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研究

时间:2019-08-23 14:31:38 来源:免费论文网

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研究 本文关键词:试验区,自由贸易,环境,研究

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河南省自贸区自2017年挂牌以来,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促进了自贸区的经济发展。然而近期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河南省自贸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扶持政策落地难、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以及人才储备缺乏等营商环境的困境。因此,在总结目前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取得

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河南省自贸区自2017年挂牌以来,营商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促进了自贸区的经济发展。然而近期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河南省自贸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扶持政策落地难、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以及人才储备缺乏等营商环境的困境。因此,在总结目前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取得成效的基础上,也分析了自贸区营商环境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优化对策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对内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倡导用“一带一路”倡议统领自贸区建设,以新的更高水平的开放,促进域内国家和地区相互联系。2016年8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全文称“河南省自贸区”)。2017年4月1日,河南省自贸区正式挂牌成立,覆盖郑州、开封和洛阳三个片区共119.77平方公里。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实现河南省自贸区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础保障,河南自贸区建设两年多来一直致力于营商环境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近期面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国际形势的复杂多变,河南省自贸区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仍然存在扶持政策落地难、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偏高以及人才储备缺乏等营商环境的困境。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河南省自贸区的营商环境、推进河南省自贸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政策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1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改善成

1.1产业布局合理,营商环境逐渐改善。自2017年挂牌以来,河南省自贸区坚持推进制度创新、建设成为服务于“一带一路”的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以及全面改革开放的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首先,河南省自贸区优化产业布局,如表1所示,河南省郑开洛三个片区产业布局合理,发展目标明确:郑州片区作为河南省自贸区的核心区,借助其良好的交通优势以及商贸基础,以发展智能终端、汽车制造、国际商贸、跨境电商等优势产业为依托,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交通枢纽作用;开封片区则充分发挥其旅游文化等产业优势,将要打造成为文创产业的对外开放先行区,促进国际文化旅游的发展;洛阳片区作为河南省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及其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发展装备制造等产业以及国际旅游文化等产业,目标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装备制造示范区以及推进华夏历史文明的重要传承区。其次,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逐渐改善,由于河南省自贸区一直以来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不断改善营商环境,三个片区逐渐实现了投资便利化和贸易便利化,例如,洛阳片区创新企业开办“四个一”审批模式,在企业开办流程整合前企业办理营业执照、刻制公章、税务登记和发票申领平均办理时间为四天半,改革以后压缩到60分钟完成整个流程;开封片区形成了以“二十二证合一”、“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以及“六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等为代表的营商环境改革成果并领跑全国。1.2自贸区企业数量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河南省自贸区自成立以来,由于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各个片区的企业数量也开始逐渐增多,规模也不断扩大,其中不乏世界五百强的大型跨国公司进驻。例如,郑州片区实施开放创新双驱动战略,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龙头企业入驻郑州,郑州片区目前已有120多家世界五百强跨国企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共占全市总额的96.8%;开封片区截至2018年10月底新增注册企业达到挂牌前的20倍,共计3724家、注册资本超过731亿元,其中11家企业是超过10亿元的大型企业、104家是超亿元的大中型企业;洛阳片区今年一季度,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7.3万家,同比增长47%,利用外资248.6亿元,同比增长11%,有效促进了高端产业集聚与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发挥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等营商环境方面起到了标杆作用。1.3推进金融创新,缓解自贸区企业融资难题。金融创新以及风险防控是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之一。为了加快构建现代金融创新体系,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片区都成立了相关的金融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解决自贸区企业融资问题,同时结合河南省具体情况推进便利化、国际化投融资、科技金融等,建立国际化金融体制创新先行试点。例如,洛阳片区邀请多家银行落户自贸区,先后推行“科技贷”、“科技保”业务,主要利用自主知识产权和股权等无形资产以非变现质押方式给予贷款,从而解决轻资产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洛阳片区还率先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通过银证共建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积极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探索“信贷+信用”小微企业普惠金融模式试点等一系列举措,有效缓解了自贸区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难题。郑州片区支持各类要素市场在自贸区集聚并形成联动创新的金融生态圈,例如支持郑州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郑州股票据交易中心落户自贸区,并推出开展大额可转让存单交易,探索基于商业票据交易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同时加快推进全国首家PPP资产交易中心在郑州片区落地,抢占区域性PPP二级市场建设的制高点等,都将有效的推进郑州片区金融制度创新改革。

2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面临的困境

2.1扶持政策落地难,贸易便利度需进一步提升。河南省自贸区目前出台的相关政策较多,特别是在促进外商投资便利化、加快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方面,推出了较多的相应政策,着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尽管创新案例、政策推广的数量不少,但是高质量的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政策却比较匮乏,而且普遍存在照搬其他地方的成功案例,但却没有跟本地实际情况结合好,落实情况也不容乐观。河南省自贸区某些企业对政策解读并不到位,甚至产生偏差,没有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扶持政策,比如说由于河南省自贸区的部分片区是建立在原有开发区的基础上的,这就导致了开发区管理模式的痕迹比较重,特别是考核方式有些还存在形式化,过于看重短期指标考核,而缺乏长远规划的实现,甚至对当地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另外,尽管河南省自贸区通过试点改革之后,贸易便利化得到相当大的改善,通关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甚至对于某些研发用的进口生物制品推行“秒通关”模式,但是对于大多数的进出口商品而言,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在通关、仓储物流、供应链金融、检验检疫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效率以及全方位的贸易便利度。2.2市场主体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偏高,审批流程需进一步优化。党的十九大以来,河南省自贸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决策部署,针对部分企业实现了行政审批效率的提高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的降低,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企业面临手续繁杂、收费过多等制度性交易性成本偏高的情况,甚至有些部门还存在着脸色变好了,但是效率依然较低的状况。尽管河南省有关部门下放了某些省级权限,但是由于大多数管理权限关系到行政审批事项,所以仍然需要履行专家论证的程序,另外由于省级层面的专家数据库建设目前还不够不完善,就导致了一些专家论证程序难以开展,甚至很多下放的权限并没有真正落实。例如洛阳片区所承接的省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中,省级事项一共有230项、市级147项,这些事项都需要进一步梳理归纳,进行深入的流程再造,审批的质量和效率都需要进一步优化。2.3专业人才及高层次才人才储备不足,自贸区片区。编制较少河南省长久以来教育资源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一些专业领域的人才较为缺乏,一方面自贸区的企业对专业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较为明显;另一方面自贸区三个片区的编制比较缺乏,工作人员不足。首先,如表2所示,截至去年10月底,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片区面临的人才需求状况,根据河南省自贸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郑开洛三个片区人才需求企业共计167家,人才需求数量达到1951人,项目需求24个。其中,郑州片区人才需求企业72家,项目需求6个,主要集中在计算机、法律、金融、机械、贸易、文秘等专业;开封片区人才需求企业21家,主要需求营销、物流、互联网、外贸、设计研发、机械工程等行业人才;洛阳片区人才需求企业74家,项目需求18个,由于洛阳片区推行“23N”产业体系结构,所以人才需求的企业集中在装备制造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体现在生物科学及生物技术、化学、仪器仪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由此可以看出河南省自贸区的人才需求专业性比较强,已经不再是低门槛可以进入了,所需人才至少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特别是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更是缺乏,比如说专业领域的博士或者技术带头人等,目前的高层次人才储备急需扩大。其次,河南省自贸区片区人员编制一般为20人左右,但是自贸区的工作往往特别繁重,在行政管理中经常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这就导致工作人员过于辛苦,影响到办事效率,因此,目前的自贸区人员编制也需要进一步扩大,特别是专业领域的行政管理人才处于急需状态。

3河南省自贸区营商环境政策优化建议

3.1加快政策落实,打造一流内陆通关贸易平台。河南省自贸区要积极加快国家扶持政策的落实,打造一流的内陆贸易口岸。首先,要推进各项积极政策例如“双创”措施的落地,政府要加强对政策的解读,使其更加简洁、易懂,多使用口语化标语或视频宣传手段,提高政策的可知性以及可接受性。其次,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子口岸平台,将现有的海关、检验检疫、支付结算、进出口服务代理等部门实现数据共享和信息对接,使用“单一窗口”实现通关流程优化,以及数据整合便利化,各项通关“一次点击”,不仅减少了录入环节,而且降低了操作风险。其次,河南省自贸区可以借助片区综合保税区,加快建设内陆跨境电商产业集群,集一站式通关、出口退税、保税仓储物流、企业孵化培训等功能为一体的内陆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使其成为一流的内陆通关贸易平台。另外,实现无纸化申报,不仅可以提升企业办事效率,而且可以体现绿色环保,企业从申报到审批再到退税,各环节减少了纸质的审核流程,在实现低碳环保的同时,也大幅度减少了企业往返递交材料的时间以及政府机关打印、盖章等工作,提高了政企双方的工作效率,但是无纸化申报也具有一定的风险,一定要提高企业的申报水平和质量,以及电子信息的保存安全性。3.2加强综合监管服务,提高市场主体满意度。河南省自贸区在对市场准入条件审批流程进行进一步优化的同时,还需要大力加强事中以及事后的监管综合管理模式。首先,审批部门、监管部门和执法部门之间要实现信息共享,加强沟通互联,真正实现审批部门的信息按时推送给监管部门,监管和执法部门的信息也要及时反馈给审批部门,使审批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到市场主体的真实信用状态。其次,加强政务服务网络的构建和完善,实现审批程序由线下向线上的全方位转换,真正落实平台、窗口的整合,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解决河南省自贸区企业遇到的问题,加快办事效率,进一步提升审批效率,加强监管力度。最终实现审批、监管、执法全部线上沟通,实现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化。第三,加强政企沟通,提高市场主体的满意度,河南省自贸区的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应该多走访自贸区企业,充分了解企业的真实所需,帮助企业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难题,扭转某些企业对营商环境的负面情绪,通过关怀正确引导企业,建立长效的积极的政企沟通机制。3.3加强各级人才引进,激发“产学研”创新活力。河南省自贸区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良好的人才环境是推动河南省自贸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河南省自贸区政府应该加强基础人才储备,全方位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吸纳专业的行政管理人才。首先,要提高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待遇,特别是对稀缺专业人才除了给予资金上的支持外,还要帮助其解决安家落户的现实问题,自贸区周边的基础设施环境也要进一步提升。其次,要发挥好政府的桥梁作用,为本地高校和自贸区企业搭建用人桥梁,进一步释放“产学研”的创新活力,通过项目带动育人,引进一些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带头人员,并带领大批中层和基层人才的成长,同时政府要鼓励企业与本地高校研究院所积极合作,让企业不要只盯着省外其他知名学府,要充分发挥本地高校的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第三,要深化“双自联动”,营造便利的人才环境,河南省自贸区三个片区要发挥自贸区和自创区的叠加优势,利用自贸区的开放平台以及自创区的科技创新资源,广泛招纳海内外优秀人才,为引人留人提供更加便利的政策和措施,例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提供更便利的居住和医疗条件,子女上学条件等。第四,要适当增加自贸区片区的行政人员编制名额,激发行政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其协调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晓玲.辽宁自贸试验区营商环境评价与优化[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8,(4).

[2]宋鹏霖,李飞,夏小娟.对标新加坡提升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的路径与思考-以上海自贸区为例[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8,(1).

[3]尹轶立.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经济效应研究[D].北京:北京科技大学,2017.

作者:张舜 单位:洛阳师范学院商学院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自由贸易试验区营商环境研究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74331.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