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论《长生殿》中诗化语言的审美意趣

时间:2017-10-19 15:00: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论《长生殿》中诗化语言的审美意趣 本文关键词:意趣,审美,语言,长生殿,中诗化

论《长生殿》中诗化语言的审美意趣 本文简介:摘要:从诗性的角度去阐述《长生殿》语言的审美意趣。达到审美体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剧本本身,另一种是通过戏剧表演来传达。《长生殿》语言对前人作品有诸多借鉴,并从中翻出新意。其次,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强烈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整个戏剧舞台充满诗性之美。最后,我们在研究剧本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是作者的情感

论《长生殿》中诗化语言的审美意趣 本文内容:

摘 要:从诗性的角度去阐述《长生殿》语言的审美意趣。达到审美体验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剧本本身,另一种是通过戏剧表演来传达。《长生殿》语言对前人作品有诸多借鉴,并从中翻出新意。其次,演员在戏剧表演中强烈的音乐感和画面感,使整个戏剧舞台充满诗性之美。最后,我们在研究剧本的时候,最不能忘记的是作者的情感,这是剧本诗意所在的根本。
  关键词:诗化语言 舞台效果 意境 情感精神语言
  一、引言
  纵观整个戏剧长河,李杨的爱情故事自发生以来,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层出不穷。清代戏剧家洪昇,总结前人创作的经验,加之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写成了《长生殿》。从传统上来说,戏剧是被当作诗的一个种类的,虽没有诗的严谨,但是优点在于篇幅较长、故事便更加完整,情景开阔,情感深邃。“诗”即用节奏韵律来集中表现生活,抒发情感的一种文体,“化”是放在诗的后面以表示转成诗的性质。戏剧的诗化给人以直观感受,美的享受。“诗化”是中国戏剧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戏剧理论家也常用诗的审美标准来评论戏剧。中国的戏剧,语言相较于情节,占据着首要位置。
  二、诗化的文字语言
  首先,《长生殿》具有诗歌化的语言,这主要因为借鉴了《长恨歌》《梧桐雨》以及套用了大量的唐诗。“引经据典”很能给读者造成一种有文化的感觉,这些饱经历史风霜流传下来的名篇佳句,它们的语言都很凝练,具有沧桑感,能于细微之处感人心脾。不仅能用最少的字词表达出最准确的意思,而且饱含文化底蕴,这是中国的文人创作时经常借鉴古人作品的原因。洪昇吸收古代诗文化于《长生殿》中,使《长生殿》成为中国古典戏剧史上最具美感的一部文学作品。
  《长恨歌》中最后几句“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想必大家是熟知的。洪昇在创作时,并没有原文照抄,在第四十八出《寄情》中杨贵妃对道士说旁人不知事者一二,让之代为转达,写的“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记得天宝十载,七月七夕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那时上皇与妾并肩而立,因感牛女之事,密相誓心:愿生生世世,永为夫妇。{泣介}谁知道比翼纷飞连理死,绵绵恨无尽止。”将白居易词的叙事文体转化成戏剧中杨贵妃最痛彻心肺的抒情语句。白居易诗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到了《长生殿》中变成了谁知道,杨贵妃的个人遭遇让她清醒地认识到愿望的美好和现实的残酷,“又有谁知道呢!沦落成比翼纷飞连理死。”这成为她此时倾吐的无奈与感伤,仿佛将杨贵妃直接置于观众的面前,抒情的文字总是比叙事故事更能打动人心。白居易诗的“此恨绵绵无绝期”,在戏剧中化成了“绵绵恨无尽止”,《长恨歌》是从局外人作家的角度看待李杨爱情,认为天地虽然长久,但总有完尽的那一天,只有唐明皇与杨贵妃的那段恨事,确是连绵不已,永无断绝呀!这里的“恨”似指对李杨爱情没有能够善终而感到惋惜。而《长生殿》则是从第一人称杨贵妃的角度,感慨我与唐明皇比翼纷飞连理死,愁丝就如同水一般连绵不断,溢出心头,没有尽。这里的“恨”指杨贵妃的愁肠,读起来好像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韵味。由此看出,洪昇虽然对古代诗词戏曲有所借鉴,但是《长生殿》在文字的使用上毫不逊色,文采非凡,既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又能使语言富于美感。
  三、诗化的舞台语言
  其次,《长生殿》诗化特点还在于其韵律美和意境美。戏剧传播不仅有赖于书本的传达,更广的途径是将剧本搬演到戏剧舞台上,将书面语言转向更生动的舞台语言,关键点就在于唱词的音乐性和舞台本身具有的画面感。
  (一)唱词的音乐性
  1.文物交替上场
  《长生殿》的结构是经过作者精心布置的。第二折《定情》主要是以文为主,生旦为主场,写的是唐明皇封杨玉环为贵妃,并赠与她象征爱情的钗盒,场面十分温馨,语言多用修辞,整折戏洋溢着和谐的美感。第三折《权哄》,主以武戏,丑净为主场,写的是净扮演的安禄山因打败仗被押送回京,为保命送礼给身为丞相的杨国忠,场面热闹。将杨安两个奸险小人的内心情感表露无遗。第四折《絮阁》又是生旦主唱的文戏。第五折《进果》为武戏,放在更为广阔的社会背景中来写,各色人物都有,场面显得十分热闹。第六折《密誓》为文戏,这是李杨爱情升至最高点的一折,具有诗化的美感的语言配上真心实意的情感,在整个戏剧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第七折《合围》为武戏。第八折《惊变》为文戏,这是戏剧转折所在,上半折是舒缓的语调,到了下半折,气氛陡然紧张起来。第九折《埋玉》为文武合一的一折。杨玉环由生而死,从此李隆基与杨玉环只能阴阳两隔,他们的爱情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冷热场面结合,使故事情节既紧张又井然有序地为接下来的情节作铺垫。整部作品既细腻委婉,又热闹非凡,文戏与武戏交错进行,使演员能够劳逸结合,在舞台上更好地表演,这是《长生殿》能够在众多的戏曲作品中脱穎而出的原因之一。
  2.南北合套
  南北合套是指在一个套曲中兼用南曲和北曲两种曲调的一种体式。其特点在于强化戏曲的冲突,更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在戏曲舞台上通过南北合套的巧妙运用,能将主要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情感展露出来。全剧有三处南北合套的戏文,用来表现《长生殿》舞台语言的音乐美感。其中《絮阁》一出就是活用南北合套的典型。北曲的特点是豪放粗犷,节奏较南曲快,因此比较强势一点,南曲节奏舒缓,气势上便弱了很多。所以这一折中杨贵妃唱的是北曲,是她大发醋意,情绪高涨的体现;而唐明皇一等唱的是南曲,表现出宽慰、安抚。这种有快有慢、有冷有热、有张有弛,拨动看客的心弦,形成了参差摇曳的音乐美。
  3.整散结合
  整句结构统一,声音和谐,语气畅达,形体对称,具有整齐美的特点,但只用整句会使文章呆板;而散句长短交错,结构多样,它不需要讲究形式的整齐划一,舒缓自由,除了避免单调、呆板的弊病,同时又能给人以自然灵动的感觉,只有散句也会使文章失去工整,从而失去了韵文的美感。整散的结合可以避免偏执一隅,在不断的变化中使整句与散句的功用发挥到最大。如:《闻铃》一折中,[前腔]淅淅沥沥,一片凄凉心黯惊。遥听隔山隔树,战合风雨,高响低鸣。一点一滴又一声,一点一滴又一声,和愁人血泪交相迸……只悔仓皇负了卿,负了卿。整散相映,情景交融,舒徐与紧凑交织,用这样富有节奏感的语句,组成了《长生殿》这样一部惊天动地的爱情悲剧。
 (二)舞台的画面感
  张庚说过:“戏剧于诗歌的关系在于戏曲是用诗歌来唱故事的,是诗歌与表演相结合的发展到最复杂的艺术形式。”也即是“填词之设,专为登场。”戏剧流传主要是依靠剧本,但是戏剧的传播最有效的途径是依靠戏剧舞台的表演。戏剧舞台上的诗化特征,是与戏剧文本内容的诗化特征同等重要的,因为戏剧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历来被看作是对剧本的再创造,只有加深对剧本的了解,把自己当作是作品中的人物,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好的效果。《埋玉》是《长生殿》中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出戏,安禄山造反,唐明皇带杨贵妃逃往蜀地,在马嵬坡处,众将士不肯前行,要求赐死杨贵妃。在这出戏中,中心人物是唐明皇,戏剧演员要把握唐明皇在危难时刻的心理转化过程,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当开始唐明皇听到众将不肯前行,要杀死杨妃时,他大惊,但是慌张只是短暂性的,他以为自己天子的威严足以震慑三军,杨妃拉住唐明皇的衣服,而唐明皇反抚其首以示安慰。而紧接着军中喧哗,一声又一声地喊着“不杀贵妃,死不护驾”。唐明皇与杨贵妃受到惊吓,动作幅度变大,演员为了让观众看到唐明皇当时的心境,用夸张的动作,颤抖的双臂,表现出焦躁的情绪。知道这次难逃厄运后,停顿很久,低头沉吟,“无语沉吟,意乱如麻”,台后的声声叫喊直逼而来,夹杂杨贵妃的哭声,这时中间人物唐明皇,进退不得,这时的演员想表现出唐明皇作为一个皇帝却无能为力的无奈,双手摊开,直把头摇。杨贵妃没有寻求帮助,央求陛下以社稷为重,舍妾之身,以保宗室。唐明皇最终忍痛割爱,顿足凝望,这短短几秒的眼神的交流,让观众真切看到李杨之间的深情。最后唐明皇答应杨妃自尽时,后退了几步,一下子坐在椅子上,这可以看出他做出这个决定的艰难,离别在即,回天无力,只能眼睁睁看一代红颜为君亡了。演员通过戏剧舞台上的舞台行为,成功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总的来说,戏剧的文本形式能为戏剧的舞台演出提供模板,而通过舞台表演,能完善剧本的人物情节。
  四、诗化的精神情感语言
  最后,情感是诗的出发点和回归点,因此,诗化的语言必须是情感的语言,诗化语言的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长生殿》所带来的精神情感美。这时的诗已经不是指单纯的艺术作品,而是与具体可感的现实所对立的作者的情感世界。所有的诗化文学的开端,都是作者極力想要摆脱冰冷冷的现实世界,将所剩下的纯洁的内心情感用艺术化的语言加工成诗化的王国,使文本具有诗一般的,充满柔情的,富有想象的空间,有意味深长的感觉。所以,诗化的《长生殿》,最终回归到洪昇个体身上,以“我”的情感为核心。作者用自己的遭遇作为根据去感受李杨故事,从自己的人生观去领会事物,如杨妃去世后,李隆基对杨玉环的念念不忘,这份眷恋,正反映出了作者对于人世与自身命运难以把握的哀叹,对未来无法预计怀有期待。作者同情李杨,最后才会改变悲剧结局,将《长恨歌》中无法实现的幻影化作实现了的美好愿望。“要使真情留万古无穷”,这是作者真心希望并借此剧想要传达出的戏剧的意义。作者就是想要将自己现实中受到的那种茫然失措与无能为力的情感沉淀到永恒的事物上,使得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美满的、充满韵味的诗化的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小枫.诗化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白居易.长恨歌[Z].台北:乐韵出版社,1997.
  [3]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
  [4]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0.
  [5]朱明秋.《长生殿》对前人前作的借鉴及借鉴成功的原因[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
  [6]王楠.《长生殿》的美学特征[J].文化论坛,2009,(9).
  [7]邹学军.论戏曲的散文化[J].群文天地,2011,(7).
  [8]刘士林.“诗化的感性”与“诗化的理性”[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1).



论《长生殿》中诗化语言的审美意趣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1002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