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历史文献综述范文

时间:2016-09-01 10:58:0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历史文献综述定稿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文献综述

论文题目 孝庄文皇后的人格魅力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年 级 专 业

曹莉惠 101100241003 齐秀娟副教授 2010级本科 历史学

唐山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法学系

2013年11月17日

唐山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 1 -

- 2 -

篇二:文献综述范例

文献综述该怎么写?

——文献综述写作技巧

何为文献综述?文献综述是在对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分类、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研究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某一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的情报研究成果。文献的搜集、整理、分析都为文献综述的撰写奠定了基础。

文献综述怎么写呢?文献综述格式一般包括:

①文献综述的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的原因、意义、文献的范围、正文的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②文献综述的正文:

是文献综述的主要内容,包括某一课题研究的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的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的进步), 研究方法的分析(寻求研究方法的借鉴),已解决的问题和尚存的问题,重点、详尽地阐述对当前的影响及发展趋势,这样不但可以使研究者确定研究方向,而且便于他人了解该课题研究的起点和切入点,是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③文献综述的结论:

文献研究的结论,概括指出自己对该课题的研究意见,存在的不同意见和有待解决的问题等;

④文献综述的附录:

列出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的资料,增加综述的可信度,便于读者进一步检索。

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

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 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有超级学习法,查、问、读、记、复习法、暗示法等。

2.国内的研究状况

我国古代就非常重视自学方法的研究,有“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同志首先提出“自学辅导教学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魏书生的语文教学主张通过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来提高学习效率... ...

以上国内外的研究经验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从文献综述范文2看,该课题综述列举了国内外有代表性的专家、学者关于自学方法方面的论述和做法,并对部分内容的优点进行了概述。在选好了大的研究方向后,在确定具体的研究课题之前,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了解有关研究情况,有助于研究者通过比较、分析,根据研究的可行性、研究者的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限定研究内容,确定课题的研究范围,更好地驾驭和把握课题。但是,文献综述对每位专家、学者所持理论和做法的优点与不足所进行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不够,特别是缺少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合提炼与分析。

二、文献综述要文字简洁,尽量避免大量引用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把作者的观点说清楚,从原始文献中得出一般性结论。

文献综述的目的是通过深入分析过去和现在的研究成果,指出目前的研究状态、应该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依据有关科学理论、结合具体的研究条件和实际需要,对各种研究成果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观点、意见和建议。应当指出的是,文献综述不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简单介绍与罗列,而是经过作者精心阅读后,系统总结某一研究领域在某一阶段的进展情况,并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提出自己见解的一种科研工作。

三、文献综述不是资料库,要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的“问题”,确保所述的已有研究成果与本课题研究直接相关,其内容是围绕课题紧密组织在一起,既能系统全面地反映研究对象的历史、现状和趋势,又能反映研究内容的各个方面。

文献综述范文3: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实验研究

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998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强调“健康的定义... ...” 心理健康运动的发起人是美国的C.比尔斯。...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强调“自我实现”;

费勒姆提出了“新人型理论”;奥尔特提出了“成熟者的理论”... ...

美国是最早开设心理辅导的国家,... ...将“心理辅导”定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 ...,前苏联教育部1984年颁布“苏联普通学校心理辅导条例”;日本也积极从美国引进心理辅导... ...

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在个别地区、个别学校起步了... ...,中小学真正起步是在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全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并于1997年 6 月 7 日公布了结果,引起了国人特别是教育界的震动... ...

1988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1989年12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益公约》,... ... 199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指导... ...”1997年10月国家教委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的通知中再一次强调了对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说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到中期,上海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走在了全国前列,1994年上海教委出台了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关文件,并出版了有关教材。但他们把绝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与此同时北京市西城区成了“心育中心”丁榕老师一马当先做了许多工作,但仍是把精力放在了城市学生身上。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在生活、学习等条件上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在心理健康水平上也存在着较大不同,但至今没有人提出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的成型经验。因此农村中小学心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文献综述范文3中可以看出,课题组成员翻阅了大量资料。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和方法”的综述不多;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心理健康差异的分析也不多。“农村”的特点不清,“方法途径”不知道新不新。这样会给后面的研究方向和设计带来麻烦。

四、文献综述的综述要全面、准确、客观,用于评论的观点、论据最好来自一次文献,尽量避免使用别人对原始文献的解释或综述。

篇三:文献综述范文

关于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问题的研究

文献综述

班级:09经济一班

学生:张 梦

学号:20093229

一、 选题背景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何有效的配置劳动力资源,引导剩余劳动力有效迁移是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二元经济是我国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我国要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面临的一个基本任务是要把为数众多的农业剩余人口转变为非农人口、城市人口。这个转变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乡城劳动力迁移。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事关中国现代化发展大局,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解决好农民问题,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努力缩小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逐步消除二元经济制度进程中,其重点就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有序、平稳和持续的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也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建国以来尤其是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农业就业比重仍然较高,城市化水平较滞后,农村劳动力迁移了之后也并未都得到妥善安置,迁移问题层出不穷。2010年初,我国出现大规模民工回流现象,以浙江、广东等地为代表,我国大部分省市都出现了“民工荒”的现象。一方面,农村剩余人口在城市未得到满意的就业,另一方面,企业对人才求而不得,陷入“用工荒”的窘境,这样的矛盾再次警醒了我们关注我国农村劳动力迁移的问题。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影响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制度政策,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促进我国农村劳动力有效迁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发展,资源优化配置和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一向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很多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其中国外研究较早,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时期,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国内研究最早始于上个世纪40年代,但真正开展全面系统的研究是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可以这样说,国内外关于劳动力迁移的研究成果都是很丰硕的,而随着我国目前劳动力迁移过程中不断涌现出新的问题的现状,我国学者对相关的研究更加关注和努力。

从时间上来看,国外最早研究劳动力迁移问题的是英国学者威廉·配第,配第在其著作《政治算术》(1690)中阐述了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在于

比较利益的差异。但在这个阶段,配第更侧重了对比较利益的研究阐述,并未系统深入的研究劳动力迁移的问题。之后,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德国学者李斯特和马克思也都在这一问题上做了相关的论述。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经济学全面建立了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框架,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有多种理论,其中较受认可的有如下几种。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著名的二元结构人口流动模型,即为人熟知的刘易斯模型。刘易斯模型将一国经济分为两个部门,位居主导地位、代表着先进生产率的工业部门随着资本积累扩大而实现自身的壮大,并吸引了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进而推动经济的整体发展。1961年,美国经济学家费景汉和拉尼斯在刘易斯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劳动力转移模型,弥补了刘易斯模型中过于忽视农业的重要作用的缺陷。1970年,美经济学家托达罗发表了《人口流动、失业和发展:两部门分析》,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迁移模型。其模型和理论弥补了前人理论思虑不周之处,比刘易斯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但仍不具有可广泛应用的普遍性意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斯塔克和布鲁姆等人对托达罗模型又进行了较大的改进,提出了新劳动力迁移理论,修改了以往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的前提。除了上述主要代表性理论外,舒尔茨、库兹涅茨、钱纳里、乔根森等人都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劳动力转移问题并形成一系列较为经典的理论。这些西方理论构成了我国劳动力转移研究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的很多研究都参考了这些理论的思路或研究方法。

我国国内对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迁移的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30、4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吴景超的《第四种国家的出路》(1937年),张培刚的《农业与工业化》(1945年)等。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政府长期采用限制农业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从根本上否定了人口自由流动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相关研究很少。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制度改革和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日益凸显,我国学者渐渐重视对相关而难题的研究且在此问题上的研究发展迅速,直至今日这一问题仍是我国学者致力研究的重点。30年来,我国学者在结合我国实际国情的基础上研究出了很多各具特色的理论成果。

蔡昉在人口流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领域著作较多也比较受认可。其主要

著作有《中国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转移》《中国人口流动的方式与途径》等。关于人口流动发生的背景和原因,蔡昉认为,中国改革前推行重工业优先战略,限制人口流动,压制除重工业外其他非农产业的发展从而减少了其劳动需求。改革开放后政府放松了对农民择业和企业用工的管制,鼓励非农产业的发展,由此引发了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蔡昉还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无论是对迁出地还是对迁入地来说都有正向的拉动经济的影响,并且,在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已经减弱的情况下,在发展农村经济、稳定农村劳动力规模的同时,农村劳动力有序化转移的重点工作应放在城市地区。

陈吉元以《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21世纪中国农业与农村经济》为代表作,主张应区别农业劳动力利用和农业劳动力转移,提出了三元经济理论,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工业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中分离出来,形成一个和传统农业部门及现代工业部门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的另一支独立的力量,由此构成了我国三元经济结构的布局。陈吉元主张,应通过科技进步促进新的产业部门产生,从而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就业;应重视中小企业在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鼓励一部分剩余劳动力跨国流动;政府应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等。

韩俊以《跨世纪的难题: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为代表作,在借鉴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农户兼业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村人口城市化三方面的问题。他主张农村劳动力向小城镇集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在传统城市化机制尚未变革的情况下,农民大量涌入城市所产生的社会经济问题。

上述学者在对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总体性研究方面是极具代表性的,还有很多学者就我国劳动力迁移的某一问题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国内在研究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方面,研究成果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集中于研究经济因素。高国力(1995)认为,经济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劳动力转移越活跃,其转移水平也越高;杜鹰、李实、张平(1997)等人从农村收入或资源禀赋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认为农业资源禀赋的缺乏和农业收入低下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原因;蔡昉(2001)从具有较低的务农收入的农民最有可能作出转移决策这一角度出发,阐述了相对收入的差距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白

云涛、甘小文(2005)建立了动态博弈模型,利用进化博弈的方法,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第一动因是经济收入因素。二是集中于研究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性别、年龄以及受教育程度等因素。赵耀辉(1999)认为正规教育对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很小,但对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有显著的影响;程名望、史清华(2005) 的研究证实了该结论。朱农(2002) 发现教育仅仅对于男性的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 对女性则没有。赵耀辉(1997) 发现, 年龄对转移决策有正的影响。史清华等(2004)认为“在面对市场经济风险中, 男性敢于挑战风险的能力和勇气显著高于女性”。史清华等(2004)通过对进城农民工进城障碍的分析, 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 农民工在进城动因上也存在差异”的结论。而程名望(2005) 的研究也证实了该发现。三是集中考察宏观政策变化尤其是发展战略以及户籍制度的变化因素。蔡昉(2001)研究了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的影响,他认为,传统的发展战略及户籍制度安排限制了潜在的转移行为,制度障碍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依然存在;李培林(2003)的研究也表明了对户籍制度等的改进,将促使农民工顺畅的进城务工;程名望等(2005) 的研究也表明, 城镇拉力已经成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动因, 因而解决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工作思路, 必须尽快转移到城镇拉力诸因素上来, 特别是在户口、子女入学、就业机会等方面消除歧视, 提供城镇医疗、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建立完善的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等。

国内对农村劳动力转移途径和方式的探讨主要表现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以张培刚为代表,主张就地转移, 依靠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吸纳农业劳动力, 而现阶段走“农村人口城市化”的道路是行不通的; 第二种观点以林毅夫为代表, 主张异地转移, 即“离土又离乡、进厂也进城”, 主张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协调起来鼓励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和城市转移。也有一些学者主张综合应用以上两种途径, 即“乡镇消化, 城市导流, 国内移民, 国际输出, 协调配合, 共同吸纳”(刘伯文,2004) 。

在估计和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的影响方面,国内学者们的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一是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学者们的研究都一致表明, 农村劳动力转移引起的资源再配置效应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林毅夫(1996) 认为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产业之间的置换


历史文献综述范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3346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