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甘肃武威经济信息网

时间:2018-11-09 10:34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甘肃武威工业园区简介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简介

甘肃武威工业园区始建于1993年,是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的首批省级开发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工业园区、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CSIP甘肃武威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已被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园区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理论为指导,坚持以食品加工、生物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为主导产业,全力夯实园区发展基础。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2 km2,现已建成7 km2,入驻企业105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4户,就业人数达8700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8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92.5亿元,上缴税金4.7亿元,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5.7亿元,建成道路交通网络70.1公里,核心区具备“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

“十二五”期间,园区将在巩固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基础上,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发展液体经济、制造业、生物技术、现代物流和信息服务产业,力争把园区建成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工业园区、西部地区知名的食品加工基地、西部重要的生物技术产业基地、甘肃省较大的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

篇二:武威2015中考数学试题(解析版)

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一、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2.(3分)(2015?武威)中国航空母舰“辽宁号”的满载排水量为

67500吨.将数675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3分)(2015?武威)若∠A=34°,则∠A的补角为( )

4.(3分)(2015?武威)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5.(3分)(2015?武威)如图是由6个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

6.(3分)(2015?武威)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 )

7.(3分)(2015?武威)今年来某县加大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2013年投入2500万元,2015年投入3500万元.假设该县投入教育经费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题意列方程,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

篇三: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调查

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调查 (重庆农业农村信息网)

[2005-12-05] ·作者: ·来源:新华社

据新华社信息兰州12月2日电(记者王衡 郭刚)今年4月份,甘肃省将武威市列为循环经济试点市,7月份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武威市创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市。近期,记者对武威市人口最多、经济总量最大的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情况进行了调查。

——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凉州区国土面积5081平方公里,人口101万,是西北五省人口最多最大的县级行政区,主要经济指标占了整个武威市的60%-70%,早在2003年,迫于自然环境和人口的压力,凉州区就开始了循环经济试点的建设。

一、石羊河流域资源约束矛盾突出。凉州区资源匮乏,区内基本无矿产资源可采。全区每平方公里土地承载人口198.3人,绿洲部分高达511.5人,大大高于联合国制定的世界干旱荒漠地区每平方公里只能养活8人的标准。

凉州区总河川径流量年均为7.54亿立方米,利用率高达90.4%,年缺水达1.13亿立方米,年超采地下水1.5亿-1.8亿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石羊河流域工农业的迅速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全流域出现工业向农业争水、农业向生态争水、上游向下游争水的恶化趋势。

二、石羊河流域环境污染日益加剧。凉州区地处石羊河流域腾格里沙漠边缘,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中人口最多、密度最高、水资源最缺乏、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长期以来,中上游沿岸使用大批量的化肥、农药和农膜,致使土壤有机质结构遭到严重破坏,河流水体污染进一步加重,使得凉州区整个绿洲生态系统脆弱而敏感,区内原有各类工业企业2000多户,原工

业企业都以“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资源消耗表现为“两高一低”(高消耗、高污染、低利用),产品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能力弱。同时,环保意识淡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与工业增长不同步,污染相对突出。

三、发展循环经济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带来丰厚回报。据《武威市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目标测算,到2010年,凉州区实施的部分循环经济项目建成后,将有300多家非公有制企业涉及废弃物的回收利用,随之会为全区提供10万个再就业岗位,人均收入年均会保持三位数增加。

——实施四大发展战略 推进循环经济持续发展

为了推进循环经济的长远发展,凉州区实施了四大发展战略:

首先,在循环型农业发展战略上,重点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促进农业向有机化方向发展,实现投入品的减量化;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模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生产经营及废弃物利用的专业化和规模化,促进企业间循环和区域间循环;加强农业生产过程中资源的循环利用,逐步降低农业的各类污染。

其次,在循环型工业发展战略上,重点以产品结构的绿色化为核心,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以食品产业为重点,以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资源使用和环境影响最小化为原则,大力开展产品的生态设计与研制开发,通过产品的绿色升级换代,突破绿色壁垒,提升凉州工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运用经济手段,引导产业关联的生态化转向,培育构筑规模布局合理、功能互补的生态工业园区体系,推进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工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和企业,建设一批循环型工业基础设施,集中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再次,在循环型服务业发展战略上,构建资源共享平台,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业,推进发展生态物流产业,开展第三产业清洁生产和绿色认证体系,提高服务业环境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机制,做大、做强环境服务产业,提升第三产

业整体竞争力。

第四,在循环型社会发展战略上以政府主导、市场推动为原则,构建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的组织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培养理性、绿色的消费观,建设生态文化,倡导生态文明,形成与循环型社会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体系、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

为了实现这四大战略,凉州区根据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基本要求和凉州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从生产、消费、社会循环三个领域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个重要方面构建以第一产业和当地自然资源为基础,以当地的三个生态工业园区为依托,以农产品加工、轻纺、精细化工、生物化工和能源等特色产业体系为主导的大、中、小循环圈相互嵌套的循环经济体系。

在战略的引导下,凉州区循环经济的发展目标愈加清晰:构建覆盖三次产业整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即新型生态工业、绿色生态农业、环保型第三产业。更新改造实施清洁生产的基础设施,重点是建立中水回收利用、能源节约替代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建设循环经济型生态城镇体系、绿色生态保障体系和资源节约及循环利用体系,特别是在建设节水型社会上取得突破。

根据规划,凉州区未来5-7年为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过渡期,到2010年基本完成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过渡;初步形成循环经济发展机制和循环框架。建成几个具有示范效应的循环经济型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壮大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构建玉米淀粉、酿造酒业、面粉加工、畜产品加工、调味品、绿色果蔬储运加工、亚麻纺织、马铃薯、造纸及印刷包装和医药化工“十大产业循环链”。

——发展循环经济的做法和进展情况

目前,凉州区成立了发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把试点工作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重点推进了循环经济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资源循环型社会和资源再生产业基地建设,全区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其主

要做法是:

第一,规划先行,示范带动。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凉州区发展循环经济规划》,以此为依据,编制相应的专业规划,形成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体系。同时,委托上海浦东新区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武威城东生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江南大学食品学院编制了《中国西部(武威·黄羊)食品工业 城产业规划》,率先把凉州区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和生态产业链的发展引入规划,形成可实施项目,使其具有示范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第二,关闭、淘汰落后的产业,改造提升现有企业的生产工艺。2003年4月12日,凉州区依法关停了武威市纸业公司等8家造纸企业,拆除了18台蒸球、清理关闭了17家作坊式造纸户。2003年8月和2004年6月,又分两次责令荣华味精生产线停产治理,这一决定使全区2000多人待岗,财政税收和农民的各项收入减少2000多万元。

第三,组织开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绿色认证、产地认证及绿色超市认证工作。

目前,永昌张义面粉厂、红太阳面粉厂、金三角面粉厂、金穗面粉厂四家企业已取得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金三角面粉厂、甘肃药物碱厂、莫高集团3家企业已取得ISO14001环境体系认证证书。金三角面粉厂高筋一号粉等12个工业产品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天梯山牌”人参果等10个农业产品已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丽达百货等10家超市已取得绿色超市认证。

第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目前,凉州区建成了国家级武威生态工业(生物化工)示范园区(城东武南)、国家级武威生态工业(酿酒)示范园区(皇台)、国家级武威生态工业(食品加工)示范园区(黄羊)三个园区,一个以生态工业园区为载体的生态工业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在企业层面,区内荣华集团、皇台集团和全圣纸业三家大公司都先后投入巨资

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初步建立起循环经济型企业。

第五,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凉州区开展了以节水灌溉为主的生态农业建设,实施喷灌工程,建成了一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食品科技示范园区,共建成生态示范点4处,无公害示范区1000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57万亩,探索出“园-宅-畜-棚”、“畜(禽)-粪-菜(粮)”、“草-畜-粪-林”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

第六,发展环保型第三产业,建设资源循环型社会。凉州区先后开展了生态乡镇、环境优美乡镇、绿色村、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等活动,在生态小城镇建设中,严禁高耗能、高耗水项目建设,从制度上推进循环经济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实践。

此外,凉州区还通过各种媒体,进行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单位创建、绿色消费以及循环经济法律法规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树立生态意识、节水意识、废物综合利用意识,提高人们对循环经济的认知能力,引导公众进行绿色消费。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凉州区在环保投入占GDP的比例将提高到1%;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55%;区域中水回用率达到2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50%;万元GDP二氧化硫产生量降至7千克以下;万元GDP烟尘粉尘产生量降至14千克以下;万元GDP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降至0.4吨以下;万元GDP工业废水排放量降至6吨以下;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至60%以上;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20%以上。

——凉州区循环经济对西北干旱区的启示

西北干旱区是指西北降水量为200mm以下、干燥度在2.0以上的地区,具体包括新疆的绝大部分、青海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省的河西走廊(武威、张掖、酒泉三个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贺兰山西麓的西海固地区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总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4%。从事循环经济研究的兰州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汪慧玲认为,凉州区


甘肃武威经济信息网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6735.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