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时间:2017-01-22 06:33:13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共6篇)

篇一:幼儿园开题报告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峰峰矿区滏泉幼儿园 鹿国栋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的“语言美”。在文明礼仪众多领域中,礼貌语言是幼儿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与人接触的前提,因此,文明礼貌语言的养成始终是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儿童通过言语这个“外壳”来形成思维的最佳期,因此在幼儿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婴幼儿期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也成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他们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思维,然后逐渐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语言思维。因此,在养成教育领域中,礼貌语言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值得探索。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幼儿的礼貌语言相对较匮乏,大部分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家庭教育薄弱,一句简单的问好或向父母家人表达爱意都比较困难,而城市幼儿的内向或羞于启齿,也使得在礼貌语言教育方面较为淡薄。即使是重视礼仪教育的人,更多的偏重于养成教育中的行为教育,而忽略了人际交往最基础的工具——礼貌语言,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二、省内外研究现况分析

关于本课题的内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翻阅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发现与幼儿礼貌教育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大部分是关于幼儿养成教育的,而针对幼儿礼貌语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并没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河南省嵩县的王闪闪老师提出“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语言美”,要求教师要用亲切动人的礼貌语言,拨动幼儿共鸣的心弦;还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学有榜样;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巩固礼貌语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文明礼貌教育;最后要加强家园联系,家园共育。

成珊、李红霞、王景娥老师也做出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发现影响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指出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制定了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目标,语言方面:能坚持主动问好,能坚持使用文明用语;行为方面:没有推打拥挤现象、无争抢东西的现象、无随手扔东西的现象、能与同伴一起愉快、友好的玩、能关心帮助同伴;举止方面:无抠鼻子和挤眼睛的现象、无咬指甲的现象。

我觉得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本课题将立足于教师的教法,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做深入的研究,研究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中,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从语言和动作表先出来。其核心是有爱心会关心和尊敬他人。

2、礼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流

成功的必要手段。

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4、对策:本意是指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现多指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礼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也常常为之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从而使幼儿的礼貌语言得到发展也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在幼儿园实施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阅读、书写能力,更是养成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及整个社会将会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及实践价值。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一个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每一个幼儿都可能呈现发展的优势方面,并形成发展领域的不同的组合,在各个领域全面地得到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在发展水平、速率上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领域在幼儿整体的发展中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这就是幼儿的和谐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幼儿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幼儿发展的潜能。根

据这一思想,可以完善和重构关于幼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和谐发展应该是现代教育评价幼儿的一个重要尺度 。

2.本课题研究主要依据王敏勤教授的整体构建和谐教学法理论。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游戏习惯。充分依据教材中的典型内容,在幼儿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运用,适当拓展,自觉地把掌握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之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能力。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养成符合幼儿心理的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课题的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环境设置的研究;

2、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活动的设计研究。

3、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在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渗透研究。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期间期采用座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

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培养策略。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0—2011.12)

课题组每位成员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不断更新观念,召开座谈会,构建现代生活礼仪养成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礼貌语言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

第二阶段:研究初期阶段(2012.1—2012.4)

1、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对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看法,以利于家园合作开展有效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写出调查报告。

2、课题组成员在调研的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的教法理论注入幼儿活动一日常规, 以月为单位,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根据自己课堂上的“亮点”,记录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定期进

行研讨,一月一总结。有了理论知识后再用到幼儿活动实践中去,寻找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

第三阶段:研究中期阶段(2012.4—2012.7)

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篇优秀教案,一个优质的半日观摩活动,组内成员观摩、评议,进行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初探。

第四阶段:研究结题阶段(2012.8—2012.10)

整理课题资料,写出研究报告、论文,完成终结性研究报告。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有效推广运用课题研究成果。

九、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名称及形式

研究报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报告》 鹿国栋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探究》 程丽华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思考与构建》 许静

《如何培养幼儿礼貌用语习惯》《、浅谈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培养》优秀案例汇编 刘超霞 王玲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成员分工、经费、 管理、现有基础、制度保障等) 我园有从事教育科研多年的幼教专家做指导,具备一定的研究及指导能

力,课题组成员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积累了较多相关经验,都是在幼教一线上工作了多年,经验知识储备丰富的,有创新精神的中青年教师,我园幼儿及其家长来自社会各层次,对幼儿的教育都很重视、支持、为课题的顺利进行、研究成果的真实、全面提供了人员质量上的保证。

取得相关研究成果:

课题组负责人和组成人员潜心于幼儿教育教学的研究,先后发表论文10余篇。部分课题组成员近年来曾参加过区、市级课题研究,均为课题组骨干力量,现已顺利解题。为此课题的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必将推动此课题顺利进行。该课题组成员均为在幼教一线工作了20多年,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理论知识储备的中青年教师,曾经多次担任对外观摩课,对幼儿的德育、卫生保健方面有所研究。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课题组人员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1)课题负责人,本科学历,从事幼教多年,发表了多篇论文,热心课题研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精力充沛,积极向上;课题组成员全部由一线的富有朝气的青年教师组成,均为幼教师范毕业,勇于创新,专业知识丰厚,完全可以承担课题专项研究。

(2)本课题组成员7人,均为大学专科以上学历,且主要是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她们工作积极、进取心强,在多年的教育教学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教科研能力。其中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4人,初级职称3人,都是我园的教学骨干,完全可以承担此课题的研究。

2、课题研究和成员分工。

⑴课题主持人:鹿国栋(校长),主要负责课题研究的整体设计、各方面工作协调。 ⑵课题组成员分工

① 课题研究方案设计:程丽华

② 资料搜集人员:许静

③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研究的问卷调查:刘超霞 王玲

④ 调查报告分析:程丽华 许静 刘超霞 王玲

⑤ 阶段总结: 许静

3、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等条件:(1)我们计划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该课题。每

月召开一次课题组成员调度会,对在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及时地研究解决,以保证实验课题的顺利进行。(2)在资料设备及经费保障方面,幼儿园将对课题组给予大力的支持,提供必要的资料和设备。

十一、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 (教基[2001]20号)《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赵忠心. 加强孩子的礼仪教育[m]. 浙江: 浙江教育报社, 1996.

[3]李生兰. 幼儿品德教育过程的优化[m]. 浙江: 浙江教育报社, 1996.

[4]刘电芝.现代学前教育研究方法[m]. 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5]祝士媛.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6]赵寄石,楼必生.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篇二: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

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

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06年9月——2006年11月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07年12月——2008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

篇二: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是我们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提出的。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实践一定能取得非常满意的实验效果,下面就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及各项实施办法向各位领导汇报。

一、有关概念、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幼儿园教育环境: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环境与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指幼儿园内教室、寝室、活动室等场所的教学设施、用具的布置(如何进行空间布置与材料的提供)及幼儿园外的家庭、社会、自然的大环境;心理环境指幼儿园的人际关系及一般的心理气氛等。具体体现在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教师与教师间的相互作用、交往方式等方面。(我们课题研究仅涉及教室环境与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互动”是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完全不同的全新教学模式,它积极提倡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双向沟通,鼓励被教育者积极参与,反应和创造。幼儿与环境的互动,幼儿不仅仅是在环境中成长,也是在环境里探索和学习。因此也可将“环境视为幼儿的老师”,互动式的教育环境可让幼儿体会到自己是环境的主人,有利于萌发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研究背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新《纲要》强调给幼儿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多层次,具有选择性和自由度的,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触到的环境,使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在与环境主动积极地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将环境的教育价值摆在了整个教育的重要位置。但从现状看却存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环境创设内容上追求精致美观,缺乏教育性;布置的形式上单调,缺乏多样化;布置方法上,主要以教师的设想、愿望出发,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因此,我们应创设与幼儿互动的环境,让幼儿用环

境记录、描述自己一日生活,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环境,成为幼儿展示自己的舞台,从而发挥其教育作用,体现环境的价值。

研究的意义:通过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改变教师观念,不包办代替: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环境创设中来;探索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为幼儿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以支持和引导幼儿积极的与环境互动。促进幼儿感知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个性的和谐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

目标:

1、改变教师观念,尊重幼儿的兴趣, 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引导教师提供适宜、适度的各类材料;提供足够的、开放的时间、空间,支持、引发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建构创设意识的内容、途径、指导策略,利用环境来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积极创设平等、宽松、和谐的幼儿互动环境。以促进教师与幼儿的互动、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萌发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教育实践中提升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吸收先进教育经验:在不断地反思教学中提高教师经验总结与分析能力。

内容:

本课题分为两个子课题:第一、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第二、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

幼儿园文化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指导幼儿欣赏扎染布艺。

2、研究扎染的基本方法和一定的技能、技巧。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主动参与扎染活动。

教室空间环境与幼儿的互动研究内容:

1、在环境创设中,如何引发幼儿主动提出创设的意愿和动机。

2、研究如何在师幼互动地创设环境中培养幼儿主体性、积极参与性为主线,选择与安排相关合理、有趣的内容。

3、研究教师如何运用指导策略,引发并促进幼儿主动参与环境创设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由课题组人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与现有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

(2)比较法:通过比较前后测幼儿与教育环境的互动情况,从理论角度分析幼儿如何更好地与之互动,为教育的实践奠定基础。

(3)行动研究法:以实践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采用实践——反思——再实践的行动研究,从而不断探索出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一系列教育方法的研究策略。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教育措施、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组织由园长挂帅、业务园长、教研组长及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我园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展开关于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现状调查。在研究中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以保证实验研究的效果,具体分三个阶段实施:

2006年9月——2006年11月 第一阶段:筹备阶段:搜集有关资料,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好观察记录及实验方案。

2006年12月——2007年11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进行具体的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前一阶段的观察,从改变教师观念,创设良好的物质与心理环境,指导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真正达到环境与幼儿的互动。

2007年12月——2008年2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对整个实验过程的资料、信息、音像等进行综合、归纳、概括、总结;撰写工作报告及实验报告、结题报告,最后出版本课题研究的成果集,制作一套环境创设课例光盘和课题研究过程光盘,举办有关课题成果的展览并推广。

五、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我园虽仅成立两年的时间,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先后被确立为徐州市一类幼儿园、市示范幼儿园、市巾帼文明示范岗、市优秀家长学校、徐州师范大学社区学院教育基地及青年路小学、公园巷小学、徐师附小、解放路小学等教育实验小学幼小衔接实验基地。

在课题开展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如:调查幼儿对现有教育环境的反映、认知,写出观察记录;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如何进行创设才能与幼儿互动,掌握了环境创设的要求、内容和方法,写出了实验方案;认真阅读、理解相关的书籍如《幼儿园环境布置的思考》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让环境和材料与幼儿对话》等,从多

方面、多角度了解幼儿园教育环境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需要,还专门组织教师到苏州、贵州等地方学习扎染工艺。

另外,我园将拨出专用经费,应用到科研课题上来,以保证课题实验的正常进行。

六、预期研究成果

1、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调查与分析。

2、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方法与策略。

3、教师在课题中的观察指导个案及成长发展。

4、幼儿成果展示。

5、与课题有关的教养笔记和论文的发表。

6、关于《幼儿园教育环境与幼儿互动的研究》实验报告与工作报告。

7、关于课题研究的音像资料。

七、课题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指导课题研究,必须实事求是、客观,科学地进行调查研究,重实证、重理性;合理运用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比较法和经验总结法等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人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以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行动。

3、及时慎重地、细致地收集实验资料,注意收集点滴的实验成果和体会,以保证课题研究获得良好的成果。

篇三:幼儿园开题报告

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

峰峰矿区滏泉幼儿园 鹿国栋

一、课题的提出

《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形成文明交往习惯。为此,我们在幼教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将文明礼貌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对幼儿的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的“语言美”。在文明礼仪众多领域中,礼貌语言是幼儿养成好的文明礼仪、与人接触的前提,因此,文明礼貌语言的养成始终是孩子礼仪教育的重要环节。

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是儿童通过言语这个“外壳”来形成思维的最佳期,因此在幼儿道德品质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婴幼儿期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也成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幼儿的语言发展是一个逐渐分化的过程,他们首先获得笼统的或一般的语言思维,然后逐渐分化为较细致而具体的语言思维。因此,在养成教育领域中,礼貌语言的养成教育是我们幼教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值得探索。

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农村幼儿的礼貌语言相对较匮乏,大部分孩子都是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父母在外地打工,家庭教育薄弱,一句简单的问好或向父母家人表达爱意都比较困难,而城市幼儿的内向或羞于启齿,也使得在礼貌语言教育方面较为淡薄。即使是重视礼仪教育的人,更多的偏重于养成教育中的行为教育,而忽略了人际交往最基础的工具——礼貌语言,因此我们课题组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研究这一课题。

二、省内外研究现况分析

关于本课题的内容,我们课题组的成员翻阅了各种资料进行调查,发现与幼儿礼貌教育的相关内容比较多,大部分是关于幼儿养成教育的,而针对幼儿礼貌语言方面的研究比较少,并没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

河南省嵩县的王闪闪老师提出“加强文明礼貌教育,培养幼儿语言美”,要求教师要用亲切动人的礼貌语言,拨动幼儿共鸣的心弦;还要以身作则,让幼儿学有榜样;应该创设良好的环境,巩固礼貌语言;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强化文明礼貌教育;最后要加强家园联系,家园共育。

成珊、李红霞、王景娥老师也做出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报告》,发现影响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他们通过不同的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指出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是幼儿品德教育的重点,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因此制定了培养幼儿文明礼貌习惯的目标,语言方面:能坚持主动问好,能坚持使用文明用语;行为方面:没有推打拥挤现象、无争抢东西的现象、无随手扔东西的现象、能与同伴一起愉快、友好的玩、能关心帮助同伴;举止方面:无抠鼻子和挤眼睛的现象、无咬指甲的现象。

我觉得在他们的研究基础之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还有许多值得研究的地方,本课题将立足于教师的教法,幼儿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做深入的研究,研究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促进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1、礼貌:是指人与人交往中,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并从语言和动作表先出来。其核心是有爱心会关心和尊敬他人。

2、礼貌语言:是人类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协调人际关系、促进交流

成功的必要手段。

3、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养成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的,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也包括良好习惯的训练,及包括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培养。

4、对策:本意是指古代应考的人回答皇帝所问关于治国的策略,现多指对付的策略或办法。

四、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新《纲要》明确要求“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本课题是从幼儿认知和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老师的合理组织和引导,让幼儿在养成良好文明礼仪的基础上,综合处理有关信息,加以整理组织成较规范的礼貌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旨在引导儿童对自身及日常司空见惯的现象加以关注、概括和交流,也常常为之引发热烈的讨论,甚至争论,从而使幼儿的礼貌语言得到发展也使其社会性情感得到完善。

在幼儿园实施礼貌语言养成教育,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倾听、表达、阅读、书写能力,更是养成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的研究对于学校及整个社会将会有较强的实际意义及实践价值。

五、课题的理论依据

1.多元智能理论中指出幼儿的发展不可能是每一个方面齐头并进的发展,每一个幼儿都可能呈现发展的优势方面,并形成发展领域的不同的组合,在各个领域全面地得到发展的同时,各领域在发展水平、速率上又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的领域在幼儿整体的发展中相互支撑,协调发展。这就是幼儿的和谐发展。多元智能理论倡导幼儿和谐发展,充分展现幼儿发展的潜能。根

据这一思想,可以完善和重构关于幼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和谐发展应该是现代教育评价幼儿的一个重要尺度 。

2.本课题研究主要依据王敏勤教授的整体构建和谐教学法理论。和谐教学整体建构思想注重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和游戏习惯。充分依据教材中的典型内容,在幼儿掌握了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幼儿主动运用,适当拓展,自觉地把掌握的方法、规律迁移到自己的游戏之中,从而培养幼儿的学习和游戏能力。

六、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课题的研究目标

1、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出“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2、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养成符合幼儿心理的文明礼貌语言的习惯。 课题的研究内容

1、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提出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环境设置的研究;

2、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活动的设计研究。

3、幼儿园文明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在日常交往活动中的渗透研究。

七、研究方法:

1、调查法。在研究期间期采用座谈、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2、观察法。

3、行动研究法。边实践边研究,循序渐进,不断反思,不断修正,探索最佳培养策略。

八、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10—2011.12)

课题组每位成员认真学习《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不断更新观念,召开座谈会,构建现代生活礼仪养成教育背景下的幼儿礼貌语言教育的新目标、新内容、新方法。

第二阶段:研究初期阶段(2012.1—2012.4)

1、召开家长会,了解家长对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看法,以利于家园合作开展有效的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写出调查报告。

2、课题组成员在调研的基础上将所学的新的教法理论注入幼儿活动一日常规, 以月为单位,每月一篇教学反思,根据自己课堂上的“亮点”,记录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定期进行研讨,一月一总结。有了理论知识后再用到幼儿活动实践中去,寻找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对策。

第三阶段:研究中期阶段(2012.4—2012.7)

课题组成员每人准备一篇优秀教案,一个优质的半日观摩活动,组内成员观摩、评议,进行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初探。

第四阶段:研究结题阶段(2012.8—2012.10)

整理课题资料,写出研究报告、论文,完成终结性研究报告。开展多种形式的展示活动。有效推广运用课题研究成果。

九、预期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结果名称及形式

研究报告:《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研究报告》 鹿国栋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探究》 程丽华

论文:《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对策的思考与构建》 许静

《如何培养幼儿礼貌用语习惯》、《浅谈幼儿礼貌语言养成教育的培养》优秀案例汇编 刘超霞 王玲

十、课题研究的组织与管理(成员分工、经费、 管理、现有基础、制度保障等)

我园有从事教育科研多年的幼教专家做指导,具备一定的研究及指导能


幼儿园课题开题报告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54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