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药厂制水工艺流程

时间:2017-02-03 15:25:1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制药企业工艺流程图

瓶装输液车间

1、氯化钠注射液工艺流程图:

搅拌溶解 煮沸

+ ————→ 15

ˊ

过滤脱炭

过滤脱炭————→ + —————→

测pH含量

115℃

——→ ——→

30ˊ

——→ ——→

氯化钠注射液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2、葡萄糖注射液工艺流程图:

煮沸

+ + 煮沸+15ˊ

过滤脱炭 测pH值含量

115℃

30ˊ

葡萄糖注射液生产过程质量控制要点:

3、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工艺流程图:

煮沸 + 15ˊ

过滤脱炭 测pH值含量

115℃

30ˊ

篇二:制药厂纯水机流程图

制药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把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UASB进行预处理后再进入总调节池,与低浓度有机废水进行混合,再进入主体处理工艺系统。从数据可见,高浓度有机废水采用厌氧处理中的UASB反应器进行处理,效果是好的,CODcr、BOD、SS等去除率均较高,因此它不仅可用于制药废水的处理,也可用于豆制品等其它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有资料报道,该废水处理中,高浓度废水采用UASB反应器进行预处理,混合废水进入AS(活性污泥法)处理(称为

UASB+AS法)与全部直接进入AS法处理比较,UASB+AS法比AS法节省曝气电费68%,节省污泥处理费59%,沼气还可利用;与SBR法比较,运行费和污泥处理费也比SBR低。

食品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食品工业原料广泛,制品种类繁多,排出废水的水量、水质差异很大。

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有(1)漂浮在废水中固体物质,如菜叶、果皮、碎肉、禽羽等(2)悬浮在废水中的物质有油脂、蛋白质、淀粉、胶体物质等(3)溶解在废水中的酸、碱、盐、糖类等(4)原料夹带的泥砂及其他有机物等(5)致命病菌等

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是有机物质和悬浮物含量高,易腐败,一般无大的毒性。其危害主要是使水体富营养化,以致引起水生动物和鱼类的死亡,促使水底沉积的有机物产生臭味,恶化水质,污染环境。

食品工业废水处理除按水质特点进行适当处理外,一般均宜采用生物处理。如对出水水质要求很高或因废水中有机物含量很高,可采用两级曝气池或两级生物滤池,或多级生物转盘,或联合使用两种生物处理装置,也可采用厌氧一需氧串联生物处理系统。

重金属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重金属废水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强酸、强碱、重金属溶液,包括镉、氰化物、铬酐等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工艺过程中排放了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类健康的废水、废气和废渣,已成为一个重污染行业。

在处理废水中的重金属时,常用方法不能分解破坏的,而只能转移它的存在位置和转变它的物理和化学形态。即:经化学还原沉淀处理后,废水中的重金属从溶解的离子状态转变成难溶解化合物而沉淀下来,从水中转移到污泥中,再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存在于再生液中。总之重金属废水处理后形成两种产物,一是基本上脱除了重金属的处理水,二是重金属的浓缩产物-污泥。重金属浓度小于排放标准的处理水可以排放,如果符合生产工艺用水

的最好回用。浓缩产物中的重金属大都有使用价值,尽量回收利用,没有回收价值的,要加以无害化处理。

油脂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废水首先自流通过人工格栅,除去废水中的漂浮物,自流进入调节池,均衡原废水的水质水量;为防止SS在调节池沉淀,在调节池中安装几根曝气软管,起搅拌作用,同时调节池具有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可将部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污染物,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

在调节池中设置潜污泵,将污水提升至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深度降解,道道排放标准或优于达到排放标准;接触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淀,沉淀后出水达标排放。

剩余污泥、格渣进入污泥井,然后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干化场,经自然干化脱水后外运处置。

干化脱水产生的滤液回流到调节池,再通过处理系统处理。

石油化工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首先自流通过人工格栅,除去废水中的漂浮物,自流进入调节池,均衡原废水的水质水量;为防止SS在调节池沉淀,在调节池中安装几根曝气软管,起搅拌作用,同时调节池具有水解、酸化池的功能,可将部分大分子有机污染物降解为小分子污染物,去除部分有机污染物。

在调节池中设置潜污泵,将污水提升至接触氧化池,在接触氧化池中,有机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好氧微生物深度降解,道道排放标准或优于达到排放标准;接触池出水自流进入二沉淀,沉淀后出水达标排放。

剩余污泥、格渣进入污泥井,然后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干化场,经自然干化脱水后外运处置。

干化脱水产生的滤液回流到调节池,再通过处理系统处理。

一体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产品详情

印染工业用水量大,通常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以印染废水排出。常用的治理方法有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回收利用:

(1)废水可按水质特点分别回收利用,如漂白煮炼废水和染色印花废水的分流,前者可以对流洗涤,一水多用,减少排放量

(2)碱液回收利用,通常采用蒸发法回收,如碱液量大,可用三效蒸发回收,碱液量小,可用薄膜蒸发回收

(3)染料回收,如土林染料可酸化成隐巴酸,呈胶体微粒,悬浮于残液中,经沉淀过滤后可回收利用。

无害化处理可分:

(1)物理处理法有沉淀法和吸附法等。沉淀法主要是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吸附法主要是去除废水中溶解的污染物和脱色。

(2)化学处理法有中和法、混凝法和氧化法等。中和法在于调节废水中的酸碱度,还可降低废水中的色度;混凝法在于去除废水中分散染料和胶体物质;氧化法在于氧化废水中还原性物质,使硫化染料和还原染料沉淀下来。

(3)生物处理法有活性污泥、生物转盘、生物转筒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为了提高出水水质,达到排放标准或回收要求,往往需要采用几种方法联合处理。

篇三: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解析

纯化水制备从上世纪80年代下半期开始使用反渗透(RO)法以来,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和发展,在制药生产企业和纯化水设备制造企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吸取国外先进的制水工艺,从单件、单台设备的制造、组装发展到目前使用的一套完整的纯化水制备流程,其可由五个部分组成:预处理(也称前处理装置)、初级除盐装置、深度除盐装置、后处理装置、纯化水输送分配系统。1常见的纯化水制备流程

1.1预处理装置

作为原水的城市自来水虽然已经达到饮用水标准,但仍残留少量的悬浮颗粒,有机物和残余氯、钙、镁离子,为了把这些杂质除去需要对原水进行预处理。在这一组功装置里常规的配置,由原水泵、精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和软化器组成。

1.1.1 原水泵 把原水输送到预处理系统中是预处理装置流体移动的动力源。

1.1.2 精砂过滤器

过滤介质为颗粒直径不等的石英砂,装填一定厚度依靠过滤方式除去水中的悬浮状态的颗粒物质,当滤材孔径被堵塞后,可用反冲办法进行清洗再生。

1.1.3 活性炭过滤器

其是一组由多孔状的颗粒活性炭为滤材装填而成的过滤器,起吸附作用,能除去原水中的有机物、残氯等。活性炭吸附容量大,比表面积高,可达500~2000m2 /g,可把水中的有机物、游离的余氯、气味、色泽都可以除去。

1.1.4 软化装置

常用的为钠离子软化器,原水中的硬度主要是由Ca++ 、Mg++ 组成。软化器中的阳离子交换剂中的钠离子与水中的Ca++ 、Mg++ 进行交换取代使水质软化。其交换原理如下: 2RNa+ +Ca ++ →R2Ca+2Na+ 2RNa+ +Mg++ →R2Mg +2Na+ 当软化器中阳树脂的Na+ 完全被取代就会失去交换能力,在树脂失效后应对其再生处理,以便恢复交换能力,再生剂可以选用NaCl(氯化钠),其来源广泛,方便使用,价格便宜,效果良好。再生原理如下: R2Ca+2Nacl→2RNa+CaCl2 R2Mg+2Nacl→2RNa+MgCl2 原水中的Ca++ 、Mg++ 离子容易形成水垢,使反渗透膜元件堵塞,影响水的通量。除了使用交换剂外,还可以用加入试剂把水中的Ca++ 、

Mg++ 转化为难容于水的化合物沉淀析出或过滤除去。 把上述几个单元操作所使用的设备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独立体系成为制备纯化水的第一步工序即预处理装置。

1.2 初级除盐装置

初级除盐功能就是用一级RO方法除盐,它是由精密过滤器(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机壳、膜元件、操作控制箱组成。

1.2.1 精密过滤器

为了防止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中的微小粒子流入反渗透膜而采取的一种精密过滤装置,过滤介质的孔径为1μm~5μm,可以有效地保证进水SDI值,从而保护膜元件不受损害。

1.2.2 高压泵

为本装置提供动力,提高水压常采用立式多级高压泵。

1.2.3 反渗透系统装置(RO装置)

反渗透装置据报导采用一级RO,处理原水能有效地除去水中的病原微生物,例如:各类细菌和病毒;100%除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95%~99%除去水中1价离子,出水电导率可在30μs/cm左右。 表1一级(RO)装置进水技术质量指标 SDI 余氯 pH 温度 ≤5.0 ≤0.1μg/L 3~10 5~45℃ 一级反渗透(RO)装置进水技

术质量指标可以参照以下几个项目。 初级除菌系统主要元件由壳体、膜元件、管接件、阀、压力表、流量计组成。 这种在一定压力驱动下,借助于半透膜对水分子有选择性透过使水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水得到纯化。在一级RO后面配置的二级RO装置的组成与一级RO相同,但经二级RO处理后,纯化水的电导率可达1~30μs/cm。

1.2.4 操作控制箱

整个初级除盐(一级RO)可用PLC控制并实现自动操作。高压泵前后有压力控制。膜元件可自动清洗,系统可以在线监测纯化水水质以及各工艺参数,例如:流量、压力、电导率、阀的开与关,整个状态均可显示及控制。 整套初级除盐装置用管道连接后组合成一个模块系统,运输、安装、方便可靠。

1.3 深度除盐装置

经过初级除盐处理后(在一级RO之后)纯化水的电导率在30μs/cm,经二RO处理后水质可提高,电导率在1~5μs/cm。为了进一步除去水中残余的微量离子,需进行深度除盐处理。能获得电导率在0.1~0.06μs/cm标准范围的纯化水,目前采用的深度除盐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在反渗透(RO)处理后增加混床(离

子交换树脂)的处理、在反渗透(RO)后面增加EDI装置、在反渗透(RO)后面加抛光混床装置。

1.3.1 装填普通阴、阳离子交换树脂的混合床(混床) 混床是在制备纯化水时经常使用的一种安装于制水系统终端用来提高水质的方法。可以在一级RO后面加一组混床,也可以在二级RO后面加混床,纯化水的电导率可提高到1μs/cm(即10MΩ·cm)以上。

1.3.2 抛光混床

把两种密度非常相近的阴、阳树脂混合起来装填于一个交换柱内,放在反渗透(RO)后面使用,可使纯化水的电导率提高到0.06μs/cm(即 18MΩ·cm)。这种方式是进行深度 脱盐,提高纯化水品质很好的一种办法。由于两种树脂密度相近,难以分离,不能再生使用,失效后即弃之,调换新树脂,这种方式常用于小容量的制水系统。

1.3.3 EDI装置

(1)EDI是一种电去离子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借助树脂的离子交换作用,以及阴、阳离子交换膜对水中阴、阳离子选择性通过的功能来完成深度除盐。整个分离过程是在直流电场的直接作


药厂制水工艺流程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965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