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生物学通报投稿系统

时间:2018-11-09 10: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生物核心期刊投稿须知

陕西师大《中学生物教学》投稿须知

1来稿要求立意新颖,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据准确,文笔流畅,一般不超过3 000字,尤其欢迎1 500字~2 000字的短小精悍、能说明问题的文章。

2本刊极力维护学术尊严,反对学生腐败。来稿文责自负,如发现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益的行为,本刊将协助权利人追究侵权责任。

3无论是纸质稿件还是电子稿件,编辑部均予以受理。手抄稿件,应抄写在方格稿纸上,打印稿件正文字号一般用四号单面打印;纸质来稿可在稿件左上角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或栏目(这一点暂不强求),为了便于互动,请在文后写明作者的电话、电子信箱及详细通讯地址。电子来稿请发至本刊电子信

箱:[email protected],并在“主题”栏依次注明文章所属的模块、栏目、省份、作者姓名及文章标题。除文章标题外,其余几项全部放在括号内。

4本刊对拟用稿件有权删改,不愿改动者,来稿时予以说明。

5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稿件处理阶段及结果将通过E-mail或信笺的形式告诉作者,如果稿件寄出3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者,作者可自行处理该稿。

6文中标题的不同层次,分别用1.11.1.11.1.1.1??表示。

7 书籍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不超过3个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书名.版次(第1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月.起止页码.

示例:梁秋英,陶铭,乔永民.青少年生物世界探秘.西安:未来出版社,1999.187~188. 期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文题名(选择项).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示例:夏献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简介”教材分析与教学设想.中学生物教学,2003(4):24~26. 8 来稿中的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如在表达量值时,一律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kg、m、min、h、mm、cm等,而不能用中文符号。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如亩、吨、ppm等,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9 翻译或编译的作品,请注明原文出处。

10 请勿一稿多投。尽管我刊和《生物学通报》《生物学教学》以及《中学生物学》几家刊物曾联合发表声明杜绝一稿多投现象,但这种现象仍有发生。为此,向本刊投稿时一定要声明此稿专投《中学生物教学》,否则来稿不予审阅。若发现一稿多投或抄袭现象,将在本刊给予曝光,并通知其所在单位,五年内本刊不再刊登其稿件。来稿务必写明详细的联系地址及邮政编码,最好注明联系电话及E-mail,以便及时联系。

11 本刊特别欢迎提供封面、封底或封二、封三用的彩色生物照片,并附300字以内的文字说明。

来稿请寄: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中学生物教学》杂志社,邮政编码:710061,

联系电话:029—85308009E-mail:[email protected]

【各大与生物学教学相关的杂志的投稿方式】

《中学生物教学》:[email protected]

《中学生物学》:[email protected]

《生物学教学》:只能是纸质稿

《生物学通报》:电子稿和纸质稿都需要

《生物学杂志》:比较麻烦,还需要单位推荐信,交50元的审稿费

上海华东师大《生物学教学》征稿简则

1、本刊性质

《生物学教学》是由国家教育部主管,华东师范大学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全国教育类核心期刊。读者对象以中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生物学教师为主,兼顾其他生物学工作者。

2、刊载稿件内容

《生物科学综述》、《生物学科技信息》和《教学参考》:国内外生物科学的新进展、新成果;《国家课程标准及实验教材》: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的理论和实践;《教育教学研究》、《课堂教学》、《信息技术应用》和《现代教育论坛》:现代教育理论研究、课堂教学实践、国外教育动态和多媒体技术应用等;《考试与命题》:当前3+X的命题和解题技巧(部分与高考有关的文章请注意提前4~6个月),有选择地刊登整张试卷;《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中优秀的思路和实验方法的改进;《科技活动》、《学生实践与创新》和《科学技术与社会》:课外科技活动中成功的实践案例,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探究式活动的实例等;《读者之窗》:问题征答,读者对教材的评价和建议等;另外,封面、封底刊登作者投寄的照片。

3、来稿要求

题目简明、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文字精炼、标点准确。

3.1字数 一般不超过3000字。特别欢迎就某个问题进行论述的1000~1500字的短文。来稿用计算机打印或抄写在1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不收复写稿、软盘稿、电传稿和E-mail稿。

3.2姓名、单位 在题目之下一行用正楷先写清姓名,然后在括号内写省、市(县)、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

3.3摘要、关键词和作者简介 2000字以上的文稿需有150字以内的摘要,2~5个中文关键词以及20字左右的作者简介。摘要和关键词均从左第3格写起,再空1格之后写内容,每行末尾空2格,转第二行前面也空2格。作者简介只介绍第一作者,限20字以内,如:出生年份、性别、职称、学位等,排在第一页末尾脚注部位,上部划线,以与全文内容分开。

3.4标题层次的划分 一般不超过3级,每级标题均于左边起顶格开始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然后空1格再写标题。

3.5计量 计量单位及其他专业符号以国家颁布的标准为准。

3.6参考文献 文中若涉及重要的数据资料,应列出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采用“顺序编码制”,即在文中按出现次序于数据资料后上角加中括号,括号内写文献顺序号,相关文献在文后列出。其中:(1)期刊文章按“作者(三人以上用‘等’或‘et al’).出版年.文题.刊名,卷(期):起止页码”列出;(2)书按“作者.出版年.书名.出版地:出版者,起止页码”列出;(3)论文集按“论文作者.出版年.文题.见(外文用‘In’):编者名.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论文起止页码”列出。例如:

[1]赵子峰,张亚丽,吕辉,等.2003.叶绿体色素纸层析分离实验的关键步骤.生物学教学,28(6):33~34(期刊文章)

[2]James P.2000.Origin of inclusive education.Kansas Biology Teacher,9(2):78~80(期刊文章)

[3]张德永,于运联.1994.中学生物学实验大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3~6(书)

[4]王秋远,钟阳,张志礼.1998.元认知与生物学科学素质培养初探.见:马炜梁,张文华.生物学教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5~38(论文集)

3.7其他 每个标点符号占1格。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文中只附最必要的图表并用方框表明在文稿内的位置。方框之下写图序号、图题与说明。插图用墨线精绘,尺寸须比计划刊出图放大1.5~2倍。

4、投寄

来稿寄上海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教学》杂志社,邮编:200062。勿寄个人,以免延误审稿时间。

5、录用通知与审毕即告

稿件一经录用,编辑部即会发出录用通知;自投稿之日起3个月未收到通知决定刊登的,可另投其他期刊;不录用的稿件一般不予退还。如果想早日知道审稿结果,请按“审毕即告”的程序运作,即:在来稿时每一篇稿件附上填妥回信地址、邮编、收信人的信封,并贴足所需邮票,本刊将尽速给出初审意见。

6、承诺和约定

来稿一律不收审理费和版面费。稿件刊登后,即一次性付给稿酬。除作者事先声明的外,本刊对所录用的稿件有修改权,并有进行汇编、文摘、网络及信息使用等方面的权利。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通报》征稿简则

1 《生物学通报》为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读者对象是全国中等学校生物学教师,并兼顾大专院校师生和一般生物学工作者。

2 本刊主要刊登下列内容的文章:介绍生物学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国内外生物科学进展及新成就、新技术;生物学课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训练方面的经验体会、生物学教学改革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最新中学生物学教材及参考资料;考试与命题:开展生物学课外科技活动的探索性题目及研究方法、简便的实验技术、教具制作;与生物资源持续利用有关的国内外参考资料;新书介绍及评价、问题解答以及有关彩色照片、电镜图片等。

3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3.1 文稿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列出文献。基金资助项目须明确标注。文稿一般不超过3 000字。特别欢迎对某个问题进行论述的l 000—2 000字短小精悍的文章。3 000字以上的文章一定要附英文题目、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和中文摘要(摘要不超过200字),以及3~5个中文关键词。文章请注明中图分类号和文献标识码。

3.2 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抄写在每行20字l6开单面方格稿纸上,或打印在A 或B 纸上(A 纸每页不超过l 600字.B 纸每页不超过l 200字.字号不小于5号,字迹清楚,标点准确,每个标点符号占l格。留出足够的行间距,以便文字修改。外文请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文中只附最必要的图表,插图在稿内段落处标明图位、图序、图题与说明。插图请用白纸黑墨精绘,图内文字用铅笔标写清楚.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1倍。表格应用三线表示,例:置于文中段落处。照片务必图像清晰。层次分明,背面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将图和照片集中附于文后。显微照片应写明放大倍数,文中附图一式两份(一份可为复印件)

3.3 文中提到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均需写出学名。

3.4 标题层次的划分,一般不宜超过4级,4级不够

时,可将层次再细划分。例如:

第l级标题—— l

第2级标题—— 1.1

第3级标题—— 1.1.1

第4级标题—— 1.1.1.1

f 2.1 f 2.2.1 f 2.2.2.1 f 1)

2一{2.2一{2.2.2一{2.2.2.2一{2)

(2 3 c 2 2 3 c 2 2 2 3 (3)

编号应左起顶格书写。有标题时.在编号后空1个字的位置再写标题,另起1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 题时,在编号之后空1个字的位置再写具体内容。具体内容前不加编号时,其每段的第1行均左起空2个字的位置再书写。

3.5 参考文献择其最主要者引用,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引用。综述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为5~8条,一般专论性文章的参考文献为3条以内。请按下列格式书写:

『期刊] 序号 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前3名,后加“等”或“et a1.”).文题.期刊名(外文期刊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年,卷(期1:起止页。『书籍] 序号 作者姓名.书名.版次(第1版不写).出版地:出版单位(国外出版单位可用标准缩写,不加缩写点1,年:起止页。

举例如下:

1 宋大祥.节肢动物的分类和演化.生物学通报,2006,41(3):1—3.

2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1— 14.

3.6 文中计量单位请用法定计量单位。表达量值时,在公式图表和文字叙述中,一律使用国家规定的计量单位,例如:kg、mL、m、s、t、rain、h等,而不用中文符号。已经废弃的计量单位不能再使用,如:亩、体积克分子浓度、ppm等,应将其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

3.7 欢迎提供封面和封底用的光面彩色生物照片(宏观和微观均可)。照片要求清晰f光面扩印,最好提供底片)准确、整洁、科学性强,并注明中文名和学名;封面照片要求为横幅,并附200字左右的说明文稿:更欢迎有说明文字的系列照片。

4 来稿文责自负。请勿一稿多投。投稿时一定要声明此稿专投《生物学通报》。稿件一式两份,文题下书写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需按单位公章书写完全),并写明单位所在地及邮政编码。文后注明工作时间联系电话及E—mail,并请写明作者年龄、职称和职业。寄文字稿的同时,给swxtb@163.com 发电子文件。主题词为第1作者人名。以便与纸质稿核对。

5 稿件刊登与否,由本刊编委会最后审定。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半年之后未见录用,也未收到本刊用稿

通知,稿件可自行处理,并请函告编辑部。凡不录用的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如要求了解本刊是否录用,发邮件至swxt@chinai0umal_net.cn,或登录本刊网页http://swxt.chinajourna1.net.cn的读者信箱,或打电话(010)58807645查询。

6 来稿一经刊登,即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 — 数字化期刊群”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收录不向作者另收费;作者著作权使用费和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

7 来稿请寄北京北太平庄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通报》期刊社,邮政编码:100875。

8 欢迎刊登广告。

安徽合肥《生物学杂志》投稿须知

1、《生物学杂志》是生命科学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登动物、植物、微生物及生理、生化、遗传、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分子生物学等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大中专院校生物教学等方面的成果及经验介绍。主要栏目有:综述与专论、研究报告、开发与应用、技术方法、教学研究等。对反映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论文、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论文、获省、部级以上资助项目的科研成果论文将优先发表。

2、来稿要求文字简练、论点明确、数据可靠、图表清晰。题名应简洁恰当,中文名不宜超过20个汉字,英文名也应尽量控制在10个实词,尽量避免不常见的缩写。每篇论文(包括文献和摘要)不超过4000字为宜。来稿应有中英文题名、摘要(中、英文摘要要求300字左右,以第三人称表述)、 关键词(一般

选择通用性强的词,控制在3~ 5个)、作者单位(中英文)及汉语拼音的作者姓名。有查阅条件的作者请注明中图分类号及文献标识码。

3、文稿要求用字规范,计量单位符合国家标准。文稿中公式、外文字母、化学符号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的字母、数码和符号,要准确工整,生物的属、种是拉丁文的应在其下划一横线,以示排斜体。

4、文中只附必要的图和表,切忌与文字表述重复。表格一律用三线表,图稿一律用绘图纸,墨色要黑,线条要匀,照片清晰度高,图表说明要求有中英文对照。本刊《生物学杂志》网站(www.swxzz.com)在线投稿系统己于2007年8月正式开通运行,欢迎作者登陆网站进行在线投稿,查阅稿件处理情况。投稿格式要求以word格式,初次投稿的作者需要先进行作者信息注册,然后再进行投稿。

5、文稿的第一页注脚处,请注明科研项目来源,并附课题编号及资助情况(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发展基金、重点实验室资助等)及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包括指导老师)的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职称、学位、简历及研究方向等情况。

6、参考文献仅限公开发表的,主要的。其排列按论文中引用文献前后顺序,不分文种,限20篇以内。a.参考文献类型为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

标识:专著[M]、论文集[C]、学位论文[D]、报告[R]),书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b.期刊文章、报纸文章、标准,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作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J]、[N]、[S]),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C.专利[P],排列格式如下:序号,专利所有者,文献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

7、本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由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国家重点新产品(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化学文摘(C.A)》、《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入选《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被思博网,CEPS收录,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06年获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项目资助。为弘扬作者的学术思想和成果,作者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付清。本刊发表的文章均被认为已获得作者的无稿酬提供情报检索、摘录、转载的许可。

8、来稿请附单位推荐信函、通迅地址、联系电话、E—mail地址、邮政编码及联系人。来稿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删改,一年刊登期内切勿一稿多投。

9、为保证来稿的学术质量,对作者及本刊负责,参照我国有关期刊审稿办法,均收取每篇稿件50元审稿费,编辑部在2个月内给予答复。

生物学杂志社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83号,邮编:230001,e—mail:SWXZZ@163.tom

网址:www.swxzz.tom.swxz.ohin~journa1.net.cn

电话:0551-2673629,传真:0551-2635632

篇二:生 物 学 通 报2008年第43卷第5期

生 物 学 通 报2008年第43卷第5期

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

——“生态系统的结构”教学设计与案例*

陈 维1 汪 忠2

(1连云港市新海高级十学东方分校 江苏连云港 222042 2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 从“注意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思路;简述‘系统论(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建立新知识学习的‘同化点’;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尝试建构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思想模型’;分组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尝试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通过“生态系统结构”的教学培养学生“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能力的教学过程;关键词 系统分析 模型建构 教学设计

中国图书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是2种重要的科学方法,也是高中生物学新课程中首次提出要求重视的2种能力。《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也要求学生“学会从系统的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把“运用逻辑和证据来构造和修改科学解释和科学模型”,“承认并分析其他解释模型”作为进行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能力(9~12年级)。我国的高中课标编制者在选择高中生物学课程的核心内容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例如:“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育价值就在于“有助于学生领悟系统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笔者在教授陔模块“生态系统的结构”这部分内容时,对如何培养学生这2种能力(方法)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1 注意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做好初、高中课程教学的衔接不仅可以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更能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详略得当,实现有效教学。分析表1,从初、高中课程标准对该部分内容的要求上看,初中教学要更侧重于基础知识,而高中教学则需着眼于探究能力的培养。分析表2,从初、高中教材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看,主干知识的组成基本相同,但是高中阶段的教学内容,明显是在初中学习基础上的综合、概括和提高。从探究活动的安排上看,高中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等高层次的探究能力。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我们认为,高中阶段针对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应该避免过多地讲述那些初中阶段学生就已经掌握的内容,知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对主干内容的“深化”上,培养学生的“系统分析和模型建构”能力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针对初中阶段的基本知识,可以课前布置学生复习相关内容,课堂上也可以幻灯图片的形式,快速引导学生回忆。在探究活动上,除了安排学生讨论分析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外,还可以将“设计并制作生态瓶”这一活动中的“设计”部分,安排到本节课中,增加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实现从“系统分析一思想模型一物质模型”的连续跨越。

2 解读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设计思路

2.1 知识目标 简述与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有关的基础知识;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成分,阐明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概述生态系统的概念;举例说出生态系统的范围和类型;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食物网,分析其中的营养级;分析食物网巾种群数量变化的连锁反应;举例说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2 能力目标 初步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某一生命系统;尝试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讨论并设汁生态瓶的制作方法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各种牛物的生态价值,确定种间平等的思想;认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的整体、 知识目标相对较多,但它多是对初中所学知识的引中和拓展。教学难度不会太大;为了全面达成这些目标.本节课的教学思路叮以设计如下:

3 简述“系统论(分析)”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建立新知识学习的“同化点”

认知心理学重视研究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机制,其“同化沦”的核心是相互作川观,它强调有潜在意义的新观念必须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找到适当的“同化点”虽然学生在“分子

与细胞”模块中初步认识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但是“系统沦(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这部分知识,在学生头脑中几乎是空白。没有这一个起“固定”作用的“同化点”,学生难以完成对牛命系统的系统分析过札,更无法构建所渭的“模型”,也即“下位学习”没有“上位的观念”,因此,教学之初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新知识学习的“问化点”。限于高中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开:不能要求学生掌握完整的系统分析方法,而是重在领悟系统方法的思想,初步学会从系统的格体出发,分析整体与局部、部分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模型”知识,学生在“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2个模块中已经有所了解,并且已经尝试建构厂多种模型,例如: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制作等等,但是,学生了解较多的是实物模型或具象模型,对思想模型的了解则偏少,闲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了解模型分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思想模型及其构建的基本步骤;:“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并不是2种孤立的科学方法,对某一系统的要素、结构、边界、性能等方面的分析,是合理建构模型的基础,而建构的模型又可以从另—角度检验系统分析的正确性和完整性;、教学中可以向学生呈现并:讲述一些经过教师筛选和简化过的阅读资料,如:系统和系统论简介、系统分析的基本思路、 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型及其说明等等(内容略),以帮助学生了解系统论(分析)和模型建构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4 引导学生运用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尝试建构不同层次生命系统的“思想模型”

上述关于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等方向的知识是抽象的、概括的,甚至是枯燥的、无味的,有读者可能会认为这种教学方式是机械的、填鸭式的。其实不然资料中的内容应该是对教材内容(人教版)的补充。不给学生一些文字上的铺垫和说明,仪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一般系统结构图”来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是突兀的,学生会觉得难以操作。正如上文所述,建立起“固定”作用的“同化点”,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必需的。当然,尽管教师讲述了这些知识也并不等寸:学生已经理解了,事实上,学生的脑海中还只是一些模模糊糊的概念,要想让学生“清晰”起来,“运用”起来,教师还必须向学生提供范例分析。这个范例从哪来呢?通过范例又怎么样引导学生分析呢?

4.1 分析“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为学生提供“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的范例 教师要求学生回忆“生命系统有哪些结构层次?”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什么???并以问题引导:细胞有边界吗?它是什么?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它们之间是孤立的吗?如果不是孤立的,那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有联系吗?如果有联系,那会是什么样的联系呢?说说细胞具有的功能(梳理旧知识的同时,逐渐开展“系统分析”)。 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内容略);:

教师提出可否尝试用资料中系统分析的方法,参照教材中的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型图,画出个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型呢?(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动机,此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现场作出简图2,以提供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的范例)并要求学生评价黑板上模型图与资料中模型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同时提㈩问题:①动物园里饲养着各种动物,也栽培了多种植物。一个动物同中的全部动物是一个系统吗?全部的动物和植物是———个系统吗?②假如我们能够单独“制造”出细

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把它们放在一个有边界的“容器”里,是不是就等于制造小了一个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了?(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系统”的本质属性)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内容略):,

上述教学过程,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了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师对“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的分析与模型建构的示范,深化了学生对“系统”的认识,对资料中所述的系统分析与模型建构的基本步骤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分析生态系统了。

4.2 分析“生态系统”这一宏观的生命系统,培养学生自主分析与建构模型的能力

· 教师展现某一池塘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和典型图形(注意:图形中要标出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名称,隐去“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等分类文字,如图3),并提问:这个生态系统有范围吗?它的边界是什么

?

学生思考、回答(内容略)。

教师强调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它的边界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根据研究的需要划定,并以问题引导:①这个生态系统中有哪些生物?说出它们的名称。②这些生物构成了哪些种群和群落?③除了生物种群(群落)外,这个生态系统还有哪些成分?它们对这个生态系统是不可缺少的吗?为什么?④联系初中的相关知识,试着对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成分进行分类。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回答(内容略)。

教师总结并讲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讲清每一种成分的本质属性,并让学生思考其他的生态系统是否也有相同的组成?),并提出问题:①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可否举例说明?②将三者中任一种成分去除.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

学生联系初中所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回答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提出:假如图3生态系统中的有些生物(A、B、C、D、E)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分析如上表所示,可否用食物链(网)的形式表示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学生根据初中所学的食物链(网)的知识,尝试画出其中的上述5种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教师以其中存在的某一条食物链为例,讲述“消费级”和“营养级”等概念,并且提出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思考:①下图是根据表中数据绘制的食物链(网),其中有几条?有几个消费级和营养级?说出每个营养级所包含的生物。②分析每一种生物获得营养物质的渠道,讨论生物C、E的消失可能导致的结果。

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内容略)。

教师强调:①图中所示的捕食链只是食物链的一种,其他还有腐食食物链和寄生食物链(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查阅资料)。②食物链(网)的存在使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它构成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③食物链(网)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并提出问题:①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除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存在的各种关系之外,还有其他的关系吗?②举例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讨论外部环境条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③联系初中所学的知识说说生态系统有哪些功能?(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学生思考、讨论、总结(重点表述J5日光、水分、无柳盐等非生物成分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提出问题:参照一般系统的结构模型图和“细胞”这一基本的生命系统模型图,构建生态系统的结构(思想)模型(此时,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放手让学生去讨论、建构)。

学生分组讨论、在纸上画出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匣(如图4)。①分组展示各组构建的模型,并加以简要该明。②组间开展相互评价,评价每个模型的优点和缺点“取长补短”,完善模型方案。③对照教材中的“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加以体验、补充和进一步的完善。

教师总结与评价。

5 分组讨论“生态瓶”的制作方法,尝试设计生态系统的“物质模型”

将抽象的“思想模型”转变成具体的“物质模型”,不仅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能够让学生深化对生态系统相关知识的理解,认同“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等观点。考虑到课时的因素,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完成“生态瓶”的设计过程,课后可以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形式完成具体的制作与观察过程。设计“生态瓶”的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教学中也可以作一些变化。例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哪些呢?通过前边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4部分,其中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分解者(主要指腐生微生物)和非生物能量(主要指太阳光能)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教师可以从这些知识点出发引导学生做出假设,确定自变量与因变量,形成实验设计方案。对学生的设计方案,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学生互评,并提供范例(如图5)让学生讨论,以完善实验方案。如果教学时间允许,在学生开展课后研

篇三:生物科学可投稿的杂质类型

生物教育研究论文可投稿的教育类杂志

1 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

《教育评论》(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主办);

《外国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主办);

《比较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上海教育科研》(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

《中国教育学刊》(中国教育学会主办);

《人民教育》(教育部主办);

《当代教育科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等主办);

《教育探索》(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主办);

《教育导刊》(广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等。

2 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

《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 《学科教育》(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生物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外国中小学教育》(上海师范大学主办);

《上海教育》(上海市教育局主办);

《天津教育》(天津市教育局主办)等。

3 其他教育类核心期刊

《教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主办);

《中国电化教育》(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

《中国成人教育》(国家教育部成人教育司、山东省成人教育主办); 《成人教育》(黑龙江教育学院主办);

《继续教育》(总装备部继续教育中心主办)等。

4 其他相关期刊

《生物学通报》(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植物学会、北京师范大学主办); 《中学生物教学》(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生物学杂志》(生物学杂志社主办、安徽省生物研究所协办); 《中学生物学》(南京师范大学主办);

《生物教学与实验》(浙江师范大学主办);

《教学仪器与实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主办); 《中国教师报》(中国教育期刊社主办);

《基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主办)等。


生物学通报投稿系统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9899.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