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论文网 首页

德育天地

时间:2018-11-09 10:28 来源:免费论文网

篇一:第二版《德育天地》.

校训:明德笃志

心香一瓣

内心强大有四个层级: 一、 碰上不如意和磨难时,就被搅昏了

头,失去了方向,怨天尤人;

二、 能够很快的平均下来,不被打扰; 三、 不仅不受搅扰,还继续向目标挺

进; 四、 感恩困苦,并在其中收获能力。

13、一天过完,不会再来。

14、没有艰辛,便无所得。

15、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16 、狗一样地学,绅士一样

地玩。

最好的教育就是引导学生在生命的成长中发现精彩的自我,走向无限的可能性。

<第二版>

指导老师:王佳

责 编:张杨、鲍明玥

篇二:德育天地

政教系列学习资料

德育天地

——专辑●走在家访的路上

主 编:张敏文

副主编:王立三

葛建新

詹成美

咸宁市温泉中学政教处

序言

葛建新

孩子的心是什么?是一张白纸,是一泓清泉,更是缤纷的彩虹,无边的玉宇。身在杏林十余载,晨耕暮耘,整天和孩子们在一起,常觉得自己是孩子们的朋友了、知己了。然而学生们的偶尔躲闪,以及不愿让老师知道的细微举止,使我感觉到:要想走进孩子隐秘的内心并不简单!家访中的点点滴滴,由此触发的心灵浪花,常给我以无限的遐想和启迪。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家访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常规,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之

一。班主任在一学期中至少要对每个学生做1~2次家访。但凡学生思想上、学习上以至生活和身体方面有了什么情况。教师会自然地想到做一次家访,以便沟通情况,商量办法,及时教育和帮助学生。“文革”以后,家访渐次冷落;到了近些年,在许多学校,只听说频繁召开家长会,已很少看到教师进行家访了。

家访传统的失落,我看有以下诸种原由:一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使许多学校和教师视学生的功课为第一要务。凡被认为与此无关或不甚相关的事情,统难再摆上位置。在有些人看来,与其让教师花时间做家访,还不如给学生补几节课实在。二是反映了部分教师责任感的淡化,学生身上出现的种种问题,亦难像过去那样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三是一些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难教难管,自已也缺少教育办法,家长还有什么能耐?况且学生的许多毛病本就是家长宠出来的。四是现在教师的工作负担和精神压力确实比过去重,难以有充裕的时间和精力走访家长。五是眼下通讯发达,只消几分钟电话就可解决问题,也就不想劳驾双腿了。

那么,今天的教师还需不需要做家访?家访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在现代学校教育中还有无价值可言?我的看法是肯定的。

现代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只有在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结合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身的职能。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教师,其教育功能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家庭教育已不只是过去所认为的“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而是不可或缺的三大教育支柱之一。可以说,对学生进行的许多教育,只有在教师和家长的合力下才能发生作用,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现实的情况也充分表明,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任何改革努力,离开了家庭的理解、认同、配合和支持,是寸步难行的。而这只有通过学校和教师向家长进行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方能奏效,不是简单开几次家长会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尽管家长会是受到家长欢迎的一种好形式,但它不能取代对学生家庭的个别联系。因为前者只能解决泛化的共性问题,难以解决大量存在的、更为紧迫具体的个性问题。况且目前许多学校的家长会已然变成了以通报分数、名次为主要内容,向家长和学生施加压力的渠道,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使许多家长本不愿去又不得不去。固然家长访问教师也是需要和有意义的,不少家长乐此不疲,但教师处于被访问的地位,与学校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地位不相符合。电话家访有简便易行之优点,但交流的内容范围和时间、财力毕竟有限,而且不便进行情感交流。因此,教师家访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效果,应该也完全可以大力提倡并使之经常化、制度化。

基于上述原因,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学校要对班主任、任课教师的学生家访提出具体要求。”

事实上,我们学校和教师始终没有丢弃家访这一优良传统。他们总结和积累了大量通过家访使家校结合共同育人的丰富经验,也提出了许多发人深思的教育改革的课题。这一篇篇倾注着教师心血汗水的文字,以成功的教育实践向广大教师证明:家访工作并没有过时,家访工作大有可为。

曾听一位教育专家说过: “每个学生都是一棵成长中的幼苗,应该把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而家访恰恰就能让爱的阳光更绚丽,让爱的播洒更广博!当我们蓦然回首时,我深信灯火阑珊处会有他们的灿烂笑脸!

《南鄂晚报》跟踪报道(摘录)

咸宁市温泉中学教师“课外访万家”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践行师德、携手育人

二、工作目标

“课外访万家”活动,要求所有教师全部参与。教师家访以实地走访为主要形式,班级家访以班主任为主,其他科任教师都要参加,覆盖全部学生家庭。通过家访,增进学校与家庭、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理解,增强育人意识、责任意识、共促教育和谐发展。

三、活动任务

1、了解学生家庭基本状况和在家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

2、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及表现,与家长共同探讨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措施和方法,发现好的家庭教育典型;

3、对家长关注的热点问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赢得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4、宣传有关学生健康成长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与知识;

5、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活动要求

家访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突出重点,做到“六回访”;要落实家访内容,做到“六必进”;要讲求实效,做到“六知道”;要遵守纪律,做到“六不准”。

一是实行“六回访”:即生活有特殊困难的学生家庭,学习困难的学生家庭,留守儿童家庭(单亲家庭),思想、学业上有重大变化的学生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家庭,随班就读残疾学生家庭,在此次实地走访的基础上,建立跟踪回访制度。

二是实施“六必进”:即教育的政策措施进家庭,贫困生资助方案进家庭,学困生转化措施进家庭,家庭教育指导进家庭,心理生理健康辅导进家庭,教师个性化关爱进家庭。

三是做到“六知道”:学生知道教师家访的目的和意义,家长指导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家长知道学生的任课教师情况,教师知道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教师知道家长对孩子的希望和期盼,学校知道家访收集的家长意见和建议。

四是坚持“六不准”:不准要求家长安排车辆接送,不准借家访名义向家长提出任何私人要求,不准收受家长馈赠的钱、物,不准接受家长的吃请和报销开支,不准参与家长组织的娱乐消费活动,不准利用知悉或者掌握的招考等教育信息向家长谋取利益或以家访名义进行有偿家教。

五、活动安排

建立家访长效机制,开展教师全员定期家访活动,每学期每个学生家庭实地走访一次。今年集中家访活动为期4个月,从2011年9月开始,至12月底结束。集中家访活动分为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9月)

组织动员。9月开始,全校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工作部署。

分级培训。开展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培训,明确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和要求。

(二)推进实施阶段(9月——11月)

1、摸清信息。9月上旬,收录学生地址、家庭情况、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

进行分类整理。拟定班级家访计划。

2、明确任务。9月中旬,学校结合实际,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职责,分解工作任务。制订实施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活动。

3、开展家访。家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工作和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家访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带头家访,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家访后,对学生家庭状况、校内校外表现进行对比分析,对学生心理状况进行评估,认真填写《家访手记》(样式见附件)。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建立学生家访档案。家访活动结束后,每个家访的教师要写出一份家访情况报告。

(三)总结表彰阶段(12月)

1、工作总结。12月1日至10日,全校对集中家访活动进行自查总结,整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分析社会家庭育人的特点,提出改进教育方式的意见和建议,并撰写总结报告。

2、活动考评。12月11日至25日,对家访活动组织开展情况进行考评、总结。考评情况将作为班主任、教师年度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表彰奖励。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表彰一批先进个人。

篇三:网上德育天地更宽

——记哈尔滨市复华小学的上新德育 进入信息时代,对少年儿童的德育换了背景,增添了新的内容;而接受了大量信息的受教育者也已不再是昨日的孩子。怎样克服过去德育方法简单、内容枯燥的缺陷,让德育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从而真正深入心中、收到实效?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历史悠久的名牌学校——复华小学,利用得天独厚的信息技术条件开展了全新的上德育活动。这种教育手段使德育摆脱了以往的说教模式,在拓宽了工作渠道的同时,又被赋以趣味性、能动性、开放性、交互性和实效性,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也得到提高。“绿色书吧”在线阅读——让学生的精神世界更美好复华小学的校园为学生创建了一个多角度、个性化的阅读空间:络电子阅览室,学生和老师都可以进入阅览室查找和阅读图书资料。在这里,学生不但可以访问各大校的络图书馆,还可以漫游世界各地,领略优秀文化,获取丰富的文化滋养。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构建了“绿色书吧”站。站中有最新、最畅销图书的“新书资讯”栏目;有师生、生生交流读书感受的“读书随笔”栏目;有教师指导学生读书的“读书指导”栏目;还有“文学名言”、“非常作家”、“在线阅读”等栏目。这是一个纯净的读书环境,确保了学生可以读到健康的、有利于身心发展的书籍。特别是“在线阅读”栏目里,收集了学校教师精选的上千本文质兼美的电子图书。因为适合学生阅读特点,常常会出现上百名学生同时看一本书的喜人情景。全校学生积极踊跃的上读书活动,在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上指导学生读书便成为了该校常规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上读书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多,迫切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空间,于是在“绿色书吧”站上诞生了“读书随笔”栏目。教师写的范文,学生写的小随笔、读后感都在这里交流,相互碰撞。全校学生以至全国各地的读者都能阅读到学生们的文章,令他们体验到了读书、写作的乐趣和成就感。一段时间后,教师普遍反映学生们的作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爱读书的学生多了,由厌写变为了乐写。在每年的全国春蕾杯小学生作文竞赛中,复华小学的学生连年获得特等奖、一等奖的好成绩。“绿色书吧”创造了浓厚的读书氛围,使读书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美好的精神追求。24小时的心理咨询——“心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在新课程新理念的指引下,复华小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的教师们依托校园,构建了“心理健康站”。在“心灵之约”栏目里,心理辅导教师通过电子邮件与不愿意公开姓名的学生进行交流。曾有一位署名“求助者”的学生发来E-mail,写出了自己面对父母离异的家庭不幸而陷入的深深痛苦。她不理解父母做出的这种选择,又不敢将这件事说给老师或同学听,于是便采取了上匿名发信的方式向心理辅导老师倾诉。了解情况后,负责心理辅导的张艳滨老师马上给予了回复,教给她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正确对待父母的选择。经过几次上通信后,这位署名“求助者”的孩子终于战胜了自己,还鼓起勇气,大胆地从幕后走到了辅导老师的面前。上心理辅导对学生的帮助不仅平时在学校进行,还可以每天24小时随时等待求助者的光临。“心理健康站”的构建,使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了,并且满足了对学生心理辅导的超时空性。上“家长学校”——架起理解的桥梁以往家长与学校沟通,常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局限。复华小学利用络的方便快捷,在家长学校站上,为家长提供了一系列成功教子的案例和方法,并以“家教讲座”栏目为阵地,向家长们介绍新课改和新的教育观念、方法,引导家长配合学校的教育改革,共同开展对孩子的思想道德教育。家长们在“家长论坛”中,可以讨论一些具体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互相出谋划策。不少家长把自己教育的成功实例发布出来,与大家分享。可见上家长学校给家长们的帮助不是读一本书、听一次讲座所能替代的。在

这里,复华小学还开放了家校联系电子信箱。学生家长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反映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使学校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学校在工作和管理上的不足。一年多时间里,许多家长通过电子邮件积极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如本学期开学初,经常登录“家长论坛”的一位家长提出,复华校园没有各班班级主页,得到来自学生和家长的多方响应。但是,由于学校班级众多,仅凭学校教师的力量根本无法完成如此庞大的工程。许多从事信息技术工作的家长表示,只要学校同意,他们愿意免费为学生所在班制作主页。后来,在家长和班主任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个月时间,全校43个教学班都有了自己的主页。少先队e活动——学校德育活动的主旋律自校园开通以后,复华小学的少先队大队部工作也实现了信息化、络化,又为孩子们搭设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校成立了大队“信息部”,设立了大队“信息委员”,全面实施电子档案管理。运用络开展了一系列有意义有实效的德育活动。学校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德育天地
由:免费论文网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链接地址:
http://m.csmayi.cn/meiwen/4040.html
转载请保留,谢谢!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