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00字

时间:2016-12-29 07:56:59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淄博影院看了一场名为《一个都不能少》的影片。

剧中讲的是水泉乡水泉小学高老师的妈妈病了,他要回家探望,于是便请了一位年仅12岁的魏敏芝做代课老师。高老师临走前再三叮嘱魏敏芝班里的学生要一个都不能少。可是不久,张慧科因为家里穷去城里打工。魏老师就千里迢迢来到城里找张慧科。最后在电视台台长的帮助下他终于找到了张慧科。水泉小学的教室那么破旧,文具那么少,学生的家境又那么贫寒。可是不管教室多么破旧,文具多么少,家境多么贫寒,他们仍然坚持学习。我们现在的环境不知道比他们好多少倍,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学习。

剧中的魏老师对她的学生那么好,我们的王老师对我们也不差。老师为了让我们长大有出息,无时无刻的为我们辛勤的忙碌着。同学生病了,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去看望同学,为同学补课。老师这样关心我们,爱护我们。我们要以优异的成绩报答老师。

篇二:看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宋会军《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这是部十分感人的电影,讲的是:在一个很贫穷的村子里,有一位叫魏敏芝的代课老师,她答应原来的老师,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结果,先后少了两个学生。在自己带的28名学生的帮助下,魏老师经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那两名学生的故事。

这个代课教师自己只有十三岁,还只能算是个大孩子而已,但她倔强甚至固执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农村的孩子也许不如城市的同龄人见多识广,因而常被一些人认为:“不懂事儿”。但是,作为一个普通人,她对这份责任执著的追求,这是一种让人敬佩的精神和信念!这种精神和信念在现在的很多城市孩子和成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我为电影里所展示的农村孩子上学的问题感到难过。魏敏芝老师是片中的主角,但我觉得还有另一个不是主角的“主角”——高老师。尽管影片里高老师只在开始时,出现了不到十分钟的时间,然而:办公桌上精心用牛皮纸包好的教科书、临时搭起的床铺、学习委员张明仙的日记、魏敏芝因日记所受到的启发、孩子们不离嘴边的“高老师说的”...... 他的精神仿佛贯穿了整部电影。作为一名老师,高老师与魏老师的形象是无比高大的,他们所付出的爱心是毋庸置疑的。当我看到高老师彻夜未眠,我看到了他眼神中的不舍与牵挂。当我看到魏老师重重的点点头时,看到了她眼神中的执著与坚定。在他们简单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各自的承诺和对履行承诺的执著。一个虽然已是满头的白发,却依然坚守着自己的讲台,在那摇摇欲坠的教室里,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而另一个才十三岁的孩子啊,却始终坚定不移的去履行她的承诺。哪怕是去搬砖头,去混车,走到城里,去吃剩饭,去终日不停的在电视台的门口问着“请问你是台长吗”??这些无一不感动我,为了学生,他们无怨无悔地做着这一切,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的地方。同时,这部电影也让我感受到了贫穷家庭的艰难和城市里好心人的爱。

《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一部反映山村师生学习和生活的故事片。让我感触最深的是,13岁代课老师那种,一个都不放弃,负责,坚强的毅力所感动和农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同时我也充分的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有一颗负责任的心,关爱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个都不能少》是一部以十大教师楷模--郑琦老师为原型的电影。作为一名老师惟有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

教育事业,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才不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如今的我们能够工作、生活在这么优越的环境,已经十分幸运了,所以,一定要让孩子们珍惜这个机会,所有的孩子都应该跟他们一样,有在课堂里接受教育的机会!——一个都不能少!这,也许是影片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也是我们所有人需要付出努力和爱心去做的事。

魏敏芝千辛万苦地到城里寻找张惠科一事让社会各界看到了偏远山村教育落后的问题的严峻性,而水泉小学也纷纷地得到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资助,捐资捐物的纷至沓来。因此,水泉小学改名为水泉希望小学。

魏敏芝,一个十三岁的农村姑娘。纤弱的外表下包裹着这么一个强大的心灵,一次偶然让“历史的重任”落到她的身上,而她不负众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从而让我们不仅看到了她农村女孩固有的淳朴、善良的品质,更让我们看到了她那高贵的心灵。一路的舟车劳累的坚持无不向我们展现了她那不合年龄的坚强和强烈的责任感,也让我们在对她肃然起敬的同时,埋下了支援边远地区教育的爱心种子。

宋会军个人工作承诺书

工作承诺: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如何在工作中践行,我会做好以下几点:

1、做—片绿叶,—丝春风,—缕阳光,把温暖和爱带给最可爱的孩子们。 每天以微笑迎接每一位幼儿入园,尊重幼儿,一视同仁,用公正、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关爱。

2、关爱每一个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和个性。在工作期间,应事事以幼儿为先,认真做好家园工作。经常和家长沟通,以便于更好的了解孩子,与家长共同做好家园共育的工作。 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换取家长的放心!

3、用心感受孩子们的纯真,用爱拨动孩子们的心弦,让每孩子都有灿烂的笑容。平等对待每一位幼儿,真正做到用爱心关怀孩子,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4、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卫生的环境。

一个幼儿老师不仅仅要心中有爱,更应想到要如何去爱,从细微之处入手,把握孩子的进步,使孩子在老师的细心关爱下快乐生活、健康成长。我爱孩子们,喜欢陪他们唱歌、跳舞,高兴和他们画画、游戏,愿意帮他们扎小辫、穿衣服,乐颠颠地帮他们小便,提脱裤子、擦屁屁;收拾玩具整理图书;在求知的路上我更乐意做他们的“一叶小舟”,载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润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孩子的心灵;爱是钥匙,能打开孩子的心扉。

做孩子的好老师

平日里我的教育有三种方式:管孩子、哄孩子、帮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我对孩子们一视同仁,不偏不宠。做到多鼓励、多肯定,及时发现每个孩子的“闪光点”,

用爱心温暖每个孩子。当孩子有不幸和痛苦时,我的同情和开导使他们得到了慰籍;当孩子有了错误和缺点时,我的公正和帮助使他们获得了信心。除了要传授知识,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外,我会用慈母般的责任心与爱心,负责好孩子们的生活。关爱和体贴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幼儿园生活的幸福、安全和快乐。 做家长的好朋友

教师的职业是为社会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孩子服务。小班幼儿刚入园肯定在情绪上会有很多的起伏,我们通过家访详细了解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征、习惯等,让自己能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里,让孩子们真正喜欢自己,把自己当成他们的朋友。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与家长之间建立新型的伙伴关系,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创新联系方式、开通邮箱、短信互动等沟通渠道,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园的一日情况和学习表现,了解老师为孩子付出的劳动和关爱,同时采用家园联系栏、家园联系册、电话以及接送时面对面沟通等方式交流孩子的具体表现、孩子的最大特点和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总之,我只愿用自己的青春铺就爱心之路,用心灵的清泉细心的浇灌青青的小苗,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开的书页间起飞,在湛蓝如洗的天空下,无忧无虑地飘舞,在幸福快乐中健康成长!

2013年9月

宋会军个人工作承诺书

工作承诺:热心对待工作,真心呵护幼儿,诚心服务家长。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就要更新思想,不仅从教学上取得优势,更要做好幼教工作的优质服务,增强责任心和服务意识,积极营造健康快乐的和谐气氛,让每个孩子拥有快乐的童年,让每位家长感受优质的服务。针对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我们的服务方案具体如下:

1、微笑服务,在孩子接送时微笑面对家长,热情招待孩子。及时为家长提供孩子在园情况,对家长要耐心热情,不厌其烦。

2、每天入厕后,及时为幼儿拉好衣裤,特别是户外活动时仔细检查幼儿的衣服、鞋子,保证活动的健康、安全。为大小便在身的幼儿及时换洗衣裤,做到脏衣、脏裤不出门。平时随时注意孩子的服饰,时时刻刻保证孩子衣着整洁。

3、教育教学工作中,随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上报处理不了的安全问题,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比如:平时用不到的插座、插孔尽量用玩具柜、床铺遮挡或用装饰画掩盖,以免幼儿触摸,发生危险;平时常用的电器及时告知并提醒幼儿相关注意事项;教师使用的尖锐锋利的工具如剪刀、刻刀等,摆放在幼儿够不到的地方;幼儿手工中经常使用的各种工具则摆放在教师与幼儿都能看到的地方,以便教师观察控制;对教室里物品的摆放,也应优先进行安全考虑,科学合理地摆放,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4、电话询问当天未来园的幼儿,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对长时间生病无法来园的幼儿进行家访。妥善帮助家长护理有病的孩子。

5、坚持把每周的教学内容、安排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全面了解幼儿教学目标以及

篇三:电影《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里程中都应该有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灿烂的春天。而在这个春天里,我们能做的就是让这个春天有足够的甘露为他们浇灌知识与快乐!这是我在2013年6月6日看了电影《一个都不能少》时最深的体会。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场景是孩子们在操场上升旗的情景。孩子们升旗或敬礼的动作对于成人而言或许过于夸张,可以说让在场观看这部电影的同学们都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但是,影片中的孩子们自己却是很满足,很骄傲。其实,在我们的笑声过后,我们或许还应该思考:现在的我们是否还会、还能像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可以不在乎别人的眼光,真正认认真真地去做一件事?我们是否还会为手中哪怕只有两罐汽水,但只要一人能有一口而高兴得手舞足蹈?

也许,这两个问号是轻飘飘的,它很快就会在黎明时分连同夜的最后黑暗一起消融。我们已不再是孩子,也就不会再以孩子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这个世界上的一切。但是,不是孩子的我们还是可以在孩子的春天里用心呵护他们,用心珍爱他们的天真、尊重他们的想法、理解他们的任性、保护他们的权利……

影片中的魏敏芝,当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承担了照顾其他孩子的重担。她总是喜欢坐在那个破旧的屋檐下,在同学们的怨恨声、吵闹声中安静地注视着沉默的空间里闪闪浮动的光粒子,一边坚定地守护着自己责任,一边力图确定“心”的坐标:自己到底是为挣得那50元钱,还是真正地爱上了这份差事。她说:“班

1

里一个都不能少。”正因为这个对自己的承诺,她可以为了一个同学像风一样飞速追着汽车一直跑,一直跑,不在乎摔倒的疼痛感在自己的全身疯窜;她可以为了一个同学毅然决然在没钱坐车而被撵下客车,抛弃在马路上时坚持靠双腿,一步,一步向城里走去。

夕阳将她的身影拉扯得很长很长,长得像一条不断在蓝天中延伸的霞。她到了广播站,贴了自己所写的寻人启示;她去了电视台,在大门口一个人一个人地问“您是不是台长?”;她吃别人剩下的东西;她睡在昏黄的路灯下……身旁的寻人启示一页又一页被晚风翻开,四处散去,最后在黎明中被清洁工人扫走……

有时,我们会和魏敏芝一样,做事没有目的,只因一种责任。就像村上春树在《奇鸟行状录》中写的“我们可以从这里离开,却不能从这里逃离,有的东西哪怕你远走天涯也是无法从中逃离的。”守信、责任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就是我们无论如何都逃离不了的。一个人的人生归根结底只能是那个人自己的人生,谁都不可能代替谁负起责任。

祝愿现实中的“魏敏芝”能更多一点,让孩子明媚的春天持续得更久点、再久点,让春天里的他们快乐多点、再多点……

2


一个都不能少观后感1000字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3938.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