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日本“长寿社区营造”及其实践

时间:2017-10-19 15:00: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日本“长寿社区营造”及其实践 本文关键词:长寿,日本,营造,实践,社区

日本“长寿社区营造”及其实践 本文简介:目前,老龄化已成为困扰日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独居老人和老年夫妇家庭数量增多;社区功能弱化;居家养老环境不够完善;老年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以及挣扎在贫困线的老年人数量增多……这一系列社会问题考验着日本各级政府

日本“长寿社区营造”及其实践 本文内容:

目前,老龄化已成为困扰日本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独居老人和老年夫妇家庭数量增多;社区功能弱化;居家养老环境不够完善;老年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和精神需求等方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依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以及挣扎在贫困线的老年人数量增多……这一系列社会问题考验着日本各级政府和民间的智慧。中日两国学术界也对此展开了积极的学术研究。本栏目的三位作者对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长期的追踪研究,三篇论文均是针对日本老龄化问题的最新进展所做的有益探讨。有从“长寿社区营造”视角,研究日本应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养老护理需求的社区构建;有以千叶县的柏市为例,探讨医疗供给体制和地域综合护理体系的构建;有剖析日本老年人贫困现状并梳理日本政府综合应对老年贫困问题的各项措施。希望这三篇论文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的认识,并请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摘 要:日本是世界公认的长寿国家,凭借着75岁以上高龄老年人的显著增加,进入了史无前例的超老龄社会。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应该是当老年人在健康、自立的时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凭借自己的经验、技术、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当他不能自理、需要照顾和护理的时候,能在社区就近接受护理服务。而这样一个健康长寿的社会是需要建构的。文章从“长寿社区营造”视角,研究了日本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过程中,摸索应对老年人日常生活和养老护理需求的社区构建的过程。
  关键词:日本;长寿社会;长寿社区营造
  中图分类号:C9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458(2017)04-0050-11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7.04.007
  健康长寿社会不仅仅意味着平均寿命的延长,还意味着健康寿命的延长,老年人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得到照料和看护。因此,健康长寿社会应包含以下内容:身心健康的老年人能够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和再就业奉献社会;老年人的社会孤立现象得到缓解,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相处;“孤独死”和自杀现象得到防止;可享受到居家养老的各项支援措施,例如配餐、上门护理等;疾病预防、护理预防得到普及;在不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同时,社会保障费用和医疗护理费用得以减轻;等等。日本是个人口长寿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迎来超老龄社会的国家根据1956年联合国的划分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率超过7%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超过21%则为“超老龄社会”。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在1970年超过7%,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1994年达到14%,进入了老龄社会;2007年达到21%,进入了超老龄社会。。人口的平均寿命年年攀升,据2017年3月1日厚生劳动省统计显示,日本男性平均年龄为80.75岁,女性为86.99岁[1]。众所周知,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之间存在着时间差。2010年,日本男女两性的平均寿命与健康寿命的时间差分别是9.13年和12.68年[2]。时间差越大,意味着患病、卧床不起、患认知症即“阿尔兹海默症”。等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比例越高,医疗费、护理费的支出就越大;反之,时间差越小,老年人就越健康、越有活力。
  大多数日本老年人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安心生活,直至生命最后一刻。据对“团块世代”(1947年-1949年出生)人群的民意调查,对于“如果到了需要接受护理的阶段,你希望在哪里接受护理?”的问题,选择“家”的最多,占38.2%;其次是“特别养护老人院”,占16.1%;“医院等医疗机构”占12.4%[3]。居家养老不但需要国家各项政策的支持,还需要构建一个温情的、能满足老年人日常生活需求的、在生病或年迈体衰时能得到及时医治和护理的社区环境,也就是“长寿社区营造”。
  在日本“长寿社区营造”“社区营造”指的是对建筑物、街道予以保护、改善、复兴、开发,使“地区”“社区”重新焕发活力,變得更加人性化、更加宜居。这种营造既有硬的一面,也有历史文化等软的一面。社区营造的主体是居民,有的是通过行政与居民的“协动”来完成。尚属新事物,日语写作“長寿まちづくり”,“まち”,可译为“街”“町”“村”,“まちづくり”中的“まち”涵盖的范围较广,并非限定于一个城市、一条街道或一个街区,而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居住,拥有共同感情的“地域社会共同体”[4]。因此,“长寿社区营造”可以理解为居住在一定地理范围的人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持续以集体行动来处理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创造居民共同的福祉。
  伴随着日本老龄化种种负面因素的日益显现,日本出台了多项法律,对地域社会老年人福祉均有所涉及。
  例如,《长寿社会对策大纲》(1986)、《高龄者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黄金计划”1989)、《老人保健法》等福祉相关八法的修订(1990)、《新高龄者保健福祉推进十年战略》(“新黄金计划”1994)、《高龄社会对策基本法》(1995)、《高龄社会对策大纲》(1996)、《特定非营利活动促进法》(1998)、《社会福利法》(修订,2000)、《护理保险法》(2000)、《推进认知症对策的综合战略》(2015)等,在长寿社区营造方面,当推厚生省制定的《故乡与21世纪健康长寿的社区营造事业》(1989)。该社区营造事业旨在让民众过一种健康、安心、有意义的生活,分别从大都市及近郊地区型、地方都市既有街区型、地方都市广域型、农村山村广域型四类地区,选取了茨城县古河市、京都府田边町、北海道深川市、长崎县长崎市、北海道伊达市、石川县小松市、山形县最上町等20个地区作为试点,进行社区营造。实践证明, 这些试点皆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日本政府还制定了《关于促进民间事业者进行老后保健及福祉综合设施的整备》(1989),鼓励民间资本介入老年福利领域,并在税收和无息融资等方面予以支持,还开展了“21世纪国民健康增进运动”为了延长国民健康寿命,2000年厚生省开始了21世纪增进国民健康运动,即“健康日本21”(2000-2012年是第一次,2013-2022年是第二次)。。近年来,各地方政府也依据各自不同的地域特点,结合当地老龄化现状,综合性地构建健康、福祉的老龄化对策和措施。一些大学、研究机构、非营利组织、居民志愿者也积极行动起来,与政府密切配合,为构建健康长寿社区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一、日本“长寿社区营造”的背景
  日本面临出生人数减少、总人口减少、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率不断增高等人口结构的变化,其负面影响正在显现。例如,劳动力减少,经济增长率低下,社会保障负担增大,医疗护理难以满足需求,地方社会缺乏活力等,特别是居家养老环境不完善,老年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和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同时,相当数量的社区也很难回应身心健康的老年人希望更多参与社会、参与社区活动的呼声。
  (一)日趋严峻的老龄化现象与“2025年问题”
  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17年2月公布的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9月1日,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 454万人,占总人口的27.2%,居世界最高位。其中,75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分为“低龄老年人”(65-74岁)和“高龄老年人”(75岁以上)。为1 686万人,占总人口的13.3%;85岁及以上“超高龄老年人”为518万人,占总人口的4.1%[5]。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需要护理的老年人以及患认知症的老年人也随之增多。截至2013年末,符合护理保险制度的需要护理者和需要支援者为569.1万人,与2003年末相比增加了198.7万人[6]。
  照料和护理长年卧床不起和患认知症的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给家庭成员以及同居者造成了很大负担。低龄老年人护理高龄老年人现象比较普遍。调查显示,与被护理者共同生活的护理者中有69.0%的男性和68.5%的女性年龄均在60岁以上。还有一部分护理者因护理负担繁重而辞职。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有10.11万人以家庭成员的护理、看护为由辞职或调转工作,其中女性占80.3%,达8.12万人[7]。因此,完全依靠家庭成员对老年人的护理已经很不现实。同时,地域社会以及社区功能的弱化,导致很难对老年人的护理有所帮助。
  到2025年,“团块世代”出生的人群都将年逾75岁,成为高龄老年人。这一年,预计65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3 657万,占总人口的30%;7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 179万人,占总人口的18%。65岁及以上患有认知症的老年人(日常生活自立度Ⅱ日常生活自立度Ⅱ,即在生活和表达上有一定困难,但稍加关照便可自立生活。)将达到470万人,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总数的12.8%[8]。2025年之前,独居老年人家庭和夫妇均为老年人的家庭数量仍处增加态势。近年,年度死亡人数上升,2015年约140万人,2025年将上升到160万人。从护理保险制度看,日本社会保障给付费也在不断上升,预计2025年将上升至148.9万亿日元,占GDP的24.4%[9]。2025年日本国民医疗费预计将达到52.3万亿日元,老年人医疗费用将增加到24.1万亿日元[10]。另外,日本还将面临护理人才严重不足的问题,护理行业需要再增加80万护理人员[11]。这一系列问题被统称为“2025年问题”。
  (二)社区功能减弱,老年人社会孤立现象严重
  随着日本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城市化和IT化程度的加深,以及对私生活的过度重视,日本的地域社会呈现出活力不足、邻里关系疏远、社区功能减弱、老年人社会孤立严峻等现象[12]。如何密切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加强老年人与社区的联系,消解老年人的社会孤立,成为“长寿社区营造”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65岁及以上独居老年人增加显著。1980年独居老年男性19万人,女性69万人;2010年分别上升为139万人和341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1.1%和20.3%[13]。老年人的社会孤立状况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会话频度”“困难时有无可依赖的人”“社会活动的参与和交流等状况”三种指标来衡量。社会孤立程度与老年人家庭成员构成、与配偶的关系有关。内阁府《平成22年度第7次老年人的生活与意识国际比较调查结果》[14]表明,当问及“生病的时候、一個人不能外出完成日常生活必须的时候,同居家属以外有无可以依赖的人?”回答“没有”选项的约为欧美国家的2倍。有31.6%的受访者与邻居一周之内几乎没有说过话,在实施调查的国家(日本、美国、韩国、印度、瑞典)中比例最高。日本单身老年男性的社会孤立现象尤为严重。近年来,无依无靠老年人的“孤独死”现象时常被媒体报道,引发日本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
  有相当数量的老年人对日常生活感到孤独、不安,对老后的生活和自身健康有着诸多烦恼,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在配偶死亡后,形单影只,跟家人、亲属、朋友的联系变少,缺乏社会关怀。内阁府的《高龄者地域社会参加意识调查》(2013年)表明,五位老年人中就有一人“家人以外没有可以依赖的人”。2005年内阁府《家庭类型老年人生活实态的意识调查》[15]表明,有60%的老年人在15分钟范围内没有任何亲属。在经济方面,老年人退休后仅依靠养老金生活,不少老年人陷于贫困状态。
  老年人的出行也很不便,老年人外出生活多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随着地域人口空洞化,附近商品街店铺倒闭和撤出,居民日常购买生活用品、享受生活必要的服务感到困难,特别是一些老年人沦为“购物难民”“购物弱者”。据经济产业省预测,在活动半径1公里内的 “购物难民”达600万人,且多为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16]。如何对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给予支援,是社区营造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日本“长寿社区营造”的主要内容
  “长寿社区营造”是针对即将到来的“2025年问题”以及地域社会中的问题而采取的对策,目的在于建设一个不管任何时候都能居家安心生活的、健康有活力的社区。“长寿社区营造”内容涵盖地域综合关怀体系的建构,社区环境、居住环境、出行环境的改善,以及面向老年人的各种咨询渠道的通畅等。
  (一)地域综合关怀体系日文为“地域包括ケアシステム”, “ケア”也被译作“护理”或“照护”,本文译为“关怀”。的构建大多数日本老年人希望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生活、养老、接受医疗和护理,地域综合关怀体系就是为回应老年人的养老意愿而推出的。该体系以2025年为目标,旨在让老年人、特别是患认知症的老年人在保有尊严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在自己习惯的环境中,自立、安心、自在地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即便处于需要护理的状态,也能在社区得到护理和关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日本“长寿社区营造”及其实践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002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