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学校转型发展

时间:2016-12-28 07:20:45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建议

关于学校转型发展的建议

作为一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的专职教师,经历了这几年的评估和改革,深深地感受到以前看似稳定的大学制度随着高速的社会发展已经不再稳定,需要顺应时代要求、社会要求积极转型,尤其是我们这种旨在培养应用性人才的高校。

就如何提高体育系教风、学风、系风我有几点建议:

1、首先要提高教师的个人能力。只有教师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站的住脚跟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否则会被现在“聪明”的学生发现你的软肋,使得自己陷入被动的境地,极大影响教学的效果,更不提树立正确的教风。

2、其次系里面要狠抓学生的管理制度,除了辅导员那边还要给予老师充分的自主权利,使得每天与学生接触最多的教师能够参与管理,及时纠正学生的问题。

3、系里面要广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及社会观,找出典型同志向其学习,形成以点触面的良好局势。

学风、系风是一个宏观的方面,只有我们时刻关注毫不放松才有可能改善并维持,希望采纳意见作为参考,为系里的发展添砖加瓦。

篇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报告2013年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实践与政策研究报告

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

目录

引 言 ................................................... 1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

(一)办学定位趋同,盲目按照惯性思维发展 .............. 4

(二)学科专业无特色,与地方产业结构脱节 .............. 5

(三)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 6

(四)科学研究“重科学、轻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低 6

(五)师资队伍“重学历、轻能力”,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低 ... 7

(六)办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硬件条件明显不足 .......... 7

(七)产学研合作教育不深入,企业参与合作育人缺乏必要保障

...................................................... 7

(八)新建本科院校及独立学院问题更加突出 .............. 8

二、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及结构调整的启示 ........... 9

(一)欧美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及其特征 ....... 10

(二)欧洲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的经验---应用技术大学的

兴起 ................................................. 10

(三)应用技术大学在欧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 13

三、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 24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要求 25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内在必然 25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加强院校内涵建设的内在驱动力

量 ................................................... 26

(四)地方本科学校转型发展方向——应用技术大学 ....... 26

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 30

(一)确立应用技术大学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 30

(二)加强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宏观指导 . 30

(三)建立科学、规范的分类评估制度 ................... 31

(四)加大对应用技术大学的经费投入 ................... 31

(五)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 32

(六)各级政府为行业企业参与合作育人提供法律、法规和机制

保障 ................................................. 33

(七)在国家框架下开展应用技术大学国际合作 ........... 33

(八)加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 33

引 言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因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高等教育通过人才培养影响和制约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据统计,2012年全国共有普通本科高校1171所(含独立学院293所),其中:211工程高校(116所)占9.9%,非“211”高校(1055所)占90.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使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2013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大学生就业难现象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逐年严峻。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77.8%,“985”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最高,其次为高职高专院校和“211”院校、独立学院、一般本科院校、科研院所和军事学院的初次就业率相对较低。而各地的调查显示,众多企业又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这一现象说明高等学校培养的毕业生与社会对人才11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2011.

1

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人才供给过剩,另一方面人才的大量需求又得不到较好的满足,其主要问题不是人才培养的数量,而是人才供给与需求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的错位对接,出现大学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而制度性根源来自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体系。

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是密切联系的,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功能从内部联系和外部关系两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系统的特性。当反映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相对稳定的结构不能有效地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作用时,高等教育对社会系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即表现出高等教育的能力失调,即功能失衡。从现实角度看,大学生这一结构性失业现象就反映出高等教育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科学技术这些外部关系的失调,而这种外部关系的失调将直接波及并作用于高等教育的内部,要求高等院校要更加根据社会经济科技等的要求,在培养目标、专业设臵、课程结构、教学模式等方面做出相应的变革。英国学者巴巴德波勒斯在回顾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经验时说:“调整教育目标以适应数量上的新压力及新的社会需求,主要的教育途径是进行教育结构的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11 郝克明,汪永铨.中国高等教育结构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

培养规模。”那么,如何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在哪里?

一、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不仅关乎宏观结构的改革,更涉及到微观结构的调整。高等教育的微观结构是指高等学校内部的组成构成状态与联系,包括行政管理结构、学科专业结构、课程教材结构、师资队伍结构、人员知识结构等。如果学校微观结构不合理或失调,就会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制约学校的发展。

所谓地方本科院校是指隶属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地方财政供养为主,承担着为地方(行业)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普通本科院校。目前,我国有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包括本科办学历史长的地方本科院校、部委或行业转制地方管理的本科院校、新建的本科院校。新建的本科院校是指1999年以来新设本科学校,共有647所,约占全国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数量的55.3%,占非“211”普通本科高校数量的61.3%。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就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资料显示,地方本科院校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2011年的初次就业率仅为75.8%,是三类高校中最低的,特别是1999年以来新设的本科院校。地方本科院校数量最多,招生规模最大,人才培养最多,是我国大众化高等教育的主力,目前陷入发展困境,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呈

篇三:我与学校转型发展

我与学校转型发展

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看,大学生“就业难”和行业企业“用工荒”现象,就折射出学生就业以及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发展方面存在巨大困难和障碍。各地的许多高校在为建立人力资源强国,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好的人才而正在进行学校全面地转型发展。那么,到底什么是转型发展?要怎样行动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实现了学校的转型发展呢?

首先,我认为高校转型最首要也就是做基本的就是先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也是实现学校全面发展的基石,鼓励地方和大学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和考试招生制度,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学校与社会的新型关系。在符合条件的省份实行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省级统筹改革试点,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自主权。省市两级政府要制定鼓励行业、企业和研究机构参与办学政策,建设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支持高效和科研机构实行合作、联合和合并重组。试点高校由政府举办转为政府主导下多方联合办学,实行混合所有制,但不改变学校原有公办学校性质。社会转型背景下,公众主体意识增强,更加关注教育的公平、效率问题,参与学校办学更趋积极,投诉学校也时有发生,愈加彰显学校教育的公共性。

第二,专业转型。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比如近年来一些高校新开设的各种专业类学科都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喜爱,并且也符合市场的需求,这就使得专业的创新更上了一层楼。调整优化专业结构,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改造传统专业,重点建设产学研结合密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较强、专业特色鲜明、就业率较高的专业集群。探索按照产业链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和国家职业资格要求设置专业,并将服务同一产业链的关联专业组织为专业集群统筹管理。加强特色专业集群建设,切实改变专业设置盲目追求数量的倾向,逐步提高特色优势专业集中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科学制定符合应用技术人才成长特点的培养方案,构建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体系为主体、毕业生以就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和模式。全面推进学分制和模块化教学,制定多样化人才培养方案。加快建立应用型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将相关产业和领域新发展、新要求纳入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当前情况将本校的专业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来进行专业调整。支持用人单位直接参与课程设计、评价和国际先进课程的引进,积极推行基于实际应用的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和虚拟仿真技术应用。 包括在内的还有雄厚的师资力量以及很好的科研服务能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引进优秀企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专职教师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并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和实践锻炼,逐步使大多数教师既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改革教师科研绩效评价和考核机制,建立健全以应用性科研成果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教师职称评审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大增强校企合作的步伐。长期以来,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而理工科院校则是为培养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服务

的,致使学术型工程型人才与技术型人才中间出现断层,目前社会急需大批能将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物质产品和现实生产、服务的技术型人才。而地勘单位长期处于低迷状态,致使人才结构不合理,学术理论基础不强,地质人才出现断层等问题,当前,地勘单位正处在起步上升的最佳时期,怎样使地勘单位与地质类院校进行合作,弥补当前各自的不足,是一个迫切的问题。目前流行的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教学与生产的结合,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实现高校教育及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生产力发展、加快企业自有人才的学历教育,使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产学结合是促进科技、经济及企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校企合作是办好高校教育、促进合作企业活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

校企结合的方式方法很多。目前,最佳的方式是高校与企业进行“产、学、研”的合作。产、学、研结合是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所拥有的智力资源决定了它们适合开展科学研究和结合产业升级中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即投入主体、研究主体、利益分配主体和风险责任承担主体。而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以利益共享来缔结。

充分发挥企业的信息优势,发挥企业技术优势以及企业的设施设备优势。包括市场需求信息、实用技术信息等等。企业能不能及时提供这些信息,学校能不能充分重视和利用这些信息,这是能否真诚合作、实质性合作的前提。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企业聚集着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市场需求,新工艺、新技术,正是通过他们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才转化为新产品。学校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企业能不能全心全意地让他们为学生传帮带,这是学生能不能切实提高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校企合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聚集着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市场需求,新工艺、新技术,正是通过他们聪明的大脑、灵巧的双手才转化为新产品。学校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依靠他们,企业能不能全心全意地让他们为学生传帮带,这是学生能不能切实提高职业能力的关键,也是衡量校企合作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的设备优势也能为学生直接了解具体生产岗位的技术要求,提高职业能力,为毕业与就业接轨,上岗即顶岗工作奠定基础,而且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和坚定乐观的生活态度都有极大的帮助。地质行业又是理论与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地质实习基地的建立作用将是不言而喻的。

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社会,这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公益事业,是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益实践和重要举措。从学院角度,希望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取得突破并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今后除了实习基地建设等“初级层面”的合作关系外,将逐步推广到合作建设专业实验室,合作改革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等其它合作形式,促进高校及企业加速生长。一所高校的发展对当地地方经济在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大大增强,这充分证明了各个地方和各地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学校转型发展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32454.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