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翻转课堂与微课试题

时间:2017-01-14 07:16:50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测试题及答案

2015学年暑假小学教师业务学习习题

一、填空题。

1、微课程的基本结构由三大模块组成,依次是(自主学习任务单)、(配套教学资源 )、

(课堂教学方式创新 )。

2、信息化教学前移,就是把通常在(教室里)完成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通过(微型

教学视频)方式,移到学生(家)里去完成。

3、自主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三个组成部分,其

中(学习指南)与(学习任务)由教师设计。

4、自主学习任务单不是提供给(教师本人)使用,而是直接提供给(学生)使用,必

须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5、微课是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

配套教学资源。

6、创作“微课”的流程大致有五个步骤:(组织团队)、(任务分析)、(录制“微课”)、

(检查质量)、(修改与上传 )。

7、按评价的时间和作用分类,可以把微课程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按评价的方法分类,可以把微课程评价分为(定量评价)、(定性评价)。

二、图表题。

请你用图表比较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教学结构的不同。

三、简答题。

1、翻转课堂究竟翻转了什么?

答:翻转课堂翻转的是教学结构,即把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堂、内化知识主要在课外颠覆

成为学习知识主要在课外、内化知识主要课堂的教学模式。

2、简述“微课程”与“微课”的区别。

答: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

资源、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微课是教师录制的以微型教学视频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给出的任务的

配套学习资源,属于微课程资源的范畴,当它与特定教学方式相联系的时候,

就成为微课程

教学法三大组成模块之一——“配套学习资源模块”。

3、学习任务设计的“六要求”是什么?

答:(1)必须满足达成目标的要求;(2)知识点转化为问题;(3)考虑知识点的覆盖面

与权重;(4)设计适当的“练练手”

(5)必备的后置任务:创建知识的宏结构;(6)提供方便的资源链接

4、微课具有哪些特性?

答:逻辑性、合理性、趣味性、科学性、视觉传达的有效性和高效学习的可能性。

5、好微课具有哪些特点?

答:(1)“微课”的逻辑性(2)“微课”的合理性(3)“微课”的趣味性(4)“微课”

的科学性(5)“微课”视觉传达的有效性(6)“微课”实现高效学习的可能性

6、简述微课程的定义。

微课程是云计算、移动互联环境下,有关单位课时教学活动的目标、任务、方法、资源、

作业、互动、评价与反思等要素优化组合为一体的教学系统。

四、实践题。

1、结合实例说说微课程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试谈在语文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在语文教学方面,微课程的出现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开拓了新的视野, 是新时代的一个新鲜事物,在语文教育界是一次全新的革命,标志着一个全新时代的来临。

我在《看云识天气》中以“卷积云”与“积雨云”为教学内容,利用思维导图制作了“微视频”,制定了“学习单”,在上课的过程中借助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学生在课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好的自学。翻转的课堂中则颠覆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的常规,此时的课堂学生成了真正的学习主人:课堂是他们交流课前学习的舞台,课堂为他们打开了求疑解答的大门,课堂成了他们拓展思维的空间??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达成自我的目标;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拥有发展的航标。而教师也真正成为了一名组织者、指导者。在教师的组织下,小组学习卓有成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错误得到了及时的纠正,思维的空间得到了拓展,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孩子们眼里,这个课堂是活跃的、不受拘束的,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了知识,在趣味活动中、在小组合作中拓展了知识。孩子们还认为课堂里的小组学习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效,小组的交流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帮助,事半功倍。全新的理念,清晰的指导,有效的学习,无限的拓展,让我们的孩子在知识中徜徉。

2、请根据本人(2015.7前)所教学科,结合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板,设计一份适合学生的自主学习任务单。

《桂林山水》学习任务单

设计者:李如飞

篇二:《翻转课堂与微课》试题

《翻转课堂与微课》检测题答案

一.填空题。(2*10=20分)

1.与学活动的全过程。

2.翻转课堂,又称“反转课堂是指把作业的教学模式翻转过来,构建学生晚上在家学习新知识,白天在教室完成知识内化过程” 的新型教学模式。

3.

4.翻转课堂的原理是理解新知在先, 应用所学在后,知识传授在课外, 知识内化在课内。

5“.翻转课堂”最早的探索者应该是孟加拉裔美国人( 萨尔曼 可汗),在为侄女和侄儿辅导数学功课的过程中,想到了制作(教学视频),让更多学习有困难的孩子享受辅导资源。

6.掌握学习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和课程论专家(-布卢姆)提出的学习课堂学习理论。

7.在我国率先进行翻转课堂研讨的主要是(C20慕课联盟的学校,)这些学校大多是师资雄厚、硬件条件好的学校。

二.多项选择题(5*8=40分)

1.微课的类型按传递方式可分为( ABCDE )

A.解题型 B.答疑型 C.实验型 D。活动性E讲授型

2.微课的类型按实用对象可分为(ABC)

A.教师专业发展 B学生自主学习 C社会大众学习 D练习巩固学习

3.传统课堂:先教后学课堂内是(ABC)

A.新课导入 B知识讲解 C布置作业

4.翻转课堂学习环境主要包括(ABCD)

A.家庭学习环境 B课堂学习环境 C网络学习环境 D学习支持服务

5.微课制作流程有(ABCDE)

A收集资料 B制作微课件 C撰写脚本 D录制微视频E整理

6.录制微课,除了要准备好PPT课件外,还应准备(ABCD)

A录屏软件 B会声会影 C拍大师屏幕录像D格式工厂

7.翻转课堂学习活动组织要求有(ABCD)

A正视学生的差异性 B注重活动设计具体化

C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 D过程监督与评价贯穿始终

8.理想状态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应具备以下特征(ABCDE)

A活动的主体凸显与多元声音的和谐共生

B活动中介的多元化与作用的凸显

C学习活动应以任务为导向且结构完整

D学习活动过程的动态性、非线性和非预定性

E活动个体与活动共同体的和谐融合

三.简答题(5*4=20分)

1. 微课的特点是什么?

答。(1).有“微”的特点。

第一.“短”教学时间短

第二.“小”资源容量较小

第三.“精”设计、制作、讲授精。

第四.“悍”学习效果令人震撼。

(2.)微课有“课”的特征

第一.目标明确。第二主题突出。第三,内容具体。第四环节齐全。

(3.)微课有“简”的制作。

(4).微课有“便”的资源

2. 翻转课堂到底翻转了什么?

答:翻转教师角色,翻转学生角色,翻转教学形式,翻转教学内容,翻转技术应用,翻转教学评价。

3. 教师在开发微课时,存在哪些问题?

答:(1).概念理解不透。(2).教学主题不准。(3).内容设计不精。(4).教学环节不全(5).录制效果不佳。(6).教学应用不够。

4. 课后,学生看微课和传统教学中的复习效果的区别是什么?

答:传统教学的课后复习,学生大多以看书、做题、背诵等形式为主,学习形式较单一,复习多以应试为目的。课后看微课,一些上课没听懂得同学可以带着学习中的问题,通过重复播放微视频答疑解惑,及时巩固本节知识。因此,学生课后看微课学习效果好于传统的课后复习。

四.问答题(20分)

翻转课堂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有哪些?

答:基于教育理想的学习评价标准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2) 评价内容的完整化

(3) 评价角度的全面化

(4)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基于教育实践的学习评价标准

(1) 课前独立学习的评价标准

第一,对观看教学视频情况的评价

第二,对完成针对性自测题的评价

第三,对平台互动交流情况的评价

(2) 课上交流探究的评价标准 第一.对独立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第二.对 合作学习过程中表现的评价 第三.。对学习成果的展示交流的评价

篇三:翻转课堂与微课问答题

一、理想状态的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应当具备哪些特征?

1.活动的主体性凸显与多远声音的和谐共生

活动理论关注的不是知识状态,而是人们参与的活动,参与活动的人是活动的主体。因此,翻转课堂的学习活动应还学习者一个主义者的地位,彰显学习者的主体性。也就是课程学习活动应从教师的独白到师生的群言、到不同的声音之间的对话。

2.活动中介的多元化与作用的凸显

课程学习活动应克服单一途径的限制,合理、适时地运用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信息技术等各种中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借助中介感知知识的存在,理解知识的本质。

3.学习活动应以任务为导向且结构完整

将“任务”作为课程学习活动的中心,使知识学习转化成一种“任务”导向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主动构建获取知识,完成意义的生成。

4.学习活动的动态性、非线性、和非预定型

学习活动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翻转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不应也不能按照固定的、预设的学习进行,而应以“任务”为中心,以“动态、非线性、非预设”为活动的构建特征。

5.活动个体与活动共同体的和谐融合

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人知识的自我构建,也是与他人交互的社会性构建过程。

二、翻转课堂的突出优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习感到很新奇,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的兴趣,他们能够在微课学习的基础上自主进行探究,从而在读与写,方案运用中完成预设教学目标,重难点得到有效落实。

2.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微课的使用更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完成了知识点概念的系统预习理解,达到预设作用。

3.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能。

课上学习中,由于课前微课的使用,我们节省了一些概念上的讲授时间,通过对学生课堂反馈,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难点指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翻转课堂与微课试题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9107.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