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绿阴不减来时路

时间:2016-10-25 10:35: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绿阴不减来时路 添得黄鹂四五声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优化》结题报告

靖江市马桥中心小学 汤进钧 侯华

一、课题提出背景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过去的语文教学局限在小课堂里,一切教育活动围着考试转;教师繁琐的教材分析代替了学生个性化解读;课外时间又被繁重的作业塞得满满的,学生根本无暇去读课外书,去写小练笔??语文教学脱离了生活,变得枯燥无味,学生疲于奔命,苦不堪言,严重影响课堂效率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针对以上教育现状,教育界有识之士提出了“优效教学”。优效教学是在追求教学的优效性基础上,更好地追求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体现教学的创新性,真正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鉴于上述原因,我们淡定从容、责无旁贷地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优化”作为“优效教学”研究课题的子课题。

二、课题理论根据

1、为了实现阅读教学的优质高效,苏版小语教材在编写之初就确立了语文教学要根生活实际相结合、实现课内外衔接这一指导思想,力图构建一个“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优化”的训练体系。

2、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徜佯在书海中,在书的海洋中去积累语言,亲近母语,陶冶情操,为他们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服务,最终让学生“厚积薄发”,提高自我。

3、薛瑞萍在《薛瑞萍教育教学问答》中提出:阅读的能力首先是幸福能力和自我教育的能力。阅读的意义首先在于享受阅读的幸福和拥有自我教育的能

力。如果孩子已由大量而高品质的阅读获得了这两种宝贵的能力,我们还希求什么?两者一旦拥有,其他种种,该有的将自然到来。

三、课题思考实践

我校对市级科研课题《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相互优化》的探索研究将近三年。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内阅读如何与学生的课外阅读相互优化、和谐共生,一直是我们语文教研组探讨、实践、思考的话题。

1、课内阅读确定学生课外阅读的品读范围

书籍浩如烟海。面对名目繁多的课外读物,学生该如何选择呢?事实上,课内阅读早已抛砖引玉,为学生指明了阅读方向。六年级的课文《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已经为同学们推荐了《鲁滨逊漂流记》。学完《狐狸和葡萄》,《我读书,我快乐》要求同学们阅读《伊索寓言》。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根据本年级教材推荐书目指导学生利用每天午后半小时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与书为友、读有所依。

2、课内阅读提供学生课外阅读的读法指导

学生们有书可读了,但无序的放羊式的课外阅读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课外阅读读法指导的根源还在课内阅读,因为我们的课外书和现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阅读的方法是相同的,尤其是初读课文的方法。为此我们组织全体语文老师召开了阅读讨论会,力求在课内阅读中强化初读指导:一读课文,扫除生字障碍;二读课文,概括自然段意;三读课文,圈画词句求疑;四读课文,积累赏析解疑。学生在课堂上熟练掌握了这些读书方法,课外阅读无疑成为孩子们的“训练场”。学生们带着这些阅读方法徜徉在书香之中,有滋有味,优哉游哉,不亦乐乎!“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3、课内阅读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落实情况

课堂上,教者充分挖掘教育资源检查课外阅读落实情况。执教《黄鹤楼送别》,

当讲到王勃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教者相机提问:在课外阅读中,你还积累了哪些关于送别的诗句?教学《梦圆飞天》,根据教材中的练习要求,教者要求学生课外搜集关于“神舟号”的文章进行阅读??上述教学设计,既检查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同时也是学生课内阅读教学的目标需求。为了将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量化,学校要求教师在每节语文课前五分钟安排“每日一诗”和“故事讲解”,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课外阅读是学生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

4、课外阅读激发学生课内阅读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让学生真正爱上语文。执教《郑和远航》,课伊始,侯华老师讲解了《上下五千年》中关于郑和的故事。故事刚讲完,同学们早已迫不及待地念起了文中的优美片段。此时,学生的学习是自主的、亢奋的,学习效果毋庸置疑。

5、课外阅读提高学生课内阅读的思维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指出:我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提到的“读中思考”的能力和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分不开的。读过《水浒传》的同学当他们再读《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文言文和林冲智勇双全、谦虚有礼的品行时还会难以理解吗?读过《伊索寓言》的同学还会对《牧童和狼》中的点睛之笔理解不到位吗?这些学生,他们的思维更活跃,理解更有深度。

6、课外阅读激活学生课内阅读的语言运用

苏版教材强调: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学完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们对课本中出现的“依草附木、躬身施礼、禁军教头”等词语有了一定的了解,课后当他们再次翻开《水浒传》时,当上述词语再次出现时,学生脑中的“相

似模块”就被激活,为词语的积累运用创造了条件。经过这样几次“往复”,这些词语已经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习惯,受益一生。我们特别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佳句进行运用。学校定期举行读书笔记摘抄、小报评比、现场作文大赛,鼓励学生把课外积累的古诗佳句、经典美文运用在自己的习作中。对于好的习作装订成册,择优向报社推荐。

四、课题研究成果

1、阅读兴趣明显提高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无论何时,当你走进马小的校园,总会看到师生手捧课外书如痴如醉的情形;课堂上,老师们指导课外阅读的意识明显增强,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浓了,思维比以前更加活跃了;孩子们比以前会读书了,圈圈画画、求疑赏析、交流心得,忙得不亦乐乎??

2、读写能力全面提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广泛的行之有效的阅读增强了师生的读写能力,他们越来越喜欢动笔了。为了推广老师们的读书经验,学校将教师指导学生课内外优化阅读的案例和论文装订成册,研讨交流。开展研究活动以来,我校目前已有二十多篇教师的论文在省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六篇论文在各大报刊发表,三十多篇学生习作在主流报刊发表。在江苏教育出版社举行的“我与经典有约”读书征文活动中,我校的孙超萍同学还获得了省一等奖第一名。侯华老师的论文《如何开辟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在《泰州晚报》发表,撰写的论文《经典诗文润童心》在江苏教育出版社举行的“我与经典有约”读书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汤进钧老师的论文《让孩子们回到课外阅读的怀抱》发表在《靖江日报》。

3、古诗诵读有声有色

作为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文诵读活动是我校的特色名片。通过

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经典之中汲取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获得古圣先贤的智慧之光。通过“日有所诵 ”、“每周一诗” 、“古诗擂台赛” 、“我是小小讲解员”等活动的开展,学生们的思想更清澈,行为更规范,表达更精彩。

五、课题未来展望

只有课内课外有效融合,长此以往,“学生的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渐熔化(雨果)。”学生才能快乐地在丰富而又多彩的精神世界里遨游,我们的阅读教学才会风景无限: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未来不是我们要去的地方,而是我们要创造的地方。”本次结题并不意味着本课题的研究结束,反而让我们更加冷静地看到了该课题的巨大潜力和美好未来。为此我们将一如既往、不断前行。

篇二:古诗名句填空 答案

古诗名句

1

篇三:上海市浦东新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9月月考语文试卷

2016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文言文阅读:(26分)

(一)默写:(10分)

1.____一封朝奏九重天_______,夕贬潮州路八千。

2.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荫不减来时路。 3.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 4.___写取一枝清瘦竹______,秋风江上作鱼竿。

5.乌纱掷去不为官, 囊橐萧萧两袖寒 。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

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

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与孔子一起都是 儒 学派的代表人物。

(2分)

9.解释加点字(2分)

曾益其所不能 ( 增加 ) 而后作 (作为) ..

10.翻译下列句子。(2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

11.作者论证了 逆境能成才 的论点。有人认为顺境也同样能成才,对这样两

种成才的观点你是怎么看的,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4分)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无惟一答案。针对其中一个观点或两个观点结合起来谈,言之

成理均可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6分)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 将

奚为北面 ”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

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奚:为什么 注释:○

12.解释加点的字:(2分)

我欲之楚( 到) 吾马良( 好 ) ..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___ .这些条件越好,却离楚国就越远罢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4.成语__南辕北辙____出自本文,比喻___行动和目的相反_____。(2分)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太阳路(15分)

①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

绳儿系着的呢?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

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

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

阳的故事。

②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③“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④“去太阳上有路吗?”

⑤“当然有的。”

⑥“啊,那怎么个走呀?”

⑦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⑧“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1○

⑨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

们是最信的。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

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

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

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

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有趣极了,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

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⑩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苗儿不是正在路

上走着吗?”

1○1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1○2“傻孩子!”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

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1○3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这通往太阳的路,

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1○4奶奶问我们:“这路怎么样呢?”

1○5妹妹说:”这路太陡了。”

1○6弟弟说:“这路太长了。”

1○7我说:“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1○8奶奶说:“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

攀登。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

路上死去。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

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1○9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2○0“那我们呢?”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2○1奶奶说:“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你们现在还

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

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5.第1段表现出“我们”小的时候什么特点?(用一两个词语概括)(2分)

天真、充满幻想、好奇等

16.“那苗儿长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出一大截来。”结合句意,

①②②①

分别说说加点的两个“长”的含义。(2分)

长①: 生长 _; 长②:长短的长、高_。

16.“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4分)

天天往园地里跑表现了我们盼望种子快快发芽的急切心情。

高兴地大呼小叫表现了我们看到新苗破土而出的兴奋心情

17.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4分)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陡峭的路__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漫长的路

_________________。

18.“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

才能长成材料。”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谈谈你的理解。(3分)

示例: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贡献

(二)不要跨越这些线(17分)

杨志诚

①你去银行取款时,有一条黄色的等候线会提醒你,在你等候的时候,不要跨越那条线,

这样是出于对前面那位客户隐私的尊重。

②百米赛跑,不管你跑起来如何快,体育老师都要提醒你不要越过你所在跑道的两条线,

否则跑得再快也是无效,串了跑道便是犯规——因为你伤害了其他选手。

③十字路口,红灯亮起,即使你有很急的事,你也必须停下,脚下的那一条又一条的白

线便是警戒线。诸如此类的“线”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出现??

④生命是一种跨越,但不能最后跨越深渊。生命中其实有许多条线是对我们人生的一种

防护和警示。我们在凭栏眺望远方旭日或欣赏海市蜃楼的时候,心中如何诗意奔

涌,激情跌宕,身边的栏杆 是我们首先应该尊重和在意的。

⑤青春少年正如出生牛犊,无所畏惧;正是梦想飞扬,不识沧桑;正是豪情万丈,傲视

风霜。有些标明的警戒线,他们都想闯一闯,往往对那些明显的表示视而不见。从某种意义

上说,年轻人踩到那些警戒线,固然上帝能够原谅,但我们可爱的少年最好还是少碰些壁,

少跌些跤,少走些弯路,所以大家一定要看清那一道道不该跨越的线。

⑥对待自己,日子可以平凡,生活可以普通,但面对高贵的生命,则要珍爱,不可轻言

放弃,这是人生选择的底线。对待他人,可以互不干涉,可以走在一边,但不可侵犯他人利益,不伤害他人自尊,这是自己为人的底线。开口说话,可以枯燥无味,可以缺乏逻辑,但不可以侮辱别人、诽谤别人,这是我们开口的底线。行动做事,可以做砸了重来,可以做错了反省,但不损人害己则是做事的底线。

⑦人生的底线是高压线,一触便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人生的底线是连通的雷区,踏进去

便是灾难性的毁灭。左一条线,右一条线,设置了生命的跑道;前一条线,后一条线,规范了生命的方圆;上一条线,下一条线,宣示了生命的极限。这纵横交错、若明若暗的线啊,开辟了一方风景,也彰显了一种境界。固然是一种限制,却也明晰了线内的自由。

⑧人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安宁而快乐、豁达而惬意,所以,请注意:!

19、第④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关联词,应该选择的一项是( B )。(2分)

A、既然??就?? B、不管??还??

C、虽然??但是??D、无论??就??

20、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第③段中“诸如此类的‘线’”指的是__警戒线____(3分)

21、阅读第⑤——⑦段,完成题目:

(1)第⑤段,作者先对青少年朋友的“踩线”行为表示了理解,同时,也提醒他们: ____一定要看清那一道道不该跨越的线________(2分)

(2)第⑥段,作者除了人生选择的底线之外,还列举了____自己为人的底线____、__开口的底线____、_做事的底线____等多种类型的底线。(3分)

(3)这三段的先后顺序是______A__(A、能B、不能)调换的,其理由是

7和6可以调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请联系文章题目以及全文内容,在第⑧段的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句子,借以表达出作者写此文的目的。_______有些不愉快的线不要跨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三、写作(40分+2分写字分)

题目:记忆中的花朵

根据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绿阴不减来时路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8005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