还是不接,正在他不知所措的时候,
后直起身来,拿出一份请柬递给安东尼:“我可以带她进去吗?”
⑩安东尼接过请柬,打开一看,忙向老头敬了一个礼:“当然可以了,沃伦,巴菲特先生。”
当天慈善晚宴的主角不是倡议者安南,不是捐出300万美元的巴菲特,也不是捐出800万美元的比尔?盖次,而是仅仅捐出30美元零25分的小露西,她赢得了最多最热烈的掌声。而晚宴的标语也成了这样一句话:“慈善的不是钱,是心。”第二天,美国各大媒体纷纷以这句话作为标题,报道这次慈善晚宴。看到报道后,许多普普通通的美国人纷纷表示要为非洲那些贫穷的孩子捐赠。
17、本问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简要概括。(包括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3分)
19、第九段画线句“他躬身对小露西说了几句”。请你根据当时的语境,写出巴菲特先生说话的内容。(不超过30字)(3分)
答: 20、不邀而至的小露西为什么会以30美元零25美分获得本次慈善晚宴的主角(3分)
答: 21、谈谈你对“慈善的不是钱,是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
答: 三、写作(50分)
21、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你抓住这一季节景物特点,以《走进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600字左右。
1、C 2、D 3、B 4、A 5、D 6、A 7(1)①手机 ②电视 ③电脑 ④互联网、
(2)①便利 上网聊天玩游戏,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 ②烦恼 容易迷恋上网,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3)言之有理即可。 8、花多、花艳、花甜 9、从高到底 10、(1)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2)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11、(1)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把红花比作火,把粉花比作霞,把白花比作雪,想象丰富,生动形象,感染力强,充满动感,表现了桃花、杏花、梨花盛开的情景。
(2)用“闹”相当于一种拟人的手法,可以更好的表现花季的繁华热闹,形象生动。盛开的鲜花、熙熙攘攘的昆虫,把一幅动态的画面尽展在读者面前,充满生命的活力 12、“享受春雨”或“喜爱春雨”等。 13、(1)春雨的朦胧,多姿,无私奉献。
(2)第③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惬意与舒畅;
(3)第④语段让我们感受到春雨的宝贵,对乡间万物的滋润,生命的律动。
14、示例:春雨会跟随气候变幻不同姿态、不同神情,也会随听雨者心情演绎不同的内涵;它滋润万物,点燃了生命的期待与呼唤;春雨萌生了绿色,舒展了生命,让万物充满生机。(言之即理就可)
15、不设统一答案。示例1:我更喜欢选文的这个句子,它不仅形象地说出了春雨的轻柔细,并给人朦胧的梦幻感,有诗一般的意趣;
示例2:我更喜欢《春》的这个句子,因为它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春雨的“细、密、多、闪亮”等特点。
16、强调符合题意,语句通顺。示例1: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奋斗的畅快;激越的夏雨,让我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示例2:瑟瑟的秋雨中,我回味那春雨的轻盈,夏雨的激越,冬雨的冷冽
17、小女孩露西想为非洲贫困儿童捐款,因无慈善晚宴的请柬被拒绝在入口处,在沃伦?巴菲特先生的帮助下,不但进入了慈善晚宴的现场,还成为慈善晚宴的主角。(意思表达清楚即可,起因、经过、结果各1分,共3分)
18、此句属动作描写,表现了小露西对瓷罐的小心翼翼,以及对慈善活动的虔诚、庄重的态度。(3分)
19、示例:①小女孩,你真了不起!小小年纪就这么爱心。我代表非洲贫困儿童感谢你!(赞扬角度)②小女孩,别着急,我一定想办法带你进入晚宴会场,满足你的心愿。(安慰角度)(意思接近,想象合理,语言通顺,选取任一角度作答均可。3分)
20、①小露西的善举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虽然富商和名流都慷慨解囊,但只是自己积蓄中的一部分,而小露西却是倾其所有。(1分)②小露西的爱心能影响更多的人来参加慈善活动。(1分)③慈善的不是钱,是心。(3分) 21、“在慈爱的天平上,大家是等重的,不要把慈善活动看成仅仅是有钱有身份的人的事情,即使再普通再平凡的人,只要对他人心怀善意,给予帮助,也是一样的慈善。”或为别人捐献一分钱一角钱的普通人和捐献成千上万的有钱人一样富有爱心,同样值得尊敬“。(言之有理即可。4分)
篇二:2014高考语文快速命中考点11 Word版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快速命中考点11
识记默写
1. 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其欣于所遇,
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兰亭集序》)
2. 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赤壁赋》)
3. 过蒙拔擢,________________,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李密《陈情表》)
4. 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以成江海。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劝学》
5.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6.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
易《琵琶行》)
7. __________________,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理解默写
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诗句
是: 。
2.学习要持之以恒,才能取得好的成绩。荀子在《劝学》中就有强调学习要持之以恒的
句子:, 。, 。
3.学习古诗,不仅是为了学习欣赏,古人许多文质兼美的诗句,仍然活用在我们今天的
语言里。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
“ , ”今人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
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应用默写
1.“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孟子向齐宣王
陈述治国之道时说:“ ,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李密在《陈情表》中叙述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情景时写道:
“ , 。 ,。”至孝之情感动古
今,正如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 ”
3.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许多诗歌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
4.“ ,,?”屈原作《离骚》是缘于怨愤;
杜甫则借慨叹诸葛亮壮志未酬以自况,“ , ”让人震撼。
5.荀子在《劝学》中提出了“ ”的中心论点,韩愈在《师说》中则阐明
了“ ,, , ”的从师标准。
开放性默写
1. 陆游在《书愤》一诗中以诸葛亮自况,杜甫也曾在《蜀相》诗中感慨诸葛亮多次出师
但未能取胜。请写出相关的诗句。
(1)陆游《书愤》:------------------------,---------------------------。
(2)杜甫《蜀相》:-------------------------,--------------------------。
2. 杜甫为天下贫寒的读书人呐喊,宁可自己冻死;范仲淹也曾吟出为天下忧的千古名句,
请写出与此相关的句子。
(1)呜呼!--------------------------,---------------------------。
(2)----------------------------- ,--------------------------------。
3.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春潮、春城、春雨、春江、春水
的诗句。(至少写3句)
4.花,是古诗词营造意境常选的意象之一。请任意默写出描写梨花、菊花、桃花、荷花、
稻花、桂花的古诗词佳句。(至少写3句)
5.李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请任意写出三句能体现他浪漫主义风格的佳句:
参考答案
识记默写
1.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
2.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3,宠命优渥
4.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6.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7.潦水尽而寒潭清
理解默写
1. 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锲而不舍 ,金石可镂。
3.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应用默写
1.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4.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5.学不可以已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开放性默写
1. (1)出师一表真名世 千载谁堪伯仲间
(2)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2.(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 ①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②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④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⑤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⑥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已《蝶恋花》)
4. ①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寓意》)
②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③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⑤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
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
5. ①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
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月下独酌》)
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
④白发三千丈,缘愁似箇长。(《秋浦歌》)w
篇三:2015海淀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语文2015.5
下列选择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纸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
黑涂满。填空题根据要求作答,把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题。(共10分)
杏花开放时节,江南一带往往老是不肯放晴。但自读了元代虞集的诗句“杏花春雨江南”后,便不再觉得雨煞风景了。“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充满诗情画义。又有“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乙 。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诗句,读来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不知是春雨润泽了杏花,还是杏花点染了春雨。自古咏杏诗颇多佳作: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尽得风流,作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炙人口,传诵至今。看来,杏花真是花中的幸运儿。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词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杏花”“春雨”“江南”,这三个词拆(chāi)开来看十分平凡,但放在一起,顿觉妩媚鲜妍,.
充满诗情画义。
B. 难怪连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也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zhāo)卖杏花”的诗句,读来.
婉转低徊,令人心驰神往。
C. 宋祁咏杏,有“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着(zháo)一“闹”字,尽得风流,作.
者也成为郝郝有名的“红杏尚书”。
D. 此外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也都脍.(huì)炙人口,传诵至今。
(2)在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春雨点点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B. 春雨绵绵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C. 春雨绵绵足证杏花与雨,早已在中国古典诗词里结下了不解之缘
D. 春雨点点证明杏花与雨,已是中国文人抒发爱国情怀的典型意象
(3)汉语是最富于诗性的语言,诗人可以打破语法规则的限制写诗,“杏花春雨江南”就是一个典型范例,下列诗句的组合方式与它相同的一项是(2分)
A. 月有阴晴圆缺 B. 醉里挑灯看剑
C. 古道西风瘦马 D. 七八个星天外
(4)下列文人与陆放翁生活在同一时代,为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是(2分)
A. 陶渊明 B. 杜甫 C. 欧阳修D.辛弃疾
(5)《三国演义》里有一位神医,他曾为关羽刮骨疗毒,治好了关羽的箭伤,他是 。假如一位医术高明的朋友的诊所即将开业,你们全家决定送他一块匾挂在诊所,匾上书写的内容最得体的是。根据语境,在上面的横线处选填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华佗 誉满杏林B. 扁鹊 桃李天下
C. 华佗 梨园世家D. 扁鹊 德艺双馨
2.对下面这首小诗的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
潮
远处海面耸起了一道道山岗
近处海面推过来一堵堵高墙
啊,潮来了,潮来了,轰隆作响
像十万匹奔马突然被暴雷惊狂
浪头飞越礁盘,前赴后继冲上岩岸
那是老远就选定的厮拼的战场
为实现最后的一击 列阵从天边赶来 只期望自己的生命 能爆出冲天的巨响 潮水在一瞬间杀进每条岩缝和礁孔 一切污秽都无法逃脱它的冲刷涤荡 虽说在击石的巨响中自己已化为白烟 但那巨响毕竟是生命最豪迈的歌唱……
A. 诗的开头把潮水比作耸起的“山岗”和推过来的“高墙”,写出了海水涨潮时潮头推涌,奔腾而来的壮观气势。
B. 诗中描摹海潮的轰响,有如被暴雷惊吓后十万匹马的狂乱奔腾,既写出了潮水声响之大,又写出了潮来时场面的惊心动魄。
C. 诗中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潮水飞跃岩岸,前赴后继地列阵从天边赶来,渴望携手战场上厮拼的勇士奏响胜利的凯歌。
D. 诗的结尾写潮水以化为白烟的代价,瞬间涤清了岩缝和礁孔的污秽,发出了生命最豪迈的歌唱,表达了对潮的赞美之情。
(1)根据上面的连环画,对文同画竹时能够做到“胸有成竹”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文同品行高洁,学问丰厚,有极高的艺术修养。
B. 文同十分爱竹,整日流连其间,悉心研究体会。
C. 文同在仔细地观察竹后,还不断努力练习画竹。 D. 文同以画竹闻名,登门求画的人多,门庭若市。
(2)朋友十分热爱绘画,他希望自己将来能像文同一样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可他因最近几次绘画比
赛的失败而变得十分消沉。于是,你引用李白在《行路难》中的 “,”鼓励他振作起来,坚定成功的信念。(2分)
4. 曹操是我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他胸襟开阔,志向远大,在他笔下: “①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观沧海》),大海也仿佛具有吞吐宇宙的宏大气势。在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善于笼络人才,但十分多疑,对对手残酷无情。刘备曾为曹操所困,只好每日在后园种菜以消除曹操的疑忌。有一次,曹操与刘备喝酒讨论谁是当世英雄,说出“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吓得刘备跌落了筷子,这就是著名的 ② (情节)。后来刘备在两位义弟 ③ 和张飞等人的帮助下建立了蜀国,从一个侧面证明曹操确有识人的智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部分源于史实,部分源于该书作者 ④(人名)的艺术虚构,他始终以刘备为皇室正宗,而曹操则是其对立面。随着《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曹操的奸雄形象也逐渐定格,所以在京剧中,扮演曹操的人往往画着 ⑤色的脸谱。(6 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
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节选自宋代沈括《活板》)
(二)
① 或书之竹,谓之竹简;或书于缣(jiān)帛,谓之帛书。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至后汉,蔡伦以木肤、
麻头、敝布、鱼网造纸,称为蔡伦纸②而文籍资③之以为卷轴。然皆写本④,学者艰于传录,故人以藏书为贵。五代唐明宗长兴二年(931),宰相冯道、李愚请令判⑤国子监⑥田敏,校正《九经》⑦,刻板印卖。朝廷从之。锓梓(qǐn zǐ)之法⑧,其本于此。因是天下书籍遂广。然而板木工匠,所费甚多,至有一书字板,功力不及,数载难成,虽有可传之书,人皆惮其工费,不能印造⑨传播后世。
(节选自元代王祯《造活字印书法》,有删改)
注释:① [缣帛]用于书写的白色丝织品。②[蔡伦纸]指蔡伦用植物纤维改进造纸方法所发明的纸。③[资]凭借,用。④ [写本]手抄的书本。⑤[判]指兼职。 ⑥[国子监] 我国封建时代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⑦ [九经] 儒家经典。⑧[锓梓之法]刻板印刷的方法。 ⑨[印造]印刷制作。
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与选文(二)“朝廷从之”的“从”意思相近的一项是(2分)
A.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B.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C. 从民欲也 D.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瞬息可就 就: .
(2)谓之竹简 谓: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以纸帖之 翻译:
(2)天下书籍遂广 翻译:
8. 选文(一)中的“活板”有 (1) 、制版活、(2)、拆版活等优点。选文
(二)进一步阐明了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对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只能书写在竹或缣帛上,但“缣贵而简重,不便于用”;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文章典籍可以用纸书写后装订成卷轴,但“ (3) ”;刻板印刷术发明之后,天下书籍遂广,但“ (4)”。(前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后两空用原文回答。)(4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阅读《铁血将军戴安澜》,完成第9-13题。(共16分)
铁血将军戴安澜
①1942年的一天,陕北延安的一间窑洞里,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惊悉名将陨落的消息,奋笔疾书挽诗一首:“外侮需人御,将军赋采薇。……”诗里提到的将军,就是刚刚牺牲在抗日战场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
②将军安徽无为人。少时勤奋好学,曾师从桐城名士周绍峰,后又追随教育家陶行知,深受陶先生爱护平民思想的影响。1924年,将军以一介文弱书生报考黄埔军校,因体能测试不过关未能成功。此时他已立志投笔从戎,救国救民,遂报名参军锤炼自己,经过两年严格的军事训练后再次报考黄埔军校,被顺利录取为第三期学员。
③毕业后,将军经历了包括台儿庄战役在内的多次战争,因战功卓著步步晋升。35岁时,升任国民革命军第200师师长,少将军衔。200师是中国第一支机械化部队,为了找到它最适合的战术,将军冲上前线观察日军如何作战,不幸暴露了目标,被日军火力封锁在掩体内长达两个多小时。其间,他一直静静地趴在那里,细数日军的枪声,最终弄清了日军的坦克与战车、机枪与步枪是如何协调作战的。将军不仅胆识过人,战场上身先士卒,还十分有谋略,治军有方。他发明了很多简短有效的战术,制定了严格的军事考核方案。很快,200师就成为让日军闻风丧胆的王牌师。
④1939年末,将军奉命镇守广西昆仑关,昆仑关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同盟国支援中国的物资85%都要经过昆仑关运输。因此在日军眼里,昆仑关就是中国的命脉,占领它就切断了中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025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幼儿语言教案
- 下一篇:建筑工程承包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