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民航业

时间:2017-02-15 06:02:1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2015年民用航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2015年版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调研与发展趋

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8520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Cir.cn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2015年版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 158520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 ¥6750 元 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 http:///R_JiaoTongYunShu/01/MinYongHangKongHangYeQianJing

FenXi.html

温馨提示: 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民用航空,是指使用各类航空器从事除了军事性质(包括国防、警察和海关)以外的所有的航空活动。民用航空分为两部分,商业航空(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认为,我国民航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服务能力快速提高,具备了先进的安全理念和水平、较为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基本完善的管理体制机制,行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并为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2012年,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我国民航主要运输指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2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610.32亿吨公里,比2011年增加32.88亿吨公里,增长5.7%,其中旅客周转量446.43亿吨公里,比2011年增加42.90亿吨公里,增长10.6%;货邮周转量163.89亿吨公里,比2011年减少10.02亿吨公里,减少5.8%。2013年全国民航完成旅客运输量3.5亿人次,旅客周转量5658.5亿人公里,比2012年分别增长10.9%和12.6%。完成货邮运输量557.6万吨,货邮周转量168.6亿吨公里,比2012年分别增长2.3%和2.9%。民航运输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7.54亿人次,比上年增长11.0%。完成货邮吞吐量1258.5万吨,比2012年增长4.9%。

2014年行业发展势头良好,前三季度,全国民航实现运输总周转量557.2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13年同期快0.5个百分点。旅客周转量4711.1亿客公里,同比增长11.7%,比2013年同期慢0.5个百分点。可提供客公里5812.0亿客公里,同

比增长12.2%,比2013年同期快0.3个百分点。2014年前11个月全行业实现利润299.4亿元。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国内外形势呈现新变化新特点。我国民航大众化、多样化趋势明显,快速增长仍是阶段性基本特征,民航发展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未来一个较长时期,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快速发展趋势,这将为中国民航的快速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到2020年,伴随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民航强国将初步成形。到2030年,中国将全面建成安全、高效、优质、绿色的现代化民用航空体系,实现从民航大国到民航强国的历史性转变,成为引领世界民航发展的国家。

《2015年版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在多年民用航空行业研究结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民用航空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资深研究团队对民用航空市场各类资讯进行整理分析,并依托国家权威数据资源和长期市场监测的数据库,对民用航空行业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

中国产业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版中国民用航空市场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可以帮助投资者准确把握民用航空行业的市场现状,为投资者进行投资作出民用航空行业前景预判,挖掘民用航空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民用航空行业投资策略、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正文目录

第一章 民用航空相关概述 1.1 民用航空的概念及组成1.1.1 民用航空定义1.1.2 民用航空分类1.1.3 民用航空的组成 1.2 发展民用航空的意义

1.2.1 民用航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2.2 民航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1.2.3 发展民航业可有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1.3 民航机场

1.3.1 民用机场基本概述1.3.2 民用机场分类1.3.3 民用机场构成1.3.4 民用机场的拥有和运作

第二章 2012-2015年国际民用航空业发展状况 2.1 2012-2015年全球民航业整体分析2.1.1 世界民用航空业的特点2.1.2 全球民航市场全面分析

2.1.3 2012年世界民航业安全水平创纪录2.1.4 2013年国际民航业发展向好2.1.5 2013年国际民航市场全面分析2.1.6 2014年国际航空业安全形势2.1.7 2015年国际民航业发展形势2.1.8 股权联盟影响世界民航市场格局 2.2 美国

2.2.1 美国航空业运行状况2.2.2 2013年美国民航业发展综述2.2.3 2013年美国国内航线运营情况2.2.4 2013年AMR集团与全美航空合并2.2.5 2015年美国民航业发展现状2.2.6 美国民航业乘客投诉情况分析 2.3 俄罗斯

2.3.1 俄罗斯民用航空业走向复苏2.3.2 俄罗斯大力整顿民航业提高飞行安全

篇二:民航业发展前景及就业分析

民航发展前景及就业

民航业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行业之一,根据民航强国发展战略目标,本世纪头二十年,是我国民航发展的重要时期,而WTO的加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上海世博会的成功,广州亚运会的圆满结束,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都给我国民航业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中国既是全球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也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旅游输出国。未来几年内不仅国内的旅客快速增长而且将有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乘坐飞机进出中国的各大机场,航空运输业务量将大幅度增加。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我国逐步放松了国内航线运价管制和国内航线经营权及航班调整的审批,放宽了市场准入范围,允许民营资本投资经营航空公司,参与航空运输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国内民航业对民航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

“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计划增加180架飞机,到2020年飞机总量增加到4000架。每增加一架飞机,行业平均增加500名员工。飞机的数量、规模决定了我国民航人才的需求规模。近几年,随着国内民航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各大航空公司纷纷进驻中国,国内外航空公司飞机采购数量逐年递增。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未来20年间,中国将需要2400架新飞机,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市场。目前国际民航平均人机比是100:1,而我国民航业平均人机比是200:1,这意味着,仅以国际民航水平计算,未来20年我国至少需要民航类人才24万人。

在未来几年内,四类民航专业人才在我国最为吃紧。首先是民航企业家,其次是空勤人员、航空运输安全管理人员以及维修人员。

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民航类专业培养的侧重点,空中交通管理专业培养掌握民航空中交通管制技术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能从事民航空中交通管制领域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空中乘务专业侧重精通国内外航空服务业务,能够熟练掌握所学专业技能;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团结协调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的空乘、空勤人员。专业人才的培养促进了民航类专业的稳定快速发展。

篇三:中国民航业发展分析

引言

中国航空工业由航空一集团和航空二集团构成,分别制造定翼飞机和螺旋翼飞机。中国民用航空装备的飞机几乎都是进口,主要由空客和波音垄断了干线客货运市场,支线航空主要是加拿大航空和巴西航空的客机所覆盖

中国目前的航空力量发展迅速,并且已经在国际市场上有相当的影响力。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市场化改革循序渐进,促使我国民航业在航空运输、通用航空、机队规模、航线布局、法规建设,以及运输保障等方面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从2005年开始,我国航空运输总周转量排名世界第二位,并连续三年保持这一位置,成为当今世界名副其实的航空运输大国,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世界民航业的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总体看,中国民航业在较长时间内仍处于成长期,目前航空运输经济方面还有不少薄弱环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还不能充分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民航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诸多差距,使得航空运输发展尙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不能很好地适应世界航空运输发展的趋势。因此,在发展民航道路上,我们还要向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技术,更好的促进我国民航事业发展。

一、中国民航业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

1949年11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在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下设民用航空局,受空军指导。11月9日,中国航空公司、中央航空公司总经理刘敬宜、陈卓琳率两公司在香港员工光荣起义,并率领12架飞机回到北京、天津,为新中国民航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1950年,新中国民航初创时,仅有30多架小型飞机,年旅客运输量仅1万人,运输周转量仅157万吨公里。

1958年2月27日,国务院通知:中国民用航空局自本日起划归交通部领导。1958年3月19日,国务院通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95次会议批准国务院将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属局。

1960年11月17日,经国务院编制委员会讨论原则通过,决定中国民用航空局改为“交通部民用航空总局”。为部属一级管理全国民用航空事业的综合性总局,负责经营管理运输航空和专业航空,直接领导地区民用航空管理局的工作。

1962年4月13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三次决定名航局名称改为“中国民用航空总局”。4月15日,中央决定将民用航空总局由交通部属直接改为国务院直属局,其业务工作、党政工作、干部人事工作等均直接

归空军负责管理。这一时期,名航由于领导体几经变化,航空运输发展受政治、经济影响较大,1978年航空旅客运输总量231万人,运输周转量3亿吨公里。

第二阶段(1978年~1987年)

1978年10月9日,邓小平同志指示民航要用经济观点管理。1980年2月14日,邓小平指出:“民航一定要企业化”。同年3月5日,中国政府决定民航脱离军队建制,把中国民航局从隶属于空军改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这期间中国民航局是政企合一,既是主管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一“中国民航(CAAC)”名义直接经营航空运输、通用航空业务的全国性企业。下设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兰州、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1980年全民航局只有140架运输飞机,且多数是20世纪50年代或40年代生产制造的苏式伊尔14、里二型飞机,载客量20多人或40人,载客量100人以上的中大型飞机只有17架,机场只有79个。1980年,我国民航全年旅客运输量仅343万人。全年运输周转量4.29亿吨公里,居新加坡、印度、菲律宾、印尼等国之后,列世界民航第35位。

第三阶段(1987年~2002年)

1987年,中国政府决定对民航业进行以航空公司与机场分设为特征的体改革。主要内容是将原民航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沈阳6个地区管理局的航空运输和通用航空相关业务、资产和人员分离出来,组建了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平等竞争。这6个国家骨干航空公司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中国西南航空公司、中国西北航空公司、中国北方航空公司。此外,以经营通用航空业务为主并兼营航空运输业务的中国通用航空公司于1989年7月成立。

在组建骨干航空公司同时,在原民航北京管理局、上海管理局、广州管理局、成都管理局、西安管理局和沈阳管理局以及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成都双流机场、西安西关机场(现迁至咸阳,改为西安咸阳机场)和沈阳桃仙机场。六个地区管理局既是管理地区民航事务的政府部门,又是企业,领导管理各民航省局和机场。

航空运输服务保障系统也按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相应进行了改革。1990年,在原民航各级供油部门的基础上组建了专门从事航空油料供应保障业务的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该公司通过设在各机场的分支机构为航空公司提供油料供应。属于这类性质的单位还有从事航空器材(飞机、发动机等)进出口业务的中国航空器材公司;从事全国计算机机票销售系统管理与开发的计算机信息中心;为各航空公司提供航空运输国际结算服务的航空结算中心;以及飞机维修公司、航空食品公司。

20多年中,我国民航运输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物运输量年均增长分别达18%、16%和16%,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2002年,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6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8594万人、货邮运输量202万吨,国际排位进一步上升,成为令人瞩目的民航大国。

第四阶段(2002年----)、

2002年3月,中国政府决定对中国民航业再次进行重组。主要内容有:

1.航空公司与服务保障企业的联合重组民航总局直属航空公司及服务保障企业合并后于2002年10月11日正式挂牌成立,组成为六大集团公司,分别是:中国航空集团公司、东方航空集团公司、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成立后的集团公司与民航总局脱钩,交由中央管理。

2.民航政府监督机构改革民航总局下属7个地区管理局(华北地区管理局、东北地区管理局、华东地区管理局、中南地区管理局、西南地区管理局、西北地区管理局、新疆管理局)和26个省级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对民航事务实习监督管理。

3.2004年10月2日,在国际民航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高票首次当选该组织一类理事国。2008年,我国内地共有通航机场152,完成旅客吞吐量4.06亿人次,货邮吞吐量883万吨。

4.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着中国民航业,首先影响的就是国际航线,2008年一至十一月份,中国民航业亏损39.5亿元人民币,航空公司亏损70.7亿元。2008年,中国民航运输生产、效益大幅度下滑。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增长率与上年相比。航空公司经营困难加剧,有的公司已资不抵债。机场亏损面极大。行业内资金流动不畅,欠款现象增多。

5.但是通过中国民航全行业齐心协力,中国民航平稳的应对了这场危机,中国民航迅速在航空安全、市场秩序、运力增长、基础设施、财经政策、节能减排等十个方面,果断采取措施,短期内取得初步成效,国内航线市场迅速回暖。

6.截止2010年底,全行业共有运输飞机1604架,比2005年净增741架。通用航空机队翻番,2010年末达到1000架。5年累计实现利润557亿元,与“十五”相比,增长4.6倍。“十一五”全国共新增机场33个,改扩建机场33个,到2010年底全国颁证运输机场达到175个,覆盖了全国91%的经济总量、76%的人口和70%的县级行政单位。2010年中国民航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和货邮运输量分别达536亿吨公里、2.67亿人次和557万吨,分别增长25.6%、15.8%和25.1%。首都机场旅客 首次超过7000万人次,世界排名升至第二。全国旅客

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达16个。2010年,民航业经济效益创历史最高水平。全行业完成营业收入4115亿元、利润总额4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7.2%和3被。2010年民航运输总周转量、盈利创历史好成绩,中国民航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其中,航空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50亿元,增长5倍。

二、中国民航发展趋势

(图表(1—1):我国航空总周转量增长趋势)

1.航空周转量将稳定增长趋势

按照航空周转量增速与GDP增速之间1.7倍的弹性指数,未来5年内我国航空总周转量将维持10.2%的年均增速.

根据民航总局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民航总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14%,预计2011-2020年增长10%.总体上,除非发生意外事件(SARS、“911”之类的事件),中国航空市场的需求还是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

2.中国民航将迎来飞跃的时期

“十二五”期间仍将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黄金期,其战略地位和作用也将更加凸显,“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作用时期,我国民航业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期。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国国际地位将不断提升,国家航空运输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从国内环境看,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重要时期,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更趋完善,民航关联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大众化,多样化趋势明显。这些都是我国民航业发展的有利条件,行业仍将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未来5年民航全行业投资规模将在1.5万亿以上。旅客运输量将达到4.5亿人,运输机场数量将达到230个以上,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机队规模将达到4500架以上,民航业服务国民经济、服务社会公众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

十二五期间中国民航将致力解决两大问题,一个是开辟航线、增加航班,另一个就是将继续支持机场将设项目。

近期,民航局已会同发改委、财政部、公安部等有关部等有关部委深入调研支线机场的空管投入、公安体制、建设投资和运营补贴等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具体措施。有关措施陆续出台后,将进一步促进支线机场持续健康发展。

3.行业将逐步转变发展方式、并且调整结构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加上民航局适时出台一些相关政策,民航业一些增长结构已发生了积极变化。特别是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民航局适时出台了十项措施,其中就包括支持和鼓励中西部及东北地区民航业的发展、

出台支线航空和支线机场的补贴政策等,因此,两年来,民航业出现了中西部快于东部、小机场快于大型机场等结构变化的可喜局面。2010年,我国民航业发展还呈现出国际航空运输快于国内航空、航空货运快于航空客运的特点。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达1928多万人次,比2009年净增45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30.9%。这些都与民航局出台发展国际航空运输和航空货运政策、引导和鼓励我国航空公司开辟国际航线、加强航权使用监督、规范国际航线市场准入与退出管理、争取相关部委给予国际航线营业税的见面政策等密切相关。进一步提高我国民航业的国际竞争力,对外竞争要形成拳头,国内竞争要良性有序。

对于几年民航业转变行业发展方式的具体工作,巩固我国民航业的良好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提醒行业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今后10多年,民航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期,也是逐步调整行业结构的最佳时期。未来将加快发展中西部民航业、之星航空、国际航空、航空货运以及通用航空。

4.增加安全保障系数,确保安全飞行任务

航空安全是指牵涉航空安全,概念包括调查与研究空难的问题,以及避免空难发生的措施,包括定下相关规划、培训相关员工及向观众进行相关教育。实施持续安全战略,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通过强化职责,提升素质,完善法规,改善监管,改善设施装备,提高管理水平,实现持续安全发展。为此,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实施《国家航空安全纲要》,完善安全管理体系,提高持续安全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使我国整体航空安全始终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航空安全基础比较稳固,航看去达到或超过发达国家水平,其中,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低于0.15,。到2030年,航空安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运输飞行每百万小时重大事故率不超过0.10.

5.民航数字信息化

以信息技术为导向的新经济时代来临为在信息化浪潮中取得领先地位,一场信息化的浪潮正在中国民航业掀起,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航空公司、机场最为关注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民航信息化建设取得很大的发展,为民航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础,也为国家信息化发展创造了宝贵经验。当前经济全球化正在深入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相融并进的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这两者交互融合,共同打创新的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也在打造新的市场竞争格局。经济全球化和全球范围信息技术相互融合,实际上是推动全球市场经济发生深刻变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而面对于航空领域来讲,应该感受更深,形式更加明显。我国推动西新华力度要大。首先要把力度放在企业局面,相对于铁路、水路等传统的交通领域,民航实际上一届领先很多。目前,国内未来


民航业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6912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