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听郜舒竹教授变教为学讲座之感受

时间:2016-10-17 12:42:5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变教为学如何实现 郜舒竹

聆听郜舒竹教授《变教为学如何实现》讲座之感受

小数班 李萌

今天在进修学校聆听了郜舒竹教授有关于《变教为学如何实现》讲座。郜教授从中国教育缺什么引发思考后进行阐述。让我重新审视现在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是应该育人为本,寓德于教。

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

第一,缺“自律”。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约束自己,而不是一味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有时候适当放手,才是学生能掌握主动权去自觉约束自己的时机。

第二,缺“自信”。紧张这一心理活动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不自信。而多在课堂中让学生练习说话,练上前表现自己,不那么紧张,是逐渐让学生建立自信的过程。这不仅仅是在课堂上需要加强的工作而已,这其实是在学生以后上初高中、上大学甚至于工作,在不断成长的道路上也起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一个做事自信的人,更能接近成功!

第三,缺“认真”。教师要培养孩子从小做事情要注重过程,可以为人粗。但要做事细。如果认为把名字写错是小事而不重视的话,这样说明做这件事过程中并没有一个认真态度。那么如果时间长了,就总仅仅作为失误而不了了之,这样的学生容易养成做任何事都不会认真的坏习惯,做事情不严谨。

第四,缺“想法”。学生没有主动思考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的话少了,学生才能有想法。老师一节课应总在鼓励学生产生想法的状态中,不否定学生的想法,而是努力去理解。(不爱听、会忘记、没在听、听不懂、已知道)是课堂中学生容易出现的几种情况,如果当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就应该停下来,想办法使课堂有效。

第五,缺“自主”。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第六,缺“动机”。学生学习中缺主动性。

第七,缺“自由”。想让学生自律,先要还给他自由。

第八,缺“自然”。教的活动一少,学的活动就多了。

让我印象深刻,值得思考的是郜老师说的:

一、变教为学——还自由,引自悟。

变教为(wéi)学变教为(wèi)学

减少教师“教”的活动 研学+备学

增加学生“学”的活动 导学+促学

诊学+助学

二、变教为学——还自由,引自愿。

三、变教为学——还自由,养自信。

(讲课过程中面向全体,只提问一部分人容易出现差生。)

四、变教为学追求的“好课”

动机与知识相适应每个学生受到关注

能力与活动相适应每个学生都有活动

机会与过程相适应每个学生都有机会

对于教师应该教什么:

动机:兴趣、经验、好奇

学法:感知、思考、交流

人品:尊重、善良、自律

发现与发明:

“发现”的知识 “发明”的知识

目标与动机客观基础

情境与对象主观意愿

观察与比较多元发明

归纳与解释走向统一

关联与应用关联应用

以上就是我今天讲座中学习到的知识。我将会对此进行思考,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反思以及改变,记住育人为本,不断思考如何育人。

小数班 李萌

2014.12.18

篇二: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听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2011年5月31日,我非常荣幸的在贺州学院聆听了来自广西师范初等教育学院的蓝卫红老师,以及来自广西师院外国语学院院长陆云教授的精彩讲座,她们的讲课条理清晰、生动有序,时常举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浅出,渗透人心,我被深深的吸引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讲座,听起来一点累的感觉都没有,反而觉得是一种享受。通过学习,我领悟了一些有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法与技巧,理论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更使我感受颇多。

一、英语课堂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本身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只有对英语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在轻松、愉快中学好英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合理组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真正在快乐中学习英语。我认为首先老师要有良好的情绪。课堂上,教师的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有很大的影响。教师良好的情绪能够感染和引导学生。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有利于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营造愉悦、和谐的学习氛围。其次,老师要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寓知识于娱乐中,进行愉快教学。

二、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在这次讲座中,两位专家都提到英语课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既要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营造“真实的”、“生活化”的言语环境。所谓“生活化”,不是要把英语课堂搬到社会,而是把生活中的某些要素“引入”课堂,从而实现课堂内与课堂外的沟通,变课堂为言语交际的场景和处所。“生活化”的实践活动有购物、采访、自我介绍、游戏(如猜谜、竞赛)、问路、新闻广播等等。 “生活化”的教学环境设计,使英语课堂教学具有了真实的言语交际性质,其效果不仅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教学气氛,更主要的是它能够使学生产生真实的“言语体验”,这种“言语体验”是培养学生英语能力、塑造学生整体人格的切实途径。

三、英语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英语水平。

“要给学生一滴水,我们就要有一桶水。”这也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小学生刚刚开始学英语,所以教师英语的水平是非常关键的。如果自己的语音语调都说不好,那岂不是误人子弟?所以我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专业水平,坚持每天说英语,做到多读、多听、多写、多练。

听完讲座,收获很多,感悟也很多,但我们要做的更多,那些渴望求知的孜孜学子们都在等待着我们给他们注入新鲜的血液,所以,我们要把学到的东西附注于行动,不断探索,刻苦钻研,在深刻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教好,培养出适应改革开放,会使用英语的各种人材。

- 1 -

篇三:变教为学 变听为讲 彻底变革课堂教学

变教为学 变听为讲 彻底变革课堂教学

荆志强

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效果不理想,这是当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扭转现状的关键在课堂教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多种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我遵循这种理念,彻底变革课堂教学,让出讲台,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变教为学,变听为讲,教师不见自我,采用自主、合作、互助的学习形式,使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学习自信,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大面积提升了教学质量,历年所教学生在高

考中都取得骄人成绩.

1、变教为学,先学后研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记),是老师牵着学生学,甚至是老师替代学生学,所以老师很累.在此过程中,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兴趣被老师的满堂灌所湮没,学生成天疲于应付作业,苦不堪言.由于学生缺乏理解,知识技能未能真正掌握,对考试缺乏自信,成绩平平.采取变教为学,先学后研的方法,彻底改变了这种状况.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所学内容进行整合、提炼,从便于学生“好学”的目的出发,编制“先学研究”,提前印发给学生,要求每个同学认真自学,独立思考认知,尽量自己完成.课堂中分组交换批改“先学研究”(一般前后六人一组),如有疑惑,组内讨论,形成共识.如果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交全班展开讨论. 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积极主动地认知知识体系,并尝试运用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方法;这样的学习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学,学会交流、学会合作;这样的学习活动,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激发了学习热情.

2、变听为讲,自主学研

变革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实现“教”与“学”的换位,即把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不见自我”,把重心放在组织、服务、引领学生上,为“学”营造生机勃勃、令学生“忘我”的课堂中.上课时,我主动“下台”,把讲台让给学生,变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为学生自已讲.在学生分组互批时,我与一名学生主持人(每天轮换一名主持人)巡视现场.对通过小组间充分交流后还不能解决的共性疑难问题,由我或主持人组织全班讨论.学生可以径直走上讲台,通过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见解,在自由讨论中,学生辨析、质疑、 补充、点评,集思广益,深化认知. 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总结、提升,老师不教而教,仅在关键处点拔.

变听为讲,自主学研,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发自内心想学.学生赵佳斌原来基础很差,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每天笑容满面,阳光活泼,生活在幸福中,享受学习,成绩明显进步.他说:“高中学习生活肯定是艰苦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去做.当做对了一道道习题,当讲对了一个个疑难问题,当解题速度超过了别人,同学们掌声一片,对我刮目相看,我的自信心顿时猛增,那种优越感,无法言语,只有体会过才知道”.

高考数学考了156分的学生李小云说:“若是从前,我要考到这个成绩,就是‘痴人说梦’. 这一切我最想感谢的是 荆老师,是他的开放课堂帮助了我. 以前学数学觉得很茫然,现在我觉得很多知识点都贯通了,有‘做一抵十’的效果,从来都没想到数学还可以这么学,在您的课堂中,我从未感觉x、y、z枯燥,相反觉得这些字母很神奇。以前是老师要学生学,是鞭策力;现在是我自己要学,激发的是内在的求知欲,是一种渴望,一种从心底胜腾出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为我赢得了满意的成绩”.

学生司马文浩毕业后在我的博客中留言:荆老师,真希望还能够回到高中,回到高三,回到属于我们共同的课堂,真的很怀念那激情飞扬的课堂,怀念那展示才华、提升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的课堂,怀念那忙忙碌碌但又斗志昂扬的学习生涯.如果有机会的话,真想回去再感受一下那气氛活跃的课堂,再去聆听一下您的教诲.上了大学,我才真正的感受到我们的课堂乃真课堂,我们的争辩才是

真正的探讨,不追求虚无的表面,只求最好的方法.有机会我还想再听你上课,到那时可别拒绝啊.

我觉得,学生的认可就是教学的成功.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不是拿真理来进行说教,而是要引起学生理智和心灵的碰撞,激起他们的情感体验.所以课堂上要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法,反反复复地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锤练思维的过程,就是知识建构的过程.这样的教,是教会学生去学;这样的教,核心是启发学生思维;这样的教,是最大限度地调动的积极性;这样的教,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成绩、知识,更是成长,成才. “知识仅占未来人生的百分之二十,能力和素质却占百分之八十”这样的教,学生将终身受益.

下面以学习“抛物线”第一节课时为例,具体阐述教学过程。

(可以在小组内讨论解决的问题就在组内完成,不再在全班展示,这样保证课堂能尽量做到讲在关键处.这里我不再赘言,下面我陈述的是在全班展示的内容)

2.1 知识疏理:师生共同边讨论、边总结、边板书

课堂讨论开始时,主持者通过抽签方式要求甲同学给出抛物线定义.

学生甲: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

学生乙:根据小组讨论,认为学生甲给出的定义不严谨,请讨论.大家稍加思考,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学生丙:如果点F在直线 上,动点的轨迹是一条直线,借助实验演示,移动点F的位置,即可以发现这一点.

学生丁:学生乙的发现是正确的,只有当F 时,平面内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才是抛物线.

学生生动而有价值的学习体验,加深了对抛物线定义的认识,填补了认知缺陷.

2.2 错误分享:把学生的错误变成教学的资源

在先学研究中,对于学生的错误,让学生自己自由地上台展示,讲给大家听,错因在哪里,通过小组讨论后知道应该怎样解决,其它同学就能引以为鉴.每当此时同学们总是抢着上台、争着发言,直到把问题彻底弄懂弄清为止.我的课堂有多根教鞭、上课时学生可直奔讲台,手执教鞭讲给大家听,这样的课堂因互动精彩,因生态而具活力.

问题1:抛物线y=ax2(a≠0)的焦点坐标为 ,准线方程为 . 此处抛物线方程不标准,要有化归标准方程的意识,学生往往错在没有化成标准方程就求解.

问题2:求:经过点A(6,-2)的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此题易漏解,这个练习,意在教会学生:已知焦点,如何辩别抛物线开口方向,从而揭示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常会考虑一种情况忽略另一种情况.

这些问题对初学者来说,出错很正常,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再上台讲,可以加深印象、记得牢,防止重蹈覆辙.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由方程求基本量必须先化标准方程,由条件求方程最好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避免漏解.板书也有师生共同完成:主要分三个方面:一、知识点 二、方法总结 三、数学思想.

2.3 质疑解惑:对于多数学生感到辣手的疑难问题,引导他们探索思考 问题3:已知F是抛物线 的焦点, 是此抛物线的准线,直线 过F点与该抛物线及 依次相交于点A,B,C(如图),且AF=3, ,求:p的值.

这道题对初学者,不算容易,教学中,我们启迪学生紧扣题设条件,抛物线定义以及平面几何的相关知识,寻找入口,大家各显神通,打开解题通道,然后由学生主持交流了几种主要的方法:(使用实物投影仪)

方法1:利用定义与平面几何性质

作AA1 ,BB1 垂足分别为A1,B1,

由抛物线定义BB1=BF,AA1=AF

因 ,所以CB=2BF=2BB1,

得CA=2AA1=2AF,焦点F为AC的中点

AA1=2p,由AF=AA1=3,求得 .

方法2:利用定义求交点

作BB1 垂足B1,则BB1=BF,由题设知CB=2BB1, ,即直线 的倾斜角为600,直线

的方程为 ,点A(x1,y1)坐标满足方程组 , 解得 ,

因AF=3,所以 , 解得

方法3:利用定义和图示

作AA1 ,BB1 ,垂足分别为A1,B1

根据题设条件 和抛物线定义知

作AH 轴,垂足H,如图可得AA1=AF=p+AFcos600,

将AF=3代入即得 .

至此,问题已得到解决.主持者提请大家比较上述方法,做出解题评价,迅即学生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方法1有点“晕”;方法2有点“烦”;方法3


听郜舒竹教授变教为学讲座之感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30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