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艾青诗选读后感

时间:2017-02-16 06:50:2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读《繁星.春水》艾青诗选有感

读《繁星.春水》诗选有感

艾小乔

(成都七中万达初2017级5班)

初读《繁星.春水》,感觉有些深邃、零碎和执坳,似乎有几分道理却难以理解。它没有《小小说》的故事情节与人性鞭鞑的引人入胜,没有《心灵鸡汤》的感人肺腑、深入骨髓的人生哲理的交流与共鸣,没有《意林》的意境深远和内容广博,也不曾有《三国演义》的权谋、《水浒》的江湖、《西游记》的玄幻和《红楼梦》的儿女情长,有的只是作者的孤寂和对人性与万物的怜爱、温情。正如开篇写到的那样:“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感觉作者就象一个遨游太空的独行者,在喃喃自语,在执着着自己理想的追求并渴望着同行者。

在这里,我说些什么呢?不想说作者对人性的思考。如“生离——是朦胧的月日,死别——是憔悴的落花”或者像“常人的批评和断定,好像一群瞎子,在云外推测着月明”。因为我不想让太深邃的句子带给我豆蔻年华些许的忧伤。不想说作者对自由渴望,如那“渔娃!可知道人羡慕你?终身的生涯,是在万顷柔波之上。”也不想说作者对理想的苦苦思索,如那“指点我罢, 我的朋友!我是横海的燕,要寻觅隔水的窝巢。”我只想说说作者浓浓的对家乡、对家人的爱。

《繁星.春水》最突出的应该是爱的呼唤吧!他深深的呼唤着“人类啊,相爱罢。”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长行的旅客,向着同一的归宿”、“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儿,卧在宇宙的摇篮里。”他充满着爱的关怀,对小孩子,怕玫瑰伤了手,“你可以进我的园,你不要摘我的花”。是作者吝啬吗?不,是提醒你“看玫瑰的刺儿,刺伤了你的手。”你是否和我一样感受了作者博爱的情怀和悯天惜人的细腻爱心呢?

作者的思乡之情是那样的真实和静谧。“故乡的海波里!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现在也怎样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深怕故乡忘记了自己,深深的担忧着。“儿时的朋友:海波啊,山影啊,灿烂的晚霞呵,悲壮的喇叭呵;我们如今是疏远了么?”作者何曾想过否,走得出故乡的小路,走不出故乡的挂牵,因为那里有最爱你的人!心怀故乡的人,故乡永远就是你最温柔的梦乡!在《大堰河——我的保姆》里,作者尽情地抒发着自己对家乡、故土和亲人们的紧紧的依偎之情!“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同样的,多年以后,作者曾经深爱的这片土地仍然爱得他是如此的深沉,因为,他的精神和爱已融入到了中华文化的血液!

现在我们生活优越了,有事没事还爱挑三拣四,还在挑食,还在无理取闹?是否知道家是什么呢?“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灭。”作者给出了家的最重要的爱的港湾的定义。作者对亲人深深的呼唤着、呐喊着、念想着、牵挂着!作者每一个称呼后都有一个“呵”,让你能感觉到他对亲人的那份真切、真挚、急切而又热烈的情感。作者深深的爱着父亲,爱着父亲的爱,爱着父亲的海和佩刀。“父亲呵!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父亲呵,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我愿我的心,像你的佩刀,这般的寒生秋水。”这是作者与父亲精神层面的紧密依偎。作者深爱着弟弟,有事无事都喜欢和弟弟叨唠。“弟弟呵!似乎我不应勉强着憨嬉的你,来平分我孤寂的时间。”作者叨唠的不是天南地北,不是海阔天空,是一份比桃花潭水还深的兄弟情谊!“弟弟!且喜又相见了,我回忆中的你,哪能这般的清晰?”做梦都看到弟弟了,让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对弟弟的浓浓的思念!作者最深爱的是母亲了。“母亲呵!乳娘不应讴弄脆弱的我,谁最初的开了我心宫里悲哀之门呢?你拭干我现在的微笑中的泪珠罢,楼外丐妇求乞的悲声,将我的心从睡梦中重重的敲碎了!她将我的母亲带去了,母亲不在摇篮边了。这是我第一次感出世界的虚空啊!”母亲从小就是我们最信赖的依靠!作者每每触景生情,看到春光就忧恍若有母爱般的温暖。“母亲呵!你是那春光么,?”惓了烦了恼了都会思念母亲。“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母亲呵!我只要归依你心处的湖山,容我抛弃罢!” 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时刻挂怀。作者没有苹果、小米和ipad, 当然也没有微信、微博和QQ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只能折一只小小的纸船,让小船随流水带去儿女的祝福和思念!。“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不要惊讶他的无端入梦。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他载着她的爱和悲伤归去。”作者的一生,是沐浴着如山伟岸的父爱、如海厚重的母爱的一生!是幸福的一生!

然而,“到如今酒阑人散,苦雨孤灯的晚上,只添我凄清的回忆呵!”再伟大的天才,也弹唱不出作者思念亲人的悽楚之情!再曼妙的语句,也描写不出作者的哀伤!

同样的,我们也有深爱着我们的父母,我们是否记得父母的生日?是否明白现在我们安逸的学习环境是父母血汗凝成的?在离别或回家时,是否应该给父母一个紧紧的拥抱?我们走得出父母的视野,却走不出父母爱的牵盼!不管我们读的是网班、实验班或平行班,在父母的心里,我们永远是最棒的孩子,因为他们坚信我们会越来越棒的!我们要象作者一样,在爱的海洋中远航,同样,要以爱回报亲人和社会,传递爱、奉献爱,让世间充满爱!我们不做“小时代”,要做有爱心的一代!

(再牛的百度,也搜索不出我的感悟。)

篇二:读艾青的诗有感

有些事情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譬如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譬如在心中始终保留着某些敬仰的人或身边亲友的位置,譬如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评判……无论历经世事沧桑,无论岁月无情漂洗,坚若磐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出版了两本艾青诗集,一本是《我爱这土地:艾青抗战诗集》,一本是《时代:艾青诗选》。

我拿到这两本诗集的时候,肃然起敬。尽管个中有不少作品,少年时就已烂熟于心,但仍像刚刚得到盼望已久的新书那样爱不释手,通宵达旦地端坐在案前,细细地重温。

艾青,与智利的聂鲁达、土耳其的西特梅克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人民诗人”。作为上个世纪中国走进世界的诗人,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内外各个版本的“艾青诗选”不胜枚举,仅美国国家图书馆,就藏有三十余种此类诗选。各类版本,除了选目不同,在断句、折行、章节、译文上也有差异,亟待规范。

我是去年10月较早知道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两本诗集的计划的,并得知艾丹正潜心和倾力于艾青诗作的编选、校订。艾丹,艾青之子,艾青晚年时期的秘书,由他负责编纂,是对艾青作品的正本清源。

艾青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有近三分之二写于抗战时期,影响了几代人。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和文学界等,尊敬地称艾青为“延安战地诗人”“红色诗人”“诗坛泰斗”“诗圣”……而我以为,就艺术本身而言,这些称谓还不足以准确定义艾青的艺术成就和地位。简单地用“悲愤出诗人”来印证艾青其人其诗和他所在的那个年代,无疑有失全面。

艾青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艾青在1940年的冬天曾经写道:

我是很关心中国以及世界的时事的变化和发展的,我更以一个中国人民的资格,渴望着中国政治的进步,只是我从来不曾强迫自己为每天的时事,作有韵的报告而已。

新的岁月又向我走来,我将以全身激动的热情迎接它。它将载着胜利的冠冕而来。为了迎接它,我将以更大的创作的雄心来为它谱成新的歌。我将忠实地追踪着它前进。我要以创作作为我的思想的行动,争取自己的预言的实现,证实自己的誓言。

我将学习谦虚,使自己能进步;我将更努力工作,使自己能不惭愧生存在这伟大的时代。这样的文字,只有诗人与这个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只有这种感情升华为诗意的激情和渴望时,才可能融入笔墨之间。

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不知不觉被艾青饱满的情绪感染之时,不能不对这位伟大诗人产生崇高的敬意。与艾青诗歌相拥的,是太阳、土地,是火把,是黎明……他饱蘸对明天的向往和追求,用激越的诗句鞭笞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

艾青是中国新诗历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不受形式的束缚,不拘泥于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他说:“宁愿裸体,也不要让不合身材的衣服来窒息你的呼吸。”艾青追崇诗的真、善、美,他形象地作了比方:诗神驾着的纯金三轮马车,那三个轮子,分别是真、善、美。

关于诗歌写作,艾青的准则是:“朴素、单纯、集中、明快。”他希望和期待的是: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

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

不要把诗写成谜语;

不要使读者因你的表现不充分与不明确而误解是艰深。

……

艾青的诗歌之所以闪耀着恒久的光芒、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它对基层生活的体验和坚守,源于艾青一颗火热的爱国、报国之心,源于艾青质朴无华的真情实感……如果失去以上,恐怕早被时间摒弃和被读者遗忘了。

艾丹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这两本诗集,坚持了艾青一贯的诗歌写作观。以《时代:艾青诗选》为例,入选的五十首诗作,是从艾青的五百余首力作中反复推敲筛选出来的,标准之严格,几可称为“终极选择”。其中,我们不曾留意或者一般不会选择的《灯》《黄昏》《秋晨》《群众》《小蓝花》赫然在列。这些“不起眼”的短诗,足以与艾青最著名的诗篇媲美。它们的入选,实现了诗集多维度地彰显艾青天生的艺术气质和独到的想象力的出版本意。一朵开在山上不起眼的小蓝花,被诗人发现了,他看到了小蓝花在冲着他微笑,于是他写道:

小小的蓝花

开在青色的山坡上

开在紫色的岩石上

小小的蓝花

比秋天的晴空还蓝

比蓝宝石还蓝

小小的蓝花

是山野的微笑

寂寞而又深情

在艾青眼里,小小的蓝花,不失珍贵,它有朗空般的胸怀,自信而乐观……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还能捕捉到艾青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和真诚,以及一代诗人必须具备的善良和良心。艾青的诗歌写作观点总是直接明了、不容含糊。而这种穿越时空的诗论,字字珠玑,历久弥新,于当下诗歌的病痛,实为长效良药。他说:

诗与伪善是绝缘的。

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

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而长久地令人感动。最高的理智的结果,使诗人们爱上了自然与坦白。

他又说:

没有比生活本身和大自然本身更丰富的储藏室了;

要使语言丰富,必须睁开你的眼睛;凝视生活,凝视大自然。

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演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

这两本诗集,称作文学书籍中的翘楚,绝无过之。尤其是《时代:艾青诗选》,收入了艾青写作时偶尔在笔记本或稿纸上的信手白描或速写,可窥其早年绘画功底之一斑。

众所周知,当年远渡重洋从巴黎回国的艾青,曾参加左翼美术联盟,从事革命文艺进步活动,之后才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一个成为诗人的画家,我们深谙他的诗情文采,却少有机会得见他的罕见画作,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而《时代:艾青诗选》如此集中地展现激荡着画家天资禀赋的艾青的部分“涂鸦画”,是时代的幸运,亦是读者的幸运。

艾青及其作品,早已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坚固的地位;他的人格魅力,经过了历史一次又一次的检验。我跟艾丹说,我既非评论家,亦非名流,只有行膜拜之礼,怎可妄语僭言?艾丹的回答是,只要有一颗诗心就足矣。

诗心,我还是有的,不敢舍弃,也不愿舍弃。前日,我为这两本诗集的出版起草了一则消息,这样浓缩了我的心声:艾青不属于某个时代,他的诗句,亦不属于某个时代。虽滥觞于抗战时期,却依然唱响于当下和将来,响彻寰宇。

一个被誉为“伟大的歌手”的诗人,和他的诗作,永存永生!

篇三:艾青文学有感

艾青文学有感

有些事情是不可动摇和改变的,譬如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譬如在心中始终保留着某些敬仰的人或身边亲友的位置,譬如对一部优秀作品的基本评判??无论历经世事沧桑,无论岁月无情漂洗,坚若磐石。

中国青年出版社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出版了两本艾青诗集,一本是《我爱这土地:艾青抗战诗集》,一本是《时代:艾青诗选》。

我拿到这两本诗集的时候,肃然起敬。尽管个中有不少作品,少年时就已烂熟于心,但仍像刚刚得到盼望已久的新书那样爱不释手,通宵达旦地端坐在案前,细细地重温。

艾青,与智利的聂鲁达、土耳其的西特梅克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的三大人民诗人”。作为上个世纪中国走进世界的诗人,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内外各个版本的“艾青诗选”不胜枚举,仅美国国家图书馆,就藏有三十余种此类诗选。各类版本,除了选目不同,在断句、折行、章节、译文上也有差异,亟待规范。

我是去年10月较早知道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两本诗集的计划的,并得知艾丹正潜心和倾力于艾青诗作的编选、校订。艾丹,艾青之子,艾青晚年时期的秘书,由他负责编纂,是对艾青作品的正本清源。

艾青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有近三分之二写于抗战时期,影响了几代人。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和文学界等,尊敬地称艾青为“延安战地诗人”“红色诗人”“诗坛泰斗”“诗圣”??而我以为,就艺术本身而言,这些称谓还不足以准确定义艾青的艺术成就和地位。简单地用“悲愤出诗人”来印证艾青其人其诗和他所在的那个年代,无疑有失全面。

艾青是属于中国人民的,艾青在1940年的冬天曾经写道:

我是很关心中国以及世界的时事的变化和发展的,我更以一个中国人民的资格,渴望着中国政治的进步,只是我从来不曾强迫自己为每天的时事,作有韵的报告而已。

新的岁月又向我走来,我将以全身激动的热情迎接它。它将载着胜利的冠冕而来。

为了迎接它,我将以更大的创作的雄心来为它谱成新的歌。我将忠实地追踪着它前进。我要以创作作为我的思想的行动,争取自己的预言的实现,证实自己的誓言。

我将学习谦虚,使自己能进步;我将更努力工作,使自己能不惭愧生存在这伟大的时代。

这样的文字,只有诗人与这个国家和人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只有这种感情升华为诗意的激情和渴望时,才可能融入笔墨之间。

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火把》《向太阳》??不知不觉被艾青饱满的情绪感染之时,不能不对这位伟大诗人产生崇高的敬意。与艾青诗歌相拥的,是太阳、土地,是火把,是黎明??他饱蘸对明天的向往和追求,用激越的诗句鞭笞了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

艾青是中国新诗历史上杰出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不受形式的束缚,不拘泥于诗句的韵脚和字数、行数。他说:“宁愿裸体,也不要让不合身材的衣服来窒息你的呼吸。”艾青追崇诗的真、善、美,他形象地作了比方:诗神驾着的纯金三轮马车,那三个轮子,分别是真、善、美。

关于诗歌写作,艾青的准则是:“朴素、单纯、集中、明快。”他希望和期待的是:

假如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是诗;

假如不是诗,无论用什么形式写出来都不是诗。

不要把诗写成谜语;

不要使读者因你的表现不充分与不明确而误解是艰深。

??

艾青的诗歌之所以闪耀着恒久的光芒、洋溢着旺盛的生命力,源于它对基层生活的体验和坚守,源于艾青一颗火热的爱国、报国之心,源于艾青质朴无华的真情实感??如果失去以上,恐怕早被时间摒弃和被读者遗忘了。

艾丹和中国青年出版社编选这两本诗集,坚持了艾青一贯的诗歌写作观。以《时代:艾青诗选》为例,入选的五十首诗作,是从艾青的五百余首力作中反复推敲筛选出来的,标准之严格,几可称为“终极选择”。其中,我们不曾留意或者一般不会选择的《灯》《黄昏》《秋晨》《群众》《小蓝花》赫然在列。这些“不起眼”的短诗,足以与艾青最著名的诗篇媲美。它们的入选,实现了诗集多维度地彰显艾青天生的艺术气质和独到的想象力的出版本意。

一朵开在山上不起眼的小蓝花,被诗人发现了,他看到了小蓝花在冲着他微笑,于是他写道:

小小的蓝花

开在青色的山坡上

开在紫色的岩石上 小小的蓝花 比秋天的晴空还蓝 比蓝宝石还蓝 小小的蓝花

是山野的微笑

寂寞而又深情

在艾青眼里,小小的蓝花,不失珍贵,它有朗空般的胸怀,自信而乐观??这首诗的字里行间,还能捕捉到艾青对世间万物的关怀和真诚,以及一代诗人必须具备的善良和良心。

艾青的诗歌写作观点总是直接明了、不容含糊。而这种穿越时空的诗论,字字珠玑,历久弥新,于当下诗歌的病痛,实为长效良药。他说:

诗与伪善是绝缘的。

诗人一接触到伪善,他的诗就失败了。

高尚的意志与纯洁的灵魂,常常比美的形式与雕琢的词句更深刻而长久地令人感动。

最高的理智的结果,使诗人们爱上了自然与坦白。 他又说: 没有比生活本身和大自然本身更丰富的储藏室了; 要使语言丰富,必须睁开你的眼睛;凝视生活,凝视大自然。

深厚博大的思想,通过最浅显的语言表演出来,才是最理想的诗。

这两本诗集,称作文学书籍中的翘楚,绝无过之。尤其是《时代:艾青诗选》,收入了艾青写作时偶尔在笔记本或稿纸上的信手白描或速写,可窥其早年绘画功底之一斑。

众所周知,当年远渡重洋从巴黎回国的艾青,曾参加左翼美术联盟,从事革命文艺进步活动,之后才走上诗歌创作的道路。一个成为诗人的画家,我们深谙他的诗情文采,却少有机会得见他的罕见画作,不能不说是个遗憾。而《时代:艾青诗选》如此集中地展现激荡着画家天资禀赋的艾青的部分“涂鸦画”,是时代的幸运,亦是读者的幸运。

艾青及其作品,早已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奠定了坚固的地位;他的人格魅力,经过了历史一次又一次的检验。我跟艾丹说,我既非评论家,亦非名流,只有行膜拜之礼,怎可妄语僭言?艾丹的回答是,只要有一颗诗心就足矣。

诗心,我还是有的,不敢舍弃,也不愿舍弃。前日,我为这两本诗集的出版起草了一则消息,这样浓缩了我的心声:艾青不属于某个时代,他的诗句,亦不属于某个时代。虽滥觞于抗战时期,却依然唱响于当下和将来,响彻寰宇。

一个被誉为“伟大的歌手”的诗人,和他的诗作,永存永生!


艾青诗选读后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7147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