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改革开放30周年

时间:2016-03-26 16:51:58 来源:免费论文网

改革开放30周年

  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风雨兼程,一路高歌,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重大变化,我们取得了令全世界瞩目和惊叹的伟大成就。这是解放思想的30年,是解决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30年,是披荆斩棘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的30年,是探索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30年。这是不平凡的30年,是光辉的30年,是伟大的30年。

  今年两会,“改革开放”是代表、委员集中的话题,这4个字和与此密切相关的各种大事小事,在联组会、小组会的发言中被频频提及。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讲到改革开放,大家有说不完的心里话,我在这里也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慨,总的来说我认为改革开放,成果喜人,我们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30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并不长,但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命运。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指出:“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听了胡锦涛同志的报告,十七大代表十分振奋。一位来自农村的基层代表坦言,过去,一些农村税费重、上学难、看病贵,农民感叹:“你集我集农民急,你筹我筹农民愁”、“孩子越大,家长越怕”、“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今天,农民感慨:“种田不缴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

  变化缘自变革。从取消农业税、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到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些改革让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折射出我国改革开放的新进展。关键抉择萌芽于小岗村农民的鲜红指印,发端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崭新决策,凭着“摸着石头过河”的勇气,靠着“杀出一条血路”的干劲,3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邓小平同志一语中的:“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强国之路。30年来,我国经济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3.3%的增速,从一个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国家变成了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

  改革是富民之路。是改革,让人们扔掉了各种票证,远离了商品短缺,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无论通都大邑还是边远山区,全体中国人民都是改革的受益者。

  改革是文明之路。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极大解放。中国社会,从未像今天这样充满朝气和活力。改革开放,沧桑巨变。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的实质是体制创新。市场经济是人类的精巧发明,将市场经济写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上,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

  在坚持市场取向改革的同时,我们坚持把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紧密结合起来。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的市场经济的性质。”

  30年风云际会,30年风雨兼程。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正在不断完善:市场主体多元发展——过去,一个“傻子瓜子”都会引发争议;现在,7家民营航空已经飞上蓝天。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非公经济既填补了市场空白,又发挥了“鲶鱼效应”。

  市场体系发育成长——过去,连一盒火柴的价格都要国家制定;现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中的市场调节价比重分别达到95.6%和91.9%,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正向我们走来……

  历史,往往是多侧面的统一。一部市场取向的改革史,同时也是一部循序渐进的开放史。

  揽四方菁华,纳八面来风,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这也是伟大的历史转折: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78年的206.4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17607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利用外资金额排行世界第二;外汇储备余额更是从1.67亿美元猛增到1万多亿美元,名列世界第一。

  破浪前进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随着改革的推进,利益调整加大,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具体问题。

  对此,胡锦涛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这是历史的结论,也是现实的判断。代表们一致表示,过去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分不开的;现在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也只有继续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改革是强大动力,更是体制保障。科学发展,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共建和谐,迫切需要通过改革来激发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

  五年来,改革的步伐执着而又果敢,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了新的突破,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农村改革春雷阵阵。取消农业税,具有划时代意义。更为可贵的是,我们努力跳出农村税费改革减而复涨、愈涨愈高的“黄宗羲定律”,跨入了农村综合改革的新阶段。“多予少取放活”,改革让农民收获了沉甸甸的实惠,也为“三农”爬坡加油助力。

  国企改革风帆高举。国有经济布局出现了“有减有增”的战略性变化。

  “减”的是数量:2003年以来,国企户数年均减少8%.“增”的却是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2003年以来,国企的利润年均增长35.2%,资产总额年均增长13.4%;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结”;国有资本直接支配的社会资本比2003年增长了1.1倍。

  金融改革浓墨重彩。周小川代表说,经过股份制改革,工行、中行、建行的主要财务指标已接近国际大型银行水平,并跻身全球市值最大银行的前十位,成为国际资本市场上的亮丽“明星”。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刀阔斧。这些年,全国取消、调整了50%以上的行政审批项目。不该管的事情坚决不管,应该管的事情一定管好,政府职能正从“划桨”变为“掌舵”,从“全能”变为“有限”,从“管制型”变为“服务型”。

  多哈会议一声槌响,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响槌不等于鸣金,入世是开放的新起点。

  认真履行入世承诺,紧紧抓住入世机遇,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年来,对外开放打开了新的局面。全面协调改革发展是人民的事业,也是为了人民的事业。科学发展,要以人为本;改革成果,也要由人民共享。

  改革问计于民。五年来,无论是重大改革决策向社会公示,还是举行听证会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成为改革的基点。

  改革协调推进。五年来,无论是农村改革与城市改革比翼齐飞,还是政治、文化、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齐头并进,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不断增强,拧成了一股强劲的整体合力。 改革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妥善处理各方面关系,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要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使改革始终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

  改革开放已步入“而立”之年,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将更加生机勃勃。

  【相关文章】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与上船同舟共济

  改革开放30年,上海船厂仿佛是航行在茫茫海洋中的一艘大船,阳光明媚时它不曾轻易停航,狂风暴雨时它更没有过半点退缩,“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句话对于每个上船人来讲都有着特殊的含义。 在这30年中,多少百年老厂、百年老店黯然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改革开放”宛如大浪淘沙,只有不断的挑战自我、顽强拼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上船人恰恰是这样做的:从1978年我国第一艘出口万吨远洋轮“绍兴”号,到1981年的“勘探三号”,以及2005年“嘉祥山”轮在崇明基地签字交船。多少次辉煌多少次失败,即使是来到崇明二次创业,也丝毫没有动摇上船人奋勇直前的决心,上船人让这座百年老厂重新焕发出了青春的光彩。 而在这艘大船劈波斩浪勇往直前的过程中,它的旁边始终伴随着这样一艘小船───它陪伴着上海船厂共同见证了30年的风雨历程;它们有着同一个愿望,那就是振兴上船、再创辉煌;它们有着同样的性情:百折不挠、勇攀高峰;它们有着同样的命运,那就是凤凰涅槃、迁后重生。而它就是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多年以来,上船技校为上海船厂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人才,保证了公司在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关键时期对技术工人的需求,使得公司拥有一只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高素质工人队伍。上到公司中高层领导,下到一名普通的船体焊接工人,上船技校这棵大树结出了无数的甜美果实! 走在环境优美的校园里,你会发现在上船技校的广场上有一座大理石台阶,上面的三根旗杆上分别飘扬着“国旗”、“厂旗”和“校旗”,每天早晨全校的师生都会整齐的站在操场上,注视着三面旗帜冉冉的升起,目的是为了要让在这里学习的每一名学生都要牢记:无论何时,要热爱我们的祖国,热爱我们的企业,热爱我们的学校。在大理石的背面用金色的字刻着这样几句话:“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创办于1964年,其前身是全日制中专学校,原校址在浦东南路333号,为配合上海市开发,于2005年5月迁建现址,学校历经多年奋斗,如凤凰涅槃,迁后新生。”

  一句“历经多年奋斗”对于亲自见证了这段岁月的老教师来说似乎有些过于轻描淡写,当2005年校长带领着老师和同学们来到这座曾经的“锚链厂”改造的教学楼时,不少年轻老师感慨道:“这地方也能当学校?”眼前破旧的厂房,荒草丛生的操场,污水横流的池塘,这一切不禁让这座已经身处上海市郊区的技工学校更显得困难重重。这所曾经的全国重点技工学校的命运将何去何从,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再铸辉煌?还是接受和其它同时代的技校一样的命运:面对招生和就业两难的困境,最终无可奈何的选择倒闭?

  相信这样的问题面对上船人似乎已经没有回答的必要了,想想曾经的困难,眼前的一切又算得了什么?“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教育体制改革,招生困难”、“全国重点技工学校评估,就业形势严峻”等等……太多太多的风浪,都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大家坚信:有上海船厂这艘大船为我们保驾护航,有上船人不屈不挠的意志,困难只是眼前的,是难不倒我们的!就这样,全校教职员工在公司领导的帮助下,开始了一场可以说是轰轰烈烈的迁后重建。

  学生宿舍、食堂、教学楼改建、运动场翻修等多个工程项目都按计划的顺利开工。不仅如此,学校还不能停止现有的教学工作,要满足公司每年的用工需求,而且两方面都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这对于每一名教职员工都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在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的同时,一批批优秀的学生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成为了新的上船人。

  一名在船厂工作多年的电工老教师,吴老师回忆起当年的情景还记忆忧心。他曾经用一台自己从286升级来的计算机,和一台刚买来不久的PLC试验箱,在一个由旧厂房围成的教室里,让一个电工班级40多人100%通过了全国维修电工中级工鉴定,这在现在看来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正是由于有像吴老师这样一批教师忘我的工作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才使得这些不可能都变成了可能。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就是靠着这些上船人不懈努力,如今的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已经焕然一新。崭新的校舍、400米塑胶跑到和室内篮球场、全天然草坪的足球场、挖掘机和叉车训练场、优美的学校环境、这一切都是上船人共同奋斗的结果。在2007年下半年,学校迎来了上海市“百强学校”的评估专家,专家组成员对学校“以技能为中心,边学边做,工学结合”的办学特色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特别是对我校配备的包括:焊接、车工、电工电子等实习工厂及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言室、演播室等现代化教学场所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另外对我校的教师队伍素质也做出了很高的评价:一个厂办技校的教师队伍中技师和中高级技术职称的教师竟然占88%,正是由于学校拥有这样一支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才能让这所学校能够在这个不断改革发展的社会中与时具进不断创新。2007年底,学校顺利的通过了评估,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百强学校”。

  2008年对于上海船厂技工学校可以说是意义非凡,学校在完成学生宿舍改造、车工、钳工实习工厂改造、食堂改造的同时又迎来了招生工作历史性的突破,通过灵活的招生和就业手段,以及优厚的学习奖励。本年度的在校生人数达到了一千多人,同时有近十多个班级的学生在校学习,这是建校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特别是2008年11月,上船技校将要举办全国的“船舶行业校企协作会”这是我校第一次举办这么大型的会议,届时全国所有船舶行业技工学校的校长将齐聚上船技校,全校上下为此正在做好最后的准备工作,大家有信心一定要让这次会议在上船技校圆满顺利的召开,并且要让上船技校在所有与会的校长们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改革开放让所有上船人明白了一个道理:坚定不移的跟着党走下去,虽然会遇到不少风风雨雨,但只要你坚定信念,顽强的面对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终究有一天你会看到属于自己的那一束霞光。上船技校曾经伴随着上海船厂走过了崎岖不平的昨天,现在他们正在共同创造美好的今天,我相信将来上船技校与上海船厂一定会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绚烂多彩的明天。


改革开放30周年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show/128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