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勤俭持家事迹材料

时间:2017-03-20 06:00:2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最美勤俭持家家庭事迹材料

互敬互爱,美丽源泉

互敬互爱是家庭幸福的基础,也是家庭美丽幸福的源泉。她和丈夫婚后多年来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信任,相互理解,遇到困惑相互开导,相互支持,对有病的婆婆更是无微不至的关怀。

孝敬老人、无微不至

婆婆年迈多病,她不嫌脏,不嫌累,服侍老人的日常生活,婆婆重病期间,她将自己的父母请来,照顾病床上的婆婆,婆婆本就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现在虽生病了,但是还是控制不了情绪。在服侍婆婆期间,她不怕苦、不怕累,坚持每天给婆婆按时吃药、擦身翻背、洗脸、洗脚、端屎端尿,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生活,期间:还要给家中的丈夫、儿子煮饭、洗衣服、做饭等家务活。婆婆因为上了岁数,话多唠叨是经常的,有的时候言语还很难听,每当这个时候,**从不跟婆婆计较,她就找个没人的地方哭一场,但绝不还口顶撞老人。别人都为她鸣不平,她却说:“婆婆生病了躺在床上,心里也一定不好受,才会这样的,顶撞她,只会让她火气更大,弄不好还会气伤身体,那样,不只她自己受罪,我们也操心,还不如让她把窝在心里的火发出来,心里舒服些。”婆婆气消后,我还满脸微笑地劝说婆婆:“以后年纪大了,有什么事慢慢说,我们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您老人家尽管说,我们一定改,不要这样发火,会伤身体的。”老人听后也表现出愧疚的样子,觉得对不起儿媳。患难显孝心,日久见真情!就这样,一下来就是三个年头,功夫不付有心人,2009年的春天,婆婆的病情有了好转,已能下床走路,有时也可以做一些基本的体力劳动。好心就会有好报,婆婆被儿媳的孝心所感动,换取了对**和丈夫、儿孙的疼爱之情,每当她们有事很忙的时候,婆婆总能想尽办法给她们烧好开水、做好饭菜,照顾好上学的儿子,同时,**也能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家庭中。

平凡的家庭,点滴行为点缀生活

她们一家人酷爱养花种草,每逢闲暇之余,便在自家庭院、门前屋后等置空地都载满了花草,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净整齐。为了让庭院更加舒适,闲暇时间学习一些基本绿化知识,始终保持房前屋后的干净整洁,每逢夏天,花池里开满了各种鲜花,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就像置身与花园一样,我知道这一切优美整洁的环境包含着我们一家人的心血。

在日常生活中,她能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公共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主动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她性格温柔,邻居都喜欢和她来往交流,谁家有困难也总会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记得又一次村里的邻居和婆婆吵架了,那人跑来向**倾诉苦楚,问她:为什么自己和婆婆过不到一起去,而**却和婆婆关系那么好?**说家家都有个难念的经,谁说我们家没有啊,只是我们能找到最好的方法去化解,老人嘛,你就像对孩子一样对她,时刻让着她点,不要为了小事计较,人人都有老的那一天,让让也就过去了。听了**语重心长的一番开导,邻居心里想开了好多,从此以后她们家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还和**成了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人都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用最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首爱的凯歌;她用最无私的精神,折射出时代最可贵的品质??,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的事迹在周边村镇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

一个幸福、快乐、美丽的家庭需要每个家庭成员共同的努力。

篇二: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篇一:幸福家庭事迹材料2

幸 福 家 庭

——周占海、赵彦荣家庭

“家庭是船,事业是帆,船儿扬起风帆。”提起周占海、赵彦荣夫妇,认识他们群众的都会流露出羡慕的眼神。因为他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周占海今年49岁,是运输司机,妻子赵彦荣52岁,现在是村育龄妇女小组长。他们有一个儿子正在上大学。他们夫妻结婚多年来,夫妻恩爱、孝敬老人、关怀子女、热心助人、邻里和睦,他们用工作生活中平平凡凡的事、点点滴滴的情诠释了家与爱的真谛,深受群众的好评。 一、尊老爱幼,家庭和睦

夫妻结婚多年来相敬如宾,期间一直非常恩爱,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对待孩子们严父慈母。由于夫妻平时工作都很忙,无论哪一方在家都能及时抢挑重担,任劳任怨。父子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子女之间都能团结和睦、互相帮助,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即使有时由于夫妻二人忙于工作不能很好的照顾孩子或老人,他们也会积极地支持夫妻二人的工作。这样和睦的家庭经常被邻里挂在嘴边称赞。

二、敬业爱岗,互相促进

赵彦荣在工作中总是勇于吃苦,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能严肃认真、精益求精。有时工作忙,他经常义务加班而耽误了自家的活,但他从无怨言。我清楚记得人口普查时他们夫妻二人都是义务普查员,由于普查区的人多且情况复杂,他们几乎每天都要早出晚归,圆满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三、夫妻恩爱,同舟共济

赵彦荣夫妻俩恩爱和睦,一起承载工作、生活的重压。他们都有自己的工作,工作繁重,但我们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生活上能同舟共济,共同承担家务劳动。他们夫妻俩下班后分工合作做家务,边做家务边交流工作情况、商量生活事情,沟通感情,如果谁的工作任务重,对方就主动做好家务,减轻对方的工作负担。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因生活琐事而吵架。

四、廉洁奉公,和睦共处

赵彦荣夫妻俩都热爱学习,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修养,待人热情有礼。积极维护社会公德,诚实守信,严格遵纪守法,模范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依法行使和履行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身边居民有些事情做不了或需要帮忙,他们都热心帮助。下水道堵塞,我们去疏通;街道肮脏,他们常打扫;邻居家忘了带钥匙出门不能进家,他们就请进来坐或打电话,等家人回来??由于这样,邻近住户能团结友爱、守望相助,关系非常融洽。

五、崇尚科学,倡导文明

他们的家庭生活方式文明科学,能够勤俭持家,科学理财,合理消费。注重环保,能自觉净化、绿化、美化生活环境。家人根据自己的年龄、爱好、时间参加各种健康的文体活动:老人早晨一齐去运动、白天看书读报或看电视,晚饭后一起散步;孩子打羽毛球、跑步、听音乐等,夫妻俩晚上做好家务后就去公园散步,放松心情、沟通感情、探讨学校工作和教育孩子的方法。

节假日经常一家人一起到郊外或到外地旅游,增进一家人的感情,享受幸福、快乐的生活。由于我们平时崇尚文明、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互相尊重、关爱,讲责任讲义务,培养良好的家风,因此,形成一个温馨、快乐、和谐、奉献社会的幸福家庭,夫妻敬业爱岗事业有成,老人安享晚年快乐生活、孩子认真学习健康成长。

他们夫妻二人常说一个家庭,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依靠共同经营。这种经营不仅是指物质上的,更多的还是强调精神上的,培养共同的兴趣、爱好,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等。家可以不是奢华的,但一定是温馨的。还有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坦诚相待等等。“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他们总

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篇二: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互敬、优育、勤劳-——全家人的笑声源泉

在秦都区╳村,有一个和睦,温馨、幸福的家庭。他们是邹盈,刘壮家庭。邹盈,现年32岁,八家村村民。丈夫刘壮,现年32岁。他们与女儿及年迈的婆婆组成美满的家庭。两口恩恩爱爱,相敬如宾,悉心经营着这4口之家。

一、互敬互爱,和谐持家

由于刘壮经常在外务工比较繁忙,但在完成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努力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协调好家庭事务,使整个家庭和谐融洽,和睦相处。他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留给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目中最幸福快乐的时光。身为一家之主,他以宽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员,做到“多一点理解多一点关怀”。

妻子刘盈一直站在刘壮身后,扮演着贤内助的角色,上的厅堂、下得厨房。在家里,她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照顾着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将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窗明几净。

和谐家庭是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谐的坚实基础。邹盈同志与爱人刘壮在生活中相互照顾,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结婚多年来,几乎没有因为什么事情红过脸,当意见不统一时候总能够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亲朋的羡慕和称赞。

二、 优生优育,只生一个

邹盈是2003年12月和刘壮领证结婚的。从嫁到八家村以来能做到在生活中热心,善良,与邻居都能够和睦相处,经常帮助邻居解决家庭困难。2004年11月生育一女,根据陕西计划生育条例还可生育一胎。受新型生育文化的影响邹盈两口深刻理解:家庭幸福不幸福,优生优育是关键。2008年8月21日邹盈、刘壮欢天喜地走进街道办事处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作为一对普通的农村夫妇积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把新型婚育文化落实在自己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计划生育光荣,优生优育至上,为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婆媳合力奔小康

邹盈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但她明白幸福不幸福,经济基础也是关键。她提议开个面条加工店,婆婆因媳妇身体不好坚决反对,爱人也因孩子需要照顾拒绝。她就是那种只要认准就坚持不懈的人,最终在她的再三劝说下全家人同意开面条加工店。

面条店开张了,人却更忙了。婆婆为了让她在买面条人不多时能回家休息一会儿就主动要求替她,她就利用回家时间把老人不方便干的家务活也承担起来。在人们面前邹盈经常夸赞婆婆说没有婆婆她把面条店开不下去。而婆婆总是变着花样做饭。一年两、三万的收入另婆媳笑声不断。

在邹盈、刘壮夫妇的心里幸福就是互敬互爱、少生优育、劳有所得!

2013年8月15日篇三:幸福家庭事迹材料

携手共建幸福家庭

我们是这样一家人,是千家万户中普通的一员,我们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宽容,相敬和爱护演绎着最真实的幸福,享受着最舒心的生活。我们三口之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相敬相爱,家庭和谐温馨,深受单位、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一、敬业爱岗,互相促进

我和丈夫都是在教育战线工作,因为我们有着共同事业,而走在一起。在工作中我们积极配合单位安排的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是以集体为主,个人为辅,我们互相鼓励互相支持,在他工作忙时,我来承担所有的家务劳动,让他毫无后顾之忧一心一意铺在工作上;在

我教学和生活上有些困惑时,他也帮我出主意,替我想办法。我工作中勤奋学习,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始终坚持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是单位领导和同事普遍认可的好同志。我丈夫在教育局工作,是一个工作能力强,社会责任感强,协调能力好,廉洁自律,注重个人形象和名誉与生命一样重要的资深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我们都是认真负责兢兢业业的,我俩以真诚对待每一位同事,以爱心、真心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两人自结婚以来,在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同甘共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建立了一个和谐美满的家庭,在我俩不断地努力中,我们受到了周围同事朋友和邻居的肯定和赞许,也获得了一定的荣誉,受到了众多的好评。

二、以德育人,善育重教 女儿是我们这个家庭的骄傲,她的成长历程洒满了我们夫妇俩的汗水。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从呀呀学语开始我和丈夫就言传身教,以身垂范,注重德育,注重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懂礼貌、有道德、守法纪的人。教子三年癫,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我们总是陪伴在她身边,随时随地解决她的任何疑惑,纠正她的任何偏差,,回答她的十万个为什么,让她安心学习,静心玩耍,经常和她讲故事,做游戏,聊天,说教,看书,在孩子进入上学年龄阶段,我们就花更多的时间辅导她学习,培养她的习惯和非智力因素,帮她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人生目标。父母是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养儿方知育儿难,我是教师,读过教育学和心理学,因此平时买了不少的书籍启发引导她,每年过生日和六一节是必买书的,每年固定订几套杂志。我还放弃了许多休息和娱乐时间,陪伴孩子学习,鼓励孩子成长,使得孩子形成了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形成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2001年,女儿以全县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沙洋中学;2004年,又以655分的高分考上华中科技大学光电系;2008年,再以优异的成绩保送国家光电实验室读硕士;2011年经过自身不断刻苦努力潜心钻研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方式考入了全球知名的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攻读一位院士导师名下的博士,至今已完成了博士学业,准备进入她下一阶段——社会大学的学习,希望她脚下的人生之路走得很坚实,希望她多为祖国效力,多为社会做出贡献,祝愿她的人生旅程看到更美丽的风景。

三、睦邻友好,倡导文明。

一个和谐的家庭,总能有和睦的邻里关系。我们邻里的关系非常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友善,逢年过节,串门过户,互相问候,平日里嘘寒问暖互相关心,有困难时大家都自觉地伸出友谊之手热心帮助。我们非常孝敬双方的父母,经常买各种生活必需品买吃的穿的回家去看,关心他们的冷暖和疾病,我公公婆婆在世时我们经常回家一起做饭陪伴他们。我哥哥早年幺亡,留下一女一子我们更是倾囊相助,那在家乡李市是有口皆碑有目共睹。我俩多次积极为灾区和病患者捐款,伸出援助之手奉献一片爱心帮助他们渡过了难关。我们都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上,我一直担任高中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丈夫在教育局工作也是非常繁忙,工作虽然非常忙碌,但我俩能互相理解、尊重、关心、支持。在我的家庭里妻贤子孝,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思想积极上进,大家能互相体谅,懂得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互相理解、尊重、民主、平等、关爱的文明家风。

家庭是需要经营的,相信在我们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用我们的智慧将会使家庭生活建设得越来越美好。同时也祝愿天下所有的家庭都是最幸福家庭,这样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篇三:勤劳致富事迹材料

致富能手刘英先进典型事迹材料我是五九七农场第三管理区十七作业站女工刘英,现年45岁,汉族,初中文化,1988

年与外地青年孙占波结婚,婚后就一直在十七作业站生活,结婚已有20个年头,这20年中,

我由一个普通的农村女子,通过自强自立,勤俭持家,靠科技靠勤劳致富,成为众姐妹们学

习的好榜样。 刚成家时,由于双方父母都是农村的,家庭条件都不好,一年靠种地挣的钱刚够吃喝,

几乎没有节余,但是我并没有坐着犯愁,丈夫在农忙季节干活时,我就在家里养殖几头肥猪,

挣点生活费,生活马马虎虎也算过得去,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1994年。可是天有不测风云,

就在1994年的春季,家里发生了变故,丈夫突然患上了严重的疾病,再也干不了农活了,多

病的身体需要大量的资金,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以积蓄,而且还欠下了大量的外债,孩子上

学又要花钱,这使我们平稳安定的小日子被打破了,看到家里生活情况的日益艰难,我们夫

妻俩时时发愁,唉声叹气,特别是丈夫对此特别郁闷。 我们家的困难情况,作业站女工主任杜培凤了解后,主动跟作业站站长反映,经作业站

领导商议,最终优先让我们家种植了30亩旱田地,并且是下打租,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上的困

难。到了1998年,我们两口子用种地挣到的钱种植了75亩甜菜,结果都被大雪埋了,连生

活费都没有了。女工主任杜培凤看到我们的这种情况,发动十七作业站的班子成员凑集了

2000元救助款,为我们家的日常生活开销解决了燃眉之急。 生活就在平静中这样渡过,在此期间,我们两口子也不断地探索挣钱的门路,我想了更

新种植品种、养殖、或到外地打工等,可都没有很好的实施。到了2003年春,在女工主任的

支持和鼓励下,我搞起了肥猪养殖。由于刚开始资金不足,我便通过女工主任并与上级女工

部门沟通,经区站两级女工组织积极支持,农场女工部连续两年为我申请女工扶贫基金6000

元用于养猪、养鸡,并且全程跟踪提供科学养殖技术和销售信息。到了 2005年,我的养殖

业已发展到十多头繁育肥猪,几十头仔猪的规模,每年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可由于我家周

边没有足够大的空地,猪舍无法再扩建。在加上夏天猪粪的味道难闻,许多邻居对此反映较

大。女工主任了解情况后,马上为我寻找到作业站西边的适合盖猪舍的位置,这个地方由于

位置较偏僻,又不影响人们的休息,正适合盖猪舍。由于有作业站领导的大力支持,我的养

殖的劲头更高了,我与家人利用业余时间自建了占地为140平方的砖瓦式猪舍,而且构造也

越加趋于科学化,猪舍分为产仔间,采食间等,在养殖上也由以前的粗养到现在的分时间、

分阶段的精养。科学的饲养加上精心的管理,我的养殖发展的越来越好了,手头的余钱也在

不断增加。截止到2009年,我的养猪业已发展到现有60多头猪,年出栏达120余头,近三

年的年均纯收入都在达到了20000多元以上,加上种地收入,每年都有37000—48000元左右,

小日子与夫妻俩人的心情一样,慢慢晴朗和阳光起来。 2010年,管理区的养殖业,特别是养猪行业遭遇严重的高热病,多数养殖户损失重大,

造成猪的大面积死亡,可是我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这与我的良好的饲养习惯和科学化养殖

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我首先每天都会定时的清理猪舍,撒上石灰消毒、及时给猪吃上预防疾

病的药物。于是我同时也成为了养殖户学习的对象,经常有别的作业站的养殖户向我讨教经

验,我都一丝不苟的告诉了别人,得到周围邻居的一致好评。12月中旬,五九七农场的杜增

福主席和女工部长蒋姝洁对养殖户进行了回访,其中就有我的家庭,当时我激动地拉住杜主

席的手,深情的说道:感谢农场工会这些年对我的照顾,使我有信心克服在养殖业上的各种

困难,特别在资金上的大力支持,使我家的生活有了很大改善。没有农场工会的帮助就没

有我今天的成功,农场工会就是我的娘家人。 像我这样一个平凡的农村女子,靠勤劳和科技,由穷困变成了现在的小康之家,一家人

和谐幸福,一时成为全作业站女人都羡慕的幸福之家。都是由农场工会帮助我的,在以后的

道路上我要带领更多的妇女同志一起走向致富的道路。不辜负农场工会对我的希望。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典型事迹材料 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

近年来,我们立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政策优势

和产业优势,以“百万农户致富工程”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积极培育发

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成功组建了六户镇武王蔬菜协会,不断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富民增

收之路。2006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707元。2005年被评为区级“五个好”村党支部、

区级小康文明村。2006年,被评为市级小康文明村。

一、立足产业优势,让蔬菜协会成为农民增收的龙头武王村人多地少,群众素有种植西红柿的传统,通过近年来的结构调整,种植规模逐年

扩大。但是,由于西红柿的储存期短,农户种植西红柿的时间不一致,西红柿上市时间存在

差异,农民种植西红柿的收益受市场影响很大,很难形成产业优势。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联

合闯市场的愿望非常强烈。同时我们也深切体会到要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提高农业抗风险

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就必须培育发展农村经济协会,利用协会这个载体把群众组

织起来,整合力量,壮大经济。经过调研分析,我们认为成立蔬菜协会有两大优势:一是政

策优势,近年来,国家和省市分别下发文件,明确提出要把建立和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作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措施。二是产业优势,武王村以毛粉西红柿、以色列大红西红

柿为主要品种、以蔬菜大棚为优势、于2005年3月在区科协的指导下,成立了六户镇武王蔬

菜协会。经过二年来的运作,蔬菜协会拥有蔬菜批发市场1处,生产基地660亩,会员350

户,1000余人,实现会员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建立健全协会工作机制,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蔬菜协会成立后,一方面,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技术引进、技术

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推广等为重要服务内容,建立了各项议事制度、会议制度、财务制度

和管理制度,成立了各类蔬菜生产服务机构。在服务宗旨上,以互惠互利、联合协作为主要

内容;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共同致富奔小康为目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实现蔬菜生产区域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种植,逐步走向一体化经营。另一方面,确

立了六个工作任务:一是宣传贯彻各级政府对有关蔬菜生产方针政策,指导规划会员蔬菜无

公害区域化种植,实行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积极

向政府和有关部门反映会员的要求、意见和建议,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和维权等服务;三是

为会员提供良种物资、技术信息和资金信贷等服务,改善会员生产、生活环境,加强道路、

排灌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四是加强信息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市场,促进协会、市场、会员

之间协调发展,解决会员蔬菜产销中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在会员中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五

是向有关部门申请农产品品牌标志,使会员充分享受区域性知识产权带来的利益;六是发起

并加快会员的生产、生活互助活动。同时,为更好地向广大会员及农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协会一是抓宣传。通过印发宣传

材料,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设立宣传栏、外出参观学习等方法,大张旗鼓地宣传协会建设的目的意义,提高广大农户加入蔬菜协会的积极性,把加入协会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

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协会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抓队伍。加强队伍管理,积极发展会

员,对每个会员的生产、经营管理、特长能力进行登记备案、建档立卡,实行户籍管理,及

时为广大会员提供便捷有效地服务。三是抓设施和种植基地配套建设。基地位于武王村东、

四干渠以南,共有蔬菜大棚320栋,面积660亩。今年以来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一条长

5.6公里×宽6米的柏油生产路建设已经完成。(2)配套完善蔬菜示范园排灌系统,其中,

完成修筑扬水站1座和铺设20000米给水管道,1500米硬化渠道建设。一座库容30万方水

库已经疏挖完成。(3)修筑示范园区大小生产桥3座,已经完成3座。另外,占地面积达12600

平方米的集蔬菜批发、农资供应、农业信息服务、农民培训于一体的武王蔬菜批发市场建设

已经完成图纸设计和工程招标,开始动工建设。该市场计划总投资300多万元,设计建设占

地2000平方米市场大棚1座、占地360平方米农资超市1座、建筑面积720平方米综合服务

楼1栋、占地1080平方米共45间经营房(位于市场东西两侧)。 总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区、镇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在奔康致

富路上迈出了扎实的脚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感到与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一定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指导方针,制定更高标准的规划,采取更行之有效的措施,继续扩大协会规模,

吸纳更多的群众加入协会,在发挥协会的辐射带动能力方面实现新突破,在建设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道路上取得更大成绩。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经验事迹材料

一、抓特色,创品牌

一抓特色着力抓好以106国道和s322线产业带、示范村建设形成了以**、**、**、**

村为主蔬菜产业带以**、**为主黄姜示范带以**、**为主食用菌示范带形成规模效益发挥示

范带辐射带动作用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加产业项目建设如我乡**村现已建成蔬菜基地350亩

黄姜基地187亩花椒基地210亩**村育苗基地100亩食用菌82亩**村黄姜272亩无公害蔬菜

315亩**村规模养猪形成特色以三个示范村为基础带动其它产业基础较好***二创品牌着力

打造好青扁豆、甜玉米、美国红菜、甘蓝、良种茄子为主绿色蔬菜品牌;有“黄金之药”称

号黄姜品牌有山珍之称食用菌、花椒品牌

二、抓投入,成规模 认真研究、宣传、落实中央、省、市、县关于支持农业生产有关政策用好用足县产业扶

贫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投入农业产业政策全乡有1300多户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项目建设中来

其中三个试点村核定项目、张榜公布、申请信贷资金农户671户信用社放贷180余万元产业

订单老板投入资金70余万元相关建整扶贫村投入3万元如市***局驻**村建整扶贫工作队制

定了产业投入扶持政策较好地解决了发展特色农业缺乏资金投入问题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

涨参与率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得到扩大扶持了一大批种养大户如**村养猪大户扶启元、**

村***(年出栏猪200头以上)**村食用菌种植大户***(6个大棚)等

三、抓服务,促发展

四、抓订单,活流通 市场生产先导成败关键发展订单农业降低产业风险今年我乡已落实订单面积1759亩与

790户签订了订单合同主要有深汝蔬菜公司和广州金农蔬菜公司、郴州曾凡元老板等;有徐

清芳、吴高鹏老板食用菌订单;有隆平高科分公司、县药材开发办超级稻、黄姜订单;富春

公司花椒订单较好地实现了规模生产与市场对接曾凡元老板现已销售良种茄600吨利润10

万余

五、抓科技,出效益 积极开展科研试验和科技推广如试种了4亩地面菇推行大面积地膜覆盖推广良种等提高

科技含量通过发展专业协会广范开展农业科普宣传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引导大户经营提高农户

生产技术**村***种植1.2亩良种茄子亩产达4500公斤实现产值2500元纯利收入达1700元/

亩;**村***年出栏牲猪200头以上建有沼气池两个仅养殖净收入达4万元以上;我乡有全县

烟叶销售均价最高3户农户**村***、**村***、***均价达到6.2元;据郴州曾凡元老板介绍

我乡生产良种茄子连续7年种植蔬菜以来质量最好60%达到1斤/个;**村89.5个大棚巴西

菇平均每棚纯利3000余元推行套种菜——稻——菜烟——玉(菜)连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复种

指数实行三季种植模式耕地亩产值达到4500余元提高了生产效益 今后我们一定要继续把握县产业扶贫政策机遇引导农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增加收入一要

抓好订单农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大力招商引资办产业拓宽销售渠道化解市场风险今年冬种工

作重点在“两个基地”建设一甘蓝生产基地二美国红菜生产基地二加强领导强化服务继续强

化乡农业产业组工作职责完善考核机制加大服务力度继续实行1名干部交10名农民朋友工作

制度搞好“三帮”(帮信息、帮资金、帮技术)三要积极抓好服务要积极营造良好投资环境提

高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水平使老板舒心、群众安心、政府放心要努力走出一条发展特色农

业繁荣农村经济成功之路 倾情蔬菜保护地 农民致富引路人——阜蒙县蔬菜站 站长王洪岩同志事迹材料作者:阜蒙金农网 发布日期:2011-4-2 10:41:00 来源: 【字号:大 中 小】 本条信息

已浏览0人次 王洪岩,现任阜蒙县农业局蔬菜站站长,毕业于辽宁省熊岳农校,1984年10

月分配到县农业中心植保站。1999年,被任命县蔬菜技术指导站站长。十年来,他始终奋战

在农业生产一线,特别是在全县蔬菜保护地建设工作中做出了贡献。

一、想农民之所想,探索农民增收致富新途径一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带出一流科技队伍。县蔬菜站成立之初,技术干部都是由其它各

站临时抽调组成,他们既没有蔬菜生产经验,又没有深入生产一线的经历,指导全县蔬菜保

护地生产可以说也是门外汉。为解决这一问题,王洪岩带领全站技术干部从业务学习做起,

制定计划,坚持每周业务学习日,并到周边市、县学习,每月进行一次单位内部业务知识讲

演,通过一系列强化学习活动,全站技术干部业务理论知识方面明显提高。为了把理论知识

和实际生产相结合,2009年,王洪岩个人投资10万余元,建起了100米长的三栋温室,主

要用于新品种试验、示范推广和提高技术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全站十名技术干部全部达到

本科以上学历,有副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8人,他们都能深入一线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

题。

二是献计献策,提出蔬菜保护地新思路。作为县蔬菜站站长,王洪岩始终坚持探索加快

农民增收致富途径不动摇。他多次为县农业局和县委、县政府献计献策,建议将蔬菜保护地

产业列为全县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项目。2004年,他建议到北镇参观学习,当年在于寺镇修

建“厚墙体日光温室”4个小区,种植香瓜当年获得高效益,不仅收回了建设成本还略有剩

余,农民尝到了发展保护地的甜头。第二年,蔬菜保护地在王府、富荣、阜新镇等二十个乡

镇推广。

三是树立典型,加快蔬菜保护地发展步伐。在蔬菜保护地工作中,王洪岩探索总结出了

“带领农民看,帮助农民算,用政策引导农民干”的工作方法。他知道农民朋友面临十年九

旱的气候条件,要想走出贫困,加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在大力发展蔬菜保护地生产上下功

夫。于是他带领蔬菜站技术干部在于寺镇八里卜村棚区,福兴地镇西大营子棚区,富荣镇富

荣镇棚区,伊吗图庄家店棚区树立典型,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加强管理,达到“当年建

棚,当年投产,当年收回成本”,极大鼓舞了广大棚户种菜的士气,现实让广大农民看到,只

要扣棚种菜就能发家致富。

二、盼农民之所盼,探索蔬菜保护地发展新道路 一是积极探索蔬菜保护地建棚新模式。2004年以来,在王洪岩的建议下,通过借鉴周边

县、市经验,结合阜新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厚墙体、高举架、无支柱、半地下”的日光

温室建棚模式。这种模式在阜蒙县最北部乡镇可进行冬季越冬生产,并且创造出100米温室

产值超过5万元的高效典型。2009年,在伊吗图、大巴镇、王府镇等15个乡镇大面积推广。二是引进新品种,提高覆盖率。在保护地生产中,王洪岩将新品种引进做为全站的工作

重点,先后与荷兰瑞克斯旺、瑞士先正达、以色列海泽拉等公司合作,引进了37—74、37—

76尖椒,布利塔茄子,赛贝娜西红柿,翠宝香瓜等国际优良蔬菜新品种1000万粒,累计推

广面积5000亩,通过引进新品种,比种植常规蔬菜品种每亩大棚增收5000元,五年累计增

加农民收入2500万元。篇二:xx镇勤劳致富家庭陶梅事迹材料 自主创业不畏艰 扶贫济困共富裕 43岁的陶梅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在她的印象中从小就是父母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终日

辛劳,仅靠几亩地维持生活现状。90年代与丈夫结婚时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俱,生

活的重担就这样压在了这个弱小的女子身上,但传统的农业耕作对她家的生活环境和条件没

有多大改变。穷则思变,踏入技术务农经商之路才能改变命运的想法在脑海中形成。于是她

利用成家之后辛苦积攒的一点钱开始了她的黄瓜大棚种植之路。2005年蔬菜大棚还没有发展

起来,很多农户都质疑大棚经营能否获得收益。陶梅得知这个创业项目后,抱着试试看的心

理买了一套大棚,刚起步阶段是最艰难的,首先得解决起动资金的问题,她多方筹集四处奔

走,加上辛苦积攒的家底终于筹到了所需的3万元,承包了本村的一块土地。解决了土地和

资金的问题才仅仅走出了创业初期的第一步,黄瓜的大棚种植还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瓜苗

播下后,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骄阳似火,陶梅总是早起晚归,认真了解黄瓜的长势情况,遇到

有病虫害等问题及时向村里镇上的农技站请教。眼见着克服了资金、人员、技术等各方面的

问题,2006年冬天的一场大雪却几乎将她的创业之路中断。唯一的一幢大棚是她的命根子,

却在一夜之间被压塌,待摘的瓜苗大部分都被冻死,望着终日倾注的心血在顷刻被毁于一旦,

陶梅一家欲哭无泪,但是她并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被困难磨 砺得更加坚强。她擦干眼泪,与丈夫家人互相扶持着重整瓜棚,购买新苗,无论是白天

还是黑夜,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无论是星期天还是节假日,她都日夜守着这一块土地,等

新一季的瓜苗采摘结束,她心中的一块大石头才终于落了地。 每天陶梅干完田里的农活,只要听说哪里有农业技术培训班,就不放过学习的机会。经

过实践中的不断摸索,凭借先进的种植技术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她大棚里的黄瓜和草菇已经

远近闻名,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家庭生活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日子

过得红红火火。正是靠着这样的毅力和勇气,陶梅的大棚规模越来越大,从初期的1个发展

到现在的16个,从身单力薄的一人创业发展到如今20余人的专业化经营,陶梅感受到了实

实在在的成功。

陶梅经常说“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富裕起来的她时刻不忘身边群众,总

是毫无保留地向别人传授自己的致富心得,在她的带领下,全村大棚蔬菜如全村蔬菜种植年

产值达50多万元,有力地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每当别人有技术上的困难,她都将自己的技

术经验传授给他们,不少村民还特意拜她为师,现在她的大棚也发展到了16套,并产生了一

定的规模效益。近几年来随着大棚规模的不断扩大,她又想通过招工来解决村里部分乡亲劳

动就业的困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尽自己所能帮助困难乡亲, 陶梅还想方设法领他们走上富裕的道路,这六年来,她带领生产队十多名妇女开始规模

化大棚的生产运作,均得到了喜人的收获。陶梅深知在勤劳致富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内在品质的塑造。过去没有时间更没有条件,

现在有能力了,更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海纳百川的姿态学习新的思想、新的观念,以

全新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挑战,去创造新的奇迹。因此,她不放过任何学习的机会,学文化、

学科学、学技术等,慢慢地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新时期的现代农村妇女的代言人。在不断塑造

自己的同时,陶梅还引领更多的妇女积极学习,不断地改造自己,让更多的妇女成为有思想、

有素质、有主见、有地位、有作为的现代农村妇女,成为新农村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党的富民政策的感召下,陶梅从一个农家女发展成群众公认的女能人,靠着自己的拼

搏和大胆创新的创业精神。她相信以她实干、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她的黄瓜不仅要走向苏南

更要走向各地甚至走出全国。篇三:农村勤劳致富典型事迹模板


勤俭持家事迹材料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147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