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时间:2017-01-13 07:16:5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结课论文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学院:基础教育学院

专业:小教语文

班级:13级语文二班姓名:闫亚峰

学号:20131105307

2015年11月16日

探索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及其旗政府百灵庙地名的由来

[摘要]: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

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是包头下属的一个旗县,它又包含七个镇、一苏木、一工业区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主流,切实反映出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关于达尔汗茂名安联合旗的地名由来及其演变,则是本文追溯的重点。同时对在宗教影响下的百灵庙的地名形成进行分析。

关键词: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 百灵庙康熙

正文:

我的家乡是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简称“达茂旗”,它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下辖的一个旗,地处中国北疆,是内蒙古自治区19个边境旗和23个牧业旗之一,旗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地处呼包两小时经济辐射圈,区位优势明显,素有“草原码头、陆路口岸”之美称。最为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少数名族聚居的旗县,我们每年都会召开具有名族特色的那达慕大会。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听爷爷说在1996年1月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由原乌兰察布盟划归包头市管辖,成为包头唯一的边境旗县。全旗总面积1817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83万人(蒙古族1.73万人)辖7镇1苏木1个工业园区。

关于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地名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第一种说法是:《蒙古源流》卷6载:“凡有出力一切人等,俱赏给‘岱·达尔罕’名号。张尔田补注:达尔罕,有勋劳免差役之谓。‘岱达尔罕’,大达尔罕也。”由此可见,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最初的名字是由当时的统治者奖赏后命名的,以受封部落蒙古族茂明安部而得名。

第二种说法是:“达尔罕,来自外蒙古喀尔喀部。属于土谢图罕和诺颜两个部落的一个分支。康熙八年也就是公元1663年,清政府为统治出台盟旗制度分而治之,当时分为100个旗,其中内蒙古51个旗。外蒙古49个旗,其中就有达尔罕,与茂明安部落的联合,称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由此,达尔罕、茂名安两个部落正式联合成为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

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匈奴游牧名族就在此居住,随后鲜卑族、突厥族、蒙古族都在此定居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5月1日和6月1日,达尔罕、茂明安两旗相继建立了人民政府。1952年两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旗政府所在地迁到百灵庙镇。

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居民大多居住在旗政府百灵庙,百灵庙位于大青山以北的盆地中,艾不盖河流过镇内,向北汇入腾格诺尔。关于百灵庙地名的由来也主要有一下两种说法。一是:清康熙年间达尔罕贝勒建庙于此,始称“贝勒庙”。庙成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赐名广福寺,为藏汉风格合一的庙宇。据记载,庙内香火最盛时喇嘛达1200多名。现在仍然在接受各方僧侣的朝拜。每逢初一十五,广福寺即最初的贝勒庙便开放接受游客和信仰者的参拜。百灵庙是由贝勒庙转音而来。初为“白林庙”,后改“百灵庙”。二是:百灵庙为其谐音,因庙周围风景秀丽,庙前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河两岸的草地上开满了各色无 名的野花,风和日丽之时,常有一群群百灵鸟在附近婉转鸣啼,百灵庙这一名称也就得以流传了下来。当然作为蒙古族聚居的地方,当地蒙古族更习惯于称为巴吐哈德苏木,意为营盘庙。这是因为在百灵庙这个美丽的地方曾经上演过一场轰轰烈烈的看日战争运动。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及内蒙古东部沦陷。日本帝国主义得寸进尺,又把侵略的魔爪伸向了内蒙古西部。他们选中了在蒙古族政界人士中活跃的德王充当他们的走狗,多次派遣披着各种外衣的日本特务出入百灵庙。德王这种公开和日本侵略者勾结,出卖民族利益的行,引起了当地正义的蒙汉民众的反对,一场脱离德王的武装起义,正在他的保安队官兵中悄悄地酝酿着。

1936年,2月21日,在这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百灵庙周围一片寂静。没有回家的蒙政会的官员和保安队官兵们,有的围在一起打牌,有的躺在炕上抽着大烟闲聊。警卫中队队长巴振玉的蒙古包里也正围着一伙人打牌。一切似乎和往常一样。闹钟的时针悄悄地指向了11点半,教官云蔚和蒙政会保安处科长云继先、朱实夫3人,不动声色地走出蒙古包,按照预先的安排,分头行动了。他们的目的是打到日本走狗德王,推翻它的统治,脱离日本人的魔掌。战斗进行了两个多

小时,胜利结束。各路人马陆续到过南营盘,和在这里负责说服南卡中队队长云秉章参加起义的云继先、朱实夫相会了。战士们个个欢天喜地,互相传告着战斗中的惊险场面。由此,百灵庙也有了营盘庙的称法。

幸运的是,每日站在窗边,可以看到艾不盖河水在静静流淌,抗日英雄纪念碑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历史的印记。在晚上,我也会陪着妈妈去广福寺广场散步。广福寺庙由5座大殿、9顶佛塔和36处藏式结构的院落组成,总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各处殿塔雕梁画栋、廊柱林立,墙壁上彩绘着佛经里的人物故事,造型生动,构图细腻。清康熙皇帝御赐满、蒙、藏、汉四种文字书写的匾额“广福寺”悬挂于大佛殿正门上方。由此可见它的诞生与康熙皇帝密不可分。康熙三十三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时途经此地,看到这里地势险要,是漠南通往漠北和新疆地区的交通要塞,于是就决定在此建庙。康熙四十年,着手筹款备料,聘请工匠。从宁武、乌喇特、五当召、大库伦等地驮运木材,从山西、归化城请来建筑艺人。 翌年,达尔罕贝勒旗第二代亲王奉康熙皇帝的旨意,正式破土动工,采用汉、藏两种方式,用三年零两个月的时间,建成了主殿朝克沁独贡。亲王呈报朝廷,康熙皇帝赠送朱墨《甘珠尔经》,赐庙名为“广福寺”(蒙古语名为宝音巴达拉古鲁格其苏木)。

[结束语]

地名是与文化、历史、地理语言、名族密不可分的名称。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达尔罕茂名安联合旗是由政府命名的。属于驻地名。从宗教的角度看,百灵庙又是由广福寺来命名。反映了佛教在本地的深刻的影响。在探索地区名称由来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个地区的文化、历史。感受这个地区的历史气息。

篇二:汉字与传统文化

汉字:传统与现代

——“字思维”说的商榷

关于汉语的语言特质及其诗性(与西方拼音文字相比)的争论自五·四以来已掀起过多次。而以汉语文字自身的特性为基础,与西方文字进行文化、哲学上的比较,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诗学或美学标准(甚至哲学体系),也是近代以来许多人所尝试过的。石虎先生的“论字思维”可以看作这一尝试最新的代表之一(见《诗探索》96、2、)。

该文提出了汉字是汉语诗歌诗意本源的思想,“亚文字图式”的构成法则,以及“中国人的字信仰”、“汉字有道”、“汉字的两象思维”等等问题,颇能发人深思,并由此而引来了一场有益的讨论。然而细读全文后,对于作者的本意,以及文中所持的态度,却让人感到难以索解,亦觉颇有可商榷之处,不揣浅陋,在此提出以就正于方家。

通览全文,作者的意思似乎是要论证汉字的字形本身就包纳有涵盖宇宙的“道”之深意,并以之为本,驳斥了一种“字,不是诗”的所谓“字蒙昧”的说法,认为单字虽然不是习惯上的诗概念,但具有诗性质。“它可以统领一首诗歌的全貌。”我不知道这一见地在多大程度上受到了作者自身的绘画实践以及传统文论中的影响。

在我看来,这一“字思维”基于“字象”这一基本概念以及由此而构造出的“象——意——道”的认知(审美)结构在中国传统的画论与文论中很早就有所表述。对此,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曾有过深入的探讨,如他曾说:“《淮南子》的《天文训》首段说:‘??道始于虚kuo(通廓),虚kuo生宇宙,宇宙生气??。’这和宇宙虚廓合而为一的生生之气,正是中国画的对象。而中国人对于这空间和生命的态度却不是正视的抗衡,紧张的对立,而是纵身大化,与物推移。中国诗中所常用的字眼如盘桓,周旋,徘徊,流连,哲学书如《易经》所常用的如往复、来回、周而复始、无往不复,正描出中国人的空间意识。”(《中西画法所表现的空间意识》)

而在书法上,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也有论笔法说:“于天地山川得其方圆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其经纬,昭回之度。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幽至于鬼神之情状,细至于喜怒舒惨,莫不毕载。”(宗白华《书法在中国艺术史上的地位》)

关于中国书法中所蕴含美学思想更深入的阐释,可参见宗白华《中国书法里的美学思想》。在这里我仅仅想强调的一点是,中国传统的文艺批评不仅很早就注意到了字形(象)的意义,同时也很早就超越了“形”

而进入了“神”的范畴,并由此而衍发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的审美“神韵”说,而神韵说的精髓和内涵又决非字象说就可以包纳得了的。

认为汉字字象从结构上具有“宇宙图式”云云深意,并由此推出作为“亚文字符号系统”的汉字不同于(从本质上高于)“ABC”的拼音文字,这一推论无论从逻辑上还是从现实上看,都有着许多难于自圆其说的含混之处。

其一、东西方文化(文明)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差异在结构上是否具有同构性或者说可比性(这三个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使用的层次与方式是如此的不同)。姑且假设这一同构性存在,那么在文化、思维和语言(文字)之间,究竟如何确定是谁影响谁以及如何影响?

有论者以为是某种“以汉字构成方式为代表的‘字思维’已经深深塑造了国人的无意识,并成为汉语文化的本源性的思维和创造性特性。”并由此而影响到文明和艺术(当然包括诗歌)的创造。坦率地说,我很反感这种随意的,不加理解的解释(而且这在当代文学艺术评论中似乎已成为一种惯例)。无意识(或者说集体潜意识,民族无意识,原型等等)的创造者(以及使用者)的初衷并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民族或文化差异的解释工具,恰恰相反,象“阿尼姆斯”、“阿尼玛”以及种种神话原型(对无意识有着强大影响力的结构)实际上存在于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之中。这也是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荣格在后期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则:共时性的基础。在对“字思维”的基本特征都还没有得到深入探讨的前提下,就匆匆忙忙将之作为论证的基础,而论证的目的又恰恰是其自身的优越性,再加上含糊不清的“无意识”,不谛是一个破碎的循环。

从语言史的角度我们可以知道,象形文字的出现早于拼音文字,而且汉字可能是象形文字中唯一保留下来的,同时具有生命力和众多使用者的文字。但只凭这一点似乎还不足以论证汉字的优越性,更不用说把汉字的独特性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审美观与艺术成就)扯到一起,就得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无以伦比的优势”的结论来了。

其二、艺术(或者说美)的标准是否由这种“文化(语言文字)的差异”来预设的。如果是,那么实际上等于否认了艺术和美的普遍性和可沟通性,而且也取消了艺术自身的丰富性与差异性;假如不是,那么以“字思维”这种文化上的差异为基础是否就能够构筑一个具有足够包容力与创造力的美学标准?如果仅以汉字的“象”(空间)性、绘画性、构成性等等优点来强调它更接近于诗,那么又为什么不可以拿西文的时间性、音乐性和运动性来夸耀它自己的“诗学性质”呢?这样推论下去的结果是对抗而不是融合,是美的崩溃而不是美的新生。

其三、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超稳态特征,思想观念里“天人合一”的倾向以及其它种种社会、历史的因素一起构成了中华文明的传统特质。这一特质在塑造民族心理和审美传统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这一社会——历史基础可以说经历了根本上的改变与断裂。在新的社会与历史的背景趋势下,仅仅以“汉字思维”这根脆弱的细线能否弥补起一条巨大的鸿沟?就以汉语诗歌为例,当我们还在津津乐道于“炼字”在传统诗学中的意义时,现代汉语诗歌却已经由字意象经过了三四十年代的词意象(在当时白话诗的探索中,“顿”、节奏等诗学概念的提出实际上就是以词为基础)而发展到了当代的“句意象”(徐敬亚《圭臬之死》),在表达风格和抒写范畴上都已远远超过了“字思维”的时代。“字思维”的倡导者和鼓吹者也许是怀着一个美好的愿望,即希望在这个时代里,将中国传统更好地融入并在新的文化(文学)形态里得以发扬,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对(中西)两种不同的文化(文学)传统有着深入的理解与同情。否则,简单化的类比,就象拿中国的八卦比附于莱布尼茨的二进制(而全然不顾莱氏自己的思维逻辑与他所接纳的思想传统),在短暂的心理满足之后,往往却缺少对自身文化更深入的反思与更有力的推动。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字思维”所提出的疑问和商榷并不涉及到近代史中的那一场“取消汉字及彻底进行拼音化”的争论,在我看来,取消汉字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也可以说是一场无谓之争(但这并不表示这场争论没有意义,实际上,这可能恰恰是其最深刻的意义与启示之一)。五·四以来的经验和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了这种语言与文化有机整体性的存在。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中国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中诸如象空间意识,审美心态等方面都通过汉字(书法)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并在这一艺术表现中引进了更深的内涵。五·四时期一部分人所设想的“彻底拼音化”之不可行,实质不在于其意义的大小,也不在于后果的轻重,而在于它在现实中的不可能性。虽然对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心理的关系我们沿缺乏更深入的理解,但就凭经验我们也可以看到,没有一个现存的民族是企图彻底改变自身的语言而获得成功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世界语”运动的兴起和衰落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这一点。)

从这个意义上,我赞同郑敏先生的看法,我们“应当很好地发扬这种语言思维的特点,同时吸收其它民族文化的优点作为促进自己文化发展的外来动力”,但与郑先生略有不同的是,我认为一种语言思维的个性与独到之处是不能被任何个人或时代所“扼杀”或抛弃的,那就象我们从母体里带来的特征,你可以忽略,忘却甚至拒绝承认,但它就在那儿,任何时候只要你想到,就会发现它依然在那儿。李白和杜甫不会因为现代人的健忘就不存在了,汉语文学的传统同样如此。

更进一步,我们必需发扬汉语思维的个性和特点,但并非把这一“个性”和“特点”当作无可置疑的,预设的“长处”与“优点”来接受,更不是意味着有着如此丰富形态的汉语只能包含与容纳某一种或某一类“个性”与“特点”。承认汉语的独特性,同时也是在时代与历史的条件下,不断地挖掘和开发出蕴藏于汉

语形态中的种种丰富的潜力与可能性。正如韩东所说,“古代汉语活在现代汉语中,而不是相反。现代诗歌之于古代诗歌并不是一个强大帝国衰落后遗留下来的没落王孙。古代诗歌之于现代诗歌不过是它值得荣耀的发端。”在这个时代里,这意味着一种“西语化的文化思维”背景下的汉语思维的凸显,其前提是承认现代汉语在西方语言、思想和文化传统下的适应与改造。难道整个当代的文学创作以及它们对翻译界的受惠程度还不能够让我们面对这个并不尴尬的现实吗?陈东东在《片面的看法》中写到,“当代中国诗歌要抽空去做一件事情,是向翻译界并通过他们向西方致谢。”其实又何止诗歌如此?

我一直相信,语言的生命力深蕴于一个民族的的历史之中,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莎士比亚创造(或者说,改写)了整个英国文学,同样,但丁之于意大利、歌崐德之于德国,屈原、李白??之于中国。就这点而言,我们更需要的是站在世界文化高度上的文学家、思想家和诗人。倘若按照解构语言学的看法,认为语言的本质是一种“心灵的书写”的话,那么现代汉语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更加急迫地期待和召唤着属于自己的“伟大的心灵”。这一“伟大的心灵”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生存和写作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然而,与此同时,他必然要将自己看作人类文化的继承者和学习者,而非某些或者某种文明的维护(反对)者与裁判者。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和时代的变迁使得我们在今天而言更接近于西方而非中国的传统,然而,归根到底,对于这两种(应该说很多种)传统,我们都还缺乏更深崐、完整的认识与体悟。对汉语而言,我们所身处于其中的时代意味着一个新的开端,要走的路还很长,它需要我们这代(以及每一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与坚持。

近期,部分学者、文化人士陆续提出要废除简体字,全面恢复繁体字,同时,还有一部分学者主张要继续汉字的简化,不必恢复繁体字,“繁简汉字”之争在近几年,是年年争,岁岁争,讨论得越来越深入,涉及的方面也越来越广泛,原来是学术圈子的话题,如今,已经成为全民讨论的题目了。

繁简汉字的争论、激辩,乃至论战,都是积极的,因为文化需要多样性的反思。但是,主义要谈,问题也要解决,没有操作层面的建设性方法,则很多争论就会流于清谈,我整理了一下汉字简繁的历程,总结出17个方面,来详细地探讨“繁简汉字”之争,力求把空泛的话题条分缕析,还原一个这个话题的真实一面。

简体字和繁体字,都是模棱两可的说法

繁体字和简体字严格意义上都不是汉字的一个正确的说法,只是一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其实汉字没有简繁的区别,如果我们知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这些只是一个字体的名称,它的统一的名字就叫汉字。学术上、概念上都叫汉字。

为什么会出现简体字这个说法呢?是在我们国家60年代开始把汉字简化改革。就是有两个分支了,把过去的没有经过简化的字,我们称作是繁体字,经过简化之后的字我们成为简体字。所以这两种说法就出现了。但这个所谓的简体字、繁体字不是两种字体,只是两种说法。并不是说简体字和繁体字是两种汉字,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是说简体字在繁体字基础上简化而成,第一它是汉字,第二他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是独造的新出来的文字。

汉字简化,汉字文化圈各国的普通现象

汉字简化不是中国自己搞的,它是汉字文化圈的普遍现象,日本、韩国、东南亚华人聚集区,他们也使用汉字。其实最早的官方的起动简体字改革是日本,日本在1946年的时候,当时用内阁公告一种方式来推动了繁体字的简化。当时规定有一千多个简体汉字,他首先是把汉字给简化了。日本有这样的简化的进程,韩国也有。我们中国是在60年代,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了简化字的改革。所以我们不是最早的。而且我们当时讲的一种过渡,真正最彻底的最早的是日本。

当时的背景是这样的。汉字的书写麻烦非常繁琐,成为交流的一个障碍。比如说汉字的国家有日本、韩国包括我们中国,他跟西方沟通往来非常麻烦,学汉字用汉字非常难。所以当时有一个说把汉字拉丁化,就是把汉字变成字母,达到很好的沟通。过去中国的文化,汉文化都是封闭、自我的,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觉得我们应该降低我们的门槛,做好沟通。

拉丁化路子走错了,我们可以收回来。汉字简化之后我们发现这个路子,这个实验也是可以的。包括现在使用简体字在我们国内来讲已经有将近有快50年的时间了。在世界范围内,在亚洲范围内超过了60多年,据目前实践来讲还是可以的。

繁体字也是文字演变的一个结果

汉字是有一个逐渐产生发展的过程。任何一个成熟的字体之前都有一个雏形,我们今天了解的繁体字也是一种发展的结果。也是一种发展的结果。就是咱们可以举个例子,比如说这个“云(雲)”字。我们知道繁体字是今天的“云”加一个“雨”。这是一个发展的结果,其实简体字用的是更古老的字形。

中小学书法课应该增加繁体字辨认教育

我们对待文化问题要用实事求是的办法,用建设性的角度。我们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做事情要有一个目的,我们恢复繁体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不恢复繁体字目的又是什么。我认为,第一,简体字我们在汉字的简体字依然能够保留文化传统,它没有割裂历史。

现在我们的短板之处在哪里?我倡导用简识繁,用、简体字便于沟通交流,但要认识繁体字。比如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经过教授就不认识繁体字。这就是我们的短处。我们应该有的放矢,在教育中增加识繁的教育。比如说在中小学里都有书法课,书法课里,我们可以在书法课里教孩子们认繁体字,也可以用书法来写。因为书法不光是教写字,也教人字,这样在书法课里可

篇三: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姓名:

院(系、部):

学号: 专业:

班级:

简述汉字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汉字从属于汉文化

汉字从属于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中华民族为了交流思想、传递和保存信息,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创造出来的书写汉语的符号系统。它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要受到其它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种制约就是隐含在汉字系统中,反映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思维特点、风俗习惯等。同时,汉字又是传统文化的特殊部分,它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而且还是承载和传播文化的工具,负载了大量的文化信息。

(一)、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的含义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泛指各种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即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精神文化而言,主要包括科学、教育、政治、文学艺术等等。”传统文化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为主体的文化体系,是文化的一部分,

(二)、文化推动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社会需要促进了汉字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时,先民群居生活,彼此之间需要相互沟通、交流,进而产生了语言。但在实际交往中,语言却不能完全满足人们交流的需要。这是因为其无法克服“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有交流的双方都认可的文字符号进行协助,最早的汉字—象形文字就产生了。此时的象形文字只是人们交流的辅助工具,并不成系统。,当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国家夏朝出现后,由于国家的组织是宏大的,需要用文字来记事、管理,这就需要成系统的文字的产生。考古证明,殷商时期出土的甲骨文已是比较成熟的成系统的文字。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朝代,由于战国时期,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彼此交流很不方便,出于便于管理和沟通的需要,秦始皇颁布全国统一使用小篆的命令,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汉字规范化运动,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小篆笔画屈曲圆转,繁多,不便书写,出于简便快捷的需要,人们将小篆的曲笔拉直,改圆转为折笔,进而产生了隶书。

其次,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正如上文所说,汉字是为了满足人们互相交流的需要而产生的,记录、表达一定的事物,首先世界上要有这件事物,这就与社会生产力相关。最开始的汉字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简单的、容易描绘的事物,如:日、月、山、川、水、火、土、木等,这些都是大自然本身就有的。而后人凭借着主观能动性,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产生了许多新的事物,而表达这些新事物的文字也随之产生了。如,砍伐的“斧”,装东西的“皿”、“盆”、“盂”,捕猎用的“网”等。

(三)、汉字是汉文化的载体

汉字盛载着中华民族古代的祭祀文化、商品文化、兵器文化、民俗文化。

二、 汉字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汉字在表现汉民族对各种事物的观察、思考、认识及反映汉文化

的同时,还推动了汉文化的发展:

(一)、汉字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书写出来的有章、有法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随着中国汉字的产生、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汉字推动了篆刻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篆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篆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汉字、书法雕刻相结合的艺术。在纸张发明之前,人们的书写材料为龟甲兽骨,青铜器,石器,木简等。人们是将汉字刻在材料之上,这为篆刻艺术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而汉字的以形表意所具有的图画性、艺术性及字体多变性又是其产生发展的条件。

篆刻艺术起源于实用,开始只是作为商业上交流货物时的凭证,及当权者表示象征权利的证物,后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作为欣赏的艺术。

(三)、汉字推动了修辞艺术的发展

汉字推动了汉文化中修辞艺术的发展。在古汉语中,词汇多为单音词,即一音一词一字,这样字与词就建立起一对一的关系。而汉语表义是靠语序排列的,这就为同一语句的顺读,倒读皆可诵提供了可能,而这种同一语句的顺读,倒读皆可表义就是回文。

(四)、汉字与成语文化

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这些极富于生命力的成语,就象语言中的活化石,为我们研究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宝贵而丰富的素材。汉语成语的文化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语的形式,二是成语的内容。从形式上看,以四字格为主的外在形式,以单音词为主的构词成分,追求平仄和谐的音韵搭配,各成分之间讲究对称的内在关系以及大量使用表示虚指的数词等等,这些形式上的特点就像一个个文化的符号,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历史,反映了汉民族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从内容上看,汉语成语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准确而全面地表现了汉民族文化的基本内容,反映了汉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价值体系。通过汉语成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从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宗教历史到文学艺术、宫室建筑、饮食起居;从政治军事、道德伦理、思想观念到典章制度、礼俗礼仪、服饰乐律等。可以这样说,汉语成语就是一个向我们展示传统文化精华的窗口和平台。

三、研究汉字与汉文化关系的意义

(一)、有利于正确认识汉字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汉字不是落后的。有人认为汉字是落后的。汉字是汉文化的一部分,其形成与发展都要受到汉文化的制约和影响,甚至可以说什么样的文化决定什么样的文字。如果弃之不用,人们就不能通过研究汉字来考察远古已逝的文化。

其次,汉字不是万能的。汉字负载着大量的文化信息,但并不是所有的汉字都与汉文化有关,二者并不是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汉字是反


汉语与中国传统文化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48056.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