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谈体育现象产生的哲学反思

时间:2018-04-24 09:53:23 来源:免费论文网

谈体育现象产生的哲学反思 本文关键词:反思,哲学,现象,体育

谈体育现象产生的哲学反思 本文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适应体育学科的发展进行分析,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适应体育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旨在厘清适应体育发展脉络,挖掘其产生与发展的哲学基础.通过分析发现:残障现象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依照目前科技发展我们对残障的发生仍然难以预知;适应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源自人的

谈体育现象产生的哲学反思 本文内容:

摘要:本文主要对适应体育学科的发展进行分析,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阐述适应体育产生的背景及原因,旨在厘清适应体育发展脉络,挖掘其产生与发展的哲学基础.通过分析发现:残障现象是人类进化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现象,依照目前科技发展我们对残障的发生仍然难以预知;适应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过程,源自人的需要的适应体育与人类发展相适宜,其本质问题在于内在的自身和外界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的融合,这是人类摆脱自然困境的选择;适应体育归根结底就在于人的生存与发展.

关键词:残障;适应体育;哲学

自有人生,便有残疾,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事实.现代社会的残障人较之过去已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和理解,在体育领域也获得广泛的认可,但是仍然有人常常对残障人运动参与提出质疑.可以肯定的是,残障人虽然伴随一定的运动障碍,但只要有足够且适宜的条件,多数残障人是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参加适合自身特点的体育运动的.为了改善人们对“运动障碍现象”认知,文中选用了残障一词来定义那些因身心残疾或存在运动障碍的人群.这些残障人不但能够参加体育运动,而且有许多残障运动员还在各类比赛中创造了优异的成绩.邓朴方先生曾说过:“残障人体育运动从一开始,就具有特殊意义.它超越缺陷,通过意志、技能、体能的较量,向生命的潜能挑战,展示人的创造力和价值,同时促进康复,陶冶情操,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推动平等参与.”这个论断高度总结了适应体育存在的哲学意义.

1残障的必然存在和适应的必然过程

哲学承认的是事实,是对客观的认识,通过事实本来面貌挖掘其本质.残障现象既有普遍性,也有必然性.自有人生,便有残障.它们是一种必然存在.

1.1残障现象是人类进化中无法回避的事实

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上,自有人类出现,便开始了对自然和世界的探索与发现.早期的人类因生产力水平低下,对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由此人类产生了两种心理倾向:一是因为“无法解释”而产生的“恐惧”心理,并由此萌生了最早的宗教信仰和自然崇拜;二是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欲”,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各种具有挑战性质的社会活动,如狩猎、战争、早期的身体教育等等.两种心理现象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讲,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对于残障人而言,无论是“魔鬼的附身”,抑或是“轮回报应”,均产生于早期人类很难准确的解释“残障”这个无法避免的自然现象.1.1.1残障是大自然平等的选择上帝创造亚当,而当上帝取出亚当的肋骨创造女人的同时,亚当便成为了所谓的残障.一位适应体育的受益者曾谈及“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是生物进化过程中的一个角色.”其言所谓进化,并非是指向先进方向的变化,而是为了适应环境而进行的变化.所以,只要是现今仍然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物种,都可以认为是成功进化的物种.人类具有的智慧和身体,也不过是为了适应环境变化而进化的一个功能而已.如果在面对环境的改变时不能做出对物种延续,或者说对基因的存活有利的反应,仍然可能会被淘汰.所以,没有所谓的最先进、最高级,有的只是永恒的变化与适应的斗争.残障人同样是大自然的一个选择.残障的出现不会因为种族、肤色、性别、经济、政治等的不同而改变.残障面前人人平等,不同的只是人们对待残障的态度和处理方法.当然,大自然如同上帝一样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设计出一个能够适应任何环境的生物.因此,造物主在创造生物时,总是根据环境条件的需要,使用最简洁的生理构造最少的器官,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然而,环境是各不相同、瞬息万变的,即使像人这样的高级生物,也不外如此.在产生先天残障的同时,也会赋予其新的技能.犹如盲人的听力会异常发达一样,残障现象会伴随着“功能性补偿”的改变.同样,残障人也可以通过后天的意志努力来完成各种新的挑战.1.1.2残障是难以预知和不可避免的现象残障是一种心身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由于躯体功能或精神心理的障碍,不能或难以适应正常社会的生活和工作(WHO1980).人们采用了已知的多种手段和方法最大程度上预防或减少致残性疾病和伤害的发生,限制或逆转由伤病而引起的残障,并在伤病发生后防止转变为残障.尽管如此,也始终无法避免残障现象的出现.首先,人在一生中随时可能会面临各种致残的因素.有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如遗传、发育缺陷、意外伤害、疾病、环境和行为因素致残;有些则是客观的必然,如由于人口老龄化后生理功能衰退而导致功能障碍等.虽然我们在努力的控制局面的恶化,但至今仍未解决预防残障的全部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流动频繁、工作节奏加快,以及生产安全事故、交通事故和环境污染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都增加了残障发生的风险.其次,人一生中残障可能发生在不同年龄阶段.先天性残障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婴幼儿时期;学龄阶段则可能产生传染病致残和创伤及伤害致残;在工作年龄段,创伤和伤害致残的风险会增加;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强对非传染性疾病致残的防范;老年人则要重点防范退化性疾病致残.可以说残障与每个人息息相关.而适应体育的产生和应用也覆盖到了不同的年龄阶段和社会阶层.同时,适应体育的研究也涉及到了教育、竞技、康复和娱乐等多个领域,为不同需求的残障人士提供了多种选择。

1.2适应是人类进化的一个必然过程

适应(Adaptation)在生物学的范畴中是指生物个体的生理或行为特征,经过了长时间的天择作用之后,在某个环境下能够顺利的繁衍,并增加数量.有时候“适应”会被用来作为“天择”的同义词.我们在这里所说的“适应”是指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而对自身内在和外在的自然与社会所进行的协调一致过程.其适应的对象应该包括:空气、水、食物与养分、物理状态(客观环境、运动状态等),在障碍环境下生存、生殖、寻找伴侣,以及对以上各种状况发生改变时的反应等等.适应是人类进化的基础,适应是人类发展的根源.前者是基于人的生物属性,而后者则是针对人的社会属性.首先作为自然人,适应自然变化成为人类生存的法则.人类在不断变化的自然环境中得以生存是依赖于快速而有效的适应性改变.其次作为社会人,适应是一种发展.人类继承先天的变化,并在其基础上进行改造和加工以适应后天的变化.这里的“先天”与“后天”是相对而言,即残障获得的前与后.由此看来,所谓人类进化的本质就是不断地适应.索伯的生物进化学哲学研究认为,所有的进化行为都归结为两个过程:一个过程是适应性的获得和保持,另一个过程生物器官多样性的起源[1].“更好地适应是在为生存而挣扎,生存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通过自然选择实现“适应”并没有一个坚实的现实基础.由此我们可以认为:(1)人类需要适应;(2)人类适应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获得并保持的;(3)人类适应的获得和保持需要外在的条件和作用力共同配合之下来完成.体育,因为其外在的活动形式和内在的本质特征,成为推动人类进化、促进人类适应的一种绝佳的方式和途径.正因如此,人通过身体获得教育既成为可能,又显得必要.因为在先天或后天的自然缺陷与生物匮乏性以及人类面对大自然弱肉强食的法则和不可抗力的威胁面前,若不借助文化的力量、身体教育的力量,作为一个自然物种的人类不可能在生存竞争中生存下来.

2适应体育的产生与人类发展相适宜

2.1适应体育是人类摆脱自然困境的选择

人类在最近百年间,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使人类在某种程度上控制了自然选择.作为标志之一就是残障人得以生存甚至繁衍后代,并随之衍生出众多的专门学科.适应体育就是其中之一.适应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成为人类摆脱自然选择的成果之一.从生物学意义上,我们有超强的能力来适应和改造这个世界.首先,任何物种的进化都是朝向不断的适应环境的方向,只是手段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没有高级和低级之分;其次,人类已经有能力并有意愿改造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多样化角色.适应体育围绕残障人士身心和谐发展的中心,努力将体育-这个最佳工具的良好功能,发挥到最大限度.

2.2适应体育本质在于内在自身和外界障碍的融合

人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内因与外因作用的统一.适应性体育活动就是要遵循人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统一成一个整体,正确对待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无论是适应性的竞技体育,还是适应性体育教育,抑或是健身锻炼,都要首先了解作用对象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学习程度,然后根据其特点,充分调动作用对象的主观能动性,使之积极地接受适应性的干预和影响.人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即渐变,质变即突变.所以,人的身心发展又是渐变与突变的统一.人的发展由于自身的遗传特征、生存环境及教育和文化环境影响的不同,个体发展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不同年龄阶段,人的身心发展也具有不同特点.这种年龄特点不仅有阶段性,而且具有顺序性.人发展的各个方面又是完整的统一.要使每个人都实现社会化,成为完整的社会人,就必须坚持全面教育、普遍适应,促进适应对象全面、和谐的发展,使每个人都成为“健康”的社会成员.适应对于常人而言,具有重要的发展意义.而对于“有特殊需要的人”来说更具有现实意义.适应是多方面的,适应的效果是内在自身和外在障碍的相融合结果.二者协调一致,方能更高效、更深度的促进人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从生理功能性障碍角度讲,适应是维持残障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残障人是典型的弱势群体.“特殊需要”使残障人在生活、就业、教育等各方面受到许多限制,这些限制严重威胁着残障人的生存和发展.适应体育能够从外部作用上弥补残障人因生理缺陷导致的实践能力不足,进而逐步改善残障人的生存境遇.从心理融合与社会接纳角度讲,适应是改善残障人心理弱势地位、提高残障人生活质量的内在需求身体的障碍致使残障人面临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这些困难形成了残障人特殊的心理状态.由于自身实践能力的缺憾和社会的种种不公正和非人道现象的存在,残障人在教育、就业、社交等方面都与健全人存在差距,显著的社会排斥导致残障人的自我封闭和“社会逆融入”,交往范围和活动空间变得十分狭窄,进而产生自卑感和孤独感;多数残障人在遇到困难、生活境遇不佳时,都会将身体的残障归结于上天的不公,产生抱怨心理和宿命心理,容易自暴自弃,甚至走向极端;特殊群体属于社会弱势群体,强烈的依赖心理与炽盛的自尊心形成互补,反映出残障人对融入社会极度渴望的表现;坚定的意志和持久的耐力成为残障人改变自身的生活状况有力保障;理想与现实的强烈矛盾感给残障人带来更多的失落.适应体育的宗旨就在于通过适应性的改变帮助残障人改善生存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舒解残障人的身心障碍,为残障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提供现实可能性.

3适应体育产生的根本动力来自人的需要

从根本上说,人们决定选择和实践适应体育是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推动的结果.但从具体过程来看,却起始于社会和个体需要的动力问题.社会和人的逐级递升的需要是驱使人们开展适应体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构成人们对适应体育选择的重要心理动力[2].

3.1需要是适应体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是需要.人类需要内在属性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和满足之间具有不可分割性.人类的需要是指人在生存(自然属性)和生活(社会属性)中为其延续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某种客观要求反映.这种要求或来自机体内部,或来自心灵深处,抑或来自外围环境和社会诉求.这种需要一旦产生,首先通过某种生理或心理的不平衡反映出来,形成一种显性(或隐性)匮乏状态,进而产生一种不可遏止的满足需求的态势.另一方面,人的需要永远得不到满足.“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它一切动物”[3].人类的需求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而这些需求永远无法得到充分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学说所讲,人的需求是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当低级需求得到满足之后,就会产生更高级的需求.所以人的需求永远无法被满足.这也恰恰成为适应体育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力.

3.2永远满足不了的需要是适应体育价值的体现

人类在进化和发展过程中面对选择时,总是首先判别它的用处,适应体育也是如此.“‘价值’这个普遍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4].适应体育的价值反映着人的需要,这也恰是适应体育对人的发展的真正意义所在.作为体育学的一个分支,适应体育首先要完成体育的价值.人类对适应体育的需要是多个方面和多个层次的.不同时期内,在不同层面上得到需要的满足,决定了人们对适应体育价值的不同认识,也会形成了不同的价值思考及判断.胡小明教授曾对体育的不同的价值区域加以分析[4-5],我们不难发现适应体育同样主要在三个区域满足着人对适应体育的需要: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适应体育是人类为残障群体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而创造的一种改善生命质量的文化形态.人类永远满足不了的需求便成为了这些最高价值的最好体现.生命的残缺是人类进化发展的必然代价,残障这个简单的词汇预示着无数的痛苦和不幸.残障人有着比正常人更加美好的梦想、热切的渴望和不屈的抗争.但社会上有很多人对残障有偏见、误解与歧视,所以有许多残障人等着我们的理解与尊重.不论是健全还是残障,生命的本质都是高贵的.适应体育的出现,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索伯著,欧阳敏译.生物演化的哲学思维[M].台湾:韦伯文化事业出版社,2000.

[2]卢雁.中国适应体育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传媒出版公司,2008.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十九卷,第四十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胡小明.体育的价值区域与探索路径[J].体育科学.2007(11):9-14.

[5]胡小明.人文体育观的渐入和生物体育观的淡出[J].中国学校体育,1999(02):65-65.

作者:刘哲 单位:包头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谈体育现象产生的哲学反思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43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