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模式

时间:2018-03-15 11:20:13 来源:免费论文网

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模式 本文关键词: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模式 本文简介:[摘要]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及小组专题讨论法,分析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意义,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提出整合其他院校、临床医院、社区和团体学会4个校外实体机构教育资源的模式,旨在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护理;校外教育资源;整合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承担着培

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模式 本文内容:

[摘要]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及小组专题讨论法,分析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实际意义,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提出整合其他院校、临床医院、社区和团体学会4个校外实体机构教育资源的模式,旨在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护理;校外教育资源;整合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承担着培养护理学专业人才的任务,为我国护理专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在我国高等护理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对教育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1]。高等护理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现状,直接影响着我国护理专业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对高等护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2]。高等护理教育资源不仅包括校内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还包括其他院校的教育资源、临床医院或社区等实践教学资源、护理学会等专业团体学会等一些校外教育资源。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起步较晚,国外高等护理教育界早已开展了校外教育资源整合的尝试[3]。因此,我国护理学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立足于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护理专业整合校外不同实体机构教育资源的方法与对策,以期为护理专业充分整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在对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现状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指出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现实意义。通过专家咨询法,结合我校目前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现状,提出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策略的建议。采用小组专题讨论法,就当前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和提出的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并进行可行性与实用性分析。最终,结合多方面因素,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方法与对策。

2问题与分析

2.1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其一,对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内涵认识不明确。目前,我国护理专业整合的校外教育资源主要有大学联盟的方式,而对其他可整合的校外教育资源尚没有充分的认识[4]。其二,各院校间教育资源整合共享受到教育体制和传统思想的束缚,意识淡薄,且缺乏整体管理和统筹协作体制。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管理体制仍然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政,各类高校及相关教育机构只强调自己的特点,关注自身利益,试图通过争取教育资源来强化自身优势[5],使得各院校间在利用教育资源过程中产生冲突,没有合理分配,造成抢夺资源、重复建设等情况,无法实现各院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6]。其三,护理院校与校外其他相关机构之间沟通与联系很少,院校封闭办学,自成体系。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往往局限于教育本身和学校内部,沿袭传统单一封闭的管理模式,给校内与校外其他机构之间的教育资源共享造成了很大的困难[7]。其四,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尚缺乏合理有效的运行模式。从院校调整到大学城建设,是我国整合教育资源所采用的最早的实践模式,然而地理上的“合”并没有形成实际运行中的“合”,实际上仍存在着诸多困难[8]。

2.2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意义

护理专业通过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整合调整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结构、布局、层次和规模,形成校内教育资源和校外教育资源相互融合,在整合的过程中讲求规模与效益的统一,通过整合实现教育规模与效益的共同增长[9]。同时,通过校外教育资源整合,能够提高办学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资源重复利用,避免浪费,提高教育服务质量[10]。姜安丽等[11]对上海三所医学院校的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发现,学生跨校选课的意愿强烈,本校的教育资源不能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而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资源的不足,使校外教育资源能有效地为学校教育服务,丰富教育形式,完善教学模式,满足不同教育受体的需求,使学校教育与时俱进,充满活力,得以更好地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达到教育资源供给和实际需求的最佳结合。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势在必行。

3思考与对策

3.1明确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内涵

高等教育资源是满足高等教育事业正常运行的各类资源的总称,包括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主要有图书馆资源、实验室资源等,软件资源有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等[12]。因而高等教育的校外教育资源是指利用一切与高等教育有关的校外资源,来满足高等教育事业正常运行。因此,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是指高等护理院校将校外分散的、不同的教育资源与校内资源按照一定方式聚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护理专业可以整合的校外教育资源包括其他院校的教育资源、临床医院或社区的实践教学资源、护理学会等专业团体学会的教育资源,也就是对这些校外教育资源进行分门别类,按照一定的要求和方式进行选择、配置和组合,实现校内外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与校外机构彼此资源共享,发挥教育资源最大的效益。

3.2建立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的模式

3.2.1护理专业整合其他院校教育资源的模式———校际联盟模式校际联盟模式指各个院校之间互相开放优质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等硬件资源的共用,以及课程、师资等软件资源的共建、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现有硬件和软件教育资源的作用[13,14]。3.2.1.1硬件资源共用[15]:硬件教育资源是护理专业教育资源中的基础,是护理教育运行的物质载体,各高校之间硬件资源共用可以实现优质资源互补,提高教育设施的利用率,避免校际之间重复建设。优质硬件教育资源包括很多方面,有优质图书馆资源、优质实验室和科研设备资源等。图书馆是护理专业教育的信息基础,各高校都有自身优势较强的图书资源,互相之间应对外开放,使学生能够学习到更多领域的优秀知识。同时,各院校之间还可以共建电子图书馆,数据库共享,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共用各校图书资源。此外,各高校还拥有自身专业优势的研究所和学科实验室,共用这些资源能够加速实现各校不同领域科研优势的融合,推动科研水平的共同进步。3.2.1.2课程共建:各院校之间有着自身特色优势的课程,可以课程共建、教学信息共享。如学生可以在任何一所大学选修课程,跨校互认学分;学校之间互通有无,共享学术讲座等[16]。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资源,开设远程教育,突破传统教育人员、时间、地域的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网络与各校名师直接互动,在网上传递作业,在网上进行考试等[17]。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大的自由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校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护理专业人才。3.2.1.3师资共享[18]:学校间打破人事制度的限制,通过教师互相聘任,实现教师人力资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教师之间互相交流与科研合作,充分发挥高校各自师资力量的优势和特长,建立合理的师资流动模式。此外,国内高校联盟的同时,还应注重全球性的校际联盟,与国外学校进行合作,通过聘请国外教师来校讲学,本校教师去国外学习,借鉴国外教学经验;积极为学生申请国外院校访学的机会,参加交流生项目,去国外短期学习、实习等,实现教学与国际接轨[9]。校际师资共享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强不同学术特色的交流,提高护理专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3.2.2护理专业整合临床医院教育资源的模式———院校合作模式临床医院是兼具教育职能的实体机构,是护理专业最常见的校外教育资源整合对象。院校合作模式是指学校护理专业与临床医院及护理部之间建立合作关系,通过学校老师与临床老师之间相辅,及学校与医院合作共建实践基地、共建临床病例素材数据库等方式,共享护理教育资源,为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而共同努力,谋求共赢。3.2.2.1院校共建双师队伍:学校老师与临床老师分别有着各自的优势,学校老师在护理学教学与护理学科研方面有专攻,而临床老师长期处于临床一线,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及过硬的实践技能。因而学校与医院之间可以相互合作,一方面学校在护理学实践课程中可以聘请临床老师,借助临床老师先进的临床实践技能,以补充学校师资的不足之处[19,20],并可以邀请临床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等来校讲座,讲授专业动态与发展[21]。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为临床医院提供帮助,如学校老师到医院进行教学方法培训、科研知识传授、学术交流、参与临床医院的技能竞赛评选等[22],以建立双方长期合作、相互受益的关系。3.2.2.2院校共建实践基地:学校与医院合作共同建设临床护理实践基地,以医院的临床实践为基础,打造能够进行教学的实践训练基地,形成“教学—示教—见习—实习”的实训环境。实践基地教学具体包括学校老师讲授理论课、进行实践示教后,通过临床带教老师带领学生进入相应病区进行临时见习,最后跟着带教老师进行练习[23]。学校与医院共同制定学生见习或实习内容、进度及管理与考核制度,临床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进临床见习或实习目的的基础上,为学生进行规范带教,亲身传授临床实践知识[24]。这种“理论教学—实践示教—床边见习—临床实践”的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利于学校培养医院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实现双方“双赢”的重要模式。3.2.2.3院校共建素材库:临床教学资源丰富,学校可以与医院合作共同构建网络化素材库,即院校之间通过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构建网络资源共享平台,开发、收集、整合优质的临床教学素材资源,将医院收治的典型临床病例资料以及学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资源等通过网络汇入素材库,以满足学校教师、学生及医院医护人员的学习与教学需求[25,26]。该方法先进、合理、创新,顺应了现代教学的发展,在利于临床教育资源管理的同时,有效地将学校教学内容与临床资源相结合,避免了临床医院教育资源的浪费,实现了护理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共享。3.2.3护理专业整合社区教育资源的模式———“三位一体”模式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发展也相对落后,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与社区护理教学的发展,学校建设社区护理实践基地,以充分利用社区教学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27]。“三位一体”模式是指学校与社区之间相互合作,在社区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进行社区护理实践教学,实施护理科研,同时服务于社区,实现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模式。首先,学校建立社区护理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入社区实践基地进行实地见习或实习,通过社区护士的指导,进行家庭健康档案建立等实践教学,提高对社区护理的认识,对社区形成一个更整体、直观的了解,促进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在社区护理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对社区居民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进行家庭访视等,了解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在调研的同时,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健康服务,如健康评估、测量血压、血糖等[28-32]。通过教学-科研-服务“三位一体”模式的建立,充分整合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既完善了社区护理的教学工作,又为社区提供了服务,形成多方受益的局面。3.2.4护理专业整合团体学会教育资源的模式———校“会”互助模式团体学会指由科学技术工作者自愿组成的专业学术团体,如中华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以中华护理学会为例,中华护理学会是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卫计委双重领导下的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团体,在全国各省市均设有地方护理学会,在地区护理学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领导和引导作用。因而,护理院校可以在护理学会的宏观指导下,有效整合利用护理学会的教育资源,与护理学会建立好互帮互助关系。一方面,学校护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参与到护理学会的工作委员会、护理专业委员会中,协助护理学会的建设,积极参与学会工作,为学会发展出谋献策,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充分利用护理学会的优势,让护理学会参与到学校人才培养的指导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指导学校更有针对性地培养护理专业实用型人才,规范学校培养方案,完善学校教育体系,为护理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由此,学校与护理学会等各种学术团体之间建立起双方互利的校“会”互助模式。

4小结

综上所述,我国护理专业目前整合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尚处于启动阶段,还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整合模式。本文结合我国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存在的问题,针对护理专业的教育特点提出了整合其他院校、临床医院、社区及团体学会四部分的校外教育资源模式,希望为今后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提供理论借鉴。

作者:江笑笑 李惠萍 张婷 丁晓彤 肖婷 章毛毛 王艺璇 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护理专业整合校外教育资源模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25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