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会生存手抄报:各种逃生方法

时间:2016-09-26 13:11: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各种逃生方法

如今,灾难越来越多,让我们来普及一下基本常识,做到有备无患吧!在城市灾难中自救逃生,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时刻保持着人类生存的本能,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一、火灾时摩天大楼的逃生技巧

1.贴地爬行

要注意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一般做法是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在烟雾浓烈时,应该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

2.先离房间

开房间门时,先用手背接触房间门,看是否发热。如果门已经热了,则不能打开,否则烟和火会冲进房间。如果门不热,火势可能不大,离开房间以后,一定要随手关门。

3.走下楼梯

一般建筑物都会有两条以上的逃生楼梯,高层着火时,要尽量往下面跑。即使楼梯被火焰封住,也要用湿棉被等物作掩护迅速冲出去。

4.不乘电梯

千万不要乘普通的电梯逃生。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在火灾时随时会断电,乘普通的电梯就会被关在里面,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

5.尽量暴露

暂时无法逃避时,不要藏到顶楼或者壁橱等地方。应该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被人发现的地方。

6.扑灭火苗

身上一旦着火,而手边又没有水或灭火器时,千万不要跑或用手拍打,必须立即设法脱掉衣服,或者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7.靠墙躲避消防人员进入室内时,都是沿墙壁摸索进行的,所以当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向墙边或者门口。

二、家庭火灾逃生

1.选择从楼梯或室外消防梯走出险区。记住:火灾时一定不能使用电梯!

2.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如果找不到绳索,可将床单或结实的窗帘布等撕成条,拧好成绳),拴在牢固的窗框或床架上,然后沿绳缓缓爬下。

3.如果被火困于二楼,可以先向楼外扔一些被褥作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如果被困于三楼以上,千万不要急于往下跳,容易造成伤亡。

4.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等待消防人员的救援。

灾难中的逃生自救

灾难就像刀子,握住刀柄就可以为我们服务,拿住刀刃则会割破手。--洛威尔

"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自然力量,我们所有的人是多么无助",尽管所有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是这个阐述的。但我们真的面对时,有所准备总好过茫然无措。

第一节在大型的自然灾难中如何做到增加逃生的机会

1.保持心理上的沉着冷静;

2.正确运用所掌握的自然灾害求生技巧:

下面以最常见的自然灾害:地震、水灾为例说明:地震:

1.发生地震时,首先要冷静。蹲下或坐在桌子下,尽量抓住桌腿等牢固的部分,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用衣服、被褥等柔软物顶在头上,还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吸入毒气、灰土。

2.发生地震时,如在实验室或家中,尽量先切断电源、火源、水源等,再按上述方式进行躲避。

3.发生地震时,如在室外或野外,注意避开各种建筑物、悬崖、

篇二:学会生存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2009-05-06 18:59:38)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这本被誉为当代教育思想发展里程碑的著作,是20世纪70年代,面对着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向教育提出的挑战,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专家们编写的一份报告。 本书从回顾教育发展的历史开始,着重论述丁当今世界教育面临的挑战与主要倾向,指出了关于实现教育革新的一些策略和途径以及最终走向学习化社会的道路,最后论述了教育的国际合作问题。因此本书内容丰富,涉猎的面报广,几乎沙及了教育制度方酉的一切重大问题,既有较高的理论性,又有很强的实践性。

主要观点:

1、 委员会工作的基础(四个设想)

第一个设想是要说明我们所从事的工作的确是正当的。这个设想是论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和文化卞,在各种不同的政治选择和发展程度上,存在着一个国际共同化这个国际共同体反映出各国共同的抱负、问题相倾向,反映出它们走向向—目的的行动。其必然的结果则是各国政府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基本团结,虽然它们也有一些暂时的分歧和冲突。

第二个设想是对民主主义的信仰,这意味着,一个人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己未来的权利。这样理解的民主主义的关键是教育——教育不仅是人人都可享受的,而且它的目的和方法都已经是重新考虑过的。

第三个设想众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

最后,第四个没想是,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需要正随着使个人分裂的日益严重的紧张状态而逐渐增加。我们再也不能刻苦地一劳永逸地获取知识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伺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呈送报告)

2、教育与社会改革

此外,在一段长时期内,教育推动着、伴随着、决定着壮会与政治的发展和技术与经济的发展。受过较高程度教育的人往往坚持他们作为公民的要求,而且当他们的人数增多的时候,他们就势必要求民主。如果说教育机构纯粹是保守的,甚至易压抑人的,这个看法是不确切的。一个机构就其

本性而论可能会产生一些稳定性的影响;此外,教学活动本身,如同司法活动一枪倾向于重复过6,倾向于形式化、公式化。这种双重特性在迅速变革的时期尤为显著。于是教育看来既是反对社会改革的,同时又是推动社会变化的。(P5)

3、教育行动的重点

(1)所渭“科学的人道主义”这样一个普通畅念。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迥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

(2)技从达就是说,把科失或用比较普通的名词来说,把有组织的知讯系统地应用于实践的、具体助工依使人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他用围环境中所发生的客观过程,而更为重耍的是,还能提高他的一切沿动的效率。(P10)

4、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

教育动机和就业问题决定着学生的流进和输出,制约着他们的成败,因而也就控完0着人们进入或离开教育领域。对教育动机酌研究是制订所有现代教育政策的关键。而对动机的研究又有赖于谋求职业酌情况(要求能够得到与学习所达到的水平相应的地位和利益)和对学习的渴望,而谋求职业和渴望学习两者或一齐起作用,或交替起作用。但显然值得注意的是,谋求职业一般重予渴望学习,后者的重要性往往被人视为是微不足道的。(P12)

技照传统教育体系的逻辑来洗典型的情况应是:一定的教育水平应有其相应的和有保证的专业水平利

酬兔因为能够进入这个教育体系的人有陆而且还因为人们认为教育是一项艰苦帆其至是厌烦助工作,它之所以佼人感兴趣不在1:它本身能得到什么结见而在于他毕业以后一定可以得到相应的收入。(P13)

5、学校的作用不可忽视

然而学校,即向年轻一代有条不紊地施行教育历设计的机先在培养对社会发展有贝献并

在生活中起着积极主动作用的人方面以及在训练人们适当地准备从事工作等方面现在尾将来仍然是具有决定性朗因素。(P17)

6、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

因此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所采取的立场乃是一种辩证朗探讨方式,它一方面要对现行的教宵体系加以改进,另一方面在这些现有的体系之外,还要提出可供选择的其他途径。、、 根据这些理由,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特别强调两个基本观念:终身身教育和学习化的社会。(时间--一生,空间--学习化社会)P18)

7、教育的历史回顾

因此,下面我们试图以一种简单回顾的方式从今天的角度来描绘一下这个历史的发展和它的影响。 作为生物学之必需的教育---作为社会必需的教育----学校的诞生----教师与学生

关于教育,我们能够从这些历史的片断中得出怎样的一般结论呢7

第一,目前的教育结构是比较千篇一律的,这可能使人想到教育的过去是贫乏的。但是教育有着丰富得多的历史。美洲印第安人的文明、非洲的文化、亚洲的哲学以及其他种种传统都具有各种价值,它们不但在继承这些传统的国家中成为教育体系获得启示的源泉,而且是世界教育思潮获得启示的源泉。

第二,过时的教条和习俗仍然深刻地影响总教育,而且在许多方面,年青的国家yJ输入模式的方式继承7教育体系不合时代的措误,而古老的国家在教育体系方面所受到的不合时代的错误的害处也不少于这些冬青的国家。(P37)

8、现代社会教育的新特征(1972年)

三个新特征:教育先行;教育预见(为未来社会培养公民);社会拒绝使用学校的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现在可以说是绝对失业)(P39)

几种倾向: 第一种共同倾向是关于教育模式的选择。这里有两种基本选择:一种是限制性的选拔学生,一种是自由开放的入学方式。当人们要在这两者中作出选择时,往往喜欢第二种方式。另一种共同倾向是趋向于技术治国的体系,这种体系基本上是为着训练工人和有资格的专业人员并促使科学和技术向前进展而设计的。还有一种比较新近的倾向在教育政策方面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种倾向是对于社会广大民众表示渴望自由的那种心情的反应。 另一个主要问题是,由谁迢负办教育的责任这一点已经发生了变化。一直到本世纪的如期为止,教育主要是由家庭、完敦团体、受资助的学校、学徒行会和独入的高等教育结构

负责力项的。今天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迟,这沪办教育的责任主婴放在公共团体和国家身上了。这里有三个主要原因。第一,现有一种依靠公共团体去满足社会需要的普通趋势;第二,几乎在所有的国家里,甚至在那些鼓励私人首创精神的地九人们部队为只有国家才能负责制订全面的教育政策;第三,有许么政府认识到教育在政治上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因而决灶要控制教育活动。在当前教育体系结构的发展中,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倾向。学前教育的范围仍然受到限制,并且一般是属于学校结构以内的。初等效育的基础正在扩大,而且儿童入学年龄开始根讯在校时间正在延长。(P42)

9、教育的不平等

显然,教育作为传递知识的媒介在这里起着重要的作用。防止这种差别继续扩大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为世界各国人们消除在获得教育权方面的根本差别。但是发生的情况恰恰相反。、、 尽管大约在=十年前,人们洲&有过许多希望,但这个教育已无刘外地受到我们时代冷酷的规律的支配,这个规律就是世界财富和资源分配不平等的状况趋向于扩大。(P89)

10、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四种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教育是为它本身而独立存在的。

唯意志论深信:教育,不受社会结构可能发生的任何变七的影响,能够而且必须改变世界。 机械决定论主论教育的形式和前途直接为周围环境中与之同时发生的各种因素所控制。

最后,从这三个学派派生出来的学说假定:教育必然重演,甚至加深和延续社会上遗留下来的坏事,而这些坏事目前正在受到这个学派的拥护考极其尖锐的批评。他们主张:不彻底改变社会,就不可能解放教育。不过显然和这个主张矛盾的是,他们又认为,教育世界可用它本身内部的革命为以后的社会革命铺平道路。

委员会的观点: 熙我们的表法,社会一经济的变化和教育活动的结构与形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者是同时发生的或是先后发生的。我们认为,这种相互关系曾经对历史运动有过功能上的作用。此外,在我们表来,教玄是在环境中进行的,因而它提供T有关环境的知识,于是教育使可以运用这种知识,帮助社会觉察刮它的问题,而县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未,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作出巨大贡献。(P92)

11、教育公平问题

可能平等受教育一受教育的视会不平等

然而,可能平等地受教育,这只是求得公平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它的充足条件。人们有可能同样受到教育,但并不是说,他们都有同等的机会。平等的机会必须包括同样成功的机会。、、 教育内部的随碍 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的问题。教育的各个分支如何互相配合起来?在行年教育与成年教育之间是否已经建立了令人满意的关系?为了得到在各种类型的结构与各个阶段的结构上下左右之间真正的灵活队是否已—S创造了条件?在教育体系内部是否有死角?这个教育体系能否使每一个人通过获得他所缺少的知识在任何时候都能?赶上去”?所有年龄的人能否随意进入学校稿离开学校?他们能否根据他们的私人生话或社会生活所获得的经验进入学机即使进得晚了一点?(P114)教育上的平氓要求一种个人化的教育头要求对个人的潜在才能进行讲细的调查研究。机会平等并不等于把大家拉平。机会平等不是不借任何代价否认个人的基本自由,攻击一个人的完整性或者滥用专家统治的、官僚主义的权力。(P115) 给每一个人平等的机会,并不是据名义上的平等,即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目前许多人所认为的那样。机会平等是妥肯定每产个人都能受到适6的教育,品又这种教育的进度和方法是适合个人的特点的。(P116)

12、教育的革新

许多教育实践失灵,使教育革新成为必需进行之事。社会经济的变化与科学技术的革新,使教育革新成为迫叨需要着子进行之事。教育科学的研究、教育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人民的不断觉阻使教育革新成为可能之事。(P150)

13、教育与创造精神的培养

教育既有培养创造始种的力量,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教育在这个范围内有它复杂的任务。这些任务有: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杠创造力量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汪析他;鼓励他发挥他的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而不助长他的个人主义密油注意每一个人的独特性,;而不忽校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认清这些任务乃是现代心理放弃学研究最有成果的智力成就之一。(P205)

14、教育的基本目的

把一个人在体力、音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就是对教育、基本目的的一个广义的界说。(P213)

15、学习化社会

“教育,如果象过去一揪局限于按照某些预定的组织规划、需要和见解去训练水末社会的领她或想一劳永逸地坛养一定规格的青年,这是不可能的了。教育己不再是某些杰出人才的特权或某一特定年龄

的规定活动:教育正在日益向着包括整个社会和个人终身的方向发展。”(P217)

“未来的学校必须招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这种个人同仕自己的关系的根本转久是今后几十年内科学与技术革命中教育所面临的最困难的一个问题。”(P219)

“从这个意义讲来,未来的教育必须成为一个协调的整队在这个英体内,社会的一切部门都从结构—亡统一起来了。这种教育将是普遍的和继续的。从个人的观点来此这种教育将是完整的和富于创造性的,区而也是个别化的和自我指导的。这种教育既是保障专业活动、促进专业活动的动力,又是文化中的堡垒和推动力。这个教育运动是不可抗幅的和不可逆转的。这是我们时代的文化革命。”(P222)

16、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

每一个人必须终身维续不断地学习。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P241)

必须在空间和时间上重新分配教学活丸从而在教育中仗复生活经验的各个方面。(P242)

我们应该通过多钟多样的手段去传播和获得教育。童各的不是—·个人走什么道路,而是他已经学到T什么,获得T什么。(P246)

一个全面的开放教育体系帮助手g者在这个体系个能够纵横移动,并扩大他们可能得到的选择范围。(P250)

学前儿童教育是任何教育政策与文化政策的主要先决条 件。(P252)

我们必须保证所有的儿童有接受基础教育的实际可能性。如果可能,就用全日制,如果必兵,就用其他形式.(P254)

普通教育的观念必须显芳地加以扩大,使它明确地包括社会经济方面的、技术方面的和实践方面的鲁通知识。(P257)

为人们投入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各的教育,其目的应该较5地注意刮把音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dgf改进的生产方法和二作条件,而缺少地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这种教育应该帮助青年人在谋求职企时有最适度的流动性,埂于伦从一个职业转换到另一职企或从一个职业的一部分转换jf另一部分。(P259)

终身教育,从这个名词的全面意义来讲,是指商业、工业和农业的机构都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P261) 高等教育的扩充应夺致广泛地设置许多能够满足个人与集体g且增长的需要的高等院征。(P263) 一个人应该接受哪一美教完应该从事哪一种专业;过只反取决于这个人的知识、能力与才能,而不应取决于他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是高于还是低于他在职业中或白学中的实际经验。(P267) 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是成人教育。(P269)

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c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在帮劝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P274) 阅读文章

23.《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

教育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该报告除前言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前景,包括:第1章(从基层社会到世界性社会),第2章(从社会团结到民主参与),第3章(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第二部分——原则,包括:第4章(教育的四个支柱),第5章(终身教育);第三部分——方针,包括:第6章(从基础教育到大学),第7章(教师在探索新的前景),

第8章(教育的选择:政治当局的作用),第9章(国际合作:地球村的教育问题。另有结束语和8个附件。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内容涵盖了未来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方面,并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上提出了迎接挑战的对策建议。其内容之丰富、新颖、深刻,堪称是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实属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关心教育事业的人们所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的内容是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以当时欧盟主席雅克·德洛尔为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交的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时三年在世界范围广泛咨询和分析过程的成果,是通过对世界教育的考察、在迎接新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对教育的未来进行总体性思考的一部经典之作,堪称里程碑性的教育文献。报告着眼未来的大目标,从全球范围内透视教育问题,视野广阔,并且针对当代发展,指出了对教育的要求和预测,具有很强的时代气息。另一个突出方面在于它的超前性,它试图回答21世纪将遇到的挑战和应当遵循的发展模式,提出了教育社会化、教育大众化、教育多样化、教育个性化、教育信息化、教育国际化的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趋势。

该书提到“教育在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中都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从新的视角探讨了教育制度将更多样化,而多种教育制度的价值将更加得到提升,强调了教师的关键作用和改善其培训、社会地位和工作条件的必要性。不管对不对,教师有孤独感;这不仅因为他从事的是一种个体劳动,而且也因为教育激起了过多的期望。书中的序言提到:教育:必要的“乌托邦”,的确大家也有同感,教育应该是神圣的、纯洁的、理想的;其中有一段内容正好适合现在的新课改,“要使改革的战略获得成功,不管怎样,没有教师的协助及积极参与,任何改革都不能成功。这正是委员会建议优化关注教育工作者的社会、文化和物质地位的一种理由。”。文章提到了一些社会化的问题“1、扩大地球村的国际合作2、从基层社区到世界性社会3、人类活动的全球化4、了解世界,了解他人5、从社会和谐到民主参与6、教育与社会和谐的危机7、教育与社会动力:若干行动原则8、公民教育与公民实践9、信息社会与学习社会10、从经济增长到人的发展,经济进步的首要动力室科学和教育,但从更开阔的眼光看,教育更是促进了人的发展。11、知识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人才流向富国。

该书其中核心之一就是“教育的四个支柱”。教育即应提供一个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世界的地图,又应提供有助于在这个世界上航行的指南针。对未来教育的展望,仅从数量上满足对教育的那种无止境的需求既不可能也不合适。为了与其整个使命相适应,教育应围绕四种基本学习加以安排,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可以说,这四种学习将是每个人一生中的知识支柱。

1)学会求知,即获取理解的手段,必须把相当广泛的常识与就少量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结合起来,这种常识可以说是接受终生教育的许可证。这种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掌握认识的手段,而不仅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化知识。即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手段,也可将其视为一种人生目的。作为手段,他应使每个人学会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至少是使他能够有尊严地生活,能够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和进行交往。作为目的,其基础是乐于理解、认识和发现。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应该促进普通文化知识和深入地学习研究少量的学科两方面同时发展。因为普通文化教育使受教育者能够接触到其他语言和知识,首先就有助于交往。专家封闭在自己的学科中,可能对他人所为不感兴趣,这样他会感到难以与人合作。再者普通文化

篇三:学会生存的方法

如何防止烫伤?

1.从炉火上移动开水壶、热油锅时,应该戴上手套用布衬垫,防止直接烫伤;端下的开水壶、热油锅要放在人不易碰到的地方。

2.家长在炒菜、煎炸食品时,不要在周围玩耍、打扰,以防被溅出的热油烫伤;年龄较大的同学在学习做菜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要把水滴到热油中,否则热油遇水会飞溅起来,把人烫伤。

3.油是易燃的,在高温下会燃烧,做菜时要防止油温过高而起火。万一锅中的油起火,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该尽快用锅盖盖在锅上,并且将油锅迅速从炉火上移开或者熄灭炉火。

4.家里的电熨斗、电暖器等发热的器具会使人烫伤,在使用中应当特别小心,尤其不要随便去触摸。

如何安全使用高压锅?

l.使用高压锅之前,首先要检查锅盖的通气孔是不是通畅,安全阀是不是完好无损。

2.在使用中,不要触动高压锅的压力阀,更不要在压力阀上加压重物或者打开锅盖。

3.饭菜做好以后,不能马上拿下压力阀或者打开锅盖,要耐心地等待锅里的高压热气释放出来后,才能拿下压力阀,打开锅盖。

如何安全使用煤气?

1.认真阅读燃气器具等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

2.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

3.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4.燃气器具在工作状态中,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火灾。

5.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使用煤炉取暖怎样预防煤气中毒?

1.用煤炉取暖,一定要安装烟筒和风斗。

2.定期清扫烟筒,保持烟筒通畅,如果发现烟筒堵塞或漏气,必须及时清理或修补。

3.经常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4.伸出室外的烟筒,还应该加装遮风板或拐脖,防止大风将煤气吹回室内。

如何安全使用刀具?

1.使用刀具时应当注意力集中,不用刀具比划、打闹,更不能拿着刀具互相开玩笑,以免误伤别人或自己。

学会生存的方法

2.刀具暂时不使用时,要妥善保存起来,放在安全稳妥的地方,不要使刀具的尖和刃部突出、暴露在外,以防止刀具被碰落而伤人或者有人不慎触碰而受伤。

如何安全用电?

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

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

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如何安全使用电器?

1.各种家用电器用途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有的比较复杂。一般的家用电器应当在家长的指导下学习使用,对危险性较大的电器则不要自己独自使用。

2.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3.电吹风机、电饭锅、电熨斗、电暖器等电器在使用中会发出高热,应注意将它们远离纸张、棉布等易燃物品,防止发生火灾;同时,使用时要注意避免烫伤。

4.要避免在潮湿的环境(如浴室)下使用电器,更不能使电器淋湿、受潮,这样不仅会损坏电器,还会发生触电


学会生存手抄报:各种逃生方法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552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