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蜡烛中领悟到了什么

时间:2018-11-09 10:41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第15课_落花生_答案

人教版 小学语文 五年级上册 作业本 第15课 落花生 答案

15 落花生

1、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1)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kōnɡ kònɡ√)地。

(2)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zhǒnɡ√ zhònɡ),翻地,播种(zhǒnɡ√ zhònɡ),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3)花生的价钱便(pián√ biàn)宜。

2、给带点的词语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怪( 很/挺)开辟( 开垦 )

(2)居然( 竟然 )

(3)希望( 愿望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围绕花生主要写了 种花生 、 收花生 、 尝花生 、 议花生 等内容。

4、给句子选择正确的含义,打上“√”。

(1)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父亲希望“我们”外表不好看,但很有用。 () ②父亲希望“我们”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 )

(2)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人不必讲体面,只要做对他人有用的人。() ②人不能一味追求体面,而更应该注重自己对社会的贡献。 (√ ) ③做人就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做徒有外表而无德无能的人。(√ )

5、抄写课文第十自然段,完成练习。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

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根据词语的不同意思造句。

①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 秋天,我家屋后的柿子成熟了,像一盏盏灯笼挂在枝头,十分惹人喜爱。

②成熟(发展到了完善的程度)— 经过这次教训,我成熟了许多。

(2)这段话中,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 它藏而不露,朴实无华,默默无闻,不计名利 。

6、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例一:蜡烛 蜡烛的一生很平淡,白的、红的,五颜六色的,头上竖起一个羊角辫。生命就从羊角辫上开始。渐渐地,火苗吞没了羊角辫,开始熔化蜡烛的身体。滴滴蜡珠犹如一串串泪珠,凝固了。古人就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蜡烛的一生是辉煌的,从生到死,始终为人们奉献着光明。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像蜡烛一样的人。比如清洁工人,他们早早的起来,美化我们的城市,为我们美好的生活默默奉献者。

例二:露珠

露珠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他却是不平凡的。当夜幕笼罩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着禾苗;每当黎明,它睁开那不知疲惫的眼睛,隐身于空气中;夜晚,无声无息地在黑暗中工作。它不像暴风雨那样惊雷闪电,炫耀自己的威力;更不像冰雹那样对一切冷酷无情。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它把短暂的一生,献给禾苗,而对禾苗却从来一无所求。 我爱露珠,它比珍珠更珍贵,比宝石更晶莹,比群星更璀璨。我赞美它,露珠精神将永远在我的心头上闪动。

例三:粉笔 粉笔又短又瘦,看上去很不起眼,一头尖一头宽,像一根木棒。它是由石灰做成的。你别看它又矮又小,不起眼,也不像钢笔、毛笔、铅笔那样闪亮的笔尖和华丽的外表,但是它的用处可远远大于钢笔、毛笔、铅笔。因为有了这小小的粉笔默默奉献,才培育出祖国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课堂上,粉笔就默默地躺在平凡的讲桌上,无声无息的等待着奉献自己的生命。老师,拿起它那洁白无暇的身躯,伴着“吱吱”的声音,让它们自由地舞蹈。然而随着这曲“奉献之歌”的结束,粉笔的身躯渐渐缩短、结束。可是它从来不怕,只是默默地缩短,直至化为粉末,消逝在空中。

粉笔没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和一身华丽的外衣,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篇二:八年级上语文第3课蜡烛

主备人: 吴嘉红 审核人: 刘永娟使用人: 使用时间:

八 年级 上 学期 语文 学科 一 单元 3 课 导学案

3、蜡 烛

【学习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复述故事的方式。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进一步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品味本文语言,感悟字里行间真挚的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南斯拉夫妈妈的形象,体味文中流露出来的跨越国界的浓浓母子情。

【学习重点】 把握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蜡烛的象征意义。

【自主学习】

(一)、给划线的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瓦lì()精疲力jié() fú 晓( )揣在怀里() 颤巍巍( ) 鞠躬() 地窖( ) (二)梳理故事情节:

1、这篇通讯写了一位饱受 之苦的老妇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 。

2、请一位同学告诉大家,《蜡烛》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注意:复述故事的时候,注意将清楚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学习研讨】精读课文,感悟老妇人的形象,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为什么说这个故事很感人呢?(环境、人、物三者考虑)

A.环境(衬托)

a.故事发生再二战,文中不乏对枪林炮火的描写,找找看,哪些地方对环境进行描写?(在书本上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b.思考下作者设置这样一个典型环境,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B.人物——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

故事的主角南斯拉夫妈妈育乞西的刻画,采用什么方法呢?(有的划勾)并在文找出相应句子加以简单的分析。(在书本上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心理( )语言( )肖像( )神态( )动作( )

C.物——蜡烛

文中多次提到蜡烛,有哪些地方提到蜡烛了?谁能告诉我蜡烛的来历呢?为什么多次提到蜡烛呢?(在书本上勾画出来,并做好批注)

【合作探究】课文以蜡烛为题,这里的烛光,你认为有什麽特殊的象征意义呢?

【精读精练】阅读 “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绕过那一段没有倒下的铁栏杆,回到地窖里去了。” 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对蜡烛的来历作补充说明?

2、这里的“黑色围巾”有何特殊意味?

3、这几段文字描写了老妇人的哪些细节?

4、试揣摩文中描写老妇人的心理活动。

【一课一得】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收获或体会,把它记录下来与同学交流。

教师寄语: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会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

篇三:《蜡烛》学案及简明答案

《蜡烛》学案

时间:2014.9.16主备人:李世杰 班级: 姓名:

[教学目标]

1.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

2.学习作者通过细腻的动作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体会作品中所表现的各国人民在战争所凝结的友谊。

[教学重点与难点]

学习用动作、心理活动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和歌曲,各有什么寓意?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

3、“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

4、“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二、时代背景: 1944年9月中,苏联和南斯拉夫在莫斯科就苏军进入南斯拉夫

领土达成协议。随后又在克拉约瓦最后商定了共同行动计划,10月5日,签署

了关于保加利亚军队参加对南斯拉夫领土上的德军作战的南保协定。贝尔格莱德

战役的企图是:通过苏、南、保三国军队的共同努力,粉碎“塞尔维亚”集团军

级集群,解放被占领的塞尔维亚地区和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前往到驻希腊

的“E”集团军群的交通线,不让该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退却。这样就构

成了苏南军队统一的作战正面,并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尔后争取本国的完全解

放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本文作者及体裁:作者简介:西蒙诺夫,苏联作家。生于军官家庭。1934年开始写作。

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

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本文是一篇通讯:通讯是记叙文文体的又一实用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

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它和新闻一样,要求及时准确地报道现实生活中有意义的人和

事,但报道的人和事比新闻更具体更系统。通讯注意人和事的典型性,善于在真人真事的基

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

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通讯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叙事,也常用描写、抒情、议论,以使人物更

加鲜明,事件更加生动。

一、字词检测

给加点字注音

拂晓 ()瓦砾 () 地窖()鞠躬()( ) 颤巍巍( )( ) .....

舀水( ) 腋窝( ) 揣在( ) ...

二、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复述课文,然后再用一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复述提示:抓住六要素,特别注意叙述清楚事情的经过。

本文描写一个南斯拉夫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一位苏联红军的遗体后,将珍藏多年的喜烛点

燃在烈士坟头静静陪伴到拂晓的感人故事。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的记叙要素。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

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 (原因),

(经过), (结果)。

3、梳理文章思路:从叙事过程看,全文共分四部分。

三、合作探究

1、联系全文,读最后两段,理解老妇人为什么对一个外国青年有如此的感情?最后一段有

何含义?

2、这篇战地通讯非常感人,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找出令你感动的一个片段进行交流,并

且说出为什么。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 。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

(3)保护遗体——想到 。

(4)烛光闪烁——想到 。

3、文章中的蜡烛除了实指“蜡烛”外,还有没有其他深刻的含义?

四、赏析探究

1、目的寻读: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文

章对哪些内容进行了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理解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 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

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2、讨论:作品中反复描写战争的场面,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五、探究主旨

主旨:

六、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1.“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

这是一支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为什么要对

这支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

2.“老妇人对着这烛光,坐在坟边,一动也不动,两臂交叉抱在胸前,披着那黑色的

大围巾。”这里又提到围巾的颜色,有什么特殊的意味?

3.“这一点火焰是不会熄灭的。它将永远燃着,正像一个母亲的眼泪,正像一个儿子的英

勇,那样永垂不朽。”怎样理解这句话?

4.“即使是在这个当儿,老妇人也没有说话,她不过抬起眼睛来,朝这些脱了帽的肃立着

的人们看了一眼,十分庄重地对他们深深一鞠躬;然后,把她的黑色大围巾拉直了,颤巍巍

地走了。”怎样理解这句话?

5.“在炮火烧焦了的土地上,在炸弯了的铁器和烧死了的树木中间,那为南斯拉夫母亲的

惟一珍爱的东西――她的结婚的花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一个苏联青年的坟头。”这段文

字如果写成“在战场上,老妇人的蜡烛还是明晃晃地点在契柯拉耶夫的坟头”好不好,为什

么?

附简明答案:

(1)明确: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2)第一部分(1-7)讲红军战士偷袭牺牲。

第二部分(8-31)讲老妇人冒着炮火掩埋烈士。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核心。

第一层(8-13)炮火余生,发现烈士。

第二层(14-26)冒着炮火,掩埋烈士。

第三层(27-31)点燃蜡烛,守护烈士。

第三部分(32-42)老妇人的英雄行为感动了红军战士。

第四部分(43-44)再现并赞美蜡烛的火焰。

(3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 事件感人的因素:

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想到老妇人不顾生死。

2)年老体弱,掩埋烈士很吃力——想到老妇人力量的源泉。

3)保护遗体——想到老妇人对烈士的感情。

4)烛光闪烁——想到老妇人奉献的精神。

第(28)自然段中用了“45年”“舍不得用”“珍藏”等词,可见蜡烛非比寻常的意义。老妇人把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珍贵,今天却把这份过日子珍贵的感情献给一个异国的烈士。它点燃起的火焰是“永远不会熄灭的”。结尾两句话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这种感情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3.主旨:这篇战地通讯,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情。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蜡烛中领悟到了什么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9393.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