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威海政府搬迁

时间:2017-02-20 06:24:0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全域城市化的威海

全域城市化的威海“路线图”

——《威海市城市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解读

7月初,在全市城市化工作会议上,一项全新的战略抉择——“全域城市化”浮出水面。一场关系城市框架、经济布局、城乡统筹的重大调整战略,由此拉开大幕。

日前,市委、市政府正式下发了《威海市城市化发展纲要(2012—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以及《关于做好我市农村居民进城住房保障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有序推进农村居民市民化的实施意见》《威海市居民户口迁移管理办法》3个配套文件,描绘出威海全域城市化的“路线图”。

全域城市化的威海会是什么样子?未来城市空间如何布局?全域城市化具体如何实施?人们关心的这些问题,新出台的文件政策中给出了答案。

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70%以上

———城市化格局更加优化。市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六大重点区域成为城市主体,人口聚集能力以及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10个重点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成为城市建成区的重要片区或小城市。

———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农村居民市民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每年增加2个百分点以上,力争3个百分点,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化率达到68%以上,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差距逐步缩小。

———城市承载能力显著增强。综合运输网络更加完善,公交出行比例和公交站点覆盖率明显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进一步扩大,供水、供电、燃气、供热等实现同城化。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城市服务管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水平全国领先。

———城市化的体制机制基本完善。市域一体化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户籍管理、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方面的

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取得突破,行政区划和管理体制、财税体制、城市建设融资机制更加完善。

———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改变。农业产业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更多农村居民进城就业创业,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文化引领作用日益突出,进城农村居民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和进步。

以六大重点区域、十个重点镇为新载体———“就近城市化”与“异地城市化”双翼协飞

中国有句成语叫“纲举目张”,意思是说做事先搭建好主体架构,其他从属部分完成起来便会相对容易、省事。作为威海全域城市化的旗帜,《纲要》在总体思路里提出——

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幸福威海这个总目标,以全域城市化为方向,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按照“中心崛起、两轴支撑、环海发展、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部署,着力推进规划全域覆盖、交通全域畅通、产业全域布局、社会公共服务全域均衡,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着力推进市域农村居民市民化,以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为核心,

以六大重点区域、十个重点镇为新载体,打造疏密相间、适度集中的生态化、组合型都市区。

就全域城市化发展模式,《纲要》明确提出,针对我市人口特征和环境资源容量,采取以本市农村人口“就近城市化”为支撑,外来人口“异地城市化”为促进,两者互为补充的人口城市化模式,城镇空间布局采取集约高效、疏密有致、协调发展的都市区模式,城乡之间采取高度融合而又各具特色的一体化模式。

向空间要容积率、向地上要绿化率、向地下要使用率———规划体系引领全域城市化

在全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规划布局、拉开城市发展的空间架构,为城市发展寻找更多的动力源、增长点,是首先要解决好的问题。为此,《纲要》提出——

建立健全规划体系,加强全域规划引导。编制城市化发展规划,调整完善城市总体规划、新区开发建设规划,编制轨道交通规划、生态安全格局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快建立覆盖市域的规划体系。加强规划资源的整合与统一,促进城市化发展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衔接,为全域城市化提供指导。

本着向空间要容积率、向地上要绿化率、向地下要使用率的原则,全面推进城市规划设计,提升城市品质。建立健全城市规划评估制度,积极推进阳光规划。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城市化的经济基础———让产业化与城市化互相支撑

纵观各地经济发展经验,城市化总是与产业化相伴而生。因此,促进产业发展,是实现城市化的最可靠、最牢固的支撑和动力。《纲要》提出——

立足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按照“一产抓特色促跨越,二、三产抓结构上规模”的要求,不断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园区在推动区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和在产业集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引导新上项目向重点园区集聚。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发展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

为加快培育蓝色产业,加快形成链条完善、技术先进、特色鲜明、国内领先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以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膨胀发展。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传统服务业转型升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篇二:威海,崛起于天尽头

威海,崛起于天尽头

威海是中国大陆伸入太平洋最东的地方,这里有成山角的天尽头、荣成的天鹅湖和刘公岛的北洋海军遗址等许多名胜,但是威海给人印象最深的不是这些,而是它的飞速变化:在10几年的时间里,它从一个毫不起眼的海滨小城变为富裕发达的城市群,创造出GDP年增长18%的记录,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站在威海城区的制高点环翠公园的电视塔顶,俯瞰威海,整个城市面积不大,沿威海湾而建,依山傍海。被称为“永不沉没的舰船”的刘公岛守卫在海湾的入口,犹如一扇大门,把大洋的惊涛骇浪挡在门外。宁静的威海湾里传来悠远的汽笛声,开往韩国仁川的豪华巨轮“新金桥号”起航了,它缓缓驶出海湾,在水面上划出一道白色的浪痕。全城的建筑都是浅色的墙壁、红色的屋顶,不同的建筑风格和墙壁乳黄、淡粉的颜色变化使整个城市整洁素雅而又不失轻松自然。

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中国大陆向东伸入海洋最远的地方,威海连续几年以GDP年增长10%以上的惊人速度迅速崛起。威海充分利用了自身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与韩国临近的优势,正在成长为继烟台和青岛之后山东海岸线上又一颗明星,在我国大陆探入海洋最远的地方熠熠生辉。

在历史中沉浮的威海

人们记住威海是从100多年前那次记载着耻辱的战争——甲午海战开始的。威海最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它的地理位置对于控

制海权的重要性。它位于山东半岛探入外海触手的北部海岸,紧紧锁住进出渤海的航道,内扼京津门户,外锁海运要冲,是兵家争夺制海权的要地。

威海,这个名字就缘于军事,是“威震海疆”的意思。明朝年间,倭寇在海上流窜,时常从我国东部沿海登陆,抢劫滋事。洪武皇帝为防止倭寇骚扰,于1398年在威海屯兵设卫,这里始取名为威海卫。

成山头在威海市下属的荣成市,是我国大陆海岸线的最东端。这里曾被认为是日神居住的地方,受到历代帝王的拜祭。

满清政府于1888年成立了北洋海军,北洋海军基地就在威海,它的司令部,水师提督衙门就在威海湾怀抱中的小岛——刘公岛上。水师提督丁汝昌、“致远”管带邓世昌、“定远”管带刘步蟾??这些在百年后仍会激荡起国人内心波澜的名字,都和这个面积只有3.1平方公里、船行20分钟就能到达的小岛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经过丰岛海战、黄海鏖战等多次激烈战斗以后,日军久攻不下,改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成山头附近登陆,从陆路占领威海。至此,刘公岛变为一座奋死抗争的孤岛。大势已去,提督丁汝昌服毒自尽,在历史中曾经轰轰烈烈的刘公岛逐渐黯淡下去??

现在的刘公岛已建成森林公园,绿树蔽日、鹿走鸟鸣,早已看不出当年惨烈战场的痕迹。小岛上的居民大部分在威海市工作,过着平静恬淡的生活。从刘公岛上眺望对面的威海城,高楼林立,一片兴旺发达的景象。

威海城很新,新得没有任何负担。街上的建筑极少超过15岁,连马路的柏油还都又黑又平,让人疑心它是新近铺就的。威海就是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城市的历史很悠久,但是放眼所及的建筑却很新。

威海确实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成山头甚至还有秦始皇拜祭的遗迹,谁也不能说威海历史短;但威海市确实又很新,它1987年才升级为地级市,到现在还不满16岁。我们现在地图上所标的“威海”这个点实际上是威海市的行署所在地环翠区,即以前的“威海卫”的位置。威海市实际范围很大,下辖荣成、文登和乳山3个县级市,整个山东半岛的尖端都是威海的范围。

威海不仅是山东省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也是中国第二大轮胎生产基地,最大的钓鱼竿出口、水产品加工和地毯生产基地。有人预言,山东半岛在新世纪将代替珠江三角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深圳的经验引导中国迈出开放的脚步,威海的成就将牵动中国迈向大洋的步伐。

韩语,威海的“第二语言”

“这个、韩国方便面、挺好吃的!”姓崔的朝鲜族小伙子指着货架上一种包装花哨的食品,用不太流畅的汉语告诉我。在一排排货架上搜索,最终也没能发现一个我所熟悉的汉字——在威海这家小超市里,从牙膏、米醋到笔记本、洗发水,所有商品无一例外都是原装的韩国货。

这家“韩国食品店”里惟一的汉族张小姐告诉我,店主是个韩国人,专门在中国做韩国食品生意,因为威海的韩国人很多,所以在这家小超市里也卖些韩国的日用品。

“我们威海离韩国最近,有很多韩国人来这儿办厂开公司,学会韩语对找工作特别有帮助。韩语可以说是威海的第二语言!”

威海与韩国的仁川隔海相望,是中国与韩国海上距离最近的地方。威海街头巷尾的酒楼、商店,甚至连住宅小区里的小卖部都要在招牌上使用中韩两种文字,街上随处可见“白头山”、“汉拿山”这类韩味极浓的店名。不算那些周末来威海打高尔夫球的人,长期在威海工作生活的韩国人就有3000多,以至于在许多中学里,每个班都有一两名韩国小“留学生”。

威海城沿海湾而建,它的建筑、街道几乎都是在近十来年内修建的,到处散发着年轻、繁荣的气息。威海湾环抱的刘公岛曾是清朝北洋海军的基地。

刘公岛上修建了博物馆,这些蜡像表现的是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将领在提督署召开会议的情景。

年轻的工人在外资开办的加工厂里焊接电路板。在威海,投资者找到了低成本的劳动力和厂房,打工者找到了可以谋生的工作。

在威海码头,同行的专家告诉我们,国家并没有给威海市政建设投入多少钱。“市政建设所需要的钱有很大部分是来自做生意、做韩国货的生意!”他指着码头上停靠的船只。“早在中国与韩国建交以前,威海就与韩国通航了。那个年代国内各种物资普遍缺乏,我们从韩国大量进口,然后再转卖到全国各地,贸易为基础建设提供了庞大的资金来源。”

每年都有10万人次的韩国人来威海,这里成为韩国人在我国最聚集的地方。威海目前有1200多家韩国企业,“借韩兴威”是地方政府制定的发展策略。为何韩国人偏爱威海?原来,威海是中国最早向韩国敞开大门的地方。

1990年威海港口在全国第一个开通中韩海上航线,甚至比中韩正式建交还要早2年。80年代初的中国物资紧俏,而韩国从五六十年代起正成为“世界加工厂”。当时欧美生产厂商看中韩国廉价的生产劳动力,开办了很多加工企业,生产出大量商品。与此相比,它的市场却相对狭小得多。一方有货想卖,一方缺货想买,在经济的巨大推动力下,当时还未建交的中韩两国经过磋商,决定在离韩国最近的威海开辟航线,允许对韩通商。

1992年中韩建交,带给威海快速强劲发展的契机。当时韩国的工业到了转型期,不再适宜做“世界加工厂”。韩国国内生产成本逐渐提高,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于资源、劳动力价格、厂房、土地等原因急需另辟新的生产基地。隔海相望的威海,不仅与韩国空间距离最近,而且劳动力资源、自然资源以及土地、厂房等各方面都恰好填补了韩国企业之需。韩国企业的投资和中韩贸易的巨额利润使威海这个毫不起眼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山东半岛东端的明星。

海上牧场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产品产量最多的国家,山东又是中国水产品产量最多的省,山东三分之一的水产品来自威海。在我国北方最大的渔港——石岛港,空气的每一个分子都带着海产的腥味。带鱼、鲅鱼、乌贼??每天都有大批海产品运达此港。

威海近海养殖业兴旺发达,海边经常能看到这种养殖用的浮漂,人们形象地把这些种景象称为“耕海牧鱼”。(摄影/刘灿辉)

从赤道北上的太平洋暖流“黑潮”的分支与从渤海南下的寒流在山东半岛附近海域相遇,而威海正处在寒暖流交汇的核心部位,冷暖洋流既带来了不同的海洋生物,也带来了丰富的营养物,使威海的烟威和石岛成为我国产量最高的两大渔场。

当地水产局的专家告诉我们,石岛渔港已不如几年前繁荣,现在的渔船数量在逐年减少。他说:“现在威海乃至整个山东,海洋捕捞量都在下降,但是水产总量却一直在增加,这是近几年努力发展海洋养殖的结果。”沿威海的海岸线,时常能看见海面上漂浮着一串串浮漂,把海面分割成整齐的网格,这些浮漂都是用于海上养殖的,浮漂下挂着海带、扇贝或者牡蛎。这些海上养殖场从空中看极像农田,用“耕海牧渔”来形容极为贴切。

篇三: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006—2020年)

文本

威海市规划局

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

威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七年六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 1

第二章 交通发展趋势 ................................................................................................ 3

第三章 交通发展战略 ............................................................................................... 4

第四章 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 5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机场发展规划................................................................................................ 5 港口发展规划................................................................................................ 5 铁路发展规划................................................................................................ 6 公路发展规划................................................................................................ 6

第五章 道路系统规划 ................................................................................................. 7

第六章 客运系统规划 ............................................................................................... 10

第一节 轨道交通概念规划 ........................................................................................ 10

第二节 常规公交系统规划 ........................................................................................ 11

第三节 出租车系统规划 ............................................................................................ 13

第七章 内外衔接系统规划 ....................................................................................... 14

第一节 对外公路客运站布局 .................................................................................... 14

第二节 枢纽内外衔接规划 ........................................................................................ 14

第八章 货物物流系统规划 ....................................................................................... 16

第九章 停车系统规划 ............................................................................................... 17

第十章 旅游交通规划 ............................................................................................... 18

第十一章 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 19

第一节 交通需求管理(TDM) ............................................................................... 19

第二节 交通系统管理(TSM) ................................................................................ 20

第三节 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 20

第十二章 近期建设规划 ........................................................................................... 21

第一节 近期道路改善计划 ........................................................................................ 21

第二节 近期公交改善计划 ........................................................................................ 22

第三节 近期对外交通改善计划 ................................................................................ 23

第四节 近期停车改善计划 ........................................................................................ 24

第五节 近期人行过街设施改善计划 ........................................................................ 24

第五节 近期交通发展政策 ........................................................................................ 25

第十三章 附则 ........................................................................................................... 26

第十四章 附表 ........................................................................................................... 27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规划目的:

需要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引导和支撑的城市发展。根据《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威海市城市布局将形成“一线、多核、多组团”的带型城市结构。这些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加以引导和支撑。

需要规划内外一体的交通系统融入区域一体化。威海处于胶东半岛青烟威一体化区域,需要对于现有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以规划整合。

需要规划集约化、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应对私人机动化挑战:威海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私家车在家庭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交通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计划来指导城市的交通近期建设。

第二条 规划原则:

发展原则—交通规划要有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超前的意识。交通发展不但要与威海的社会、经济相适应,而且要引导和支撑威海城市空间发展、产业发展、生态发展等战略实现,拉动威海经济发展。

优先原则—即公众利益优先、资源利用效率最大优先和社会环境优先的原则,交通发展应坚持TOD(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理念,建立有足够吸引力的公共交通系统,引导威海的开发建设。

公平原则—交通规划应兼顾到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在公共交通优先的前提下,建立多层次和多种选择的交通系统,满足不同方式的出行需求。

协调原则—对外交通与对内交通相衔接、道路功能与道路等级相协调、干道与支路相协调、路段与交叉口相协调,公交网络与道路网络,动态交通与静态交通相协调,使其与威海用地开发、交通需求相协调。

第三条 规划目标:

支撑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引导城市空间扩展和土地优化使用;面向政府交通决策。

第四条 规划范围:

以总体规划的确定的2020年建成区范围为边界,包括环翠中心区、经区、高区、草庙子、港区、双岛湖等区域。并对于威海市域范围内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统筹加以考虑。

第五条 规划年限:

现状2006年,近期2010年,远期2020年。

第六条 规划依据:

1. 《威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

2. 《威海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3. 《威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996-2010年)

4. 《威海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

5. 《威海市港口总体规划》

6. 《山东省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

7. 《青岛至荣成城际轨道交通与可行性研究》

8.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第二章 交通发展趋势

第七条 机动车拥有量

2020年机动车拥有量将达到38~48万辆左右,机动车千人拥有率维持在251~318辆左右。2020年小汽车拥有量为30~40万辆,千人拥有率达到200~267辆左右。2010年市区机动车拥有量达到15万辆。

第八条 居民出行总量

2020年居民日出行率为2.25次/日,出行总量为338万人次。

第九条 出行方式结构

第十条 车辆出行总量

机动车一日出行总量在127-139万车次,其中小客车的出行量为72-84万车次。

第十一条 对外出行总量

2020年全方式对外客货运量分别为10520万人次、24504.5万吨。在各种方式中,公路运输仍然占据客运主导地位,其客运比例达到85.55%,而货运随着威海港的快速发展,其货运比例2020年达到48.98%,占据主导地位。


威海政府搬迁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404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