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

时间:2019-09-23 13:53:30 来源:免费论文网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 本文关键词:孔子,主要内容,忠信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 本文简介:第三章孔子忠信观的内容    孔子的忠信观念源于尧舜时代的原初忠信,是西周时代由神而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忠信观念不仅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且其地位在民族文化特征中变得愈加稳固。  第一节忠、信的内涵。  一、从心从中的内在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 本文内容:

  第三章 孔子忠信观的内容
  
  孔子的忠信观念源于尧舜时代的原初忠信,是西周时代由神而民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忠信观念不仅没有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而且其地位在民族文化特征中变得愈加稳固。

  第一节 "忠"、"信"的内涵。

  一、"从心从中"的内在德行。

  从结构上来看,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义"忠"为"忠,敬也。从心中声,尽心曰忠",即"忠"为"从心尽心".可见,"忠"正如其字体结构,既从心又从中,出自心意为忠,中心亦为忠。宋代邢昺将 "忠"解释为"谓尽中心也",又称"中心无隐,谓之忠".这些解释表明,出于自己的内心而又中正、不偏不倚是"忠"本义的起点。再从观念上看,观念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直观的、不能用言语和文字表达的认识,"忠"作为一种观念,是先于"忠"字产生的。首先反映在哲学和伦理学范畴上,具有"中""尽""敬"的含义。早在氏族社会时期,"忠"就通"中"义,反映为部落首长在处理公共事务时,必须持有公正无私的态度,所谓"允执其中"就是尧禅位给舜时的告诫,即要求首领要中正不偏的为部落服务。朱熹将"忠"释义为"尽己之谓忠",亦由《论语》"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转变而来,即"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的说法。"忠"要竭尽自己身心的力量,从一而终,尽心尽力,强调施行者对所认定事情的坚持和履行程度。除此之外,"忠"还有"敬"义,段玉裁进一步将"忠"注之曰"忠,敬也。敬者,肃也,未有尽心而不敬者",这就说明"忠"不仅要尽心尽力做好本分之事,还要恭恭敬敬地去看待这件事。孔子在论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之道时又言:"事上也敬。"这无疑是对"忠"的具体阐述,即侍奉君主不仅要忠心,还要恭敬,也从起点上说明"忠"来自于内心的敬重。

  综上可知,"忠"在春秋时期呈现出的是一种内在的对自我修养、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并由此表现出的对国家、社会、民众的道德感和责任心,是以中正为特征的来自于内心的恭敬和真心实意的情感。

  二、"从言从行"的外在践行。

  "信"由"人"和"言"构成,《说文解字》中将"信"解释为:"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即"信"首先表现在人的言语上,不说空话,不说假话,表里如一,诚实不欺;其次,说过的话要能兑现和践行,即信守承诺、言行一致。商汤在伐桀的动员令中"尔无不信,朕不食言"说的就是此意,汤王会信守承诺,也希望人们相信他的话。因而,从字的结构上看,"信"就是既要有不欺人之言,又要有不欺人之行。

  对于"信"的内涵,我们还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其一,从伦理学范畴来看,表现出的是一种德行,即做人要诚实不欺、言行一致。在《尚书》

  "民兴胥渐,泯泯棼棼,罔中于信,以覆诅盟"中的"信"指的就是一种"信"德,百姓互相欺诈,不遵守信用,连盟誓都可以推翻,从而导致社会秩序混乱,产生了纠纷,"信"在这里就是一种良好的品格要求和道德修养。此外,在《尚书·康王之诰》中也有体现:"昔君文武丕平富,富不务咎,厎至齐信,用昭明于天下。"文武时期,天下太平诚信,政治昭明于天下,昌盛无差错,这里的"信"又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儒家也历来将"信"作为伦常规范之一,不论是孔子四教五德中的"信",还是孟子"朋友有信"的人际关系"五伦"说,都体现出儒家对"信"德的高度重视;其二,从主客体的角度来看,表现出的是主客体之间双向或多向的道德要求,即在与客体的交流互动中,既不去怀疑和猜忌他人,同时又要取得别人的相信和信任。诸如《毛诗·小雅》中言:"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这是讽刺幽王处事不诚心,不亲近百姓,怀疑和猜忌进献忠言之人,这样就不能取得百姓的信任。

  综上可知,"信"不论是指社会环境下的一种伦理道德规范,还是指个人的诚实无欺,亦或者是他人对自己的一种态度,侧重点都是践行于外的,体现的是一种外在的社会关系。

  三、"忠"与"信"的辩证统一。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伦理道德范畴,还是从其本质含义上进行分析,"忠"与"信"都是非常接近的。在孔子《论语》中,"忠"出现了 18次,"信"出现了 38 次,"忠信"连用出现了 7 次。孔子对"忠信"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二者列为四教之内,那么二者究竟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

  "忠"和"信"具有同质性。"忠"从中从心,"信"从人从言,但人说1是主客体之间双向或多向的承诺时,这样的承诺是否出自自己的真情实意,就不得而知了。这样的承诺缺乏来自于内心真情实意的支撑,其实现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因而,"信"应当以"忠"为根基,从"尽心"出发。"信"不仅是主客体之间双向或多向的承诺,而且这样的承诺出自主体的真情实意,一个人没有忠诚之心,他将没有忠诚之言,更没有忠诚之行。可以说,"忠"是"信"的依据,"信"是"忠"的外在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贯通。童书业先生认为:"'忠'者必'信',故孔子屡言'忠信',且曰'主忠信','忠信'即诚实之意,为道德之本。"着名理学家朱熹对"忠信"的分析更为透彻,他认为:"未有忠而不信者,亦未有信而不出于忠者。"这些简明扼要的解说,明确地道出了"忠"和"信"的本质与关系,二者虽然名词不同,究其本质,都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意的、言行一致的高尚品质。

  "忠"、"信"二者虽然具有同质性,互为表里,但还是有所区别并各有侧重的。"忠"来自于人的内心,是人的内心品质,侧重点在"我"."信"是主客体交流时的双向或多向信任,侧重点不在于自己,而是"他".如果将"忠"规定为"内忠于心"的话,"信"更侧重于"外信于人",前者体现的是内在的自我修养和自我完善,后者体现的是外在的社会关系和道德践行。正如朱熹的"忠,以心言;信,以事言",孔颖达的"内尽于心曰忠,外不欺于物曰信",这些都可以看成是对"忠""信"侧重点的精炼概括。

  第二节 "忠信"与"仁""孝""义"

  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代包含着许多道德德目,而每个德目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这些德目有孔子"五德"的"恭、宽、信、敏、惠",有孟子"五伦"的"仁、义、礼、智、信",还有郭店竹简"六德"的"圣、智、仁、义、忠、信"等。这里就列举几条有较大影响的德目,在分析它们与"忠信"之间的关系时,我们会再一次发现,在维系社会运作的道德条目中,忠信起着极其重要而又无法替代的作用。

  一、"忠信"与"仁".

  孔子"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最高道德原则。

  在前面第一章已经分析过,孔子"仁"的人生哲学思想与尧舜时代的"民主平等"精神以及西周时代的"仁政礼治"精神都有着莫大的渊源。那么究竟什么是"仁"呢?"樊迟问仁,子日:爱人",在孔子那里,"仁"就是爱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战乱频繁,百姓的生命如草芥,孔子提出"仁"的概念,是从"爱人"出发,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关切。 "仁" 在个人修养、为政、齐家、治国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体现,既是为人之道,也是人生之道。子张问孔子什么是仁,孔子认为,能将"恭、宽、信、敏、惠"这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者,就可以称之为"仁"了,具体说来就是"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由此可见,恭、宽、信、敏、惠等品质就是"仁"的具体表现,皆属于"仁"而从属于"仁",都服从于"仁"这个最高的道德纲领。其中"信则人任焉",诚实守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任用,"信"是"仁"的重要组成部分,何以为"仁"?便会在具体化的"信"中体现出来。

  同为道德德目的"忠"与"仁"也是一条道德条目与道德纲领之间的关系,"忠信"皆是"仁"具体的道德规范,在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二、"忠信"与"孝".

  从奴隶社会起,维持统治阶级政治体制的就是以亲亲、尊尊为原则的宗族制度,宗族制度不仅反映的是君臣关系,也是一种血缘关系。而维护这种关系的就是"孝","孝"就成了维护家庭以及社会伦理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什么又是"孝"呢?《孝经》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的最高境界是作为立身处事的根本,其次是对自己的君主孝顺,再次是对自己的父母孝顺。可见,"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还有君主。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为争霸天下,争相招贤纳士,将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士归入旗下,突破了原有的以宗亲为原则的选拔制度。原有的"孝"已无法维护新的政治体制了,这时候,"忠信"作为新的道德准则出现了。

  先来看"忠"与"孝"的关系,童书业先生曾说:"在'原始宗法制'时代,后世之所谓'忠'(忠君之忠)实包括于'孝'之内。"其所言为"忠"观念产生于春秋时期,并且是从"孝"道中分离出来的,"忠"是伴随社会制度的改变而产生的,属于政治伦理范畴,用以维护新的政治关系,由"孝"衍生1与忠道联系了起来,也就是将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联系了起来,"孝"的内涵开始往外延伸。再者,"信"与"孝"之间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礼记》

  曰:"父母既没,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矣……信者,信此者也。"在孝顺父母的过程中如果连诚心诚意都做不到的话,就别提对朋友讲诚信了。可见,"信"是"孝"的内容之一,和"忠"一样有从属于"孝"之意。"忠"、"信"皆是"孝"内涵的延伸,但仍然属于仁道的哲学范畴。

  三、"忠信"与"义".

  "义"在中国历史上是表示人们行为的伦理范畴,在不同的传统思想家那里,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首先备受推崇的是"义就是宜"的观点,《礼记》

  云:"义者,宜也。"意为适宜、恰当,可看成是人们在生活中一切行为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再者"义"常与"公"、"正"连用,孟子说:"义,人之正路也。"墨子说:"义者,正也。"可见,无论"义"的内涵是什么,在古代社会,它都是作为一种衡量人们行为的标准存在的。同样,"忠信"作为普遍认同的道德德目,它的衡量标准也是"义".如子张问崇德,子曰:

  "主忠信,徙义,崇德也。"以忠诚信实为主,依照义的规定,这可算是崇德了。在《论语·宪问》中有这样的佐证: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为继位杀了公子纠,原效忠公子纠的管仲非但没为主子殉难,反而做了齐桓公的相,孔子弟子子贡认为这不是"忠信"的表现。孔子却认为:"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管仲使天下得到匡正,百姓得到恩赐,民族得以延续。他主张君子在行事时应和当时发展变化着的环境联系起来,不能像普通男女那样拘泥于小"忠信",一旦脱离客观规律去遵信守忠,那就成了愚信愚忠。 "忠信"一定要合乎"义",正所谓"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第三节 孔子忠信观的表现

  面对经济、政治关系发生巨变的时代,人们特别是处于上层建筑的贵族们力图从思想上找到一个依托,使社会秩序归于稳定与平衡。这时候,忠信观念因其独特的内涵得到了先秦思想家们的呼吁。孔子是先秦儒家中第一个具体阐述"忠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人,孔子的忠信观念并不是绝对僵化的行为模式和规范,他更注重的是忠信的内在精神实质和主旨,既强调个人品格修养方面的"内圣",又强调社会道德规范方面的"外王".《论语》作为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着作,也是先秦儒家伦理思想的奠基之作,它对于考察孔子的忠信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孔子的忠信观虽存在于"只言片语"中,但其内容却涵盖了做人、为政、交友、立业等方方面面,寓意深远。本篇主要以《论语》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孔子忠信观念的表现。

  一、立身之本:"言忠信"、"行笃敬"忠信是个人立身、处事和生存的基础,是一个人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孔子对"忠"的深刻认识在《里仁》中说到:"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子将其学说用忠、恕二字贯通,"忠"在这里就是真心诚意地为别人着想和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情。对"信"的重要性,孔子在《为政》中提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輗"和"軏"都是驾在牛马上所用到的必备工具,如果没有"輗"、"軏",车是根本不能行驶的。孔子将"信"比作"輗"和"軏",告诫人们"信"就如同一个人的脊柱,如果没有了"信",人就如同马车失去了"輗"和"軏"一样寸步难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当时的社会虽说是乱世,也有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的约束,正因为有了忠信,各种法律法规和行为规范才能得以正常运行,而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

  忠信是人立身处世之本,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忠信呢?首先,说出的话要出自自己的内心,孔子就十分强调言语上的谨慎,对那些言不由衷、巧言令色的人异常厌恶。在《公冶长》中就有"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以花言巧语、虚情假意来取悦他人之人是可耻的。也有《泰伯》中:"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狂妄而奸猾,愚昧而不诚实,表面诚恳而不讲信用。这样虚伪、奸诈的人是孔子十分反感的,是做不到言行一致的。其次,孔子认为言语不仅要出自于自己的内心,还要勇于遵守、践行,做到言行一致,否则就是不忠不信之人。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古时候人们就认为行为赶不上诺言是耻辱的,因而不敢轻易许诺。可见,孔子十分强调忠信的力行意识和实践品格。

  忠信是君子必备的重要品德,而"言忠信"、"行笃敬"是君子践行忠信的完美统一。子张问孔子如何才能处事通达,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说话忠诚守信,做事厚道谨慎,即使到了落后之地也会畅通无阻。"言忠信"和"行笃敬"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忠信"侧重内在的动机,"笃敬"侧重外在的行动,二者互为前提而存在。孔子多次强调君子应"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不以口誉人,则民作忠".君子说话要言语谨慎,做实了所说的话,不在别人面前失言,并用行动来成就自己的忠信,那么民众也会跟随他走向忠实。由此可见,"言忠信"和"行笃敬"共同构成了一个人的忠信人格,忠信人格就像一个人的灵魂,是人存在于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也是忠信政治的基础与保障。

  二、交往之道:"朋友有信"、"以信求利".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属性在于其社会性。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联系和协作中逐渐形成了社会性,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形成了社会关系。焦国成教授将我国古代的人际关系概括成:血缘亲情型的人际关系、君臣上下等级型的人际关系、同心相知型的人际关系和路人相遇型的人际关系。

  正是如此多的人际关系构成了纷繁复杂的社会,那么如何才能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行?如何才能维系人际交往的正常运作?这就需要明确人际交往关系中的基本道德准则。孔子、孟子和荀子等一众儒家代表先后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忠"、"敏"、"勇"、"孝"、"恭"等道德要求与规范。春秋时期,人与人的交往局限于小范围之内,儒家的人际交往也仅局限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和朋友之中。朋友之间的交往则是稍微超越血缘关系的一种人际交往,在孔子那里,忠信是维持"朋友之交"的基本道德规范,没有了"忠信"这一道德基础,其它的社会规范便无从说起,可以说维系社会正常交往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忠信".

  与朋友交往讲忠信,是实现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合作的重要前提。孔子的弟子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他把替别人谋划事情是否忠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相待作为每天自我反省的内容。子夏也曾提出:"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可见,孔子的弟子们都将"信"看成是朋友交往的准则。为此,孔子更是把"让老人安心,让朋友信任,让少年得到爱护"为"子之志",他把对朋友加以信任当作人生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子贡问如何与朋友相处,孔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对待朋友的过失,要忠心地劝导他。也就是说,"忠信"是维持双方关系的纽带,不仅要做到言而有信,说话诚实,对朋友加以信任,还要忠心竭力的帮助对方,在对方有错误的时候,推心置腹地劝导他,这才是朋友之间交往的基本原则。在择友方面,孔子认为要结交志趣相投、品行一致、博学多识之人,而花言巧语、品行不端之人是不值得结交的。他说:"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恪守忠实诚信,不与道德上不如自己的人交往,有了错误敢于改正才能称得上是君子,这是要把忠实诚信的道德要求放在首位,提倡与自己同道者交朋友。他还特别强调:"益者三友,损者三友。"有益的朋友是正直、诚实、博学多才的,而有害的朋友是虚伪谄媚、阿谀奉承、巧舌如簧的。因此,在与人交往中,要分清对方是有益还是有害之人,择同道者而友之。这也从侧面说明,交上有德者,必先自我好德。总之,朋友之间的交往应当以"忠信"为衡量标准,这不仅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与发展的保障。

  人与人之间除了有超越血缘关系的朋友之谊,还有隐藏于人际关系背后的经济利益关系,即义利关系。义利问题是在春秋战国时代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原有经济结构的瓦解,土地私有制度的出现,追求利益成为当时势不可挡的趋向。而人们为了利益背信弃义、争夺不休,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孔子的义利观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了。在孔子那里,他首先肯定人们对自身正当利益的追求,他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富有和尊贵,是人们所期望的,他肯定"人性之利".他还主张统治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借着对百姓有利的事情使他们得利,这也就强调了"民之利"的重要性。那么如何看待"利"?如何获得"利"?如何处理好"利"与"义"的关系?在孔子那里,我们也找到了答案。他主张以义导利,提倡人们"见利思义",认为君子能够明辨是非、通晓大义,而小人只会计较利害关系。

  同时反复强调:"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是的"道",就是"道义",他主张人们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尊重道义,而讲忠信,便是符合道义的。孔子又提倡以信求利,他说: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财富若是可以通过执鞭这样低级的职务求得,我也愿意担当,如果不合乎道而去追求,还是按照我的喜好去做事吧。《孔子家语·鲁相》中也有对"做生意不能以次充好,要诚实无欺,货真价实,公平交易"的强调。由此我们便可以明确"义"、"利"和"信"之间的关系:利益的追求应建立在道义的基础之上,同时还要恪守诚信原则。这正是孔子义利观的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忠信交往的关键所在,如此,一个讲忠信的社会风气才会出现。

  三、为政之德:"民无信不立"、"忠信于民".

  忠信不仅是个人立身处事之本,也是一个社会政治制度得以健康运行的基础与保障。在孔子的经典着作中,不仅包括个人忠信之德的内圣修身,也涵盖社会忠信之德的外王开拓。若没有社会制度的规范,个人忠信便无法得到外在的保障;同样,若只看重社会制度上的忠信,没将忠信观念根植于人的内心,也就无法转变为人自觉自愿的活动。因而,作为政治伦理原则的忠信观体现了孔子学说从"内圣"到"外王"的过程,是贯穿于道德品质与政治统治之间的一根主线。忠信观念对于一个国家的社稷是相当重要的,在《颜渊》中,子贡问怎样去治理国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去掉其中的一个,应该选哪一个,曰:"去兵。"子贡再次提出选其一而去之,子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于现代人的思维,首先要解决的是物质上的需求,而孔子认为比吃饱肚子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需求,于是提出了"民无信不立"这一响亮的名言。孔子将"信"看得比死亡还重要,纵然百姓吃饱、国防强大,一个国家若没有了"信",必定导致国家混乱,陷百姓于水生火热之中。可见,忠信为立国之本,是当政者的为政之要。

  忠信是为政治国的根本前提,在孔子看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者以德治国,施行仁政,人民才会像环绕于北极星的众星一样信任和拥戴统治者。具体说来,一方面,为政者要忠信于民,以民为本。引用子夏的话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为政者只有取得百姓的信任,才能顺利地得到百姓的支持与拥戴。在《学而》中孔子再次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为政者要恭敬地对待自己国家的政事,讲究信用,不欺愚百姓,节省开支,役使百姓不误农时,才能更好地治理有千辆兵车的诸侯国。另一方面,为政者忠实守信,率先垂范,才能起到带动民众、凝聚民心的作用。正所谓"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带头端正了自己的言行,下面的百姓也会端正自己的行为,处理政事也会变得得心应手。又如《子路》中,孔子特别强调:"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为政者喜欢礼节,百姓没有敢不尊敬的;为政者爱好道义,百姓没有敢不服从的;为政者讲究信用,百姓没有敢不真情实意的。因此,忠信于民,不仅要求为政者要有崇高的德行,对百姓讲信用,还要起到垂范带头作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的风气。

  孔子还认为,要想政治忠信于民,还必须做到政令实施以守信为主,保证政令的可信度。如若政令不一,缺乏政治上的可信度,国家就会失去依托,社会秩序必将混乱不堪。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就十分重视政令的可信度,在攻打原国一战中,因准备了十天的粮食,于是和大夫约定十天之内收兵。而后到了期限之日还未攻下,群臣进谏让文公再缓三天。文公坚持要撤兵,只因与大夫约好了十天之限,若不离开,就会失掉作为君主的信用,于是撤兵离开。孔子听闻记了下来,说:"攻原得卫者,信也。"正是晋文公这种忠信于民的态度,对政令实施的可信度,才使得原、卫两国最终归属于晋。此外,为官者的忠信品德也是政治忠信于民的关键。在君臣关系上,孔子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臣以"忠"首先是君要以"礼"相待。可见,这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臣并不是无条件地"忠"于君,而是要在符合道义标准的条件下去侍奉君主。在臣民关系上,孔子主张"居之无倦,行之以忠",这实际上是要求为官者从自身做起,在位时勤勤恳恳,执行政令忠心耿耿,才能使人民忠诚。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为政者只有勤政为民,为百姓做事,臣民关系才会和谐发展,百姓才会辛勤劳作而无怨言。在选拔为官者上,孔子主张以"直"为标准,提拔正直之人,搁置邪曲者之人,正直者秉持公道,尽忠职守,百姓就会服从。

  孔子也曾感叹:"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无论国家政治清明还是黑暗,史鱼都能做到像箭一样直,国家就是需要像史鱼这样正直的为官者。可见,在孔子的为政之德中,政令的实施和为官者的品德也是政治忠信于民的关键。

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孔子忠信观的主要内容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2638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