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佛语心经

时间:2017-01-22 06:33:1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佛教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佛教必读的十大经典佛经

1.《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心经》)

这部经很短,数百字,但佛理讲得很深,也较易读。中国有些人专门念心经,就可能获得很好的成就。

2.《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

长度适中,佛理精深,是佛教的核心经典之一,中国佛教很多人长持此经。需要注意的是:这部经主要是佛对弟子中 ‘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讲的,或者说,是全知者释迦牟尼佛对大修行人须菩提尊者讲的,非常精深和抽象、概要。所以这部经读虽容易,要准确理解则得精进研习,乃至最好有一定的实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不推荐你把此经作为了解佛理的首要经典。当然,在不了解其义理的情况下也可以专门念,亦是一种很好的修行。读佛经,读了一时不理解,是没关系的。但若是读了后作错误理解,或

甚至谤经,可就反而糟糕了。

3.《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简称《楞严经》或《首楞严经》)

《楞严经》被称为‘开智慧的楞严’,这部经主要是释佛对弟子中‘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讲的。多闻,也就是见识很广,相应的阿难在众大弟子中修行是最差的,乃至和一般人一样抗拒不了女色诱惑,很像现代人,见识很广,修行很少,所以这部经非常适合现代人读。《楞严经》虽然长,但佛陀在经中细致开示,佛理讲得相当透彻和清晰易懂。而且这部经文字非常好,精妙高明,令人惊叹,单就文字来看就堪称古文学的极精品之作。此经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一起被宣化上人等佛门高僧并称为‘经中之王’。

4.《妙法莲华经》

此经被称为‘成佛的妙法’,经中有原文称此经为‘经中第一’,可见其重要性。此经也比较长,有28品,但也是比较容易读的。需要注意的是:此经中佛理至深,读此经前读者一定要对佛陀有绝对的信心,否则如读了又不信,乃至谤经,反而可能遭大恶报,不如不读。佛讲此经之前,就有5000弟子及居士自己主动离开,因为他们善根福德因缘不够,业障所阻,得少为足,不愿意听。如果你自信善根福德因缘足够,对佛有绝对的信心,绝不会诽谤此经,当然应尽快找来看,大有益处。

5.《大方广佛华严经》(简称《华严经》)

此经是释迦牟尼成佛后首先讲的第一部经,最适合的也是大根器的人。释迦牟尼初成佛时,犹如太阳刚升出来,光芒照耀高山,所讲的《华严经》下面中小根器的人尚听不见,或者听见了也等于没听见;到了最后讲《妙法莲华经》的时候,又似太阳快落山了,照的又是山顶上的人;相对而言《楞

严经》、《金刚经》、《心经》等则是如日当空,可照遍全人。《华严经》很长,比《妙法莲华经》、《楞严经》都长,可看其中有名的几品,比如普贤菩萨行愿品、普贤菩萨净行品等。

6.7.8.《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此三经均是讲阿弥陀佛和西方极乐世界的(其中‘无量寿’即‘阿弥陀’的一个本意),欲修净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应将此三经作为首选经典阅读。有一种说法是‘净土五经’,即修净土读这五经就够了,其他经完全不读都没关系,主要是强调修行的专一。那这‘净土五经’就是此三经外加上《华严经》中的‘普贤菩萨行愿品’,和《楞严经》中的‘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均包含在上面的推荐中。

9.《长阿含经》

小乘佛教的核心经典,中国大乘佛教往往是忽略此经的,但还是将之结集编入大乘三藏经典。我大致看过一下,认为此经主要是讲述禅定等实修的,相信对欲进行佛教实修的人会很有帮助。当然前面的佛经也都讲了深度精神修行,只是此经中涉及的细节较多。

10.《地藏菩萨本愿经》(简称《地藏经》)

前面经典多是讲修行、开智慧、教人成佛的,如果你要修行成佛,那当然要看上面的三大‘经中之王 ’,如果你要消灾、免祸、求福、避免遭三恶道苦,那么首选《地藏经》。现代人业障深重,修行不易,如果难以向上追求,那么首先要避免向下堕落遭苦,这时就最好多读《地藏经》了。消除罪障、积累功德,也是上求佛道之正路

篇二:大乘佛经《心经》解读

大乘佛经《心经》导读导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丁永忠

(原载重庆出版社2008年9月版《人文素质教育读本》第十五章“中国古代儒、道、佛人文思想选粹”)

1、关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地位、性质和影响

凡是研究佛学的人都知道,只有了解了佛教本体论的空观哲学,才能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的本质与现象,以及它对中国人民两千年来的巨大影响。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称《般若心经》或《心经》,是佛教三藏十二部为数近万卷的经典中,字数最少而内涵丰厚、流传广远的经典。唐代高僧玄奘译经中最为突出重要的是600卷《大般若经》,而其精华要义则高度浓缩在这部短短的仅有260字的《心经》中。因此,了解《心经》,对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文化的精要,具有很大的帮助意义。 《心经》题目中的“般若”是梵文的音译,意即智慧,“波罗蜜多”又省作“波罗蜜”,亦是梵文音译,意为“到彼岸”,“经”是道路的意思。因此,《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题目的意思是,通过智慧到达彼岸,其本心所要经历的道路。但“心”字也有比喻义,比喻《心经》是《大般若经》、一切般若法门乃至整个佛法的中心、主体之意。

从文本内容看,此经乃是佛陀为大乘菩萨欲登佛位而说的至高无上的佛教境界 ,短短260字的经文有两句是核心,一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另一句则是“以无所得故”。而这两句所表达的基本哲学思想就是:一切皆空,空是一切;不仅世俗所看重的人的生老病死,寿夭祸福,甚至人本身(即经文中的“五蕴”)是“空”,而且连佛门所宣扬的“苦集灭道”的“四谛”思想,和孜孜以求的“涅盘”境地也都是“空”。因此,佛教徒修习佛法的最终结果,就是要体认一切“无所得”,即“一切皆空”。与此同时,该经还强调,世界上的一切物质现象(即“色”)都是虚假的存在,都是假有、幻像,其本质是空。著名的《金刚经》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强调的就是,一切存在(即“法”)都是虚妄不实的假像。

对于色与空(即色相与真空)的关系,佛教大乘哲学认为,二者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表现看来虽是两样,实则一致。因此,《心经》中所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二句,强调的是,“色”与“空”并不是两样不同的东西;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二句,则强调 “色”与“空”,乃是同一种东西。 这就是佛门常说的“色空不二”,即色相与真空(即本质、本体)原来就不是两样之说。

明白了《心经》中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所蕴含的空观思想,对于唐代以还的大乘佛教以及禅宗哲学思想就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2、《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注释与译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唐玄奘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1度一切苦厄。○2 4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5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6

是故空中无色, 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7无无明,○8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9无智亦无

菩提萨埵,○11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 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12三世诸佛,○13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14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15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僧婆诃!○16

[注释]

○1观自在菩萨,亦称”观世音菩萨”;因其能观照自心,常能住寂,又能悯人,以大觉众生为己任,自己获得解脱,还要使他人得到解脱,无碍自在,故又称 “观自在菩萨”。

○2五蕴:亦称“五阴”、“五众”。狭义指人,因为佛教认为人是由色、受、想、行、识五事蕴结而成,其中“色”指人的眼、耳、鼻、舌、身及所对的色、声、香、味、触;受、想、行、识则指人的情感、思维与认识等心理、意识活动;广义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总和。

○3苦厄:痛苦烦恼、灾难。

——以上四句为第1段,总言《心经》宗旨是帮助人们超脱苦难。

○4舍利子:佛弟子名,即舍利弗,以智慧第一著称。

——以上七句为第2段,会通“色空不二”的道理。

○5诸法:从本体论上指宇宙间存在的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现象;空相:指宇宙间万事万物的真实本相是“空”。

○6 “不生不灭”三句:佛教认为宇宙间存在的一切有形、无形的事物(“诸法”)都是本体——“空”的假有、幻像,所以既不存在创生的问题,也不存在灭亡的问题;也即说,由于它们的存在原本就是假有、假灭,所以它们既不曾“生”,也不曾“灭”。由此而来,宇宙间的万事万物也不存在污垢与清净、增多与减少的问题。

——以上五句为为第3段,从认识论上指出世间万有的本相是“空”,故不可以对世间万有作出生灭、垢净、增减的区分。

○7除了“色”与“受、想、行、识”合称为前面所说的“五蕴”外,佛门还将“眼、耳、鼻、舌、身、意”称为“六根”(也称为”六情”),将“色、声、香、味、触、法”称为“六

尘”(“六境”),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称为“六识”(经文中省略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而“六根”、“六尘”、“六识”又合称“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烦恼的原因。因此,这几句经文实是说:已经明白了“空”的道理后,那么“空”之中就不会有什么实体存在了,因而常言的“五蕴”、“六根”、“六尘”、“六识”也都不存在。

○8 “无明”,是指因欲望而生的痴暗之意。

○9 “苦集灭道”:指佛门向世俗宣传的所谓“四谛”道理(也称“四谛法门”),即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其中,“苦谛”,是佛门对于人生及社会与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简而言之,大凡世间一切逼恼和身心不安的事,都可以叫做苦。“集谛”,是讲造成世间人的痛苦的原因,“集”是招集一切苦恼”的意思。灭谛”指断灭产生世间诸苦的一切原因。”灭”者,灭有为还于无为,也就是涅槃,亦即靠修行而达于最终的寂静。“道谛”则是讲如何脱离”苦”、”集”的世间因果关系而进入涅槃的正道修习法门。

1○0智:此指佛教智慧,即“般若”佛智” ;“得”:指佛徒追求的佛果,如成佛、成菩萨,入佛国等等。

这几句承上“空”的道理,继续否定一切,包括对佛教自身向世俗宣传所有东西;意思是说,明白了“空”的道理,既不会有“无明”痴暗和生老病死的恐惧产生和消亡,也不会有佛门常说的所谓“苦、集、灭、道” 四种真理(即“四谛”)存在,并且也不会获得佛智和佛果;因为,这万事万物的真实本相全都是“空”的缘故而不可能获得什么。

——以上十三句为第4段,用万物本性是“空”之理,对世界所有一切,包括佛教自身宣传的东西,全都予以否定掉。简而言之,就是一切皆“空”。

1○1菩提萨埵:即常言之“菩萨”的全称,菩萨是已具佛德的预备佛或后补佛。

1○2究竟涅槃:亦名为“无余涅盘”,是佛教大乘追求的佛果位;“究竟”,是达到至极的意思。大乘之“涅盘”实是“清净”的别名,并无实存,故大乘佛经常称,“涅盘不可得”;而佛教小乘追求的是“有余涅盘”。小乘佛徒认为涅盘是实有的,故追求进入涅盘,以获永生。

1○3三世诸佛:指所有的现在佛,过去佛,未来佛。

1○4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音译,意即“无上正等正觉”的大智慧。

以上10句为第5段,意思说已具佛德的菩萨,正是依靠了能超登彼岸的佛智,才能以毫无挂碍障碍之心,穷究“涅盘”的清净底蕴;三世诸佛也是了靠了这种佛智,才获得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智慧。

1○5咒:也叫”总持”,梵文为Dharani,音译为”陀罗尼”。意即“有力量的语言”,“能成就除恶生善的事实”;无所不包谓之“大”;无所不通谓之“神”;无所不照谓之“明”;无可比对无可再加谓之 “无上”;毕竟平等谓之“无等等”。其中的“无等等咒”,是说没有哪一种法能与般若相等。

——以上七句为第六段,由于“般若波罗蜜多”能够帮助众生了脱生死苦恼,驱除烦恼魔障,所以后六句都是对这祌佛教智慧的颂辞。

1○6 “揭谛”( jiē dì)五句:是梵文咒语音译。本经前面从”观自在菩萨”始,至“真实不虚”,为明白演说般若法;此段咒语则为密说般若法。佛法本来分为显、密两种,显明法指佛经借世俗文字语言传达道理,示现于人,导人修持而得利益;秘密法则含有咒语这样的方法。佛门认为,佛只是为了众生利益才不得不说法,然而佛法那神妙不可说的秘密只有借咒语来教授。“陀罗尼”就是秘密法门之一,凡夫不能理解,只好不作汉译,但念诵仍然有效力。

——以上七句,是为众生宣示般若的秘密咒法。

[译文一]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世音菩萨,以甚深的智慧之光,照见受、想、行、识、意这五蕴都是一些虚渺的幻象,到达了那不生不灭的彼岸,脱离了一切苦难。

舍利子啊!(你可知道)精神和物质并没有不一样的地方,因为所谓精神、所谓物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我们的感觉、思想、行为、认识,也不能分成精神或物质什么的。

舍利子啊,(你可知道,)什么精神啊,物质啊,受、想、行、识啊,这所有的一切,其本质都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是什么意思呢?你可知道,我们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永恒的,是无限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有形,也没有相,更不存在什么空间。所以你既不能让其多点什么,或少点什么,不能让其变大,也不能让其缩小。)

所以这世界的本质,乃至生命的本质,是精神的,既不存在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更没有什么感觉啊,思想啊,行为啊,看法、认识啊等等。我们眼睛看到的形象,鼻子嗅到的气味,舌头尝到的味道,身体接触到的触觉,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什么东西是好的, 什么是坏的,等等概念,都是一些虚假的幻像,必须坚决加以摒弃。到那时,你就不会在我和非我之间感觉到一个界限,你也不会意识到我和非我之间有一个界限。到那时,你那一切愚昧的都没有了,你那一切不愚昧的也没有了。你将跳出生死轮回,不存在生与死的概念。什么苦、集、灭、道啊,智慧啊,佛法啊,只是过去的一个过程。你不会认为自己已得到了至高无上的佛法。(因为这世界上并不存在着什么至高无上的佛法,你只不过是遵循佛的教诲,通过修炼,回到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而已)。

菩萨就是依靠了这样到达不生不灭彼岸的智慧,排除了心中的一切疑虑,(对于肉体生命的消亡),不会再有恐怖,离开这个本末倒臵的梦幻世界,最后达到寂灭的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也是依靠这种到达彼岸的智慧,最后证得无上正等正觉的。所以这个关于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具有无上神力的咒语,是扫除黑暗和愚昧的咒语,是世界上最高等的咒语,能给我们意想不到的结果。

(这咒语)能除去一切苦难,不存在任何虚妄。所以,我们这个到达彼岸的智慧的咒语是这么说的:

揭缔,揭缔,波罗揭缔,波罗僧揭缔,菩提萨婆。

(摘自博客

网)

[译文二]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以般若智慧观照自心而获得解脱的自在菩萨,修行极深的般若智慧时,观察洞见到集聚构成人我的肉体、感受、思想、意志、心识等五种要素,是因缘相依的生灭关系。他的本质是空,而非实体的存在。 菩萨因彻见这五种集聚的要素是缘起性空,所以脱离生老病死苦以及一切的痛苦。

舍利弗啊!肉体以及一切的物质现象,不是真实的存在,不外乎是因缘相互依存的生灭

关系,所以物质和空并无差别;而空和物质二者在本质上也没有不同,因此空不异於物质。有人认为空是没有,物质是有,而菩萨以般若智慧观照彻见到物质就是空,空就是物质,犹如水和水波的关系,二者既是各别的,也是一体的。感受、思想、意志、心识,同样也是如此。

舍利弗啊!这五种集聚的要素,从它缘起性空的本质来说,它既没有生起或灭失,也没有所谓污垢或清净,更不会增多或减少。所以,在缘起性空的本质上说,物质、感受、思想、意志、心识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人对外界的认识,需透过眼、耳、鼻、舌、身体、意识六种感官与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及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等六种外境,分别相对应而认知一切,这些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 人的一切认识作用各有不同,包括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物质、声音、香臭、味觉、触觉,及其他一切事物及概念,甚至於眼、耳、鼻、舌、身体、心识的识别作用共十八种,它们都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空。不经由佛教导而独自开悟的缘觉圣者,因观照十二因缘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照见十二因缘是缘起性空的,所以不论是导致生死轮回的主因无明,或是灭尽无明,甚至於生、老、病、死,或因灭尽无明而脱离於生、老、病、死,也都不是实体的存在。 亲自听闻佛说法而证悟得声闻圣者,因观照四谛而了悟,但菩萨以般若智慧见苦及苦的原因,进而灭苦而得解脱,然而灭苦的这四谛方法仍是缘起性空的,不是实体的存在。

在菩萨所证得的境界中,既不存有能证悟得的般若智慧,也不存有所证得的境界,因为菩萨彻见一切是缘起性空的,一切是不可得的。心不执著於一切,使自己及一众生都获得开悟的菩萨,由於修行可至生死彼岸的般若智慧,而通达空的真理,所以心中没有一丝牵挂及烦恼障碍,因而不恐惧生死,并远离一切错误,及不合理的思想、行为、妄想等等,终于达到寂灭无为的最高境界。

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佛,都是由於般若智慧,才证得了无上正等正觉而成为佛。因此,由以上可得知,般若智慧是具有不可思议力量的密咒,是可破除一切愚痴黑暗的密咒,是至上的密咒,是可达成涅磐妙果无与伦比的密咒。它能去除一切的痛苦、灾厄,是真实不变的真理。

因此,宣说般若智慧的密咒如下:

去!去!去到生死的彼岸!与众生一起去到生死的彼岸!愿迅速同证正觉,获得大成就!

篇三: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佛语十大经典语录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可的悟禅之言

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

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

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孝父母者,三界内最胜福田。

佛说百善孝为先,布施,修福德效果最好的方法就是以真诚心孝敬双亲,长辈, 世间福报,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做之业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过于前生所培,否则不及前生所培。星云大师说:“你心地善良,可以用说好话布施;你心里面有丰富的力量,可以用为人服务来布施。带给别人快乐,让人心生欢喜。看见别人做好事心生欢喜赞叹等等。这都是无上的功德,最大的布施;每个人心里都有随喜、随心、随口、随力的功德宝藏”; 但是如果贪嗔无明,疑心,骄慢心等败德之心不熄,便难载福;

中国历史上因为孝行而感得草木土石助成善举的事迹也为数不少,古德说:「精

诚所至,金石为开。 孝之极至,就是诚。只要有诚心,无事不办。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

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都是无常的!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人生如梦随风散!聚散,喜忧皆是缘!

“空”不是没有,不是空洞虚无,佛说空中生妙法,空有无限的可能;世间一切物质,佛法都叫“色”,“空”就是因缘。色即是空,说的是亲友爱人、功名权势、爱恨情仇都是依因缘而生,最终随缘尽而灭。人生的苦,都是因为执念缘分尽了,还在强求。佛家开出的药方是放下、看破、得自在。因为一切皆虚幻(无常),

五欲六尘虽然如蜜 一般甜美,但是无常一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把捉不可得。因此,明白"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的道理,把握今朝,把握当下每一个念头,情绪是一时的,是虚幻的,慧命是一生的,是永恒的。不要让“一生”的慧命输在“一时”的情绪上,说好话、做好事、存好心,精进修行,才是当务之急。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

有句话很好的说明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

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

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执着,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 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

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自找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 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处处皆是佛境界。随其心净则国土净 ——《维摩诘经》。”我们如果能够时时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来对待世间的一切,这个世界便是天堂,便是净土。因此,天堂地狱不在他方远处,就在我们当下的一念。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

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 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万发缘生,皆系缘分! 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

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也可以去极乐世界。

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 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遶身

如想体验更多禅的智慧与心灵修炼,请关注新浪微博:“精妙禅语”;也许不需深刻明白太多,只要读到一丝安宁,几许平淡就好。


佛语心经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543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