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傈傈族舞蹈

时间:2017-01-18 06:02:1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展示课教案-中华大家庭《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第五课: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黎族 傈僳族

教学内容:

本课介绍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从五个民族的人口、主要聚居地等方面入手,结合经济生活方式、服饰特点等内容,对五个民族进行分析。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黎族、傈僳族的基本情况和主要特征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区分本课的民族。培养学生学习并理解不同民族文化的能力。

3.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增进对各民族的了解,学会欣赏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尊重其风俗习惯,进而学会尊重和平等对待各民族兄弟姐妹,形成民族团结的基本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这五个民族的人口数量、主要分布区域、服饰特点、主要风俗习惯等基本情况。

2.难点:进一步理解民族文化与民族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出示四幅少数民族代表性建筑的图片,看一看,它们分别是哪些少数民族的哪些代表性建筑物?

(满族的大政殿、藏族的布达拉宫、侗族的风雨桥,哈尼族的蘑菇房)

2.讲故事:哈尼族的蘑菇房

师:哈尼族的蘑菇房是哈尼族人智慧的体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哈尼族、哈萨克族、傣族。

二.教学过程

1.师:你知道什么是梯田吗?简单说一说梯田的特点。 展示图片:各种梯田的图片

师问:这些梯田有什么特点?

2.师:梯田的共同之处就是都处于山区或者丘陵地带,地里落差比较大,在无法形成大片田地时,只能依据山势,修造一小块一小块的田地,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一层一层的梯田。居住在云南省的哈尼族就创造出一套垦种梯田的经验。他们利用地理环境的特点,把终年不断的山泉通过沟渠引进梯田。

3.哈尼族的梯田是大地艺术。

4.师:你知道哈尼族有多少人口吗?你还知道哈尼族的哪些情况?

学生汇报。

5.哈尼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主。

6.哈尼族的节日盛宴:长龙宴。

7.哈尼族的传统节日:十月节,六月节,尝新节等。

8.小结:

哈尼族有景色如画的梯田,有别具一格的蘑菇房,都是因为他们居住在山区。我们现在在去看一看居住在高山山麓、河谷、盆地的哈萨克族,他们是怎样生活的?

三.哈萨克族

1.向学生展示云南以及新疆的风光图片。通过引导学生了解哈萨克族。

师:哈萨克族人口1600万。在中国主要分布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人口125万。善刺绣,绣品已出口到日本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哈萨克族的游牧文化在哈萨克族的游牧、迁徙过程中吸收周围民族的文化内容,创造出了具有特色的哈萨克民族文化。

2.介绍哈萨克族的主要分布地区,传统节日。

3.哈萨克族的服饰特点。

4.哈萨克族的传统帽子,以猫头鹰的羽毛作为装饰,象征着勇敢和坚定。

5.哈萨克族的住房:

春夏秋三季的活动毡房和冬季的木房或土房。

6.哈萨克族人的体育活动:

赛马、摔跤、叼羊。

a.区别前面学过的蒙古族、满族、和哈萨克族的摔跤有什么不同?

b..知道马对于哈萨克族的重要性,了解叼羊的来历,欣赏哈萨克族赛马和叼羊的图片。

7.哈萨克族的民族禁忌。

四.傣族

1.猜一猜;有一种以动物名字命名的舞蹈是什么舞?

2.孔雀舞是傣族的传统舞蹈。

课件展示孔雀舞的图片,

3.师:你知道傣族有多少人口吗? 他们主要居住在哪里?

4.傣族的饮食文化,傣族人的竹筒饭也是很有特色的。(展示竹筒饭)

5.傣族的居民建筑。

傣族传统的住宅是竹楼,展示竹楼图片。

傣族竹楼的特点:多用竹子搭建,通风透光,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住人,下层用来饲养牲畜、堆放杂物或是织布。 傣族竹楼的优点:1.防潮湿

2.散热通风

3.避免虫兽侵袭

4.可避洪水冲击

6.傣族的盛大节日。

(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

了解泼水节的来源,知道关于开门节和关门节的小知识。

7.傣族的民族禁忌。

8.傣族歌舞。

欣赏孔雀舞《月光下的凤尾竹》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了解了哈尼族、哈萨克族和傣族这三个民族,知道了这三个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也正是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同,使得哈尼族、傣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哈萨克族则主要从事畜牧业。下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学习黎族和傈僳族。

篇二:研究性学习 傈僳族

49级3班研究性学习报告

课题名称:关于傈僳族的研究

研究人员:张晓彤 岳文燕 张文君 辛月

指导教师:张治薇

内容提要: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

关键词:傈僳 中国少数民族 风俗 民族团结

正文

在中国西南地区,有一片云集着名山大川的神奇土地,这里有巍峨高耸的高黎贡山,有举世闻名的怒江大峡谷,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自然景观。一个以歌为伴,“盐,可以一天不吃;歌,不能一天不唱”的古老民族——傈僳族就主要聚居在这里。

傈僳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于青康藏高原北部,现有人口57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泸水、福贡、贡山、兰坪等县。其先民原来居住在金沙江两岸。16世纪以后开始迁

入怒江、德宏等地。族称唐代即已见诸史端,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傈僳族先民最早生活在四川省的雅砻江和金沙江两岸的广大地区公元8世纪中叶,傈僳族处在“勿邓”、“两林”、“丰巴”三个强大的乌蛮部落的统治下,没有形成统一部落组织。12世纪以后,先后受元代丽江路军民总管府、明代丽江土知府木氏的统治。14世纪后,傈僳族以仍以狩猎、采集为主,以兽皮作纳税,处于受官家剥削的社会地位,到了16世纪中叶,由于木氏土司的残酷压迫,傈僳族人民在头人木必扒的率领下,渡过澜沧江,翻过碧罗雪山,迁到怒江地区。这是傈僳族最早从四川进入云南怒江地区的时间。这也是傈僳族历史上第一次大迁徒,也是最早进入怒江的傈僳族。现在怒江地区广泛流传着荞氏族的首领瓜木必须带领下,迁入怒江时可歌可泣的故事。作为民族自称音译的“傈僳”二字,历史上曾有“栗粟”、“力苏”、“傈僳”、“力些”、“力梭”、“黎苏”、“俚苏”等不同写法。

傈僳族操傈僳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原有西方传教士创制的大写拉丁字母及其倒写变体做字母的文字,还有一种自己创造的没有字母的音节符号,均因结构不完善,未通行。1957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文字。

傈僳族人勤劳勇敢,能歌善舞,文化艺术丰富多彩。信奉原始宗教。20世纪初,一些西方传教士进入怒江、德宏地区,传入基督教。傈僳族人民勤劳勇敢。历史上,为反抗阶级剥削、民族压迫和英、

日等外国侵略者的入侵,曾揭竿而起,进行过多次可歌可泣的斗争,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西南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

傈僳族节日众多,规模较大的有“阔时节”、“新米节”、“刀杆节”、“火把节”、“收获节”、“澡塘会”、“拉歌节”、“射弩会”等。 “阔时节”,亦作“盍什节”。“阔时”是傈僳语音译,“岁首”、“新年”之意。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因过去多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日期,故各地没有统一、确定的节期。一般多在公历12月下旬至第二年1月举行。1993年12月,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决定,每年12月20至22日为阔时节,以便让各地傈僳族同胞能同迎新年,共庆佳节。

节日期间,一般都要酿制水酒、杀鸡宰猪、舂粑粑,准备各种丰盛的食品。还要采折与全家男人人数相同的松树枝插在门口,寓寄祛疾除病,幸福吉祥。同汉族的习俗一样,除夕之夜要吃团圆饭。即使有人身在他乡,家人也要为他留出席位、摆设碗筷。有的地方,从除夕开始,禁止到别人家里去,即使是分了家的父子兄弟也不能往来。直到初三后才解除限制,多数地方从初一开始,人们便聚集在晒场或开阔地,开展对歌、跳舞、荡秋千、射弩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怒江地区的傈僳族同胞有的还要前往泸水县登埂澡塘参加“澡塘赛歌会”活动。 有趣的是,过阔时节时,傈僳族同胞谁家舂出的第一块粑粑都会先拿给狗吃。据说,这是为了感谢狗“给人间带来粮种”。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除了

分出一小碗喂狗外,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

刀杆节在傈僳族农历二月八日,傈僳族农历二月八日的刀杆节,相传是纪念一位对傈僳族施以重恩的古代汉族英雄。傈僳族人民把这位英雄献身的忌日定为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并用上刀山、下火海等象征仪式,表达愿赴汤蹈火相报的感情。刀杆节这天,几名健壮男子先表演“蹈火”仪式。他们赤裸双脚,跳到烧红的火炭堆里,表演各种绝技。第二天,他们把磨快的36把长刀,刀口向上分别用藤条横绑在两根20多米高的木架上,成一刀梯。表演者空手赤足,从快刀刃口攀上顶端,并在杆顶表演各种高难动作。如今,这项惊险的传统祭奠仪式,已演变为傈僳族好汉表演绝技的体育活动。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现在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江沙埋情人”,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

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怒江峡谷的傈僳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春浴”的风尚。凡沿江两岸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人们欢聚沐浴的场所。他们认为只有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 有许多傈僳族分布的山区,气候异常复杂。例如怒江、碧江、福贡、贡山、泸水地区,尤其是碧罗雪山、高黎贡山,一东一西,雄峙怒江两岸。怒江、澜沧江、独龙河谷到山巅,垂直落差4000多米,形成了热、温、寒三种不同的气候。午时在江边挥汗如雨,可是在山巅上,早晚仍是数九寒天,而山腰却是温和宜人。长期以来,傈僳族人民非常熟悉地根据地形分布的海拔高度的时序,科学地掌握生产节令和安排作物品种。他们根据山花开放、山鸟鸣啭、大雪纷飞的这种自然现象变化规律创造了“自然历法”,并将其作为判断生产节令的物候。多年来,傈僳族人民已习惯于把一年四季划分为:花开月〈三月〉、鸟叫月〈四月〉、烧火山月〈五月〉、饥饿月〈六月〉、采集月〈七、八月〉、收获月〈九、十月〉、煮酒月〈十一月〉、狩猎月〈十二月〉、过年月〈一月〉、盖房月〈二月〉等十个季节 据《云南备徵志》载:“耕种皆视花鸟,梅花岁一开,以纪年,竹花六十年一开,以记甲子,

篇三:“阿尺木刮”

浅析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传承与保护

摘 要: 在云南西北部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流域,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笔者以在怒江州傈僳族传统舞蹈的考察为依据,通过对该地区代表性民间舞蹈“阿尺木刮”和“鸟兽”的分析,探究传统民间舞蹈蕴含的内在民族文化特征,解析傈僳族传统舞蹈在当代演变,力求能更好地把握好傈僳族舞蹈在当代的发展。

关键词:傈僳族;民间舞蹈;文化特征;传承保护

前言

在云南西北部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流域,因其独特的自然环境,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交通发展的滞后,是这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仍得以保留。傈僳族是云南西北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生活在这个被誉为“东方大峡谷”的怒江流域地区。

笔者曾有幸到当地参加怒江州云南首届民族服装演出,便对当地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并且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县六库镇和鲁掌村实地调查了解傈僳族民间舞蹈现状。

一、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

(一)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的文化

傈僳族,现有人口57.5万(1990年)。傈僳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其余部分分布在四川省。傈僳族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代,唐朝时被认为是“蛮”的一部分。傈僳族和彝族、纳西族在族源上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7世纪到19世纪的200多年中,傈僳族有几次大的迁徙行动,有成批的傈僳族从高黎贡山进入缅甸境内,另外有几批向南沿着澜沧江、怒江,经由镇康、耿马、沧源、孟连,抵达老挝、泰国等国,这就形成了傈僳族大分散、小聚集,跨境而居的分布状况。怒江流域的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只舞不歌,完全以竖笛(与羌笛相似)、横笛、琵琶、二弦、西北民族乐器和自制的弹拨乐器“达比亚”为舞蹈伴奏。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怒江傈僳族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傈僳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了该民族时代传承下来的民间传统歌舞--“阿尺木刮” 。

(二)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基本特征

怒江州泸水县傈僳族历来能歌善舞,歌舞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民间传统舞蹈既是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生动记载了傈僳族的社会变迁,又是傈僳族群众文化交流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途径。傈僳族民间舞蹈因地区不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征。

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歌是他们最喜爱的艺术活动。傈僳族民歌按体裁可分为六大类:一是“木刮”,意为古歌古调,是老人唱的叙事抒情调。

二是“摆时”,为一人领唱众人合唱,是一种少见的多声部原始复式音乐珍贵遗产。三是“哟依”,即哼歌,主要唱悲欢离合的生活故事和情歌。四是“切我”,意为抒发心底的歌。五是礼俗歌,有迎亲调、挽歌祭祀调等。六是儿歌,类似童谣、摇篮曲等。

(三)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的基本特征

1、“阿尺木刮”的含义

“阿尺木刮”,意为“山羊的歌舞”,发源于维西县澜沧江流域,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

2、“阿尺木刮”的产生

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流传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叶枝镇的同乐、新乐一带,是当地传统的自娱性民间歌舞。维西历史上交通闭塞,傈僳族少与外界往来,生产方式基本处于半农半牧阶段。山羊是家家必养的牲畜,羊与维西傈僳人的生活关系极为密切。“阿尺木刮”亦与山羊有关,是维西傈僳人传统生产生活和思想感情的生动表现。

3、“阿尺木刮”的特征

“阿尺木刮”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参舞者分男、女两队,每队有一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词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完。

“阿尺木刮”舞者的服饰十分独特,据清代余庆远《维西见闻录》记载,表演“阿尺木刮”时“男挽髻戴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出入常佩利刃。妇挽发束箍,盘领衣,系裙裤”。这种别具一格的服饰到20、21世纪已不多见,在“阿尺木刮”表演中仍保持“编麦草为缨络缀于发间”的惟有叶枝镇境内的傈僳族。“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的跳法,一共有十多种,动作及声音都明显模仿山羊及游牧生活中的一些事,具有浓厚的原始性和自然性。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傈僳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阿尺木刮”是一种群众自娱性舞蹈,流传于以叶枝乡的澜沧江上游地带,其特点是不用乐器,自始至终踏歌起舞,乐歌以领唱和伴唱合成,每一乐曲开头,都有一个无唱词内容的起音,其音颤抖悠扬,宛如旷野里山羊的悠悠长鸣。每队

1名领唱者,其余合唱,唱的内容十分丰富,可从远古洪荒的神话传说,唱到身边的生产生活,可承袭前人留下的唱词,也可即兴自编自唱。参舞者分为男女两队,如果男、女两队的领唱者旗鼓相当,往往一场“木刮”唱几天几夜尚不能绝。 “阿尺木刮”舞蹈的跳法共有十多种,包括“左倮邓”(舞圆环)、“腊腊邓”(进退舞步)、“洒托闭”(三步跺脚)、“阿尺邓”(跳山羊)、“别别玛”(舞旋风)等,其中“玛夺担”(寻求爱侣)、“矣然邓”(迎宾客、)等在特定场合才跳,不同的跳法还配有大圆圈、直纵队、半圆弧等不同的队形。[

双圆圈 半圆弧直纵队

绕八字 大圆圈

图 傈僳族舞蹈“阿尺木刮”队形

(四)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 发展的历史根源

1、“阿尺木刮”的发源地

“阿尺木刮”的发源地是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叶枝乡同乐傈僳大村,这个村寨的傈僳族居民全部是用原木搭成的“木棱子”,呈阶梯状一层层分布在山坡上。

2、“阿尺木刮”的发展

“阿尺木刮”涉及傈僳族人民婚丧嫁娶、节日喜庆、欢庆丰收、喜迎宾客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和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随着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视,“阿尺木刮”作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载入了《中国民间舞蹈集成》。“阿尺木刮”舞蹈形式热烈奔放,风格独特,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民间艺术形态。

二、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的传承

“阿尺木刮”舞多次走出大山到县城、到州府中甸演出。 “阿尺木刮”如今广泛流行于叶枝乡的村村寨寨,成为活跃山区各族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逢年过节或收获季节,高山深谷中的傈僳族山寨,到处篝火熊熊,灯光明亮,各族群众手拉手,跳起“阿尺木刮”,歌唱赋于人类生命的大自然,歌唱给大地带来光明的日、月、星、辰,歌唱五谷丰登、牛羊成群的幸福生活。“阿尺木刮”被专家认定为有较高艺术价值的民族歌舞,编入《中国舞蹈集成》。

(一)本土艺人的传承

在当地有很多表演“阿尺木刮”的民间艺人。其中达普罗村的邓有妹和鹿

马登村的车四恒,他们是当地比较著名的两位傈僳族民间艺人。他们都是当地“木刮”的领舞者。现在44岁的邓有妹告诉笔者,从他爷爷起,一家三代都是村里的歌舞能手,他父亲不但舞蹈跳的好,还是远近闻名的傈僳族传统乐器“期奔”的制作人,他从小跟父亲学习传统民族歌舞制作。现在邓有妹带了13个徒弟,向他们传授傈僳族传统歌舞和传统乐器制作工艺。由于他们的勤学苦练,他的歌舞技能在当地小有名气,并成为政府首批授予民间艺人称号的艺人。在这两位民间艺人的带领下,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学习了当地独特风格的傈僳族民间舞蹈“阿尺木刮”。

(二)旅游者的传播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和我省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本省游客以及国外的游客都被怒江傈僳族民间舞蹈文化所吸引,都纷纷的来到当地旅游参观当地文化和体验当地传统的独特民族风俗 。“阿尺木刮”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保护,成为了当地一道亮丽的民族旅游文化品牌,引起了众多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新闻媒体的普遍关注。当地的老百姓告诉笔者,虽然现在的社会越来越发展了,但是他们的传统民间舞蹈在老一辈艺人的细心传承下,不会受到现代气息的影响,仍然保留着传统的舞蹈套路。有经验的成功人士还告诉笔者我们这些来自民间的原生态文化,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和发展前景。

(三)现代教育的传授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和国家的重视,他们的文化不仅走出了大山还走上了国家的舞台、世界的舞台。在我国对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教育重视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舞蹈也陆陆续续的走入了我国舞蹈教育的课堂。

三、傈僳族传统民间舞蹈“阿尺木刮”的保护

(一)当地民间艺人的保护

怒江“阿尺木刮”傈僳族民间舞蹈充分表达了傈僳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本民族历史的感知以及对本民族未来的信心和憧憬。体现出傈僳族人民和平友好、勤劳勇敢、团结自强的民族精神。此外,“阿尺木刮”傈僳族民间舞蹈让人吸引的还有傈僳族人民情感的真实和真诚。怒江傈僳族人民生活在怒江高山峡谷之中,险恶的环境封闭使他们内心充满与外界的沟通交流的强烈渴望。舞蹈自古就是交流的媒介,使傈僳族人民在舞蹈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真诚的交流愿望。

“阿尺木刮”充分表现了傈僳族人民对各种动物的挚爱以及向恶劣的生存环境作艰苦卓绝斗争的乐观向上精神,保留了浑厚古朴的原始艺术风格和特色。它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

(二)当地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文化部门对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保护项目制定了详细的保护方案,通过开设“阿尺木刮”传承点、组织农民演员排练表演等,使之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云

南傈僳族歌舞“阿尺木刮”,把傈僳族的舞蹈、音乐、民俗、服饰等融为一体,热烈奔放,风格独特,体现了厚重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民族特色。

(三)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现在国家越来越注重少数民非物质文化文化遗产的的保护。怒江“阿尺木刮”傈僳族民间舞蹈更是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国家派遣一些专家人士到当地,通过对当地傈僳族传统舞蹈更深层次的发展趋势,研究和热爱本土文化的探索发展规律。

傈僳族民间舞蹈“阿尺木刮”用音乐和舞蹈的形式,讲述了本民族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历程,表达了傈僳族人民热爱大自然、向往幸福生活的质朴情感。古朴的舞蹈形式、古老的民族曲调,仿佛具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让人们沉浸其中。这种魅力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共同的民族情感,这种民族情感源自他们共同的民族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舞蹈充分表达了傈僳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对本民族历史的感知以及对本民族未来的信心,体现了傈僳族人民和平友好、勤劳勇敢、团结自强的民族精神。

结语

通过在泸水县的实地调查中,一直被当地群众的民间传统舞蹈深深的吸引着。这种吸引来源于两点:一是,被舞蹈中人与自然环境相融合,那种没有受过任何训练而发出的天籁之音和古朴的传统民间舞蹈的和谐之美。二是,被舞蹈中所积淀的真实质朴的民族情感所吸引。

通过对怒江泸水县“阿尺木刮”传统民间舞蹈的观赏,笔者深信,每一位看过当地群众用生命、用心灵情感展示的民间传统舞蹈的观众,都会被深深的吸引和触动,会感觉到受到心灵的洗礼。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文化与审美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7-20.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 云南卷[Z].北京:中国ISBN 中心,1987-12.

[3]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 [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1)88-94.

[4]斯陆益 傈僳族文化大观[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9-12.

[5]滇西学术文丛——傈僳族历史文化探幽[M]. 云南大学出版社, 2011-10

[6]汪陪.中国民间歌舞 [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57(6):85-87.

[7]英力.民族民间舞蹈研究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22:17-18.

[8]王克芬.中国舞蹈发展史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10-11.

[9] 尤中.云南民族史[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

[10]李子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教育意义—以怒江峡谷傈僳族民族为例

[C].2001-10.

LuShuiXian nu river, “The feet wood scrape ”Li su clan folk dance inheritance


傈傈族舞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5110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