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范文(名师精选6篇)

时间:2019-02-07 11:57:0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范文(名师精选6篇) 本文关键词:中国,名师,生态,精选,美丽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范文(名师精选6篇) 本文简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四大文明建设同等的高度,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深入研究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问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范文(名师精选6篇) 本文内容: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和发展,我国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此,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更是首次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四大文明建设同等的高度,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一部分。深入研究美丽中国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问题,对正视和解决发展中的自然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篇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范文一
  
  论文题目: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摘要:“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是我们党在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新的实践中的运用与发展。文章分析了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认为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从关系人民福祉的视角,按照生态文明的理念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文明理念经济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一、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提到了战略发展的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福祉,关系着民族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始终重视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把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并多次对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指示。党的十八也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通过学习,我们可以认识到,“生态文明理念”的基本内涵就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它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是我们党在对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上的一次质的飞跃,也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和认识路线在新的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二、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恩格斯早在140多年前就指出:“……地方的居民,为了获得土地,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做梦也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而成为不毛之地。”
  
  千百年来,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特别是近代,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虽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达到了历史上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立的严重程度,也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尖锐。人类以自己掌握的强大的技术力量,随心所欲地超越自然,使得自然受到了极为不公平的待遇。
  
  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尖锐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君不见,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空气污浊、气候异常、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沙漠荒芜、洪水泛滥或干旱成灾、地震频发……等等超出人类想象的百年不遇的灾难,又从反面证明,自然生态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
  
  面对自然界出现了如此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状况,我们必须深刻领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至理名言,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如果超越自然,随心所欲地摆布自然,那么,有时(人们对自然的危害还没显露出来,如破坏森林植被等)人们可能获得暂时胜利的喜悦,但终究会遭到自然的报复,将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很多情况下,连暂时胜利的喜悦也不可能到来,在人们任意摆布自然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展开无情反击(如选择了观赏价值高但不适宜当地地理环境的树种。绿化树木品种过分单一,破坏了生物的多样性,引起多种病虫害等),我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就成为一场噩梦,不仅达不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反而碰的头破血流。对此,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早有尖锐的批评,我们一定要警钟长鸣。由于自然生态有其自在自为的发展客观规律,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但它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基础,人类就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我们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底线;像保护“眼睛”和“生命”一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爱护自然”,深刻认识环境与老百姓的生活一样“不可有丝毫的忽视”,才能和自然和谐相处,使生态环境切实得到保护和发展,同时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三、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在过去的几十年内,我国的经济、社会特别是GDP的发展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但是由于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奢侈消费,导致大气污染、土地变质、河流污浊等难以挽回的生态破坏,有的甚至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无数惨痛的代价,使我们深刻认识到,生态环境出了问题,就必须及时治理,否则就会因小失大,就会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死存亡,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的肌体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山川林木葱郁,让大地染绿色,让天空湛蓝清新。让河湖鱼翔浅底,让草原牧歌欢唱……“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我国取得的“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的巨大成就,会使我们对“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因此,只有从我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真正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党的十八大指出,“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这是我们党在认真总结深刻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这就是说,如果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人和社会就不能持续发展。倘若如此,何谈经济发展呢?因此,这里的“良性互动”是以“生态改善”为前提的,而“生态改善”又必须以“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为前提,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认真分析客观事物的根本特性和历史的深刻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自然生态有其自在自为发展的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是人们必须从客观的自然规律出发,想问题,办事情,与自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协调发展。人们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使自己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们有了安康幸福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就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生产力中首要的决定因素“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大大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有了健康持续的发展,就更加具备了改善生态环境的条件;人们又不断地从“生态环境改善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尝到甜头,就会更加积极地主动地改善生态环境和推动经济发展。正是如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实现良性互动,最终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绿色发展观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的革命。”绿色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面,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一方面,要进一步保护好环境,从转变经济发展理念入手,砥砺前行,攻坚克难,以对人民群众、对国家、对整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打造全新的生态文明理念,一切从保护环境出发,实行一票否决制,只要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不管有多大的利益,关系到多高的GDP,也要关停并转,补齐一块块环境短板,真正形成绿色发展理念;另一方面,要自上而下地形成生态环境、绿色发展的生活观。我们要在平时一点一滴、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做出自己应有的绿色贡献。
  
  四、结语
  
  “生于斯,长于斯。”人类不能只对生我养我的地球进行无尽的索取,而应该给予回馈与保护。近年来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加有力地证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绿色发展理念,为全国人民指明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是以“生态改善”为前提的,而“生态改善”又是以“人与自然平等相待、和谐相处”为前提的,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度外,我们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实现“生态改善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笔者坚信,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绿色发展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像保护眼睛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不损害生态环境作为发展的底线。”按照生态文明理念建设美丽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日报,2016.5.9
  [2]王媛。习近平建设生态文明思想探究。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6(11)
  [3]纪亚光,吴尹浩。习近平文明观探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16(12)
  [4]李祉瑶。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昆明日报,2017.6.5
  
  范文二
  
  论文题目:浅析生态文明理念下美丽中国的建设
  
  摘要:本文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及存在的威胁, 针对如何更好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提出了四点措施:绿色发展是保障;加快环境治理是重点, 打赢蓝天保卫战, 加快水污染防治,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护生态是关键;监管体制是保障。
  
  关键词:生态文明; 严峻形势; 美丽中国; 措施;
  
  一、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
  
  1、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小康社会是否全面, 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众所周知, 我国环境保护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 长期粗放式的增长方式, 使我国资源环境的承载力已经逼近了极限。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污染防治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必须坚决打好,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目标, 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2、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内在要求
  
  十九大报告指出,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可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民生之患、民心之痛, 人们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成了急需补地短板。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着作《寂静的春天》中就提到这样一句话“不解决环境问题, 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只有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为人们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才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的增长点。
  
  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抓手
  
  环境问题的出现其实就是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和消费模式出现了问题, 要充分发挥环境保护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城乡发展水平、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作用, 同时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才可以推动各地下决心解决产业结构、能源体系、空间布局等问题, 最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进的理念, 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1、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
  
  (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之路已经开启。十八大之后, 围绕生态文明建设, 党中央、国务院连续发布了两份重要的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成为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姊妹篇”.这两个文件将“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大战略, 给予从理念到思路, 从目标到制度创新的系统规划与落地。此后,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使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规划系统纳入到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的战略之中, 标志着决定中国未来发展命运, 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已经开启。
  
  (2) 污染势头得到初步遏制。重拳出击遏制不断蔓延的污染势头, 是生态文明建设迫在眉睫要处理的问题。新环保法在2015年元旦实施时, 就被誉为“史上最严”, 然而这仅仅只是个开始。2016年12月中央又印发了《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 今年开始启动的最严格中央环保督察行动, 都用实际行动向全国人民表明了中央对遏制污染、治理环境的决心。尽管中国治理环境还面临着重大挑战, 但五年来取得的重大成就使污染蔓延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3) 绿色发展将成增长新动力。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导下, 五年来, 中国的生态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新能源革命是未来生态经济最具有全局性的革命。在这个方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国, 也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 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居世界第一。尤其是太阳能光伏发电, 尽管在农村还是星星之火, 但也即将成为燎原之势。
  
  建设生态文明, 关系人民福祉, 关乎民族未来。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 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清楚严峻的形势。
  
  2、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严峻形势
  
  (1) 环境污染重。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等, 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 让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已经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12年1月15日, 广西龙江河拉浪水电站网箱养鱼出现少量死鱼现象被网络曝光, 使得龙江河宜州市拉浪乡码头前200米水质重金属超标80倍。2015年6月, 安徽池州河水被污染千亩田变荒地。这些事例仅仅只是环境污染的一个缩影, 却已经让人类背负了沉重的代价。
  
  (2) 生态受损大。森林质量不高, 草地退化, 土地沙化速度加快, 水土流失严重, 水生态环境仍在恶化。尤其是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严重, 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16个省会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监测表明, 农药总检出率为20%~60%, 总超标率为20%~45%.此外, 生物入侵也是值得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生物入侵者也搭乘着国际贸易的“便车”“登堂入室”.中国作为贸易大国, 成为了世界上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悉, 目前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已达620余种, 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 中国就有51种, 并造成逾200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
  
  (3) 环境风险高。环境风险主要是由人类活动引起或由人类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过程共同作用造成的, 它是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 能对人类社会及其生存、发展的基础--环境产生破坏、损失乃至毁灭性作用等不利后果的事件发生影响。应该说气候变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危机和严峻挑战, 据世界气象组织发布公报, 确认2016年成为自1880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 刷新2015年创下的最热记录。同时, 2016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温度再创新高, 突破400ppm的警示线。“气候变暖放大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系统目前面临的风险, 并产生各种新的风险, 带来更多的极端天气。同时气温升高造成我国华北地区静稳天气增多, 加剧了重污染天气的频发。”
  
  三、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建设美丽中国
  
  1、绿色发展是保障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应该是自上而下的, 从国家层面来说, 就是顶层的设计规划。按照十九大报告的部署,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需要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保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还应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三大产业。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方面, 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 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降低能耗、物耗, 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对于个人来说, 在生活方式上应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 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积极开展创建节约活动, 让机关、家庭、学校、社区等任何一个部门都能够将绿色行动进行到底。
  
  2、加快环境治理是重点
  
  (1) 打赢蓝天保卫战。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合理是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 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严格执行环保等标准, 着力推动“散乱污”企业整治、重点行业污染源治理, 加快不达标产能依法关停退出;能源结构方面, 尤其突出抓好北方地区清洁供暖, 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 实施煤改气、煤改电工程, 减少重点区域煤炭消费;交通结构方面, 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 提高铁路货运量, 降低公路货运量。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有效应对重污染天气, 让群众享有更多蓝天白云。
  
  (2) 加快水污染防治。水是生命之源, 水污染直接关系人们每天的生活, 直接关系百姓健康。当前城市黑臭水体大量存在, 饮用水安全保障有待加强。全面实施“河长制”, 尤其是县、乡、村三级河长名单及主要管护工作任务要明确, 系统推进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管理和水灾害防治, 抓好重点流域, 大力整治不达标水体、黑臭水体和纳污坑塘, 严格保护良好水体和引用水水源, 加强地下水污染综合防治, 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亲水环境。
  
  (3) 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因为土壤污染与大气、水污染不同, 加强监测监控、做好风险监控是第一位的。要以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为重点,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 加快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提高危险废物处置水平, 夯实化学品风险防控基础, 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实施农用地土壤环境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人管理,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 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3、保护生态是关键
  
  生态环境问题应该归咎与人, 是人的不当行为造成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重大工程的修复, 可以使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得以优化, 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构建, 大幅度提升了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 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 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 扩大轮作休耕试点, 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 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4、监管体制是保障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北海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考察指出:“要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认真贯彻依法依规、客观公正、科学认定、权责一致、终身追究的原则, 明确各级领导干部责任追究情形。”
  
  首先要明确责任, 落实领导干部任期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 要让每一个领导干部都感觉到自己任职期间的任务重大, 还要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更要让他们明白, 领导干部守法守纪、守规尽责, 更好地促进自然资源资产节约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安全。
  
  其次要严肃追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负有责任的领导干部, 必须严肃追责。”要将生态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 针对于生态环境指标很差的地方, 如果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 要让生态环境保护变成一项重要权重指标。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人民出版社, 2017.
  [2]韩保江。让生态文明建设向世界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优越性[N].央广网, 2017.
  [3]张孝德。这五年, 生态文明建设从理念到实践取得四大成就[N].央视网, 2017.
  [4]杜悦英。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J].中国发展观察, 2017.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态文明美丽中国论文范文(名师精选6篇)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78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