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生死推敲

时间:2017-06-08 05:42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莫让他人掌生死

很多时候经常会想起,初见“联想成功36式”ppt文档时的那份惊喜。总是会经常的拿出来看看,有时候还把它设置成循环播放的形式,作为课前候场之用。此次开博缘起巧合,正所谓“无知者无畏”,检点自己的文学功底,实在是底子薄家底弱。散文、杂文、小说、传记等样样拿不起,写的诗也是随性而就,是经不起好好推敲的。我的性格一直相信“开弓没有回头箭”,所以只好埋头往前走。成天在脑子里转的是:该写什么?怎么写?都说要扬长避短,那是人家有长可以扬啊,我只好走另外一条路,无长可扬不气馁,避短总可以吧,在没有路的情况下,去走出一条自己的博客成长之路。冥思苦想,突然想起当初“联想成功36式”带给我的惊喜,相信自己还能够摸得着这份心动的感觉,先避避短写一些短文来练练手,来寻找一下感觉。已经发表的《合作才能成功》和《前面永远最危险》给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才有了今天的《莫让他人掌生死》。

身为一个中国人,一方面为几千年的华夏文明而自豪,另一方面又时时为国人的陋习而羞愧。许多的陋习因为历史渊源悠久,好像都成了传统。凡事只要是成为了传统,那么它的生命力就会非常的强大。强大到几乎会令所有的中国人,都会将明知的陋习,全部都忽略掉的程度。在所有的陋习中,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乱穿马路,是危害最大的陋习,而社会的容忍度却最大。这实在是一件,不太容易想清楚的事情。就在昨天我收到一位好友的短讯,告诉我她差一点葬身车底,我的天!这是两年中,她的第二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上一次的摔伤让她的腰,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直不起来,整天像一个大虾似的在我们的面前晃来晃去。怎么老是在河边走就是要去湿鞋似的,我回了短讯希望大难之后有大福顺告路上小心。接下来的回复极具中国特色,“我要是这次死了,她们会不会通知你,通知你后你会不会来参加追悼会”呜呼!不检讨自己的违法,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不感恩老天的照顾,举重若轻临危不惧巾帼英雄啊!气的我七窍冒烟不再理会。更厉害的短讯又来了“要是没有马上死去,你会来看我吗?能够让我看到你再快乐的死去吗?”生命在骨子里的浪漫与悲壮中,已经不再伟大! 没有人会觉得应该把自己的生死,交给别人。可每一次过马路时,我们把我们自己的生死都交给了他人。在陋习面前,我们觉得车子的刹车性能、驾驶员的责任心与驾驶技术等等,都是可以实实在在依靠的东西。然而事实却让人警醒,根据数据统计: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造成98738人死亡、469911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近十万鲜活的生命,变成了一个个统计数字,在这一组数字背后,有多少未尽的责任、有多少的遗憾、又有多少的泪水与悔恨。

篇二:我为叶公来伸冤

说到叶公,在我国,乃至世界华语范围内,大家都一直认为他是一个口是心非、言行不一的人,并被人们批评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据刘向《新序·杂事五》记载,叶公很喜欢龙,到了痴迷的地步,以至于“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大意是说,叶公因为喜欢龙,就弄得家里门窗、廊柱上都刻满了龙,结果天上的真龙就来探访他,他却给吓跑了。 从此,“叶公好龙”的故事便流传开来,并被借以比喻表面上爱好某种事物,但并非真正地爱好它,甚至畏惧它。尽管,大家都知道,这则寓言是刘向编造的,但后世却偏偏相信这个故事,并以此来辛辣地讽刺叶公式的人物。后来,人们还把这则寓言编入课本,从而使得叶公更加“臭名远扬”,而叶公这个怯懦的伪君子形象就更加深刻地烙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其实,历史上还真有叶公这个人,他是被人冤枉的,而且蒙受冤屈竟长达两千多年之久!叶公是一位有胆有识、勤政廉政、体恤民生、兴修水利、造福当地的好官员,这和寓言中的叶公简直判若两人,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据史料记载,在河南省叶县,春秋时代确实有位姓沈名诸梁字子高的名宦,做过楚国叶县县尹(或称县令),因此被称为叶公。楚国政权中没有郡之设,县即地方政权的最高机构,楚国国君称王,地方长官称公,这就是沈诸梁称叶公的来历。

当时,楚国遭到白公胜叛乱,惠王被劫。在国难当头之时,叶公率师与国人前往攻打,他以龙旗为标志,充满了号召力和凝聚力,他统帅的军队,成了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经过生死搏斗,终于平定了叛乱,楚国国势才得以稳定。楚王赏封他为令尹兼司马,掌管军政大权。在他的辅佐下,楚国奠定了成为战国七雄之一的基础。这样的功劳,可谓功勋卓著,但他有功而不自居,竟荐贤让贤,自己甘愿回到条件比较艰苦、地理位置偏僻的北疆边陲叶县,只作了个封疆之吏,地方长官。

关于叶公的政绩,《战国策·楚策》有这样的记载:“叶公治理叶邑(今叶县)期间,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使地富一方、境强四域,受到了人们的尊重和敬仰。”叶邑位于现叶县城南15公里澧河与烧车河交汇处,地处黄淮平原西南边缘,属浅山丘陵区向平原过渡地带,是南北交通枢纽和南北文化交错的十字路口,当时也是楚国北方的屏障,乃兵家必争之地。作为叶邑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叶公继承其父的“扶民”主张,提倡农桑,兴修水利。如今,在叶县境内,当年叶公亲率军民兴修的东陂、西陂大型水利工程遗址尚存,渠水尚流。两千多年来,叶县人民世世代代深受其益,为感戴这位先贤的千秋功德,今日仍有一渠被称作“叶公渠”。

然而,令叶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在他去世几百年后,一则丑陋的笑料竟然抹在他的脸上。这便是汉代大儒刘向那篇不足70字的《新序·杂事五》。尽管只用了点滴墨渍,却如同满盆污水,泼得叶公头脚肮脏、臭气熏天。一个威武骁勇的战将成了胆小如鼠的怯懦汉,一个浩然正气的义士成了口是心非的伪君子,以致他的后人也跟着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认其为祖先。

叶公何以遭此厄运?追根溯源,原来叶公曾经得罪过那位万万不可得罪的孔丘,那位被后世尊奉为“至圣先师”的孔老夫子。

当年,孔子周游列国时曾赴叶邑游说叶公沈诸梁求官,他与叶公谈论“近者悦、远者来”的为政之道。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说:“吾党直躬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寥寥数语,道出叶、孔二人治国理念上的根本分歧:叶公是尚法的,是提倡大义灭亲的;孔子注重亲情伦理,是反对大义灭亲的。上述根本分歧,注定孔子来叶“求官”的失败结局,他的行情不被看好,甚至叶邑农夫都讥讽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孔子活着的时候,他的学说不为统治者重视,包括春秋时期的叶公沈诸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他开始走红被尊为圣人。然而,对于孔子游叶时不愉快的经历,他

的徒子徒孙们一直耿耿于怀。在尊孔贬叶中,刘向在编造“叶公好龙”故事时,掩去了当年争执的“理”,偷换成一个与事实原委毫不沾边的讽喻:你这位叶公不是标榜自己爱惜人才吗?当真正的旷世之才孔子远道而来,你却不予接纳,甚至拒之门外,这不是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又是什么?

一篇《新序吩邮挛濉罚沼谌萌寮颐峭鲁隽苏饪谖驯镄闹惺倌甑亩衿豆蛞虼说沽烁銮о俦沧拥拇竺沽恕a角ф嗄昀矗寮宜枷肜卫瓮持巫胖泄肺幕吮居η笳嫖袷档乃嘉丛谝惶端浪谐良牛诰浣烫踔写糁汀v泄ㄖ莆幕恼庖槐в缓萌靡豆痈呒捌浜蟠佣锩俏弈蔚刈匀系姑沽恕?

不过,认真地推敲一下刘向编造的“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我们还是能发现刘向编得还不是十分完美,因为他在这个故事里借用的“龙”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只不过是人们对龙的一种崇拜而已。故事谬就谬在刘向没弄清叶公的“好龙”,不是通常的“喜好”,而是“崇拜”。

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大凡人们崇拜的事物都是要敬而远之的,不宜过于亲近。崇拜神鬼,而最怕神鬼缠身;崇拜君王,要顾忌“伴君如伴虎”。中国历代君王,自封为“真龙天子”,着龙袍,建龙柱,到处饰以龙纹龙样,不过是借以显示威严尊贵;老百姓依附威猛的“龙”,不过是期盼得到护佑;我们自诩“龙的传人”,不过是崇拜龙的神通和攀附“贵族”。再说,“龙”这个动物,自古就被人们演化成牛头、鹿角、蛇身、凤爪,一派威严凶猛之相,哪有半点和善温良的样子?何况,但凡龙行必伴着风雨雷电,绝无风和阳艳的景象。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如果真的有条龙张牙舞爪到访,被吓得“失其魂魄,五色无主”的人又何止是叶公一个人呢?

有鉴于此,叶公好龙与见了真龙害怕,这本来并不矛盾。好龙,只能说叶公喜欢“龙”这种艺术形象,喜欢一种完全被他个人情趣化了的象形符号。

篇三:40组近义成语辨析

40组近义成语辨析

1.①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血。多形容为事业、工作、文艺创作等费尽心思。含褒义。

②费尽心机:用尽了心思。形容千方百计地谋划。偏重想尽办法,中性词。

③处心积虑:指费尽心机,存心很久。也指千方百计地盘算。偏重长期谋算,多含贬义。

2.①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能坦率地谈出自己的看法。偏重表白自己的真诚无私,含褒义。

②推心置腹:把自己的心放在对方的肚子里,形容待人真诚。偏重形容两人的交情很深厚,含褒义。

③开诚相见:跟人接触时,诚恳地对待。偏重以真诚的心待人,含褒义。

3.①重整旗鼓:指失败或受挫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也说重振旗鼓。偏重重新积聚力量,含褒义。

②卷土重来:比喻失败之后重新恢复势力。多含贬义。 ③东山再起:指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偏重重新兴起。

④死灰复燃:比喻已经停息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多指坏事。可喻指思想等抽象事物。

4.①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也说绘影绘声、绘声绘影。偏重讲述故事或描写场面。

②栩栩如生:“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生”,活的。形容非常逼真,就像活的一样,偏重指艺术形象像活的一样,含褒义。

③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好,非常逼真,偏重模仿、模拟。

④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也指某事即将揭晓或出现。常与“栩栩如生”连用。

5.①当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偏重从情理上着眼,含褒义。

②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偏重从道义上着眼,但并不一定是自己的责任,含褒义。

③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贷”,推卸。表示自己理应把责任负起来。偏重从职责上着眼,含褒义。

6.①一视同仁: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多用于人。

②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相差悬殊的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③等量齐观:不管事物间的差异,同等看待。多用于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

7.①洞若观火:形容看得清楚明白。偏重看得清楚。只用于指事物。

②了如指掌: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一样,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偏重了解得彻底。既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

③一目了然:一眼就能看清楚。强调了解得非常容易。

④一清二楚:十分清楚。含褒义。

8.①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强调因经常看到听到而受到影响。

②耳闻目睹:亲耳听见,亲眼看见。强调亲自听到看到,不是道听途说。

③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强调熟悉

的原因是听得多。

④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

9.①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

②见异思迁:看到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③朝秦暮楚:一时倾向秦国,一时又依附楚国,指人反复无常。亦比喻行踪无定或生活不安定。

10.①浮光掠影: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形容印象不深刻。比喻观察事物太马虎,不深入。

②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强调对待事物太匆忙,不细致。

③蜻蜓点水:比喻只轻微地触及事物的表面,形容做事肤浅不深入。

④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11.①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②醉生梦死:像喝醉了酒和在睡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活着。直接形容人,指人昏昏沉沉,消沉颓废。

③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④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豪华的环境。也说金迷纸醉。 ⑤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混日子的人。

12.①钩心斗角:原指宫室结构精巧工致,后用来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偏重暗中争斗。

②尔虞我诈:彼此猜疑,互相欺骗。也说尔诈我虞。偏重互相欺骗。

③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争斗。“明争”和“暗斗”并重。

13.①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但不表示有气派,前边可加程度副词“很”“非常”“十分”等。含贬义。

②道貌岸然:形容神态庄严(现多含讥讽意)。偏重庄重、高傲,多指态度。

③堂而皇之:a.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多含贬义。b.形容体面或气派大。前面一般不加程度副词“很”“非常”等。多含贬义。

14.①齐心协力:思想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②和衷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克服困难。“济”,渡河。多用在关系全局安危的大事上。

③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也比喻利害相同。 ④同甘共苦: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15.①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含有“繁盛”的意思,偏重来往不间断。除可形容单向的到来外,更多的是指双向的来往不断。

②纷至沓来: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只形容单向的到来。 ③川流不息:(行人、车马等)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也可指其他事物。

④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断。也可形容繁华热闹,但偏重车马很多。

⑤摩肩接踵:肩碰肩,脚碰脚,形容人很多,很拥挤。也说肩摩踵接。不指车马,专指人。

16.①眉飞色舞:形容喜悦或得意。偏重形容兴奋得意的神色。

②眉开眼笑:形容高兴愉快的样子。偏重形容满脸堆笑十分高兴的神态,没有“得意”的意思。

③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偏重有意外的喜悦。

④喜不自禁:高兴得抑制不住自己,形容极为高兴。

17.①明火执仗:点着火把,拿着武器,公开活动。多指抢劫。偏重公开、毫不隐蔽。

②明目张胆:形容公开地、无所顾忌地做坏事。偏重大胆、无所顾忌。

③肆无忌惮:任意妄为,没有一点儿顾忌。可与“为所欲为”连用。

18.①旁若无人:好像旁边没有人,形容态度自然或傲慢。多指镇静自若或毫无顾忌的样子,也形容专心致志的神态。偏重态度,且意义较多。

②目空一切:一切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什么都看不起。偏重内心、思想,不能形容态度自然和专心致志的神态。语意较重,范围也较广。

③目中无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偏重内心、思想,不能形容态度自然和专心致志的神态。指不把别人看在眼里,语意较轻。

④镇定自若: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19.①背道而驰:朝着相反的方向走,比喻方向、目标完全相反。一般做谓语,且前面有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做状语。

②南辕北辙:心里想着往南走,却驾车往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③适得其反:结果跟希望正好相反。


生死推敲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4272.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