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化妆变脸节目

时间:2017-02-27 06:08:47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主持人化妆造型及服饰搭配

什么是造型

造型的定义:塑造事物特有形象,也指创造出的事物形象。

造型:具有可塑造性,具有变化性,具有针对性。

主持人的形象特别重要,它是主持人除语言表达外最有力的说服工具,是

一种副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无言的表达!

主持人的造型分为两大部分:

1、形体造型

2、形象造型

形象造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面部化妆

2、发型塑造

3、服装搭配

化妆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什么是化妆: 化妆,运用化妆品和工具,采取合乎规则的步骤和技巧,对人的面部、五

官及其他部位进行渲染、描画、整理,增强立体印象,调整形色,掩饰缺陷,表现神采,从而达到美容目的。化妆能表现出女性独有的天然丽质,焕发风韵,增添魅力。成功的化妆能唤起女性心理和生理上的潜在活力,增强自信心,使人精神焕发,还有助于消除疲劳,延缓衰老。

化妆可分为基础化妆和重点化妆。基础化妆是指整个脸面的基础敷色,包

括:清洁、滋润、收敛、打底与扑粉等,具有护肤的功用。重点化妆是指眼、睫、眉、颊、唇等器官的细部化妆,包括:加眼影、画眼线、刷睫毛、涂鼻影、擦胭脂与抹唇膏等,能增加容颜的秀丽并呈立体感,可随不同场合来变化。化妆的方法有日常的一般化妆法,适应各种场合需要的特殊化妆法,以及简捷快当的速成化妆法等。

人体最全面的化妆分类为:皮肤、毛发、指甲、牙齿、眼球5个部分的化

妆。其中皮肤包括嘴唇,毛发包括睫毛。

化妆主要是按照我们生活中处在不同的光源环境下划分:

1、日光型化妆:

在自然光线下,借用化妆品及技法遮盖或改变本身形象的不足

特征是:和谐感、生活化

2、灯光型化妆:又称为表演化妆

(1)本色化妆:以强调自然本身之下的美化,主要是保持自己本色形象

(2)角色塑造:根据表演内容、风格、外形和剧情及环境、氛围等的需要

以符合角色形象满足演出的化妆

特征:艺术性、技术性、演艺性

电视主持人化妆不同于生活妆和舞台妆。生活妆追求真实、自然,舞台妆

则借助色彩、粘贴毛发等手段,带有夸张性的塑造人物形象。电视主持人的化妆更趋于清新、淡雅的职业无痕化妆。粗重的眉毛,黑黑的眼线,不打粉底就配上鲜艳的口红等都是很不得体的。要达到化妆无痕的效果,首先要懂得形、色、韵有机结合的原理,才能让每一位主持人以完美的形象出现在荧屏上,激荡观众的心灵。

现代化妆艺术具有现代的化妆理念,它是艺术、技术和科技手段的完美结

合,仅仅把脸蛋化漂亮了,这不能说是专业意义上的化妆。现代人追求完美,一名优秀的化妆师的标准就是"全面",他必须懂得绘画技术、摄影技巧、色彩搭配原理、服装潮流走向、发型设计的构思以及与之沾边的心理学、历史学等。因为所谓的"完美",就是观众所有的审美都得到满足,而现代观众的审美水平是不会遗漏这方方面面里的任何一项的,所以这些门类几乎都是值得我们用心思考和探索的。

美,一定是一个整体,化妆也如此。我们既要考虑节目内容与形式上的不

同,背景灯光的局限,又要把握主持人的面部特征和个人气质,还要去了解所选择的服装与发型的色彩与款式,忽略了哪一方面,整体的造型效果就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一、美丽妆容,从"底"开始

化妆的主要部位是脸,首先要注重对面容的修饰,化妆的过程就是通过各

种手段来改变和弥补面部的欠缺,在不断的变化中寻求完美。

打底色在所有化妆步骤中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历来被所有专业化妆人员所

重视,就好像建大厦要打好地基一样。在底色的型号与质地的选择上要接近个人肤色而不留痕迹,再利用底色的色彩差别打出立体感而不留界限,都是不可忽视的前提,也是我工作中体会最深的一点。

粉底的种类很多:膏妆粉底遮盖效果最好,能遮盖暇疵,改善皮肤质感产

生整体效果;干湿两用彩底,既可当蜜粉定妆,又避免脱妆无油腻感;液体粉底光滑细致,有透明感。所以应该先选择好粉底,皮肤质感好的人,可选择有透明感的液体粉底,皮肤有暇疵或斑点,就用遮盖力强的膏妆粉底,肤色偏黄,可用略带粉色的粉底,这样会使面部看上去柔嫩。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白晰、细腻的皮肤,但实际上先天能拥有这样肌肤的人

毕竟不多,东方人尤其是日本人常常是以白为美,就象俗话说的"一白遮百丑"。走在街上,常能看到一些女性把粉底打得过白过厚,又不太注意脸与脖子部位的交接处,就象是一张假脸,看上去很不舒服。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接近本人肤色的粉底最合适。浅肉色的粉底具有和谐调理皮肤光泽的作用;亚洲人的皮肤发黄,

肤色过于发黄,可以选择略带浅粉色的粉底,这样会使人看上去显得柔嫩、漂亮。

传统的化妆底色往往单单被用来调整肤色,其实在结构化妆中,底色也可

以被调成冷暖或深浅,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底色根据面部的特点塑造骨骼与肌肉的立体感,达到明暗交替的造型效果,把美的瞬间固定在你的创作当中。

很多主持人由于工作的需要几乎每天都化妆录节目,皮肤长期处于"工作状

态"而得不到充分的休息,时间久了,面部就形成一些斑点。可不能小看了这些暇疵,小小的黑点有时可能破坏整个妆容的效果,我们通常使用遮暇效果好的

MAC或明艳粉底,并配以遮暇膏使用。值得注意的是有的人先使用遮暇再用粉底,正确的方法是,先用粉底,然后用小号修改笔将遮暇膏点在需要遮盖的位置。这样既使是主持人坐在很强的光源下也不会暴露出来。

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始料不及的情况。有一段时间每天晚上给二位评书演员化妆。第一天化好了妆到演播室一看,室内没有空调,几盏大灯在演员的头上烤着,演员穿着服装,连说带唱,敲着大鼓,做着动作,录了不一会儿汗就下来了,我只好不停地跑进去擦汗、朴粉、修妆,但是几个小时下来,脸上的粉底已经有点花了,这中间也不可能停下来给你时间去重新化个妆,怎么办呢?第二天我跑了很多地方,寻找合适的粉底,终于在一家店里买了一盒[EAL]牌的干湿两用粉饼,它能防水止汗,而且即使汗流下来,也不脱妆,问题解决了,演员使用起来也很满意,再也不必担心录到最后变脸了。

二、色彩的和谐统一

基础底打完,就用颜色来矫正脸型。先用棕底色来打暗彩,如果脸型过宽,就把暗彩打在上额发际处和下颏尖,利用视觉效果使其达到标准脸型。然后用比底色浅的高光色,在脸部最需要突出的部位来提亮,与底色之间不能看出界线,这样才显得自然柔和有透明感。

妆色的重点凝结在眼部,怎样在平淡中捕捉光影,在生活中体现韵味,眼部妆扮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眼影的色彩适用是由浅到深的渐变,影色与亮色的晕染要衔接自然,明暗过度合理,常见到街上有些女孩把原来漂亮的眼睛化上两条又黑又粗的黑眼线,其实亚洲人本来就是黑眼睛,再配上黑眼线会显得过于沉重又掩盖了眼睛原有的光芒,如果选择粽灰色的眼线,再配以相对应的睫毛膏,会使眼睛看上去柔和而不生硬。眉型的塑造也不宜高挑,过于纤细,可以用眉笔顺其自然的走向稍加修整,恰到好处地展现出个人率真个性。眼影、腮红与唇色要同一色系。唇色的选择比较宽泛,但使用的唇线笔一定要和唇膏的颜色接近。见到有人把唇线勾画得很深,或者是纹了唇线而不涂口红,雕琢的痕迹太重。正确的方法是先打上粉底以防脱妆,下唇的颜色比上唇要浅,这样看上去丰满而有层次,腮红也应以铺扫的方式晕开,要淡淡的不留痕迹,那些东方人适宜的淡紫、玫红、橙色等渲染般柔合的色彩,都在笔下的轻轻一抹之中。

电视化妆是电视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形象造型的一部分。她与发型、服装、饰物等共同构成整体的形象造型。什么样的形象能够普遍被大众认可,我们在个性美多元化的今天,要想把握形象的不同美感去准确传递节目信息,首先就要了解最基本的美学规律。只有把基础打好,我们在化妆时,才能在丰富多样中既有个性美,同时又具有共性美,被更多的观众所接受。

针对大众的审美倾向而言,前人在美学的范畴内对它们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形成了大众审美倾向的基本规律。人们会不由自主地遵循这种基本的美学标准,来审视形象。

成人面部较标准的长宽的比例关系是:

把面部长度分为三等分,即三庭:

从前发际线到眉毛为整个面部长的1/3(上庭);

从眉毛到鼻尖底部为面部长的1/3(中庭);

从鼻尖底部至下颏底部为整个面形长度的1/3(下庭)。

面部较好的长度关系是由这三个等分谐调组成。

面部的宽,一般由五只眼睛的长度组成。我们以一只眼睛的长度作为一个衡量单位,那么两只眼睛的间距则为一只眼睛的长度,外眼角到耳朵尖部为一只眼睛的长度。也就是说,左眼睛的长度加右眼睛的长度,再加上两只眼睛之间的长度以及左、右两边的长度共合成五只眼睛的长度。如此的面部比例关系一般称为“三庭五眼”,它会使面部看起来和谐、美观,因此,它成为面部形象调整的基本依据。

当然,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的五官位置与此相差很多,就会在外观上给人以不谐调的形象,播音员主持人尤其要注意。因此比例的调整就成为了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我认为,很多人对于上庭的把握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我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说一下上庭的问题,至于其他部位的修饰调整,我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继续与大家探讨。

上庭因为前发际的生长位置距离眉毛的远近不同,而产生过长或过短的问题,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上庭偏短或上庭偏长。

上庭短是由于前发际长得过于偏下,使前发际线到眉毛之间的距离短于面型长度的1/3,给人一种沉重压抑的感觉。我们在形态上注意纠正这种感觉,可以使播音和主持的形象变得轻松而富有活力。

一些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由于受韩潮影视、欧美嘻哈等文化的影响,视长留海、无序披肩发为潮流。殊不知,以此形象上镜,对于标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是大打折扣的,往往会给观众造成不伦不类的感受。作为学生,在将来的试镜和应聘中也会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好的形象。

上庭短的矫正,最好重点放在发型的变化上。一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吹高前发以增加上庭长度,或者利用前发的下垂方式遮挡前额(上庭)部分,使过短的上额不被暴露。这种方法简单而行之有效。

上庭长,一半是由于前发际长得位置偏上,造成前发际线到眉毛的间距大于1/3,形成不理想的面部比例,给人“前额过大”(东北话叫“大本儿喽”,我小时候被人叫过,现在差多了,哈…)或者秃的感觉。特别在外景中午拍摄的时候,这种上庭过长或过大的前额劣势更加明显,造成形象变形。因此要注意调整和纠正。

上庭偏长的一般纠正方法:可以根据前额骨的情况,在紧靠原发际的边缘施加一些深色进行渲染,或者用前发下垂来遮挡前额。

服饰搭配

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形象是指他(她)的“公众形象”,主要通过个人体貌…“屏幕形象"来体现的,也就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广大受众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是受众对他(她)外在形象和内在形象的总体评价。近些年来,我国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成功地在屏幕和舞台上推出了富有个性特征的主持人形象:白岩松的“爱憎分明,刚柔相济,严谨生动,亲切朴实”;邱启明的幽默风趣,平实的播报形象;海霞的清新自然,端庄大方的形象;周涛美丽大方,端庄典雅,声音甜美,反应灵敏的形象等等……都深深感染着观众,成了观众的“收视指南”。由此可见,精心树立主持人的形象,对于节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说,要想把电视节目办好办活,关键要在主持人外部形象的塑造上下功夫。

主持人作为电视连接观众最直接、最能沟通情感的中介,作为电视节目最积极、最能传情达意的主导人物,怎样在不同的栏目中塑造良好的外部形象,展现自我的才华、气质和语言特色,使之产生的艺术魅力更能吸引观众、赢得观众呢?

主持人在屏幕上是否“受看”、“顺眼",是否被观众所接受和喜爱,还取决于主持人的屏幕形象。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靓化外在形象是电视节目主持人形象塑造的前提和基础,主要集中体现在服饰、化妆、仪表等方面,它是一个综合体现。

作为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首先要根据节目性质来选择服饰。一般新闻性电视节目必须遵循新闻的传播规律,依据特定节目的定位来体现新闻性节目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功能。这就要求新闻节目主持人衣着严谨,服装趋向于职业装,色调简单明快。如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栏目,男主持人都是清一色的西装领带,而女主持人以中性色的职业装为主。生活服务类的节目关乎百姓日常生活,侧重为民服务,节目形式轻松活泼,所以主持人的着装更趋于生活化。如中央电视台的《前沿》栏目,是一档由男女主持人共同主持的生活服务类节目,主持人的服饰在色彩的选择上更明亮、更柔和、更大胆。男主持人摒弃传统的白衬衣,而选择淡蓝、浅绿、粉色的衬衣,再搭配相应的领带,女主持人则以闲适的套装为主,使男女服饰在色彩上更加协调、统一,看似漫不经心,实着精心搭配,给整个栏目增添了浓厚的生活气息,犹如清风扑面。综艺娱乐性节目突出的是“娱乐”功能,节目主持人的整体造型本身就是一个看点,观众可以通过主持人了解流行趋势,有些观众还会模仿主持人的穿着打扮,从而引领时尚潮流。所以娱乐性节目主持人在着装上更讲究时尚,以展现靓丽的、青春的外形。

其次,电视节目主持人在化妆上力求不露痕迹而达到自然。电视节目主持人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普通人,主持人化妆虽然属于“美容化妆”范畴,却应该避免矫揉造作和过分的修饰、夸张,一定要与生活中人们常见的化妆协调,只能在本人原貌的基础上,运用化妆术来加以“修补”。新闻节目主持人的形象代表着新闻的真实性,应该以严肃、庄重为定位标准。新闻节目的女主持人在化妆上应该以自然、写实的风格为主,宜淡不宜浓;而新闻节目的男主持人在化妆时,应该主要表现男性的力度。男性化妆不论在任何光源下都不应该有丝毫被化妆过的痕迹。过于夸张的修饰,会使男性的形象带有脂粉气。

综艺娱乐性节目主持人刻意或稍带夸张的修饰效果,会给综艺节目带来人气。综艺节目主持人在化妆上可以适当夸张一些,在发型和服装上也可以多一些变化,但在造型上不能过于媚俗。因为毕竟是电视节目的主持人,观众的欣赏层面和年龄段都不同,要考虑大多数人能不能接受,欣不欣赏。

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主持人在造型上应该讲究随意和自然,发型不要选择晚会上常用的盘发或比较死板的发型;在化妆上应该以淡妆为主,要与生活中人们常见、见惯的化妆相谐调,这样显得清新活泼,尤其要避免矫揉造作和过分夸张,努力达到端庄、大方、得体的屏幕效果。总体上讲,要选择随意不刻意的造型方法,这样才会使主持人更具有亲和力。

第三,作为一名电视主持人,在仪表上还要讲究平和、自然、舒展。恰如其分的体态以及自然舒展的神情,既能表情达意,又能使观众赏心悦目。经常看电视我们可以发现,像新闻、政论性这一类节目,主持人都是端坐在播音桌前,面部表情自然、情绪稳定。从电视新闻类节目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的要求出发,它

篇二:14、变脸 - 答案

众望初中九年级语文(下)师生共用讲学稿

课题:第14课《变脸》

姓名:班级:课型:新授授课时间:2013.03主备人:李成华审核:

【课时安排】3课时 (总第38--40课时)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把握戏剧情节,理解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2、了解戏曲唱词和说白的语言特色,深刻理解剧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初步培养学生的戏曲鉴赏能力。

3、了解我国传统社会底层人民极其艰难的求生历程,感受他们身上所耀的人性光辉,破除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与时代同步。

【学习重难点】

1、把握剧情,理解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

2、悉心体会剧中的细节刻画、心理刻画,理解它们所表达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3、正确认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世俗观念。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魏明伦(1941年-)四川内江人。14岁即开始发表习作,中国当代著名的剧作家,被誉为“巴山鬼才”。代表作品有《易胆大》《四姑娘》《潘金莲》《夕照祁山》《变脸》等。

2、关于“变脸”。

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化妆 ,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_ 的表演特技。这种表演许多剧种都有,以川剧最为著名。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糍粑( cí bā ) 打鼾( hān ) 阴霾(mái ) 鹭鸶( lù sī )

打盹( dǔn ) 黯然( àn ) 呜咽( ya ) 呓语(yì )

徘徊( páihuái ) 惺忪( xīngsōng ) 蹑手蹑脚( nia )

2、解释词语。

愧疚:惭愧不安。

阴霾:空气中因悬浮着大量烟尘而显得混浊。

怡然自得: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睡眼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

蹑手蹑脚: 轻手轻脚。

不及防:形容情况出乎意料,来不及防范。

二、初读课文,自主探究。

1、《变脸》的情节起伏跌宕,扣人心弦。请用一句话概括剧情。

明确:这部戏描写了水上漂发现狗娃是女孩要将她抛弃而最终又将她收留的一段波折。

2、我们知道,没有矛盾,就没有戏剧。同样,在《变脸》这一课,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冲突。那么,水上漂和狗娃之间有什么矛盾?

明确:水上漂和狗娃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水上漂重男轻女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但从根本上来说,反映的是我国传统社会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与底层人民艰难求生的矛盾。

3、矛盾冲突的高潮在什么地方?在此之前,作者做了哪些铺垫?

明确:狗娃被识破是女孩之后,水上漂因失望而愤怒、痛苦,狗娃为自己将被抛弃的命运而悲痛哀伤、苦苦相求,二人之间展开尖锐的矛盾冲突和各自内心的感情冲突,水上漂面临是取是舍的选择,狗娃则在绝望与希望中挣扎,剧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至此达到高潮。

明确:在此之前,作者已经为矛盾冲突的高潮做了必要的铺垫,描写了水上漂与新买来的“孙儿”狗娃拉家常的情景,重在显示爷爷与“孙子”的和美关系,同时交代了二人的身世,表现了水上漂重男轻女的思想,以及狗娃的担忧不安,这段戏在平和的景象之中酝酿了矛盾冲突。狗娃上岸撒尿发现有蛇,水上漂打死蛇后欲用童子尿治伤,发现狗娃是女孩,则是剧情的转折点,矛盾冲突由此爆发。

4、狗娃悲惨的命运确实让人同情,剧中的“帮腔人”也由幕后唱到台前,替狗娃向水上

漂求情。那么,帮腔人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在剧中,帮腔人是一个局外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角色。他有着叙事人的身份,并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观众甚至是剧中人的代言者。但他并不游离于剧情之外,而是在剧情发展的关口,以“画外音”或旁白的方式,对剧情起着催化、点化的作用。

三、把握主题。

《变脸》是作者1997年创作的。全剧共_六 场,本文节选的是第二_ 场。剧情着重描写了一个叫狗娃的女孩的人生遭遇,同时也刻画了心地善良而命运不幸的老艺人水上漂的形象,反映了__民间艺人的苦难命运____ ,以及官场的腐败、军阀横行、匪盗为患、民不聊生的社会现状,从一个侧面展现了 旧社会的人民的生存状态 。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一、赏析剧本的情节美

《变脸》曲折生动的情节扣人心弦,我们也为狗娃的命运捏一把汗,那么,剧本的情节美在什么地方呢?

明确:①情节美在起伏跌宕,曲折有致。上半场与下半场爷孙反乐为愁,一痛苦一悲伤,气氛直转而下,水上漂抛弃狗娃,狗娃落水唤爷又获救,气氛紧张,激荡如潮,给人以强烈的情感震荡和精神冲击。

②情节美在巧设“误会”,以“误会”构成悬念.并随着“误会”的解密、真相的显露而爆发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狗娃是女孩,却错被水上漂以“孙儿”买进;水上漂重男轻女,狗娃无法选择命运;狗娃上岸遇蛇,水上漂为救“孙儿”遭蛇咬,为治蛇伤,童子尿大泄机密;爷爷希望落空,痛苦之余作出抛弃狗娃的决定,狗娃悲痛苦苦相求。

③情节美在铺垫、暗示的巧妙设置。狗娃是女娃,出人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爷孙和美,

铺垫一也;水上漂自叙身世,重男轻女根深蒂固,铺垫二也;变脸家传绝技,传男不传女,铺垫三也。狗娃停止为爷爷挠痒。暗示一也;说话结巴,“传儿不传……女……”暗示二也;上岸撒尿。暗示三也。

④情节美在矛盾冲突的多重设置。没有冲突就没有戏剧。下半场直接表现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以及各自的内心冲突。水上漂与狗娃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为他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与狗娃身为女孩的矛盾;水上漂内心的冲突表现了谋求家族利益,解除生存困境的愿望;狗娃的处境表现了下层社会女孩的不幸和对命运无奈的抗争。多重的矛盾冲突使剧情有了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二、鉴赏剧本的形象美

剧中的狗娃和水上漂两个人物形象,一定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自由组合,自选片断,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下面两个问题,感受剧本的形象美。

1、分析水上漂和狗娃的性格特征,并找出相关语段加以佐证。

明确:狗娃的性格: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水上漂的性格:心地善良、直率豪爽、重男轻女而又有情有义。

2、作者运用什么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

明确:注重细节的刻画,如狗娃给老人斟酒添菜,给老人唱儿歌,为老人捶背挠痒,独自对月抒情,水上漂怡然自得地饮酒抒情,手舞足蹈地陪孙子唱儿歌,与孩子同做摇船游戏,怕孩子累坏了让“他”歇息,斥责狗娃小小年纪就充当假货,果断地救起落水的狗娃等等,以丰富的细节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另外,作者还注重心理的刻画,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感情冲突,从心灵深处显现人物性格。

三、品味剧本的语言美

1、戏曲语言的特点。

明确:我国的传统戏剧主要是以曲演唱的,因此称为“戏曲”。在戏曲剧本中,曲词是

戏曲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语言包括说白、唱词和舞台提示。三者互相配合,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其中说白和唱词,构成剧中的人物语言,而曲词又有其独特的形式和作用。在形式上,曲词是一种用韵文写成的歌词,要与一定的唱腔、曲潜相配合,具有和谐的音韵美;并常用反复、排比、叠词、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声情并茂,具有浓郁的感情色彩。曲词的主要作用是抒发人物的感情,渲染环境氛围,因而具有抒情性。川剧是一种地方戏曲,唱词体现了戏曲唱词的特点,说白富有地方特色。

2、自由选读精美的唱词,体会它们在形式上的特点和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明确:(“千不该,万不该,/不该错投女儿胎!/不该生在穷乡里!/不该遇上大水灾!/被人拐,被人卖,/被人骑,被人踩……/只见人人良心坏!/鞭打牲口爬悬崖,/没想到世上还有好人在,/爷爷出现笑颜开。/把我当作人看待,/亲亲热热贴胸怀。/舍不得这份情啊!/割不断这般爱!/天上雁鹅排对排,/扯烂衣裳不分开!/好雁鹅,快飞来──/给狗娃帮腔说情补补台!”这段唱词以紧密的韵脚构成急促的音韵节奏,并运用排比、叠词、比喻、对比、呼告等修辞方法,直抒胸臆,强烈地抒发了狗娃哀伤痛苦、依恋不舍而又无可奈何的悲惨心情,感情真切,动人心魄。)

第三课时

【巩固拓展】

一、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以下问题。

水上漂(唱) 老汉心并非铁石块,??老汉嘴上大骂,行动却很果断——投河救人!艺人不愧外号水上漂,弄潮之术极高,迅速救起女孩。

1、从上面节选文字看,狗娃和水上漂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狗娃勤劳能干,乖巧可爱,机灵懂事,知恩图报。

篇三:奇妙的川剧变脸

一座城市,总有那么一些富于传奇的艺术,以衬托这座城市久远的历史,同时也让这座城市的丰富性得以多角度延伸。或许因川剧变脸艺术,让川剧从成都小戏院的表演,昂首阔步走上国际大舞台。

题记

白天我们游览了都江堰、青城山、街子古镇,然后回到成都,晚上决定去看一场川剧表演。成都的川剧表演剧院很多,几乎都在一条大街上,大多都是民间开办的小戏院,但戏院都很精致,装修华丽讲究,具有川西民间特色。导游向我们推荐其中一家,说这一家戏院在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演员们技艺精湛,我们和另外两位老乡一起走进了戏院,坐位都是雅坐,坐位前摆放着桌椅,上面配置有茶水和小吃。坐在我们旁边看戏的还有许多外国朋友,也许,他们也和我们一样对中国的川剧变脸充满着好奇。

晚上八点,演出正式开始,一位漂亮的女主持人用纯正的普通话,分别向我们介绍今晚登台表演的演员,而后又用流利的英语再介绍一次。演员们大都年龄较大,中老年演员居多,看不到几个年轻演员。也许与变脸的技术难度大有关吧,一般年轻人可能还在学习,就没有上台表演的机会了。我们边吃着剧场赠送的小吃,边欣赏了几个折子戏,其中也有四川民间绝技表演喷火、手影、滚灯等节目。

让我们最为期待的变脸表演终于开始了,因为以前是从电视上看过,这次亲临现场,定要好好欣赏。变脸之于川剧,有如喷火之于秦腔,皆属招牌路数、看家绝技。川剧艺术的渊源流长,变脸技艺成形于20世纪,在这期间,变脸经过戏班在对台戏中的不断摸索,逢年过节在四川各大庙堂都会搭起戏台以作庆典,久而久之,川剧就在街头巷尾渐成气候,渐渐成为川剧的一大特色。

变脸是运用在川剧艺术中塑造人物的一种特技,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相传变脸是古代人类在面对凶猛野兽的时候,为了生存把自己脸部用不同的方式勾画出不同形态,以吓跑入侵的野兽。川剧把变脸搬上舞台,用绝妙的技巧使它成为一门独特的艺术。

以前,我也在网上查过一些资料,了解一下川剧变脸艺术,变脸的手法大体上分为三种:抹脸、吹脸、扯脸。此外,还有一种运气变脸。抹脸是将化妆油彩涂在脸的某一特定部位上,到时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如果要全部变,则油彩涂于额上或眉毛上,如果只变下半部脸,则油彩可涂在脸或鼻子上。如果只需变某一个局部,则油彩只涂要变的位置即可。如《白蛇传》中的许仙,《放裴》中的裴禹,《飞云剑》中的陈仑老鬼等都采用抹脸的手法。

吹脸只适合于粉末状的化妆品,如金粉、墨粉、银粉等等。他们在川剧变脸的舞台的地

面上摆一个很小的盒子,内装粉末,演员到时做一个伏地的舞蹈动作,趁机将脸贴近盒子一吹,粉末扑在脸上,立即变成另一种颜色的脸。必须注意的是:吹时闭眼、闭口、闭气。《活捉子都》中的子都,《治中山》中的乐羊子等人物的变脸,采用的便是吹脸的方式。

扯脸是比较复杂的一种变脸方法。他们是事前将脸谱画在一张一张的绸子上,剪好,每张脸谱上都系一把丝线,再一张一张地贴在脸上。丝线则系在衣服的某一个顺手而又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如腰带上之类)。随着剧情的进展,在舞蹈动作的掩护下,一张一张地将它扯下来。如《白蛇传》中的钵童(紫金铙钵),可以变绿、红、白、黑等七、八张不同的脸。再如《旧正楼》中的贼、《望娘滩》的聂龙等也使用扯脸。扯脸有一定的难度。一是粘脸谱的粘合剂不宜太多,以免到时扯不下来,或者一次把所有的脸谱都扯下来。二是动作要干净利落,假动作要巧妙,能掩观众眼目。

还有一种方式是运气变脸。川剧名演员彭泗洪,在扮演《空城计》中的诸葛亮时,当琴童报告司马懿大兵退去以后,他能够运用气功而使脸由红变白,再由白转青,意在表现诸葛亮如释重负后的感觉。

今晚,第一个上台表演变脸的大概是五十开外的演员,他精神抖擞,身穿披风,变脸的手法大体上是用抹脸,可见他一个动作,一瞬间用手往脸上一抹,便可变成另外一种脸色。他一个转身,手从额头眉毛往下一抹,又变了一张脸,他再来一个动作往下抹,只变下半部脸,一会儿又变半张脸,表演十分熟练,任凭我们看得多认真,还是探不出个究竟来。

舞台上,变脸表演还在继续进行着,忽然间,台上响起了雄健的音乐,台上出现了一位手拿扇子,身穿闪闪发光的披风的中年男子,头带着根椐表演角色需要特制的帽子,演员把脸转过来的时候,我们看到他的脸是一个像猴子的模样,他在台上转着圈,边转边抖着披风,还做一些猴子表演的动作,好滑稽呀!然后他把脸用扇子遮住,转向后面去,再猛的转过来,我们看到了他的脸又换成了别的样子了。绝技表演让我们一次性过足眼瘾,近距离看到一轮又一轮各种形式的变脸绝技,我们都很好奇,他到底是怎么变的呢?大家带着好奇心为他热烈鼓掌!

现在,台上表演变脸的是一位女演员,她的步子很轻盈,动作非常敏捷,她的头一扭,手一挥,一个亮相等,每换一个动作,就能变一次脸,黑脸、白脸、花脸、红脸、人脸、鬼脸,唰、唰、唰十几张脸就能变出来。时而变半张脸,时而变全张脸,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然后她把自己的真实面孔露出来了,然后又变了一张脸,这是最精彩的,台下的观众为她报以热烈的掌声,个个叫好!我数了数,她一共变了十四次,真是太棒了!然后演员又转着圈,抖着披风,表演结束了。

椐说,变脸演员最快能达到1/270秒变出一张脸,或威武正气,或狰狞恐怖,或滑稽逗乐,任观众如何凝神定睛也看不出丝毫破绽,真的很奇妙。

川剧的变脸绝技,让人匪夷所思。一张脸刹那间可以变幻出十几张之多,真是值得惊叹的事情。我们亲历目睹了三种:抹脸、吹脸、扯脸精湛变脸表演,随着演员的每一次变脸成功,都获得满堂的喝彩。最后,全部观众都站起来,对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

精彩的川剧变脸表演让我们惊诧万分,深感川剧的变脸艺术是多么直得骄傲自豪的事,

是中华戏剧艺术的独门绝技、艺术之瑰宝,期望能永远的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化妆变脸节目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8194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