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时间:2017-03-27 06:26:0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浅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及治理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增加,

农村综合开发规模和乡镇工业对资源的利用强度日益扩大,农村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日趋严重,农村环境的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日益加剧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和落实科学发

展观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社会课题。针对这种现状,建议要大力开展

农村环境整治,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 环境污染 原因治理

农村是整个社会的基础,没有农村优良的环境,便没有整个区域

的良好环境。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不断

增加,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趋突出。据调查,农

村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畜禽养殖污染、农药化肥污染、农村生活污

染以及工业污染,其中农业畜禽养殖和生活垃圾是目前造成农村环

境日益恶化的主要原因。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解决农村

环境污染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farmer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increase of rural

population, the utilization strength of the resource by the

comprehensive rural development scale of the town industry

is expanding, which caused the more and more serious situation

of the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ecological

destruction, and the overall rural environment is

unsatisfactory.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rura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has become the urgent social issu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ountrysid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cept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n view of the situaiton,

the rural environment management should be vigorously carried

out to solve its pollution.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aus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b82-05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原因

1.目前的环境管理体系及农技推广体系难以应对污染问题。我国

的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城市和重要点源污染防治上的,对农村污

染重视不够,加之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发展滞后于农村现代化进

程,导致其在解决农村环境问题上不仅力量薄弱而且适用性不强。

2.财政渠道的资金来源不够,导致污染治理不力。城乡分治战略

使城市和农村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具体到环保领域,主要

指城乡地区在获取资源、利益与承担环保责任上严重不协调。长期

以来,中国污染防治投资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城市环境污染

向农村扩散,而农村从财政渠道却几乎得不到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

能力建设资金, 也难以申请到用于专项治理的排污费。

3.环保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

的根本原因, 一是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片面追

求经济效益,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先考虑,没有

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

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

时的经济增长,仍走 “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是相当部分

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

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

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

乏自我约束。

4.农村环保力量薄弱,环保资金投入不足。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

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虽然已经建立了相应的环保考核机制,但乡

镇基本上未配备专门的环保队伍,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

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

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

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5.农业生产污染严重。一是化肥、农药的流失渗漏。由于农民盲

目追求农产品单产数量,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

低,个别地区土壤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偏高,部分蔬菜含硝酸盐超标;

由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

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二是农用

地膜污染严重。农民为了追求农产品临时效益,大量使用地膜或塑

料大棚,使棉花、果蔬早种植,早结果,早上市,提高单价以增加

收入,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

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终将导致粮食、蔬菜品质下降,即对

人体危害物质含量激增,营养物质含量相对减少。

6.生活垃圾和畜禽粪处理不当。在农村没有垃圾处理场,也没有

必要的处理方法,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

成为新的污染源。另外,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

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但是,大多数

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

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

四溢,粪水横流,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加剧。

二、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对策建议

1.加强宣传发动,增强参与意识。广泛利用各种媒体和途径加强

宣传教育,提高民众生态知识水平,强化全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

意识,逐步形成人人珍惜环境、保护环境、美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加强村级农村环境卫生知识和技术培训,传授他们环境友好技术、

清洁生产技术、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开发利用技术,让农村环境保护

变成生产者的自觉行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民生活方式的

根本转变。

2.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 完善管理机制垃圾清理。对

所有农村村头地角、 河边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室内室外

等存量垃圾,集中时间进行全面清理。建设生活垃圾填埋场,设置

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

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县处理”的农

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置机制,建立管理、 考核等相

关配套制度。

3.进一步推进农村“一池三改”建设。即通过建设沼气池,推动

改灶、改厕、改圈。积极推进“一池三改”可以提高能源利用率,

对减轻农村大气污染,改善水环境质量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4.合理规划畜禽养殖布局。对畜禽养殖场进行总体规划,规划后

在区外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予以拆除,规划前已建的区外畜

禽养殖场必须于规划要求的日期前治理达标,未按期达标的一律搬

迁或关闭。推广畜禽养殖业粪便综合利用和处理技术,对规模化的

畜禽养殖场必须要有一定的综合利用和污染处理设施。大力推广

“猪、沼、菜”,“鸡、沼、鱼”,以及连片建设大型沼气池等粪便

清洁处理模式。

5.控制农业秸秆环境污染。严禁焚烧秸秆,严禁将秸秆随意推入

河中。制定各种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稳步

推进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大力推广秸秆全量还田、秸秆青贮氨

篇二: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原因对策

摘要:近年来,随着解决快速我国农村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农村的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农村走向现代化的进程。农村的环境问题已是刻不容缓、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主要对农村环境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对问题提出一些见解。

造成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民的环保意识较差,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问题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农民的环境意识不强,温饱即足,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对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二是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意识淡薄,在利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臵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三是农村环保宣传教育力度不够,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总体不强,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乏自我约束。

2.环保资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够。当前农村环保工作主要靠县市级环保部门,乡镇级环保组织机构标准不健全,落实工作还是以县市环保部门为主,使农村环保工作在工作质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很难将各项环保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臵滞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3.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农药、化肥及农膜的大量使用,使农产品的污染居高不下,“白色污染”有增无减。 农民盲目追求农产品单产,超量或不科学使用化肥,使农产品质量降低;过量或滥用农药,使粮食、果蔬等农产品受到污染,同时还影响到有益生物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致使生态失去平衡;大量使用地膜或塑料大棚,使农作物,早结果,早上市,但不容忽视的是,大量使用地膜,又不进行清理或科学处理,长期使用,对土壤十分有害,造成了农用地膜污染严重。城镇、农村及农业污染日益加重,农业面源污染比重逐步上升。

4.农村生活垃圾和畜禽粪便污染。农村生活垃圾不能得到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在沟渠、村头路边,随意乱倒堆积,成为新的污染源。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必然会导致疾病传播,威胁到人体健康。

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几点建议: 1、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的合力。

归根结底,造成农村环境污染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人的重视不够,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农村环保工作。各级领导要重视,要把

广大农民群众发动起来,从教育百姓、提高百姓思想认识和环境意识入手,使老百姓树立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农业意识。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调动农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广健康文明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帮助农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2、切实加大农村环保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效能。 各级组织要将环保投入列入本级财政支出的重点内容并逐年增加,加大对农村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的资金投入,重点解决所辖地区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一是要切实把农村环境保护作为财政支持和保障的重点,制定“以奖促治、以奖代补”等激励政策,加大对乡镇、村两级资金投入。二是要大力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的最终目标是要持续改善农村环境状况,提高农民生产生活环境质量。因此农民的主体作用必须充分调动起来,在政府政策引导和财政资金“以奖代补”支持下,主要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大力开展“三池一改”,以及庭院绿化、美化、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等工作。三是要积极争取中央和省、市环保专项资金支持。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都将持续加强农村环保投入,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申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支持。

3.加大对农村环境的综合管理和整治力度。

要建立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转运设施,完善管理机制清理垃圾。对所有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定期集中进行全面清理。建设县级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臵农村生活垃圾桶点(垃圾中转站),配备环卫机具等作业设施、设备,组建保洁队伍,建立起“组保洁、村收集、镇运转”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清运体系和集中处臵机制。加大农村环保执法力度,对污染和破坏农村环境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防止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污染项目向农村转移,坚决控制发生新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的现象。通过设臵环保投诉举报热线、信箱等渠道,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维护群众享受良好环境的合法权益。

4、全面推进村镇“清洁工程”,着力整治农村环境。

推进农村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的调整,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认真做好应用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畜禽养殖污染无害化处理技术,实行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发展使用清洁能源,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努力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5、加强农业科技的攻关和推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加大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攻关力度,积极推广先进的耕作技

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生产技术生态化、生产过程清洁化、生产产品无害化。开展生态农业建设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径。全面推进农业标准化,大力发展农村循环经济和推行清洁生产,积极推动乡镇企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技术含量高、物耗少、污染轻、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把产业结构调整和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用治理技术、发展环保产业结合起来。

6、整体推进,以创促建,促进全市农村生态环境尽快上一个台阶。

进一步加强指导农村小康环保行动的争创工作。要把创建生态县(市)、环境优美乡镇以及小康村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措施落实和实绩考核等,层层落实责任,形成良好的创建氛围,促进农村生态环境尽快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把“优美乡镇、洁净村庄、环境新居”等方面的农村小康环保建设列入乡镇重点工作,以有效推动了农村小康环保活动的深入开展。

篇三: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浅析

陈海霞

U200816641

公共事业管理0801班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整个社会环境问题的产生,农村的污染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环境污染主要来源有哪些?农村中应对环境污染问题

的有哪些不足?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改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 来源建议

一、引言

从高中开始便离家到县城读书,上大学便到了另外一个省份。每次回家都很

开心,但不知哪次回家突然发现家周围很脏,难道因为我城里待久了?事实上,

早在几年前我们家门口的池塘因为一户人家养猪导致污染严重,无法为农民提供

生活用水支持,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善。同时,现在回家我发现路边的纸屑垃圾会

“满地飞”,我们家背后的山林边也推了很多垃圾。我相信,这仅仅是农村环境

污染的一小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我们原

本纯净的乡村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本文通过资料的查阅,简要阐述农村环境污染

的来源,并根据农村缺乏应对环境污染机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

二、农村环境污染来源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

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

现象。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带来的污染

① 化肥、农药造成的污染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农药与化肥的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之一。我国农

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

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

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60年间每公顷化肥施用量

增长100倍,20年间农药年施用总量增加100万吨。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

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② 地膜污染

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中。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

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据新浪新闻,目前我

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

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

的“死亡”。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

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

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

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

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

污染物。

2、规模化畜禽养殖业的污染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已经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

源 。在一些地区,畜禽养殖业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对环境的

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江、河、湖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

1999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约为19亿吨,而当年全国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7.8

亿吨,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2.4倍。其中规模养殖产生的

粪便相当于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7%;山东、广东、湖南等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

物的粪便产生量已相当于本地区工业固体废物的40%。全国畜禽粪便的COD总

量达7118万吨,远远超过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OD排放量之总和。由于绝大多

数养殖场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直接超标排入农业环境,畜禽污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

化,水质恶化,致使土壤板结和盐渍化。养殖业的不合理布局也严重破坏了农村

和城镇居民的生活环境。

3、城市垃圾对农村的污染

由于缺少无害化处理设施,大量垃圾只能填埋处理。一些城市已很难找到处

置垃圾的地方,建设新的填埋场所难度增加,大量的城市垃圾只能运往郊区农村

直接堆置或简单填埋,成为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新来源。

4、农村生活垃圾及生活污水的污染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生活垃圾逐渐增多。作为农村垃圾主要来源的生活垃

圾(含大量的塑料袋和其他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经过千家万户的日积月累,

已成为破坏农村环境的头号“杀手”。不少地方的垃圾被输送到田间地头,堆积

于农民的房前屋后,有些有害物质还被填埋在用于灌溉的大小河道中。农民自己

制造的垃圾,使大片大片的良田不断被蚕食。一堆又一堆的垃圾不但威胁着环境,

给农业生产留下了后遗症,而且时刻在威胁着农民自己的身体健康。对那些卫生

防疫滞后的农村,有害垃圾造成的恶性循环,给农村的地方疾病的防治工作带来

了严峻的挑战,使农民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

5、秸秆造成的污染

我国每年产生各类农作物秸秆约6.5亿吨,其中40%未被有效利用,秸秆随

处堆放或是就地焚烧,严重污染了环境。2005年5月中下旬,成都和合肥地区

的农民焚烧秸秆甚至影响了航班起降,并出现“烟雾锁城”的现象。

6、工业污染

随着“农村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工业向农村转移,乡镇工业造成的环

境污染逐年增加。根据2000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我国乡镇工业废水排放

量达41.1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54.3万吨,废气排放量463.3万吨,工

业废弃物产生量15008.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143.4万吨。目前,乡镇

工业化学需氧量、粉尘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占全国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比重均接

近或超过50%。同时,城市“三废”向农村转移的问题也相当突出,“三废”污

染农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3.3%农田污染事故也是有发生。近几年的调查显示,

我国因工业固体废物堆存而别占用金额毁损的农田面积已达1313万公顷以上,

53313万公顷以上的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由于环境污染,导致每年粮

食减产100亿千克以上,直接损失达125亿元。

三、农村环境污染严重的原因

虽然上述来源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与破坏的物质载体,但是农村环境污染问

题日益突出和如此严重与农村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脱不了关系。

在农村里长期以来,农村生产技术落后,信息资源匮乏,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农民养成了许多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的不良生产、生活习惯。譬如缺少科学种田

的指导,滥用化肥和农药;卫生条件差,垃圾随处扔;前茬秸杆影响后茬,就一

烧了之;等等。这种淡薄和落后的环保意识在农民身上根深蒂固,造成制造污染

的主体十分庞大,因而污染现象十分普遍,难以根治。

其次,环保意识淡薄是导致污染产生的根本原因。部分地方领导没有树立正

确的政绩观,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和政绩,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没有把环境和生态优

先考虑,没有将科学发展观真正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处理环境与经济关系时,

片面强调眼前和局部利益,以致在决策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一时的经济增长,

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弯路。 同时,相当部分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在利

益驱动下,在防治污染上消极对待,有的甚至闲置污染处理设施搞偷排。最主要,

农村环保宣传教育的力度不够,群众环境保护的意识薄弱,许多群众往往会对涉

及自身利益的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举报或投诉,而对自身破坏或影响环境的行为缺

乏自我约束。

另外,与城市不同,农村环保力量薄弱。有很多农村地区,根本无所谓环保

力量一说。在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环保派出机构建设已在实施中,但也出现覆盖

范围小和规范化建设差距较大的问题。同时在工作实效上,乡镇政府内建立综合

性的执法机构,虽然承担一定的环保工作职能,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由于人员

兼职多,精力难以集中,而且人员属于乡镇编制,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对乡

镇的依赖性较大,影响环境监管作用的发挥。

环保投入严重不足,仍是各地普遍存在的问题。环保投入不足,导致环保基

础设施建设落后,环保队伍自身建设难以跟上形势需要,环保机构设置滞后,缺

乏有效的手段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工作经费紧张,一些基层环保局没有财政

拨款,环境监测、监理设备老化,环保执法手段和装备落后。环保投入不足已严

重制约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保事业的发展,许多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和亟待

解决的重大环保工程得不到落实,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农村城市化

进程。

最后,无论是农村城镇化建设还是农村经济的发展,都缺乏科学系统的环保

规划,没有充分地考虑到环境因素。城镇发展布局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一些小作

坊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严重的农业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另外,许多

地方的生态环境保护虽然有规划目标,但是一旦考虑经济发展,那些破坏环境的

项目出现在经济规划中,就全然不受环保规划的影响;或一旦注意到资金、人力、

物力的实际流向时,就会注重经济增长计划,而非环保计划。

四、改善和保护农村环境的对策

1、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目前,农村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宣传力度不够,群众生态环

境保护意识不强,提高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特别是重视广泛开展提高农村

生态环境保护摆位的认识是尤为重要的。

2、加强法制建设,依法管理、治理农村生态环境

中国农村经济近年来有了较大发展,但总水平仍较低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仍是当前工作的中心。但同时面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趋势,各级政府不仅

要贯彻执行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还应该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

当地的法规、办法,如结合当地乡镇企业发展与污染物排放的实际情况制定加强

和完善控制乡镇企业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根据当地农村生活污染和化肥、农药、

农膜污染程度制定相应治理办法等,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发挥环

保法规在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3、制定有关农村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的相关政策,运用立法手段降低农民的

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综合运用政府、法律和市场手段落实生态文明的重要路

径,是指对损害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进行收费,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或产品

进行补偿或奖励,对因生态环境破坏和环境保护而受到损害的人群补偿,以激励

市场主体自觉保护环境,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中国的农村生态环

境补偿机制,通过对损害资源环境、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收费,对保护资源环境、

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补偿,就可以有效地降低农民的损失、减少破坏生态环境的

行为,进而达到保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4、加大科技经费投入,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

开展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科研,推广成本低且科学有效的污染防治技本着落实

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节约型、和谐型社会的指导思想,鼓励大


农村环境污染的危害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677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