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综合测试题

时间:2016-10-14 13:05:3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小学数学《加减法关系》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减法内部各部分的关系。

【设问导读】

1、自主阅读教材27、28页的内容,独立思考完成问题预设。

(1)求两个数的和用( )法,求两个数的差用( )法。

(2)观察比较:

17 = 18

18+加数 ( )(35 - 18 = 17

比较上面3个算式,我发现了。

一个加数等于( ),减法是加法的( )。

(3)总结:

①在加法中:加数+()=和 和-( )=另一个加数

②在减法中:被减数-( )=差 ()+减数=被减数

③减法和加法是( )的,运用()可以验算加法计算对不对,运用()可以验算减法计算对不对。

2、想一想,说一说。

(1)( )-56=120上题,求( ),因为()加()等于( ),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

(2)330-( )=150

上题,求(),因为()减( )等于( ),所以,这个题应该这样算() )=( )

【自学检测】

1、根据算式,说出另外两个相关的算式

36+12=48 ()-( )=( );()-( )=( )

57-30=27 ()+( )=( );()-( )=( )

2、括号里填几?

()-25=34 330-( )=150( )+23=58 56+( )=120

【巩固练习】

1、(1)根据 60+110=1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70-60 =( ) 170-110 =( )

(2)根据 150-80=70,直接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50-70 =( ) 70+80 =()

2、填一填。

( )+420=600 ()-105=95600+( )=800

120-( )=80 ()+ 180=300 ()-24=68

( )-2000=6000 ()+420=600 ( )+452=1000

3、计算并验算。

256+78=420-312= 189-27=145+302=

【拓展练习】

1、两数相加和是340,甲数是162,乙数是()

2、一个数减去66得135,这个数是( )

3、两个数相加,如果一个加数减少9,要使和增加16,另一个加数应有什么变化?

小学数学《加法运算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初步感受到应用加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0-31页例1,例2,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1、填空。

12+25=( )+12 500+300=( )+500

30+20=( )+30 650+120=( )+650

2、对比四个算式,我发现这些算式的共同特点是( )。

3、( )是加法交换律。 如果用 a 和 b 表示两个数,那么 ()+( )=()+( ) 所以:387+425=( )+( ) 525+( )=137+( )

4、学习了例2,对比算式,我发现:

3个数相加时,可以先把( ),再加上 ();也可以先把(),再加上( ),和( )。这就是加法()。 如果用 a,b,c 表示 3 个数,那么( )

所以:137+28+72 =137+(+ )

275+133+67=275+( + )

【自学检测】

1、填空

18+25=()+18 560+375=375+( ) a+()=25+( ) ()+107=107+96 87+()=126+87 M+( )=( )+ M 295+132+68=295+(+)375+548+125=375+( )+548

【巩固练习】

1、在( )或□里填上合适的数,并说明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8+7=7+( )96+35=35+( ) 204+57=( )+24 ()+68=68+102 (45+36)+64=45+(□+□) 560+(140+70)=(560+□)+70 最后两个等式哪一边计算起来更简便? 为什么?

2、比较每组算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哪个算式计算起来更简便,运用了加法的什么运算律?

38 + 76 + 24(88 +45)+

12

38 + (76 + 24) 45 + (88 + 12) 运用了加法();运用了加法( )。

3、判断。

(1)109+(38+162)=109+38+62 ( )

(2)470-25+75=470-(25+75) ( )

(3)74+39+26=39+(74+26) ( )

(4) ○ +(△+☆)=○ + △+☆ ( )

(5)甲数+乙数=乙数+甲数( )

【拓展练习】

1、有一天,小明爸爸对小明说:你从1数到100,小明刚数完,爸爸便说出了这l00个数的结果是5050,你能帮小明说明为什么算得这么快吗?

l+2+3+4+5+…+99+100=

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一)》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加法运算律,会应用加法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初步认识“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两个减数的和的运算规律,会应用这个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互查】

请同学们以二人小组完成下列内容:

1、 填空:

720+280=( )+720 250+( )=378+( )

147+275+53=147+( )+27589+136+( )=89+(+ 64)495+232+168=495+( + )

【设问导读】

自学课本P31页例3,思考并完成下面问题。

算法一:算法二:

113+96+87 113+96+87

=209+87 =113+87+96

=( )(元) =200+96

=( )(元)

比较两种算法,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它是运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自学检测】

1、105+77+95

=105+95+77

= 这是根据( )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2、439+233+67

=439+(233+67)

= 这是根据( )律进行简便计算的。

3、 139+38+61

=38+(139+61)

篇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及加法运算律》

加减法的关系及加法运算律

1、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目标

1.通过编写加、减法应用题及加法的算理分析,理解加、减的意义,能口述意义。

2.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教学重难点

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会把加法算式改写成减法算式,会把减法算式改写成两道加法和一道减法算式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准备练习、感知关系

1、操作感知:

(1)8支铅笔,5支铅笔,合起来几支?列式:8+5=13(支)

(2)13支铅笔,去掉5支,还剩几支?列式:13-5=8(支)

(3)13支铅笔,去掉8支,还剩几支?列式:13-8=5(支) a、比较三式异同发现:三个算式反映5、8、13数之间的关系。 b.说说加、减法中各部分的名称。

c、说说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以加法为基础,以减法为基础) d,揭题:加减法的关系。

二、学习新知,理解关系

1.从具体“问题”中进一步感知联系。

(1)按给出条件编题。

按“我们班共有学生35人”“男生17人”“女生18人”三个已知条件,利用其中两个编加、减法应用题。

①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 ③我们班一共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

(2)找出三题应用题已知条件和问题的联系。

(3)列式解答。

2.从具体“问题”中理解关系。

(1)我们班有男生17人,女生18人,一共有多少人? 17+18=35(人)

①为什么用加法进行计算?

②加法中,男、女生人数分别叫什么?

(2)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有几人? 我们班有学生35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有几人?

①为什么用减法算?

②“35”“17”“18”在减法中分别是什么数?

比较上面3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三、巩固训练,掌握关系

P44的课堂活动

四、反思回顾,形成学法

1.今天学习了什么?

2.你是怎样学会的?

3.学会之后,你认为有何用处?

五、作业: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关系

18+17=35(人)

35-17=18(人)

35-18=17(人)

2、加法运算律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27+7373+27

58+3737+58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96+237

男生完成:76+3024237+96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3.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4.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二、加法结合律

(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

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

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

异:运算顺序不同。

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

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

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

(13+8)+5

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

篇三:西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教案

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

第1课时 加减法的关系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师版)四年级上册第33~34页的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学生的生活情景出发让学生去亲历、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学生经历探索发现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自主探究出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并能运用加减法中的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出示表格。男生人数女生人数全班人数

教师:请同学们很快说出本班男生、女生及全班人数。

学生:男生有17人,女生有18人,全班有35人。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填好表格)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信息,任选两条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教师:同学们利用学过的加减法的知识,自己不但提出了问题,还作出了正确的解答。

教师:17、18、35这三个数,在这三个算式中分别叫什么名字?同学们向它们打打招呼,叫出它们的名字来。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师:请同学们细观察,静思考,比较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将你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教师:将你们的发现在班内交流。

学生1:求两数的和用加法计算。

教师:和等于什么数加什么数?

加数十加数=和。(板书)

教师:你发现了求一个加数用减法的算法,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板书)

教师:聪明能干的同学们,把你们的发现用式子表述出来。

学生: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板书)

教师:我们的发现与书中小朋友的发现一样吗?看看书比较一下。 教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你是怎样领会的?

三、巩固练习,拓展训练

教师:看看谁能干,将我们发现、概括的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运用到我们下面的学习中去。

1、教科书第34页课堂活动第1题。

2、同桌的同学仿照第34页课堂活动第1题的形式相互出题练习。

3、教科书第34页课堂活动第2题。

(先想、再算、后交流我是根据什么来算的)

4、练习六的第1~3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探究了什么?运用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哪些问题?

第2课时: 加减法的关系(练习课)

【教学内容】

书35页上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的比较、归纳、概括能力得到培养。

3、运用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加减法的关系,

完成书35页上的第4到7题。

第3课时 加法运算律

教学内容

P36-37的例1和例2及相关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加法交换律,会用字母公式表示加法交换律。

2.学生能用自己的话,口述加法结合律。能运用加法结合律,进行简单的运算。会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教学重难点

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在计算中灵活运用。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加法交换律。

(一)、呈现事实,形成问题

1.出示准备题:

27+7373 +27

58+3737+58

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个加法算式中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都会出现和不变的现象?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结论

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女生完成:3024+76 96+237

男生完成:76+3024 237+96

学生汇报答案。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为什么会相等呢?固为根据加法的意义,这两个算式都是把两个相同的部分数合并起来,所不同的只是加数在算式中的位置,它们的意义是一样的。所以,在加法算式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加法交换律”(板书)

3.学生自学书本、质疑。

4.小结:

(1)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用字母a、b表示加法交换律。板书:a+b=b+a

二、加法结合律

(一)形成疑问,提出问题

1.教师出示准备题:37+26+63、37+(26+63),学生计算出得数。

2.比较两式题的异同。

同:加数相同,得数相同。

异:运算顺序不同。

再一题:59+38+732和59+(38+732),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3.讨论: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4.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

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

(二)验证猜想,形成规律

1.我们要验证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可以通过计算其他式题来证明。(13+8)+5

女生完成

3024+(73+6)

13+(8+5)

男生完成

3024+73+6

汇报答案:得数相同,符合猜想。

2.揭题:

从以上式题可以看出,都符合我们的猜想,同时也证明了猜想的正确。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加法结合律”

教师板书:加法结合律

书上又是怎么说的呢?看书

3、小结:

学生根据板书口述结合律。

学生尝试用三个不同的字母(a、b、c)来表示结合律。

三、使用规律,巩固新知。

P37的课堂活动。

四、反思过程,学会方法。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练习七的第1、2题。

第4课时利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一)

教学内容

P37的例3和练习七的第3、4、5、6题。

教学目标

1、知道简便运算的基本思想方法是凑整,利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运算简便。

2、会正确运用加法运算律,对某些算式进行简便计算。

3、接纳并乐于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通过综合运用运算定律,使学生感到自由。

教学重难点

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数学家高斯小时候,老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目:l+2+3+?+99+100=()。同学们都埋头算了起来,高斯却没有,他仔细地观察了算式,认真地想了想,马上报出得数。他是怎么想的?你能算吗?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让我们从考察比较简单的问题入手。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113+96+87

(1)师生竞赛,看谁算得快。

(2)通过比赛,请速度快的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可能有两种情况:

a、不用简便的方法计算,只是学生计算能力强、速度快。

问:有更简单的方法吗?

b.生答:113+96+87=113+(96+87)

问:你是怎样想到的?这样算为什么会比较快?

(3)揭示课题:

学生小结:把能凑成整千、整百的数结合起来先算,可使运算简便。(板书:关键“凑整”方法:“用运算律”)

2.基本运用:用简便方法计算。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加减法的关系和加法运算律综合测试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710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