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甘肃87亿高速公路被谁修成了致命高速
甘肃87亿高速公路被谁修成了致命高速“公墓”?
文/周禄宝
一年前,甘肃投入87亿元修建的“天定高速”公路,转眼成了名副其实的高速“公墓”。网友质疑这是一条“全中国最垃圾的高速”,路面沉降不说,还每隔十米就有一个洞,就像老鼠钻下的地洞,应该把它叫“地洞高速”。面对各方质疑,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回应称,这次天定高速出现的问题,并非源于工程质量问题,而是因为受到强降雨的影响。(《中国青年报》8月13日)
这条公路是用牛皮纸和浆糊修建的吗?甘肃群众称,领导直接将三个标段给了人而没有招标,还有群众说“工程是领导女婿承包的”。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撒谎也不会编造一个高级的段子,偏偏找出一个上不了桌面的“浆糊理由”糊弄公众智商,正好验证了这种官员日趋萎缩的智商会远远低于百姓不断发达的头脑。真是破罐破摔,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个世界上任何一种遮掩过失和错误行为的谎言,莫过于“天灾”俩字来得那么淡定而又如此的完美。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向《中国青年报》记者回应称“今年的强降雨挺厉害,甘肃陇南地区降雨量特别大,降水比往年都多,这造成了定西高速陇西段的路面沉降。”笔者周禄宝捂着鼻子闭着双眼弱弱的回应一下这个弱智官员:“处长的低智商挺严重,走遍神州大地弱智脑残者特别多,一年比一年多,这造成了甘肃干部说假话讲空话不怕天打雷劈成常态。”
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早在2011年09月29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题为《甘肃交通厅回应问题高速质疑否认系献礼工程》的报道中,相关记者多方证实,作为监理单位的甘肃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系甘肃交通厅下设的机构。报道称,在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看来,天定高速路之所以出现质量问题,“主要是施工管理中各个环节没有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要求。”当时,甘肃省专门成立调查组,交通厅谈应鹏也是这个调查组的成员。报道中写道,谈应鹏当年透露:“下一步要重点调查,哪一个人搞的抽检,抽检的样品结果是啥,包括监理、实验 室,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然而,时隔一年,以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为组员之一的调查结果迟迟不肯出来,甘肃“天定高速”公路被再一次遭遇“雨中伤”,甘肃省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却说这是“强降雨惹的祸”,好一个“变色龙”,好一个交通厅工程处处长谈应鹏,这种毒瘤干部,早该清除出干部行列了。
高速公路,不仅仅是一条链接地方经济的动脉,它本身就是一条地方特色经济的“活灵魂”,也是摸得着看得见的经济“脸庞”,它是一条高速公路承载下的高速出路,如今却成了一条受伤的“花身龙”,陷阱处处可见,大修数次路面仍然沉降不止且窟窿遍地,行车群众生命如何保障?这简直就是一条合法化的致命“高速公墓”。
篇二:甘肃省公路发展概况
甘肃省公路发展概况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9-11-26 发表评论>>
如果要谈甘肃的古今变迁,你就不能不谈从丝绸古道到朝发夕至的沧桑巨变。甘肃现代交通在新中国的摇篮里起步,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发展。路,无论在过去还是今天,都与甘肃有着不解之缘;路,在今天的甘肃,传承着古代文明, 传播着现代理念,在陇原大地上传递着希望和梦想 。
高速公路,一座人类跨越时空羁绊的桥梁,一个展示现代社会文明的标记,一幅妆点山川大地的画卷,一条通往富裕康庄的通道。它就像一条横空出世的巨幅彩练,让古老的丝绸之路再现东西交融的神奇魅力;它如同内地瀚海中的诺亚方舟,承载着陇原大地摆脱贫困展翅腾飞的宏愿和希冀。
驼铃声中的回忆
在相当长的岁月里,人们对甘肃的印象总离不开大漠、戈壁、古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哀怨,伴随着驼铃声中的沉重脚步,给甘肃这片热土蒙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
其实,汉唐时期的甘肃不仅曾是水草丰美的绿洲,蕴藏着丰富的地下宝藏,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中国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她的重要地位在于其具有连接中国中东部与大西北,沟通欧亚大陆桥纽带的独特作用。
翻开地图,狭长的甘肃版图犹如一条伸开的臂膀,一头深达中国陆地版图的中心,一头直抵中国陆地版图的“腰肢”,将广阔的新疆和广大内地紧紧地牵在一起。甘肃的交通构架高度融合在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色之中。因此,它长期承担了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功能,其交通事业也深深打上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烙印。 古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欧亚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长廊,人类文明的古老运河。这条通贯古今、名闻遐迩的古道在汉唐时是一条最长、最壮观的中西交往的陆上交通线,在甘肃境内东西长达1600多公里。
今天,当“古道驰马”、“驼影憧憧”的丝绸之路的繁华渐渐没在历史的烟尘中时,地处中国西北的丝绸之路故地甘肃正以一种完全现代化的交通方式,向世人宣布着它在延续丝绸之路辉煌、推进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雄心壮志。 六十年的沧桑巨变
古丝绸之路历经千百年繁华,在古代中西方交往中完成了它属于那个时代的使命。当历史发展到上世纪的1949年时,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却面临着旧中国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局面。甘肃交通不仅没有了昔日丝绸之路的辉煌,而且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据历史资料记载,建国初,甘肃的交通事业十分落后,全省只有3200余公里公路可勉强通汽车。建国后,甘肃公路交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从1953年至1957年,甘肃交通部门重点整修了总长1499公里的甘新、兰包、甘青3条国省干线,同时新建、改建了兰郎、江武等13条公路,总长1952公里,并修建了一批通往林区、牧区、矿区的公路,大大改善了甘肃交通基础设施,为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1964年,省交通厅先后改建、续建和新修西兰、甘新等一批重点公路工程,至1965年底,全省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7515公里。从1986年开始,甘肃交通进入较快发展时期,经过“七五”、“八五”、“九五”三个阶段的发展建设,甘肃公路实现了质的飞跃,全省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建成2522公里,高速公路实现了零的突破,全省干线公路网已逐步完善,开始进入高速公路建设阶段。至2008年底,甘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5638公里,其中二级以上公路653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23.25公里百平方公里。特别是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和在建突破230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了1316公里。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公路桥梁和长大隧道建成通车。甘肃99.74%的乡镇、84.39%的行政村通上了公路。
高速连起新生活
已经80多岁的魏老先生,上世纪50年代就在省交通系统工作。在他的印象里,30年前,“甘肃的路能铺上柏油就非常不错了,大部分路是沙石路,100多公里的路汽车要跑大半天。一说到搞交通的,人们的印象中就是长年累月、无休无止地填坑铺砂。”
1978年,全省上等级的公路很少,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举全省之力加速了交通的发展,现在甘肃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316公里 ,“十一五”期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将突破2000公里!
“咱们省上第一条高速公路举行开通仪式的前一天夜里,我就要了辆车跑了一下,只用了7分钟。感觉既激动又兴奋!”省交通厅一位中层干部如是描述自己的心情。“之后,开通的高速公路多了,要求也高了,就希望能与全国都连接起来。”
他说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是被很多人称为“中国最短的高速公路”的天(水)北(道)路。1994年竣工通车。之后,省交通厅紧抓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先后投入资金500多亿元,开工建设高速公路25条,总里程突破2300公里。目前,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经达到1316公里。国道主干线丹东至拉萨甘肃段全部实现了高速化,连霍国道主干线甘肃段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占总里程的95%。甘肃“坐中联六”的区位优势由此得到凸显和提升。
今天,省城兰州的5个出口全部实现高速化,全省以兰州为中心呈放射状的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与青海、宁夏等周边省、区实现了高速公路对接,甘肃交通在最好
的历史发展机遇期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投资2799万元,2008年投资达到141亿元,增长500倍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8年以来,我省充分利用国家“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积极申请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先后投资815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1978年我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资金2799万元发展到今年投资的141亿元,提高了500多倍。
其中“十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幅最快,总量最多。累计完成投资437亿元,占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12.9%,年均增长19.29%,比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率高出4.69个百分点。近年交通建设投资规模连续5年突破100亿元,比改革开放前29年的投资总和还要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已经成为甘肃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高速公路不仅使几代人“千里陇原一日还”的梦想成真,还让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在建设过程中,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拉动了水泥、建材、石化等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了强劲的投资拉动效应。建成后,为全省人民群众出行、物资流通提供了便捷、高效率的运输服务,加快了人流、物流、信息流,促进了沿线地区国土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沿线商业、旅游、服务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
武威市借助高速公路带来的便利,大力招商引资。近年来,仅凉州区通过组团走出去招商,请省外企业走进来考察洽谈,成功引进了江苏雨润、山东威龙、河北中旺、新疆天康、中国高新和中天铝型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武威投资。2005年以来,全区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7项,总投资103.76亿元。武威市常务副市长徐文善说:“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们全市的投资环境,也提升了整个河西5市的形象和竞争力。实践证明,高速公路是一条致富之路、希望之路、发展之路。”
白银是兰州的“姊妹城”,距兰州不足百公里。白银至兰州高速公路建成后,凸显了白银及周边地区的区位优势,为这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白兰高速公路进入路基施工的当年,白银市招商引资的形势很快发生了显著变化,当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8个,签约资金38.2亿元,是过去10年的5倍多。
昔日“苦甲天下”的定西市,在巉柳高速公路建成后,依托便捷的公路运输,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了奇正藏药等一批知名企业。同时,做大做强洋芋、花卉等特色产业,成为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改革开放的一个成功范例。
随着高速公路的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显著提高。据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前的1976年,全省营运性客货运输车辆只有2.93万辆,货运量2437.62万吨、货物周转量11.4亿吨公里;到2007年底,全省营运性客货运输车辆达到13.54万辆,货运量2.53亿吨、货物周转量156.5亿吨公里,分别增长4.62倍,10.38倍和13.74
倍。
漫步陇东,回望河西:一条条乌黑挺括的高速公路,西出阳关,东联内地,纵横捭阖,尽显风姿。由于有了高速公路,甘肃与内地、沿海的距离日益缩短,改革开放的步伐逐年加快;由于高速公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甘肃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建国初,甘肃的交通事业十分落后,全省只有3200余公里公路可勉强通汽车。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路交通事业。甘肃交通部门从1950年开始,全面恢复、整修国省干线公路和县、乡公路。80年代,经过对干线、县乡公路进行重点改善、提高,广泛开展“以工代赈”后,边远农村群众“行路难”、“过河难”、“坐车难”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然而,连着城乡经济发展的公路是全省经济发展的命脉,也是打通人民群众致富的大门;甘肃省交通部门在这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采取多种方式积极修建公路,到1976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45万公里。有路面的公路里程有2.37万公里,其中黑色路面只有6000公里。至2008年底,甘肃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5638公里,比建国初增长了15 倍;二级以上公路6539公里,比建国初增长了 倍。特别是高速公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达到了1316公里;一批施工难度大、科技含量高的公路桥梁和长大隧道建成通车。甘肃79.49 %的乡镇通了油路,92.49%的建制村通了公路。60年来,甘肃公路通车里程由3272公里增为105638公里,公路密度23.25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从无到有,建成和在建的高速公路达到2300公里。大大加快了甘肃全省现代化进程,甘肃公路交通事业得以长足发展。
篇三:甘肃省2015年重点开工项目清单
甘肃省2015年省列重大项目名单
2015年省列重大项目166个,总投资10286.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397.6亿元。其中,省上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82个,总投资8142.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10.9亿元,占省列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79.5%;省上督导、市州重点推进的重大项目84个,总投资2143.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86.7亿元,占省列重大项目年度计划投资的20.5%。按建设阶段分,续建项目102个,总投资530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93.3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34个,总投资2477.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04.2亿元;预备项目30个,在具备正式开工条件后,将转列为正式重大建设项目。2015年省列重大项目具体为:
一、省上重点推进的省列重大项目(82个)
(一)续建项目(49个)
1、积石山引水工程
2、甘肃省河西走廊国家级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区项目
3、兰州新区供水项目引大渠道除险加固工程
4、临潭县引洮入潭工程
5、兰州至重庆铁路(甘肃段)(含枢纽)
6、宝兰客运专线铁路(甘肃段)(含枢纽)
7、天水至平凉铁路
8、兰州至中川机场铁路
9、敦煌至格尔木铁路
10、干塘至武威南铁路增建二线
11、兰州至合作铁路
12、额济纳至哈密铁路(甘肃段)
13、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
14、兰州铁路综合货场
15、G7011十堰至天水国家高速公路甘肃徽县(大石碑)至天水段
16、兰州(新城)至永靖沿黄河快速通道
17、金武高速公路延伸段金昌至阿拉善右旗(甘蒙界)公路一期工程
18、G75兰州至海口国家高速公路临洮至渭源段
19、G30连霍国道主干线兰州南绕城高速公路
20、建制村通畅工程(1万公里)
21、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工程
22、庆阳机场扩建工程
23、酒泉风电基地二期第一批300万千瓦项目
24、甘肃通渭风电基地建设项目
25、民勤红沙岗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项目
26、环县风电建设项目
27、白银市热电联产项目
28、甘肃窑街煤炭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9、长庆油田原油产能建设项目
30、803电厂“上大压小”热电联产项目
31、刘家峡水电站排沙洞扩机工程
32、酒钢集团1000万吨/年煤炭分质及煤焦油加氢精制综合利用项目
33、甘肃兰天控股集团水性科技产业园项目
34、白银公司铜冶炼技术提升改造项目
35、华煤集团年处理60万吨甲醇制20万吨聚丙烯(FMTP)科技示范项目
36、甘肃厂坝有色金属公司采选技改扩能工程
37、甘肃建投控股集团工业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38、兰州电机股份有限公司入园新区搬迁项目
39、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项目
40、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项目
41、张掖市黑河湿地湖泊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42、嘉峪关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项目
43、夏河拉卜楞寺文物保护工程
44、甘肃省人民医院住院部二期建设项目
45、甘肃中医学院和平校区(甘肃医科大学筹)建设项目
46、甘肃科技馆项目
47、兰州新区第一污水处理厂
48、兰州新区南部区域集中供热工程
49、亚行贷款甘肃天水城市基础设施发展项目(市政道路、桥梁部分)
(二)计划新开工项目(19个)
1、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
2、以色列政府贷款甘肃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3、中卫至兰州客运专线(甘肃段)
4、银川至西安铁路
5、兰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
6、京新国家高速公路(G7)甘肃段白疙瘩至明水高速公路
7、肃州至卫星发射中心公路
8、G75兰州—海口国家高速渭源至武都段
9、G8513平凉至绵阳国家高速公路平凉(华亭)至天水段
10、G1816乌海至玛沁高速景泰至中川机场段
11、陇南成州民用机场
12、敦煌机场改扩建项目
13、酒泉-湖南±8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
14、甘肃电投常乐电厂
15、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
16、国电兰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350MW“上大压小”热电联产异地扩建工程
17、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省级统建三校一区项目
18、甘肃省图书馆扩建项目
19、兰州东川铁路国际物流中心项目
(三)预备项目(14个)
1、引洮供水二期工程
2、黄河干流甘肃段防洪治理工程
3、兰州至张掖三四线
4、G85银川至昆明国家高速彭阳(甘宁界)至大桥村(陕甘界)段
5、G569北山(蒙甘界)至仙米寺(甘青界)高速公路
6、双城至达里加山高速公路
7、酒泉风电基地二期二批500万千瓦项目
8、环县电厂一期建设项目
9、肃南县大古山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10、甘肃陇能能源化工有限公司660万吨/年煤基新燃料项目
11、祁连山生态保护与建设综合治理工程
12、甘肃长江流域“两江一水”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项目
13、定西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
14、国家成品油储备能力建设257处工程
二、省上督导、市州重点推进的省列重大项目(84个)
(一)续建项目(53个)
1、嘉峪关市正大新农村现代农业合作示范项目
2、武威市杂木河毛藏寺水库枢纽工程
3、武威荣华绿洲现代农业产业园乳制品厂
4、农垦公司天牧乳业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建设项目
5、灵台县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建设项目
6、G212国道改造工程(角弓至罐子沟段)
《甘肃高速公路》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766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 上一篇:潍坊自主选学网
- 下一篇:以史为鉴开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