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宪书

时间:2017-03-18 07:16:3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北京相关的课文

<我们成功了>二上

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了。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

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江泽民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高潮。

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将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北京>二上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天安门在北京城的中央,红墙、黄瓦,又庄严,又美丽。天安门前面是宽阔的广场。广场中间矗立着人民英雄纪念碑。

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北京新建了许多立交桥。立交桥的四围有绿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图案的花坛。各种车辆在桥上桥下来来往往,川流不息。

北京有许多名胜古迹和风景优美的公园,还有许多新建的高楼大厦。站在高处一看,全城到处是绿树,到处是大楼。

北京真美啊!我们爱北京,我们爱祖国的首都!

<北京亮起来了>二下

每当夜幕降临,北京就亮起来了。整个北京变成了灯的海洋,光的世界。 长安街华灯高照,川流不息的汽车,灯光闪烁,像银河从天而降。天安门城楼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广场四周,彩灯勾画出一幢幢高大建筑的雄伟轮廓。 环形路上,一座座立交桥犹如道道彩虹。街道上,照明灯、草坪、喷泉灯、礼花灯,装点着美丽的北京。

焕然一新的王府井、西单商业街上,明亮的橱窗,绚丽多彩的广告,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把繁华的大街装扮成了比白天更美的“不夜城”。

古老的故宫变得年轻了。一束束灯光照着她,长长的城墙和美丽的角楼倒映在河面上,银光闪闪,十分动人。

夜晚的北京,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长城 四上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瞭望口和射口,供瞭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颐和园 四上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长廊两旁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花又开了。微风从左边的昆明湖上吹来,使人神清气爽。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那就是佛香阁。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就是排云殿。

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

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圆明园的毁灭 五上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北京的春节 六下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农历的新年,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②就开头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可是,到了严冬,不久便是春天,所以人们并不因为寒冷而减少过年与迎春的热情。在腊八那天,人家里,寺观里,都熬腊八粥。这种特制的粥是祭祖祭神的,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杏仁、核桃仁、瓜子、荔枝肉、莲子、花生米、葡萄干、菱角米??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腊八这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在这天放到高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的。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从腊八起,铺户③中就加紧地上年货,街上加多了货摊子——卖春联的、卖年画的、卖蜜供④的、卖水仙花的等等都是只在这一季节才会出现的。这些赶年的摊子都教儿童们的心跳得特别快一些。在胡同里,吆喝的声音也比平时更多更

复杂起来,其中也有仅在腊月才出现的,象卖宪书⑤的、松枝的、薏仁米的、年糕的等等。

在有皇帝的时候,学童们到腊月十九日就不上学了,放年假一月。儿童们准备过年,差不多第一件事是买杂拌儿。这是用各种干果——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与蜜饯掺和成的,普通的带皮,高级的没有皮——例如,普通的用带皮的榛子,高级的用榛瓤儿。儿童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⑥、口琴等)和年画儿。

儿童们忙乱,大人们也紧张。他们须预备过年吃的使的喝的一切。他们也必须给儿童赶做新鞋新衣,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象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许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或为长方形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呀。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一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⑦不容易补充。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元旦⑧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元旦,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厂甸)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还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⑨及此。到了初五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小孩儿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早,全城的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可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汤圆)上市,新年的高潮到了——元宵节(从正月十三到十七)。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元旦是体面的,家家门前贴着鲜红的春联,人们穿着新衣裳,可是它还不够美。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的大街象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

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各形各色,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干果店在灯节还要做一批杂拌儿生意,所以每每独出心裁地制成各样的冰灯,或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把顾客招来。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原始的电影⑩、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大家还必须吃汤圆呢。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⑾,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新年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篇二:郭绍敏老师推荐的宪政书目

郭绍敏老师推荐的宪政书目

同学们,受 王俊峰 教授的委托,我为你们——河大宪政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推荐一些书目。虽然我们法学院只能算是一个三流的法学院,不过你们却是我们的宪政专业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这是值得纪念的一件事。对你们而言,也应以此激励自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行,力图有所成就,以完成人生之意义。你们首先要相信自己能有所为,方才可能有所为,就象一句广告词所说的,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 给研究生推荐书目,似乎是很多高校的导师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如果你在网上搜索,会发现各种不同的书单。但据我的观察,它们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只是简单的列举书目,而没有进一步的说明,在我看来,这是不够的。在某种意义上讲,推荐书目是件出力不讨好的事,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推荐的书目未必皆适合学生,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不了解学生,怎么能进行“个性化”推荐呢?也许,正因如此,很多导师都是给学生列举一些经典书目。推荐经典书目是必要的,正如林毓生 教授所言,经典书目“一方面,展现了对其著成时代之内的具体而特殊的问题的深度探索;两一方面,却又蕴涵着对于人类所面对的普遍而永恒的问题、自成一家之言的看法。”[1]但是,简单的推荐经典也是不负责任的。

首先,经典书目的研读需要好的导师带领进行,而这样的导师是缺乏的。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乃是因为它足够的深刻、厚重,因此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希望能对经典有一定的认知其实是很难的。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读完后,如果只是记住了几句经典的言语而已,这对于知识的增进又有多大实质意义上的帮助呢?如何把经典思想揉进自己的思考中,才是关键之所在。柯林伍德言:“历史知识就是历史学家正研究着的那些思想在他自己心灵里的重演。”[2]同样,政治与宪政知识也是“思想”在心灵里的重演,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经典思想的魅力。当然,这并不是说必须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能去读经典,而是说要注意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去避免它。其次,经典书太多了,选择哪些经典呢?为什么选择这些经典呢?如果导师自己都没有将这些书完整的读过一遍,你又凭什么推荐给学生呢?何况,即使是经典思想家,相互之间也存在种种差异,其中存在诸多思想脉络,那么在推荐给学生的时候,是否需要加以注意呢?从休谟到

哈耶克、康德到罗尔斯、黑格尔到泰勒,这显然是不同的思想脉络,如果仅仅是将这些人的著作罗列在一起,是否会存在问题呢?最后还有一个“适度”的问题,即如何契合学生的认知能力,也许,“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推荐的书目似乎不宜太多,太多了也就没有意义了。很多导师简单的列举一大堆书目,也许是不必要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读,所谓“开卷有益”。如果不读,一切都免谈了。一学期过去了,你没有完整的读完几本书,那是非常失败的。在我看来,研究生一年级,两周最少读完一本是应该的。如果可能,一周一本,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了。如果有些书比较难读,可以难易两本书搭配来读。这样不致于败坏了读书的胃口。如果实在读不下去,就不要勉强自己,马上换另外一本。确实,有些书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读起来是很困难的。在认真读书之前,最好不要寻求什么方法、技巧之类的东西,正如研究思想史的著名日本学者丸山真男所言的,要警惕那种“陆上练游泳”的做法。[3]

在推荐书目之前,必须要说明的是:(一)我的研究方向是宪法,因而推荐的书目围绕宪法来展开。我不懂行政法,因而对行政法没有发言权。当然,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是很密切的。[4]由于个人兴趣的原因,我对行政法没什么关注——在我看来,行政法更加琐碎和技术化,因而也难以掌握。宪法理论似乎“抽象”一些,有点玄思了,但不等于没有意义。(二)我硕士读的是宪法,博士在读专业是政治学,专业方向是宪政史,因而我的研读路径基本上是政治、历史学的,并非完全是法学的。以我的判断,国内的法学研究还是不太成熟的。因而,我的学术背景决定了推荐书目可能存在的局限与偏狭,这是大家应该注意的。

(三)读书还是一个提高综合素质的过程,因而除了专业书目之外,还应扩大知识面,多读一些其他专业的书籍,这些书对学养的提高也是大有助益的。当然,我读过的书也很少,凡是我推荐的,都是我个人读过或者比较熟悉的,或者是购入书架,认为值得参考者。

1、《超验正义——宪政的宗教之维》,弗里德里希,三联书店1997年,共157页。

2、《美国宪法的“高级法”背景》,考文,三联书店1996年版,147页。 西方宪政的起源有自然法与基督教的背景,世界上最初宪政成功的国家是新

教国家,比如英国与美国,或者是受到英国“侵略”的国家,如澳大利益、加拿大等,南非、印度等发展中大国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的法治文化在这些殖民地的经验,显然是这些国家构建民主宪政国家的重要资源。建议读一下杨小凯 教授的《基督教与宪政》一文(网上可搜到),可以对两者的关联有一个直接的认知。进一步阅读书目: 张文显 教授《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有关自然法的部分;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儒教与道教》;伯尔曼:《法律与宗教》;董小川:《儒教文化与美国基督新教文化》;彭小瑜:《教会法研究》;丛日云:《在上帝与凯撒之间》。

3、张千帆:《宪法学导论:原理与应用》,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634页。

4、王怡:《宪政主义:观念与制度的转捩》,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475页。

两本国内学者写的较为出色的著作。张千帆是怪才,先在美国读到物理学博士后,然后攻读政府学博士,回国后先在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政府学院双聘 教授,还著有《西方宪政体系》(上下)等。《宪法学导论》是张独著的一本宪法学教材,里边有大量的案例,以我的阅读范围(近两年没怎么关注最新教材)判断,这是最好的一本教材。王的《宪政主义》是一本政治学色彩较重的著作,文字很耐读,对英美路径的自由主义宪政理论之把握较为到位。上篇“观念”,重点分析西方宪政主义思想与理论,下篇“制度”,对近代与当代中国的有关问题进行思考,实际上是各自成篇的论文。另值得注意的是,王有很强的基督教倾向(从其文字判断,是否基督徒不得知)。进一步阅读书目:贺卫方等主编:“公共论丛”,三联书店版,《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等共七辑,已停刊,多为国内学者阐发的是自由主义宪政理论;李强:《自由主义》;刘军宁:《共和民主宪政》;刘军宁:《保守主义》;俞可平:《社群主义》;马长山:《国家、市民社会与法治》、江国华:《宪法哲学导论》。季卫东的《宪政新论》、《法律程序的意义》非常不错。

5、达尔:《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230页。

6、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320页、

两本外国学者所写的出色著作。前一本重理论梳理,后一本重视经验考察与实证分析,从中可见外国学者的治学路径。两本书语言浅显,都很耐读。进一步阅读书目: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达尔:《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科恩:《论民主》;萨托利:《民主新论》;布莱顿:《理解民主》。

7、马歇尔:《宪法理论》,法律出版社2006年,280页;

8、亨金:《宪政·民主·对外事务》,三联书店1996年版,190页。

马歇尔的书买了,但未读,是关于英国宪法的分析,书不厚,应该适合研究生去读。亨金的书,第9-11页有关于宪政的一个经典定义,王人博 教授论文(《宪政的中国语境》)中曾加以引用。进一步阅读书目,梁治平编“宪政译丛”,三联书店,前述1、2、8书均属于此套丛书,共十一种;戴雪《英国宪法》;白哲特:《英国宪制》。

9、麦基文:《宪政古今》,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128页。

10、戈登:《控制国家——西方宪政的历史》,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464页。

关于西方宪政史的两本著作。前书主要围绕英国历史展开,有关于宪政的经典定义;后者的视野更加宏观,该书译者应奇,浙江大学 教授,致力于研究自由主义、共和主义等西方思想,颇有成绩,著有《从自由主义到后自由主义》,编有多种著作。共和主义理论也值得关注。进一步阅读书目:邓恩:《民主的历程》;布勒德:《英国宪政史谈》;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河大历史系 教授);关于美国宪政史的著作太多了,仅仅列举几种——王希:《原则与妥协》;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变迁》;《联邦党人文集》(麦迪逊等,钱永祥有关于此书的书评)、《反联邦党人赞成什么》(斯托林);李剑鸣:《美国的奠基时代》;布尔斯廷:《美国人:殖民地时代》(“美国人”三部曲之一)。

11、凯杜里:《民族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150页。

12、乐山编:《潜流:对狭隘民族主义的批判与反思》,华东师大出版社2004,350页。

了解民族主义的基本含义,以及与共和宪政理论的关联;批判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想,提倡自由民族主义思想,关注民族主义与共和主义宪政理论如何结合。后书收有国内学者的有关文章,关于民族主义的争论还可参见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民族主义与转型期中国的命运》。进一步阅读书目,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史密斯:《民族主义》;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传统的发明》;

13、格雷:《自由主义》,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150页;

14、沃特金斯:《西方政治传统——现代自由主义发展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234页。

关于自由主义的经典著作太多,仅列举上面两种是不够的。上述两种思路清晰,适合做入门书。格雷思想前后有变化,《自由主义》一书中有反映。后书是一种政治、思想史的梳理,非常出色。进一步阅读书目:密尔《论自由》;伯林:《自由论》(《自由四论》扩充版,译林出版社)、阿巴拉斯特:《西方自由主义的兴衰》;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李世涛编:《知识分子立场:自由主义之争与中国思想界的分化》;石元康:《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理论》;任剑涛:《现代中国思想脉络中的自由主义》;

15、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368页;

16、勒庞:《革命心理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309页。

重点推荐。去除革命意识形态崇拜与“革命”范式的分析路径;要知道革命不会带来自由,阿伦特说,没发生革命的地方,反而更容易获得自由;“解放”不等于自由,自由需要制度来保障。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之不同,俄国与中国延续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暴力精神。“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是反宪政的。勒庞的思想早在民国时期就进入中国,张东荪将之列入案头书。进一步阅读书目:勒庞:《乌合之众》;阿伦特:《论革命》;柏克:《法国革命论》;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阿克顿:《自由与传统》;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顾准文集》;朱学勤:《风声雨声读书声》;卡内提《群众与权力》;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傅勒:《思考法国大革命》;潘维:《法治与“民主迷信”》;莫斯科维奇:

篇三:古籍定级标准

古籍定级标准

前 言

本文件的编写格式和方法按《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 1.1-2009)中的规定编写。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389)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国庆、李致忠。

本文件参与起草人:张志清、陈红彦、陈先行、刘乃英、吴格、沈乃文、程有庆、赵前、徐忆农、鲍国强、唐桂艳、王清原、韦力、杨居让、童正伦。

引 言

普通形制的古籍是现存汉文古籍的主体,因其书写、印制时代不同,具有不同的文物价值;因其内容差异,具有不同的学术价值;因其写、印技艺不同,具有不同的艺术价值。

研究古籍传本的这些特征与异同,鉴别其版本的优劣与真伪,进而确定其级别等次,对古籍的整理与保护,十分必要。

根据中国善本古籍藏品定级的相关精神,参照编纂《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时提出的鉴别古籍善本的“三性原则”,以及列举的九项“善本收录条件”(习称“三性九条”),结合中国古籍的存藏现状,特制定本文件。

古籍定级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籍的术语和定义,以及古籍的级别和等次。

本文件的定级对象:普通形制的古籍。

本文件适用于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的古籍保护、整理和利用,同时供出版、教学、科研及国内外相关单位参考使用。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古籍

中国古代典籍的简称。主要指书写、印制于1912年以前的普通形制典籍。

2.2 版本

使用雕版、活字排版以及其他方式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通常也包括抄写的各种传本。

2.3 版本类型

使用不同写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各类版本总称。

2.3.1刻本

雕版印制书籍的统称。雕刻木板以成反字版片,经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 影刻本

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再行雕刻木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翻刻本

依据某一刻本经过翻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4 朱印本

在雕版上敷以红色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5 蓝印本

使用不同写印技术制作而成的各类版本总称。

2.3.6套印本

套色或套版印制的古籍传本。早期为同版分色印制,元代以后发展为两版或多版分色套印。

2.3.7 敷彩印本

在一块雕版上根据需要敷以不同颜色而印成的古籍传本。

2.3.8套版印本

用两套或多套大小不同的雕版,根据需要分别敷以相同或不同颜色,依次刷印而成的古籍传本。常见以朱、墨两色印成的朱墨套印本,又有用三色以上印成的三色、四色、五色等套印本。

2.3.9饾版拱花印本

运用饾版、拱花技法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制作大小、形状不同的雕版,敷以不同颜色,依次刷印,因版片零碎,状如饾饤,称饾版印本。 制作凹凸雕版,覆纸压印,使图案花纹线条凸现纸面,称拱花印本。

2.3.10 钤印本

以印章着色直接有序地钤盖在书叶上而形成的印谱类传本。

2.3.11 金属版印本

用金属材质制成整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2磁版印本

用磁土制成泥版雕刻阳文反字,火烧令坚,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3 活字泥版印本

选用旧有阳文反字的木质雕版作为字源,将特制泥条的一端压于木质雕版的单个文字上,制成阴文正字的泥质字模,再按照书的内容,检用对应的泥质字模排成书版,而后压于特制的泥版上,制成阳文反字的泥质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

的古籍传本。

2.3.14 影印本

使用照相技术摄取底本的图文,制成印版后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5 珂罗版印本

又称玻璃版印本。将底本图文晒印于特殊玻璃版上,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6 石印本

使用特殊制剂和技术,对多孔石质平版进行处理制成印版,用机械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影印和非影印两种技法。

2.3.17铜版印本

将底本图文蚀刻、雕刻在铜质基材上制成印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18 活字本

活字排印本的统称。利用泥、木、铜、锡、铅、铁等材质,按照传统制作方式而制成的活字摆成印版,再敷墨覆纸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其中,以铜、锡、铅、铁等材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称为“金属活字印本”。

2.3.19 泥活字印本

以泥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0 木活字印本

以木质活字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1 铜活字印本

以铜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2 锡活字印本

以锡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3 铅活字印本

以铅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4 铁活字印本

以铁为材料制成活字,经排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5活字套印本

以活字和套印两种方式结合印制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同色和不同色套印。

2.3.26写本

缮写而成的古籍传本。包括宋代及其以前的抄写本;元代及元以后由中央政府组织编纂各书的内府抄写本;历代名家的抄写本;佛经、道经的各类抄写本等。

2.3.27 稿本

分为手稿本、修改稿本、清稿本。著者亲笔缮写的书稿,称手稿本;著者亲笔修改自着的抄本、刊本,称修改稿本;只是倩人誊抄而著者未加任何修改的书稿,称清稿本。

2.3.28 抄本

依据某一底本缮写誊抄而成的古籍传本。

2.3.29 影抄本

又称影写本。依据某一底本覆纸影摹其图文及版式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0 彩绘本

用多种颜色写绘而成的古籍传本。

2.3.31批校题跋本

带有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对书的内容进行品评、圈点而形成的批语谓之批;记载不同传本文字异同的谓之校;批、校均具者谓之批校;对底本内容、版本源流及其价值等所作的评述、鉴赏、考订、记事等文字,统称题跋。文字简略者称题识。

2.3.32 过录本

过录他本所载批校题跋的古籍传本。


宪书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20031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