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鲁迅兔和猫赏析

时间:2017-02-27 06:09:3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兔与猫》读后感

《兔和猫》读后感

假期读了鲁迅先生的选集,颇有感触,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他会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曾经拯救了中国人的灵魂。选集一共分为九部分。其中有两部分为感受鲁迅,有六部分是阅读鲁迅,最后一部分是研究与言说鲁迅。

首先介绍一下这位伟人。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山、豫亭,后改名为豫才。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头发像刷子一样直竖着,浓密的胡须形成了一个隶书的“一”字。毛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无产阶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读了他的半本选集后,才发现鲁迅先生的话都很通俗易懂,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自己这么囫囵吞枣的读了半本书,能够真正给自己带来帮助的却寥寥无几。如果说,能够让我记忆深刻的文章,恐怕只有《兔和猫》这篇了。

这篇小说主要说的就是住在鲁迅先生家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兔子,随后这两只兔子便产下了子女,但是其中的两个幼崽却被一只黑猫给咬死了。

《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视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

五四时期,鲁迅接受了进化论的发展观,认为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希望是在于未来。他站在受压迫的人民大众的立场上,站在被侵略被欺侮的弱小民族一边,同情弱小,反抗强敌。《兔和猫》就是在这种思想背景下写出的作品。鲁迅由可爱的小白兔死在大黑猫的爪下,联想到那膏于鹰吻的鸽子、在奔跑的马车下轧死的小狗、在蝇虎口中死于非命的苍蝇以及一切在生物史上不着痕迹,人不知鬼不觉地断送生命的弱小者,这些都触动着作者的感情,引起了作者深广的忧愤。这篇文章写的虽是动物,但含义深远,就像童话决不仅仅是为了表现动、植物界虚幻式的生活一样,它们往往是现实社会生活的投影。在《兔和猫》里,鲁迅展示的仍然是强者与弱者、吃人者和被吃者的尖锐矛盾。

鲁迅先生在文中写道:“假使造物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钱理群先生对小说中的这一段文字可谓刻骨铭心,他说:“每次读到这段文字,总要受到一种灵魂的冲击,以至于流泪。”我又何尝不是呢?看了鲁迅的这个作品,就像是看到了当时旧社会残酷的一面,封建的一面。

文中的事情天天都会发生,但又有谁真正的去在意过呢?对于弱小者,我们应做的是帮助他们,使其强大,而不是落井下石,害人性命。因为未来的中国要靠我们这一代的青少年联手去创造,要想使中华在世界占有稳定的一席之地,前辈的经验教训就是我们最好的方针。

篇二:《兔和猫》《头发的故事》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名著导读----《兔和猫》《头发的故事》

一、《兔和猫》

鲁迅民国时期创作的小说,收录于小说集《呐喊》中。 《兔和猫》这篇小说带有寓言的色彩,作者以小动物兔和猫为对象,过可恶的大猫吃掉了作者所喜爱的白兔的事情,抒发了自己的爱憎之情。作者同情新生弱小的兔子,憎恶大黑猫的凶恶,并由此寓视社会现象,从而更加反衬出代表黑暗势力的大黑猫的凶残,和作者对其的憎恶之情。作者以极强的观察力,传神的笔致把白兔的外形、动作、神态描绘的栩栩如生,语言生动准确,从而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吸引力。

1. 下面对《兔和猫》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小说中的“我”,不应视为作者,因此本篇中的“我”,即“迅儿”,并非鲁迅,作表现了一种人道主义精神。

B、本文的选材选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但是写法令人耳目一新。

C、这是一篇兼具小说、散文、童话意味的作品。主题是“传播被虐待者的苦痛的呼声和激发国人对强权的憎恶和愤怒”。

D、本文具有童话的特点,主人公不是现实世界的人物,而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动植物人格化和形象化。

E、本文熔记叙、描绘、议论于一炉。温馨的描绘下面隐含着凄凉,理性的记叙中忍不住感情的汹涌。

答案:C、E(A本篇颇类纪实,“我”也可以看作鲁迅。B本篇选材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并非“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D本文主人公不是动植物的人格化和形象化,而是活生生的人物形象。)

2. 下面《兔和猫》内容的赏析,错误的两项是( )

A、本文叙写了生活中的一个小场景,小事件。故事是写实的,但又极富有寓言性和象征性色彩。

B、本文在表现生活内容和主题上,不是直线式的发展,而是有着曲折的、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

C、本文象征性和现实性相调和,兔是新生弱小事物的象征,猫是邪恶残暴势力的象征。 D、本文写兔被猫的吞噬,表达了对真善美的弱小事物的爱护和对摧残它们的邪恶势力的憎恶,启示人们对凶狠残暴的恶势力,不能有丝毫的“修善”和容忍,必须“使出更辣的辣手”。 E、本文文笔清新活泼,俊逸灵巧,使人感到纯真、活泼而且犀利、深刻。

答案:B、E(B本文没有写出什么曲折、波澜起伏的故事情节和矛盾冲突,而是直线式地发展,明白地表达。E、本文迥异于鲁迅大部分小说的犀利和深刻。)

二、《头发的故事》

《头发的故事》放在中国小说的长河中看无疑是最特殊的。它的特殊首先表现在形式上。

它也是一篇第一人称叙事小说,全文共二千三百余字,其中叙述语句总共只有二百五十余字(这个字数包括了对话前的诸如“他说”、“我说”等引导语),“我”的话才三十五字(包括标点符号),其余二千余字都是一个被称作N先生的话。二百余字的叙述语言,第一句讲“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讲了撕日历及一句随便的感想,接下来的叙事交待了N与我的关系:“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然后是最长的一段叙述,这段叙述交待了N先生的性格及我对他的态度:些不通世故的话。当这时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语,不赞一辞;他独自发完议论,也就算了。” 此后的叙述就只是对N谈话中表情、动作及“我”的动作的简略描写,诸如:“N忽然现出笑容,伸手在自己头上一摸”“N两眼望着屋梁,似乎想些事”“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N愈说愈离奇了,但一见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站起来取帽子,我默默的送他到门口。”“他戴上帽子”由上引文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这篇小说在两个人物“我”与N先生之间没有我们通常所说的故事情节,他们之间什么也没有发生,只不过是N先生因双十节而发牢骚,待到他发现“我不很愿听的神情,便立刻闭了口”告辞而去。

这篇小说的构成依赖什么? 第一层次,显然是亲身经历的叙述样式,他叙述的是他

的亲身经历,具有明确的时间、视点,而亲身经历这一点,为叙述提供了一个叙述的真实性的道德的证据。在叙述的第一个层次里,“我”与N先生形成一个对比:这是两种人的对比,一个有历史记忆,尤其是辛亥记忆,一个则无;一个通世故,一个不通世故,一个是有声而喋喋不休的,他正好是少数的,是不通世故者,虽然喋喋不休却无力,一个是沉默少言,他正好是多数,是世故的表现,虽然是沉默的,却是沉默的多数,是强大而有力的——正是他拥有对于N先生的评论的话语权,这两类人对于辛亥革命的感受构成强烈的对比。对比是这篇小说的第一层次上的结构原则。

第二层次是N先生的叙述。N先生的叙述和叙述性首先在于其历史性,通过双十节的时间因素、北京的地点因素、历史人物、事件(中国古代的刑罚、扬州十日、嘉定屠城、洪杨、长毛、辫子、《革命军》的作者邹容等等),将其叙述锚定在中国辛亥革命的历史上;其次,其叙述性在于人物,历史中的个人(“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尤其是关于N先生这个“我”的无发之灾的遭遇的叙述)遭遇;“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这是关于革命者的叙述,在这个叙述中,重要的不是革命者自身的事迹,而是“我”的观点,同样的,关于“我”的没有辫子而遭遇的事件的叙述重要的也不是故事自身,而是“我”关于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说,

推动叙述前进的并不是故事情节,也不是人物性格,而是“我”的关于历史的独特的观点。 N先生话语中的各种对比。N先生的话语中第一重对比是历史上的辛亥革命与大众记忆中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一般群众中已经忘却: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

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但是历史上辛亥革命其实是无数烈士用生命、鲜血换来的:“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社会记忆中的辛亥革命,它在一般群众中已经成了听令而挂一天的“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一场革命与“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烈士的献身与平塌的坟墓,对比触目而诡异。辛亥革命的纪念形式与辛亥革命中的牺牲者的被忘却这两段叙述中没有叙事上的连续性,它们在小说中的连续性依靠的是对比原则。讲完辛亥革命后,接下来一下子跳到头发的事件,先讲历史上的刑罚,再讲到满清入关的“拖辫子”,然后讲到洪杨时的辫子的遭遇。满清入关为了辫子曾经有过激烈的反抗,而待到“顽民杀尽了,遗老寿终了,辫子早留定了”,留定了就形成习惯。待到洪杨一来,百姓的辫子与生命相连,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得。待到洪杨平定,他们又得到留稳辫子的时代,他们又要辫子了,成了辫子的守护神,形成一个无名的包围圈,迫害率先剪去辫子的革新者、革命者。群众对于满清的辫子的接受是由于暴力,对于辫子的守护则出于遗忘与习惯。通过辫子显示的正是群众的守旧与善忘。这一段中国历史上的辫子谭,与上文辛亥革命的被忘却是呼应的关系。接下来是“我”的“无辫之灾”。“我”在革命前因为没有辫子而到处受到包围:“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骂的声音,有的还跟在后面骂:‘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于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们骂得更利害。我的遭遇与前面讲的历史上的辫子的事件正构成历史与个人经验的对比、对应。“我”对付群众的手段与日本人手段又是一重对比、对应:“在这日暮途穷的时候,我的手里才添出一支手杖来,拚命的打了几回,他们渐渐的不骂了。只是走到没有打过的生地方还是骂。日本的本多静六如何对付中国人与南洋人?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然后讲到“我”革命前的对于辫子的态度,“我”自己的剪去辫子与不同意学生剪辫子的矛盾,这也是对比。最后归结到现实:“现在你们这些理想家,又在那里嚷什么女子剪发了,又要造出许多毫无所得而痛苦的人!” “现在不是已经有剪掉头发的女人,因此考不进学校去,或者被学校除了名么?“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仍然留起,嫁给人家做媳妇去:忘却了一切还是幸福,倘使伊记着些平等自由的话,便要苦痛一生世!《头发的故事》通篇流动着愤激的情绪。

(一)情节内容

1-5段:交代故事的来源(N先生的讲述)

6-12段:人们纪念双十节的情景(N先生最佩服)

13-30段:因头发被笑骂,最终得到解决(N先生最得意)

31-43段:劝学生留发,但学生还是剪了(N先生非常得意,但很快沉下脸来) 44-49段:N先生告别

(二)重点段落

1.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啊,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

“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人们善忘,对一场革命极快淡忘,反映出革命不能深入人心,国民缺乏独立精神,麻木愚昧。爱说反话,性格乖张,愤世嫉俗。)

2. “我最佩服北京双十节的情形。早晨,警察到门,吩咐道‘挂旗!’‘是,挂旗!’各家大半懒洋洋的踱出一个国民来,撅起一块斑驳陆离的洋布⑶。这样一直到夜,——收了旗关门;几家偶然忘却的,便挂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们忘却了纪念,纪念也忘却了他们!

“我也是忘却了纪念的一个人。倘使纪念起来,那第一个双十节前后的事,便都上我的心头,使我坐立不稳了。

“多少故人的脸,都浮在我眼前。几个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里一颗弹丸要了他的性命;几个少年一击不中,在监牢里身受一个多月的苦刑;几个少年怀着远志,忽然踪影全无,连尸首也不知那里去了。

“他们都在社会的冷笑恶骂迫害倾陷里过了一生;现在他们的坟墓也早在忘却里渐渐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纪念这些事。

“我们还是记起一点得意的事来谈谈罢。” 人们忘记纪念革命,革命也忘却了人民群众。表现出改革也忘记了广大群众,并未深入群众。他的忘却是因回忆起来极悲愤激动且痛苦——这痛苦来自于“民众对为革命牺牲、胸怀远志的少年早已忘却”,因此“不堪纪念”。(词锋犀利,愤世嫉俗)

3. 第29段提到在他日暮穷途时,“手里才添出一只手杖打了几回,渐渐就不被骂了”。表面上得意于解脱被骂的遭际,但“得意”是反话,对付无知群众要用暴力,是很悲哀的(“让我很悲哀”)

4. “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还时时记得哩。我在留学的时候,曾经看见日报上登载一个游历南洋和中国的本多博士的事;这位博士是不懂中国和马来语的,人问他,你不懂话,怎么走路呢?他拿起手杖来说,这便是他们的话,他们都懂!我因此气愤了好几天,谁知道我竟不知不觉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N显出非常得意模样,忽而又沉下脸来??

小范围风潮,骂他的人也被警察剪了辫子,没有人骂自己而高兴得意,这意味着革命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更多人接受新思想。

能深入人心。

5.“你们的嘴里既然并无毒牙,何以偏要在额上帖起‘蝮蛇’两个大字,引乞丐来打杀???”

告诫民主革命者应该长出这颗毒牙,坚定信仰,变得强大,软弱即被欺。

“再见!请你恕我打搅,好在明天便不是双十节,我们统可以忘却了。” 最后以冷峻嘲讽作结,且前文多次强调,加深了讽刺的力度,也加深了悲愤之情。

(三)N先生的人物形象

爱说反话,外表冷峻内心激愤热情的民主革命者,他性格乖张,词锋犀利,满腔热血。

(四)主旨

鲁迅借N先生的叙述,揭示改革的问题:

从挂旗情景看,革命不彻底,并未深入人心;

从剪辫子的问题看,革命者仍然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者,软弱无力;

从民众挂旗,简单纪念双十以及N先生的本家欲将剪发之事告官等细节看,民众依然封建保守,冷漠自私,处于愚昧无知的状态,只关注头发不关注国家。

篇三:汉英翻译实践第七讲(鲁迅《药》《兔和猫》)

药(节选)

鲁迅

西关1外靠着墙2根的地面,本是一块官地3;中间歪歪斜斜一条细路,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4。路的左边,都埋着死刑和瘐毙5的人,右边是穷人的丛冢。两面都已埋到层层叠叠,宛然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的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6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得多了。

小路上又来了一个女人,也是半白头发,褴褛的衣裙;提一个破旧的朱漆圆篮,外挂一串纸锭,三步一歇的走。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他,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脸色7;但终于硬着头皮,走到左边的一座坟前,放下篮子。

那坟与小栓的坟,一字儿排着,中间只隔一条小路。华大妈看他排好四碟菜,一碗饭,立着哭了一通,化过纸锭8;心里暗暗地想,“这坟里的也是儿子了9。”那老女人徘徊观望了一回,忽然手脚有些发抖,跄跄踉踉退下几步,瞪着眼只是发怔。

II. 理解难点提示(Suggestions for Comprehension)

1. 在本篇中,有些古语词。“关”就是其中之一,意为“门闩”。但在此处指什么?联系“西”与“外”想一想。

2. “墙”指房屋的墙吗?注意:墙根边是葬了许多死人的公共墓地。

3.“官地”是什么样的地?查字典,同时考虑这地现在的用场。

4. 本句主要讲什么?考虑汉语句子的重心一般在何处,并参考下句。

5. “瘐毙”是指什么?查字典。

6. 华大妈分明是个女人,为什么用“他”指称?

7. 这老妇人为何羞愧?阅读这篇小说的前面部分。

8. 谁立着哭、化纸锭?参考上文。

9. 谁暗暗地想?怎么知道“这坟里也是儿子”?

III. 译文(Target Text)

Medicine (Excerpt)

Lu Xun

Originally, the land adjacent to the city wall outside the West Gate had been public land1. The zigzag path slanting across it, trodden out by passers-by seeking a short cut, had become a natural boundary line2. Left of the path, executed criminals or those who had died of neglect in prison3 were buried. Right of the path were paupers’ graves. The serried ranks of grave mounds on both sides looked like the rolls laid out for a rich man’s birthday 4.

The Qingming Festival* that year was unusually cold5. Willows were only beginning to put forth shoots no larger than grains6. Shortly after daybreak, Old Shuan’s wife7 brought four dishes and a bowl of rice to set before a new grave in the right section8, and wailed before it. When she had burned joss paper9 she sat on the ground in a stupor as if waiting for something; but for what, she herself did not know10. A breeze sprang up and stirred her short hair11, which was certainly whiter than in the previous year.

Another woman came down the path, gray-haired and in rags, too12. She was carrying an old, round, red-lacquered basket, with a string of joss paper hanging from it; and she walked haltingly13. When she saw Old Shuan’s wife sitting on the ground watching her, she hesitated, and a flush of shame spread over her pale face. However, she summoned up courage14 to cross over to a grave in the left section, where she set down her basket.

That grave was directly opposite15 Little Shuan’s, separated only by the path. As Old Shuan’s wife watched the other woman set out four dishes and a bowl of rice, then stand up to wail and burn paper, she thought, “It must be her son in that grave too.” The older woman took a few aimless steps and stared vacantly16 around, then suddenly she began to tremble and stagger backward: she felt giddy.

——————————

* Qingming, meaning clear and bright, is the 5th solar term of the year, occurring in early April. On this day, people visit and burn joss paper at the graves of their dead.

IV. 表达解说(Explanation of Expression)

1. 用adjacent to比next to要正式。

2. “是贪走便道的人,用鞋底造成的”讲背景,译成后置定语,“但却成了自然的界限”讲现状,译为主句,层次清晰。“人”具体化为passers-by,“贪”在这里是“想要”,译成seeking,“用鞋底造成”即“踏成”,译成trodden out,不可死扣字面。

3. 这里的“人”具体化为criminals,“瘐毖”译为died of neglect in prison比译为died of illness in prison更能体现原文的主题。

4. 分析一下原文,可知像馒头的是“两面层层叠叠排列的坟堆”,译为主语。“阔人家里祝寿时候的馒头”的译文中加了laid out,来源于前面的“层层叠叠”,也是想象实际情景的结果。

5. “清明”是中国特有的节气,有特有的风俗,须加注。

6. “新芽”译成shoots即可,因为shoots总是新的。“半粒米大”本来只是言其小,no larger than grains已能表现其小,不必加half。

7. 汉语中的“大妈”、“大娘”、“大嫂”在英语中没有相应的说法,只好译成X’s wife 或Mrs. X。

8. 这里的“右边”若译为on the right,会让人误以为是指华大妈的右手边。译为in the right section则指路右边的那块地方。

9. “化过纸”意为“烧过纸钱”,译为had burned joss paper。

10. “说不出”不可死译为couldn’t say,因为事实上没有说话的对象。

11. sprang up跟wind搭配恰当,突出了其突然性。“吹动”重点在“动”,故译为stirred。

12. 这里讲容貌,译为一句。下面讲行为的部分译为另一句。

13. 将“三步一歇地”译为haltingly很有道理,从上下文可知,她不可能提不起这个篮子,只能是因为犹豫而“三步一歇”。

14. “硬着头皮”是习语,意为“鼓起勇气”。译为summon up courage较正式,可改为braced herself (up)。

15. 英语中没有“一”字,因此不用将“一字儿排着”直译出来,而以替换法译为directly opposite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16. “徘徊”与“观望”中分别加了aimless和vacantly,没有违背原意,将老妇茫然的神态描写得栩栩如生。

V. 翻译知识与对策(Translating Knowledge and Strategies)

两种语言中的习语的对应情况如何?

翻译普通言辞时最常用的转换单位是词或自由词组。一般不会超出词组的范围。以固定词组、分句,乃至句子形式出现的转换单位,通常限于习语。但即使是习语,也可能以其中的词为转换单位。

人们说话时,通常是直来直去,一是一,二是二,不会“口是心非”。用英语来说,就是call a spade a spade。

可是,人们还有个习惯,就是有时候会把词语的本来意义“歪曲”一下子,用来表示别的意义。call a spade a spade本身就是这种经过“歪曲”了的表达法。这里的spade并非真的指“铁锹”,call a spade a spade也并非真的是说某个农民“管铁锹叫铁锹”,而是指“说话直截了当”。汉语中的“一是一,二是二”也并不是在谈算术问题,而是“说话直截了当”的意思。

call a spade a spade与“一是一,二是二”都是习语。通过观察这两个习语,我们可以看出习语的主要特点:1)由一个以上的词构成;2)其意义不能从构成这个习语的词及其句法结构直接推导出来;3)习语中的词通常不能用类似的词替换。比如说call a spade a spade不能改为call a hoe a hoe;“一是一,二是二”也不能改为“三是三,四是四”。

固定的联想意义间接确定的。一个词语的联想意义的产生,与这个词语所指事物的特性分不开。比如表示“喜鹊”的词,其联想意义随个人经验不同而可能是“黑白分明”、“叫声欢快”、“爱叽叽喳喳”、“合群”、“善收集”、“会做窠”“有益”等等。但决不可能是“凶猛”、“庞大”等。这许多联想意义中,由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生产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学艺术、历史事件等)固定下来的那一个或一些,为全民族所承认,就叫做“文化意蕴”。表示相同事物的词,在不同的语言中的文化意蕴,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如汉语“竹”的固定文化意蕴是“(正)直”、“耐寒”,英国没有竹,bamboo这个词就没有文化意蕴。汉语“狐狸”的文化意蕴是“狡猾”,英语fox的文化意蕴也是“狡猾”。汉语“喜鹊”的文化意蕴是“喜”(来源于“叫声欢快”),而英语magpie的文化意蕴却是“多嘴”(来源于“爱叽叽喳喳”)。词语文化意蕴的有无与结合方式,造成了不同语言中习语的修辞意义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两种语言中的习语意义之间的关系有如下情况: 一、偶然巧合

充耳不闻——turn a deaf ear to 二、大致相同

“破釜沉舟”——burn one’s boats。又如:

1. They suggested that Pakistan not follow India’s lead -- leaving India to face international wrath alone -- but to no avail. 他们建议,巴基斯坦不要步印度的后尘——让印度独自面对国际社会的愤怒,但毫无作用。 [Ex11]

follow India’s lead跟“步印度的后尘”意义相同,形象也相似。 三、字异义同

call a spade a spade——一是一,二是二 四、字同义异

have a bone in one’s throat—难以说出来;“骨鲠在喉”——恨不得说出来。 五、此有彼无

如rock the boat意为“困难之时反给自己人造成麻烦”,在汉语里就没有相当的习语,只能译为“添乱”、“帮倒忙”。又如:

2. The men…must be…kept in cages which are open to the elements and where they can just about lie down. 这些人??必须??关进囚笼,任凭风吹雨淋,他们只能老老实实呆着。

[Ex19]

lie down本指拳击手被打倒后躺着不起来,不再打下去。成了习语之后,意为“老老实实服输”。汉语中没有相当的习语。

3. 那个巨商碰了一鼻子灰,向梅兰芳赔礼道歉后,就灰溜溜地走了。Snubbed, the man apologized to Mei Lanfang and went away in disgrace. [ST04]

汉语习语“碰了一鼻子灰”在英语中没有相当的习语,只能译为一般词汇snubbed。 VI. 名家论译(Celebrities on Translation)

王德春:

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要依赖民族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词语的含义。例如,汉语的“蜡烛”一词,除“蜡制的照明物”这个实体词汇意义外,还有一些国俗语义:1. 忧伤的思念之情,常用“烛泪”。“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即“蜡烛”。蜡烛的一腔热泪无尽地流,直到燃尽成灰,其沉痛凄切、幽然神伤之意溢于言表。2.暮年、垂死的老人,常用“风烛”、“残烛”。俗话说:“风前之烛瓦上霜”,又说“风烛残年”均表示迟暮残年??这些意义与蜡烛实体的特点,如点燃、融化、熄灭等有密切关系,通过这些特点的联想而产生。但它们都与特定的文化背景有关。

用一种语言组成的话语,可以表达本民族的文化,也可以表达其它民族的文化。这不仅由于一般语义有共同的概念作为基础,就是国俗语义也与词语的实体意义的特点有关。中国人以“风烛”比残年”,以“烛泪”喻“情思”,以“红烛”代“教师”,以“花烛”代“新婚”等等,只要向外国人揭示其文化背景,指出国俗语义与实体意义的联系,他们是能够理解的,正像中国人能够理解Hold a candle to the sun(拿着蜡烛照太阳)一语的“白费、徒劳”义一样。每种语言都蕴含着一定的民族文化语义,但语言的转换并不影响文化信息的传递,而更有利于异民族的文化交流。1

————————————

王德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122-123。

VII. 练习(Exercise)

兔和猫(节选)

住在我们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烂漫来。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时候的安心了。这种东西,倘到庙会日期自己出去买,每个至多不过两吊钱,而三太太却花了一元,因为是叫小使上店买来的。

孩子们自然大得意了,嚷着围住了看;大人也都围着看;还有一匹小狗名叫S的也跑来,闯过去一嗅,打了个喷嚏,退了几步。三太太吆喝道,“S,听着,不准你咬他!”于是在他头上打了一掌,S便退开了,从此并不咬。

这一对兔总是关在后窗后面的小院子里的时候多,听说是因为太喜欢撕壁纸,也常常啃木器脚。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波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呼”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的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三太太说,鸦鹊倒不打紧,至多也不过抢吃一点食料,可恶的是一匹大黑猫,常在墙上恶狠狠的看,这却要防的,幸而S和猫是对头,或者还不至于有什么罢。


鲁迅兔和猫赏析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198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